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钢结构住宅集成技术
(低层独栋及联排别墅案例)一体化装配式钢结构

(案例分析)一体化装配式钢结构钢结构重量轻、塑性韧性好,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且对于空间的布置较为灵活。
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钢结构室内使用面积增大。
装配式结构节约资源, 减少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如噪音、粉尘等。
且现场施工工作量少、施工速度快, 受环境尤其是冬季施工的影响较小,质量稳定。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汇集了上述两种结构的优点,且可以重复利用,符合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
我国钢铁产能过剩,传统的住宅建造模式对环境的破坏较大,装配式钢结构住房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2016年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重点提到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后续国家颁布了十余个文件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因此,我国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拥有极大的发展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历程1、国外发展历程受工业革命以及二战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及亚洲的日本等国家的住房需求量增大。
由此,生产速度快、所需劳动力少且质量较为稳定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目前已经具有十分成熟的体系:如美国COnXteCh钢框架体系、英国MOdUIar结构体系、意大禾IJBSAIS 工业化建筑体系等。
美国、英国及意大利的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主流体系有:(1)美国较为广泛采用的体系有CTLS体系、DBS体系以及Conxtech体系。
其中CTLS体系为板框式结构,立柱、梁、支撑等结构构件均采用C形冷弯薄壁型钢,用钢量较节省,适用于1〜4层建筑结构;DBS体系构件采用开孔专利技术,方便水、电、气等管线布置,结构自重轻,适用于4~6层建筑结构,在非地震区最高可以用到12层;Conxtech体系为纯钢框架结构,其梁柱连接具有白锁功能,构造简单、安装方便、节省材料、造价较低,适用于12~15层建筑结构。
(2)英国较为广泛采用的体系有STlC体系、PANEL体系、ModUIar体系以及CaSSette体系。
低层轻型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技术要求

JG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T ×××-2004 ————————————————————低层轻型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技术要求(送审稿)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Low–Rise Assembled Residential Buildingswith Light-Weight Steel Framing2004-××-××发布2004-××-××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前言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制品与配件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长安大学。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土木系、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上海美建钢结构有限公司、日本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欧文斯科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阿依艾工程软件大连有限公司、深圳市正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绪红、童悦仲、郭彦林、弓晓芸、张莉若、刘承宗、于千、冯菊莲、娄乃琳、袁政宇、张海燕、姚智敏、李正春、王英锐、叶菲、胡永生、徐磊、刘永健。
目录前言1 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 分类与代号 (3)5 要求 (4)5.1 材料要求 (4)5.2构造的一般要求 (4)5.3楼盖的构造要求 (8)5.4墙体的构造要求 (13)5.5屋盖的构造要求 (22)5.6 紧固件连接要求 (25)5.7防火与防护要求 (25)5.8 保温、隔热、隔声与防潮要求 (28)5.9 设备安装要求 (29)5.10 构件的制作与安装要求 (31)6 检验与试验 (32)7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33)1.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轻型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分类与代号、要求、检验与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等。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窗墙一体化设计的研究与应用——基于宝鸡蟠龙观山堂一期项目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窗墙一体化设计的研究与应用——基于宝鸡蟠龙观山堂一期项目(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摘要:在我国力争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以钢结构为主要形式的装配式建筑产业,正在以飞速发展的姿态,进一步优化和升级建筑产业结构。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是以钢结构为主要受力结构体系,匹配外围护系统、设备管线系统和内装系统集成设计建造的建筑形式。
