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提纲 人人生而平等
人生而平等总结
人生而平等总结人生而平等,是指每个人在出生时都应该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
这个理念是由启蒙思想家们在18世纪提出的,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和平等对待,无论种族、性别、宗教、阶级或残疾状况如何。
人生而平等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具有相同的才能、智力或机会,而是指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人生而平等的理念是基于人类的尊严和价值,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基本人权,包括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平等待遇等。
人生而平等的理念在一些国际法律和宪法中得到了明确的规定。
例如,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条明确表示:“所有人生而自由,尊严和权利均等。
”这一原则被广泛接受并被认为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础之一。
人生而平等的重要性体现在各个方面。
首先,人生而平等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当每个人都受到公平对待时,社会的不满和冲突会减少,人们更有可能和平共处。
其次,人生而平等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当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展自己的潜力时,社会的创新与创造力会得到释放,各行各业都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关于人生而平等的实践存在一些挑战。
一方面,种族、性别、阶级等社会差异导致一些人在机会和资源分配上面临不平等的问题。
另一方面,文化、宗教和传统的影响也会对人生而平等产生一定的限制。
此外,一些人可能会因为身体残疾或认知障碍而面临不平等的待遇。
为了实现人生而平等的目标,社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法律和法规应该保护每个人的权利并禁止各种形式的歧视行为。
其次,教育系统应该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以便每个人都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此外,社会各界应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对人生而平等的认识和理解。
人生而平等的理念不仅适用于个人层面,也适用于国家和全球层面。
国家应制定公平的政策和法律,确保每个人都能享有平等的机会。
全球范围内,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的差距,确保每个人都能过上体面的生活。
总之,人生而平等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和伦理原则,指导着我们对待他人和参与社会。
人人生而平等说课稿
人人生而平等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平等待人》这一课是八年级广东版思想品德第二单元善待他人第二课的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平等观念日益普及,平等待人成为现代社会的人们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学生之间在家境贫富、天分高低、父母地位高低等方面存在差异,同时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平等思想和不平等的现象对学生会产生负面影响,造成一些学生缺乏平等的观念,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某些歧视他人的态度,甚至个别人形成恃强凌弱的恶习;少数学生因为自身的家庭贫困、天分不高、学习成绩不理想等因素,而产生自卑的情绪。
因此教材的编写是要培养学生人格平等、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意识。
平等待人既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需要,也是善待他人这一课的必然要求是善待他人这一课的必然要求。
在上一课诚信待人的教学之后,本课以“尊重他人,平等待人”为中心展开。
包括四小节:第一节:人格平等的含义,尊重他人平等的人格;第二节:平等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等。
本课与诚实守信及与人为善共同构成善待他人的内容。
本课平等待人起着对教材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教材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教材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教学课时为3课时,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容是第一课。
二、说学情分析初中生在与成年人、社会各方面的交往中,有较强烈的被尊重的情感需要,希望受到他人的平等对待,希望父母以及长辈把他们也看成大人,而不是小孩;同时,也希望得到同龄人的尊重和平等对待。
同时在现实生活中,缺乏平等意识,尊重之心。
凭着家境、外貌、出身、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歧视他人,有的学生甚至产生自卑的态度,不懂得如何平等待人。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懂得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人与人之间在人格和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人人生而平等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人生而平等。
