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榕树爷爷》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 第五课《榕树爷爷》教案02
《榕树爷爷》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边画拍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榕树爷爷》,并能说说二声部合唱的特点。
2.能用不同的音色、速度和力度表现编创的旋律短句。
3.懂得变声期嗓子的保护知识,学会吹奏竖笛曲。
教学过程
一、懂得变声期嗓音保护
教师结合人体喉部解剖图向学生简单介绍变声期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懂得基本生理常识,明白保护嗓音的重要性。
1.变声期是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要因为歌唱困难而产生自卑心理,也不要嘲笑音出于变声期而歌唱困难的同学。
2.要避免在各种场合大声喊唱、喊叫。
3.在生活中注意对嗓音的保护,避免过冷、过热或刺激辛辣的饮食,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睡眠等等。
二、学唱歌曲《榕树爷爷》
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并听出歌曲旋律中的相同部分。
2.歌曲的引子部分和尾声部分是相同的,只是引子部分的主旋律子在低声部,而尾声部分再现是主旋律在高声部。
可先学唱此部分,请学生跟着老师琴声哼唱旋律,学唱歌词。
3.歌曲的主要乐段曲调流畅、节奏规整,可采用学生分组分声部自学的方法进行学习。
4.尾声部分用渐弱的力度和渐慢的速度来演唱,表达即将毕业的学生对榕树爷爷的依依不舍。
5.完整演唱歌曲,请学生边唱边为歌曲划拍,比一比谁划拍最准确。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5课《榕树爷爷》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5课《榕树爷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榕树爷爷》是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五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富有诗意的歌词描绘了一幅榕树爷爷与小鸟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舒展,富有感染力,旨在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表现能力有所提高。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思考,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然而,对于这首歌曲的深入理解和情感表达仍需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学唱《榕树爷爷》,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2.理解歌曲寓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歌曲旋律的掌握和情感表达。
3.对歌曲内涵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歌曲情境。
2.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组讨论,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歌曲中汲取美好情感,培养同理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准备钢琴、音响等教学设备。
3.准备歌词卡片、音符卡片等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榕树爷爷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榕树爷爷的雄伟景象。
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描绘的榕树爷爷与小鸟和谐共生的画面。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针对歌曲中的生僻字词,教师给予讲解,确保学生正确认读。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给予肯定和鼓励。
引导学生通过演唱表达歌曲的美好情感。
5.拓展(5分钟)学生自由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教师总结,强调环保意识。
榕树爷爷-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榕树爷爷-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乐器“黄钟”的音乐特点。
2.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
3.通过学习合唱曲目“榕树爷爷”,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黄钟”乐器的音乐特点。
2.掌握“榕树爷爷”曲目的歌词,旋律和节奏。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学生身体放松,缓解紧张情绪。
2.利用口语练习,帮助学生练习嗓音。
2. 课堂讲解1.解释中国传统乐器“黄钟”的音乐特点。
2.学生标记乐曲中的“黄钟”声部。
3.分析歌曲的韵律和节拍,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节奏。
3. 合唱练习1.带领学生集体唱响“榕树爷爷”。
2.分别练习每个音部的编排练习。
3.练习不同音部的配合,形成整合音乐。
4. 总结1.回顾练习内容,强化学生学习效果。
2.进行互动学习,讨论在合唱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成功之处。
四、师生互动教师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演唱,帮助学生理解“黄钟”乐器的音乐特点。
同时,老师鼓励学生在合唱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团队协作,体验到合作精神的力量。
