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古籍建设剖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古籍的共建共享
主讲教师:席会芬
在全球网络化的今天,数字图书馆的作用日益彰显, 公众根据自己的需求,可借助通信设备随时随地在 没有围墙的图书馆检索和阅读各类型资料,这其中 就包括古籍文献。古籍数字化资源是数字图书馆资
源的重要组成内容。
中华古代典籍是中华民族记忆的载体,是民族智 慧和文明成果的结晶,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 神财富。图书馆肩负传承文明的历史重担,不但
要保存保护好古籍,还要使其化身千百、服务社
会。古籍数字化服务能够有效解决古籍保护和利
用的矛盾,是传承文明、服务社会最重要的方式
之一。
一、古籍数字化
1 古籍数字化概述
1.1 古籍保护 古籍保护主要有两种 : 一是原生性保护 , 二是再生性保护。
原生性保护是指不改变原件载体情况下,对古籍进行修 复、加固及改善藏书环境;
2.古籍数字化的形式 古籍数字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按照文献类型可分为:
书目类 文献内容类
书目兼文献内容类;
其中文献内容类按照数据格式可分为:
图像类 文本类
图像兼文本类
按照完整程度又可分为:
局部类
全文类
书目类数据库
全文类数据库
图像类数据库
台湾史语所在80年代中期率先开发出了《二十五史(全 文资料库)》
第二阶段:90年代
1990年第一次出现“古籍电脑化”的术语 古籍自动化、古籍电子化以及古籍数字化术语 交替使用,但未曾界定 1996年提出的“古籍数字化”术语
第三阶段:21世纪
古籍电子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历来以抄写 本、刻铸本、雕版、活字版、套版及铅字印刷等方式 所呈现的古代文献,转化为电子媒体的形式。
(二)港台地区古籍数字化成果
1.台湾地区
汉籍全文数据库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古籍数据库 简帛金石资料库 “中央图书馆”数位典藏计划 内阁大库档案资料库 故宫寒泉古典文献全文数据库 汉代墓葬与文化资料库
2.香港地区
竹简帛书出土文献资料库
等介质保存和传播。
古籍数字化是对古籍或古籍内容的再现和加工,属于古 籍整理的范畴,是古籍整理的一部分。 再生性保护>=古籍整理>古籍数字化
古籍数字化是进行古籍整理,保护古籍和方便古 籍利用的必然趋势,其必然性有三点: 1.古籍数字化是保存古籍文献的客观需要 2.古籍数字化是方便利用古籍文献的客观需要Leabharlann Baidu3.古籍数字化是古籍文献整理的客观需要
数字化古籍的原则
“保真原则”
“整理原则”
古籍研究支持系统的开发
典籍专题 节点 典籍编纂 事件 时间 书目 人物 典籍目录 事件 典籍校勘 事件 典籍刻印 事件 典籍流传 事件 地点 内容
检索唐人所撰 书籍中哪些有 宋代刻本
唐代著作
4.古籍数字化的发展
大规模总结性古籍检索工具的数字化 总结性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建立
甲骨文全文资料库
二、古籍数字化实践成果
(一)国内古籍数字化成果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联合导航系统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
古籍联合目录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库
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古文献资源库 上海图书馆馆藏善本古籍、家谱全文影像数据库 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ADAL)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中国基本古籍库 ………
其中国家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库
馆藏资源数字化
1)甲骨世界—甲骨数据库
2)碑帖菁华—中文石刻拓片资源库 3)西夏碎金—西夏文献影像资料库 4)数字方志—地方志全文影像资料库
缩微转数字化—宋人文集资料库
国际合作古籍文献数字化项目
1)国际敦煌项目(IDP)——“敦煌遗珍” 2)中华古籍善本国际联合书目系统 3)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汉籍影像数据库 4)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善本特藏资源库
从使用者的角度 1.古籍数字化为使用者提供了便捷的检索方式 2.古籍数字化深度开发了古籍中的有用信息 古籍具有两个特殊的价值 史料价值 文物价值
加工对象——古籍(版本的选择尤为重要) 加工工具——古籍数字化系统(软件) 著录标准——机读目录格式 实 施 者——古籍整理人员和数字化技术人员 管理协调机构
古籍数字化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古籍文献进行加工、 处理, 制成古籍文献书目数据库和古籍全文数据库, 用以揭示古籍文献中所蕴含的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 从而达到使用和保护古籍的目的。
当前,学术界广泛接受了“古籍数字化”这一术 语 古籍数字化当前还处于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之中, 对古籍数字化概念存在不同的认识也是古籍数字 化发展中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类书资源的数字化
普及性作品的多媒体化 计算机古籍整理通用系统的研制开发
第一阶段:70~80年代
70年代初,台湾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中文资料的处理 研究;
1983年大陆开始涉足古籍整理与计算机的实践结合;
1984年《微电脑与古文献研究》(刊自《古籍整理 出版情况简报》 1988年曹书杰在《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发表的“古 籍整理与电子计算机应用研究的思考” 一文。
再生性保护是指通过现代技术、数字化手段将古籍内 容复制或转移到其他载体,以达到对古籍长期保护与有 效利用之目的。
1.2 古籍数字化
数字化是古籍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手段;
古籍数字化属于古籍整理的范畴,代表着古籍 整理的未来方向。
1.3 古籍数字化的界定
“古籍数字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古籍文献进行 加工处理,使其转化为电子数据形式,通过光盘、网络
图像/文本类数据库
工具类数据库
3.古籍数字化的内容
古籍的特点涉及内容范围、符号系统、载体材料、记录方式。 古籍数字化的内容包括:
汉字字符集 GB2312——(收简化汉字6763个) GBK——(收汉字21886个) ISO/IEC 10646 古籍原文的输入 键盘录入 翻拍复制 汉字OCR