自古以来,平等观念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从古希腊的“平等是正义的基石”,到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自由、平等、博爱”,再到今天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平等观念贯穿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平等。
平等,不仅仅是法律意义上的平等,更是道德、精神和人格上的平等。
法律上的平等,意味着每个人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道德上的平等,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精神上的平等,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真理,追求美好;人格上的平等,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天生优越的,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天生低贱的。
我们都是宇宙的儿女,都是地球上的同胞。
正如美国独立宣言中所说:“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看到了许多不平等的现象。
贫富差距、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这些不平等现象严重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我们要坚决反对一切不平等现象,努力构建一个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
那么,如何实现人人生而平等呢?首先,我们要加强法治建设。
法律是保障平等的最有力武器。
我们要完善法律法规,坚决打击各种不平等行为,让每个人都能够在法律的保护下享有平等的权利。
其次,我们要提高公民素质。
一个文明的社会,需要每一个公民都具有平等意识。
我们要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公民的平等观念,让每个人都明白,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再次,我们要关注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往往更容易受到不平等的对待。
我们要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最后,我们要倡导平等文化。
平等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它能够激发人们的平等意识,推动社会的进步。
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平等文化,让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实现人人生而平等的目标而奋斗!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为构建一个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大家!。
人人生而平等的发言稿
人人生而平等的发言稿
首先,我想向大家表达对人人生而平等这个重要主题的支持和认同。
我们在今天的这个场合聚集在一起,不仅是为了庆祝我们自己的价值和尊严,也是为了呼吁全球社会实现真正的平等和公正。
每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平等权利,不论种族、性别、宗教、国籍或任何其他差异。
这是一项基本的人权,被提及在许多国际法律文件中,包括《世界人权宣言》和《国际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等。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经常看到不同形式的不平等对待。
世界各地仍然存在着令人痛心的歧视和偏见现象。
对待女性、少数族裔和弱势群体的不平等现象令人沮丧,且这只是冰山一角。
在某些地区,人们仍然受到剥削、压迫和人身伤害的威胁。
我们需要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为实现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而奋斗。
这需要全球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政府应该制定公平和平等的法律,以保护每个人的权益。
教育系统应该教育学生,培养平等和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媒体应当传播包容和平等的信息,消除偏见和歧视。
我们每个人也肩负着责任。
我们应该审视自己的言行,避免歧视和偏见。
我们要学会接纳他人的不同,并为包容性和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我们要培养尊重和平等的价值观,从自身做起,影响身边的人,形成良好的扩散效应。
最后,我们要记住,人人生而平等是每个人共同的权利和愿望。
无论我们的背景如何,我们都应该为平等和公正而奋斗。
只有当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行动,我们才能创造一个真正平等和公平的世界。
让我们携手合作,为人人生而平等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人生而平等人生而不平等正方立论
人生而平等人生而不平等正方立论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谢谢主席,大家好:无论是东方先哲提出的“泛爱万物,天地一体”,还是西方革命者倡导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人生而平等”的客观真理自提出之日起就在扞卫人权的领域做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人权,作为人人基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由、平等的自然权利,是人生而具有的不可转让、不可剥夺的权利,它同时也是一切社会外部权利的基础和前提。
基于以上认知,我方将从理论与现实两方面进行论述:首先,“人生而平等”其理论正确性体现在,人类在其自然权利,既人权上的绝对平等。
家庭有贫富、但是人格无贵贱;职位有高低、但是工作无尊卑。
