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管理学笔记总结归纳
管理学总结的必背知识点

一、管理概念和管理学的历史发展1. 管理的概念及其含义2. 管理学的起源和发展3. 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二、管理者的基本职能和角色1. 管理者的四大职能2. 管理者的角色理论3. 管理者的有效行为三、组织结构和设计1. 组织和组织结构的概念2. 组织结构的类型和特点3. 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四、领导与决策1. 领导的概念和特点2. 领导风格和领导能力3. 决策的过程和方法五、沟通与团队管理1. 沟通的定义和作用2. 沟通的原则和技巧3. 团队建设和团队管理六、人力资源管理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2. 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3. 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1. 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2. 竞争战略和绩效评估3. 变革管理的过程和方法八、项目管理和风险管理1. 项目管理的定义和特点2. 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组3. 风险管理的概念和方法九、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1. 企业文化的含义和作用2. 建设和传播企业文化3.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实践十、全球化和跨文化管理1. 全球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2. 跨文化管理的挑战和机遇3. 国际化经营的策略和方法以上这些知识点构成了管理学的核心理论内容,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应用这些管理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技能和综合素质。
同时,用心用功,将这些管理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才能真正发挥出管理学知识的价值和社会效应。
管理学笔记完整版

管理学笔记完整版第一章1、什么是管理,管理的概念含义?答: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预期的目标,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方法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的过程。
这一过程体现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与创新管理职能的基本活动中。
这一表述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世界上不存在无目标的管理,也不可能实现无管理的目标。
2、管理由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与创新这样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的。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协调就是使个人努力与组织的预期目标一致。
每一项管理职能,每一次决策都要进行协调,都是为了协调。
4、协调的中心是人。
任何组织都同时存在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但人与物的关系最终仍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任何资源的分配也都是以人为中心的。
由于人不仅有物质需要而且还有精神需要,因此,社会与人的各种因素都会对协调产生重要的影响。
5、管理存在于组织之中。
管理依存于组织的集体活动,离开了组织的集体活动来讨论管理是没有意义的。
6、协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也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
7、管理活动即强调目的又注重过程。
强调目的就是选择去“做正确的事”,这关系到管理活动的效果问题;注重过程则重视“正确的做事”,这关系到管理活动的效率问题。
在效果与效率之中,效果是本,效率是标,有效地管理就是要标本兼重即“正确地去做适当的事情”。
其他:⑴管理目的:管理是手段,其本身不是目的;⑵管理主体:管理者;一种职业;⑶管理客体: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⑷管理过程: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
(5)有效的管理者=理论掌握+技巧运用2、管理的职能答: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最基本智能。
计划:计划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管理者必须制定符合并支持组织总体战略的目标。
另外,他们必须制定一个支配和协调它们所负责的资源的计划,从而能够实现工作小组的目标。
管理学笔记——精选推荐

管理学笔记第一章绪论管理: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 四重含义:1、管理是服务于组织目标实现的一项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2、管理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工作活动构成的。
3、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要从效率和效果两个方面来评判。
4、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的,环境既提供了机遇和机会,也构成了挑战或威胁。
效益=高效率+高效果效率(efficiency):单位时间的成果量。
涉及活动方式。
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投入一定,产出增加;投入减少,产出维持不变)效果(effectiveness):通过努力获得的有用成果。
涉及活动结果。
(低效率高效果、高效率低效果、高效率高效果、低效率低效果)效益(performance):社会认可和接受的成果。
效率+效果管理的目标:设计和维持一种体系,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等),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
管理学特点:一般性、综合性、模糊性、实践性。
管理的性质:1)管理工作不同与作业工作2)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3)管理具有二重性。
管理的意义:1、管理——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管理。
2、管理和科技是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两翼。
3、中国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管理。