主讲教师:席会芬
在全球网络化的今天,数字图书馆的作用日益彰显, 公众根据自己的需求,可借助通信设备随时随地在 没有围墙的图书馆检索和阅读各类型资料,这其中 就包括古籍文献。古籍数字化资源是数字图书馆资
源的重要组成内容。
中华古代典籍是中华民族记忆的载体,是民族智 慧和文明成果的结晶,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 神财富。图书馆肩负传承文明的历史重担,不但
要保存保护好古籍,还要使其化身千百、服务社
会。古籍数字化服务能够有效解决古籍保护和利
用的矛盾,是传承文明、服务社会最重要的方式
之一。
一、古籍数字化
1 古籍数字化概述
1.1 古籍保护 古籍保护主要有两种 : 一是原生性保护 , 二是再生性保护。
原生性保护是指不改变原件载体情况下,对古籍进行修 复、加固及改善藏书环境;
2.古籍数字化的形式 古籍数字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按照文献类型可分为:
书目类 文献内容类
书目兼文献内容类;
其中文献内容类按照数据格式可分为:
图像类 文本类
图像兼文本类
按照完整程度又可分为:
局部类
全文类
书目类数据库
全文类数据库
图像类数据库
台湾史语所在80年代中期率先开发出了《二十五史(全 文资料库)》
第二阶段:90年代
1990年第一次出现“古籍电脑化”的术语 古籍自动化、古籍电子化以及古籍数字化术语 交替使用,但未曾界定 1996年提出的“古籍数字化”术语
第三阶段:21世纪
古籍电子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历来以抄写 本、刻铸本、雕版、活字版、套版及铅字印刷等方式 所呈现的古代文献,转化为电子媒体的形式。
(二)港台地区古籍数字化成果
1.台湾地区
汉籍全文数据库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古籍数据库 简帛金石资料库 “中央图书馆”数位典藏计划 内阁大库档案资料库 故宫寒泉古典文献全文数据库 汉代墓葬与文化资料库
2.香港地区
竹简帛书出土文献资料库
等介质保存和传播。
古籍数字化是对古籍或古籍内容的再现和加工,属于古 籍整理的范畴,是古籍整理的一部分。 再生性保护>=古籍整理>古籍数字化
古籍数字化是进行古籍整理,保护古籍和方便古 籍利用的必然趋势,其必然性有三点: 1.古籍数字化是保存古籍文献的客观需要 2.古籍数字化是方便利用古籍文献的客观需要Leabharlann Baidu3.古籍数字化是古籍文献整理的客观需要
数字化古籍的原则
“保真原则”
“整理原则”
古籍研究支持系统的开发
典籍专题 节点 典籍编纂 事件 时间 书目 人物 典籍目录 事件 典籍校勘 事件 典籍刻印 事件 典籍流传 事件 地点 内容
检索唐人所撰 书籍中哪些有 宋代刻本
唐代著作
4.古籍数字化的发展
大规模总结性古籍检索工具的数字化 总结性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建立
甲骨文全文资料库
二、古籍数字化实践成果
(一)国内古籍数字化成果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联合导航系统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
古籍联合目录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库
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古文献资源库 上海图书馆馆藏善本古籍、家谱全文影像数据库 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ADAL)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中国基本古籍库 ………
其中国家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库
馆藏资源数字化
1)甲骨世界—甲骨数据库
2)碑帖菁华—中文石刻拓片资源库 3)西夏碎金—西夏文献影像资料库 4)数字方志—地方志全文影像资料库
缩微转数字化—宋人文集资料库
国际合作古籍文献数字化项目
1)国际敦煌项目(IDP)——“敦煌遗珍” 2)中华古籍善本国际联合书目系统 3)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汉籍影像数据库 4)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善本特藏资源库
从使用者的角度 1.古籍数字化为使用者提供了便捷的检索方式 2.古籍数字化深度开发了古籍中的有用信息 古籍具有两个特殊的价值 史料价值 文物价值
加工对象——古籍(版本的选择尤为重要) 加工工具——古籍数字化系统(软件) 著录标准——机读目录格式 实 施 者——古籍整理人员和数字化技术人员 管理协调机构
古籍数字化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古籍文献进行加工、 处理, 制成古籍文献书目数据库和古籍全文数据库, 用以揭示古籍文献中所蕴含的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 从而达到使用和保护古籍的目的。
当前,学术界广泛接受了“古籍数字化”这一术 语 古籍数字化当前还处于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之中, 对古籍数字化概念存在不同的认识也是古籍数字 化发展中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类书资源的数字化
普及性作品的多媒体化 计算机古籍整理通用系统的研制开发
第一阶段:70~80年代
70年代初,台湾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中文资料的处理 研究;
1983年大陆开始涉足古籍整理与计算机的实践结合;
1984年《微电脑与古文献研究》(刊自《古籍整理 出版情况简报》 1988年曹书杰在《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发表的“古 籍整理与电子计算机应用研究的思考” 一文。
再生性保护是指通过现代技术、数字化手段将古籍内 容复制或转移到其他载体,以达到对古籍长期保护与有 效利用之目的。
1.2 古籍数字化
数字化是古籍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手段;
古籍数字化属于古籍整理的范畴,代表着古籍 整理的未来方向。
1.3 古籍数字化的界定
“古籍数字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古籍文献进行 加工处理,使其转化为电子数据形式,通过光盘、网络
图像/文本类数据库
工具类数据库
3.古籍数字化的内容
古籍的特点涉及内容范围、符号系统、载体材料、记录方式。 古籍数字化的内容包括:
汉字字符集 GB2312——(收简化汉字6763个) GBK——(收汉字21886个) ISO/IEC 10646 古籍原文的输入 键盘录入 翻拍复制 汉字O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