无论外部因素如何千差万别都不能掩盖其本质的相同,既人人生而拥有扞卫自由,追求幸福的资格。
古往今来,从陈胜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到资产阶级“民族、民权、民生”的探索,从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的疾呼到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一部世界的进步史正是一次次对于平等的扞卫史、一部人类的发展史正是一次次对于不平等的斗争史。
其次,“人生而平等”其现实合理性体现在,人类在其社会权利,既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权利上的相对平等。
此时平等指的是相对而言的起点平等、机会均等和规则公正。
这不是简单数学概念中的绝对相等。
单纯强调社会财富的绝对平均是没有意义的,机械要求人与人毫无差异更是违反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
正是因为生而平等,所以才有我们今天在资格平等、公平竞争下的社会稳定持续的发展;也正是因为秉承着生而平等的价值理念,我们才会意识到肆意践踏他人权利的不合理性,才会为之奋斗,为之努力。
种族肤色不能表决人格尊严的所属权;财富权力无法衡量自由灵魂的价值量当本是平等的你我被贴上了不平等的标签时,唯有生而平等的人性之光可以赋予我们撕下一切虚假外衣的勇气与信念;当脱下这些虚伪的外衣,将我们在人格的天平上衡量时,我们永远是等价的。
人人生而平等_教案
我们人人生而同等教课目的:1、懂得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到的个体。
2、人与人之间在人品和法律上都是同等的。
3、并懂得尊敬自己、尊敬别人、尊敬社会、尊敬自然。
重点:建立人人同等的观点。
难点:建立人人同等的观点。
教具:多媒体教课程序:一、导入同学们, 2008 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我国举行,有很多国家都参加了奥运会,你们注意到参加奥运会的各国的运动员没有,他们的表面是否是同样呢?二、明确目标(目标同上)三、自学提示1、从下边三个故事中,你感悟出了什么共同道理?故事一:已故美国总统林肯有一次出门,路边有一个身穿破衣烂衫的黑人老乞丐对其行鞠躬礼。
林肯总统谨小慎微地脱帽对其回礼。
随员对总统的举止表示不解。
林肯总统说:“即便是一个乞丐,我也不肯意他以为我是一个不懂礼貌的人。
”故事二:世界有名的文学家萧伯纳一次到苏联接见,在街头遇到一位聪慧机灵的小姑娘,就和她一同嬉戏。
分别时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日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萧伯纳。
”不料那位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语气说:“你回去告诉你妈妈,今日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卡嘉。
”这件事给萧伯纳很大的震动,他感触地说:“一个人不论他有多大的成就,他在人品上和任何人都是同等的。
”故事三: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有一次在街上漫步,一乞丐跪倒在地求道:“先生,给我一点食品吧。
”屠格涅夫寻遍浑身无一点可充饥之物。
只能说:“兄弟啊!对不起!我没带吃的!”这时,那乞丐站起身,脸上挂着泪花,紧握作家的手说:“感谢你!我本已穷途末路,打算讨点吃的后就走开这个世界。
您的一声‘兄弟’让我感觉这人间还有真情在,它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2、小组商讨:若是你是他,你有何感觉和感想?你也有过近似的经历吗?谈谈你当时的感觉。
(1)张超原来是个很开朗的学生,可说话有严重的口吃,平常发言、上课发言就会遇到个别同学嘲讽,鄙视。
近来他很不说话了,上课也不发言了。
(2)小文来自乡村,遇到个别城市同学的鄙视。
(3)小凯因学习成绩不好被排挤在班级活动以外。
人生而平等
人生而平等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把握平等的内涵,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2、能力目标:对平等的理解能力。
在生活、学习中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平等待人,尊重他人。
3、情感态度目标:体验平等待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籍;憎恶不平等待人的情感;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平等的内涵,初步形成平等待人的意识。
2、教学难点:从理性理解平等内涵;把平等待人的观念内化为心灵需求和交往品质。
三、教学方法1、小组合作探究法2、故事教育法3、案例分析法教学过程:书本知识点教态镇静时间一、导入课前播放残奥会宣传短片。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今年中国有两大体育盛事。
(奥运会和残奥会),“两个奥运,同样精采”,不过为什么国际奥委会在举办奥运会后还要举办残奥会呢?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拥有平等权利。
平等,已经是全人类的共识。
我们今天的话题就是“人生而平等”。
二、平等之我见1、讲到平等,平时我们看到残疾人都会做呢?(不嘲笑,帮助他……平等对待,自觉维护他们的权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但是在残奥会开幕式有一个画面引发了观众的质疑。
让我们先来观看一下。
中国奥组委主席刘淇为什么不推着残奥会主席入场呢?这里不帮他推,是体现对残疾人的尊重。
是对残疾人尊严的维护。
这种尊严就是人格。
每一个人都有做人的尊严,不容轻视。
把他放在跟自己平等的地位上,是对残疾人最大的尊重;体现残疾人自强自立的精神。
小结:平等是尊重的基础。
所以在残奥会上,你可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当你伸出双手去帮助运动员时,很多人会委婉的拒绝你,因为他们要维护自己做人尊严,由此残奥会提出了适度服务的理念,我们感谢残奥,给我们诠释了平等的含义。
因为残疾人首先需要人格上的平等。
(板书)人格平等是我们人际交往的一条重要原则。
但是生活中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甚至去践踏别人的人格,你能举几个例子吗?(嘲笑歧视身体有缺陷的同学、老板殴打保安等等。
