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株玉米青贮的关键技术
青贮玉米高产的关键技术

青贮玉米高产的关键技术青贮玉米是一种优质的饲料,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业。
青贮玉米高产是每个种植户都希望实现的目标,而实现高产的关键技术对于种植户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青贮玉米高产的关键技术,希望对广大农友有所帮助。
一、良种选育要想实现青贮玉米的高产,首先要选择优良的品种。
良种选育在青贮玉米的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良品种能够在生长期内更好地抵抗病虫害的侵袭,能够承受更多的自然灾害,同时还能够在丰收期获得更高的产量。
要实现高产,首先要选用育有高产特性的青贮玉米品种。
二、合理的施肥管理青贮玉米的高产离不开合理的施肥管理。
合理施肥不仅能够满足青贮玉米生长发育的需求,还能够提高产量和品质。
在施肥上,应根据土壤肥力和青贮玉米对养分的需求制定施肥方案,确保青贮玉米在生长过程中能够获得充足的养分。
要避免施肥不当造成的过肥和缺肥,保持土壤的肥力平衡,为青贮玉米的高产提供充足的养分支持。
三、适时的播种与密植适时的播种和密植是青贮玉米高产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播种上,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环境选择适时的播种期,确保青贮玉米在生长期间能够获得良好的生长条件。
要注意密植,使青贮玉米的植株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为高产创造条件。
四、科学的田间管理科学的田间管理是实现青贮玉米高产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田间管理上,要注意及时除草、防治病虫害、保持土壤墒情等工作。
及时的除草可以减少杂草对青贮玉米生长的影响,防治病虫害能够保证青贮玉米健康生长,保持土壤墒情可以保证青贮玉米生长期间得到充足的水分供应。
五、科学的收获与保管科学的收获和保管也是实现青贮玉米高产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收获上,要选择适时的收获期,保证青贮玉米在收获期间能够获得最佳的产量和品质。
要注意科学的保管方法,确保青贮玉米在储存过程中不受到鼠害、霉变等问题的困扰,保持其高产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通过良种选育、合理的施肥管理、适时的播种与密植、科学的田间管理以及科学的收获与保管等关键技术的实施,青贮玉米的高产目标将更容易实现。
全株青贮玉米制作要点

全株青贮玉米制作要点
青贮玉米是牛、羊、猪等动物最主要的饲料之一。
下面是全株青贮玉米制作的要点:
1. 选择合适的时间:在青贮玉米的制作过程中,选择适当的采摘期是非常关键的。
一般在玉米抽雄期或早熟期进行采摘,此时玉米植株的糖分丰富,营养价值最高。
2. 调整收割机械:在机械化收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调整收割机械,以便将玉米收割得尽量均匀。
一般来说,刀盘的位置应该固定在地面的10~15cm左右,并且角度应该适度。
3. 玉米压实和覆盖:将收割得到的玉米压实到一定高度后,再在玉米上覆盖压缩袋或者厚塑料薄膜,利用上面的重力将玉米压制在一起,便于营养素的无氧发酵。
4. 管理青贮:青贮的管理包括通风、防潮和温度控制等。
需要定期对青贮堆进行密封,以防氧气进入堆内,发生不必要的微生物覆盖生长导致不利于发酵等不良作用。
总之,做好全株青贮玉米制作的要点,可以得到高质量的饲料,也可以使动物更快、更健康地成长。
全株玉米青贮技术要点与实施步骤

