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模型

合集下载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一、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1.财务数据指标:包括企业利润总额、应纳税所得额、实际纳税额以及税负比率等指标。

这些指标是企业所得税纳税情况的基本数据,能够直观地反映企业的纳税能力和纳税水平。

2.税务数据指标:包括年度所得税申报表、纳税申报日期、申报遵从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衡量企业的纳税纪律和合规程度,发现企业是否存在逃税行为。

3.企业经营情况指标:包括行业收入增长率、资本收益率、税前利润率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综合反映企业经营状况,评估企业所得税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二、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的分析方法1.指标对比分析:通过比较企业的纳税指标与同行业企业或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较,找出企业纳税优势和劣势,为进一步改进纳税策略提供依据。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比较税负比率找出自己的纳税优势和劣势,从而调整税务筹划方案。

2.趋势分析:通过对企业纳税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趋势分析,了解企业纳税情况的发展变化趋势。

这样可以发现纳税指标的波动原因,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避免纳税风险的发生。

3.比例分析:通过对企业纳税指标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分析,找出纳税的关键因素和风险点。

例如,通过分析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发现企业是否存在利润转移等避税行为。

4.综合评价分析:通过综合考虑财务数据、税务数据和企业经营情况等各方面指标,对企业的纳税状况进行总体评价。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纳税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总之,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有助于企业了解自身纳税状况,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只有不断提高纳税的合规性和透明度,企业才能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浅议如何构建纳税评估模型

浅议如何构建纳税评估模型

浅议如何构建纳税评估模型一、纳税评估模型的内涵(一)纳税评估模型概念纳税评估模型是指通过对行业内样本企业、样本产品的典型调查,获取行业企业和行业产品的生产工艺、投入产出等生产经营的相关信息,采取和运用科学合理的调查方式和数理统计学的大体原理,总结行业经济税收规律并用数学公式表示的生产要素与税收之间彼此关系的指标体系。

通俗地说,纳税评估模型确实是通过测算企业的单位产品耗能、原辅助材料消耗量、计件工资等指标参数,采纳投入产出法、关键部件操纵法、单位产品耗材耗能测算法、计件工资操纵法等合理方式,推算企业一按时期实现的产品产量(或销售额)和本钱利润的线性公式。

(二)纳税评估模型大体特点纳税评估模型具有以下一些大体特点:(1)表达方式公式化、线性化、数量(或金额)化,是税收与经济之间的量化表示。

(2)指标公式由相应的参数和数值组成,并用表格化进行列示。

参数一样由生产要素(如工耗、能耗、物耗、关键部件和设备等)和税收、财务等指标性内容组成;数值一样由峰值、上限和下限三个数值组成。

(3)评估模型是个指标体系,一样由二个或二个以上指标体系组成,且指标之间彼此支持,无不矛盾。

(4)指标数值是一个动态的数值。

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良和生产要素价钱的转变,指标数值应作出相应调整。

(5)信息化支撑的高度依托性。

由于利用评估模型分析计算的复杂性,仅靠人工操作就无法保证工作的高效性和计算的准确性。

(三)评估模型的作用纳税评估模型成立并推行应用后,对内能够提高纳税评估的质效,对外也能够引导企业提高纳税的遵从度,降低涉税风险,因此,纳税评估模型是一个能够达到税企两边共赢的有力武器。

1、能够对企业纳税能力进行量化分析,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强税源监控。

税源监控人员在实施纳税评估时,只要按图索骥,将在企业实地搜集的电费、原材料耗用量等相关信息输入相关模型,就即时能计算出企业产品产量。

依照推断出的产量,计算出销售收入,结合进项税金,能够计算出企业增值税应纳税额。

纳税评估指标体系

纳税评估指标体系

纳税评估指标体系(一)
该指标=(评估期所得税负担率-基期所得税负担率)÷基期所得税负担率×100%.与企业基期和当地同行业同期指标相比,低于标准值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销售(营业)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运用其它相关指标深入详细评估,并结合上述指标评估结果,进一步分析企业销售(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的变化和异常情况及其原因。

该指标=本期印花税负担率÷上年同期印花税负担率。

其中:印花税负担率=(应纳税额÷计税收
该指标=应纳税额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其中:应纳税额增长率= 〔(本期累计应纳税额-上年同期累计应纳税额)÷上年同期累计应纳税额〕×100%;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100%本指标用于分析印花税应纳税额增长率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评估纳税人申报(贴花)纳税情况真实性。

适用于工商、建筑安装等行业应纳税额增长率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对比分析。

正常情况下二者应基本同步增长,比值应接近1.当比值小于1,可能存在未足额申报印花税问题。

纳税评估模型

纳税评估模型

纳税评估模型纳税评估模型是一种用来评估个体或企业的纳税能力的数学模型。

纳税评估是税务部门对纳税人进行经济实力评估的一种手段,通过评估纳税人的收入、支出、资产等信息,确定相应的纳税义务。

纳税评估模型的建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收集相关的纳税人信息。

这包括纳税人的个人或企业的基本信息,收入来源及金额以及各项支出等。

然后,建立纳税评估模型。

在建立纳税评估模型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如线性回归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等。

