颜面、颈和四肢的发生

合集下载

颜面颈和四肢的发生课件

颜面颈和四肢的发生课件
的基本结构。
四肢的畸形发生
先天性畸形
先天性畸形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 中由于遗传或环境因素导致的四 肢发育异常。常见的先天性畸形 包括多指、并指、足畸形等。
获得性畸形
获得性畸形是指出生后由于创伤、 感染、疾病等因素导致的四肢畸 形。常见的获得性畸形包括骨折 愈合不良、关节炎等。
四肢的遗传因素
单基因遗传
预防和治疗
对于颜面颈畸形,预防和治疗是关 键,可以通过产前诊断、基因检测 等方法进行预防,通过手术、药物 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颜面颈的遗传因素
01
02
03
遗传方式
颜面颈的遗传方式包括单 基因遗传和多基因遗传。
单基因遗传
单基因遗传是指由一对等 位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 如唇裂、腭裂等。
多基因遗传
多基因遗传是指由多个基 因共同作用控制的遗传性 状,如鼻梁高度、下颌长 度等。
组织工程
组织工程是一种利用生物学和工程学原 理来构建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组织或 器官的技术。在颜面颈和四肢畸形预防 与治疗中,组织工程具有巨大的潜力。
通过将种子细胞、生物材料和生长因子 相结合,可以构建出与天然组织相似的 组织或器官。这些组织或器官可用于替 换病变或损伤的组织,恢复其正常功能。
目前,组织工程在颜面颈和四肢畸形领 域仍处于研究阶段,但已有一些初步的 应用,如利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出人工
面部形成
颈部形成
随着胚胎的发育,头部和颈部的分界 逐渐清晰,颈部开始形成。
在胚胎发育的第四周,面部开始形成, 包括眼、鼻、口等器官的原基。
颜面颈的畸形发生
畸形类型
颜面颈的畸形包括唇裂、腭裂、 小耳畸形、甲状腺发育不全等。
畸形发生原因
颜面颈畸形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药物因素等多种因素有 关。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组织学与胚胎学英文名称:Histology and Embryology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授课对象:五年制(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放射医学、医事法学、信息管理、口腔医学、生物工程、护理学)执笔人:审核人:一、课程教学目标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和理解人体各器官组织的微细结构,并理解与其功能的关系;熟悉人体胚胎发生过程,理解临床所出现的常见畸形。

本课程通过设置一部分自学内容,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对科学热点问题的课堂讨论和完成综述,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通过专题讲座,使学生提前接触临床,开阔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今后学习临床及各相关专业奠定牢固的基础。

组织学绪论(2学时)Introduction to histology【目的要求】熟悉:组织学常用研究技术。

了解:组织学的研究对象和在医学中的地位,了解组织学的学习方法。

【授课内容】1. 人体组织学(histology)研究内容、组织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及组织学的学习方法。

2. 石蜡切片术、HE染色及PAS反应原理;透射电子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基本原理,电子密度的含义;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一般原理。

(苏木精hematoxylin ;伊红eosin)细胞(2学时)Cell【目的要求】掌握:各种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和功能。

熟悉:细胞核的结构及功能。

了解: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化学组成及功能。

【授课内容】1.2.3.网()、(微丝4.1.状上皮;假2.;中间连接;基膜3.结缔组织(2学时)Connective tissue【目的要求】掌握:疏松结缔组织中主要细胞成分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纤维和基质的结构和功能。

熟悉:结缔组织的特点和分类。

了解: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组织和脂肪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授课内容】1. 结缔组织的特点和分类(固有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 proper)。

组胚教学大纲(8年制,第7版)

组胚教学大纲(8年制,第7版)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供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南方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目录前言第14章消化管第1章组织学绪论第15章消化腺第2章上皮组织第16章呼吸系统第3章结缔组织第17章泌尿系统第4章血液第18章男性生殖系统第5章软骨和骨第19章女性生殖系统第6章肌组织第20章胚胎学绪论第7章神经组织第21章胚胎发生总论第8章神经系统第22章颜面和四肢的发生第9章眼和耳第23章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第10章循环系统第24章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第11章皮肤第25章心血管系统的发生第12章免疫系统第26章神经系统、眼和耳的发生第13章内分泌系统前言本大纲以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第7版)》为依据,规定了我校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本学科的教学要求。

由于该专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高级临床医生,而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十分基础的学科,所以,本学科的教学重点是对学生以后学习其它医学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特别是病理学、生理学、产科学)最有用的知识。

按照这一原则,本大纲将教科书内容分为三级:1.掌握。

是课堂上主要讲授、学生重点学习的内容,也是考试的主要内容。

2.熟悉。

是课堂上选择性讲授、学生必须阅读的内容,在考试的范围内。

3.了解。

是课堂上选择性讲授、学生应当浏览的内容(包括插入框的内容),不在考试范围内。

在要求掌握和熟悉的内容中,如教师未于课堂讲授,则学生必须自学。

此外,教师可酌情讲授学科的新进展。

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要学会对书本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提取精华;要注意培养对组织形态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本学科为80学时,理论课与实习课学时比约为5:4。

理论课通过教师讲课、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实习课通过观察标本,观看幻灯片、录相片等方式进行。

第1章组织学绪论掌握:组织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组织、嗜酸性、嗜碱性的概念;组织学学习方法的要点。

