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导学案
名著阅读《三国演义》教案
名著阅读《三国演义》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文学地位2.掌握名著的人物形象特征和名著的主题思想3.初步领悟欣赏名著的方法教学重点:鉴赏人物形象和三绝的性格教学难点:了解名著的主题思想以及名著的启示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点拨法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开场,打开“滚滚长江东逝水”幻灯片开始,导入内容: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由明代杨慎作词,当代艺术家杨洪基演唱这首穿越时空的天籁之音带着我们走进“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二.名著的影响:放幻灯片成语和熟语,以及歇后语,让学生说出人名和歇后语的下句。
激发学生课堂兴趣。
三.名著的形成看课本2-5段,依据幻灯片,理清名著形成的过程四.名著的内容和主题让生浏览课本高度归纳名著内容的情节,依据幻灯片,掌握情节,老师课堂补充名著的三大部分。
特别指出,名著主要内容是以蜀国为主,依此引出主题。
探究:名著从桃园三结义写起,到孔明病逝,后文只有5个回合,作者如此安排情节,是要表现怎样的主题?明确:拥刘反曹是因为刘备出生正统,仁义(打出关于主题幻灯片)作者是要表现忠义思想,仁政思想五.鉴赏任务形象1.了解三绝是谁2.鉴赏曹操打出有关曹操的幻灯片,让学生说说曹操,评价曹操。
让学生说出曹操在自己心中的形象。
老师归纳:曹操多疑但是爱才,奸诈然而有雄才大略。
(打出幻灯片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3.欣赏关羽打出有关关羽的幻灯片,根据关羽的故事,让学生讲出自己喜欢的故事,并说说喜欢的理由,以此总结关羽的性格老师归纳:桃园三结义,华容道可见他的义;刮骨疗伤温酒斩华雄可见他的勇但是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可见他的骄傲,狂妄。
第二课时一:复习二全班交流1、了解诸葛亮打出有关诸葛亮的幻灯片,老师读出对联,学生齐读《蜀相》。
让学生积累有关诸葛亮的诗词。
2、合作探究:(讨论并概括诸葛亮的故事。
借此概括诸葛亮的智和忠)3、说说还有哪些鲜活形象还有勇猛的张飞一身是胆的赵云意气风发的周瑜圆滑睿智有心计的司马懿三、赏析精彩场面1.与三有关的情节(打出幻灯片)2.精彩的战争场面(打出幻灯片)四、名著的启示合作探究:读三国的启示老师点拨:可以从诸葛亮的角度,曹操的角度归纳。
《三国演义》 导学案
《三国演义》导学案《<三国演义> 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2、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等,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3、探讨《三国演义》中的战争策略、政治斗争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智慧,培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品味小说中的精彩情节,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感受文学的魅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和重要人物形象。
(2)理解小说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象。
2、难点(1)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2)探究小说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
三、学习方法1、阅读法:认真阅读原著,做好读书笔记,记录重要情节和人物的言行。
2、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对小说中人物、情节和主题的看法。
3、分析法:对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和情节进行深入分析,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三国演义》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小说家,除了《三国演义》,还著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作品。
2、创作背景《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的历史为背景,反映了那个时期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矛盾。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
罗贯中在民间传说、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历史知识,创作了这部长篇小说。
3、作品影响《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在中国广泛流传,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读者的喜爱。
同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也成为了戏曲、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形式的重要素材。
五、学习过程1、阅读原著(1)制定阅读计划,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对《三国演义》的通读。
(2)阅读过程中,注意标记不理解的字词和语句,通过查阅工具书或请教老师同学解决。
《三国演义》导读课教学设计优选份
《三国演义》导读课教学设计优选份《三国演义》导读课教学设计 1一、内容简介:《三国演义》是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影响的一部作品,它广泛流传,魅力无穷,在__文学和人民生活中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它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__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__军事__,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__的__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三国演义》描写了__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读者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
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
全书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
二、指导目标:1、通过让学生阅读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了解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及魏、蜀、吴三个__、外交、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__,欣赏书中众多鲜明饱满的人物形象和气势恢弘的战争场面。
2、了解《三国演义》在文学式上的艺术成就: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学会欣赏作者的表现手法,怡情养性,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高审美能力。
3、师生共同探讨阅读方法,激发学生自行阅读的动机,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