选择适合的模型是根据纳税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的。

接下来,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根据收集到的纳税人信息,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去除异常值和缺失值,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训练。

模型训练完成后,就可以使用纳税评估模型来对纳税人进行评估。

根据纳税评估模型得到的结果,可以确定纳税人应缴纳的税款金额。

最后,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优化。

在对纳税评估模型进行验证时,可以用历史的纳税数据进行测试,比较实际缴税额与模型预测的缴税额的差异。

通过不断调整模型参数和算法,可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纳税评估模型的应用可以广泛应用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领域。

例如,个人所得税评估模型可以根据个人的收入、家庭状况等信息,预测个人应缴纳的税款金额。

企业所得税评估模型可以根据企业的利润、资产等信息,预测企业应缴纳的税款金额。

综上所述,纳税评估模型是一种用来评估个体或企业的纳税能力的数学模型。

通过收集相关纳税人信息,建立模型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帮助税务部门对纳税人进行评估,确定相应的纳税义务。

纳税评估模型的应用可以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公平性。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参照总局提供的纳税评估指标,本着提高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的原则,省局确定了11个纳税评估指标,并针对这些指标提供了申报差异综合评分法,对纳税人进行综合评分,分值作为筛选评估对象的参考数据,综合其他因素,确定纳税评估对象。

一、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对象的筛选确定筛选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对象,要依据税收宏观分析、行业利润率、行业贡献率和行业税负等数据,结合企业所得税评估指标及其预警值和税收管理员掌握的纳税人实际情况,参照纳税人所属行业、经济类型、经营规模、经营期、信用等级等因素进行全面、综合的审核对比分析。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对象除按申报差异综合评分法确定的应进行评估的纳税人外,应对以下纳税人重点予以关注:1、连续三年以上亏损的纳税人;2、房地产等重点行业;3、享受减税、免税且经营规模较大的纳税人;4、减免税期满后利润额与减免期相比变化异常的纳税人;5、有审核审批和后续管理事项的纳税人;6、存在关联交易的纳税人;7、省、市级所得税重点税源纳税人;8、其他需作为重点评估对象的纳税人。

二、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依托征管信息系统,以从《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中提取的数据为基础,省局初步设置了11个指标,为纳税评估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各市局可结合工作实际予以细化和完善。

1、销售(营业)收入比值(11分)计算公式:销售(营业)收入比值= [评估期销售(营业)收入/基期销售(营业)收入] ×100%指标分析:分析纳税人销售(营业)收入的变化情况。

与同行业预警值进行比较,若高于预警值暂视为正常,若低于预警值,则可能存在以下原因:1、隐瞒收入;2、关联企业间的非正常交易;3、市场因素;4、政策因素等等。

2、销售(营业)成本率(13分)计算公式:销售(营业)成本率= [评估期销售(营业)成本/评估期销售(营业)收入] ×100%指标分析:分析纳税人销售(营业)成本占销售(营业)收入的比例。

服务业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模型

服务业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模型

服务业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模型一、行业介绍(一)行业定义一般认为服务业即指生产和销售服务产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

服务产品与其他产业产品相比,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

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实际工作中,将服务业视同为第三产业,即将服务业定义为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之外的其它所有产业部门。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发展水平不仅代表了一个地区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发达程度,也是地区综合竞争力的体现,高水平的服务业更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三次产业不断融合,服务行业交叉叠加,服务业的外延不断拓宽,对于不同的国家、地区及不同的发展阶段,服务业的内容往往也有所不同,对服务业内涵准确界定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

我国目前用第三产业的统计体系代替服务业统计体系,但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产业不断融合,目前在农业、工业、建筑业中的部分服务业,尚未纳入第三产业统计范畴,因此事实上服务业的范畴大于第三产业统计范畴。

(二)企业类型划分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包括除了农业、工业、建筑业之外的所有其它十五个产业部门。

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三)行业经营规律服务业经济活动最基本的特点是服务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紧密结合。

由此而形成了其经营上的特点:范围广泛。

由于服务业对社会生产、流通、消费所需要的服务产品都应当经营。

因此,在经营品种上没有限制。

服务业可以在任何地方开展业务,因而也没有地域上的限制。

在社会分工中,是经营路子最宽、活动范围最广的行业。

综合服务。

消费者的需要具有连带性。

如旅店除住宿外,还需要有通讯、交通、饮食、洗衣、理发、购物、医疗等多种服务配合。

纳税评估方法与模型

纳税评估方法与模型

纳税评估方法与模型
纳税评估是指对个人或企业的纳税行为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应纳税额的计算方式和数额。

纳税评估方法与模型是实现纳税评估的关键工具和技术。

一、纳税评估方法
1.分类方法:按照纳税人的类型、收入来源、纳税方式等进行分类,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和税率。

2.计算方法:纳税评估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如逐笔计算、分类汇总计算、比例计算等。

3.税率制度:不同的税率制度对不同类型的纳税人有不同的税率,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4.税收政策:纳税评估还需要考虑税收政策的变化,如减税、优惠等。