熟悉: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技术的原理和主要过程,HE染色,PAS反应。

胚胎题目选择填空

胚胎题目选择填空

第22章颜面和四肢的发生一、A型题1.人的鳃弓比较明显的是A.第1-2对B.第1-3对C.第1-4对D.第2-4对E.第2-5对2.参与形成颈部的鳃弓是A.第1-2对B.第1-3对C.第1-4对D.第1-5对E.以上都不对3.在颜面形成的早期,鼻板出现在A.额鼻隆起的上部,左右一对B.额鼻隆起的下缘,左右一对C.额鼻隆起的下缘,正中处一个D.上颌隆起的上缘,左右一对E.上颌隆起的上缘,正中处一个4.正中腭突来自A.内侧鼻隆起B.外侧鼻隆起C.上颌隆起D.下颌隆起E.以上都不对5.腭的发生是A.正中腭突形成腭的大部B.正中腭突和外侧腭突各形成腭的一半C.外侧腭突形成腭的大部D.外侧腭突形成腭的全部,正中腭突退化E.正中腭突形成腭的全部,外侧腭突退化6.唇裂是由于A.两侧的上颌隆起未愈合B.两侧的内侧鼻隆起未愈合C.两侧的外侧鼻隆起未愈合D.同侧的上颌隆起与内侧鼻隆起未愈合E.同侧的上颌隆起与外侧鼻隆起未愈合7.面斜裂是由于A.两侧的上颌隆起未愈合B.两侧的内侧鼻隆起未愈合C.两侧的外侧鼻隆起未愈合D.同侧的内,外侧鼻隆起未愈合E.以上都不对8.颈窦出现在A.第1鳃弓与下方鳃弓之间B.第2鳃弓与下方鳃弓之间C.第3鳃弓与下方鳃弓之间D.第4鳃弓与下方鳃弓之间E.第5鳃弓与下方鳃弓之间9.牙骨质来自A.牙蕾B.牙乳头C.成牙质细胞D.牙囊E.以上都不对二、X型题1.鳃器的组成是A.额鼻隆起B.咽囊C.鳃膜D.鳃沟E.鳃弓2.参与颜面形成的是A.额鼻隆起B.第1鳃弓C.第2鳃弓D.第3鳃弓E.第4鳃弓3.以下哪些是从额鼻隆起演变而来的A.前额B.颊部C.鼻梁和鼻尖D.腭的大部分E.人中4.鼻发生过程中A.鼻窝起初是与口凹相通的B.两侧鼻窝在中线愈合为一C.内侧鼻隆起消失D.外侧鼻隆起形成上唇的两侧部分E.鼻窝扩大形成的原始鼻腔与口凹相通5.颈窦A.是第1鳃沟的残留B.位于颈部中线处C.与咽相通连D.起初开口于体表E.在胎儿时期即闭锁消失三、填空题1.颜面发生的早期,原始口腔(口凹)是由一个______, 一对______和一对______围成,其底是______2.前腭裂是由于______和______未愈合,正中腭裂是由于______和______未愈合所致3.口凹内牙板的外胚层上皮向深部中胚层内生长,在上,下颌内各形成_____个突起,称______,继而分化成为帽状的_____,是______的原基4.鼻板中央向深部凹陷为_____,其内,外侧的隆起分别称______和______,前者发育形成______和______,后者参与形成______和______四、是非判断题1.人胚早期出现鳃器是种系发生的重演现象,它们很快全部退化消失2.人颜面形成及眼鼻口等的发生过程,都是从胚体头部的两侧向中线逐渐靠拢的3.在牙的发生过程中,成釉质细胞向浅部迁移,最终消失;成牙质细胞向深部迁移,长期保存4.在牙的长期使用过程中,表面的釉质不断磨损,深部又有新的釉质不断生成5.6对鳃弓中,只有第1鳃弓参与颜面的形成,其他鳃弓不直接参与.6.第1鳃沟与第1咽囊之间有鳃膜相隔,其他几对鳃沟与咽囊之间都无隔膜分隔7.原始口腔底部的口咽膜是在胎儿出生后随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时破裂的8.鼻梁,鼻尖,鼻外侧壁,鼻翼,鼻中隔,鼻甲等都是人额鼻隆起演变而来的9.单纯性的唇裂,其裂沟是在人中的外侧;人中缺损的两侧内侧鼻隆起未愈合所致10.随着肢芽的发生和生长,其内部的中胚层组织即分化形成骨骼并不断增长.题解1. C2. E3. B4. A5. C6. D7. E8. B9. D二、X型题1. BCDE2. AB3. ACE4. AE5. DE三、填空题1.额鼻隆起,上颌隆起,下颌隆起,口咽膜2.正中腭突 ,外侧腭突 , 左外侧腭突,右外侧腭突3. 10,牙蕾,造釉器,乳牙4.鼻窝,内侧鼻隆起,外侧鼻隆起,人中,上唇正中部,鼻外侧壁,鼻翼三、是非判断题1.错误2.正确3.正确4.错误5.正确6.错误7.错误8.正确9.正确10.错误第23章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一、A型题1.构成原始消化管壁的是A.内胚层B.脏壁中胚层C.脏壁中胚层和内胚层D.体壁中胚层和内胚层E.内胚层,脏壁中胚层和体壁中胚层2.原始消化管头端的封闭膜位于A.唇部B.舌尖处C.咽与食管交界处D.食管中点处E.以上都不对3.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在一章内叙述是因为A.两者都是管道性器官组成B.两者的主要器官均来自原始消化管C.两者均经口与鼻与外界相通D.两者的管壁均分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E.机体通过两者从外界摄取物质4.胚盘向腹侧包卷形成A.原始消化管B.呼吸道C.胚外体腔D.卵黄囊E.神经管5.原始消化管头,尾两端的封闭膜破裂消失是在A.胎儿出生后B.第4个月胎儿C.第6个月胎儿D.第8个月胎儿E.以上都不对6.中肠襻在发育演变中共旋转A.90度B.180度C.270度D.360度E.450度7.卵黄蒂A.与前肠连接,细而短B.与后肠连接,细而短C.与后肠连接,粗而长D.与中肠连接,细而短E.与中肠连接,粗而长8.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形成胸腺的是A.第1对咽囊B.第2对咽囊C.第3对咽囊D.第4对咽囊E.第5对咽囊9.颈部正中残留的先天性囊肿,首先考虑的是A.鳃沟残留物B.甲状舌管残留物C.咽囊残留物D.甲状旁腺残留物E.胸腺残留物10.第二对咽囊分化为A.外耳道B.中耳鼓室C.咽鼓室D.腭扁桃体窝E.以上都不对11.发生肝憩室的部位是A.前肠中段腹侧壁B.前肠末端背侧壁C.中肠襻头支腹背壁D.中肠襻尾支背侧壁E.前肠末端腹侧壁12.胰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的发生是A.均来自中胚层B.均来自内胚层C.前者来自内胚层,后者来自中胚层D.前者来自中胚层,后者来自内胚层E.前者来自内胚层,后者来自神经嵴13.呼吸道的始基发生在A.口凹的底壁B.鼻窝的底壁C.食管的底壁D.原始咽的底壁E.以上都不对14.透明膜病是由于A.肺泡II型细胞不能分泌表面活性物质B.肺泡I型细胞发生透明性变性C.肺泡隔内的毛细血管发育不良D.肺泡表面覆以浓厚的粘液E.肺间质分化不良15.喉气管先天性狭窄或闭锁是由于A.平滑肌痉挛收缩B.软骨环增生肥大C.间质水肿压迫D.甲状腺增生肥大压迫E.以上都不对二、X型题1.原始消化管A.头端膨大B.尾端狭小C.分前,中,后三段D.前端与口凹相接处有膜封闭E.后端与直肠相接处有膜封闭2.参与组成原始消化管头,尾两端封闭膜的是A.中胚层B.外胚层C.内胚层D.胚外中胚层E.羊膜3.原始消化管的前肠分化为A.口腔B.咽C.食管D.胃E.十二指肠的一部分4.第1对咽囊分化为A.中耳鼓室B.外耳道C.内耳膜迷路D.腭扁桃体窝E.咽鼓管5.泄殖腔A.是中肠末端的膨大B.腹侧连卵黄蒂C.被分隔为腹背两部分D.泄殖腔膜于第8周时破裂消失E.发育分化为膀胱,尿道,直肠6.肝憩室的头支分化为A.肝B.总肝管C.胆囊D.胆囊管E.总胆管7.胰腺的发生中A.腹胰与背胰均来自前肠末端内胚层B.腹胰构成胰头的下份C.背胰构成胰头的上份,胰体和胰尾D.腹胰管和背胰管远侧段形成胰的主胰导管E.背胰管的近侧段退化或形成副胰导管8.肺芽的形成和发育A.是从食管长出的分支膨大B.不断生长分支C.形成从支气管至肺泡的树状分支D.脏壁中胚层分化为分支管道的上皮E.至第7个月时已形成大量肺泡和完善的血液循环三、填空题1.原始消化管分______,______,_______三段,前端与______相接处有______封闭, 后端与_____相连处以____封闭2.消化管从______到______是由中肠分化而来,从_____至______是由后肠分化而来3.在胚胎发育中,中肠袢于____(周)突和脐腔,于_____(周)退回腹腔,在此过程中中肠襻以______为中轴,按____方向旋转4.形成舌体的是一对______,形成舌根的是一个______,盲孔前方的一小部分是来自______ 5.