五、教学材料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榕树爷爷》教案六、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演唱,特别是对学生表现的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理解“黄钟”乐器的程度以及歌曲编排的协作各音部的配合。
七、作业布置布置“榕树爷爷”各个音部在家中的巩固练习。
带着节奏,自己演唱同样句子,以提高音乐基本功,并巩固团队协作精神。
八、教学延伸在学习中国传统音乐的同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
还可以制作小组讲解PPT,介绍中国传统乐器和音乐的历史和发展。
同时,可以在音乐生活中进行创新和探索,即学生自己设想无人唱的字会作曲的创作。
《榕树爷爷》教案
《榕树爷爷》教案第一篇:《榕树爷爷》教案《榕树爷爷》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榕树爷爷》。
教学目标:1、通过对歌曲《榕树爷爷》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学习二声部合唱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歌曲《榕树爷爷》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课教学:1、师向学生介绍作者:刘磬声,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现武汉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北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曲家。
2、初听歌曲:师:同学们,初听歌曲,你们认为歌曲表达的是什么感情呢?生:(自由回答)。
3、复听歌曲:师:同学们,我们听了几遍歌曲,你们现在会唱了吗?我们大家一起来唱一唱,好吗?师生齐唱歌曲《榕树爷爷》。
4、师:同学们,你们能够找出歌曲中的二声部合唱吗?谁知道二声部合唱的特点?生:(自由回答)。
师总结二声部合唱的特点。
合唱是指由两个声部,各自按本声部的曲调,同时演唱一首歌曲。
它是一种集体歌唱艺术。
二声部合唱的要求是听起来和谐。
每一个声部的人要求就如一人唱的。
三、总结:同学们,我们学完了歌曲《榕树爷爷》,大家来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吧!第二篇:六年级音乐《榕树爷爷》教案六年级音乐《榕树爷爷》教案情感目标:通过聆听、学唱与表演,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发挥想象与联想,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丰富其音乐体验,体现音乐的人文性与审美性。
让学生在音乐的感受与体验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丰富其情感体验,同时激起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能力目标:能边划拍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榕树爷爷》,并能说说二声部合唱的特点。
知识目标:懂得变声期嗓子的保护知识,学会吹奏竖笛曲。
教学方法:听唱法,情景体验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新教学:(一)演唱歌曲《榕树爷爷》、歌曲的旋律抒情优美,节奏简单,易学好唱。
学唱前,先请学生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并听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部分。
六年级歌曲《榕树爷爷》教案
六年级歌曲《榕树爷爷》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亲切、抒情、活泼、俏皮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二声部对话的语气与情感。
2.能够唱准同音反复、大跳、长音、休止、切分等音准节奏,通过气息支持自然准确地歌唱。
3.通过聆听、想象、体验等方式营造与表现出校园小学生与榕树爷爷的音乐形象与对话情境,声部均衡,和谐演唱。
二、教材学情分析《榕树爷爷》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课《快乐的阳光》中的一首学唱歌曲。
歌曲用拟人的手法,描绘孩子们深情呼唤榕树爷爷、向榕树爷爷表达即将要离开榕树爷爷依依不舍的情感,二声部用衬词模拟榕树爷爷轻柔地应答的效果。
因本歌篇幅较大,第一教时忽略歌曲引子和尾声旋律在高低声部的不同分配,重点关注唱好它的音准节奏、重合交错。
歌曲主体部分部分是歌曲的高潮,A段两乐句朗朗上口,低声部仅以加花的形式呈现,仿佛我们和榕树爷爷聊天榕树爷爷的回应;深情告白是主体的第二乐段,根据学生基础将原谱进行简化,加入长音旋律降低学习难度。
本课容量较大,第一课时以引子和第一段歌词学习为主。
三、重点难点重点:唱好自己声部旋律的音准节奏,表现歌曲呼应对答的效果。
难点:两声部的交错重叠,主歌部分三四乐句的音准。
四、教学过程:一、种下一棵音符树1. 【活动】用声音表示小树的长大。
力度变化旋律上行、大跳:16;6.4;5.5;5.3;5.2;57..;5.1 和声张力2.树枝伸张ì7——;65——;54——;4-3——(每个音有几拍?每组之间空了几拍?)3..学唱引子,唤出榕树:【幻灯,听音频:旋律有什么特点?二部合唱,上下呼应、交叉重叠。
演唱时注意二度音程音准及最后一组的时值节奏变化。
】【活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二、唤出榕树,深情表白。
这是一棵神奇的树,这是一棵承载着我们童年梦想的树。
六年级即将毕业的同学们对校园里的这棵榕树充满了深深的眷恋,你听……1.师合伴奏唱。
旋律有什么特点?优美抒情、节奏舒缓宽松,后紧。
2.划拍视唱曲谱。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范唱《榕树爷爷》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范唱《榕树爷爷》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榕树爷爷》是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我国南方常见的榕树为题材,歌词描绘了榕树爷爷的形象,歌曲旋律优美,富有感染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南方榕树的神韵,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结构方整,节奏舒展。
