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草船借箭》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字,会写“妒忌、委托”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3.品味文中描写诸葛亮言行的关键语句,感受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品味文中描写诸葛亮言行的关键语句,感受人物的特点。
一、课程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知道四大名著吗?2.你对《三国演义》有什么了解?你知道其中的哪些故事呢?预设1:《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著作。
全书讲述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预设2:《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故事,有“桃园三结义”“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空城计”“火烧赤壁”“大意失荆州”等。
3.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草船借箭》。
(板书:草船借箭)设计意图:五年级的学生大多对《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有一些了解。
教学时从学生的已知出发,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1.自读任务教师明确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找出文中主要人物,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随文识字随文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和课文中含有拼音的词语。
周瑜(yú)妒忌(jì)都督(dū)幔(màn)子翎(líng)毛水寨(zhài)擂(léi)鼓呐(nà)喊弓弩(nǔ)手丞(chéng)相3.集中识字组织学生自主认识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yú jì dū màn líng zhài léi nà nǔ chéng瑜忌督幔翎寨擂呐弩丞预设:(1)“瑜”和“督”可以利用形声字规律识记,还可以结合故事中的人物姓名、身份加强记忆。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 草船借箭 》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草船借箭”的寓意。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流畅朗读。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的品质,学会面对困难不气馁。
–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智慧和策略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情节和寓意。
–让学生能够准确朗读课文。
–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解释课文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草船借箭”的智慧之处。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教具:PPT、黑板、录音设备、课文教学卡片等。
3.学生准备:学生课本、笔、纸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小故事或图片引入“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习课文(15分钟)•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解释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讲解课文(20分钟)•分析课文的故事情节,让学生理解“草船借箭”的背景和寓意。
•解释课文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
4.小组讨论(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草船借箭”的智慧之处,分享自己的见解。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促进讨论的深入。
5.表演演练(20分钟)•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草船借箭”的表演,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在演练过程中进行指导和点评,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6.总结反馈(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草船借箭”所传达的智慧和启示。
•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展示学习成果。
五、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鼓励学生撰写读后感,分享对“草船借箭”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反思•教学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如何?•下节课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草船借箭”故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古代智慧的探索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引领他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2课时)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5.草船借箭》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课文。
本文以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势力争霸为背景,讲述了诸葛亮为帮助刘备解决军需短缺的问题,巧妙地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故事。
课文内容生动有趣,富有悬念,既能让学生了解古代战争策略,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对于古代历史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战争策略和人物心理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船借箭的背景和过程;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分析人物心理,体会人物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会欣赏古代战争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
2.难点:分析人物心理,体会人物情感;理解草船借箭的战争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情感教学法:通过感受人物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历史文化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
2.教材:准备课文文本,方便学生阅读。
3.视频资料: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势力争霸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草船借箭的故事情境。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说课稿【第1篇】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的古代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故事是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课文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十天选十万支箭,以此迫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算计,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智过人。
二、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使学生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总结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3、从故事中具体的人和事中得到启示,体会我们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和文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