2.管理者的角色变化:1、不同管理层次的角色变动(不同管理职能的时间分布)2、组织规模对角色重要性的影响有效管理的五个领域:领域Ⅰ——管理自我领域Ⅱ——管理工作领域Ⅲ——管理人员领域Ⅳ——管理人际关系领域Ⅴ——管理具体情景——罗伯特?K?伯恩斯博士芝加哥大学企业关系中心的创建者和领导者管理环境环境研究的意义:1、环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土壤2、外部环境影响企业的管理关系3、外部环境影响企业经营管理的特色。
组织的一般环境:1、政治环境2、法律环境3、经济环境4、科技环境5、社会文化环境6、自然环境具体组织的特殊环境:1、供应商2、顾客 3、竞争对手4、政府机构及特殊利益团体组织环境特征的分析:1、环境的不确定性(1)低不确定性:简单和稳定的环境(2)较低不确定性:复杂和稳定的环境(3)较高不确定性:简单和动态的环境(4)高不确定性:复杂和动态的环境管理四职能:计划:为组织确定任务、宗旨、目标;实现目标的战略、措施、程序;以及实现目标的时间表和预算。
管理学基础笔记整理

管理学基础笔记整理一、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 管理学的概念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的规律性和原则性的学科,它是一门关于组织、领导、规划、控制和协调的学科,是围绕着如何有效地达成组织目标进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学科。
2.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管理学源远流长,在管理实践出现之前,管理的内容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管理学自古至今经历了管理思想的萌芽、管理学说的形成、管理学学科的确立等发展阶段,形成了不同的管理学派别和理论体系。
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1. 经典管理理论20世纪初期,美国管理学家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该理论主张科学地管理生产和组织劳动过程,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管理学家夫·泰勒提出的管理科学原理、亨利·福特对生产线的设计,都是经典管理理论的代表。
2. 行为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主张关注员工的行为及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强调员工的激励、沟通和领导。
代表性人物有埃尔顿·梅约和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3. 现代管理理论受到系统理论和复杂性理论的启发,现代管理理论提倡关注组织内外部环境的互动、组织内部的互联性和复杂性,代表性学者有彼得·德鲁克和亚伯拉罕·马斯洛等。
三、管理学的基本方法和工具1. 计划与决策计划是指通过对未来进行预测和设想,为实现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和程序。
决策是指在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进行选择,以确定未来行动方向。
2. 组织与领导组织是指管理者将各种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协调一致的整体。
领导是指管理者有效地影响和激发员工,使其共同朝着共同目标努力。
3. 控制与评价控制是指管理者对组织实施的各项计划进行监控和评价,并做出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评价是指对组织及其成员进行绩效评价,以便为决策提供依据。
四、管理学的应用领域1. 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是管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包括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企业管理涉及的内容多样、复杂。
管理学重点笔记

《管理学》重点笔记第一节治理所要解决的差不多矛盾有限的资源与互相竞争的多种目标的矛盾,这是治理的差不多矛盾。
第二节治理的含义治理是通过打算、组织、操纵、鼓舞和领导等环节来和谐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的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和谐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是为使整个组织活动更加富有成效,这也是治理获得全然目的。
第三节治理的作用在没有治理活动和谐时,集体中每个成员的行动方向并不一定相同,以至于可能互相抵触。
即使目标一致,由于没有整体的配合,也达不到总体的目标。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经济的进展,治理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美国经济进展速度比英国快,其要紧缘故确实是依靠较高的治理水平。
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讲过,美国经济的领先地位三分靠技术,七分靠治理。
没有现代财务、成本、质量治理和科学决策制度,没有扎扎实实的治理基础工作,就不能搞现代市场经济。
第四节治理学的特性一、治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治理学的要紧母的是要指导治理实践活动。
二、治理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治理学具有科学的特点:1客观性2实践性3理论系统性4真理性5进展性总之,治理学完全具备科学的特点,确实是一种反映了客观规律的综合的知识体系。
治理学又是一门艺术:因为艺术的含义是指能够熟练的运用知识,同时通过巧妙的技能来达到某种成效。
而有效的治理活动正需要如此。
三、治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学科在给定条件下能够得到确定结果的科学称之为精确的科学。
治理学则不同,在已知的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形下,有可能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
治理要紧是同人发生关系,对人进行治理,那么人的心理因素就必定是一种不可忽略的因素。
而在这种复杂的情形下,我们还没找出更有效的定量方法,使治理本身精确化,而只能借助于定性的方法,或者利用统计学的原理来研究治理。
四、治理学的系统观念系统确实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要素所构成的集合。
作为系统观念有以下几点:1 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性。
2 重视系统的行为过程。
3 按照研究目的来考察系统。
管理学所有重点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所有重点知识点总结一、管理学概论1. 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中的人员和资源,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2. 管理的特征管理的特征包括目的性、全面性、系统性、协调性、灵活性和科学性。
3. 管理的作用管理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以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和壮大。