歌词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针对这首歌曲,部分学生可能对榕树的形象不够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感受榕树的神韵。
此外,歌曲中的假声运用和音准、节奏把握可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榕树爷爷》,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聆听、模仿、演唱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榕树爷爷》,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如拍子、节奏、音准等。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榕树爷爷》,把握歌曲的节奏、音准。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假声运用,以及对歌曲情感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模仿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图片、音频、视频、钢琴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南方榕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榕树的特点,从而引出课题《榕树爷爷》。
2.聆听:播放歌曲《榕树爷爷》,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音准。
3.学唱:分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假声运用和音准、节奏。
4.模仿:引导学生模仿榕树的动作,体会歌曲中的情感。
5.演唱: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展示:选取优秀表演组进行展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两部分:1.歌曲基本信息:歌曲名《榕树爷爷》,歌曲节奏、音准等基本知识。
榕树爷爷教学设计
榕树爷爷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榕树爷爷是一首充满童话色彩的合唱歌曲.歌曲运用了舒缓与密集节奏的对比,引子与尾声遥相呼应,歌词优美寓意深刻.通过”榕树爷爷虽然你老了,却总是喜欢和小鸟在一起”等运用拟人的手法再现了榕树爷爷见证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合唱榕树爷爷,在感受和声的美妙的同时,要更加懂得珍惜童年时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不怕风吹雨打”健康成长.2.在吸气条保持平稳角度的训练过程中,学会均匀的急吸缓呼,缓吸缓呼.通过发声训练与难点训练合二为一的办法,解决和唱中的声部和谐.3.让学生在和声的演唱中,能够用对比的方法唱出歌曲中抒情与活泼的情绪对比,提高学生的二声部合唱能力,提高学生歌曲内在情感表达的能力.教学重点:1.通过两声部同步进行的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合唱技能.2.通过吸气条的训练,强化学生对呼吸的控制能力,学会不同方式的均匀呼吸.3.通过和谐优美有感情的演唱,提高学生能够把握歌曲内在情感并有创造性的表达能力.教学难点:1.在急吸和缓吸两种不同情况下做到均匀呼吸.2.二声部同步进行过程中保持声部音响的和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导入:学生随音乐进教室,教师播放合唱<榕树爷爷>.教师明确本课教学目标并直接引出本课的演唱难点,同时导入综合训练.二.技能训练.发声训练与和声训练合二为一1.同步唱二声部的曲谱,第二声部听琴视唱,第一声部跟老师一起视唱.2.解决和声进程中出现的随机问题3.用哼鸣来演唱4.加上歌词演唱.三.引导学生轻声视唱歌曲的曲谱,要求二声部同时进入,在视唱曲谱的同时要感受旋律的意境.1.指导学生演唱歌曲的引子部分找两名视唱比较好的同学同时唱歌曲的两个声部.2.视唱歌曲的中间部分(包括刚才发声训练部分)先摹唱再视唱,第二声部随琴视唱,第一声部跟老师一起视唱.3.视唱歌曲的尾声部分四.精准视唱.1.找出乐谱中先八分(或两个十六分)后附点的节奏,并强化视唱2.找出乐谱中出现的音乐标记并按照音乐标记强化视唱中强连线渐慢等.五.再次完整的视唱曲谱.第二课时一.双基训练1.吸气条游戏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吸气条,放在脸的正前方,在急吸缓吸两种情况下训练呼吸,呼气的时候要保证手里的吸气条的角度几乎是一直不变的.(吸气条的角度是否稳定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均匀呼气)二.再次视唱上节课发声训练中两声部曲谱并哼鸣来演唱三.复习视唱整首歌曲的曲谱四.指导学生填词1.再次聆听歌曲<榕树爷爷>问题一: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问题二:歌曲中出现了那几个衬词?你认为如何演唱才能更好的表达歌曲的情感? 问题三:找出歌曲中的相似部分?问题四:这首歌的节奏情绪与哪些变化?2..学生回答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找出学习的重点与难点3..找出班级视唱比较好的同学跟老师一起演唱这首歌,老师唱第一声部,同学唱第二声部4.指导学生轻声高位置朗读歌词.5.指导学生填词五.再次播放歌曲<榕树爷爷>学生分声部随MV一起演唱六.随老师的钢琴伴奏来演唱.及时调整学生的歌唱状态,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1.歌唱的同时要倾听对方的声部2.注意二声部的音响的和谐3.有感情的歌唱.七.分组找出难点并集思广益解决难点.夯实演唱难点部分.并完整的演唱整首歌曲.1.请各组同学找出难点,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能解决的自行解决难点,不能解决的教师统一指导.2.集中大家找出的难点,再次精准演唱.八.指导学生分析歌曲1、集体讨论:这首歌在节奏情绪上有哪些变化?应该如何把握?2、歌曲的引子和尾声旋律几乎是相同的,你在演唱时候在情绪力度速度等做如何变化?再次诠释引子与尾声在歌曲中的重要意义.3、播放伴奏,教师指挥学生再次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九.延伸部分请同学们为歌曲的引子和尾声创编出第三声部的旋律,并留作业课后演唱.十.拓展部分1.即兴创编小小音乐剧.找同学分角色扮演歌曲中的榕树爷爷,小鸟等角色,并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伴舞伴奏指挥等角色即兴表演.课堂小结. 通过简单自评他评和互评为我们今天的学习做一个总结。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榕树爷爷》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榕树爷爷》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榕树爷爷》是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我国南方常见的榕树为题材,歌词描绘了榕树爷爷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榕树爷爷的敬仰之情。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变化丰富,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以抒情的旋律展现了榕树爷爷的雄伟形象;第二乐段以欢快的旋律表达了人们对榕树爷爷的喜爱和敬仰。