人生而平等总结知识讲解
人,生而平等。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作为一个人,大家一生下来,都是一样的。
没有谁天生就应该占有控制别人。
如果要成功,就要通过你自己的努力。
它并不否认人与人之间社会阶层地位的差异。
但是它认为,这种平等,其实指的是作为一个人地位的平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人性,从人权的角度来看,人生而平等。
男女平等没有男了就没有了未来,没有女的也是没有了未来.这样怎么可以说他们不平等了.条件平等.成长时间.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平等的.就像每个人都是18岁成年,难道大家一起度过的18年会有人过的比人慢吗?态度平等没有突然不喜欢一样东西的人,每个人开始接触一样东西都是平等的幸福平等你可以在每天看见很多人说他是最幸福的人啦.那有那么都最了?所以得都的幸福,开心的质量是平等的.法律平等(公民享有同等义务和权利)人格平等(不论你干什么工作,都要尊重当然有答就有问.这些只是一些嗰人看法.环境和一些看法和自己的体会会改变着种平等,但是一开始的时候是平等的.真正不平等的只有"勤"和"懒"了人,"生"而平等,不平等的,大多数是后天形成的洛克的理论多以上帝为出发点,《独立宣言》虽也有宗教色彩,却是为人世设计的、世俗的。
《独立宣言》上赫然写着“没有王,只有耶稣是王!”,其实也是世俗性的一个表现,唯一的王——耶稣远在天上,宣言却终归要作用于人世,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即是“没有人注定是君主”。
所以我们是平等的。
杰斐逊是个语言学家,在遣词造句上很有功夫,可他在写“人人生而平等”时,并没有用“born”这个单词,而是选择了“created”。
在英语里,这两个单词虽然都有“出生”的意思,但后者却有“造物主创造人类”的含义,而人既然都为造物主所创,虽然在现实生活中的境遇不可能平等,但从“人”本质上来说,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3.越来越平等是大趋势,比如国家一直在“农改非”,一直在“县改区”,在“开发大西北”爱因斯坦说,我们都要依赖他人的劳作而生存。
人人生而平等
人人生而平等“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这句话来源于1776年发表的着名的《独立宣言》。
人人生而平等。
平等是与生俱来的,是上天对人性的关怀而赐予每个人的礼物。
每个人一出生就与他人平等,不分地位,不分贵贱,不分种族,即使有任何差别。
是平等让人与人之间存在公平的待遇,是平等让人拥有了追求幸福的权利。
一架飞往纽约的飞机上,一位富有的中年白人妇女被安排坐在一位黑人旁边。
她怒目而视,而黑人却以微笑回应。
白人妇女发脾气,说不能忍受坐在黑人身旁,要求换位子。
几分钟后,空服员回来了说,经济舱已经客满了,但头等舱还有一个空位。
而且她已经获得机长的特别许可,他认为要一名乘客不应该和一个这么令人讨厌的人同坐。
随后空服员转向那名黑人邀请他到头等舱。
顿时周边的乘客热烈鼓掌。
美国着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演讲:“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
”每个种族都是有尊严的,诋毁,谩骂的话不应数落在他们身上,友好的待遇不应被剥夺。
白人妇女的无礼行为表明种族歧视思想在她脑海里已像毒雾挥之不去,平等从来不属于一个令人讨厌的人,尤其是黑人,即使他很善良。
而机长和空服员的表现让乘客明白,上帝的`儿女都是平等的,公平的待遇从不缺失。
杭州有一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因此也有乞丐或拾荒者进去阅览。
唯一他们要求是把手洗干净。
有人不能忍受,找到馆长诸树青,说允许他们进入是对其他人的不尊重。
而他回答道:“我无法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
”他们也是一群平凡的小市民,轻蔑,厌恶的眼光不应聚集在他们身上,进入图书馆的权利不应被剥夺。
人们的过分言语表明贵贱有别的思想蒙蔽他们的双眼,让他们看不到那些和他们一样平等的人,即使是卑微的拾荒者。
而馆长诸树青恰恰欢迎他们的到来,让众人明白,大家是平等的,正义的天平从不倾斜。
人人生而平等教案
人人生而平等教案教案:人人生而平等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人人生而平等"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公正意识和互相尊重的价值观。
3.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社会不平等的原因和影响。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行动力。
教学重点:1.理解"人人生而平等"的含义。
2.分享和讨论个人观点和经历,培养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3.教导学生如何应对社会不平等的问题。
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a.向学生介绍"人人生而平等"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他们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想法。
b.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遭受不公正待遇或亲眼见到他人受到不平等对待的经历。
2.理解和探索(20分钟)a.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社会不平等的原因和影响。
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结论。
b.教师复盘学生的讨论,强调社会不平等对个人和整个社会的负面影响。
3.案例分析(20分钟)a.教师分发一些关于社会不平等的案例,让学生阅读并进行个人思考。
b.学生在小组内分享他们的案例,并分析案例中的不平等根源和解决方法。
4.思考和讨论(20分钟)a.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整体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个人和社会层面促进人人生而平等。
b.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并进行理性讨论和辩论。