重点与难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三、课前准备《三国演义》主题曲四、说学法、教法学法:以读为主,采用画一画,想一想。
议一议,说一说的形式使学生形成能力。
教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五、设计理念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从而体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草船借箭》一文,无论是从课文主题,人物形象看,还是从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看,都是实施有效阅读的最好载体。
六、设计特色以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七、设计意图1、通读全文,把握研究主题。
2、精读全文,领悟研究策略。
3、回读课文,类化研究体验。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
师:谁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主题曲?生:《三国演义》。
师:在深沉悲壮的乐曲声中,我们仿佛跨越了历史的时空,来到了那个战火分飞的年代,下面让我们走近《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继续领略三国时代的风云纪事,品评一代风流人物的事非与功过。
二、学习七、八自然段。
师:通过上节课的读书研究,我们知道,早在诸葛亮给周瑜立军令状之前,他已经谋划好了草船借箭的计划,他想得是那样周到,那样细致,最后草船借箭的计划得到了成功实施,难怪鲁肃回来告诉周瑜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生:(齐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优质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故事情节,掌握《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
2.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僻字词,能够正确拼读并理解其意思。
3.理解故事中的英雄气概和智慧。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勇气和决心,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勇往直前。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懂得各尽其用,共同完成目标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草船借箭》,理解故事情节和寓意。
2.学习生僻字词,能够准确拼读并理解其意思。
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
2.激发学生对团队合作和智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草船借箭》课件或教材。
2.生僻字词的卡片。
3.学生小组合作练习的任务卡。
4.课堂布置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与学生简单谈论箭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兴趣:简单介绍《草船借箭》的故事背景。
第二步:学习主体(30分钟)1.朗读课文:让学生轮流阅读课文《草船借箭》,学生注重语音语调。
2.阅读理解:分组讨论,学生展示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的理解。
3.学习生词:讲解生僻字词,让学生自行拼读并解释其意思。
第三步:合作探究(25分钟)1.情景再现:小组合作,模拟《草船借箭》中的策略运用,展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课文研讨:讨论故事中的智慧和勇气,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寓意。
第四步:展示分享(10分钟)1.学生展示:每组挑选一名代表,分享小组合作的结果和心得。
2.教师点评:点评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展示团队合作的优秀品质。
五、课堂延伸1.课外拓展:要求学生家里或课外阅读类似题材的故事,写读后感。
2.小组合作:其他小组挑选一些类似故事让学生模拟合作解决问题。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通用6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通用6篇)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帮忙学生领悟到学习一篇按事情发挨次写的记叙文要分清事情的全因后果。
2、提高抓重点词句、前后联系读懂课文的力量,体会诸葛亮的出色才能。
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教具预备:《草船借箭》录像幻灯片重难点:草船借箭的经过,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制造教育渗透点复习前文导入新课1、周瑜怎样犯难诸葛亮?2、诸葛亮又是怎样做的?答复:1、三天造十万支箭。
2、立下军令状。
复习导入,保持思维的性。
讲“借箭预备”紧扣嫉妒与才能1、周瑜为什么这样做?2、诸葛亮是怎样做的?3、哪些词句可以看诸葛亮挺有才能?(自有妙用)三、学习“借箭经过”突出“神机妙算”20`1、指名读机关句子,诸葛亮是怎样做靠近水寨。
一字儿摆开,擂鼓呐喊。
2、鲁肃怎样说的?说明什么?诸葛亮又是怎样说的。
3、曹操怎样说,怎样做的。
此时诸葛亮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两者相比拟说明白什么?4、诸葛亮借到箭后又是怎样做的。
5、小结1、自由读课文,用“—”划出诸葛亮做的、说的。
用“~”划出曹操做的、说的。
2、看录像(一字儿摆开,擂鼓呐喊)3、看幻灯片,比拟“肯定不敢”与“不肯定敢”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
4、看录像,体会他们说话时的神态,心情,仿照神态分角色朗读。
5、体会“感谢”的含义齐读这一句话。
6、体会理解“自有妙用”体会周的心情,朗读长叹一声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学,提高自学力量。
录像、幻灯片培育学生的形象思维。
引导学生分析,培育思维的深刻性四、讲“借箭结果”突出周瑜的“长叹”5`1、指名读课文,诸葛亮借了多少枝箭。
周瑜是怎样说的?说明白什么?2、小结。
五、总结全文分清前因后果5`师述:借箭的外表缘由实质缘由外表结果实质结果,学习按事情进展挨次的文章,留意分清前因后果。
六、作业幻灯片,填空(略)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了解本课的情节,使学生熟悉到诸葛亮“借”箭胜利的主要缘由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5《草船借箭》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5《草船借箭》优质课教案及教学
反思
一、教案设计:
1.教学内容:《草船借箭》
2.教学目标:
•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内容
•学习诗词《江神子》
•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内容
难点:理解诗词《江神子》的意境
4.教学方法:
结合故事情节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分组合作,让学生共同探讨诗
词的意义;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5.教学流程:
•第一步:导入,用图片展示战国时期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第二步:讲解《草船借箭》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
•第三步:学习诗词《江神子》,分组探讨诗意
•第四步:总结课文,回顾故事内容,扩展讨论和思考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和参与度,他们积极思考故事背后的
含义,也对诗词的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
但是在课堂管理上,需要更加细心和耐心,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讨论中。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例如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
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或者设置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来检验学生的理解能力。
同时,我也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他们更加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努力。
三、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切感受到了学生的热情和求知欲,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还有不足之处。