二、纳税评估模型
1.统计模型: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建立统计模型,预测未来纳税额。

2.经济模型:通过对经济因素的分析和预测,建立经济模型,预测未来纳税额。

3.人工智能模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纳税人进行数据分析和建模,预测未来纳税额。

纳税评估方法与模型的选择,需要根据纳税人的类型、收入来源、纳税方式等进行综合考虑,确保纳税评估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服务业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模型

服务业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模型

服务业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模型
1.纳税基础的确定:纳税基础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的重要参数。

在服务
业企业中,纳税基础通常是企业的收入减去成本和费用。

为了确定准确的
纳税基础,需要对服务业企业的收入和成本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这可
以通过企业会计信息和财务报表来实现。

2.税率的设定:税率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的关键参数。

服务业企业所得
税的税率通常与其他行业相比相对较低。

这是因为服务业企业通常具有较
低的利润率和资本投资规模。

然而,税率的设定需要考虑国家的财政需求
和税收公平原则。

3.税收优惠政策的考虑:为了鼓励服务业企业的发展,许多国家提供
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可以包括减免税、税收抵免以及特定项目
的税收优惠等。

评估模型需要考虑这些优惠政策对企业所得税负担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4.合规与风险管理:评估模型还需要考虑企业的合规与风险管理问题。

在制定税务策略时,企业需要遵守国家的税法法规,并避免涉及税务风险。

评估模型可以帮助企业识别潜在的税务风险,并提供合规建议。

总结来说,服务业企业所得税评估模型是一种用于评估服务业企业所
得税负担的工具。

通过建立准确的纳税基础、设定合理的税率、考虑税收
优惠政策以及管理合规与风险,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所得税负担,提高竞争力。

这对于推动服务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通用指标介绍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通用指标介绍

四、营业收入变动率与营业利润变
动率配比分析法
• 疑点判断: • 正常情况下,二者应基本同步增长,以下情形视为异常: • (1)当比值<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负时,说明企业
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均下降,但利润下降趋势明显高于收 入下降,企业可能存在多列费用、扩大税前扣除的问题;
• (2)当比值>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正时,说明企业营 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均上升,但利润上升趋势明显低于收入, 企业可能存在多列费用、扩大税前扣除的问题;
五、营业成本变动率与营业利润变
动率配比分析法
• 评估模型:
• 营业成本变动率与营业利润变动率配比值=营业 成本变动率÷营业利润变动率×100%
• 其中:
• 营业成本变动率=(本年主营业务成本+本年其他 业务成本-上年主营业务成本-上年其他业务成本) ÷(上年主营业务成本+上年其他业务成本) ×100%
七、费用率分析法
• 评估模型: • 费用率=(本期销售费用+本期管理费用+本期财务费用)
÷本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 疑点判断:与当地同行业同类型同规模企业比较,费用率
相差较大,视为异常。 • 评估要点: • (1)销售费用:各项销售费用是否真实发生,是否与取
得收入直接相关,是否符合税法规定;销售费用和销售收 入比例及趋势是否合理; • (2)管理费用:各项销售费用是否真实发生,是否与取 得收入直接相关,是否符合税法规定;是否把资本性支出 项目作为收益性支出项目计入管理费;重点对研究开发费 用的归集是否准确; • (3)财务费用:财务费用列支是否合法,筹资业务是否 真实,利息列支是否符合税法规定比例。
• 营业利润变动率=(本年主营业务利润+本年其他 业务利润-上年主营业务利润-上年其他业务利润) ÷(上年主营业务利润+上年其他业务利润) ×100%

2023修正版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1

2023修正版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1

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1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1摘要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是基于宾馆行业特点和纳税评估需求而设计的评估模型。

本文介绍了该模型的设计思路、数据源以及主要评估指标,旨在帮助宾馆企业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纳税情况,优化税务管理和合规运营。

1. 引言宾馆服务业是指提供旅游、住宿、餐饮等服务的企业,是旅游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宾馆企业作为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繁琐的税务管理和纳税义务。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评估宾馆企业的纳税情况,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估模型,以便对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定量评估和分析。

2. 设计思路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基于宾馆企业的特点和纳税需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2.1 营业额评估通过分析宾馆企业的销售数据,计算企业的营业额。

营业额是企业纳税的重要依据之一,可以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

2.2 税收负担评估根据企业的纳税记录和相关税法规定,计算企业的税收负担。

税收负担是企业纳税的直接指标,可以衡量企业对国家税收的贡献程度。

2.3 税务合规性评估通过分析企业的纳税记录和相关税法规定,评估企业的税务合规性。

税务合规性是企业纳税的重要要求,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信誉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4 税收优化评估基于企业的财务数据和税法规定,评估企业的税收优化潜力。

税收优化是企业纳税的重要目标,可以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和税务优化措施,降低纳税负担,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3. 数据源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的数据源包括企业的财务数据和纳税记录。