全株玉米青贮技术要点与实施步骤全株玉米青贮技术就是在玉米乳熟后期或蜡熟前期,将带穗的整株玉米进行铡碎青贮,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和化学作用制成饲料。
本文介绍全株玉米青贮技术要点与实施步骤。
1、玉米青贮窖池的准备
目前,青贮窖池以地上窖为主。
规模养畜场宜采用长方形窖,宽度在3米左右,深度以2.5-3.5米为宜,长度随青贮数量而定。
选址时应选在地势高、土质坚硬、靠近畜舍、远离水源的地方,窖池墙壁要坚固牢实,不透气,不漏水,内部要光滑平坦。
2、青贮玉米收割时间
全株青贮玉米收割要把握好收割时机,过早了秸秆与果穗营养不充实,且水分过大。
过晚了果穗坚硬,青贮后影响饲喂效果。
适宜的收割期是乳熟后期到蜡熟前期,即整株含水量在65-70%,籽实含水量在45%-60%,约比正常收获提前15-20天。
3、全株玉米的切碎
为确保无氧环境的形成,玉米秸秆一定要切碎,长度以2公分左右为宜。
规模养畜场多采用大型青贮联合收割机到玉米地里收割铡碎,直接装车运往窖池。
4、全株玉米青贮青贮料的填装
填装前,先将青贮池打扫干净,底部要铺垫一层10-15公分厚
的切短秸秆或软草,以便吸收上部踩压时流下的汁液。
大型青贮池从一端开始装起,用装载机推压结合,逐渐装向另一端,以装至高出池口1米左右为宜。
5、玉米青贮窖池的封口
装填至离池口30公分时,在池壁上铺塑料薄膜以备封池,待青贮料装成馒头形后,用塑料薄膜覆盖池顶,然后压上湿土30公分或用汽车轮胎压紧,防止空气进入和雨水渗入,造成青贮料变质。
全株玉米青贮加工技术

全株玉米青贮是一种常见的饲料加工技术,可以有效地保存和利用玉米植株中的营养价值。
以下是全株玉米青贮加工技术的一般步骤和要点:1. 选择合适的品种:选择适合青贮的玉米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和适宜的植株高度,如饲用玉米品种或青贮专用品种。
2. 适时收割:玉米在青贮的最佳收割时期是在颖果饱满、玉米籽粒硬化前,植株高度约为2-2.5米时。
此时玉米植株的营养素最丰富,同时也能保证贮存后的饲料品质。
3. 采用合适的收割方式:全株玉米青贮的常用收割方式有切碎和整株收割。
切碎方式适用于牛舍内直接喂食,整株收割适用于喂养大量牲畜或作为饲料储存。
4. 切碎与调整料碱值:对于切碎方式,可以通过粉碎机将玉米植株切碎并调整料碱值。
料碱值的调整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的石灰或氨水进行,能够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5. 添加微生物发酵剂:青贮过程中可以添加一些有效的微生物发酵剂,促进植物质的降解和发酵过程。
这些发酵剂有助于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营养吸收效率。
6. 压实和密封:将切碎后的玉米植株或整株玉米堆放成一定高度的垛压实,然后用塑料薄膜或其他密封材料进行包裹密封,以防止氧气进入并减少饲料质量的损失。
7. 贮存和保管:将密封的玉米青贮堆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阳光直射和雨水。
定期检查贮存状态,发现有霉变迹象的部分及时剔除。
8. 使用和喂食:根据需要适时取用青贮饲料,注意防止受潮、霉变和发酵过度。
在喂食时,要控制饲喂量和频次,配合其他饲料进行混合和平衡,以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
以上是全株玉米青贮加工技术的一般步骤和要点,具体操作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的设备条件进行调整和改进。
在青贮过程中,及时和适度的管理和操作能够提高青贮饲料的质量和营养利用率。
同时,对于不熟悉青贮技术的人员,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采取培训参加,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高效性。
全株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制作的关键技术