泄殖腔被______分隔为两部分,腹侧份称_______,主要分化为______和______,背侧份称______,分化为______和_________6.肝憩室的尾支分化为_______和________,肝憩室的根部分化为_________7.胎儿肝发育时期,______能合成一种蛋白质,而在出生后则不再合成,这种蛋白质称为______;当成人血液内出现这种蛋白质应被怀疑患有_____病8.胰腺两个原基是______和______,它们发生的部位是_______9.呼吸道发生中最早的始基称______,继而形成一个盲囊称为_____,位于______的腹侧,两者之间的间充质隔狝为______四、是非判断题1.原始消化管的中肠分化为小肠的全部,后肠分化为大肠的全部2.从咽至直肠的上皮的腺细胞,从气管至肺内支气管分支的上皮和腺细胞均来自内胚层3.原始消化管不仅与消化管和呼吸道的形成有关,而且还与一些内泌腺和淋巴器官的形成有关4.消化管先天性闭锁或狭窄是由于管壁平滑肌长期痉挛收缩而致的5.胚胎发育中的中肠襻一度突入胚外体腔,是由于卵黄囊的平滑肌收缩而牵拉卵黄囊蒂,将中肠襻拉入脐腔内的6.倘若中肠襻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就会发生腹腔脏器位置左右异位现象7.胚胎发育中的盲肠一度位置较高,在肝的下方;若盲肠未下降至右下腹部,则出现高位阑尾畸形8.脐带内的胚外体腔若未闭锁,肠管可从脐部膨出,称此种畸形为脐瘘9.尿囊演变为膀胱和尿道,若尿囊与泄殖腔的通连未分隔开,则导致直肠膀胱瘘或直肠尿道瘘10.第7个月胎儿的肺已有大量肺泡和血液循环管道,肺泡上皮并能分泌表面活性物质,故此时的早产儿肺已具有呼吸功能11.喉气管憩室与前肠之间的间充质隔若发育不良,可致形成气管食管瘘题解1. C2. E3. B4. A5. E6. C7. D8. C9. B10. D11. E12. B13. D14. A15. E二、X型题1. ACD2. BC3. BCDE4. AE5. CDE6. AB7. ABCDE8.BCE三、填空题1.前肠,中肠,后肠,口凹,口咽膜,肛凹,泄殖腔膜2.十二指肠中段,横结肠右2/3部,横结肠的左1/3,肛管上段3. 6周,第10周,肠系膜上动脉,逆时针4.侧舌隆起,联合突,奇结节5.尿直肠隔,尿生殖窦,膀胱,尿道,原始直肠,直肠,肛管上段6.胆囊,胆囊管,总胆管7.肝细胞,甲胎蛋白,肝癌8.背胰芽,腹胰芽,前肠末端9.喉气管沟,喉气管憩室,食管,气管食管隔四、是非判断题1.错误2.正确3.正确4.错误5.错误6.错误7.正确8.错误9.错误10.正确11.正确第24章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一、A型题1.第4周末胚体后壁出现的左右一对纵行隆起是A.尿生殖嵴B.神经嵴C.体节D.背主动脉E.间介中胚层2.输尿管芽来自A.泄殖腔末端B.尿生殖窦末端C.中肾管末端D.尿生殖窦头端E.中肾管头端3.后肾产生的尿液排入A.尿囊内B.卵黄囊内C.胚内体腔D.胚外体腔内E.以上均不对4.集合小管来自A.前肾小管B.中肾小管C.生后肾原基D.输尿管芽E.以上都不对5.后肾的发生中A.肾盏与集合小管相连接B.集合小管与远端小管相连接C.远端小管与细段相连接D.细段与近端小管相连接E.近端小管与肾小体相连接6.肾小管起源于A.前肾小管B.中肾小管C.中肾管D.输尿管芽E.以上都不对7.泄殖腔被分隔后,尿生殖窦是它的A.左侧份B.右侧份C.腹侧份D.背侧份E.头侧份8.膀胱主要来自A.尿囊根部B.尿生殖窦上段C.尿生殖窦中段D.尿生殖窦下段E.中肾管根部9.多囊肾内的囊肿是A.肾小管积液B.集合小管积液C.肾盏膨大D.静脉曲张E.淋巴管扩张10.中肾管分化形成下列结构,其中哪一项除外A.副睾管B.输精管C.射精管D.精囊E.尿道11.尿囊退化后残留在体内一部分变为A.膀胱底B.肝圆韧带C.膀胱三角D.脐中韧带 E>以上都不对12.原始生殖细胞来自A.胚外中胚层B.尿囊内胚层C.卵黄囊内胚层D.胚内中胚层E.生殖腺嵴表面上皮13.能分泌抗中肾旁管激素的胚胎细胞是A.睾丸的精原细胞B.睾丸的支持细胞C.睾丸的间质细胞D.卵巢的卵原细胞E.卵巢的卵泡细胞14.人胚胎外阴可分辨性别约在A.第4周B.第6周C.第9周D.第5个月E.第8个月15.尿生殖窦的窦结节发生在A.尿囊开口处B.输尿管开口处C.中肾管开口处D.中肾旁管下端突入处 D.尿生殖膜处16.中肾管正常发育分化,其管壁细胞需具有A.雄激素受体B.雌激素受体C.孕激素受体D.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E.促性腺激素受体17.隐睾患者不育症的原因是A.无精液生成B.生精小管内无支持细胞C.雄激素分泌不足D.附睾管不通畅E.以上都不是18.睾丸女性化综合征的主要缺陷是A.睾丸不能分泌雄激素B.体细胞缺乏雄激素受体C.睾丸不能产生精子D.睾丸支持细胞功能缺陷E.以上都不对19.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起源于A.体壁中胚层B.脏壁中胚层C.体节D.间介中胚层E.脊索二、X型题1.后肾A.其原基均源于中胚层B.发生于中肾嵴的头侧C.与中肾同时发生D.胎儿时期有轻微排泄功能E.发育为机体的永久性肾2.生后肾原理分化形成A.肾小囊B.近端小管C.细段D.远端小管E.弓形集合小管3.与尿生殖窦相通连的有A.后肠B.卵黄囊C.中肾管D.尿囊E.中肾旁管4.尿生殖窦在女性演变形成A.输尿管B.膀胱C.尿道D.阴道E.阴道前庭5.尿生殖窦在男性演变形成A.输尿管B.膀胱C.尿道前列腺部D.尿道膜部E.尿道海绵体部6.中肾旁管发育形成A.输卵管B.子宫C.阴道的一部分D.部分尿道E.阴道前庭7.胎儿睾丸A.生精小管腔大壁薄B.有支持细胞C.无生精细胞D.有间质细胞E.无内分泌功能8.胎儿卵巢A.原始生殖细胞表面有H-Y抗原B.原始生殖细胞分化为卵原细胞C.卵原细胞进行第一次成熟分裂D.胎儿出生前的原始卵泡中央为一个初级卵母细胞E.部分卵泡可生长发育,但很快退化9.阴道板A.由窦结节细胞增殖而成B.由实心结构变为管道C.分化形成阴道的大部D.内端与子宫相通E.外端与尿生殖窦腔隔以处女膜10.女性外生殖器分化A.因有雌激素,故向女性分化B.生殖结节略增大,形成阴蒂C.两侧尿生殖褶愈合形成阴道D.阴唇阴囊隆起分化形成大阴唇E.尿生殖窦下段扩大成阴道前庭11.男性生殖管道的分化A.胎儿睾丸产生的雄激素促进中肾管发育B.体内无雌激素,故中肾旁管退化C.中肾小管发育为附睾的输出小管D.附睾管和输精管由中肾管分化形成E.射精管和精囊由尿生殖窦分化形成12.真两性畸形A.体内有一种生殖腺B.体内无性激素C.第二性征呈男性或女性D.外生殖器男女分辨不清E.性染色体属嵌合型13.男性假两性畸形A.体内有睾丸B.染色体组型为46,XXC.中肾管细胞缺乏雄激素受体D.体内含雌激素较多E.外生殖器似女性14.中肾A.与前肾同时发出B.中肾嵴位于生殖腺嵴的内侧C.形成数十条S形弯曲的中肾小管D.中肾小管全部退化E.中肾管是前肾管的延续三、填空题1.胚胎第4周末,_______的体积不断增大,在胚体后壁形成左右一对纵行隆起称为______,它继而分为内外两部分,内侧份为______,外侧份为______2.后肾是由______和_____两部分发育分化而成的.3.多囊肾是由于后肾发生中_______与______未接通,使______内积聚______.4.睾丸和卵巢形成中起初是位于______,它们的尾侧有一条由______形成的索状结构称为______,其末端与______相连5.睾丸下降过程在通过_______时,形成的____包在睾丸周转随同进入阴囊,称其为______ 6.胚胎性别未分化期有两套生殖管道即______和______,其中下端开口于泄殖腔的是______,下段在中线合并的是______ ,上端开口于腹腔的是_______7.新生女婴外观不见阴道,轻度缺陷是______未穿通,中度缺陷是______未形成管腔,重度缺陷是____未形成阴道板四、是非判断题1.前肾形成的前肾小管和前肾管,前肾小管全部退化,前肾管则继续向尾部延伸,大部分保留. 2.后肾发生过程中,浅表肾单位发生得早,髓旁肾单位发生得晚3.先天性异位肾(肾位置低于正常)是由于后肾发生中从头侧下降到尾侧过快所致4.生殖腺发生过程中位置下降,是由于由于消化管生长迅速,腹腔容积有限之故5.受精时即已决定性别,但生殖腺和生殖管道的发生早期还不能区别性别6.原始生殖腺具有向睾丸方向分化的自然趋势,若早期胚胎细胞具有H-Y抗原,原始生殖腺才向卵巢方向分化7.