财务数据可以从企业的财务报表中获取,主要包括销售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信息。

纳税记录可以从企业的纳税申报记录中获取,主要包括纳税额、纳税类型、纳税期限等信息。

4. 主要评估指标4.1 营业额指标营业额指标是评估企业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营业额 = 销售收入 - 成本费用4.2 税收负担指标税收负担指标是评估企业纳税程度的直接指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税收负担 = 纳税额 / 营业额4.3 税务合规性指标税务合规性指标是评估企业纳税合规性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纳税申报记录和税法规定进行比对,评估企业的合规性程度。

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1

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1

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1
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
第一章业务概况
1.1 企业基本信息
在这一章节中详细描述宾馆服务业企业的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等。

1.2 经营模式
对宾馆服务业企业的经营模式进行详细解析,例如提供客房预订、餐饮服务、会议服务等。

第二章纳税控制
2.1 税收政策
列出宾馆服务业企业适用的税收政策,并进行说明,例如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减免政策等。

2.2 开票管理
介绍宾馆服务业企业的开票管理制度,包括开具发票的程序、注意事项等。

2.3 纳税申报
详细说明宾馆服务业企业的纳税申报流程,包括申报频率、申报表格、申报时间等。

第三章税务风险评估
3.1 重要税务风险点梳理
罗列宾馆服务业企业常见的税务风险点,例如滞纳金、关联交易、资金往来等。

3.2 风险评估模型
设计一个风险评估模型,对各个税务风险点的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并进行综合评分。

第四章纳税优化建议
4.1 合规管理
提供合规管理方面的建议,例如完善财税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等,以降低税务风险。

4.2 税务优化
列出针对宾馆服务业企业的税务优化建议,例如合理利用减免政策、合理安排企业收支等。

第五章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企业基本信息表、税务申报表格、开票流程图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
1.增值税:________一种按照货物和劳务的增值额征收税款的税收制度。

2.减免政策:________指国家为了鼓励特定行业或活动发展而设立的税收减免措施。

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1简洁范本

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1简洁范本

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1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1简介方法该模型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宾馆服务业的纳税进行评估:1. 宾馆规模评估:通过统计宾馆的客房数、员工数等指标,对宾馆规模进行评估。

宾馆规模越大,纳税额也可能越高。

2. 宾馆收入评估:通过统计宾馆的收入情况,如客房收入、餐饮收入等,对宾馆的收入进行评估。

收入越高,纳税额也可能越高。

3. 宾馆成本评估:通过统计宾馆的运营成本、固定成本等指标,对宾馆的成本进行评估。

成本越高,纳税额可能越低。

4. 宾馆地区评估:不同地区的税收政策可能不同,通过考虑地区因素,对宾馆的纳税情况进行评估。

数据来源为了构建该评估模型,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

数据来源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宾馆经营者提供的数据:宾馆经营者可以提供宾馆的规模、收入、成本等数据。

2. 同行业其他宾馆的数据:可以通过调研、采访等方式,获取同行业其他宾馆的数据,用作参考。

3. 政府部门的数据:政府部门可能已经收集了关于宾馆服务业的数据,可以通过向相关部门查询获取。

模型应用该模型可以应用于多个方面,如:1. 政府税收政策制定:通过了解宾馆服务业的纳税情况,政府可以制定更合理的税收政策,以促进该行业的发展。

2. 宾馆经营者决策支持:宾馆经营者可以根据该模型对自己的纳税情况进行评估,以便做出更合理的经营决策。

3. 税务部门监管:税务部门可以借助该模型对宾馆的纳税情况进行监管,确保纳税的公平与合理。

通过该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该行业的纳税情况,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促进该行业的发展。

该模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参照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参照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参照税负指标是评估企业纳税负担程度的指标。

常用的税负指标有:税负率、单位税收负担等。

税负率是企业所得税占税前利润的比例,单位税收负担是企业单位税金和税前利润的比例。

通过这些指标可以了解企业所得税的负担情况,并可以与其他企业进行比较。

效益指标是评估企业纳税效益的指标。

常用的效益指标有:税后利润率、税收回报率等。

税后利润率是企业税后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税收回报率是企业纳税金额占投入的比例。

通过这些指标可以了解企业在纳税方面的效益情况,并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合规指标是评估企业纳税合规程度的指标。

常用的合规指标有:纳税申报时间、纳税申报完整性等。

纳税申报时间是企业按照法定期限进行纳税申报的时间,纳税申报完整性是企业纳税申报信息的完整程度。

通过这些指标可以了解企业是否按时、按规定进行纳税申报,并可以评估企业的纳税合规程度。

比较指标是对企业纳税情况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的指标。

常用的比较指标有:行业平均税负、企业纳税与行业平均值的偏离度等。

行业平均税负是其中一行业内企业的平均税负,企业纳税与行业平均值的偏离度是企业纳税金额与行业平均值的差异程度。

通过这些指标可以了解企业在纳税方面与同行业企业相比的情况,并可以找出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在分析企业所得税纳税情况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财务报表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等。

财务报表分析法是通过对财务报表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来评估企业纳税情况的方法。

可以通过对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财务指标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改善建议。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与同行业企业或行业平均值进行比较,评估企业纳税情况的方法。

可以通过对企业的纳税指标与行业平均值的比较,找出企业纳税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灰色关联分析法是一种用于分析多因素间关联关系的方法。