4. 管理技术管理技术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基本要素。
计划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确定行动方案、组织是指将资源配置到适当位置以达成目标、领导是指发挥影响力,促使员工努力工作、控制是指对组织进行监督、引导和调整,确保实现预定目标。
二、管理学基本原理1. 公司管理原则公司管理原则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基本要素。
2. 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职能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方面。
3. 管理的原则管理的原则包括透明、公正、公平、高效和创新等。
4. 管理的技术管理的技术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基本要素。
三、管理学的基本理论1. 经济学管理理论经济学管理理论主要是以经济学为基础,通过全面比较、分析和研究,使企业与经济的管理活动能够进行顺利、有序的进行和组织。
2. 社会学管理理论社会学管理理论主要是以社会学为基础,通过社会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帮助各种企业及与社会的管理者完成对于人与社会关系的应用和研究。
3.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主要是以人力资源管理学为基础,通过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企业各种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工作环境的创造。
四、管理学的基本方法1. 计划方法计划方法是指在正式及非正式计划中考虑到小集团、中集团、大集团、公司及其他社会经济活动实体在个别和集体方面遵循相关的政策、目标、原则、方法和指导方针。
2. 组织方法组织方法是通过实际的过程和系统组织来保证最有效的对企业各种活动的控制。
3. 领导方法领导方法是运用领导者全面、周到、热忱的关怀,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同时使员工的绩效更好达成公司的目标。
管理学大一知识点总结笔记

管理学大一知识点总结笔记第一章绪论1.1 管理学的定义和特点1.2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1.3 管理思想的基本范式1.4 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5 管理实践的重要性第二章组织与管理2.1 组织的概念及特征2.2 组织的类型和结构2.3 组织的设计与变革2.4 组织文化与组织行为2.5 组织行为的影响因素第三章决策与计划3.1 决策概述及决策理论3.2 决策模型与决策方法3.3 计划的概念与分类3.4 企业战略规划3.5 经营计划与控制第四章领导与沟通4.1 领导的概念与特征4.2 领导行为与领导力理论4.3 领导风格与领导技能4.4 沟通的概念与要素4.5 沟通技巧与沟通障碍第五章激励与团队5.1 激励理论与激励方法5.2 激励因素与激励设计原则5.3 团队的概念与特征5.4 团队建设与团队管理5.5 团队决策与团队绩效评估第六章控制与评估6.1 控制的概念与作用6.2 控制过程与控制原则6.3 控制方法与控制技术6.4 绩效评估的概念与目标6.5 绩效评估方法与应用第七章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7.1 管理伦理的定义与意义7.2 管理伦理原则与价值观7.3 社会责任的概念与层次7.4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7.5 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的实践总结与展望本章主要总结了管理学大一的知识点,包括管理学的定义和特点、组织与管理、决策与计划、领导与沟通、激励与团队、控制与评估以及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管理学是一门关于组织和管理的学科,旨在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组织内的资源,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丰富而复杂,从传统的科学管理到人本主义管理再到现代的系统管理,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和观点。
同时,管理学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密切相关,相互交叉影响,共同促进了管理学的发展。
管理学基础笔记整理

管理学基础笔记整理一、管理学概述1.管理学的定义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规律、管理现象以及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组织、计划、领导、控制、协调等多方面内容。
2.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应用,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时效性。
3.管理学的发展历史管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科学管理时代、人际关系时代和系统管理时代等不同阶段,各个阶段都对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1.管理者角色理论管理者的角色包括信息处理者、决策者、人际关系协调者和代表者等,不同的角色要求管理者具备不同的技能和素质。
2.管理者行为理论管理者的行为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面,管理者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有效的行为,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3.管理者决策理论管理者需要不断进行决策,包括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操作性决策等,决策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组织的运作和发展。
4.管理者沟通与协调理论管理者需要进行沟通和协调,实现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和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5.组织理论组织是管理的基本单位,包括权力结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信息系统等方面,组织的设计和运作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效果和组织的稳定性。
三、管理学的基本功能1.计划管理者需要对组织的目标和资源进行合理规划,确定组织的发展方向和具体实施步骤。
2.组织管理者需要进行组织架构设计,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责关系,建立良好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
3.领导管理者需要具备领导才能,激励员工、协调各部门,推动组织不断发展。
4.控制管理者需要进行组织绩效的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四、管理学的实践应用1.企业管理企业作为管理的基本单位,需要应用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组织、计划、领导和控制等各个方面。