三、阅读计划:期初进行阅读《三国演义》的导读以后,每天阅读15分钟,阅读能力较强的可自行安排阅读量,利用每周阅读课师生共同阅读,老师为学生念读故事,师生探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朗读自己感兴趣的章节。
月末进行一次阶段性汇报,完成读书卡各阶段要求,交流各自读书方法,每月评选一次阅读之星。
具体安排:第1周布置购买《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导读,明确阅读方法,第2周检查《三国演义》的购买情况,并要求每日读15分钟左右,至少读完一回的内容,并明确做批注的方法要求。
发放读书卡。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三国演义》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三国演义》名著导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描绘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
五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历史知识,但对于《三国演义》这样一部容量较大、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的名著,还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读。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欣赏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艺术特色,并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处于小学高年级阶段,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力,对于文学名著也开始有了自己的认知和评价。
但同时,他们对于《三国演义》这样具有丰富历史背景和复杂人物关系的作品,理解起来仍有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细心引导,让学生逐步掌握作品的精髓。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领会《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如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结合等。
3.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艺术特色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准确的信息。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对名著进行自主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三国演义》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艺术特色的课件。
2.阅读材料:为学生准备《三国演义》的阅读材料,以便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阅读。
3.黑板:用于板书课程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以及作品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三国演义》导读教学设计(通用8篇)
《三国演义》导读教学设计《三国演义》导读教学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导读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国演义》导读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学会带着意识阅读《三国演义》;2、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三国演义》的技巧和方法;二、教学重难点:1、把握人物刻画技巧,了解作者着力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2、领会《三国演义》的进步思想。
三、教学设想:1、借《三国演义》著名片断《失街亭》管中窥豹,感受《三国演义》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2、设置重点问题让学生自学,力求在合作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意识地掌握一些阅读名著的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每次听到《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歌曲,我总有一种血脉贲张的感觉,仿佛自己又回到那个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
今天,让我们一起出征街亭,会晤英雄。
(二)问题探究:探究一、复述故事情节思考:《失街亭》的战争描写亮点纷呈。
你关注到了吗?结合导读中相关战争描写的阐述找出本文的一些片断来讨论交流一下。
《三国演义》著名的战争描写有没有类似的特点呢: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伏击战:乌林、葫芦口、华容道,三笑,三惊)彝陵之战……结论:铺垫伏笔,构思严谨,情节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有张有弛,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明确:读《三国演义》,一要读扣人心弦的战争场面。
(我们读《三国演义》,精彩纷呈的战斗场面令人应接不暇,带给人以欲罢不能的阅读快感,是我们读三国最不能错过的精彩)探究二:小小街亭,为何如此重要?如此重要的街亭为什么会失守?课文中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街亭的重要战略位置,请大家寻找一下。
“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
结论:马谡麻痹轻敌,孔明用人不当客观原因,司马懿老谋深算,实力不俗作者是怎样刻画马谡和孔明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结论:三笑三哭。
《三国演义》 导学案
《三国演义》导学案《<三国演义>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2、分析书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等。
3、探讨《三国演义》中的战争策略和政治智慧。
4、培养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和重要人物。
(2)理解作品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象。
2、难点(1)分析书中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2)领悟作品中的战争策略和政治斗争的精髓。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三国演义》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这部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
2、创作背景《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为背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军事斗争和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政治黑暗,这些都为作者创作这部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作品影响《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也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