2021年第2期(总第283期) 畜牧生产19全株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制作的关键技术李新涛 侯红霞(山东省博兴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山东 博兴 256500)中图分类号:S816.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21)02-0019-02 青贮玉米饲料是利用玉米植株自身带有的乳酸菌或额外加入高浓度乳酸菌在无菌厌氧条件下发酵,产生乳酸,当总体酸碱度降到弱酸性(pH4.2)以下时,乳酸菌本身及其他存在的微生物的活动均被抑制或杀死,使青贮饲料不会发霉变质,进入稳定储存,青贮饲料营养成分损失不大,其营养特性得到保存[1]。
青贮玉米饲料可提供质地变软,适口性,消化率高,营养均衡青绿饲料,因其保持玉米秸秆原有的香味,有力增进牛进食量,从而解决冬春两季饲草不足的问题,降低饲养成本、增加养殖户收益的重要措施。
本文主要介绍制作青贮饲料的原料、设备、步骤及饲喂方法。
1 青贮原料要求1.1 选用全株青贮玉米秸秆作为青贮原料,应注重糖分和水分 要注重的糖分含量,含糖量至少达到鲜重的的1 % ~ 1.5 % [2],用于青贮的玉米秸秆中含糖量的多少是决定青贮成功与失败的直接条件。
青贮原料的水分含量要适中,最适合的水分含量是65 %~75 %。
一般全株玉米青贮不需要额外添加水。
1.2 保证青贮用的玉米秸秆无泥土或其他杂质青贮玉米留茬高度在15~25 cm 之间,最高推荐25 cm ,最短不要低于15 cm [3]。
留茬高度每增加1 cm ,每亩青贮鲜重减少约9 kg 。
为了减少青贮过程中玉米秸秆携带其他杂菌及泥土等存在的风险,建议增加其秸秆留茬高度。
1.3 适时收获青贮原料 掌握好收获时期,全株玉米的适宜收割期为乳熟期至蜡熟期,实际操作中从用手指甲划破玉米粒,有乳白色浆体溢出的乳熟期到籽粒内容物由糊状转为蜡状,用指甲划时只能留下一道划痕的蜡熟期均可收割[4]。
玉米乳线在1/2以上,3/4以下,比较理想。
对全株玉米青贮技术要点的探讨

对全株玉米青贮技术要点的探讨玉米青贮技术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的饲料储藏技术,通过对玉米全株进行青贮处理,可以有效地保留玉米中的养分,并延长其保存期限,为牲畜提供高质量的饲料。
对全株玉米青贮技术的探讨,有助于深入了解该技术的原理、操作要点和优化方法,从而提高青贮质量,满足牲畜的饲养需求。
本文将对全株玉米青贮技术的要点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一、玉米青贮技术原理全株玉米青贮技术是将玉米完整植株(包括茎、叶、果穗等)在采摘后立即进行贮藏处理,通过压实和发酵,去除水分,保留营养物质,制成高质量的青贮料,供牲畜食用。
玉米青贮质量的好坏取决于青贮过程中的发酵情况,而发酵又受到青贮原料的水分、密度、温度、通气量、发酵菌群等因素的影响。
二、玉米青贮技术要点1. 采摘时机选择玉米青贮的最佳采摘时机是在玉米进入成熟期后的10-15天内进行。
太早采摘会导致玉米的含水量过高,不利于后续的发酵处理;而太晚采摘则容易导致玉米的营养价值下降。
2. 切割长度控制玉米青贮料的切割长度对后续的压实和发酵过程有重要影响,切割长度应控制在2-3厘米左右。
切割长度过长会增加压实难度,影响后续发酵;切割长度过短则会增加水分释放速度,影响青贮料的贮存稳定性。
3. 压实处理采摘后的玉米料需进行压实处理,将其压实后能够有效排出多余的空气,为后续的发酵提供有利条件。
压实要均匀进行,确保压实后的密度适中,不宜过紧或过松。
过紧的压实会影响发酵气体的排出,影响发酵过程;而过松的压实则会影响发酵温度和发酵速度。
4. 发酵保护压实后的玉米料需要在密封条件下进行发酵处理,可以使用塑料布等材料覆盖保护,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
在发酵过程中要及时检查气温和湿度,保持合适的发酵条件,有利于产生优质的青贮料。
5. 发酵时间控制玉米青贮料的发酵时间一般在3-4周左右,这个时间是根据青贮原料的水分、温度等情况来控制的。
发酵时间过短会导致青贮料不成熟,品质不佳;发酵时间过长则容易导致青贮料出现贮藏不稳定,影响后续的使用效果。
青贮玉米高产的关键技术