2.公共管理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需要进行有效管理,以实现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3.非营利组织管理非营利组织包括学校、医院、慈善机构等,同样需要进行有效管理以达到其宗旨和目标。
管理学笔记

管理学笔记当谈到管理学时,有几个核心概念和原则可以帮助你理解这个领域。
下面是一些管理学的笔记和关键观点:1. 组织:组织是指为实现共同目标而结合在一起的人员和资源的集合体。
组织可以是企业、非营利组织、政府机构等。
管理学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规划、领导和控制组织。
2. 管理职能:管理学通常将管理职能划分为四个主要方面: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规划涉及设定目标和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策略。
组织包括设计组织结构、分配资源和建立有效的工作流程。
领导涉及激励员工、促进合作和指导团队实现目标。
控制涉及监督绩效、进行评估和纠正偏差。
3. 管理者角色:管理者需要履行不同的角色,包括决策者、沟通者、协调者、领导者和监督者。
管理者必须根据情境和任务的需要,在不同的角色之间灵活转换。
4. 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在组织中共享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模式。
它可以对组织绩效和员工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管理者在塑造和维护组织文化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5. 沟通:良好的沟通对于有效的管理至关重要。
管理者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清晰、理解员工需求和处理冲突。
6. 决策:管理者需要不断做出决策,包括战略决策、运营决策和人事决策等。
有效的决策需要收集和分析信息、评估风险和后果,并权衡各种选择。
7. 变革管理:管理者经常面临变革和转型的挑战。
变革管理涉及识别变革的需要、制定变革计划、管理抵制和推动变革的实施。
这些只是管理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则。
管理学是一个广阔而复杂的领域,涉及到许多不同的理论、模型和实践。
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你可以进一步扩展你的管理学知识和技能。
管理学笔记(5篇范文)

管理学笔记(5篇范文)第一篇:管理学笔记1、简述管理的定义含义是什么?管理是指管理者为了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包含以下六层含义: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
管理不是盲目无计划的,本能的活动。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存在于任何一个组织。
管理工作适用于各种大小组织,包括营利的和非营利的企事业、制造业以及服务业。
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
管理主要协调人与事、人与物以及人与人的活动和利益关系,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
3.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目标进行的。
目标不明确,管理便无从谈起,目标浊否切合实际,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成败或成效的高低。
4.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不,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5.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管理者是指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的人。
管理者对管理的效果、对组织的效果承担重大责任。
管理者的责任有三个层次:一是管理一个组织;二是管理管理者;三是管理工作和员工6.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组织目标是通过组织活动实现的,而任何组织活动都离不开使用或消耗一定的资源。
资源主要包括资金、物质和人员三个方面,因为这三个英文单词的第一字母均为M,故人们也简称之“3M”。
管理作为协调活动,无非就是以最低的成本获取和使用组织资源,以最佳方式安排组织活动,从而使组织活动更有效地趋向其目标。
2、著名的霍桑实验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什么?第一阶段,工场照明试验:1.照明度的变化对生产率几乎没有影响,2.由于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太多,且难以控制,故照明对产量的景程无法准确测量。
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试验:1.无论各个因素如何变化,产量都是增加的,其他因素对生产率也没有特别的影响,2.似乎督导方法的改变使工人工作态度有所变化,因而产量增加。
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与调查:所得结论与上述试验相同,即“任何一位员工的工作绩效,都受到其他人的影响”。
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试验:1.工人既不会充当“快手”,也不会成为“慢手”,他们会在“过得去”时自动松懈,2.“霍桑效应”:即对于新环境的好奇和兴趣,足以导致较佳的成绩。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一、管理学概论1、概念:管理学就是在一定得环境下,为有效得达到组织得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得发挥对组织资源与组织活动进行有意识得有组织不断得协调活动。
特征:目得性、人本性、组织性、有效性创新性。
性质:二重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2、基本职能: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
3、管理者与管理对象分类:高层、中层、低层管理者(地位不同) 综合、职能、直线、参谋人员(性质与范围不同)4、管理者得角色①人际角色来自于正式权利,并必须处理与组织成员与其她利益相关者得关系(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②信息角色:依靠建立起来得组织内外得关系网,管理者成为组织得神经中枢并获得与传递信息(监督者、传播、发言人)③决策角色:全面信息做出决策、组织成员按计划行事,分配资源,保证计划得实施与完成。
(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5、管理者得素质与技能素质:良好得思想品德、德才兼备;身体素质好;良好得信息素质;良好得心理素质。
技能:技术技能、具有解决专业技术问题得能力;人际技能:管理处理人际关系得技能,能理解激励她人;概念技能:管理者具有观察、理解与处理各种全局性得复杂关系。
6、管理得对象:人、财、物、时间信息与无形资产。