我将继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努力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契机,为他们的未来之路铺路搭桥。
部编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精选6篇)
部编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部编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部编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部编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7生字,并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诸葛亮,妒忌,都督,惩罚,呐喊,丞相,神机妙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4,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部分:课前预习在教学之前先布置预习作业。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掌握生字的音序,部首以及在新词中的解释;并给难以理解的词句标上记号。
2,思考课后作业。
3,提出自己的疑问。
教学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收集,整理有关信息。
如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不明白的词句。
第二部分:课堂导读(第一课时)一,解读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并及时进行正音。
注意下列读音:擂应读léi 丞应读chěng2,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后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理解做出回答。
(学生可能提出下列问题)为什么周瑜要逼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为什么诸葛亮敢立下三天交十万支箭的军令状为什么诸葛亮要把船排成"一字儿"并连接起来为什么曹操不用火箭为什么诸葛亮要请鲁肃一起去"借箭"诸葛亮怎么知道第三天会有大雾对于学生回答不出来的问题,教师相机进行解答。
二,深读课文(25`)1,分角色朗读课文对话部分(第二自然段),了解事情起因,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通过前面的阅读,大家知道周瑜为什么要诸葛亮负责赶造十支箭吗(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要陷害诸葛亮)周瑜是怎么把这个任务交给诸葛亮的,诸葛亮又是怎么把这个任务接下来的,让我们来读读他们的对话部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草船借箭》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军队在赤壁之战前夕,刘备军缺箭,诸葛亮利用曹操军的心理,通过草船借箭的计谋,成功获取十万支箭矢的故事。
本文以历史故事为背景,以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诸葛亮的智谋和胆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于古代历史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对文中的古文词汇和表达方式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意,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并激发学生对历史故事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历史,尊敬英雄的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文中的生字词。
2.难点:理解文中的古文词汇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体验故事情节。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朗读感悟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魅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课文内容,了解历史背景,准备相关教学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生字词,了解故事情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引出课文《草船借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魅力。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2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故事内容,理解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背景。
–熟练掌握相关词语和诗句。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学习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掌握相关词语和诗句。
•难点:理解背景知识与历史文化,理解箭的借用方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教材、相关实物
•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工具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15分钟)
•利用图片或诗句让学生感受氛围
•背景介绍:介绍故事背景及历史背景
2. 学习与体会(40分钟)
•第一遍朗读故事,学生跟读
•故事讲解,重点词语解释
•学生互相讨论并分组合作
3. 拓展应用(30分钟)
•学生分组表演故事片段
•小组讨论箭的借用方法
•与生活联系,思考并展示
4. 总结与评价(15分钟)
•学生回答问题,总结故事主题
•教师评价学生表现和思考
五、教学反思
•教学中应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与思考能力。
•对于历史文化部分,教师要有深入了解,引导学生全面发掘。
六、课堂延伸
•辅导阅读相关材料
•组织课外文化活动,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对《草船借箭》这一古代典故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
希望通过本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部编版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下册草船借箭说课稿
部编版新教材五年级语⽂下册草船借箭说课稿部编版新教材五年级语⽂下册草船借箭说课稿 作为⼀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部编版新教材五年级语⽂下册草船借箭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部编版新教材五年级语⽂下册草船借箭说课稿篇1 ⼀、说教材 《草船借箭》是部编⼈教版⼩学语⽂五年级下册第⼆单元的⼀篇精读课⽂。
这篇课⽂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
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帮助作战,著名的⾚壁之战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的,⽽“草船借箭”就是“⾚壁之战”中的⼀个⼩故事。
《草船借箭》这篇课⽂讲述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要诸葛亮⼗天内造出⼗万⽀箭,以此来陷害他。
诸葛亮为顾全⼤局,与周瑜⽃智,⽤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暗算,说明诸葛亮有胆有识、谋划周密、才智过⼈。
课⽂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叙述。
本单元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代⼜⼀代中华⼉⼥。
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提升语⽂素养有着举⾜轻重的作⽤。
因此,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不但要让学⽣在阅读和语⽂实践活动中掌握我国语⾔⽂字和表达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激发学⽣对古典⽂学的热爱,传承民族⽂化,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法。
⼆、说教学⽬标 (⼀)教学⽬标: 1.认识“瑜、忌”等9个⽣字,会写“妒、忌”等11个⽣字,正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私⾃、军令状、⾃有妙⽤、神机妙算”等词语。
2.默读课⽂,理解课⽂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说故事的内容。