它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还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对后世文学、戏曲、影视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学习过程1、阅读指导(1)初读:了解故事梗概,梳理主要人物和情节线索。
(2)精读:分析人物形象,品味精彩的战争描写和政治斗争情节。
(3)研读: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人物分析(1)刘备刘备是一个仁德宽厚、礼贤下士的君主形象。
他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但他有时也显得过于优柔寡断,缺乏果断的决策能力。
例如,在长坂坡之战中,刘备为了保护百姓,不顾自身安危,展现了他的仁德;而在对待庞统的建议时,他犹豫不决,错失了良机。
(2)关羽关羽以忠义勇猛著称。
他武艺高强,重义气,对刘备忠心耿耿。
三国演义名著导读教学设计教案资料
三国演义名著导读教学设计《三国演义》名著导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了解三国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让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素材,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3、通过分析、评价三国人物,不仅使学生对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从事学习活动。
2、引导学生有见解,有创意地阅读文学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热爱中国文学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评价三国人物,不仅使学生对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
教学准备: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三国》的连环画、《三国》故事情节的幻灯片、搜集相关的歇后语和成语等。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刚才我们听到的高亢浑厚,意境深邃悠远的这首歌,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也是小说的卷首词《西江月》。
它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三国演义》已经远播于海内外,俄国汉学家称赞该书是“一部真正丰富人民性的杰作”。
法国学者认为“在历史小说中《三国演义》是最著名的一部”。
在崇拜英雄的美国社会,人们夸奖《三国演义》是“描写英雄业绩的一部早期的杰作”。
英国学术界一致推荐《三国演义》为“史诗般的作品”。
而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享有崇高的地位,没有任何一部小说比得上,近三百年来,向来称之为“第一才子书”。
作为中国的一名莘莘学子,你想不想了解《三国演义》?今天,就让我们大家共同走进《三国》。
二、收集材料:(一)你对《三国演义》了解多少呢?(提前了解一下有多少同学看过电视剧和作品)下面,我想请同学们来抢答几个问题?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2、“三国”指哪几个国家?三国鼎足之时他们的统帅分别是谁?3、“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谁说的?4、“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5、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是谁?6、你知道桃园三结义的三兄弟是谁吗?7、“过五关斩六将”的人是谁?8、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9、“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是谁说的?10、“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指谁?(教师出示正确答案:1、罗贯中2、魏蜀吴曹操刘备孙权3、曹操4、周瑜5、诸葛亮庞统6、刘备、关羽、张飞7、关羽8、貂禅9、吕蒙10、司马懿)过渡:看来大家对《三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麽我们在读《三国》的时候应该注意欣赏哪些内容呢?我觉得首先来了解一下它的语言艺术,今天我们且不去分析它的语言艺术如何精湛,只要来看一看大家所积累的成语和歇后语,就知道它的语言已经深入骨髓,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了。
以《三国演义》为例谈名著导读的专题设计
1 、今 天 这 次 交 流 活 动 ,我 们
把 主 题 定 为 … 三 国 ’ 人 物 我 评 说” 。
2 、活 动 分 两 个 回 合 :规 定 人
物 评 说 ; 自选人 物 评说 。
3 、活 动 还 是 以 小 组 为 单 位 ,
每个 回合 的总 分 为 1 0 0 分。最后 以 分 数 高 低 评 出 两 个 优 胜 组 ,给 予
桃 园 结 义 智 取 陈 仓 七 擒 七 纵 六 出 祁 山 舌 战 群 儒 单 刀赴 会 得 陇 望蜀
欲擒 故纵 乐不 思蜀 苦 肉计 刮 骨 击 疗毒 计 收姜 维
奖励 。同时 评 出一 个 最佳 选 手 。 ( 三) 学生 活 动 。 1 、规定 人 物评 说 ( 1 ) 在 这 个 环 节 中 ,老 师 规 定评 说 的人 物 ,即诸 葛 亮 、刘 备 、 曹操 、关羽 ,先 抽 签 。哪 个 组抽 到 哪 个 小 说 人 物 ,就 对 这 个 人 物 进
关键词 :名著导读
专题
设计
《 普通高 中语 文 广 泛 多 样
的 阅读 兴 趣 ,努 力 扩 大 自己 的 阅 读视野 。 ” “ 学 会 正 确 、 自主 地 选 择 阅 读 材 料 ,读 好 书 ,读 整 本 书 ,
( 2 ) 老 师 在 肯 定 同 学 们 交 流 的基 础上 进 行 总结 。 2 、引 导 学 生 整 体 把 握 《 三 国 演 义》 的主要 内容 并 作简 要 评 价 。 ( 1 ) 小 组 成 员 之 间 交 流 ,写 出故 事提 纲 。 ( 2 )小 组 派个 代 表上 台交 流 , 由 班 干 部 和 老 师 共 同组 成 的 评 委 会 ,进 行 评 分 。 ( 3 )老 师 进行 归 纳 总结 。 ( 三 )小 结 肯定 成 绩 心 态 就 是最 好 的教 育 方 法 ,也 是 最 好 的学 习 方 法 。在 小 结 这 节 课 时 ,把 学 生 的优 点 找 出 来 加 以 肯 定 和 表 扬 ,激 发 大 家 的 表 现 欲 和求 知 欲 。 二. 精 彩 无 限— — “ 三 国” 故 事 我来 讲
三国演义导学案
三国演义导学案一、导读《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节和深刻的哲理著称。
本导学案旨在通过对《三国演义》的学习,了解其中的历史事件、人物形象和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背景知识《三国演义》是由明代作家罗贯中所著,描写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故事的背景是东汉末年,内部政治腐败,群雄并起。
三国鼎立,分为魏、蜀、吴三个势力范围。
三、重要人物1.刘备(刘玄德):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之一,他在战乱中励志复兴汉室。
他是蜀汉的创立者,被尊称为“蜀中之主”。
2.关羽:关羽是蜀汉的重要将领,也是刘备的义兄。
他勇猛善战,忠诚正直,被人们誉为“武圣”。
3.张飞:张飞是刘备的义弟,他与关羽一同为刘备效力,威风凛凛,叱咤风云。
4.曹操:曹操是魏国的统治者,他雄才伟略,善于用兵,统一北方并与刘备、孙权展开争夺。
5.孙权:孙权是吴国的建立者和君主,他英勇果断,善于政务,与刘备、曹操共同组成三国鼎立之局面。
四、故事梗概《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错综复杂,涉及众多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
其中一些重要的故事梗概如下:1.刘备的起义和三顾茅庐:刘备在被黄巾起义势力击败后,发誓要重新夺回中原。