歌曲难度适中,适合六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节奏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音乐特色把握不够准确,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榕树爷爷的了解可能有限,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加入相关文化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榕树爷爷》,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榕树爷爷》,了解歌曲的民族特色,体会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榕树爷爷》,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2.教学难点:歌曲中民族特色的把握,以及对榕树爷爷形象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分组合作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乐器、图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榕树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榕树的认识,引出课题《榕树爷爷》。
2.教授:讲解歌曲的背景,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老师学唱。
3.实践: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其他学生评价,教师总结。
5.拓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关于榕树的其他音乐作品。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歌曲名称《榕树爷爷》、歌曲结构、节奏、旋律特点等,用简洁明了的图形、字母或数字表示。
人音版(五线谱)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榕树爷爷》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榕树爷爷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六年级
3.授课时间:45分钟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音乐审美:通过欣赏、演唱《榕树爷爷》,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音乐的美,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榕树爷爷》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榕树爷爷》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学生学习效果
1.音乐知识:《榕树爷爷》的音乐知识点,如曲式结构、节奏、旋律特点等,将得到深入理解和掌握。学生将能够识别不同拍子,理解半音、全音、跳跃音等音程关系,并能够分析旋律中的转调、变音等复杂音乐元素。
2.音乐技能:学生在演唱姿势、呼吸方法、音准把握、节奏遵循等方面将得到明显的提升。通过分组演唱、合唱练习,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将得到锻炼和展示,他们将能够更好地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音乐知识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榕树爷爷》的音乐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乐技能。
第5课《榕树爷爷》教案音乐六年级下册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榕树爷爷》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榕树,或者听说过关于榕树的故事?”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榕树的文化意义和音乐表达。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学生们对音乐的热情和对家乡的热爱。通过学习《榕树爷爷》这首歌,我发现孩子们在音乐感知、情感表达和团队协作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歌曲旋律和节奏的掌握程度。通过反复听、唱、练,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这首歌。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在节奏把握上存在一定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采取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音乐节奏。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榕树爷爷》这首歌的基本概念。这首歌是一首表达对家乡和大自然热爱的作品,它的旋律优美,节奏丰富。了解这首歌对于我们传承民族文化,提高音乐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和分析歌曲《榕树爷爷》,来看它在音乐表达上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音乐传达情感。