3.紧扣课⽂语⾔,感悟⽂中周瑜、诸葛亮等⼈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懂地理、识⼈⼼的本领。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优秀9篇)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优秀9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七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诸葛亮、妒忌、都督、处罚、呐喊、丞相、神机妙算。
2、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过程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式课堂教学,检验有效学习。
情感态度: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从文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互相解决。
预习要求:1、收集关于《三国演义》的有关资料,了解故事的时代背景。
2、通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3、自主阅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对人物特点有初步的了解。
教学过程:一、自学质疑:㈠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根据《三国演义》的有关章节改写的故事。
(出示课题后齐读)2、学生简介收集的背景资料:东汉末年,即1700多年前,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
曹操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也就是在赤壁之战之前发生的。
(二)引导质疑:从《草船借箭》这个课题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如:怎样借?为什么能借到?二、点拨新授(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2、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本文的中心事物是箭,周瑜借造箭来刁难诸葛亮,诸葛亮因借箭而显示才干。
文章主要写了逼亮造箭、准备借箭、草船借箭、借箭成功等内容。
学生归纳之后,教者充分肯定,并且相机指出:这是按照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的顺序写的。
(二)学习第一段。
1、师:初读了课文,大家看出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设计陷害他。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草船借箭》公开课 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草船借箭》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古代巧计智谋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对智慧的认识和尊重;3.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分析故事中的描写手法和语言技巧。
难点1.理解智谋巧计在生活中的应用;2.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发展和转折。
三、教学内容文本内容梳理1.故事情节展开;2.周瑜借箭;3.黄盖打开船围。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三国演义》中的周瑜、黄盖形象,并谈谈“草船借箭”这个故事。
让学生自由发挥,谈一下他们对智谋和巧计的理解。
第二步:整体阅读(15分钟)让学生口头朗读课文,并在朗读过程中注重情感抒发,加深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第三步: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草船借箭的实施方案及可能的风险和挑战。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第四步:展示讨论(15分钟)每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
老师在此时进行指导和点评。
第五步:梳理重点(10分钟)老师对草船借箭这一段进行重点梳理,解读故事情节中的关键部分,引领学生深入理解。
第六步:小结与拓展(10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引导学生思考草船借箭的启示,并以投影片展示相关图片进行拓展。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草船借箭这个古代智谋的故事,还培养了他们的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将故事中的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发扬智谋才能,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带给学生新的启发和感悟。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草船借箭》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经典课文。
课文讲述了三国时期,曹操大军压境,诸葛亮为了解决军中箭矢短缺的困境,采用草船借箭的计谋,成功地向曹操借到了十万支箭矢的故事。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情节紧凑,富有悬念,语言生动有趣,人物形象鲜明,是进行语言、思维、文化教育的好材料。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历史故事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文中的一些词语和表达方式,以及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讲解。
同时,学生对于诸葛亮的智谋和英勇有一定的崇拜,可以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3.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会用文中的词语造句。
4.学习诸葛亮的智谋和英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5.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特别是诸葛亮的智谋和英勇。
3.学生朗读能力和情感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教学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课文朗读音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入今天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然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情感的投入。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词语的意思,并用词语造句。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4《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5)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4《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5)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典故《草船借箭》的故事内容。
2.能够理解典故中的人物形象及背景。
3.能够通过故事内容感受到智慧和勇气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
2.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意义。
3.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内容1.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入《草船借箭》的故事主题,并带领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和相关知识。
2. 教学主体1.分段阅读《草船借箭》故事内容,让学生逐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在故事中的表现和作用,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智慧和勇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亲身体验故事情节,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鼓励学生创作类似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故事展开讨论,促进学生合作与交流。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体验故事情节,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主动参与讨论、理解能力等。