胎儿睾丸间质细胞可分泌雄激素,并有促进男性生殖管道发育的作用.8.胎儿卵巢内有大量原始卵泡,胎儿出生后,卵泡数量不会再继续增多9.胚胎的两套生殖管道发生过程中,上端均开口于腹腔,下端均开口于尿生殖窦10.后肾发生过程中,生后肾原基诱导输尿管芽生长并不断分支形成集合小管11.真两性畸形主要病症是体内既有睾丸也有卵巢,体细胞染色体型有的是46,XY,有的是46XX12.若睾丸停留在腹腔内,由于腹腔温度高于阴囊,精子发生障碍,可导致男性不育题解1. A2. C3. E4. D5. B6. E7. C8. B9. A10. E11. D12. C13. B14. C15. D16. A17. E18. B19.D二、X型题1. ADE2. ABCD3. CD4. BCE5. BCDE6. ABC7. BD8. BDE9. ABCDE10. BDE11. ACD12. CDE13. AE14. CE三、填空题1.生肾索,尿生殖嵴,生殖腺嵴,中肾嵴2.输尿管芽,生后肾原基3.集合小管,远端小管,肾小管,尿液,皮质4.后腹壁上方,中胚层,引带,阴唇阴囊隆起5.腹股沟管,腹膜,鞘突,鞘膜腔6.中肾管,中肾旁管,中肾管,中肾旁管,中肾旁管7.处女膜,阴道板,窦结节四、是非判断题1.正确2.错误3.错误4.错误5.正确6.错误7.正确8.正确9.错误10.错误11.正确12.正确第25章心血管系统的发生一、A型题1.造血干细胞来自A.内胚层B.外胚层C.胚内中胚层D.胚外中胚层E.滋养层2.人胚胎血液循环功能起始于A.第3周末B.第5周末C.第8周末D.第3个月E.第4个月3.原始血管的卵黄静脉和脐静脉A.均开口于心球B.均开口于心房C.均开口于静脉窦D.前者开口于心房,后者开口于静脉窦E.前者开口于静脉窦,后者开口于心房4.人胚胎最早的造血场所是A.肝B.骨髓C.脾D.尿囊E.卵黄囊5.原始心脏发生于A.脊索腹侧的中胚层B.口咽膜头端的内胚层C.前肠腹侧的中胚层D.口咽膜头端的中胚层E.以上都不对6.心管的4个膨大从头至尾依次为A,静脉窦 ,心房,心室,心球B.心球,心房,心室,静脉窦C.心房,心室,心球,静脉窦D.心室,心房,静脉窦,心球E.以上都不对7.心球的一部分参与形成A.左心室B.右心室C.左心房D.右心房E.静脉窦8.原始心房分隔时出现的第1房间孔是A.第1房间隔与心内膜垫之间B.第2房间隔与心内膜垫之间C.第1房间隔上部变薄穿孔形成D.第2房间隔上部穿孔形成E.以上都不对9.胎儿左、右心房间的血流方向是A.右心房血经第1房间孔至左心房B.左心房血经第2 房间孔至右心房C.右心房血经卵圆孔至左心房D.左心房血经卵圆孔至右心房E.左,右心房血经卵圆孔双向流动10.心内膜垫发生于A.心球与心室之间的心内膜B.心室与心房之间的心内膜C.心房与静脉窦之间的心内膜D.静脉与静脉窦之间的心内膜E.动脉与心球之间的心内膜11.原始心房最终演变为A.心房的全部B.心房的大部C.心房的静脉开口根部D.心耳E.萎缩退化12.左、右心房完全分隔是在A.胎儿第4个月B.胎儿第6个月C.胎儿第8个月D.出生前不久E.出生后一年左右13.室间孔关闭是在A.胚胎第7-8周B.胎儿第4个月C.胎儿第8个月D.出生前不久E.出生后不久14.关于胎儿的血液循环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富含营养的脐静脉血大部经静脉导管入下腔静脉B.进入右心房的下腔静脉血大部入右心室C.肺动脉的血大部经动脉导管入主动脉D.主动脉弓的血大部分布到头颈部E.脐动脉内的静脉血输至胎盘二、X型题1.心血管系统发生的特点是A.由中胚层分化而来B.第10周开始血液循环C.胚体内的血管发生早于胚体D.胚体内,外的间充质形成的血管互相生长连通E.先形成原始心血管系统2.心管的发生中A.生心区的心管在围心腔的背侧B.从胚胎的头侧转至原始咽的腹侧C.左右一对心管融合为一条D.心管的腹系膜将其悬连于围心腔的壁上E.头端连静脉,尾端连动脉3.心内膜垫A.是房室管心内膜下组织增生所形成B.腹侧壁和背侧壁各一个C.相互融合将房室管分隔为左,右两个孔D.参与形成半月瓣E.参与形成室间隔膜部4.原始心房的分隔A.原发隔较厚,继发隔较薄B.继发隔出现在原发隔的右侧C.卵圆孔与继发孔的位置相互交错D.卵圆孔的右侧覆以卵圆孔瓣E.原发孔很快封闭,继发孔一直保留至出生后5.原始心室的分隔A.室间隔分肌部和膜部B.膜部发生得早,肌部发生得晚C.膜部位于隔的基部D.肌部厚,有平滑肌纤维E.肌部与心内膜垫之间为室间孔6.心球的分隔A.内膜下组织增生形成一对球嵴B.一对球嵴延伸并在中线融合C.平板状的主肺动脉隔将心球分为左,右两半D.心球被分隔为肺动脉干和升主动脉E.至出生后才分隔完全7.室间隔的膜部A.心房的继发隔延伸构成膜部的大部B.心球的左,右球嵴参与膜部的形成C.心内膜垫组织也参与膜部的形成D.膜部形成封闭了室间孔E.至胎儿后期膜部才完全形成8.静脉窦的演变A.起初时左,右角对称B.左角和右角发展变化不对称C.大量血液流入右角D.右角并入右心房E.左角萎缩,近侧段变为冠状窦9.胎儿血液循环中含有丰富氧和营养物的血管是A.肺静脉 B.主动脉 C.脐动脉 D.脐静脉 E.下腔静脉10.动脉导管A.是肺动脉与主动脉弓之间的血管B.主动脉弓内的血大部分经动脉导管入肺动脉C.内含混合性血液D.出生后3个月左右关闭E.变为动脉韧带11.胎儿血液循环的特点是A.一条脐动脉和两条脐静脉通向胎盘B.脐静脉血含氧和营养最丰富C.脐静脉血输入肝内D.右心房血经卵圆孔入左心房E.右心室血经室间孔入左心室12.房间隔缺损的原因有多种,如A.原发隔上部吸收过多,继发孔过大B.继发隔发育不全,卵圆孔过大C.卵圆孔瓣上有穿孔D.心内膜垫发育不全E.原发隔和继发隔未发育13.弓动脉的演变是A.第1对弓动脉演变为颈内动脉B.第2对弓动脉演变为颈外动脉C.第3对弓动脉与颈总动脉的形成有关D.第4对弓动脉与主动脉弓的形成有关E.第5对弓动脉与肺动脉的形成有关三、填空题1.卵黄囊壁的胚外中胚层出现的许多细胞团称为______,其周边的细胞分化为______,中央的细胞分化为_______2.人胚外血管发生的时间约在______,胚体内血管发生的时间约在______,于______时胚外和胚内的内皮管网经体蒂彼此沟通3.早期胚胎的原始血管的动脉包括原始消化管背侧的一对______,以及由它发出的数对______分布于卵黄囊,一对______分布于绒毛膜,胚胎头端还有6对______4.心球的远侧段细长,为______;中段较膨大,为______;近侧段演变为_______5.______被吸收并入右心房,成为右心房的光滑部;______的根部及其左,右属支被吸收并入左心房,成为左心房的光滑部6.房室管被______分隔为______和______,局部间充质增生突向腔内,分别形成______和______ 7.心管的内皮管道周围的_____渐密集,形成一层较厚的组织称为______,它分化为心脏的______和______8.胚胎早期有3对静脉通连静脉窦,它们左右对称从外向内依次为______,______和______9.室间孔上部大部分被____生长愈合向下延伸所封闭,室间孔的其余部分是由______的组织生长所封闭10.主动脉弓是由______和______共同形成的,肺动脉是由______及其发出的分支所形成;动脉导管是______远侧段形成的,故它两端通连_______11.法洛四联症的心脏畸形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12.胎儿出生后的血管变化是:从脐至肝的血管______闭锁变为______,肝内的一条血管______闭锁变为______,从髂内动脉至脐的血管______闭锁变为______,左肺动脉与主动脉弓之间的______闭锁成为______四、是非判断题1.心血管系统是胚胎发生中功能活动最早的系统,故胚胎很早即能有效地获得营养和排除废物2.原始心血管系统除脐血管和卵黄血管外,其余血管的分支分布状况与胎儿后期的血管大致相同3.心管发生弯曲时,静脉窦和心房由尾侧转至心球和心室的腹侧4.生心区的心管发生在围心腔的腹侧,在心管转至原始咽的腹侧后,心管转围心腔的背侧5.新生儿卵圆孔未闭属正常状况,室间孔未闭则为病理现象6.胎儿的动脉导管和静脉导管均在出生前不久即闭锁,只有脐动脉和脐静脉是在胎儿出生后才闭锁的7.胎儿血循环中,只有脐静脉内的血液是"纯动脉血",其他血管内的血液都是不同程度的混合性的8.左右共6对弓动脉的演变中,有的退化消失,有的保留并生长,有的弓动脉演变左右对称,有的。