4.团队协作与沟通:在合唱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沟通与交流技巧;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歌曲《榕树爷爷》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记忆: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听、唱、练,熟练掌握歌曲旋律、节奏及歌词,为后续合唱表演打下基础。
(2)合唱技巧:教学中应重点关注学生的合唱技巧,如呼吸控制、音色统一、声部协调等,使学生在合唱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展现歌曲情感。
六年级音乐《榕树爷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榕树爷爷》这首歌曲的背景及故事内涵;2.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调;3.能够用正确的发声方式唱出歌曲。
教学准备:1.《榕树爷爷》的录音或演唱视频;2.电脑、投影仪;3.白板、黑板或墙壁;4.清晰打印的歌词。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向学生播放《榕树爷爷》的录音或演唱视频,让学生聆听这首歌曲。
Step 2:了解歌曲背景Step 3:学习歌词和曲调1.将歌曲的歌词展示给学生,分段教学,带领学生逐句读唱歌词;2.分段教授曲调,用简单的咚咚声敲击节拍,引导学生跟读,并逐渐加快节拍。
Step 4:歌曲欣赏和合唱1.向学生播放《榕树爷爷》的录音或演唱视频,让学生跟随唱歌;2.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同学担任指挥,其他同学合唱这首歌曲。
Step 5:发声练习教授正确的发声方法:1.嘴唇微微张开,舌头轻轻抵住上齿;2.深呼吸,用腹部的力量发声;3.发声时喉咙要放松,咬字清晰。
Step 6:合奏演练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乐器,如小型打击乐器、吉他等,让学生自行编排合奏伴奏,配合歌曲演唱。
Step 7:整体表演组织学生进行整体表演,将合唱和合奏结合起来,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
Step 8:复习总结复习歌曲的歌词、曲调和发声方法,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
Step 9: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练习《榕树爷爷》,熟悉歌曲的歌词和曲调,并准备下一次课的合唱演唱。
Step 10:课堂延伸让学生自由发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改编《榕树爷爷》这首歌曲的歌词或编排舞蹈动作,进行小组展示。
以上为《榕树爷爷》这首歌曲的教学设计,根据具体班级和学生情况,教师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保持积极的态度,互相配合合作,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榕树爷爷教案
1、发声练习此条发声练习是歌曲《不老的爸爸》中的一句,主要是配合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的学习,训练学生用短促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歌曲中一连串的衬词“啦……”。练习时提示学生注意唇、口的肌肉不要紧张,发“ba”音时要放松、灵活;练习从“ba”音过渡到“La”。
练习的音域建议在1=bE至1=B之间进行。
8.神奇的印象
年级
六年级
上课时间
主备教师
尚继楠
授课教师
尚继楠教学目标知识和能能边划拍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榕树爷爷》,并能说说二声部合唱的特点。
过程和方法
听唱法,情景体验法,合作探究法。
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学唱与表演,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发挥想象与联想,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丰富其音乐体验,体现音乐的人文性与审美性。
2、变声期嗓音保护
教师结合人体喉部解剖图向学生简单介绍变声期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懂得基本生理常识,明白保护嗓音的重要性。
(1)变声期是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要因为歌唱困难而产生自卑心理,也不要嘲笑因处于变声期而歌唱困难的同学;
(2)要避免在各种场合大声喊唱、喊叫;
(3)在生活中注意对嗓音的保护,避免过冷、过热或刺激、辛辣的饮食,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的睡眠等等。
2、歌曲的引子部分和尾声部分是相同的,只是引子部分的主旋律在低声部,而尾声部分再现时主旋律在高声部。
3、歌曲的主要乐段曲调流畅,节奏规整,采取学生分组、分声部自学的方法进行学习,要求学生边唱边为歌曲划拍。
4、尾声部分用渐弱的力度和渐慢的速度来演唱,表达即将毕业的学生对榕树爷爷的依依不舍。
(小学教育)六年级音乐下册 第5课《榕树爷爷》教案 人音版
《榕树爷爷》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榕树爷爷》。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榕树爷爷》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学习二声部合唱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歌曲《榕树爷爷》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师向学生介绍作者:
刘磬声,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现武汉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北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曲家。
2、初听歌曲:
师:同学们,初听歌曲,你们认为歌曲表达的是什么感情呢?