相较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具有绿色环保、自重轻、抗震性能突出、工业化生产程度高、装配率高、可反复使用、可回收利用、现场无污染、无施工噪音、施工工期短等优点。
本文聚焦外墙体系统,提出一种匹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窗墙一体化外墙的研究与应用,并针对如何实现外墙体系统连接节点优化和综合性能提升进行分析。
关键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窗墙;一体化设计就装配式建筑产业而言,我国发展起步较晚。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具有绿色环保、自重轻、抗震性能突出、工业化生产程度高、装配率高、可反复使用、可回收利用、现场无污染、无施工噪音、施工工期短等优点,国内主要在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中进行应用。
而居住建筑中多使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在此领域仍缺乏创新和实践。
其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于居住建筑外围护结构系统与钢结构系统的适配性。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外围护结构系统包括外墙体系统和楼屋盖系统。
在住宅领域,住户对外墙体系统的质量和性能更为敏感,外墙体系统所包含的构配件也更为复杂。
目前国内匹配钢结构住宅建筑的外墙体系统尚不成熟,比如外墙构配件与钢结构主体连接的协同性、外墙体系统的综合性能等问题。
仍需对居住建筑外墙体系统的材料材性和连接节点进行研发设计,并结合实践进行应用,有助于推动我国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产业化进程。
一、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外墙体系统研究现状由于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自身的特点,外墙体系统不需要在施工现场采用湿作业的方式与主体结构进行连接,而是通过工厂生产加工外墙板、外门窗等部分或全部建筑部品部件,运输至现场,再以拉结钢筋、焊接、螺栓、连接件等连接方式进行机械装配。
DB37T_3363-2018_装配式-钢结构住宅-H型钢梁通用-技术要求 (1)

ICS77.140H44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T 3363—2018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H型钢梁通用技术要求2018-07-19发布2018-08-19实施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萌山钢构工程有限公司、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北汇绿建集团有限公司、天元建设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通钢构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方华脉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德北汇装配技术学院、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起草人:吴艳艳、董锡同、薛成名、丁瑞娟、张文彬、信恒开、张桂金、孙阳阳、曹卫华、洪奇、陈聚磊、李勃生、张海滨、段连存、刘伯顺、蔡有信。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H型钢梁通用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用H型钢梁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识、出厂文件、防护、堆放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用H型钢梁的生产和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8.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29 金属材料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GB/T 232 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GB/T 700 碳素结构钢GB/T 706 热轧型钢GB/T 159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2101 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T 2975 钢及钢产品 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 3323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 5117 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GB/T 5118 热强钢焊条GB/T 5293 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 5313 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 6728 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 8110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 