5.解决问题和行动(20分钟)a.分组让学生选择一种社会不平等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b.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并讨论可行性和效果。
c.鼓励学生思考实际行动并制定个人或团队行动计划,以促进人人生而平等的实现。
6.总结(10分钟)a.教师总结并强调"人人生而平等"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继续思考和行动。
b.学生分享他们对这节课的收获和触动,以及对未来的反思。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 或黑板2.社会不平等案例3.小组讨论表格4.解决方案和行动计划表格教学评估:1.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活跃参与和合作能力。
人生而平等 正方立论
敬爱的评审,对方辩友,你们好。
我方观点为人生而平等。
所谓平等,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人对人的一种态度,是指在人格与法律层面享有同等的权利。
通俗来说,平等就是用对待家人的方式对待每一个人,没有歧视,没有特别,没有特殊,没有高矮胖瘦美丑之分。
基于以上认识,我方提出以下论点:一,平等是人的自身属性,就如物体的质量,任凭外部如何变化,都终将基于自身属性的不变而永存。
我们永远无法去评判生命与生命之间的高贵与卑贱,因为作为一个生命,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天生就有尊严和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家庭有贫富、但是人格无贵贱;职位有高低、但是工作无尊卑。
无论外部因素如何千差万别都不能掩盖其本质的相同,不能影响平等的存在,所以人生而平等。
二,人生而平等是国际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已达成基本共识。
早在1776年,《独立宣言》就已宣布一系列“不言而喻的真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人人生而平等。
”而在二战结束不久后,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以人人生而平等为核心的《世界人权宣言》,投票过程中无反对票。
大会主席在得知投票结果时,表示,“在一个分裂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投票通过,没有直接的反对,作出了关于人的权利和基本自由的宣言,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这些无不昭示着生而平等观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三,事物存在着无法避免的差异,但这不代表他们不平等。
平等并不意味着简单数学概念中的绝对相等,即使在有着平均主义的世界里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长得不同,家庭不同,穿的衣服颜色不同,只是个体性质的差异,充其量只能称为社会现象。
单纯强调社会财富的绝对平均是没有意义的,机械要求人与人毫无差异更是违反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
“人生而平等”是建立在自身人格、尊严和价值上的无条件平等。
种族肤色不能表决人格尊严的所属权;财富权力无法衡量自由灵魂的价值量。
综上,我方认为,人生而平等。
人生而平等总结范本
人生而平等总结范本人生而平等,是指每个人从出生起就具有相同的尊严、权力和自由。
这个理念源于人权的普世价值观,被广泛认同并被写入了联合国人权宣言中。
在这个宣言中,宣告了人人生而自由和平等的权利,不管他们的种族、国籍、性别、宗教或其他任何身份。
人生而平等是一个追求公平正义的伦理原则,也是为了确保人类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人生而平等的理念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尊严、权力、自由和机会。
首先,人生而平等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和尊严的对待。
无论是贫困还是富裕、强壮还是残疾、正常还是特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且具有价值的存在。
尊重他人的尊严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石。
其次,人生而平等也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相同的权力和自由。
这包括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社会权力。
政治权力是指每个人都有参与决策的能力,能够享受言论、结社和示威的自由。
经济权力是指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去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并能够享受公平的分配机制。
社会权力是指每个人都有受教育、受医疗、受到公平对待的权力。
此外,人生而平等也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同等的机会。
这包括教育、就业、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机会。
每个人都应该有受教育的权利,能够接受平等和优质的教育,无论他们的背景如何。
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就业的机会,不受歧视和偏见的影响,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每个人都应该有公平的机会去争取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生而平等并不总是得到充分的实现。
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存在着各种形式的不平等,包括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贫富差距等。
这些不平等不仅对个人造成了伤害,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继续努力,推动人生而平等的实现。