适用于数据缺乏或不完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对企业纳税指标和其他相关因素的关联程度进行分析,找出对纳税影响最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1

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1

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1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1\引言1\1 背景介绍宾馆服务业作为旅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税收的贡献不可忽视。

为了确保宾馆服务业纳税的公平性和准确性,开发一个科学的纳税评估模型十分重要。

1\2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一种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的模型,以帮助相关部门对宾馆业纳税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管,并为宾馆业纳税人提供参考依据,确保纳税合规。

2\模型架构2\1 数据收集2\1\1 收集宾馆服务业相关纳税数据,包括营业额、盈利状况、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信息。

2\1\2 收集宾馆服务业行业数据,包括市场规模、行业发展趋势、竞争情况等信息。

2\1\3 收集宾馆服务业相关政策法规,包括税收政策、行业标准等信息。

2\2 模型设计2\2\1 构建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的数学模型,包括纳税额度评估、利润率评估等指标。

2\2\2 设计模型变量及权重,根据行业特点和纳税评估的重要性确定不同变量的权重。

2\2\3 建立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的数据处理流程,包括数据清洗、归一化、模型训练等步骤。

2\3 模型应用2\3\1 根据收集到的宾馆服务业纳税数据,应用纳税评估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

2\3\2 根据模型输出结果,评估宾馆服务业纳税情况,进行纳税人分类管理。

2\3\3 提供纳税评估报告和建议,帮助纳税人改善纳税合规状况。

3\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附件1:宾馆服务业纳税数据采集表格●附件2: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数据处理流程图4\法律名词及注释4\1 增值税增值税是一种对货物和劳务的增值进行课税的税收制度。

宾馆服务业作为提供服务的企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需要缴纳增值税。

4\2 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所得,根据税法规定要缴纳的税费。

宾馆服务业作为企业主体,需要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4\3 纳税人纳税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应当按照税法缴纳税费的单位或个人。

宾馆服务业经营者符合相关条件的,应被视为纳税人。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与分析方法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与分析方法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与分析方法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根据税法规定,以企业利润为基础,按一定税率计算的税款。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的建立,对于评估企业实际纳税情况、合理避税和优化纳税筹划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两个方面,对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进行探讨。

一、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1.纳税收入指标纳税收入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基础,对于评估企业纳税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纳税收入指标体系可以包括企业销售额、利润总额、销售成本等,通过比较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判断企业纳税情况的好坏。

2.可抵扣费用指标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申报各项费用来减少应纳税额。

可抵扣费用指标体系可以包含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工资福利等,通过比较可抵扣费用占纳税收入的比例,可以判断企业是否合理地减少应纳税额。

3.税负指标税负是指企业纳税所占利润的比例,也是评估企业纳税情况的重要指标。

税负指标体系可以包括所得税占利润总额的比例、税率等,通过比较税负指标的变化,可以判断企业纳税情况的变化。

4.税收递延指标税收递延是指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将纳税时间推迟到未来的税款。

税收递延指标体系可以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等,通过比较税收递延指标的变化,可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合理的纳税筹划。

二、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分析方法1.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通过比较企业的纳税指标与同行业或同类企业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例如,可以比较企业的销售额占行业总销售额的比例,利润总额占行业利润总额的比例等。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找出企业在纳税方面的优势与劣势,进而进行相应的纳税筹划。

2.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是通过分析纳税指标的变化趋势,推测企业将来的纳税情况。

可以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模型,预测企业未来的销售额、利润总额等纳税指标。

通过趋势分析,可以为企业合理的纳税策划提供参考依据。

3.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不同纳税指标之间的比率,来评估企业纳税情况的好坏。

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1

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1

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1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1简介宾馆服务业作为旅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纳税评估是对宾馆服务业纳税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介绍一种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1,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为宾馆业主、税务部门等提供科学决策和预测依据。

模型设计数据收集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1的数据主要包括宾馆的经营数据和纳税情况。

经营数据包括宾馆的客流量、房间出租率、平均房价、客户满意度等指标;纳税情况包括宾馆的税收金额、申报情况、优惠政策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宾馆的财务报表、税务部门的纳税记录等渠道获得。

数据预处理获得原始数据后,需要进行数据预处理。

这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和数据归一化等操作。

数据清洗主要是将原始数据中的异常值和缺失值进行处理;数据转换是将一些非数值型数据转换为数值型,以便后续计算;数据归一化是将数据缩放到某个特定的范围,以便模型能够更好地进行计算和分析。

特征选择特征选择是模型设计的关键步骤之一。

根据纳税评估的目的,选择适当的特征对纳税情况进行预测和评估。

常用的特征包括经营数据中的客流量、房间出租率、平均房价等,以及纳税情况中的税收金额、申报情况等。

通过对这些特征进行分析和筛选,确定最终的纳税评估特征。

模型建立在特征选择完成后,可以开始建立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1。

该模型可以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如线性回归、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等。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型,并进行训练和优化。