2.作业评估:布置相关作业来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适时开展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故事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馈根据评估结果,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优点,指出不足,帮助学生改进。
七、教学改进根据教学反馈和评估结果,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更深入地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和背景,同时培养其分析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发现智慧和勇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草船借箭》公开课 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草船借箭》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通过课文学习,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
2.熟练运用文言文阅读技巧。
### 难点3.理解文言文中的古代语言和生僻词汇。
4.理解《草船借箭》中的隐含含义和深层思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问答方式引入话题,让学生猜测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草船借箭》1.教师带领学生读课文。
2.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讨论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并用自己的话简述故事。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进行文言文阅读,合作解析生僻词汇和古代语言。
2.小组展示解析结果并讨论,共同理解整个故事的紧密联系。
4. 深化理解1.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让学生思考《草船借箭》中的隐含意义和作者的用意。
2.学生展示自己的理解并互相交流,开展深层次讨论。
5. 作业布置布置阅读相关材料并准备口头小结,以及编写读后感。
四、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
2.学生能否理解文言文故事。
3.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的表现。
4.学生口头小结和读后感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步骤。
2.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3.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以上是本次《草船借箭》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2023部编版语文《草船借箭》五年级下册教案
本文的语言描写非常有特色。比如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表面上十分简单,实则暗藏杀机。写作中,要学习运用这种平实的语言来表现含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富的写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的故事及本课的视频资料。
2.制作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1.阅读儿童版《三国演义》。
2.观看影视作品,对故事中的人物形成初步印象。
活动3朗读感悟,了解孔明
1.布置阅读任务,这篇课文中有很多地方写了诸葛亮,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觉得最能体现诸葛亮谋略和智慧的地方找出来,仔细读一读。
2.全班交流阅读体会,教师相机点拨。
(1)“军令状”是什么意思?(本文指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罚。)
(2)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高兴?(周瑜以为诸葛亮已经中计,三天内诸葛亮必造不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必死无疑。)
课件出示草船借箭的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故意要他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
草船借箭的经过:诸葛亮精心准备,利用大雾漫天的天气,令二十条船驶向曹军水寨。曹操看不清虚实,只好叫弓弩手向江中放箭,很快二十条船的草把子上就插满了箭。
草船借箭的结果:十万支箭如期交付周瑜,周瑜自叹不如。
4.学生结合“学生活动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的作者。
课件出示《三国演义》是古典长篇小说,作者罗贯中。小说以汉末三国历史和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为基础创作而成。全书共一百二十回,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止于司马炎统一三国建立晋朝,描写了汉末及三国时期的社会斗争和社会生活。
板块四课外延伸,拓展阅读
1.学生交流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 草船借箭 》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草船借箭》是一篇经典的中国古代故事,选自《三国演义》。
课文主要讲述了诸葛亮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非凡智慧和胆识。
本课内容丰富,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感受人物的魅力,同时锻炼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和人物故事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不太熟悉,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可能不太理解,需要教师进行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学会课文中涉及的成语和典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学习他的智勇双全、顾全大局的精神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学会课文中涉及的成语和典故。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体会课文的文学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战争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讨论交流法: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知识,准备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听、说、读、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情节。
–掌握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并描绘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了解草船借箭的典故背景及寓意。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朗读、理解、讨论课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逻辑思维和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体会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培养学生尊重、爱护他人的态度,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草船借箭故事情节。
•描绘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草船借箭的典故背景及寓意。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准备•教师准备教材,课件,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学生带上《草船借箭》课文,准备听读。
2. 热身•教师以问答的形式进行课堂热身,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3. 新课导入•讲解草船借箭的故事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4. 正式学习•学生跟着课文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情节。