从个人来讲,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尊严,避免歧视和偏见。
我们应该追求平等的价值观,努力消除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从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角度,应该制定并实施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人生而平等的实现。
这包括改善公共教育、加强就业机会、打击歧视行为、减少贫困等。
人人生而平等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这是美国《独立宣言》里的一部分。
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由,拥有幸福。
──它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每个人都有尊严!文坛大师老舍笔下的祥子是不幸的:他拥有一生幸福的各种条件,却生在了错误的时代。
祥子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吃苦耐劳,向往美好生活,对未来充满憧憬。
他自尊好强,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以免手车厂老板的盘剥。
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
第一次,他风里来雨里去,从饭里茶里省,攒了三年,终于买了一辆车,但这车很快就被大兵抢走了。
第二次,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第三次,是他和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的,虽然心里不踏实,但毕竟不用在去车厂赁车了。
可是好景不长,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又只好把车卖掉去安葬虎妞。
到故事的最后,祥子已经变成了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了。
正是通过祥子这个人物的变化,老舍无情地批判了这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南宋《三字经》有“人之初,性本善”之说,说明人刚出生时是纯洁无暇的,但因接触了社会,性情便大变了。
说得好听点,是与时俱进,说白了,就是与世同流合污。
人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他所生活的时代,迫使他屈服于世俗的淫威之下。
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人格,都有自由,没有人是不该存在的,也没有人是上天特别眷顾的。
既然你来了,你就有权利活在这个世界上,即使你只有一件破旧的衬衫遮羞,你也可以和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一样,尽情吮吸新鲜的空气,享受生的喜悦;即使你目不识丁,你也可以和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一样,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问心无愧地接收光明给予的慷慨礼物;即使你的身体有缺陷,你也可以和舞蹈跳得最好、歌曲唱得最甜的艺术家一样,在人生的舞台上秀出另一番风味,感受被鲜花的芬芳环绕的陶醉,接受在节目结束后仍源源不绝的掌声与欢呼声。
人生而平等总结标准
人生而平等总结标准人生而平等是一项基本的人权原则,即每个人都应该被平等对待,享有相同的权利和机会,不论其性别、种族、宗教、国籍、残疾状况或其他身份特征。
这一原则是建立在普遍尊重个人尊严和价值的基础上的,也是构建和谐、公正、平等的社会的基石。
在实践中,人生平等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法律平等。
每个人都应该在法律面前平等,无论其社会地位、经济条件、性别、种族等等。
司法体系应该公正、中立地执行法律,不偏袒任何一方,在权利保护、权益维护等方面无差别对待。
此外,法律应该废除歧视性法规和政策,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法律保护。
2. 社会机会平等。
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不受性别、种族、社会背景等因素的限制。
社会应该提供公平的教育、就业、医疗等基本服务,并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平等地获得这些服务。
此外,社会还应该鼓励、支持和保护创新和创业精神,为每个人提供追求成功的平等机会。
3. 性别平等。
人生而平等的标准中,性别平等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无论其性别。
社会应该消除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打破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和社会期望,确保女性能够平等参与各个领域的决策和权力分配。
此外,社会还应该支持男性和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均衡参与,促进家庭责任的共同承担。
4. 教育平等。
每个人都有获得良好教育的权利,无论其社会背景、经济条件等。
教育应该是公平的,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为每个人发展潜力提供支持和保护。
此外,教育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自主性,以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5. 健康平等。
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医疗和健康服务,无论其经济状况、地理位置、社会背景等。
社会应该提供普惠性的健康保障,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照顾。
此外,社会还应该重视心理健康和社会福利,为每个人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人生而平等的原则是一个理想和价值观,但在现实中,我们仍然面临着差距和不平等的问题。
思想政治 人人生而平等