在模型建立过程中,需要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和集,用于训练和验证模型的性能。

模型评估和优化建立模型后,需要进行模型评估和优化。

评估模型主要是通过一些评价指标,如均方误差、决定系数等,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对模型进行优化,如调整模型的参数、改变特征选择方法等。

优化后的模型能够更好地进行宾馆服务业纳税情况的评估和预测。

使用案例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1可以应用于实际情况中,为宾馆业主和税务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基本分析指标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基本分析指标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基本分析指标根据国税发【2005】43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基本分析指标及解析如下:公式一: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率=应纳所得税额/利润总额*100% 当企业税收负担率低于行业预警值,意味着企业可能存在少计收入,多记费用等问题公式二:利润税负率=应纳所得税额/利润总额*100%当企业大部分成本费用来自与主营业务时,适用该指标,如果利润税负率低于预警值时,企业可能存在少计收入,多计成本费用等问题。

公式三:所得税贡献率=应纳所得税额/主营业务收入*100%所得税贡献率也称所得税税负率,如果所得税贡献率低于同行业标准值,企业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多计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公式四:所得税贡献变动率=(评估期所得税贡献率-基期所得税贡献率)/基期所得税贡献率*100%如果企业该指标低于同行业标准值,企业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多计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一般情况下税务可能会结合其他相关指标,进一步分析企业销售收入,成本,费用的变化和异常情况及其原因。

公式五:应纳税所得额变动率=(评估期累计应纳税所得额-基期累计应纳税所得额)/基期累计应纳税所得额*100%如果该指标变化过大,可能会被认为存在少计收入,多计成本,人为调节利润,费用配比不合理等问题。

公式六:所得税负担变动率=(评估期所得税负担率-基期所得税负担率)/基期所得税负担率*100%一般情况下,税务会将计算出的所得税负担变动率与企业基期和当地同行业指标相比,如果低于标准值,企业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多计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基期是指一个基础期、起始期的概念,是一开始作为基准的时期,是作为参照比较的基础,可以是本年、也可以是若干年前的任何日期。

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1

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1

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1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范本1.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宾馆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用于评估宾馆业务中的纳税情况。

该模型将涵盖宾馆业务的各个方面,包括收入、成本、税务优惠和税务风险等内容。

通过使用该模型,宾馆经营者可以全面了解其纳税情况,并采取适当的策略优化税务管理。

2.数据收集在开始评估之前,需要收集以下数据:2.1 宾馆的收入数据,包括客房收入、餐饮收入、其他服务收入等;2.2 宾馆的成本数据,包括人工成本、房租及设备租赁费用、采购成本等;2.3 宾馆的投资数据,包括建筑、设备、装修等投资费用;2.4 宾馆的税务优惠政策,包括减税、免税等;2.5 宾馆的税务风险情况,包括涉税诉讼、违规操作等。

3.收入评估在这个章节中,将评估宾馆的收入情况。

具体内容包括:3.1 客房收入评估,根据客房数量、入住率、平均房价等因素计算客房收入;3.2 餐饮收入评估,根据就餐人数、平均消费额等因素计算餐饮收入;3.3 其他服务收入评估,包括会议宴会、洗衣服务、车辆租赁等其他收入的评估。

4.成本评估在这个章节中,将评估宾馆的成本情况。

具体内容包括:4.1 人工成本评估,根据员工人数、薪酬福利等因素计算人工成本;4.2 房租及设备租赁费用评估,根据租赁合同、市场租金等因素计算租赁费用;4.3 采购成本评估,根据采购订单、供应商价格等因素计算采购成本;4.4 其他成本评估,包括维修费用、水电费用、保险费用等其他成本的评估。

5.税务优惠评估在这个章节中,将评估宾馆的税务优惠情况。

具体内容包括:5.1 税务优惠政策评估,根据相关税法和政策,评估宾馆可以享受的税务优惠;5.2 税务优惠金额评估,根据宾馆的具体情况,计算可以享受的税务优惠金额。

6.税务风险评估在这个章节中,将评估宾馆的税务风险情况。

具体内容包括:6.1 涉税诉讼风险评估,根据宾馆涉及的涉税诉讼案件数量、金额等因素评估涉税诉讼风险;6.2 违规操作风险评估,根据宾馆的经营行为、财务操作等因素评估违规操作风险。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样本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样本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参照总局提供的纳税评估指标, 本着提高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的原则, 省局确定了11个纳税评估指标, 并针对这些指标提供了申报差异综合评分法, 对纳税人进行综合评分, 分值作为筛选评估对象的参考数据, 综合其它因素, 确定纳税评估对象。

一、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对象的筛选确定筛选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对象, 要依据税收宏观分析、行业利润率、行业贡献率和行业税负等数据, 结合企业所得税评估指标及其预警值和税收管理员掌握的纳税人实际情况, 参照纳税人所属行业、经济类型、经营规模、经营期、信用等级等因素进行全面、综合的审核对比分析。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对象除按申报差异综合评分法确定的应进行评估的纳税人外, 应对以下纳税人重点予以关注:1、连续三年以上亏损的纳税人;2、房地产等重点行业;3、享受减税、免税且经营规模较大的纳税人;4、减免税期满后利润额与减免期相比变化异常的纳税人;5、有审核审批和后续管理事项的纳税人;6、存在关联交易的纳税人;7、省、市级所得税重点税源纳税人;8、其它需作为重点评估对象的纳税人。