9286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11263 热轧H型钢和剖分T型钢GB/T 11345 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GB 14907 钢结构防火涂料GB/T 19879 建筑结构用钢板GB/T 26951 焊缝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GB/T 26952 焊缝无损检测 焊缝磁粉检测 验收等级GB/T 26953 焊缝无损检测 焊缝渗透检测 验收等级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7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661 钢结构焊接规范CECS300 钢结构钢材选用与检验技术规程JG/T 137 结构用高频焊接薄壁H型钢JG/T 178 建筑结构用冷弯矩形钢管JG/T 224 建筑用钢结构防腐涂料JGJ/T 251 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YB 3301 焊接H型钢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低层轻型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技术要求

JG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T ×××-2004 ————————————————————低层轻型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技术要求(送审稿)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Low–Rise Assembled Residential Buildingswith Light-Weight Steel Framing2004-××-××发布2004-××-××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前言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制品与配件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长安大学。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土木系、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上海美建钢结构有限公司、日本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欧文斯科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阿依艾工程软件大连有限公司、深圳市正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绪红、童悦仲、郭彦林、弓晓芸、张莉若、刘承宗、于千、冯菊莲、娄乃琳、袁政宇、张海燕、姚智敏、李正春、王英锐、叶菲、胡永生、徐磊、刘永健。
目录前言1 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 分类与代号 (3)5 要求 (4)5.1 材料要求 (4)5.2构造的一般要求 (4)5.3楼盖的构造要求 (8)5.4墙体的构造要求 (13)5.5屋盖的构造要求 (22)5.6 紧固件连接要求 (25)5.7防火与防护要求 (25)5.8 保温、隔热、隔声与防潮要求 (28)5.9 设备安装要求 (29)5.10 构件的制作与安装要求 (31)6 检验与试验 (32)7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33)1.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轻型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分类与代号、要求、检验与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等。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技术标准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技术标准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技术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1. 设计:应遵循《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2进行设计。
2. 抗震设防: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的规定确定其抗
震设防类别,并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进行抗震设计。
3. 结构高度:对于结构高度大于80米的建筑,宜验算风荷载的舒适性。
4. 防火等级:钢结构住宅的防火等级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确定,防火材料宜优先选用防火板,板厚应根据耐火时限和防火板产品标准确定,承重的钢构件耐火时限应满足相关要求。
5. 适用范围:冷弯薄壁型钢以及轻型钢框架为结构的轻型钢结构可适用于低、多层(6层,24米以下)住宅的建设。
对于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其最大适用高度应符合《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2的规定。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具体的信息,建议查阅国家颁布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技术标准文件。
装配式高层钢结构住宅技术体系应用研究与分析

首钢铸造村装配式高层钢结构住宅工程总建筑面积为35 164 平方米。