浅论“人人生而平等”摘要:你也许背诵不出整篇美国《独立宣言》,但其中的一句话你一定耳熟能详“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这句话可以说是整个美国《独立宣言》的灵魂,全世界不知有多少人曾经为了这句话而献出了毕生的心血甚至生命,来捍卫这人人本应拥有的权利和尊严。
人人生而平等不单只是一句话,一句口号,它是一种习惯,一种潜移默化,一种信仰,一种不需要思考不需要提及的自然而然的行为。
当你碰到一个人,当你遇到一件事,那种”人人生而平等“的概念就像一个萌芽在内心的一株大树,覆盖着你的所有。
但现实中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不平等的现象,比如贫富差距,于是很多人提出质疑,人到底是不是生而平等呢?关键词:生而平等合理性人权平等法律平等引言:最近看了一部电影《雪国列车》,韩国人奉俊昊导演的这部充满对人类未来命运关注的影片讲述的故事是,地球急速变冷导致人类灭亡,一群人幸运地逃生于一列行驶在一条环绕地球、永不停息的列车上。
前面车厢里是上层的享乐阶级,后面车厢中是受尽苦难的底层民众。
后节车厢里的人们发起了革命,他们集体向前节车厢冲击。
列车统治层的二号人物,由蒂尔达·斯文顿饰演的梅森面对那些群情激奋的下层民众,右手举起一只皮鞋,告诫造反者:你们就是鞋子,要穿在脚上。
前面车厢里的人是帽子,必须高高在上。
看完这个情节后我想说,人之所以是平等的,是因为人的自由、价值和尊严,是内在地存在于人的生命中的,它不因外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又因为人的自由、价值和尊严,是法律主赋予每个人的,所以,任何国家、集团和个人,都无权剥夺,也无权践踏。
一、对人人生而平等的理解如今社会上有很多不平等的现象,诸如财富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身体的残全,权力的大小,因而很多人认为人生而不平等。
我们承认现实存在着男女之间的不平等,阶层之间的不平等,民族之间的不平等,国家之间的不平等,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但这些都不能完全否认了“人人生而平等”,这些现象在只是一定程度上违反了“人人生而平等”。
人人生而平等_教案
人人生而平等_教案教案:人人生而平等教案概述:本教案的主题是“人人生而平等”,介绍平等概念及其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平等。
通过教案,学生将能够理解和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并学会尊重他人的不同。
教学目标:1.理解平等的概念,并能够解释为什么人人生而平等是重要的。
2.分辨区别不同背景和经历的人之间的平等重要性。
3.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平等。
4.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的态度。
教学准备:1.课本资料:一本关于平等的故事书籍。
2.平等概念定义卡片。
3.彩色笔、纸张和卡片。
4.提问卡片。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引导学生思考并开展小组讨论:你认为人人生而平等是什么意思?2.教师出示定义卡片,解释平等的含义,并要求学生理解定义和背景信息。
知识讲解活动:1.学生分组,教师指定每组一个故事书籍,学生通过阅读故事书籍来了解有关平等的故事。
2.教师组织学生分享并讨论他们在故事中所了解的平等概念。
讨论活动:1.教师提问:“你们如何看待每个人生而平等的重要性?”2.教师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在不同背景和经历的人之间实践平等的意义。
实践活动:1.学生们在小组中讨论并策划一个活动,以促进平等意识的实践。
例如,组织一个义卖活动,将筹集的资金用于资助贫困地区的学生。
2.学生将其计划书撰写成报告,并向全班展示。
总结活动:1.学生回顾讨论内容,结合小组实践活动,总结平等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平等。
2.学生用彩色笔和纸张创作一张关于平等的海报,表达他们对平等的认识和理解。
巩固活动:1.教师使用提问卡片,进行知识检测。
例如:“人人生而平等的重要性是什么?请给出一个现实生活中促进平等的实践例子。
”2.学生互相评价他们的海报,并展示给其他班级。
教学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小组讨论和海报的质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此外,教师还可采用提问卡片进行知识评估,对学生对平等概念和实践的理解进行检验。
人人生而平等
2.乞丐为什么要感谢“我”?
一份披萨 互相尊重
1.小林说:“学校组织参观活动,我很想去,老师却说我
学习成绩不好,等成还是多做做作业,不用参加了。 我觉得自己在班里好像是一个下等人。”
我想对
说:“
我国公民享有的平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三条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三条规定:“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九条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
3.你知道“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意思吗?
单从相貌上判断人, 对子羽的判断就错了。 “以貌取人,失之子 羽”出自《仲尼弟子 列传》,选自西汉司 马迁的《史记》。
乞 丐 屠格涅夫
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红肿的、流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贫穷把这个不 幸的人折磨成了什么样子啊! 他向我伸出一只红肿、肮脏的手……他呻吟着,喃喃地乞求帮助。 我伸手搜索自己身上所有的口袋……既没有钱包,也没有怀表,甚至连一块手帕也没有……我随 身什么东西也没有带。 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微微地摆动着和颤抖着。 我惘然无措,惶惑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发抖的手。“请别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 有带,兄弟。”乞丐那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发青的嘴唇微笑了一下——接着,他也照样紧握了 我的变得冷起来的手指。 “哪儿的话,兄弟,”他吃力地说道,“这也应当谢谢啦。这也是一种施舍啊,兄弟。” 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兄弟那儿得到了施舍。