他拜访了诸葛亮,并经过多次请才,最终请到了关羽和张飞两位武将。
2.桃园结义和赤壁之战: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桃园结义,成为结拜兄弟。
他们在赤壁之战中联合吴国对抗曹操,成功击退敌人。
3.董卓之乱和吕布:董卓是东汉末年的权臣,他专权跋扈。
吕布是其手下的猛将,但后来因为曹操的策略而背叛了董卓。
4.刘备称帝和诸葛亮的北伐:刘备在建立了蜀汉后,称帝称王,开始实现自己复兴汉室的理想。
而诸葛亮则多次北伐,最终因病而去世。
五、思考与讨论1.《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人物形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2.《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事件与现实有何联系?3.你认为《三国演义》这部作品的意义是什么?六、延伸阅读1.《三国演义》中的其他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教案
《三国演义》教案《三国演义》教案1《三国演义》导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①曹操:权奸与英雄相结合的典型。
“白脸曹操”成为奸臣的代名词。
②诸葛亮:忠臣和智慧的化身。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是个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③关羽:勇武和义气的化身。
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身陷曹营终不降,镇守荆州时违背了诸葛亮“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方针,致使荆州失守,败走麦城而死。
④张飞:一个勇猛、坦率、刚直的武将。
痛打索贿的督邮;三顾茅庐时,耐不住性子要放火;关羽从曹营回来后,他举起枪便刺,误会消除后,他又痛哭参拜;长坂坡单枪匹马拦住曹军百万大军;关羽死后,因粗暴急躁而为叛将所杀。
⑤周瑜:东吴水军都督,英俊儒雅,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
曹操幕僚蒋干到东吴劝降,他巧妙地运用反间计,使老谋深算的曹操反而损失了两员大将。
火烧赤壁,火烧曹营,使曹军八十万水军大败而归。
因过于好胜,心胸狭窄而被诸葛亮三气而死。
⑥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是一位有胆有识的英雄。
初为袁绍部将,后投奔刘备,为蜀汉大将。
在长坂坡战斗中,突出重围,单骑救出刘备的太子刘阿斗;江汉之战,拦江夺斗,使曹操为之震慑。
虢亭一战,退吴兵,救刘备。
因他忠诚勇敢,一身是胆,具有远见,每战必胜,所以“常山赵子龙”成为常胜将军的代名词。
⑦黄忠:归附于刘备时年近六十,在葭萌关,定军山等战役中有勇有谋,屡建战功。
后在讨关战役中,以75岁高龄又斩吴一部将。
后为暗箭所伤,不愈而死。
“老黄忠”是老当益壮的老英雄的代名词。
⑧鲁萧:字子敬,和周瑜同辅孙权。
力排众议,与周瑜一起坚持联刘抗曹的主张,并力劝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
待人宽厚诚恳,但他的忠厚有时显得近愚。
⑨刘备:知人善用,是一个从平民奋斗到开国帝王的圣君形象。
⑩蒋干:曹操的幕僚,一个愚蠢而又自作聪明的政客。
⑩杨修:曹操手下主薄。
《三国演义》作者简介: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精选五篇]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激发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故事梗概,培养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激发阅读兴趣。
2.过渡:听了这一首雄浑的歌曲,让我们带着感慨“走近三国”。
二、阅读故事梗概了解三国。
1.教师朗读故事梗概,边读边理解。
2.欣赏《桃园三结义》。
三、布置自读欣赏1.继续阅读到《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将干中计》。
2.同学间开展互相讲《三国演义》故事。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指导,知道《三国演义》的一些情节,以及故事中的人物特点和形象。
教学重点:基本了解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猜一猜: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⑻“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二、说一说1.谁能向同学们说说《三英战吕布》的情节。
2.指名讲《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3.讲《美髯公千里走单骑》的故事。
三、群英聚会1.《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
同学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2.理解下面一段话的意思。
却说云长所骑赤兔马,日行千里,本是赶不上;因欲护送车仗,不敢纵马,按辔徐行。
忽听背后有人大叫:“云长且慢行!”回头视之,见张辽拍马而至。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关公教车仗从人,只管望大路紧行;自己勒住赤兔马,按定青龙刀,问曰:“文远莫非欲追我回乎?”辽曰:“非也。
小学语文五年级《三国演义》名著导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五年级《三国演义》名著导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三国演义》名著导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了解三国英雄人物,梳理赤壁之战的故事情节,了解赤壁之战的英雄形象。
2. 审美的鉴赏与创造:对比《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赤壁之战人物形象的异同,理解《三国演义》“因文生事"的文学创作原则。
3.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体会《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实质是拥美德、反暴政。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鉴赏《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人物形象的异同,理解“因文生事"的写作手法。
2.难点:体会拥美德、反暴政的主题思想。
三、教法、学法1.教法: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问题探究法,对话教学法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查阅资料法四、课时:1 课时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由杨升庵的《临江仙》导入。
过渡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梁启超《李鸿章传》)。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英雄荟萃的《三国演义》,去品品英雄的人生,看看三国的风云。
二、比一比,三国英雄知多少?1.你认为什么样的人能被称作英雄?过渡语:《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魏、塑造了500 多位人物形象,被世人称为“第一才子书”,也被称为“英雄的史诗"。
那么你对英雄的定义是什么?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出示课件:第7 版《现代汉语词典》:本领高强、勇武过人的人;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
过渡语:《三国演义》以时间为顺序,交错叙述魏、蜀、吴三国形成的历史。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小说一开始,描写汉末大乱,各路英雄陆续登场。