在该住宅建筑设计中引入国际先进的SI(S为支撑体,I为填充体)设计理念;结构采用大空间框架-抗侧力结构体系;楼板采用叠合楼板,阳台、楼梯等水平构件均为预制构件;外墙采用200 mm厚新型加气条板+100 mm厚复合保温板;采用整体卫浴、整体橱柜、同层排水技术;全流程采用BIM信息化技术;防腐方面引入了耐候钢技术。
0、引言首钢铸造村4号、7号钢结构住宅工程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铸造村,西五环以外西六环以内,距离市中心约21.8 km,距阜石路0.2 km,距五环主干路4.6 km。
4号、7号钢结构住宅总建筑面积为35 164 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30 711 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4 453 平方米。
4号楼地上13层,地下2层;7号楼地上15层,地下2层。
地上部分为住宅,住宅层高2.9 m;地下1层为自行车库;地下2层战时为人防掩蔽所,平时为办公用房。
该项目为绿色建筑三星,工业化评价为AA级标准,被北京市建委列为住宅产业化试点工程。
铸造村钢结构住宅具有绿色、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
建筑设计上引入SI(S为支撑体,I为填充体)设计理念,解决结构支撑体和填充体不同寿命的问题,在保证住宅建筑长久性和全生命周期的前提下,实现住宅设备设施和内装产品的检修和更新。
采用具有安全可靠的大空间框架-抗侧力结构体系;楼板采用叠合楼板,阳台、楼梯等水平构件均为预制构件,减少施工缺陷的同时,提升施工效率;外墙采用200 mm厚新型加气条板+100 mm厚复合保温板,实现墙板与结构主体的柔性连接,外立面平整,整体性好,不易发生漏雨问题;采用整体卫浴、整体橱柜、整体收纳、轻钢龙骨隔墙、同层排水技术实现内装技术的干式施工工艺,提高施工质量和住宅品质;全流程采用了BIM信息化技术,实现了国内首次在高层钢结构住宅中应用耐候钢,将钢材的耐腐蚀性能提升40%。
1、建筑SI设计理念首钢铸造村装配式高层钢结构住宅采用国际先进的SI技术体系,将S部分和I部分分离,减少设备、内装对结构主体的损害,延长房屋整体使用寿命,方便设备、内装的使用维护、更换,解决结构支撑体和填充体不同寿命的问题,保证住宅建筑长久性和全生命周期的前提下,方便地实现住宅设备设施和内装产品的检修和更新。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技术标准》内容及技术发展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技术标准》内容及技术发展《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技术标准》是中国建筑行业对于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方面的标准文件。
该标准文件包含了以下内容:1. 总则:介绍了标准的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参考标准等。
2. 材料:对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所使用的材料进行了要求。
包括钢材的性能要求、型钢的质量要求、混凝土的性能要求等。
3. 钢结构设计:对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主体结构进行了设计要求。
包括结构荷载的计算、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构件间的连接方式等。
4. 施工工艺:介绍了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施工工艺。
包括吊装和安装工艺、构件固定和焊接工艺、防腐和防火措施等。
5. 室内装饰工程:对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室内装饰工程进行了要求。
包括墙面、地面、天花板等装饰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
6. 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对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进行了要求。
包括给水、排水、电力、暖通空调等设备的安装和管道的铺设。
7. 装饰装修验收:对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装饰装修工程进行了验收要求。
包括外观质量、功能性能、室内环境等方面的验收标准。
8. 质量检验:对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质量检验进行了要求。
包括构件尺寸的精度、焊接接头的质量、施工工艺的合格等方面的检验项和方法。
9. 施工安全和质量控制:对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控制进行了要求。
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施工作业的质量控制、材料的质量检测等方面的要求。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技术标准》是针对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技术发展而制定的,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标准也在逐步完善和更新。
目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技术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优化和创新:针对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结构设计进行优化和创新,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2. 施工工艺的改进:对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施工工艺进行不断改进,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成本,并保证施工质量。
3. 绿色环保的要求: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动绿色住宅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