人人生而平等
人人生而平等,何必妄以群分?血统论不过是无知无畏者提出的谬论罢了。
——作者我有一个儿子,今年六岁,名叫雅各布。
关于这个名字还有一段趣事。
《圣经·创世纪》里也有个雅各布,为艾萨克之子,亚伯拉罕之孙,三人相传为希伯来人始祖。
一次儿子告诉我班上有个同学,名叫艾萨克,和《圣经》里的艾萨克写法一模一样。
既然我儿叫雅各布,我便问他是否还有同学叫亚伯拉罕。
若是真有,倒是把这“三始祖”凑齐了,岂不妙哉。
只可惜儿子回答:“亚伯拉罕没有,不过有个叫丹希的。
”(嗯……孩子,没有亚伯拉罕就没有呗,告诉我丹希是什么情况?)我便接着问:“那……这个丹希同学,是别国来的?”儿子有些迟疑,答曰:“什么别国来的,他是我们班来的啊。
”儿子说得理直气壮,我一时无言以对。
我们早已习惯了依照各种标准将人分成三六九等。
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摒弃这“党同伐异”的思想?而为此,我们将会经历多少抗争,付出多少代价才能换来这“世界大同”的和谐景象?究竟为什么非得分得这么清楚不可?三六九等人类本就是一个整体,为何非要区别彼此?种族不同,语言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不同,我们依照各种标准将人分成三六九等,彼此之间泾渭分明。
为何不能同我那六岁的儿子一样,没有所谓条条框框的划分归类,就是单纯的“人类”而已。
当然,区分归类也不是全无道理的。
脑海中首先想到的例子便是协助警方破案,举报嫌疑犯的时候。
若是告诉警方行凶的是个“人”,也太缺乏信息量了,提供不了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单单是笔者所在的一州之内就有三千八百万“人”住着。
然而,除去此类的特殊情况,肤色、国籍上的差异又有什么意义呢?谁会在意你说的是哪国语言,最喜欢的是哪个节日。
这些都无法成为评判个人价值的标准。
而且这也不是单一层面上的问题。
曾经的种族隔离,从善意的角度上讲,是因为我们接受了一种粉饰太平的说法——人生而有别,就应当以区别为荣。
个人不以为然。
接受了这个观点,就是放弃了“求同存异”,相反,单单“求异”。
人人生而平等
人人生而平等作者:太阳来源:《中学生百科·文综理综》2008年第03期在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白板说”。
其意是:我们的心灵犹如一张白纸,在一开始什么东西都没有;后来,它有了一大堆知识、观念。
那么这些东西是从哪儿来的呢?经验。
认为知识来源于经验的哲学主张叫做“经验主义”。
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创立者在30岁以前,竟然对哲学一无所知。
这个人就是约翰·洛克。
洛克循规蹈矩,不喜欢与人争论,当时盛行于牛津的公开辩论,他一次也没参加过。
有个老师曾经问他:“辩论是对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你为什么不尝试一下?”他回答说:“我没有兴趣,一听到滔滔不绝的辩论就头疼。
”洛克是实话实说。
他不参加辩论,一是觉得这完全是在争一些无用的问题,是语言的误用,二是没有勇气。
事实上,直到30岁,他看了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书。
受到很大震撼,才开始研究哲学。
但正如罗素所说的,在所有哲学家中,洛克太幸运了。
洛克的幸运首先体现在他有一个好家庭。
大多数西方哲学家的童年都很不幸,不是缺少父爱,就是缺少母爱,要么父母双亡。
然而洛克在成年之前父母双全,其母美丽、虔诚,其父严厉、稳重,使他在性格上避免了“走极端”。
洛克的几本影响最大的著作到他50多岁的时候才陆续面世,可谓大器晚成。
但是,他实在是太幸运了,他的《两篇关于政府的论文》在1689年出版,而这恰好在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之后。
英国的政权已落入了和洛克抱同样政治观点的人手中,他的著作因此生逢其时。
要是在此之前出版,其著作的命运只能是被焚烧。
洛克对于世界的影响让人惊叹。
很多人都会背诵美国《独立宣言》中的一段:“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儿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为了保障这些权刊,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法国《人权宣言》中的这一段大多数人也耳熟能详:“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两份宣言中的核心思想,就是从洛克的《两篇关于政府的论文》里抄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讲人人生而平等
一、无处不在的平等观念与平等诉求
(一)平等观念
1、人发自内心地向往平等
2、人性化的平等
3、无处不在的平等诉求:各领域的平等
(1)经济领域
(2)社会领域
(3)政治领域
(二)平等规范的规范结构
1、一般性规定
第三十三条第二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相关具体规定(6个方面)
禁止特权
第五条第五款
权利义务平等
第三十三条
民族平等
第四条
政治平等
第三十四条
信仰平等
第三十六条第二款
男女平等
第四十八条
二、两种范围的平等原理:法律上的平等vs 法律面前的平等
三、两种性质的平等原理:形式平等vs实质平等
(一)形式上的平等
又称“机会平等”、“机会均等”;
局限性:单纯保护之,会导致现实上的不平等。
(二)实质上的平等
又称“条件的平等”,是一种相对的平等
四、差别事由
平等反对的:不是差别,而是歧视。
(一)不合理差别
1.民族、种族
2.身份
3.地域(出生地、居住地、户口)
4.性别
5.生理差异
(二)合理差别
1.年龄(依据能力):
2.生理(自然)差异
3.民族差异
4.经济能力或收入所得
5.职业
6.学历
7.经历
→ 差别事由合理与否的情境性
▲ 第四讲讨论内容
1、张先诉芜湖市人事局省公务员考试乙肝歧视案(2003)
相关事件:周一超事件(2004)、首例艾滋病歧视案(2010),等等。
2、中国式差别事由——户籍,及其改革进程与展望。
相关材料:许经勇:《户籍差别待遇改革进展缓慢》,《人民日报》2013年8月11日,第5版;同命不同价现象;高考移民现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