二、管理思想与理论得形成与发展1、古典管理理论①科学管理之父--泰罗A科学管理得出发点:科学管理得中心问题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得工人;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得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得工具、机器与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实行有差别得计件工资制; 工人与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得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实行职能工长制;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B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遵循得原则: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②韦伯行政组织理论主要内容三种权力类型: 1)理性—合法得权力 2)传统得权力 3)超凡得权力韦伯—理想行政组织体系得特点: 1)明确得分工 2)自上而下得等级体系 3)人员得考评与教育 4)职业管理人员 5)遵守规则与纪律 6)组织中人员之间得关系2、行为管理理论霍桑试验—四个阶段①工作场所照明实验②继电器装备室实验③大规模访谈研究④接地板接线实验梅奥在霍桑实验得基础上,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其主要内容有三1)职工就是“社会人” 2)满足工人得社会欲望,提高工人得士气,就是提高生产效率得关键。
管理学基础笔记整理

管理学基础笔记整理1. 管理学概述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的规律性和特征的学科,它囊括了组织、计划、领导、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管理活动,即在组织中进行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以达成组织目标的行为。
2.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管理学的发展可以分为经验管理阶段、行政管理阶段和科学管理阶段。
经验管理阶段强调经验总结和管理技能,行政管理阶段注重管理原则和管理理论的发展,科学管理阶段侧重于科学方法和规范化管理的应用,同时也提出了许多管理理论,如管理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
3. 管理学的基本概念(1)管理:指指导和协调组织中各种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2)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的目标和规则结合起来的人们。
(3)领导:是指影响和激励员工,引导他们为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4)控制:是指对组织实施的各种活动的规范性的检查和督促。
4. 管理学的核心理论(1)经验管理理论:强调通过经验总结和管理技能来进行管理,侧重于管理者的个人经验和技能。
(2)行政管理理论:由亨利·弗ェ约尔提出,强调管理者必须是行政专家,侧重于管理原则和管理理论的发展。
(3)科学管理理论:由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注重管理科学的方法,强调规范化管理、工作分工和效率管理。
5.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1)奖惩原则:激励机制是企业激励员工变得更加高效的重要手段,奖惩不均衡可能会导致员工工作动力不足。
(2)分工原则:工作应根据不同的功能和资格进行分工。
(3)权责明晰原则:管理者需明确分工职责和权限。
6. 管理者的基本素质(1)智慧:智慧是管理者必备的素质之一,管理者需要善于思考和决策。
(2)勇气:管理者需要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能够保持冷静,并勇于承担责任。
(3)谋略:管理者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善于谋略和规划。
(4)责任感:管理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对自己的决策和行动负责。
7. 管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管理学理论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企业管理、组织管理、项目管理以及个人时间管理等方面。
管理学必背知识点

管理学必背知识点一、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管理学的定义:管理学是研究组织中的管理活动、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的学科。
2. 管理的基本功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3. 管理的层次:高级管理、中级管理和基层管理。
4. 管理的特点:目标性、系统性、协调性、灵活性和科学性。
二、管理的过程1. 计划:确定组织的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和计划。
2. 组织:将资源合理配置,构建适应目标实现的组织结构。
3. 领导:通过影响和激励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达成。
4. 控制:监督和评估组织的绩效,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三、管理的理论1. 科学管理学:强调通过科学方法来管理,提高效率和生产力。
2. 行为管理学:关注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强调人性化管理。
3. 现代管理学:强调适应变化和创新,注重组织的学习和发展。
4. 质量管理学:注重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追求零缺陷和客户满意度。
5. 策略管理学:关注组织的长期发展方向和竞争优势。
6. 变革管理学:研究组织变革的过程和策略,强调管理变革的能力。
四、管理的技能1. 沟通技巧:有效地传递信息和理解他人的意图。
2. 决策能力:分析问题、制定决策方案并做出决策。
3. 领导能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达成组织目标。
4. 团队合作:协调不同成员的工作,实现协同效应。
5. 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内外部利益冲突。
6. 问题解决:识别和解决组织中的问题,改进工作流程和绩效。
五、管理的环境1. 内部环境:包括组织的文化、结构、人力资源和技术等内部要素。
2. 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和法律等外部要素。
3. 不确定性环境:变动频繁、难以预测的环境,需要灵活应对。
六、管理的伦理1. 遵守法律法规:管理者应遵守国家和组织的法律法规,诚信经营。
2. 尊重员工权益:关注员工的权益和福利,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3. 社会责任:管理者应承担起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积极回馈社会。
七、管理的挑战1. 全球化竞争:面对全球市场的竞争压力,管理者需要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管理能力。