中医面相学:五官、五脏、面相疾病总诀,通过面相精准看人健康【一点资讯】

中医面相学:五官、五脏、面相疾病总诀,通过面相精准看人健康【一点资讯】

中医面相学:五官、五脏、面相疾病总诀,通过面相精准看人健康【一点资讯】古语说得好,“相由心生,命由心造,”,就是说人有什么样的心境,就会有什么样的面貌。

但在我看来,人的面貌不仅由心生,还与自身的健康状况有关系。

美国总统林肯说:“人要为自己四十岁以后的相貌负责。

”这可以解释为,人能主宰内心的想法和追求,从而改变自己的相貌;而面相更会影响到一个人运势的好坏。

面相学中有一部分便是从中医学中衍发出来的。

人体各部分以五腑为中心,通过经脉、气血、津液与人体皮肤、五官、须发、四肢九窍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相貌、仪表乃至神志、体形等,都是脏腑、经络、气血等反映于外的现象。

脏腑气血旺盛则肤色红润有光泽,肌肉坚实丰满,皮毛荣润等。

故中医学非常重视脏腑气血在面相学中的作用,通过滋润五脏、补益气血,使身体健康。

一、五官与疾病五官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与身体的五脏是息息相关、唇齿相依的。

如果五官感觉不舒服,五脏也正逐步地发生功能衰弱,从而产生了疾病。

1、眼睛忽然经常发花,眼角干涩、看不清东西。

这是肝脏功能衰弱的先兆。

如果按一按肝脏的四周,就会有发胀的感觉。

这时除了及时就医外,还要注意用眼卫生,不要让眼睛太疲劳,有时用眼不当也会影响到肝脏。

2、耳朵老是嗡嗡作响,声音也听不太清。

这是肾功能在逐步衰退的信号,有时还会伴随着脚痛、腰痛、尿频等症状,工作过于劳累的人尤其是要注意,要做到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少饮酒、少吃姜、辣椒等刺激性强的食物。

3、嗅觉不灵敏,经常咳嗽,有时甚至呼吸困难。

这是肺脏功能逐步衰弱的标志,病人首先要注意饮食,戒烟或者控制吸烟量,也不要和经常吸烟的人在一起。

多吃新鲜瓜果和蔬菜,加强体质锻炼,防止肺部合并症发生。

4、嘴唇感觉麻木,饮食减少,身体日见消瘦,这是胰脏功能在逐步衰减,这主要是由于饮食失调,饥饱不当所致,由于胰脏不好,便殃及胃,当胃受到损害时,嘴唇就会明显地变得干燥欲裂,麻木无味。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皮肤科》(题库)预测试卷二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皮肤科》(题库)预测试卷二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皮肤科》(题库)预测试卷二[单选题]1.对固定性药疹的描述,错误的是()。

(江南博哥)A.是特定药物引起的药疹B.边界清楚的红斑C.停服致敏药物后可以痊愈D.经常发作可使病变数增加E.可有水疱发生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固定性药疹皮疹再次用药时,常于数小时或数分钟后在原处出现类似皮损。

而非由特定药物引起。

[单选题]2.对丘疹性荨麻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B.与昆虫叮咬有关C.多发于春秋季节D.皮疹为红色风团样丘疹,中央常有丘疱疹、水疱或大疱E.与食物关系极大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AC两项,丘疹性荨麻疹多罹患儿童,成人也不少见,女性稍多,常年均可以发病,春秋季节好发。

居住郊区或郊游易发。

B项,丘疹性荨麻疹的病因尚不明确,多认为由虫咬所致,可能系对昆虫叮咬产生的毒素过敏所致,除速发型变态反应外,局部常可见C1qC3和IgM沉积,提示存在Ⅲ型变态反应。

D 项,皮损为孤立、散在分布的纺锤形1~2cm大小的风团样丘疹,纺锤的长轴常与皮纹平行,丘疹中央有小水疱,疱液清亮,抓破后形成浆液性或血性结痂。

[单选题]3.光变应性药疹的特点是()。

A.皮疹与晒斑相似B.有一定的潜伏期C.任何人均发病D.多发于曝光后7~8小时E.只出现在曝光部位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光变应性药疹的特点为皮疹形态如湿疹样,有一定的潜伏期,以露出部位较为严重,但远离暴露日光部位亦可发生。

停用药物后,反应可持续数周。

当再次用药后,加上光线照射皮肤,可在48小时内激起湿疹样反应。

分光毒性和光敏性两种。

[单选题]4.急性荨麻疹的典型皮疹是()。

A.丘疹B.斑块C.红斑D.风团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患者突然感觉皮肤瘙痒或灼热感,继而出现风团,逐渐增多、扩大,外观苍白,肤色淡红或者潮红。

皮疹大小不等,可以是较小的风团性斑丘疹,如黄豆大小,也可以增大至直径10cm以上,形成大片风团块。

[单选题]5.患者男,17岁,四肢伸侧、肩背等处苔藓样变,肘窝、腘窝处同样皮损,瘙痒剧烈,自幼湿疹史。

猪的常见病

猪的常见病

猪的常见病猪瘟猪瘟俗称“烂肠瘟”,美国称猪霍乱,英国称猪热病,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传染病。

其特征为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等病变。

[病原]病原为猪瘟病毒。

猪瘟病毒对寒冷抵抗力较强,病毒在冻肉中可存活数月,但不耐热。

一般常用消毒药,对本病毒均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病初便秘,粪便常带有脱落肠鼓膜和血丝,继后不久呈现腹泻,粪便呈灰黄色、恶臭。