青贮玉米高产的关键技术青贮玉米是畜牧业中常见的饲料作物,具有丰富的养分和高产量的特点。
青贮玉米的高产是牧民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掌握青贮玉米高产的关键技术对于提高牧草质量、增加畜禽饲料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品种选育、种植管理、青贮采收等几个方面分析青贮玉米高产的关键技术。
一、品种选育品种选育是青贮玉米高产的关键环节。
优质的品种能够在苛刻的环境条件下保持高产,因此牧民们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质品种进行种植。
品种的选育应以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耐贮藏性好等特点为主要指标。
对于不同地区的品种特点也应有所了解,以便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二、种植管理1. 土壤条件青贮玉米对土壤条件要求比较高,要选择土层深厚、排水性良好的土地进行种植。
在种植前应进行土壤检测,对土壤进行翻耕和施肥,保持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2. 种植密度种植密度对于青贮玉米的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每亩种植玉米的数量应在2.5万-3万株之间,密植会导致养分和阳光的竞争,而稀植则会导致产量的减少。
3. 施肥管理青贮玉米在生长期间需要大量的养分,因此需要合理施肥。
在播种前应进行底肥施用,生长期间适量追肥。
选择合适的有机肥和化肥进行施用,保证青贮玉米在生长期间有足够的养分供应。
4. 灌溉管理青贮玉米对水分要求较高,尤其是在生长初期和开花期需要大量的水分。
在干旱地区或者生长期气温较高的地区需要加强灌溉管理,保证青贮玉米充足的水分供应。
三、青贮采收1. 适时采收适时采收是保证青贮玉米高产的重要环节。
一般来说,玉米的最佳采收时期是在玉米种子处于成熟期但还未进入干燥期时进行采收。
适时采收可以保证玉米饲料的品质,同时也能够保留玉米植株的饲用价值。
2. 采收方式目前青贮玉米的采收主要分为手工割收和机械割收两种方式。
手工割收需要较多的人力投入,但能够保证玉米植株的完整性,减少饲用过程中的损耗。
机械割收效率较高,但需要谨慎操作,避免对玉米植株造成损害。
全株玉米青贮的关键措施

水很容易挤出 , 饲 料 成形 水刚能挤出 , 饲 料 成形 只能 挤 出少 许 水 或 无 法 挤 出 水 , 但 饲 料 成 形
3 全 株 玉 米 青 贮 的取 用 原 则
封 窖发酵 1 个 月后 即可 开 窖取 用 。开 窖 前 , 必 须 清 除封窖 时 的覆 盖 物 , 以 防泥 土 等 杂物 混 人青 贮
线) 达到 1 / 2 、 部 分玉米 籽 实 出现 凹坑 时 。
收稿 日期 : 2 O 1 3 o 1 一 O 8
的压 实 情 况 , 压实密度 以不小 于 7 5 0 k g / m。为
杨 家民, 1 9 7 1 年生 , 高级兽 医师 。
养 殖 与饲 料 2 0 1 3 年第 3 期
2 . 3 适 度切 割
1 全 株 玉 米 青贮 的技 术 指 标
切割 过长 , 不 宜压 实 , 且 玉 米籽 粒 难 以破 碎 ; 而
虽有 利 于压实 和提高储 存量 , 但营 养物质 优质 的全株 玉米 青贮气 味微香 且无 刺激 性酸 味 切 割过短 ,
如有效 纤维 减少等 ) , 且对 奶 牛健 康不 利 ( 如 或臭 味 、 色 泽呈 原料原 有 的黄绿色 、 适 口性好 。优质 易 流失 ( 全株 玉米 青贮 的参考 指标见 表 1 。
窖, 层层 堆放均 匀后 压实 ( 一般用 四轮拖 拉机 或链轨 车装载机压实 , 注意压实要尽快 ) , 每层厚度 以 2 O c m 为宜 。青贮 窖 装 满 玉米 下 沉 , 应 高 出窖 墙 1 c m 以上 , 以免 因玉 米下 沉 、 存 积雨水 而造成 全株 玉米青
贮腐 败 。
表 1 优 质全株玉米青贮的参考指标
项目 指标
玉米全株青贮要做到六随三要