管理学笔记

管理学笔记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管理一、管理的含义1、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管理者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社会活动。
2、管理的含义:(1)管理是由管理者进行的活动(主体)(2)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环境)(3)管理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目标)(4)管理动员和配置有效资源(客体)(5)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职能)(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二、管理的特性1、管理具有两重性(1)一般性和特殊性一般性:管理是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相伴而生的活动;管理也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常务。
→管理是人类社会的自然属性,具有可学习性和可借鉴性。
特殊性:a、管理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关系中进行的,管理的社会历史性质无疑是由不同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政治经济关系决定的;b、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环境和条件的管理,也有其特殊属性和特有规律。
(2)科学性和艺术性科学性:管理必须按照客观规律,按照科学规范的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
艺术性:a、集中体现在管理活动中对于“度”的把握;b、体现在创造性2、管理具有目标性关键句:管理目标是区别管理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的重要标志之一管理目标复杂性的体现:(1)管理目标一般是特定组织和群体的共同目标(共同性)(2)管理目标具有层次结构(层次性)(3)管理目标具有时间跨度的区别(时间跨度性)(4)管理目标具有多种价值含义(多种价值性)3、管理具有组织性组织:特定的社会成员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按照特定规则组成的集合体。
关键句:a、组织是管理的基础;管理是组织的机能。
b、组织在管理中起着关键枢纽作用,构成了管理的核心要素。
管理组织性的体现:(1)管理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具有同一性(2)管理必须以组织作为其运行和实施的载体和依托(3)管理必须以组织的合理构建作为其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和基本职能(4)管理活动受组织规则和规范的制约,需要按照组织的法定程序进行4、管理具有创新性创新性的来源:a、管理的条件和环境的变化;b、管理因素的发展变化和管理方式的深化更新关键句:蒙特.H.卡斯特指出:管理的特点就是变革――迅速的、不断的、根本的变革。
管理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管理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一、引言在接触管理学的知识之前,我对于管理的理解相对狭隘,认为管理仅仅是领导者对下属的命令和决策。
然而,通过阅读《管理学》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管理学的内涵和外延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和复杂得多。
管理不仅仅是命令和决策,更是一种过程,一种艺术。
它涉及到人、事、物的方方面面,需要运用各种策略、技巧和方法来实现有效的管理。
二、读书笔记摘抄1.管理学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管理学的科学性体现在其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可重复性和可预测性上,而其艺术性则体现在管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上,需要管理者具备独特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2.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是由人组成的,人在管理中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
因此,理解人和人的行为是管理学研究的核心。
3.管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探索管理的规律性。
管理学的规律性体现在各种管理职能、管理过程、管理方法和管理的效果上。
只有掌握管理的规律性,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
4.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案例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方法。
5.管理学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这些职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是实现有效管理的基础。
6.管理者在实践中有不同的角色定位,包括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人际角色涉及到管理者的领导和激励能力,信息角色涉及到管理者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决策角色涉及到管理者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7.管理学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科学技术、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管理学的发展。
8.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密切,如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
这些学科为管理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持。
三、感悟通过阅读《管理学》这本书,我对管理学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我认为,管理学是一门极具实用价值的学科,它不仅提供了管理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还指导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管理的原理和技巧来实现有效的管理。
(完整版)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1、管理学概论1、概念:管理学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为有效的达到组织的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的发挥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进行有意识的有组织不断的协调活动。
