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研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研究的途径
朱玲
内容提要:文献学习,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在专题研究中,如果能够发现精品并且精读之,就有可能使研究从高起点展开。本文试图向经济学青年提供一些文献辨识、搜寻、学习和综述的经验。
关键词:文献学习研究方法
近年来,我在评审多部博士论文时注意到,作者在参考文献目录中罗列的着作,堪称经典文献或专题精品的不多,学术价值和信息量稀薄的报纸宣传文章不少。还有相当一部分列出的着作,并未在其文献综述和正文中有任何涉及。对此,我特意找了一些博士生询问究竟,方知原因在于一是作者没有下功夫搜寻和阅读文献,二是可能为了凑字数,就把良莠不齐的发表物一股脑儿地收了进来。更令人诧异的是,有的文献综述通篇提到的几乎都是经典论着,可在论文末尾的目录中却不见这些文献的踪影。大家推测,这种首尾不相顾的情况,极有可能是作者聘用不同的“枪手”分工“捉刀”所致。本文的目的,是与青年经济学人探讨文献研究的基本方法,因此以下讨论撇开“枪手”案例不谈。
我理解,文献综述和参考目录对于其作者,是一种思想形成过程的记录;对于读者,则是一种特定专题研究线路的标识。尤其是学位论文中的文献综述,它既不是用来出示作者读书成绩的证明,也不是展现其博学强记的工具,而是扎扎实实从事学术论着写作的开端。因此,针对经济学博士论文中常见的文献研究问题,本文拟将围绕相关的文献搜寻、鉴别、学习和综述等环节,逐一说明注意事项。有鉴于博士生一般均已掌握文献搜寻的技术手段和应有的阅读技巧,所以我把文章的重点置于辨识、学习和综述写作方法上。
一、精品文献的特征
形象地说,搜寻文献如同研究者在寻找前人的足迹,以便从他们驻足的地方
起步继续前进。不过,只有精品文献才有可能使后人“踩着巨人的肩膀”攀登。发现精品的前提,是把握此类文献的创新特征。20多年前,我从董辅礽先生那里听到一番与此相关的精辟议论。他认为,能够使博士论文出新的要素有3个,即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资料1。由此我理解,那些堪称精品的文献或者是具有独到的思想和视角,或者是创造和发展了某种分析工具,抑或是蕴含着从当时来看前所未有的信息材料。仅以健康投资理论为例,美国经济学家Fuchs在他的论文集中,把健康视为经济和社会选择的结果;贝克尔在《家庭经济分析》中明确指出,为了获得良好的健康,居民户和个人必须投资;Phelps 在专题论文中进一步讨论,健康还取决于个人行为决策。Grossman则依据人力资本理论,用经济计量模型对健康投资问题做出具体的数理分析2。这些文献在拓展经济学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方面,具有程度不等的开创性意义。但凡受过经济学专业训练的人,只要仔细研读这几篇文献,就不难理解如何把健康因素引入人力资本研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人,只消稍微动动脑筋,就能借助人力资本理论建立起健康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之间的联系,探寻出与此相关的专题研究路径来。
以提供第一手资料为特征的精品文献,很可能超越经济学的范围。然而,只要这些文献能够提供专题研究所需要的信息,研究者就大可不必拘泥于学科分野。近年来我参与藏区发展研究,因而不由自主地关注所有与调研地区相关的文献。在我迄今为止浏览过的信息性着作中,任乃强先生所着《西康札记》无疑是一篇浓缩了原始资料的经典之作3。任先生是一位开创中国近代康藏研究之先河的历史地理学家4,这本只有110个页码的32开小册子,也许只能算是他诸多创造性学术劳动的副产品。我之所以视之为精品,是因为任先生以自己的见闻,极为凝炼地刻画出清末民初调研地区的社会、经济、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这从以下几个例子中即可看出来:
其一,“天主堂垦地”篇不仅涉及康定、泸定和巴塘县(时称巴安县)河谷1参见:朱玲,2005,伴随发展的脚步,山东人民出版社,第264页,济南。
2参见:Fuchs, Victor R. 2000, (中文版)谁将生存健康,经济学和社会选择,(Who Shall Live Health, Economic, and Social Choice)罗汉、焦艳、朱雪琴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82-86,94-95,214页,上海。
Phelps, C., 1978, Illness Prevention And Medical Insuranc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 ,
贝克尔,加里.,1987(中文版),家庭经济分析,第74-85页,华夏出版社,北京。
3任乃强,1932,西康札记,新亚细亚月刊社第二版,上海。
4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网页:任乃强先生简介,,2006年1月13日下载。
地带的农地所有权,而且还显示出法国教会势力的扩张:“泸定最肥美富庶之地……其水田殆全由天主教堂收买开垦。现在每年收租约二千石,除供该县教堂费用外,并供康区各县教堂费用。”“康定现在农业区域……半属喇嘛寺与锅庄,半属于天主堂。自康定城至榆林宫三十余里之河谷,皆天主堂用银三千余两向明正土司收买,招人领垦者。包垦每亩八圆,垦后照播种数量收租,上土加倍,最上熟土有加至十余倍者。现已开垦十之五六,尚在招雇垦户。闻巴安教堂垦地尤多。”
其二,“牛厂娃”一篇是对游牧部落社会的记载。其中,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游牧组织、家庭财产和人力资源特征:“牛厂娃生活大高原中,依牛为命”。其部落组织为:“数十户为一家,数十家为一村,各有世袭首领以统制之。”各部游牧地域受草场所有权限制:“其地无主权者,任意游牧,水草无禁。”至于有主权的地域,则是不能随便放牧的:“各村有一定地域,不能互犯,犯则相仇;通常劫其牛马以示罚,他村又必报复之。或有杀人者,则仇至数世不能解。”牧民的财产以牲畜为主,“无储蓄,无仓箱,有所需,则负乳酪或驱牛马向都市易之。”就牧民的健康和游牧技能之外的知识状况而言,任先生的描述既具体又形象:“人与风露雨雪烈日相习久,体极顽健。妇人产子即自抱往水边浴之,……无所谓‘月母子’也。”“牛场娃无理性,好窃小物,悍者为匪,知有官,知支差徭,知不可越界放牧,知完牲税,此外一无所知。”
其三,以多幅短篇描述不同民族之间、阶层之间、以及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例如,“名山木匠”、“农业和蛇”与“王剃头”这几篇,记载了进入川边地区的汉族百姓如何凭借专长技艺谋生,又怎样融入少数民族社会。还有系列个人案例,讲的是从事各种贸易甚至贩卖鸦片的汉族商人。“康定乞丐”和“记泸定张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