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巧生难为无材之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巧生难为无材之作

——素材的积累是作文的前提

有人说,农村孩子见识不广,知识面窄,生活单调,因此作文空洞无物,枯燥无味。这话似乎有道理,其实不然,依我看这话有些偏颇。要说见识少,或许是见高楼大厦少、见洋人少、见花花世界少。而实际上,农村山美水美,清丽的自然风光,都可以入画,还有淳朴的民风民俗,各种传统的民族文化,难道能说生活单调吗?关键是我们当老师的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美。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那么农村确实也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只要孩子们能留意这片广阔的天地,就不愁写作文时“无米下锅”了。毕竟,文章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文字。”古今许多著名的学者都曾在深入生活,积累了许多感性材料后,完成了惊世之作。著名画家徐悲鸿为了画好奔马图,曾到内蒙古草原深入生活很长时间,天天观察马群的生活,速写骏马坐立行走的各种状态,掌握了许多生动的素材,牢记于心。在作画时,信手沾来,一匹匹骏马跃然纸上,终成古今首屈一指的画马专家。郑板桥,为了画好竹子,达到栩栩如生如生的境界,在窗前种竹,天天观察,以致画竹前已胸有成竹了。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为了写出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为题材的小说,长时间地生活在普通人民的生活之中,记录了一件件生动的小事,积累了很多生活俚语,日积月累,写出了《复活》等一部部生动感人,贴近人民生活的名著,受到世人的崇敬。对于学生写文章来说更是如此,只有让学生深入生活,注意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周围事物,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写作时才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了。

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深入生活,留心周围事物,积累感性材料,是小学作文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育学生热爱生活,体味人生的乐趣。

热爱生活的人总觉得生活中充满了阳光,到处都有乐趣。他们愿意与别人交流,喜欢接触自然,关心周围事物;不热爱生活的人,对任何事物都会感到枯燥乏味,心灵闭塞,不广泛接触社会,缺少生活基础,那怎么会写出内容真实具体、充分表达真情实感的文章呢?因此,作文教学的第一步是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留心周围的事物。

1、以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

所谓“上行下效”、“为人师表”,是说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无形中就会对学生起到潜移

默化的影响。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无论自己遇到多大困难,都要乐观地去对待。最起码不能在学生面前流露出悲观失望的神态。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在教师身上学到为人处世之道,生活态度就会变得积极向上。

2、以大度的心胸宽容学生。

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况且我们的教育对象还只是十一二岁的少年儿童,认知水平和行为体验的发展还不平衡。学生范了错误以后,教师应尽可能的宽容他们。当然,宽容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更不是放纵,而是让学生受到启迪,受到感染,受到激励,是对学生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期望。因此宽容他们,让他们有改正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温暖的师爱。这样,他们会更加珍惜自己,更具有自信,也就更加热爱生活。

3、以名人的故事熏陶学生。

我国悠悠历史中有无数热爱生活的名人典范,利用一切机会向学生宣讲他们的成长史,介绍他们成功的经验,使学生从名人的身上领悟到“生活只有奋斗才会有价值,才会快乐”这一人生真谛。从而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积极主动。

4、以身边的榜样激励学生。

每一个班级中,都会有一些书面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深入到这样的学生中,研究他们成长的经历,总结出其能力突出的原因,介绍给所有的学生,并要求学生向他们学习。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让他们感性地接受经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竞争意识,激励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留心周围的事物。

二、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要获得生动的素材,写好作文,在指导学生热爱生活,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观察的方法无外乎“多看、多听、多问”,也就是“观其形、辨其声、讯其疑”。“形”要按顺序,抓特点;“声”要分主次,细辨别;“疑”要合情理,突中心。

1、读写结合,渗透方法。

教材是最好的范本。阅读教学除了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表达思想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渗透观察、写作的方法。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先让学生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观察的?得出“先观察了小艇的样子,再观察了船夫的划船技术,最后观察了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作者抓住了哪些特点描写的?哪些地方运用了想象?最后总结观察的方法。教学《草原》一课,在指导学生了解了草原特点后,抓住第一自然段最后两句话研讨: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和感受?得出“都

是因为草原的景色太美了”,然后小结:观察时适当展开联想,可以突出中心。使学生通过实例从感性上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

2、日常训练,培养能力。

观察方法掌握了,还应注意提高学生运用方法的能力。在教学的同时,尽量多抽出一些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实物观察。一盆花草,一只小猫,一间教室,一位同学的外貌,一次小活动,一个小场面……都可作为观察的对象。每次在学生观察之前,明确观察方法;观察时,先确定观察顺序,再讨论事物的特点,然后指导学生展开想象;观察后,指导学生依观察所得说一段通顺连贯的话。这样的训练持之以恒,确实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3、课外观察,课前交流。

课堂训练的时间毕竟有限,还应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留心周围事物,提高观察能力。为了便于指导检查,随时激励学生,每节语文课前,抽出两分钟指导学生分享近期观察所得。对于优秀同学大力表扬;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帮助其分析原因,并提出努力方向。这样,学生就将观察周围事物视为一项任务认真对待,并从中体味到观察的乐趣,因而更加积极主动。

三、指导学生随时积累素材,养成良好习惯。

学生只做到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还不够,关键还要做到勤动笔,及时将见闻和感受记录下来,整理成文章。这样才会印象深刻,作文时才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指导学生写日记或周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1、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认真记日记是一种习惯,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才能确保其真正养成。首先就要让学生对日记产生兴趣。我主要从日记内容和激励手段两方面入手。一开始,指导学生编写他们喜欢的想象作文。我给出几种事物,如:老虎、狐狸、野猪、蜜蜂,官员或房子等,让学生结合这几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展开想象,创作一篇作文。每次写完,都选出几篇不错的当众宣读,并发一些小奖品。学生热情高涨,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后由想象作文逐步向写实作文过渡,学生均能坚持下来。

2、教给方法,注重指导。

学生有时记日记不得要领,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写出的是“菜单式”的文章,毫无价值。因此,要教给学生方法,指导学生选材。开始,利用每天下午自习课时间,和学生一起回忆当天发生的事,筛选出有价值的的材料提供给学生。同时,让他们明确:写日记不能面面俱到,应突出一天中发生的最重要、最深刻的事。以后,逐渐放手让学生独立选材。这样由扶到放,学生不断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