特征:目的性、人本性、组织性、有效性创新性。
性质: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基本职能: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
3、管理者与管理对象分类:高层、中层、低层管理者(地位不同)综合、职能、直线、参谋人员(性质与范围不同)4、管理者的角色①人际角色来自于正式权利,并必须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②信息角色:依靠建立起来的组织内外的关系网,管理者成为组织的神经中枢并获得和传递信息(监督者、传播、发言人)③决策角色:全面信息做出决策、组织成员按计划行事,分配资源,保证计划的实施和完成。
(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5、管理者的素质与技能素质:良好的思想品德、德才兼备;身体素质好;良好的信息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
技能:技术技能、具有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人际技能:管理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能理解激励他人;概念技能:管理者具有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
6、管理的对象:人、财、物、时间信息和无形资产。
2、管理思想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古典管理理论①科学管理之父--泰罗A 科学管理的出发点: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实行职能工长制;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B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遵循的原则: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②韦伯行政组织理论主要内容三种权力类型:1)理性—合法的权力2)传统的权力3)超凡的权力韦伯—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1)明确的分工2)自上而下的等级体系3)人员的考评和教育4)职业管理人员5)遵守规则和纪律6)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2、行为管理理论霍桑试验—四个阶段①工作场所照明实验②继电器装备室实验③大规模访谈研究④接地板接线实验梅奥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其主要内容有三1)职工是“社会人” 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管理学笔记重点(考试必看)

�等统系子务财、统系子术技如�统系个多许为分素要个 6
派学”论理策决“�三
型模性机随和型模性定确�为分类种量变的型模据根�2
型模性示指和型模性述描�为分可用作的型模据根�1 ”学科理管“与型模学数�二� 素因为行的人虑考
少较而�益效济经的佳最得获以织组的理合最到得力产生使�段手理管及法方理数的进先用使�想思导主
化代现理管、理管本人 段阶论理理管代现� �代年 08�代年 02 纪世 02�段阶三第、3 激刺质物、度制章规的格严用张主�心中为率产生动劳高提以、设假”人济经“、评批的理管验经对�点特 。高提速迅平水力产生会社、展发大重术技学科、段阶断垄入进义主本资�景背 理管学科 段阶论理理管典古 � �初纪世 02�末纪世 91�段阶二第、2 。学科门专成形未还理管�理管验经的式坊作工手于基是仍上本基但�想思理管的值价有多许了出提�点特 。革变大重的式方产生和产生大化会社家国义主本资�景背 理管验经 段阶生产育孕�纪世 91-81�段阶一第、1 段阶个四的展发与生产论理理管方西 题问率效产生的场 。理管行进业企对法方的学科和
。理管要需系关种各调协�础基的的业企代现和家国化代现是工分会社的划业专度高�3
。力努同共的员成体全靠要需�展发期长的业企会社现实�4
。题问的决解须必理管是则�用利的理合行进源资的限有将何如�象现济经的期长种一是将缺短源资�1 性识知�3 �性存依�2 性的目�1 点特的动活类人�一 动活理管的类人 社版出学大旦复——�板四第�多三周 法方与理原――》学理管《 学理管与理管 节一第 章一第 性要必的理管�二
雷戈麦。为行的人着配支要需的次层高设假则论理 y�为行的人个着配支要需的次层低较设假论理 x�论结 惩种一是还足满种一是成看作工把们他于决取欢喜的作工对们他�的上向极积是都人�点观要主的论理 Y 。作工成完地稳稳平平于足满常通�志大无胸人般一。标目作工成完去地力努们他使能才 。性造制和能才的己自挥发于衷热都们人�任责担承意愿下况情常通在们人。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管理与管理学一、管理的概念1、定义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就是管理245)、管理者的角色。
管理者是一个组织的管理者;管理管理者的管理者(团队意识);管理工作或工作的管理者。
二、管理的性质1、组织劳动(自然属性)2、监督和指挥劳动(社会属性)3、管理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科学性是指管理过程中总结出的规律性方法的属性。
三、管理学的特点和内容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特点:一般性;综合性;历史性;实践性。
12323第二节一、1、早期管理方法或实践阶段(人类社会产生到18世纪)2、早期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18世纪到19世纪末)3、管理理论的形成发展阶段(19世纪至今)二、早期管理活动实践1、四大文明古国的管理实践2、中世纪的管理实践三、管理思想的萌芽1、有关管理职能原则方面;2、有关具体管理技术方法方面四、管理学的产生(管理活动为基础,并在近代的科学管理理论和过程,组织理论的研究上产生)。
1、23五、管理学的初步发展1、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2、管理科学理论伯法(美国)一系列现代管理科学方法理论,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有决策和规划的科学。
它是与行为科学平行发展的,是古典管理科学的新发展。
第三节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及其发展一、现代管理理论丛林1、社会合作系统学派2、3、4、5、6、7、统。
李维特8、数学学派二、管理理论发展的新探索1、系统管理理论2、权变管理理论3、现代管理理论的新突破(1)、对人的看法上(经济——社会——复杂)(2)、管理范围和组织要素(3)、管理犯法和手段(4)、管理的目的12131第二章一、1、和条件因素的总和。
环境不仅包括组织外部环境,还包括组织内部环境。
2、分类。
1)、组织外部环境(一般环境;任务环境)一般环境因素是指可能对这个组织的活动产生影响、但其影响的相关性却不清楚的各种因素。
一般环境包括经济、政治法律、文化和科学技术等。
任务环境是指对某一具体组织目标的实现有直接影响的那些外部环境。
2)、组织内部环境组织内部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组织业绩的内部条件因素的总和。