5. 活动设计•小组讨论:分析草船借箭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
•学生课后任务:尝试以自己的话语描述草船借箭的寓意。
第二课时1. 回顾•通过游戏、小结等方式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2. 继续学习•学生展示课后任务,互相讨论分享。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表达草船借箭的寓意。
3. 拓展延伸•教师讲解草船借箭的历史渊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典故的文化内涵。
五、课后作业1.用自己的话描述《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
2.思考:草船借箭的故事给你什么启发?在生活中你可以怎样运用其中的道理?六、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草船借箭》这一典故背后蕴含的智慧和哲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也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更好地运用课文中的道理。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教案一. 教材分析《草船借箭》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
课文主要讲述了诸葛亮为了解决军中箭矢短缺的问题,巧妙地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通过草船借箭的计策,成功地从曹操手中借到了十万支箭矢的故事。
这个故事展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古代文学作品也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是,由于时代背景和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学生可能对课文中的某些内容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诸葛亮的智谋和勇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古代战争术语和战略思想,以及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案例教学法:以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案例为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3.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国时期的战争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曹操、刘备、诸葛亮等历史人物。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对故事情节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课文的节奏和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古典名著”这一主题,安排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4篇课文。
课文的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草船借箭》记叙了诸葛亮与周瑜之间的故事,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最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景阳冈》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猴王出世》讲述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红楼春趣》讲述了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课时 教学要点 草船借箭2 1.会认51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正确读写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通过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形象。
3.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根据上下文猜测词句的意思。
4.学会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故事,并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5.学会评价古典名著中的人物,感受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
景阳冈2 猴王出世 1 红楼春趣 1 口语交际1 分小组开展一次课本剧表演活动,小组排练好之后在班上表演。
习作2 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的感想表达清楚。
语文园地 2 1.系统性归纳梳理,总结提炼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5 草船借箭▶教学目标1.会认“瑜、忌、督”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曹”等11个字,正确读写“妒忌、委托”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学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3.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4.感受语言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中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兴趣。
▶教学重点1.感受人物形象,特别是诸葛亮、周瑜的形象。
2.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本课的生字可以通过随文识字的方式进行学习,提醒学生注意:“擂”读léi,不能读成lèi;“丞”读chénɡ,不能读成cénɡ。
指导写字时,注意“忌”的上面是“己”不是“已”。
本课要求学生正确读写的词语较多,可以将这些词语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在已不常用的词语,如“军令状、水寨”;另一类是如今仍常用的词语,如“妒忌、军事、委托”等。
要注意分类指导,对不常用的词语,只要求学生知晓大意,能够读写即可。
对常用的词语,要求学生理解意思,正确读写,并能积累运用。
2.课文朗读可以抓住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品味,展开想象,感悟人物形象。
如开头诸葛亮与周瑜的对话,反映了两人的性格特点,被称为神来之笔。
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进入情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加深理解。
边读边想,每次对话时人物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边议边读,读后评价。
评价后再读,边演边读。
通过有感情地朗诵,感受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能识人心的英雄形象。
把自己当成诸葛亮,通过朗读,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3.语言运用学会表达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
本篇课文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开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渲染了紧张的气氛,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瑜、忌、督”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曹”等11个字,正确读写“妒忌、委托”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学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过程板块一激趣导入,解题质疑1.谈话导入。
我们国家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之一,你知道是哪四本书吗?书中的主人公分别是谁?(指名学生说)课件出示《三国演义》主人公: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水浒传》主人公: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西游记》主人公: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红楼梦》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2.你对《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诸葛亮、周瑜三人有什么了解?谁来简单地说一说?3.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之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谋略里的谋略;也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是智慧里的智慧。