二、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依托征管信息系统, 以从《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中提取的数据为基础, 省局初步设置了11个指标, 为纳税评估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各市局可结合工作实际予以细化和完善。

1、销售( 营业) 收入比值( 11分)计算公式: 销售( 营业) 收入比值= [评估期销售( 营业) 收入/基期销售( 营业) 收入] ×100%指标分析: 分析纳税人销售( 营业) 收入的变化情况。

与同行业预警值进行比较, 若高于预警值暂视为正常, 若低于预警值, 则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1、隐瞒收入; 2、关联企业间的非正常交易; 3、市场因素; 4、政策因素等等。

2、销售( 营业) 成本率( 13分)计算公式: 销售( 营业) 成本率= [评估期销售( 营业) 成本/评估期销售( 营业) 收入] ×100%指标分析: 分析纳税人销售( 营业) 成本占销售( 营业) 收入的比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务业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模型一、行业介绍(一)行业定义一般认为服务业即指生产和销售服务产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

服务产品与其他产业产品相比,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

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实际工作中,将服务业视同为第三产业,即将服务业定义为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之外的其它所有产业部门。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发展水平不仅代表了一个地区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发达程度,也是地区综合竞争力的体现,高水平的服务业更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三次产业不断融合,服务行业交叉叠加,服务业的外延不断拓宽,对于不同的国家、地区及不同的发展阶段,服务业的内容往往也有所不同,对服务业内涵准确界定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

我国目前用第三产业的统计体系代替服务业统计体系,但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产业不断融合,目前在农业、工业、建筑业中的部分服务业,尚未纳入第三产业统计范畴,因此事实上服务业的范畴大于第三产业统计范畴。

(二)企业类型划分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包括除了农业、工业、建筑业之外的所有其它十五个产业部门。

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三)行业经营规律服务业经济活动最基本的特点是服务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紧密结合。

由此而形成了其经营上的特点:范围广泛。

由于服务业对社会生产、流通、消费所需要的服务产品都应当经营。

因此,在经营品种上没有限制。

服务业可以在任何地方开展业务,因而也没有地域上的限制。

在社会分工中,是经营路子最宽、活动范围最广的行业。

综合服务。

消费者的需要具有连带性。

如旅店除住宿外,还需要有通讯、交通、饮食、洗衣、理发、购物、医疗等多种服务配合。

大型服务企业一般采取综合经营的方式;小型服务企业多采取专业经营的形式,而同一个地区的各专业服务企业必然要相互联系以形成综合服务能力。

业务技术性强。

分散性和地方性较大。

服务业多数直接为消费者服务,而消费是分散进行的。

因此服务业一般实行分散经营。

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不同,经济、文化发展的一定差别,特别使一些为生活服务的行业,地方色彩浓厚,因而服务业又具有较强的地方性。

二、纳税评估方法模型(一)信息来源1.综合征管软件。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及附表等。

2.取数口径:(1)行业代码为“6300 批发业”;(2)剔除重复申报数据(多次申报,只取最后一次申报数);(3)评估模型适用于企业所得税查账征收户。

(二)风险点识别根据批发行业的特点,所有风险指标预警值根据企业年销售收入规模分两档设定,具体划分为1000 万元以上(含1000 万元)和1000 万元以下。

评估样本企业必须持续经营满两年(评估年度加评估上年度)以上企业。

1.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与增值税销售收入异常(1)原理通过企业全年所得税应税收入总额和增值税销售收入总额进行对比,发现年度所得税应税收入总额小于增值税销售收入总额,展开进一步分析,以发现税收问题的一种方法。

(2)数据模型两税收入差异额=全年所得税应税收入-全年增值税销售收入(3 )数据采集该指标数据项来源列表如下:(4)预警值设置两税收入差异额预警值为0。

差异额大于等于0为正常;差异额小于0为异常,(5 )评分标准对被评估企业的两税收入差异额为负数,该项指标为满分;差异额大于或等于零,该项指标为0分(6 )应用要点—般来说,企业所得税的全年应税收入应大于或等于增值税销售收入,如两税收入差异额为负数,说明企业可能隐瞒所得税应税收入。

2.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率(1)原理通过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率与行业税负预警值的比较,对税负异常的企业围绕关联指标展开分析,以发现税收问题的一种方(2)数据模型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率=应纳所得税额一利润总额X 100%(3 )数据采集该指标数据项来源列表如下:(4)预警值设置对行业平均所得税税负运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预警值。

预警值标准根据样本离散情况确定:离散系数小于0.6,预警值=平均值—标准差;离散系数大于或等于0.6,预警值=平均值—0.6 X平均值。

(5 )评分标准对被评估企业所得税税负按低于预警值的幅度计算得分;低于预警值,且低于预警值幅度为0.6倍预警值以上的,该项指标为满分;高于预警值该项指标为0分。

指标得分=| (企业税负—预警值)一(预警值X 0.6)|(6 )应用要点将批发业评估期所得税税收负担率与当地同行业同期相比,低于标准值视为异常,企业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营业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可结合其他相关指标深入分析。