2.《三国演义》中有哪些人可以被称为英雄?过渡语:那么《三国演义》中,你知道的英雄有哪些?教师出示课件:猜猜以下描写是哪位英雄?诸葛亮: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三国演义》 导学案
《三国演义》导学案《<三国演义>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2、熟悉《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掌握《三国演义》中的重要情节和经典片段。
4、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分析《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如刘备的仁德、关羽的忠义、曹操的奸诈等。
(2)理解《三国演义》中的重要情节,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以及它们对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
2、难点(1)探讨《三国演义》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品味《三国演义》的语言艺术,体会其生动形象、简洁明快的特点。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三国演义》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罗贯中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学才华,创作了这部不朽的巨著。
2、创作背景《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当时社会动荡,民众渴望统一和安定。
这部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愿望。
四、学习过程1、初读感知(1)阅读《三国演义》的梗概,了解故事的大致脉络。
(2)列出书中的主要人物,并简单描述他们的身份和特点。
2、人物分析(1)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人物,如诸葛亮。
分析他的性格特点,如智慧、忠诚、谨慎等。
可以通过他在书中的言行举止、战略决策等方面来体现。
(2)比较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差异,例如刘备和曹操。
刘备以仁德著称,善于笼络人心;曹操则被描绘为奸诈多疑,但也有雄才大略。
3、情节探讨(1)选取一个重要情节,如赤壁之战。
研究这场战役的背景、经过和结果,以及它对三国局势的影响。
(2)分析情节中的谋略和战术运用,如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周瑜的苦肉计等。
4、语言品味(1)摘抄书中的精彩语句,如描写战争场面、人物外貌或心理活动的句子。
(2)分析这些语句的语言特点,如修辞手法的运用、词汇的选择等。
5、主题探究(1)思考《三国演义》所表达的主题,如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对英雄人物的歌颂等。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三国演义》一书,并深入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
2、在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让学生学会运用“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读《三国演义》。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
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的积累读书名言一、谈话导入1 .回忆《草船借箭》,激发阅读兴趣°同学们,五年级时我们学过《草船借箭》,你知道《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出自哪一本书?《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第四十六回的内容改编而成。
2 .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三国演义》的名气已经远播于海内外,国外专家学者认为“在历史小说中《三国演义》是最著名的一部,是一部史诗般的作品。
”而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享有崇高的地位,向来称之为“第一本书”。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三国,找到阅读名著的金钥匙。
二、了解《三国演义》。
1、初识书本。
(师出示图书图片)教师介绍手中图书:当我们拿到i本新书,我们首先看封面,再看书脊,接着看封底,这是前勒口,还有后勒口,我们还要看前言。
2.走近书名(出示幻灯片)书名是我们读懂名著的第一把金钥匙。
请大家看屏幕,说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
3、作者简介(出示幻灯片)作者是罗贯中,请大家读一读作者简介,猜一猜这本书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当时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人民流离失所。
贫民出生的罗贯中,身处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特别希望这种动荡、悲惨的社会局面早日结束,心底的向往与长久的酝酿便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国演义》。
4、了解内容(出示幻灯片)我们来看内容简介,请大家找一找这本书中主要写了哪些故事?《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以《三国演义》为例谈名著导读的专题设计
以《三国演义》为例谈名著导读的专题设计内容摘要: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提高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以《三国演义》为例,介绍自己的名著导读的做法。
关键词:名著导读专题设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具有广泛多样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
”“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
一年内课外自读五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乐于展示和评价各自的写作成果。
”新教材语文必修1——5增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名著导读”,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认为,对“名著导读”这一板块可采用师生活动的形式,阅读、评价、写作、研究有机结合,则更能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极大促进作用。
下面以《三国演义》为例,谈谈“名著导读”这一板块的教学设计。
一.自我展示——《三国演义》我来说(一)激趣要求同学们,前面我们用了四周的时间来欣赏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很多同学做了很详细的读书笔记,今天就让同学们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展示自己的风采——“我讲《三国演义》”。
要求围绕以下问题来说:1、作者相关情况;2、用精彩的语言复述故事梗概;3、用简短的语言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看法。
(二)交流展示1、了解作者。
(1)请几位成绩处在中下的同学上台交流作者相关材料。
(2)老师在肯定同学们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并作简要评价。