公猪阴鞘积尿,用手挤压后,流出浑浊灰白色恶臭液体。

哺乳仔猪发病较少,主要表现神经症状,如磨牙、痉挛、转圈运动、角弓反张或倒地抽搐等,死亡率颇高。

慢性型:主要由急性型发展而来,常见于老疫区或流行后期的病猪。

猪主要表现消瘦、贫血、全身衰弱、步态缓慢无力,体温不稳定,可在40~41度之间反复。

常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腹泻时有的可见粪便中带有黏液和血液。

体表淋巴结肿大。

膀胱粘膜出血猪瘟的特征之一猪瘟温和型:病情发展缓慢,体温在40度左右,呈稽留热,腹下皮肤有瘀血和坏死,有时见耳朵、尾干发干,粪便时干时稀,食欲尚有,但食量减少,病程可达1~2个月,病猪瘦弱。

大猪大多能耐过,但生长发育差,仔猪死亡率较高。

[诊断]①流行特点:体病只感染猪,流行无季节性,任何品种、类型、年龄的猪均易感。

②症状:潜伏期2~21天,平均5~7天。

临床上可分几种类型。

最急性型:多流行于初期,尤在新流行区多见。

表现突然发病,高热稽留,精神沉郁,眼结膜充血,颈、腹部及四肢内侧的皮肤发钳和出血。

有的呈现抽搐和痉挛,病程一般不超过3天,病死率可高达100%。

急性型:最为常见。

体温可升高到41度,稽留热。

病猪表现寒颤、困倦、行动缓慢、共济失调、拱背、头尾下垂、废食,常伏卧一隅或钻入垫草内嗜睡。

病早期有眼结膜炎,眼角聚有脓性分泌物,将眼险粘连。

在鼻盘、嘴唇、下颁、四肢、腹下及外阴等处皮肤可见到紫红色斑点。

[防治]①治疗:药物治疗无效。

对病猪,尤其是种猪,可应用抗猪瘟高免血清进行治疗,对部分猪有效果,未发病猪也可用此血清作紧急预防。

第21、22章 胚胎发生总论

第21、22章 胚胎发生总论

第21章胚胎发生总论(杨展源)胚前期(第1~2周)→胚期(第3~8周)→胎期(第9~38周)第一周:精子获能+卵子(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皮质反应)→受精卵→卵裂球(卵裂)→桑葚胚→胚泡(滋养层,极端滋养层,内细胞团)→着床/植入(滋养层分化为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并形成滋养层陷窝。

子宫内膜发生蜕膜反应)第二周:二胚层胚盘(上胚层、下胚层)→上胚层增殖形成羊膜腔(腔内有羊水,靠近细胞滋养层为成羊膜细胞)、下胚层形成卵黄囊。

(保护与营养作用)→胚外中胚层(胚泡腔内出现星状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填充于细胞滋养层与羊膜囊卵黄囊之间。

少部分与滋养层相连形成体蒂)第三周:三胚层胚盘:原条(上胚层部分细胞形成),原结(原条头端略膨大)→原沟、原凹(原条中线形成浅沟)→中胚层(一部分细胞在上下胚层间形成夹层)、内胚层(一部分细胞进入下胚层并代替下胚层)、外胚层(原上胚层)→脊索(原凹向头端增生细胞,在内外层之间形成的一条单独的中胚层细胞索),口咽膜(脊索头端无中胚层)、泄殖腔膜(原条尾侧无中胚层)第四~八周:内中外胚层均起源于上胚层→神经板→神经沟、神经褶(前后神经孔,愈合)→神经管→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基等外胚层→神经嵴→周围神经系统的原基等→表面外胚层→皮肤的表皮及附属器等→间充质→各种结缔组织、肌组织、血管等中胚层→轴旁中胚层→体节→背侧皮肤真皮,骨骼肌,中轴骨骼(脊柱),髓核→间介中胚层→泌尿生殖系统主要器官→侧中胚层→体壁中胚层→胸腹部和四肢的皮肤真皮、骨骼肌、骨骼血管→脏壁中胚层→消化呼吸系统的肌组织,血管、结缔组织和间皮内胚层→原始消化管→咽喉及其以下消化管、消化腺、呼吸道和肺的上皮组织以及甲状腺等三月已能分性别,四月可感胎儿动五月生毛始吞咽,六月眉甲肤皱红七月睑开睫毛生,八月睾丸下降中九月嗅味体渐丰,十月毛脱足月生胎膜胎膜包括羊膜囊、卵黄囊、尿囊、脐带、绒毛膜。

1)羊膜囊:结构:由单层羊膜上皮和薄层胚外中胚层构成半透明膜演变:渐扩大,与绒毛膜相接,胚外体腔消失从背侧向腹侧包卷,包裹卵黄囊,尿囊,体蒂。

72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第二节

72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第二节

第二节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一、概述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在我国是急诊常见的危重症,占急诊中毒的49.1%,占中毒死亡的83.6%。

有机磷杀虫药对人畜的毒性主要在于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引起乙酰胆碱蓄积,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可因昏迷和呼吸衰竭而死亡。

有机磷杀虫药大都呈油状或结晶状,色泽由淡黄至棕色,有蒜味。

常用剂型有乳剂、油剂和粉剂等。

根据大鼠急性经口进入体内的半数致死量(LD50),将国产有机磷杀虫药分为四类,见表6-4。

(一)病因1.生产性中毒生产过程中,操作者手套破损,衣服和口罩污染,或生产设备密闭不严,化学物质泄露,杀虫药经皮肤或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中毒。

2.使用性中毒喷洒杀虫药时,防护措施不当致使药液污染皮肤或吸入空气中杀虫药而引起中毒。

另外,配药浓度过高或用手直接接触杀虫药原液也可引起中毒。

3.生活性中毒主要出于误服或自服杀虫药,饮用被杀虫药污染的水源或食入污染的食品所致。

滥用有机磷杀虫药治疗皮肤病或驱虫也可发生中毒。

表6-4有机磷杀虫药分类剧毒类(LD50<10mg/kg)甲拌磷(3911)、内吸磷(1059)、对硫磷(1065)、丙氟磷(DFPA)、苏化203(治螟磷)、特普等高毒类(10-100mg/kg)甲基对硫磷、甲胺磷、氧乐果、敌敌畏、马拉氧磷、速灭磷、水胺硫磷、谷硫磷、杀扑磷、稻瘟净(EBP)、保绵丰(亚砜)、磷胺、乙硫磷等中度毒类(100-1000mg/kg)乐果、乙硫磷、敌百虫、久效磷、除草磷、除线磷、乙酰甲胺磷、二嗪农、倍硫磷、杀蝗松(杀蝗硫磷)、稻丰散(甲基乙酯磷)、亚胺硫磷、大亚仙农等低毒类(1000-5000mg/kg)马拉硫磷(4049)、锌硫磷(肟硫磷)、四硫特普、氯硫磷、独效磷、矮形磷等(二)毒物的吸收、代谢及排出有机磷杀虫药主要经胃肠道、呼吸道、皮肤和粘膜吸收。

吸收后迅速分布于全身各器官,以肝脏浓度最高,其次为肾、肺、脾等,肌肉和脑内最少。

9颜面、颈、四肢发生学习要点笔记

9颜面、颈、四肢发生学习要点笔记

颜面、颈、四肢发生学习要点:●围成原始口凹的结构:●鳃器的组成、演变:●上颌突、下颌突、内侧鼻突、外侧鼻突、额鼻突的演变:●哪些参与腭、舌、颈的发生:●唇裂、腭裂、面斜裂、颈囊肿——原因:●牙齿的发生(釉质来源的胚层、乳牙原基的组成)胚外形变化in week4-5 :1. 三胚层胚盘→ C 形柱状胚2. 前神经孔 脑泡3. 额鼻突4. 心突1 鳃器(Branchial apparatus)发生:1鳃器之组成: 1)鳃弓(Branchial arch)(6 对), 2)鳃沟(Branchial cleft)(5对), 3) 咽囊(Pharyngeal pouch)(5对), 4)鳃膜(Branchial cleft)(5对).1 鳃器之鳃弓: 组成:3个胚层,第1腮弓除外; 演化: 1st →颜面形成,, 第2、3、4、6鳃弓→成颈, 5th →小,很快消失.。