生:(自由回答)。
3、复听歌曲:
师:同学们,我们听了几遍歌曲,你们现在会唱了吗?我们大家一起来唱一唱,好吗?
师生齐唱歌曲《榕树爷爷》。
4、师:同学们,你们能够找出歌曲中的二声部合唱吗?谁知道二声部合唱的特点?
生:(自由回答)。
师总结二声部合唱的特点。
合唱是指由两个声部,各自按本声部的曲调,同时演唱一首歌曲。
它是一种集体歌唱艺术。
二声部合唱的要求是听起来和谐。
每一个声部的人要求就如一人唱的。
三、总结:
同学们,我们学完了歌曲《榕树爷爷》,大家来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吧!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3 页共3 页。
小学音乐榕树爷爷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榕树爷爷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榕树爷爷》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变声期嗓音保护知识演唱歌曲《榕树爷爷》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乐谱知识的研究学生也比较感兴趣,学生识谱、唱谱的能力较强,但特别要注意歌唱时的声音和状态以及情绪的处理,一部分男生进入了变声期,杜绝喊唱。
尤其是在完成双声部的歌曲时,对音准、节奏、速度的把握以及声音的融合方面还要继续加强,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1.研究变声期嗓音保护知识,避免大声喊唱。
2.能边划拍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榕树爷爷》,并说说二声部合唱的特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发挥想象与XXX。
教学难点:学生学会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了解变声期嗓音保护知识1.教师出示嗓音结构图片,了解发声原理2.教师讲解变声期保护嗓音的方法提示:1)变声期是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要因为歌唱困难而产生自卑心理,也不要嘲笑处于变声期而唱歌困难的同学;2)要避免在各种场合大声喊唱、喊叫;3)在生活中注意对嗓音的保护,避免过冷、过热或刺激辛辣的饮食,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睡眠等等。
二、学唱歌曲《榕树爷爷》一)聆听感受1.聆听歌曲,感触感染情绪和演唱方式2.再听歌曲,边划拍边听出歌曲的内容3.再听歌曲,随音乐律动,找出歌曲旋律不异的部分4.再听歌曲,随音乐律动,同时轻声哼唱引子与尾声部分5.听琴,准确演唱引子与序幕部分(可以用肢体举行配合)处理点:1)轻声歌唱;2)抒怀优美的声音演唱;3)在肢体的配合下两个声部的配合,让学生对比演唱感受和声的效果。
师:大家呼喊榕树爷爷的声音很优美,现在请一、二、三组继续呼喊,第四组扮演榕树爷爷回答。
听一听,演唱效果有什么不一样呢?(加入了合唱,让声音更有意境)。
六年级音乐《榕树爷爷》教学设计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第十二册第五课榕树爷爷执教人:聂慧娟单位:平顶山市新华区中心路小学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第十二册第五课榕树爷爷课题:《榕树爷爷》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歌曲《榕树爷爷》教材分析:《榕树爷爷》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为带有引子和尾声的二段体结构,旋律抒情优美,歌词借助了与榕树爷爷的对话,抒发了孩子们对榕树爷爷的深情与依恋。
歌曲引子中的一个声部生动的模拟了孩子们的热情呼唤,另一声部则以下行二度的音调和衬词“呣”,模拟了榕树爷爷亲切的回应。
尾声与引子是相同的,只是两个声部作了交换,在演唱时渐慢的速度、减弱的力度,营造了温馨宁静的气氛,仿佛在向榕树爷爷依依不舍的告别。
引子之后的两个乐段,第一乐段由两个平行乐句(同头异尾)组成,音乐显得稚气而俏皮。
第二乐段的两个乐句都以大跳进入,在节奏上与第一乐段形成了对比,表现了孩子们活泼欢快的喜悦心情。
教学目标:一、能够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榕树爷爷》,初步做到声部和谐准确。