减少机械损失
收获时应该使用专业的收获机械,以减少对玉米秸秆和叶片 的损伤。
避免使用不合适的机械或人工方式进行收获,以免造成秸秆 和叶片的破损或损失。
02
运输随运
及时运
玉米全株青贮应及时运输,以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减少养分损失。
运输时,应选择平坦的道路,避免颠簸和急刹车,以保持 青贮饲料的完整性。
03
加工随制
快速加工制作
玉米收获后应尽快进行青贮加工,以保持其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青贮过程中要快速将玉米切短、装填、压实和密封,以减少微生物活动和营养损失。
保证青贮质量
青贮玉米的质量取决于收获时的玉米质量和青贮过程中的操作。
收获时应当选择晴朗天气,避免在雨天或潮湿环境下收获,以保持玉米的干燥和新鲜度。
发酵时间要求
通常在收获后的2-3周内完成青贮发酵过程。 发酵时间过短会影响饲料品质和营养价值。 发酵时间过长可能导致饲料变质和营养损失。
避免发酵不足或过度
发酵不足
如果发酵时间不足,青贮饲料中的糖分和 水分含量过高,容易导致腐败变质。
发酵过度
如果发酵时间过长,青贮饲料中的糖分和 水分含量过低,会导致饲料品质下降和营 养价值降低。
提高营养价值
玉米全株青贮经过发酵过程,可以提高其蛋 白质、纤维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消化率和 利用率。
通过添加适当的发酵剂或酶,可以促进玉米 青贮的发酵过程,提高其营养价值。
04
贮存随封
密封贮存
玉米全株青贮在贮存过程中,应确保青贮窖密封性良 好,避免空气进入,以防止青贮饲料二次发酵。
青贮窖应选择在干燥、排水性能良好的地方建造,窖 底和四周用不透气的材料铺设,同时要经常检查青贮 窖的密闭性能,及时修补和更换损坏的材料。
青贮玉米高产的关键技术

青贮玉米高产的关键技术青贮玉米是牛羊等反刍动物的主要饲料,其需要通过特殊的收割、储存、运输等环节来保障其好的高质量产量和质量。
以下是青贮玉米高产的关键技术介绍。
一、合理施肥青贮玉米需要充足的养分才能快速生长,应根据土壤肥力、外部氮肥源、玉米品种等因素综合确定施肥方案。
施肥方案包括基肥和追肥。
大田基肥施用堆肥、腐熟有机肥、磷钾肥、复合肥等。
对南方地区的玉米,宜多施用磷钾肥;追肥时,可采用深施肥、台阶施肥、盘肥和沟埂间肥等不同方式施肥。
二、适时耕作青贮玉米的种植需要在春季及时翻耕抛松土壤,促进土壤的通气和自然通水。
种植前土壤pH值在5.5-7.5之间较为适宜,不能过低或过高。
三、采用适宜品种青贮玉米品种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环境、气候、土壤等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品种包括糯粒、辽玉4号、陕玉809、保玉2等。
四、采用合适收割技术在青贮玉米的收割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收割机械,如普通收割机、玉米收割机等,以便快速而准确地收集到玉米的异花粉和颖花粉。
在收割前要注意润滑和清洁。
收割中要注意防止断茎和折秆,避免玉米茎叶的损伤,影响饲料质量。
同时也要注重玉米地的整齐排列,以便自然凉干。
五、采用适当的包装方式采用合适的包装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青贮玉米的混土、腐败、霉变和动物咀嚼等情况,提高饲料的质量和存储周期,包装方式有编织袋装、塑料袋装、复膜袋装等方式。
六、储存管理储藏过程中,应用干燥器和杀菌剂对青贮玉米进行处理,此外还应选择合适的储存方式和地点,以便有效地保持青贮玉米的好的气密性和有利于储存条件。
储存时尽量避免受潮和霉变,以免产生毒素,导致牛羊等反刍动物的患病。
综上所述,合理的施肥、适时的耕作、选用适宜的品种、采用适当的收割和包装方式以及储存管理都是青贮玉米高产的重要关键技术。
青贮玉米的关键种植技术