1 鳃器之其它成分演化2 颜面形成2.1 颜面原基形成:1) 额鼻突2) 上颌突(1st 鳃弓)3) 下颌突(1st 鳃弓) 4)心突口凹(原始口腔):口咽膜--口凹底部,4周末,口咽膜破裂)5)鼻板(5W):额鼻突下缘两侧外胚层增生形成:鼻窝+ 外侧鼻突+ 内侧鼻突2.2. 各原基向中央靠拢:1)上颌突-向中央靠拢,2)内外侧鼻突-向中央靠拢3)浅沟出现(2)。

2.3.系列融合←←原基进一步向中央靠拢1)内侧鼻突融合2)上颌突与内侧鼻突融合→沟消失3)上颌突与外侧鼻突融合→沟消失4)同侧上、下颌突融合第7周,额鼻突下部正中组织呈嵴状增生→鼻梁和鼻尖→将鼻窝开口推向下方→外鼻孔;鼻窝向深部扩大→原始鼻腔2. 4 颜面畸形-1) 唇裂(cleft lip),最常见,位置:人中侧面,*原因:上颌突与同侧内侧鼻突未融合。

2)面斜裂(oblique facial cleft)位置:从眼内角到同侧口角,*原因:上颌突与同侧外侧鼻突及内侧鼻突均未融合。

物理诊断学综合测试卷二及答案

物理诊断学综合测试卷二及答案

物理诊断学综合测试卷二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惊厥:四肢、躯干与颜面骨骼肌非自主的强直与阵挛性抽搐,引起关节运动,常为全身性、对称性,伴有或不伴有意识丧失,称为惊厥(convulsion)。

2.谵妄: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急性活动失调状态,称为谵妄(delirium)临床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感觉错乱(幻觉、错觉)、躁动不安、言语杂乱。

3.意识模糊:较嗜睡为深的一种意识障碍,表现为定向障碍,思维和语言不连贯,可有和幻觉、躁动不安、谵语或精神错乱。

称为意识模糊(confusion)。

4.昏睡:是接近人事不省的意识状态。

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强烈刺激(如压迫眶上神经、摇动患者身体等)可唤醒,但很快有再入睡,醒时答语含糊,或大非所问。

称为昏睡(stupor).5.浅昏迷:意识大部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的表情或肢体退缩等防御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等可存在。

称为浅昏迷6.深昏迷:意识全部丧失,强刺激也不能引起反应,肢体常呈弛缓状失。

偶有深反射亢进与病理反射出现。

机体仅能维持呼吸与血循环功能。

7.血尿:正常人尿液中无红细胞或偶见个别红细胞。

离心沉淀后的尿液,显微镜下每高倍视野有2个以上红细胞,称为血尿(hematuri a)。

血尿轻症者尿色正常,须经显微镜检查方能确定,称显微镜血尿。

重症者则尿呈洗肉水色甚至血色,称为肉眼血尿。

8.尿三杯试验:取三个清洁玻璃杯,嘱患者一次排尿、将前、中、后三段尿先后分别排玻璃杯中。

入前段尿中含有血尿(初血尿),而其余两杯无血液或很少血液,提示血液来自尿道;尿道口滴血则血来自尿道。

如后段尿中含有血液(终末血尿),提示血液来自膀胱颈部和三角区、后尿道或前列腺。

如三杯尿中均有血液(全程血尿),提示血液来自肾脏、输尿管或膀胱内弥慢性出血。

女性血尿须排除生殖器官出血混入尿内。

9.症状(Symptom):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病态10.体征(Sign):是指医师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改变。

中文身体部位名称

中文身体部位名称
视网膜 n
胸腺 n
眼眶 n
胆管 n
肺脏 n
脊椎 n
支气管 n
肢体主干动脉 n
主动脉 n
颈动脉 n
长骨干骺端 n
骨干 n
脊柱的后部 n
胆囊 n
大脑半球纵裂中 n
趾间隙 n
指间隙 n
趾侧皮肤 n
指侧皮肤 n
鼓膜 n
骶髂关节 n
足 n
趾 n
第三脑室 n
四脑室 n
肛肠 n
胫骨的干骺端 n
肱骨近端 n
四肢伸侧 n
骨盆 n
关节软骨 n
骺软骨软骨 n
骶椎 n
尺骨干 n
股四头肌 n
长骨 n
腘窝 n
阴股部位 n
椎骨 n
骨的大部分 n
小腿伸侧 n
四肢长骨干骺端 n
股骨 n
髂骨 n
骶骨邻近关节边缘部 n
消化道 n
肛管 n
直肠周围 n
唇 n
子宫颈 n
肱骨骨干中部 n
股骨干 n
足跟部 n
肱骨外科颈 n
肱骨干 n
肱骨髁上 n
骨关节 n
股骨髁附近 n
股骨内外髁上5厘米以内 n
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以上部位 n
骨髓腔最狭窄处(峡部) n
下颌骨 n
宫颈 n
股骨头 n
手指关节 n
跟腱 n
颅骨内板 n
鼻副窦 n
食管壁 n
食管中下段 n
皮脂溢出部位 n
头面部 n
颜面皮肤 n

猪的疾病 猪水肿病 的知识和防治

猪的疾病 猪水肿病 的知识和防治

猪的疾病猪水肿病的知识和防治一、概述:猪水肿病(Edema disease of pigs)是断奶前后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肠毒血症疾病,又名猪胃肠水肿。

一般认为本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其血清型常见的是O139:K82(B),02:K(L)、08、O38和O141等菌株。

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

剖检变化为头部皮下、胃壁及大肠间膜的水肿。

本病在我国较多地区有所发生,死亡率较高,给仔猪培育造成较大损失。

二、病原:大肠埃希氏杆菌(E.coli)是中等大小(0.4~O.7µm×2~3µm )、两端钝圆的杆菌,散在或成对,不产生芽孢,约50%的细菌具有周身鞭毛,能运动,部分菌株有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

大肠杆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为7.2~7.4。

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长出隆起、光滑、湿润的乳白色圆形菌落;在麦康凯和远藤氏培养基上形成红色菌落;在伊红美蓝琼脂上形成带金属光泽的黑色菌落。

在SS琼脂培养基上生长不良或不生长。

致仔猪黄痢或水肿病菌株在绵羊血液琼脂培养基上呈β溶血。

所有的菌株能迅速分解包括葡萄糖、乳糖等多种碳水化合物,产酸产气。

还原硝酸盐,产生靛基质,不产生硫化氢。

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不液化明胶,不分解尿素,不利用柠檬酸盐。

某些血清型大肠杆菌还有其特殊的生化反应。

大肠杆菌的抗原结构和血清型较为复杂,根据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及荚膜抗原(K)的不同,构成不同的血清型。

现已知O抗原有173种,H抗原64种,K抗原103种。

血清型用O:K:H表示,如08:K25:H9,08:K88,0166:H27等。

近些年,菌毛抗原也用于血清型鉴定,最常见的血清型K88、K99、987P,现分别命名为F4、F5、F6。

在引起人和动物肠道疾病的血清型中,有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产毒素大肠杆菌、肠侵袭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标准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名称中文名称:《组织学与胚胎学》英文名称:《Histology and Embryology》二、学时与适用对象课程总计54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实验课18学时。

本标准适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三、课程性质地位《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其中《组织学》《Histology and Embryology》它研究正常人体的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学科,隶属于医学的形态学范畴。

《胚胎学》(embryology)主要是研究从受精卵发育为新生个体的过程及其机制的科学,研究内容包括生殖细胞发生、受精、胚胎发育、胚胎与母体关系、先天性畸形等。

《组织学与胚胎学》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科有着密切关系,只有在充分认识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人体的生理现象、病理过程和先天畸形发生及防治。