二、在聆听、演唱等多种音乐活动中,感受体验合唱的美妙,并能说出歌曲二声部的特点。
︵1 6 6 5 5 -︱5 -0 0 ︱6 4 4 3 3 -︱3 -0 0 ︱︵榕树爷爷,榕树爷爷,︵︵三、通过学唱歌曲,抒发孩子们对榕树爷爷的深情与依恋。
教学重点:能够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引子和尾声的二声部合唱是本课难点。
教学设计思路:《榕树爷爷》是一首带有引子和尾声的二段体合唱歌曲,其合唱非常有特点,引子和尾声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一个声部呼唤,另一个声部应答,歌曲第一乐段的合唱类似,第二乐段的合唱属于同步节奏的形式,有一定难度,用一个课时学会歌曲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困难。
因此,我将第二乐段合唱作为第二课时的内容,在设计本课时,重点放在了引子和尾声的合唱,以孩子们对榕树爷爷的呼唤——诉说——告别为主线,引子部分先学习单声部,尾声部分合唱学习之后再将声部互换练唱引子部分,循序渐进解决歌曲难点,从而学会歌曲,初步做到声部和谐准确。
音乐榕树爷爷教案
音乐榕树爷爷教案教案标题:音乐榕树爷爷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音乐榕树爷爷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2. 通过歌曲,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播放音乐榕树爷爷的音频,让学生聆听歌曲。
2. 引导学生观察歌曲中的音乐元素和歌词内容,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和想法。
主体活动:3. 学生分组合作,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歌词,进行创编。
4.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他们创编的歌词段落,并与全班一起合唱歌曲。
5.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表达的保护环境的意义,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保护环境的方法和建议。
6. 学生分组进行音乐伴奏创作,选择合适的乐器或身体打击方式,为歌曲添加伴奏。
巩固活动:7. 学生分组进行小型音乐剧表演,将音乐榕树爷爷的故事搬上舞台。
8. 鼓励学生在表演中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评估活动:9.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歌曲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10. 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反思自己在合作中的贡献和不足之处。
教案扩展:1. 邀请音乐专家或音乐家来学校,与学生分享关于音乐和环境保护的经验和故事。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自然保护区或植物园,让他们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脆弱性。
3.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环保歌曲或音乐作品,展示给全校或社区。
教案评价: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将能够通过音乐榕树爷爷这首歌曲,了解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关怀。
通过合作创作和表演,学生将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能力,并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案还提供了扩展活动,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深入了解音乐和环境保护的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第十二册第五课