(1)小组成员之间交流,写出故事提纲。
(2)小组派个代表上台交流,由班干部和老师共同组成的评委会,进行评分。
(3)老师进行归纳总结。
(三)小结肯定成绩心态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也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在小结这节课时,把学生的优点找出来加以肯定和表扬,激发大家的表现欲和求知欲。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国演义》名著导读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国演义》名著导读教案简介《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
故事以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为背景,描写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内容,通过《三国演义》的名著导读,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同时引导学生探讨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并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主要教学内容1. 《三国演义》的简介与作者罗贯中的背景介绍2. 《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及其主要事件3. 《三国演义》所描绘的历史背景与社会风貌4. 通过名著导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教学目标1. 了解《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2. 理解《三国演义》所描绘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4. 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2. 学生小组讨论3. 配套阅读和背景知识的引导4. 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教学步骤1. 引入《三国演义》的背景知识,介绍作者罗贯中的简要情况。
2. 在学生读书之前,通过讲述《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三国演义》的第一印象和感受。
4. 提供相关的配套阅读,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三国演义》所描绘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
5. 学生进行个人阅读,通过导读问题的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6. 学生自主撰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7. 教师对学生的读后感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三国演义》的理解。
以上为《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国演义》名著导读教案》的概述和大致安排。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与文学之间的联系。
《三国演义》 导学案
《三国演义》导学案《<三国演义> 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创作背景和文学地位。
2、熟悉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他们的性格特点。
3、掌握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和其对人物形象塑造、主题表达的作用。
4、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如叙事结构、语言风格等。
5、探讨《三国演义》所传达的历史观、价值观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如刘备的仁德、关羽的忠义、曹操的奸诈等。
(2)理解重要情节的发展和其背后的意义,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
(3)分析小说的艺术手法,如对比、烘托等在人物塑造和情节推动中的运用。
2、难点(1)对小说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政治斗争进行梳理和理解。
(2)探究小说中历史与虚构的关系,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3)体会小说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三国演义》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创作了这部长篇小说。
2、创作背景《三国演义》的创作处于元末明初社会动荡的时期。
当时,民众渴望有英雄人物能够拯救天下,结束战乱。
这种社会心理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土壤。
3、文学地位《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也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东亚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学习过程1、阅读指导(1)建议采用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方法。
对于重要的人物情节和精彩的描写部分进行精读,仔细品味语言和人物形象;对于一些过渡性的情节可以略读,以把握故事的整体脉络。
(2)做好读书笔记,记录下自己的感悟、疑问和对人物、情节的分析。
2、人物分析(1)刘备形象特点:以仁德著称,弘毅宽厚,知人待士。
他心怀兴复汉室的大志,始终以仁义为立身之本。
相关情节:三顾茅庐,表现了他求贤若渴的品质;携民渡江,体现了他的仁德爱民。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高效导学案免费范文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
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
导学过程:
一、名著链接:展示《三国演义》篇首词。
临江仙(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二、名著形成
西晋陈寿《三国志》,宋讲史平话“说三分”,元话本《三国志平话》,明罗贯中编撰《三国志通俗演义》,清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名著认知:《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为元末明初小说家它是为中国第一部小说,小说开山之作,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1,史实:广义上的“三国”,起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止于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司马炎灭吴,前后相续近一个世纪。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的分裂时期,产生了北方、西蜀、江东三个割据政权。
在这广阔的背景下,活跃着一大批影响深远的政治人物,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长为后人所追思。
2,情节:《三国演义》一共回,它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分归晋五大部分。
(三国三大战役:之战、之战、夷陵(猇亭)之战。
)
3,人物
三雄:、、三绝:奸绝、智绝、义绝
蜀汉五虎将:关羽、、、、。
曹魏五良将:张辽、、、、。
孙吴五都督:、鲁肃、吕蒙、、诸葛恪。