对于这样一个充满了谋略与智慧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一定非常感兴趣。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草船借箭的故事。
板书并齐读课文题目。
(板书:草船借箭)4.读了课文题目,你有哪些疑问或想法呢?预设:(1)谁用草船向谁借箭?(2)为什么要借箭?(3)怎样借箭?5.老师心中也有个疑问:草船借箭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课件出示背景介绍)【设计意图】阅读教学首先要渲染气氛,接着创设情境,然后再引出主题。
因此,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我先设置悬念,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为接下来的授课做好铺垫。
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阅读名著的方法:借助资料,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板块二阅读课文,理清层次1.明确阅读要求。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2.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请同学们带着心中的疑问,按阅读要求自由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周瑜妒忌都督幔子水寨擂鼓呐喊弓弩手丞相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正音,再全班齐读。
(3)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忌”和“擂”字。
(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学生练写)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班交流汇报,提出并解决问题:①谁用草船向谁借箭?(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箭)②为什么要借箭?(周瑜借军情紧急,令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③怎样借箭?(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巧施妙计用草船向曹操“借箭”)(2)本文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默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预设:①周瑜借军情紧急,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巧施妙计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成功,如期交箭。
②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
4.三读课文,理清思路。
按借箭的原因、经过、结果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指名学生说)【设计意图】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五年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这一环节,是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反馈。
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同时,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
板块三细读课文,解读对话1.大家都知道借箭起因是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周瑜最终要诸葛亮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可他却暗中阻挠诸葛亮造箭,周瑜是怎么做的呢?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
(指名学生读)课件出示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1)周瑜阻挠诸葛亮造箭,是为了什么呢?(定诸葛亮的罪)(2)定诸葛亮的什么罪?(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古代立下军令状如果完成不了,就是死罪)(3)按照当时的造箭技术,三天时间最多只能造一万支箭,即使周瑜不阻挠,诸葛亮三天也绝对造不好十万支箭。
这说明了什么?(周瑜心胸狭窄,想除掉诸葛亮)2.这些话是周瑜私下对部下鲁肃说的,可是周瑜在诸葛亮面前说的要造箭的原因是什么?请默读第2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周瑜对诸葛亮说的话。
(指名学生读)课件出示●“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十天造得好吗?”●“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1)周瑜对诸葛亮说的造箭的原因是什么?(马上要跟曹军交战,但军中缺箭,军情紧急)(2)造箭真的是因为要跟曹军交战吗?(不是,是周瑜想给诸葛亮安一个罪名)(3)齐读周瑜说的话,思考:你觉得周瑜是一个怎样的人?(阴险、狡诈、公报私仇)3.可是诸葛亮却答应了造箭,而且还提出三天造好十万支箭,甚至立下了军令状,造不好甘受惩罚。
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请默读第2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诸葛亮说的话。
(先指名学生读,再课件出示诸葛亮说的话)(1)诸葛亮为什么把十天的造箭时间改成了三天?(因为十天不可能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根本没想过造箭,他想的是草船借箭)(2)三天造好十万支箭这么难的事情,诸葛亮为什么主动要求去做?(因为诸葛亮早已想好计策,胸有成竹)(3)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周瑜为阴谋要得逞而高兴)诸葛亮知道周瑜在陷害他吗?(知道)他明知是陷阱,为什么还要踏入陷阱?(因为当时刘备和孙权联合抗曹,诸葛亮为了顾全大局)(4)齐读诸葛亮说的话,你觉得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主动入套。
可见诸葛亮是一个从容镇定、胸有成竹、心胸开阔的人)4.教师小结:故事一开始,周瑜和诸葛亮之间就展开了一场智斗,一个设下陷阱,步步紧逼;一个胸有成竹,从容应对。
同桌之间一个当周瑜,一个当诸葛亮来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吧!【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通过分角色朗读对话,进入情境,揣摩内心,加深理解。
周瑜心胸狭窄与诸葛亮顾全大局的性格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诸葛亮的英雄形象更加丰满。
第2课时▶课时目标1.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感受语言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中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兴趣。
▶教学过程板块一深入研读,感受形象1.自学课文,圈画词句。
上节课我们通过品读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对这两个人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周瑜嫉贤妒能,诸葛亮顾全大局。
故事的结果是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词句画出来,并在旁边做上批注。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课文第6自然段中的句子。
3.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情况。
预设:(1)课文第6自然段中“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我联系上下文知道诸葛亮算准了第三天四更时候会起大雾,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
(2)课文第6自然段中“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我联系上下文知道把船连接起来是为了增加船的受箭面积。
教师相机小结:联系上下文来阅读古典名著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同学们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学习这篇课文。
诸葛亮能预测天气,说明他知天文。
(板书:知天文)4.老师有一个问题没弄懂,谁能帮老师解开疑惑吗?课件出示●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