榕树爷爷
执教人:聂慧娟
单位:平顶山市新华区中心路小学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第十二册第五课
榕树爷爷
课题:《榕树爷爷》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榕树爷爷》
教材分析:
《榕树爷爷》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为带有引子和尾声的二段体结构,旋律抒情优美,歌词借助了与榕树爷爷的对话,抒发了孩子们对榕树爷爷的深情与依恋。
歌曲引子中的一个声部生动的模拟了孩子们的热情呼唤,另一声部则以下行二度的音调和衬词“呣”,模拟了榕树爷爷亲切的回应。
尾声与引子是相同的,只是两个声部作了交换,在演唱时渐慢的速度、减弱的力度,营造了温馨宁静的气氛,仿佛在向榕树爷爷依依不舍的告别。
引子之后的两个乐段,第一乐段由两个平行乐句(同头异尾)组成,音乐显得稚气而俏皮。
第二乐段的两个乐句都以大跳进入,在节奏上与第一乐段形成了对比,表现了孩子们活泼欢快的喜悦心情。
教学目标:
一、能够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榕树爷爷》,初步做到声部和谐准确。
二、在聆听、演唱等多种音乐活动中,感受体验合唱的美妙,并能说出歌曲二声部的特点。
︵1 6 6 5 5 -︱5 -0 0 ︱6 4 4 3 3 -︱3 -0 0 ︱︵榕树爷爷,榕树爷爷,︵︵
三、通过学唱歌曲,抒发孩子们对榕树爷爷的深情与依恋。
教学重点:
能够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歌曲引子和尾声的二声部合唱是本课难点。
教学设计思路:
《榕树爷爷》是一首带有引子和尾声的二段体合唱歌曲,其合唱非常有特点,引子和尾声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一个声部呼唤,另一个声部应答,歌曲第一乐段的合唱类似,第二乐段的合唱属于同步节奏的形式,有一定难度,用一个课时学会歌曲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困难。
因此,我将第二乐段合唱作为第二课时的内容,在设计本课时,重点放在了引子和尾声的合唱,以孩子们对榕树爷爷的呼唤——诉说——告别为主线,引子部分先学习单声部,尾声部分合唱学习之后再将声部互换练唱引子部分,循序渐进解决歌曲难点,从而学会歌曲,初步做到声部和谐准确。
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同学 们好, 同学们好,
榕树X X X X
X ─│X ─
0 0 │爷爷︵
︵X X ──│X X X ─│
榕树爷爷•︵榕树︵5 3 3 22 -︱2 -0 0︱5 2 --︱21 1 -︱1 ---︱︵爷爷,榕树爷爷,︵︵
●●
同学 们好, 同学
们好。
二、导入新课——呼唤
1、教师:再过三个月,你们就要小学毕业了,有一群可爱的孩子和你们一样即将毕业,他们非常留恋校园里的一草一木,特别是一棵年龄非常老的大榕树,孩子们有许多话想对榕树爷爷说,可大榕树还在沉睡,我们一起来把榕树爷爷唤醒吧!
① 榕 树 爷爷 ② 榕 树 爷 爷
2、学生齐读节奏,呼唤榕树爷爷。
3、出示乐谱,用歌声呼唤榕树爷爷。
(1)教师范唱,要求学生听辨和师生问好的旋律是否相同。
(2)教师再次范唱,设问:呼唤了几次?哪几次的节奏一样?
(3)学生演唱。
(4)提问:四次呼唤,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用渐强的力度变现孩子们的热情呼唤。
4、教师:榕树爷爷终于被唤醒了,孩子们要对他诉说些什么呢?学生聆听歌曲范唱。
三、学习歌曲
(一)诉说
1、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榕树爷爷》。
再次聆听范唱,要求学生演唱引子低声部。
2、出示乐谱,学习诉说部分高声部。
(1)教师范唱,设问:哪两句一模一样?学生学唱这两句。
(2)师生接唱
(3)学生完整演唱,教师纠正错误。
(4)引导学生用亲切的声音演唱。
3、出示合唱谱,学习诉说部分低声部。
4、学生分声部合唱。
(二)告别
1、出示尾声单声部乐谱,观察和呼唤部分旋律是否相同?表现了孩子们怎样的心情?学生讨论用怎样的的力度变化演唱。
2、出示合唱谱,教师范唱低声部。
3、学生学唱低声部。
4、学生分声部合唱。
(三)完整表现
1、出示歌曲完整乐谱,指出歌曲引子部分也是二声部合唱,与尾声相比声部做了互换,学生分声部完整演唱歌曲。
2、学生跟伴奏音乐再次演唱歌曲,教师指挥。
四、总结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