著名谋臣:卧龙、凤雏、、郭嘉、荀彧、贾诩……
4,思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导学案教学目的: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3.了解主要人物性格教学重点:从人物的外貌描写中分析主要人物性格教学难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小演练一、完成预习内容(1). 作者是________,名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小说家。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成就最高的_________小说。
(2). 小说的思想倾向是_________。
表现出封建的正统观念,对_________有所诋毁,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作小说的中心人物来描写。
(3)、写出与下列情节有关的人物⒈桃园三结义:_____________2.千里走单骑:_____________3.过五关斩六将:______________ 4.草船借箭:__________________5.三气周瑜:_______________6.七擒孟获:_______________ 7木牛流马:__________________ 8.单骑救主:_______________(4)、同学们课前完成“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舌战群儒”和“草船借箭”的典故整理二、导读名著1. 《三国演义》的形成展示: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宋代讲史平话“说三分”→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明初罗本贯中编撰《三国志通俗演义》→清初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2、《三国演义》的人物分析:下面描写的人物分别是谁?用两三个词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
1.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垂手下膝,目能自顾其耳。
人物: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面如重枣,唇若涂丹,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人物:_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人物:_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人物:_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身长七尺,细眼长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人物:_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知识1.失街亭之后,“武侯弹琴退仲达”,这说的是什么人之间的故事?你怎样看待这个故事?答:这说的是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故事。
如何看待:诸葛亮能把握对方多疑心理,故意表现出与平日“谨慎”不同的样子,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使对方因多疑而不敢行动。
或:司马懿其实并不急于打败诸葛亮,以免出现对自己不利的“过河拆桥”、“兔死狗烹”的情况2.《三国演义》的卷首诗《临江仙》的开头三句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你觉得这几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几句甚为豪迈、悲壮,其中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含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澹泊、轻视。
3.《三国演义》塑造厂不少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最突出的便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奸绝、义绝、智绝。
“三绝”是哪三个人?试选“一绝”举—一例说明其“绝”。
答:曹操“奸绝”,关羽“义绝”,诸葛亮“智绝”。
曹操借粮官的人头以弹压军心、“梦中”杀人都体现出曹操的奸诈;关羽为义而与刘、张桃园结盟,奉义而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为义而释曹操:诸葛亮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智算华容、计用空城等则体现出他的智慧。
4.《三国演义》有不少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望梅止渴”就是其中一例。
请简述“望梅止渴”的情景。
答: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路过一片荒凉的干旱地区,将士们又累又渴。
此时,曹操灵机—动,告诉将士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梅树结满了梅子。
”一想到梅子,将士们嘴里就流出口水,都加快了步伐。
走出了干旱之地,将士们虽没见到梅林,但已经有水喝了。
5.诸葛亮何以《三国演义》中第一主角,究其原因,不外乎其智和忠,请举例说明诸葛亮的智慧。
答:“隆中对策”,未出茅庐而尽知天下;火烧博望新野;赤壁之战,最能体现孔明军事才能;七擒盂获;空缄计;八卦阵。
(能写出五个即可)7.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带“三”字的故事(如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三气周瑜等)。
答:例“三顾茅庐”:徐庶走马荐诸葛之后,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去,未遇。
数日后,二顾茅庐,仍未遇。
过了一段时间,三顾茅庐,终于见到诸葛亮。
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终于答应出山。
其他略。
8.《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诸葛亮舌战群儒”、“空城计”分别发生在哪里?答:汜水关、虎牢关、柴桑、西城县。
9.毛宗岗对《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评价是“三绝”:奸绝、义绝、智绝。
请问“义绝”是哪个人?举一例说明。
答:关羽“义绝”。
举例:关羽为义而降曹(降曹的三个条件体现其义:一、只降汉朝,不降曹操;二、用刘备的俸禄养他的二位嫂子;三、一旦知道刘备的下落,便要去寻找他。
途中在曹操让他与两位嫂子共处一室时秉烛执刀立于屋外亦体现其义),为义而与刘、张桃园结盟,奉义而辞、过五关斩六将(知道刘备下落后,护嫂而行,过关斩将途中极能体现其义),华容道为义而释曹操。
10.“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
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
请简述这个故事。
答:刘备为了防备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
曹操为了探听刘备的心志,就在梅青之时邀其饮酒,请其指出当世英雄。
刘备列举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等人为英雄,曹操一一加以否定。
最后指着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言吓得手中匙箸落于地下,恰好雷声大作,刘备借惧雷掩饰过去。
11.简述《三国演义》中体现关羽“勇”的一个故事。
答:例1:温酒斩华雄:董卓当权,把持朝政。
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
交战中,先后有四位各诸侯中的悍将被董卓的部将华雄斩杀。
此时,关羽自告奋勇,愿与华雄交锋。