3.1 总体概述
3.1.3 技术路线
核心:技术集成创新
样板引路:先研发设计、再做实验楼、后建示范楼
3.1 总体概述
3.1.4 实现目标
设计理念
主体结构
➢ 引入SI设计理念
➢ 战模略块化措施
➢ 模数化
➢ 钢框架-钢支撑结 构体系
水平构件
围护结构
➢ 叠合楼板、钢 筋桁架板
3.2.3钢框架-钢支撑结构体系
1)钢柱采用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尺 寸为300×300 2)钢梁采用HN400×150,HN300×150轧制窄翼缘梁,解决了钢住宅露梁问题。 3)支撑采用150×150焊接H型钢。 4)钢材均为首钢自产、轧制H窄翼缘梁采用耐候钢,解决部分防腐问题。
3.2 集成技术 3.2.4 水平结构:PC构件与钢筋桁架楼承板结合
➢ 墙面管线采用预埋的方式,板材在车间加工的过程中将管线直接预埋在构件里,减少现场开 槽埋线管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减少施工误差。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集成技术 (钢框架支撑体系)
目录
CONTENTS
PART 1 PART 2
钢框架核心筒钢结构住宅 钢框架支撑结构钢结构住宅
PART 1
钢框架核心筒钢结构住宅
2.1 工程内容
2012年,由首建集团以EPC模式承建门头沟铅丝厂公共租赁钢结构住宅1号楼,也是 北京市首栋高层装配式钢结构住宅。
DCEP DCEP
Φ4.0mm
450~550 550~600
28~32 28~32
DCEP DCEP
焊接速度 4~9mm/s 4~8mm/s 5~9mm/s 5~8mm/s
热输入kJ/cm 8~12 15~20 15~25 25~30
3.3 主要解决方案
3.3.2 围护结构气密性、水密性、防开裂的解决办法
墙板裂缝问题
钢结构防腐问题
3.1.2 研究对象 1. 住户的心里
(1)满足住户心里需求 (2)让住户住在钢结构住宅里和住在现浇剪力墙住宅里一样
楼承板问题
3.1 总体概述
3.1.2 研究对象 2. 绿色、装配
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1)利用国内现有的产能体系
钢材、预制构件、ALC墙板 (2) 消耗固废
外墙板缝采用ALC墙板专用粘结砂浆、密封胶等处理措施 通过灌浆法施工,使保温板与墙板实现无空腔、连续密闭的刚性粘结。
3.3 主要解决方案
3.3.2 围护结构气密性、水密性、防开裂的解决办法
ALC条板之间缝隙为5mm,墙板侧边与钢柱、梁等主体结构连接处留10mm~20mm缝隙, 采用条板专用嵌缝剂勾缝,解决水密性、气密性、墙体裂缝问题
➢ 预制楼梯
➢ 预制阳台板
➢ 预制空调板
➢ ALC板+复合保 温板
➢ ALC板+保温装 饰一体板
➢ ALC板
内装系统
➢ 集成厨房 ➢ 集成卫生间 ➢ 架空地板 ➢ 同层排水
3.2 集成技术
3.2.1 SI理念
SI住宅通过“S(支撑 体)”和“I” (填充体) 的有效分离使使住宅具备 结构耐久性、室内空间灵 活性以及填充体可更新性 特质;
SI 体 系 同 时 兼 备 低 能 耗、高品质、长寿命、适 应使用者变化的特质。
3.2 集成技术
3.2.2模块化、模数化理念 以模块化的设计理念,整合
开发、设计、生产安装、后期 维护各个环节并形成全产业链 解 决 方 案 , 并 以 300 的 模 数 尽 可能实现标准化和系列化。
3.2 集成技术
3.3 主要解决方案
3.3.1 钢结构防腐防火技术
防火技术
✓ 所有钢构件喷涂厚型防火涂料 ✓ 钢构件外包裹防火板进行构造防火
3.3 主要解决方案
3.3.1 钢结构防腐防火技术
耐候钢焊接应用技术
焊材选择:
参考标准:《TBT 2374-2008 铁道车辆用耐大气腐蚀钢及不锈钢焊接材料》, 焊材选择与母材成分和性能匹配,焊材耐候指数I>6.0,
3.2 集成技术
3.2.6内墙板
➢ 200mm或100mm厚ALC板 ➢ 分户墙采用200mm加气混
凝土条板,解决隔音问题
3.2 集成技术
3.2.7 集成厨房
3.2 集成技术
3.2.8 集成卫生间
3.3 主要解决方案
3.3.1 钢结构防腐防火技术
✓ 钢构件采用耐候钢, 防腐技术
✓ 只涂底漆
曹妃甸岛脱酸蒸胺塔
钢筋桁架板 叠合楼板
预制阳台板
预制楼梯
预制空调板
3.2 集成技术
3.2.5外墙板
➢ ALC板+复合保温板 ➢ ALC板+保温装饰一体板 ➢ ALC板
连接形式:ALC板与主体结构采用柔性连接技术,外墙 板内嵌于主体钢结构柱梁之间,采用可滑动易操作的柔 性连接节点,保证高烈度地区高层建筑外墙板的安全性。
2.3 施工情况
战略措施
2.4 存在问题
1、露梁露柱的问题 原因:外墙板外挂,宽梁窄板,包梁包柱,布局不合理等
战略措施
2.4 存在问题
2、柱板、梁板等交接部位裂缝的问题 3、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拆除露筋问题
战略措施
PART 2
钢框架支撑体系钢结构住宅
3.1 总体概述
3.1.1 解决问题
露梁露柱问题
总建筑 面积
地下 面积
地上 面积
地上 层数
21283.2 ㎡ 1909.2㎡
地下 层数
总户数
2层
320户
19374㎡
建筑 高度
54.98米
20层
2.2 集成技术
试 点 工 程 采 战略措施 用 的 关 键 新 技 术
采用外套式梁柱节点钢构件连接技术 钢结构防腐及防火 核心筒内置型钢暗梁、暗柱及其与型钢框架的连接技术 楼板采用“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技术 外墙板采用“发泡水泥钢筋桁架装配式保温墙板”技术 内墙采用“轻骨料隔墙条板”施工技术 太阳能系统技术
3.3 主要解决方案
3.3.3 管线
墙体管线预埋在ALC墙板里 水平管线在楼板与架空层
3.3 主要解决方案
3.3.3 管线
墙体管线预埋在ALC墙板里
不建议开槽
不建议轻钢龙骨装饰
3.3 主要解决方案
3.3.3 管线
墙体管线预埋在ALC墙板里 水平管线在楼板与架空层
3.3 主要解决方案
3.3.4 ALC墙板预埋线管线盒技术
建议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
板厚/mm
<20
20-40
40-60
60-80
预热温度 >10℃,室温
室温
50
80
层间温度
室温-150℃ 室温-150℃ 50--150℃
50--150℃
焊接方法 气保焊 埋弧焊
焊材规格
建议焊接工艺参数
电流/A 电压/V 电流种类
φ1.2mm
150~170 200~260
18~30 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