本指标还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A.本地经济发展状况、行业景气度;B.企业注册资本及营业收入规模;C .企业的营销模式等。

因此,在运用该项指标时应参考上述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3.销售成本利润率(1)原理通过企业销售营业成本利润率与评估期行业销售成本利润率的对比,筛选出差异较大的企业,用于判断纳税人成本的真实性。

(2)数据模型评估期销售成本利润率=评估期利润额♦评估期销售成本X 100%。

(3 )数据采集该指标数据项来源列表如下:(4)预警值设置对销售成本利润率运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预警值,以离散系数是否小于等于0.6参考,预警值=平均值-标准差(或预警值=平均值-0.6 X 平均值)。

(5 )评分标准评估企业销售成本利润率低于预警值确定为异常,按低于预警值的幅度计算得分;低于预警值幅度为0.6倍预警值以上的,该项指标积满分;高于预警值该项指标为0分。

指标得分=| (销售成本利润率-预警值)/(预警值X0.6)|(6 )应用要点根据该行业的经营特点,本指标还受到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企业营销策略的影响。

4.营业收入费用率(1)原理通过企业收入费用率与评估期行业收入费用率的对比,筛选出差异较大的企业,用于判断纳税人收入、费用的真实性。

(2)数据模型评估期收入费用率=评估期营业费用-评估期营业收入x100%(3 )数据采集该指标数据项来源列表如下:(4)预警值设置对收入费用率运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预警值,以离散系数是否小于等于0.6参考,预警值=平均值+标准差(或预警值=平均值+0.4 X平均值)。

(5 )评分标准评估企业收入费用率高于预警值确定为异常,按高于预警值的幅度计算得分;高于预警值幅度为0.6倍预警值以上的,该项指标积满分;低于预警值该项指标为0分。

指标得分=| (收入费用率-预警值)/(预警值X0.6)|(6 )应用要点要与所得税税负率、资产所得税贡献率等指标配合使用,以便进一步判断该指标的风险。

5.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比值(主营业务成本收入弹性系数)(1)原理通过企业成本收入弹性系数与同行业成本收入弹性系数对比,筛选出差异相对比较大的企业,结合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收入等关联指标展开分析,以发现税收问题的一种方法。

(2)数据模型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X 100%。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一基期主营业务收入X 100%主营业务成本收入弹性系数=(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X 100%(3 )数据采集该指标数据项来源列表如下:(4)预警值设置对行业平均主营业务成本收入弹性系数运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预警值。

预警值标准根据样本离散情况确定:离散系数小于0.6,预警值区间[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离散系数大于或等于0.6,预警值=平均值+0.6 X平均值。

(5 )评分标准正常情况下二者应基本同步增长。

(1)当比值大于[弹性系数平均数+标准差],二者都为正时,可能存在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问题。

(2)当比值小于[弹性系数平均数-标准差],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少计收入问题。

(3)当比值为负数,且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或少计收入等问题。

A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为正,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为负,该项指标得满分。

B .对被评估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均为正,且主营业务成本收入弹性系数高于预警值上限,且超过预警值幅度为0.6倍以上的,该项指标为满分。

指标得分=| (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弹性系数—预警值)*(预警值X0.6 )|。

C .对被评估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均为负,且主营业务成本收入弹性系数低于预警值下限,且低于预警值幅度0.6倍以下的,该项指标为满分。

指标得分=| (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弹性系数—预警值)*(预警值X0.6 )|。

(6 )应用要点对产生本疑点的纳税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指标,寸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企业年度申报表及附表一,了解企业收入的构成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少计收入的情况;结合《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其它应付账款”等科目的期初、期末数额进行分析,如“应付账款”和“其它应付账款”出现红字和“预收账款”期末大幅度增长情况,应判断是否存在少计收入问题;结合主营业务成本率对年度申报表及附表进行分析,了解企业成本的结转情况,分析是否存在改变成本结转方法、少计存货(含产成品、在产品和材料)等问题。

6.管理费用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比值(管理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弹性系数)(1)原理通过企业管理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弹性系数与评估期行业弹性系数对比,筛选出差异相对比较大的企业,结合管理费用、销售收入等关联指标展开分析,以发现税收问题的一种方法。

(2)数据模型管理费用变动率=(本期管理费用-基期管理费用)/基期管理费用X100%。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一基期主营业务收入x 100%管理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弹性系数=管理费用变动率一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

(3 )数据采集该指标数据项来源列表如下:(4)预警值设置对行业管理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弹性系数运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预警值。

预警值标准根据样本离散情况确定: 离散系数小于0.6 ,预警值 =平均值+标准差;离散系数大于或等于0.6,预警值=平均值+0.6 X平均值。

(5)评分标准正常情况下二者应基本同步增长。

(1)当比值大于[弹性系数平均数+标准差],二者都为正时,可能存在多列管理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问题。

(2)当比值小于[弹性系数平均数-标准差],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少计收入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