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古籍保护利用与古籍价值实现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书馆古籍保护利用与古籍价值实现思考

五千年的历史造就了今天的中华民族,古籍作为历史的传承和见证,是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的瑰宝。我国古籍具有悠久的历史,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不断地保存着各种各样的古代文献,从甲骨文到竹简、木牍、帛书到纸张发明之后的古代图书、字画、拓片等。古籍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本身具有档案、文书的内涵,同时也是珍贵的古董文物。因此,做好古籍的保护与利用,充分发挥古籍价值,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性工作。

标签:图书馆古籍保护与利用

古籍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重要载体,集中体现出了文献价值、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和文物价值。随着公众精神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古籍保护认知的不断加强,对古籍利用的社会需求也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出于保护的目的,不少图书馆所藏的古籍善本均无法轻易接触,即便专家学者想见到也非常不容易,并且由身份认证、复制范围、收费标准等规定引发的矛盾时有发生。公共图书馆作为直接面向社会大众的服务机构和平台,应该正确看待“藏”与“用”的矛盾,延续并发扬近代公共图书馆已形成的服务民众思想,充分认识并发挥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核心职能,合理利用古籍保护的各项成果,积极开展阅览、整理开发与学术研究等工作,为社会提供更加真诚、便捷、优质的古籍服务,真正实现古籍的价值。

一、古籍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经费,硬件设施不足

古籍保护经费的缺乏是古籍保护发展的瓶颈。有文献指出,许多图书馆古籍收藏库中由于缺乏温控设备,库房的密封性较差,且部分书库还缺乏消毒、杀虫以及空气净化设备。由于缺乏硬件设备,古籍的消毒杀虫、换气通风都只能通过一些常规方法,例如晾晒、放置驱虫药或是开窗通风的方式,这些方法不但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且效果也不是那么理想[1]。此外,书库中的空调也仅仅是根据工作人员的需求开启,无法保证空调在必要的时间开启。

2.人手不足

公共图书馆的古籍收藏量大,但是图书馆在职工作人员较少,虽然图书馆开展了古籍保护相关的培训班,但是仍旧无法满足古籍保护工作的需求。有相关文献指出,参加完培训班之后仅有三分之一的工作人员能够独立进行古籍保护工作,这主要是由于古籍保护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培训只能让工作人员对古籍保护有一个大概的认知,要想独立完成古籍保护工作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够实现[2]。此外,由于人手不足,无法快速了解馆藏古籍的现状,只能一边整理一边观察古籍的健康状况,难以快速整理出已经损毁的古籍和需要修复的古籍。

3.需要修复的古籍数量多,修复进度慢

许多图书馆的建设时间早,早期由于保存条件不好以及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导致许多馆藏古籍出现了一定的破损、虫蛀、老化等问题,需要修复的古籍数量较多,但是图书馆内能够进行古籍修复的员工少,缺乏修复人员。要想完全修复受损古籍,需要数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够完成。

二、图书馆古籍保护的策略

1.争取经费,增加硬件设施

根据上文分析发现,公共图书馆古籍保存由于经费缺乏而产生了许多的问题,例如夏季无法有效控制室温和湿度、缺乏专业的消毒杀虫设备等。图书馆可以向当地财政争取古籍保护经费,对库房进行改造,增添温度、湿度控制设备,从而满足古籍保存的要求。

2.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招募志愿者

在检查完库藏古籍之后,需要有计划的进行古籍修复工作。针对缺乏修复人员的问题,需要开展古籍修复培训,从而培养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古籍修复人员,提高馆内工作人员对古籍修复的认知,同时要向国外图书馆学习,吸取其古籍保护与修复的相关经验。此外,也可以向社会招募志愿者,为古籍修复工作提供更多的人员[3]。

3.加强古籍保存管理

图书馆需要不断完善古籍保存相关管理原则,例如对温度、湿度的控制,空调的使用、人员进出书库的限制等。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执行管理标准,避免对古籍的二次损伤。同时还需要制定一个科学的管理方案,首先需要定期检查古籍损伤情况调查,及时发现受损的古籍,并对受损类型、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预防计划,并对受损严重的古籍进行修复。管理方案需要以防治为主,做好事先预防,避免事后弥补。

三、图书馆古籍的开发利用

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通常不开放古籍的借阅,这主要是出于保护古籍的目的,但这也限制了古籍利用价值的发挥。古籍的数字化建设是为了有效解决这一目的而推出的改革方法,其既能够实现古籍文化价值的有效利用,同时也能够避免借阅古籍造成的二次损伤,这使得古籍的文物价值与文学价值相分离,并且古籍的信息化能够实现公众在線阅读、内容搜索、复制打印等需求,能够有效满足大众对于古籍阅读的需求。

目前古籍数字化通常是采用人工录入以及扫描设备图像保存的方式。前者的

优势在于能够通过文本的方式保存全文,从而能够对古籍内容进行字词检索,但是这种方法增加了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古籍中尚有一些待修复的内容,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复才能够整理出全文,可能有一定的误差,工作效率较低。后者的优点在于不仅能够保留古籍的原样,而且图像转化效率快,因此大部分图书馆都是采用这种方式。

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古籍资源平台,将已经整理好的古籍资料放到平台上,并提供索引、阅览和下载等服务,从而便于研究人员的使用,待平台建立健全之后,可以考虑对公众开放。在古籍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部分资料存在着标准不一的问题,许多数据没有按照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相关要求进行扫描,图书馆在整理古籍时需要注意这一问题,要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相关标准和要求接轨,从而更好地实现各大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通过应用统一的标准,各地方图书馆就能够共享古籍资源,减少对相同古籍的重复数字化处理,从而加速古籍资源数字化的工作。虽然数字化处理对于古籍文献能够有效利用,但是不少读者反应不喜欢通过电脑屏幕阅读书籍,因此可以考虑与出版社合作,通过出版古籍来满足读者对纸质古籍阅读的需求。

结束语

文章主要对现代图书馆古籍保护与利用展开了探讨,为图书馆更好的进行古籍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实现古籍价值。

参考文献

[1]于良芝.国外图书馆古籍保管与利用制度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23(6):5-13.

[2]谢琳,严峰,眭骏等.2015年全国高校图书馆古籍工作情况调查报告[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34(5):51-58.

[3]裘俭.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中医古籍保护工作述要[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34(5):61-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