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
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
曹操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
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雄首级,令众诸侯惊讶不已。
例2: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
曹操欲收服关羽,热情款待,赐美女、金银、官职。
后来关羽挂印封金,只收下赤兔马,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刘备。
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斩杀六将,最终完成使命。
例3:单刀赴会: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
遂采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关羽来吴国赴宴。
关羽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
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
实则以鲁肃为人质。
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
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12.《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千里走单骑”是著名情节,请结合具体内容评述该人物的性格。
答:关羽暂时“归降”曹操后,得知兄长刘备的消息,立即护送着嫂嫂,不辞而别离开曹操;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最后跟刘备会合,充分展现了关羽的忠肝义胆,表现了对刘备“誓同生死”的忠义之情。
13.《三国演义》擅长描写战争,结合具体事例简述其艺术特点。
答:《三国演义》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不把主要笔墨放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如赤壁之战,在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
14.《三国演义》中张飞的粗中有细也颇让读者赏识,请简述诸葛亮在痛失庞统亲自引兵增援刘备进军西川时,派遣张飞率领一万精兵智夺巴郡的故事。
答:张飞领命前行将至,巴郡太守严颜教军士上城坚守不出,张飞几番杀到吊桥,又被乱箭射回。
张飞于是教马军下马、步军皆坐引严颜出敌,无效后又改教三五十个军士于城下叫骂,仍无效。
张飞又生一计,传令军士四散砍打柴草寻觅路径,而后将计就计让假张飞迷惑严颜,严颜中计,乃至被擒,张飞智取巴郡。
三国演义的歇后语1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2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3 孔明给周瑜看病----对症下药4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5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6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7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8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9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有肉10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11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12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13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14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15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16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飞)17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18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19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20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21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22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23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24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25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26 关羽战李逵----大刀阔斧27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28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29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30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31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32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33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34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35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36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37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38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39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40 关老爷做木匠——大刀阔斧41诸葛亮娶丑妻——为事业着想42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43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小检测一、选择类1、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A、三顾茅庐B、三气周瑜C、桃园三结义D、三打祝家2、下面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B、孙悟空——大闹天宫C、诸葛亮——三顾茅庐D、刘姥姥——进大观园3、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评点不正确的一项是()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C、《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孙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