因此,学生对《组织学与胚胎学》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将为后续的基础医学、临床专业等各门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课程基本理念1.坚持以学生为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全程贯彻素质教育、个性化发展等教学新理念思想。

2.教学内容设置上,学生除了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解决问题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思维和方法。

3.教学方法突出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灵活利用案例法教学、团队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录像、网络课程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现代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克服学习中困难。

4.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应注意以下2个问题:(1)结构与功能关系人体所有的结构和功能都是密切相关的,有功能就需要什么样的结构,有什么样的结构就决定它能完成什么样功能。

使学生看到结构联想其功能,知道功能就明白需要什么结果。

(2)理论联系实际,明确学习目的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应结合临床工作的需要和实际应用,重要的知识点均有“临床病例”和提出相关问题,在每一章节都引入与本章知识密切相关的学科前沿知识、科研进展、医学史、医学人文等方面的“知识拓展”,进一步引导学生课后学习、思考、讨论,同时,加深在专业课中培育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人文精神的理念。

人体组织解剖学部分电子教案-第二章上皮组织

人体组织解剖学部分电子教案-第二章上皮组织

人体组织解剖学局部电子教案前言人体组织解剖学主要介绍人体四种根本组织及各系统、器官的光学显微镜下的微细结构、电子显微镜下的超微结构及这些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胚胎学是研究个体发生的科学,主要介绍人胚早期〔受精后前8周〕发育及各器官、系统的发育过程,其内容包括:受精、卵裂、三胚层的形成和分化;胎膜、胎盘的形成;双胎、多胎、联胎、胚胎龄的推算;颜面、颈部、四肢的发生;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眼、耳的发生以及在上述发生过程中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及其临床意义。

另外,简要介绍某些胚胎分化机理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生殖克隆等现代胚胎学的研究成就。

本门学科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关于人体这两门科学的根底理论与根本知识,并得到有关的根本技能的训练,从而为学习其它生物学课程打下良好的根底。

各章节理论与实验课学时数分配见下表:各章节理论课与实验课学时数分配表:章节名称理论课学时数实验课学时数第一章组织学绪论第二章上皮组织第三章结缔组织 2.5 2.5第四章软骨和骨 2.5 2第五章血液、淋巴和血细胞发生 3 2.5第六章肌肉组织 2.5 2第七章神经组织 3 2第八章神经系统 2 2第九章循环系统 2.5 2.5第十章免疫系统 3 3第十一章皮肤 1 1第十二章内分泌系统 2.5 2第十三章消化管 3 2第十四章消化腺 3 2第十五章呼吸系统 2 2第十六章眼和耳 2 2第十七章泌尿系统 2 2第十八章男性生殖系统 2 2第十九章女性生殖系统 3 3第二十章胚胎学绪论0.5第二十一章人胚发生和早期发育 6.5 3第二十三章颜面、颈和四肢的发生 1.5 1第二十四章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 2 2第二十六章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 2 2第二十七章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3 2.5第二十八章神经系统的发生 1.5 1第二十九章眼和耳的发生 1.5 0.5总计63 51第1章绪论一.目的要求●了解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及其在医学课程中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鳃器
1 2
3 4
鳃器
鳃弓将参与颜面、颈的形成,其间充质分化为肌组织、 软骨与骨。 咽囊内胚层则是多种重要器官的发生原基,参与中耳、 扁桃体、甲状腺等的形成。 鳃沟参与形成外耳道、颈窦等。 鳃膜则形成鼓膜等结构。
鳃器
鳃(鱼、两栖类) 参与颜面与颈的发生(人类)
二、颜面的形成
第4周
视 泡 上颌突
下颌突
第2月末,胚胎 颜面初具人貌!
9. 鼻窝----原始鼻腔 口凹----原始口腔 口鼻膜 第 1 鳃沟--外耳道 鳃沟间充质-耳郭
三、腭的发生 口腔与鼻腔的分隔 1. 正中腭突
(median palatine process)
左右内侧鼻突愈合
向口腔长出突起
演化为腭的前部
2. 外侧腭突
(lateral palatine process)
3. 面斜裂 (oblique facial cleft)
• 内眦与口角之间
• *上颌突与 同侧外侧鼻突 未愈合
常见面部畸形:
唇裂、腭裂、面斜裂
4. 四肢畸形
• 无肢畸形(肢体缺如): 无前臂、无手、无指
• 短肢畸形:四肢短小、海豹手/足
• 分化障碍:某肌肉缺如、足内翻、多指(趾)、 并指(趾)
软骨内成骨
肌肉、结缔组织、血管等
七、颜面和四肢畸形
1. 唇裂 (cleft lip)
• 最常见 • 位于人中外侧 • *上颌突与同侧内侧鼻突未愈合
2. 腭裂 (cleft palate )
• 较常见,常伴发唇裂 • 前腭裂:正中腭突与外侧腭突未愈合 • 正中腭裂:左右外侧腭突未愈合 • 完全腭裂:二者之和
组 织 胚 胎 学
主讲教师:刘宁宇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第 二 十 三 章 颜面、颈和四肢的发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鳃器的发生 颜面的形成 腭的发生、口腔与鼻腔的分隔 牙的发生 颈的形成 四肢的发生 颜面和四肢畸形
人胚第4周
1. 胚盘向腹侧卷折 呈“C”形柱状胚体 2. 前神经孔闭合脑泡 3. 额鼻突
1. 第1鳃弓
上颌突 (maxillary process) 下颌突 (mandibular process)
第4周

上颌突
下颌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左、右下颌突愈合 3. 出现口凹 =原始口腔 口凹底部--口咽膜
第5周
内侧鼻突 鼻窝
外侧鼻突
5. 额鼻突之下缘-鼻板 (nasal placode) 鼻板中央凹陷-鼻窝 (nasal pit) 鼻窝内侧---内侧鼻突 (median nasal process) 鼻窝外侧---外侧鼻突 (lateral nasal process) 鼻窝与口凹--浅沟
复习题
1. 什么是鳃器?
2. 简述颜面的形成。
3. 常见颜面畸形的成因。
第6周
内侧鼻突
浅沟
上颌突
6. 各结构向中央靠拢 上颌突---向中央靠拢 内侧鼻突--向中央靠拢
第7周
视泡 上颌突
7. 各结构进一步向中央靠拢 内侧鼻突愈合、下移,与上颌突愈合 浅沟消失 两眼向中央靠拢
第14周
8. 额鼻突--前额、鼻梁、鼻尖、鼻中隔 下颌突--下颌与下唇 上颌突--上唇外侧与上颌 内侧鼻突-包括人中在内的上唇 外侧鼻突-鼻侧壁、鼻翼
22天
33天
一、鳃器的发生
26天
1. 额鼻突 2. 心突 3. 口凹
28天
鳃器
鳃弓:胚体头端两侧,背腹方向的6对隆起。表 面为外胚层,内为中胚层。 鳃沟:相邻鳃弓之间的沟,共5对。 咽囊:原始消化管头端(原始咽)内胚层向两侧突 出形成的囊状结构,共5对。 鳃膜:鳃沟与咽囊相对应的膜状结构。
鳃弓将参与颜面、颈的形成,其间充质分化为肌组织、 软骨与骨。
左右上颌突
向口腔长出突起
演化为腭大部分 硬腭、软腭、腭垂
3. 口腔鼻腔的分隔
腭形成 口腔、鼻腔分隔
后鼻孔使鼻咽相通
四、牙的发生
五、颈的形成
六、四肢的发生
4周末--肢芽(limb bud)
•上肢芽:臂、前臂、手
•下肢芽:大腿、小腿、足
手和足的形态演变 手和足
浆板状 1.中轴间充质 2.周围间充质 3.脊神经长入肢体 四凹沟 软骨 蹼状 第 7~ 8周 蹼膜消失 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