组织文化是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组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生成和发展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的行为规3、二、1、2、12、组织文化的特征客观性;差异性;民族性3、组织文化的类型1)、硬汉式(高风险,快反馈的组织)缺乏恒心,短视,人事变动大;2)、“拼命干、尽情玩”式组织文化(低风险、快反馈的组织)对人要求投入、执着。
3)、攻坚式组织文化(高风险、慢反馈)沉着、慎重、深思熟虑。
4)、过程式(低风险,慢反馈)4、组织文化的培养123123第三章一、1狭义: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管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
2、计划工作的性质1)、目的性;2)、首要行;3)、普遍性;4)、效率性;5)、创造性3、计划种类1)、按计划的形式分类宗旨:组织的目的或使命,社会对组织的基本要求;目标:规定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在一定时期要达到的具体成果;战略:组织为了实现组织长远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向,资源分配的纲领性文件;政策:公司或企业组织在决策的时候用来指导沟通行为和思想的明文规定;23二、1、会和威胁。
2)、确定目标3)、确定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4)、拟定计划方案5)、对方案进行评价6)、挑选可行方案2、计划工作的方法1)、运筹学方法研究在物质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如何统筹兼顾整个活动所有环节之间的关系,为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案提供数量上的依据,以便能够234531)2)341、目标1)、含义和性质目标是根据组织宗旨所提出的组织在未来一定时间内要达到的状态。
1)、层次性:a,环境层目标:社会加于组织的目标。
b,组织层目标:组织自己追求的目标。
c,个人层目标:组织成员追求的目标。
2)、多样性3)、网络化4)、时间性2)、分类和作用2、B、强调自我控制C、下放权力;D、注重成果。
3)、过程A、建立目标体系;B、明确责任;C、组织实施;D、检查评价。
4)、缺陷A、偏于操作而忽视原理研究;BCDE11形势的复杂多变;4)、竞争压力;5)、组织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
2、战略管理层次1)、制定公司层总体战略规划公司的性质、目标、方法、行动等。
2)、事业层管理怎么做,做什么,内容。
3)、职能层战略管理支持事业层的本部门发展计划。
3、战略管理过程1)、战略规划211握来推断未来。
作用在于帮助人们认识和控制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减少风险。
预测既是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又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预测是提高管理遇见性的重要手段。
预测有助于促使各级管理人员向前看。
预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组织的成败。
2)、预测的程序A、确定预测目标,制定预测方案(编制预测预算,安排工作日程)B、收集分析资料(开展相关调查,收集数据)C、选择预测方法进行预测DE21决策是指为解决组织问题,实现目标运用科学理和方法,拟出2个以上可行方案,从中选择或综合出一个优化方案进行实施活动的过程。
类型:A、按重要程度: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B、决策主体的管理层次:高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C、决策重复性:常规决策和非常规决策。
D、按决策条件的确定性程度:确定性决策和非确定性决策。
2)、决策原则和程序原则:系统性;信息真实性;择优原则;民主性原则。
程序: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提出备选方案;评价选定方案;执行决策方案。
3)、决策方法AB第四章一、1、2、组织的形式1)、正式和非正式组织(是否程序化)2)、试题组织与虚拟组织3)、机械式组织与有机式组织(组织的运行状况)二、组织结构设计的一搬原则1、部门化原则把组织内部各活动进行分类,并以此建立专业化的亚单位的行为提高效率。
依据:职能;产品;地区;服务对象。
2、等级化原则最高层到最底层的排雷建立一个明确而连续的指挥链系统为了信息的传递和权3、4、5、6、7、三、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1、业务流程设计主导性业务、辅助性业务,监督性业务2、按优化了的业务流程设计岗位3、明确岗位的职责(定型化,定时化,定量化)4、给各个岗位配备人员5、画出组织结构示意图(组织结构设计)四、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直线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
第五章领导职能一、1、其2、3联络和激励原理。
要求:实质要求处理人际关系。
(通过三个方面达到一个目的)1)、不断鼓舞下属的士气;2)、把握下属工作的目的,要了解人们变化着的期望;3)注意社会环境对组织成员的影响;4)、要综合运用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手段;方法:畅通组织内外沟通联络渠道;运用恰当的激励措施和方法;不断改进完善领导艺术和作风;达到创造一个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氛围的目的。
二、沟通1、概念233)、412是正式组织程序以外的信息传递,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多以口头方式,得益于非正式组织。
优点:不拘于形式,直接明了,沟通速度快,可以了解到正式沟通渠道难以提供的内幕消息。
缺点:难以控制,会导致小集团,小圈子的产生,影响凝聚力和稳定。
处理:保证正式沟通渠道的健全,畅通,对当局的信任和好感。
3)、沟通的原则和方法原则: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
方法:发布指示;回忆记录;个别交谈。
4)、沟通障碍的处理问题三、1、2、3、激励的方法和要求方式:思想工作(关心激励);奖励激励(认同激励);参与激励(公平激励);领导激励(惩罚激励)原则:物质和精神相结合;按劳分配;因人而异的激励。
第六章控制理论一、控制职能概述指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的要求相一致按照既定的标准,对组织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调节的管理活动。
管理控制系统由被控对象、控制器、信息反馈机构组成。
控制职能在管理当中的地位:1)、控制职能是管理基本职能之一,在管理职能体系11AB2ABC21)、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闭环控制系统适应性比较强,信息反馈有回路;开环控制系统适应性较差,效率较高。
2)、按阶段分为预先控制、同步控制、反馈控制。
预先控制是对控制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或矫正的措施,保证目标的实现;同步控制是在受控系统运行中,发现偏差,及时解决的控制方式。
反馈控制是指受控系统偶那个停止运行之后,对最终结果进行多方面的考核和分析,以指导未来的工作。
三、有效控制的基本要求控制应具有整体性,要讲究客观性,保证实时性,考虑灵活性,注意经济性。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