青贮玉米的关键种植技术青贮玉米是将玉米植株全株或大部分颖果在乳熟期采收,经过粉碎、压实、酸化等处理后密封存放,利用乳糖酸发酵产生乳酸。
青贮玉米是一种优质饲料,具有高能量、高蛋白、高纤维的特点,可以提高牲畜的生产能力和养殖效益。
下面是青贮玉米的关键种植技术。
1. 适宜品种选择:种植青贮玉米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抗逆品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青贮玉米品种包括辽玉12号、沈玉19号、晋玉11号、京328、京236等。
2. 土壤准备:青贮玉米对土壤品质要求较高,应选择肥沃的耕地进行种植。
要进行地力恢复和土壤调理,尽量减少连种连作,保证土壤的肥力和饱和度。
3. 播种时间:青贮玉米的播种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温和降水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在春季开始,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进行播种,不宜过迟。
4. 增施肥料:在播种前,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和玉米的需求,在土壤中施入适当的有机肥和无机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养分含量。
根据玉米的生长期和需求阶段进行适时追肥。
5. 合理密植:青贮玉米的密植是一种常见的种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
一般每亩种植量为7500-10500株,株行距为60-75厘米,株间距为20-25厘米。
6. 病虫害防治:青贮玉米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如玉米蚜、玉米螟、赤霉病等。
在种植期间应加强田间管理,合理使用杀虫剂和防治药剂,及时发现病虫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7. 灌溉管理:青贮玉米对水分的需求较大,要根据土壤的含水量和玉米的需水量进行适时灌溉。
切忌水分过多或过少,以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分积水为宜。
8. 收割处理:在青贮玉米乳熟期,宜选择阳光充足、气候干燥的天气进行收割。
一般在颖果颜色黄变并有乳汁流出时,即可进行收割处理。
收割后要及时进行粉碎、压实、装袋密封,以便进行酸化和发酵过程。
青贮玉米的种植技术关键在于适宜品种选择、土壤准备、播种时间、增施肥料、合理密植、病虫害防治、灌溉管理和收割处理等方面。
全株玉米青贮技术要点探讨

全株玉米青贮技术要点探讨
首先,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是全株玉米青贮的关键。
在选择品种时应考虑其生长周期和产量。
一般来说,生长周期较短、产量较高的品种更适合进行全株玉米青贮。
此外,还应考虑其抗性和适应性,以确保在种植过程中不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
其次,确定适宜的收割时间是全株玉米青贮的关键。
一般来说,全株玉米的最佳收割时间是在玉米籽粒开始硬化但还未成熟时进行。
此时全株玉米的能量和蛋白质含量最高,营养价值最丰富,适合用于青贮。
收割时应避免过早或过晚,以充分发挥玉米植株的营养价值。
接下来,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加工是全株玉米青贮的关键。
在收割后,应将玉米植株进行粉碎和切碎,以增加其表面积,有利于青贮料与乳酸菌接触,并有利于营养成分的释放。
此外,可以添加适量的添加剂,如糖和乳酸菌发酵剂,以促进青贮料的发酵过程。
发酵途径可以是普通发酵或者酒精发酵途径。
最后,进行适当的保存和储存是全株玉米青贮的关键。
青贮料在发酵后应尽快密封,并保持密封状态,以防止氧气进入,防止青贮料受到空气的污染和变质。
在储存过程中,还应注意避免温度过高和潮湿,以防止发酵过程中产生有害气体和霉变。
可以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如塑料袋或大型储存容器,以进行保存。
综上所述,全株玉米青贮技术在养殖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选择合适的品种、确定最佳的收割时间、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加工以及进行适当的保存和储存,可以高效地保存玉米植株的养分,提供优质的饲料供动物
消费。
这不仅可以提高养殖业的生产效益,还可以减少对其他饲料资源的需求,对于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青贮玉米高产的关键技术

青贮玉米高产的关键技术青贮玉米是农牧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饲料材料,具有高能量、高蛋白、易保存等特点,是增加青饲料资源、改善草食动物饲料结构、提高畜禽生产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青贮玉米,需要掌握一些关键技术。
一、品种选择:正常青贮玉米每亩亩产量应在4500公斤以上,如果种植优质品种,亩产量可达到5000公斤以上。
选择优质品种是获得高产的前提,品种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选择,同时要结合牲畜的口感和饲料需求进行考虑。
目前市场上比较好的品种有千滋1、珍珠斑、玉米155、棕糖3号等。
二、适时选址:种植青贮玉米要选择日照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地块,同时要考虑到农作物的轮作和耕作条件,避免在连作地块种植青贮玉米。
而且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生产季节,在秋季或早春种植,避免遇到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影响玉米的生长。
三、正确施肥:正确施肥是获得优质高产青贮玉米的关键。
在施肥时要科学施肥,根据玉米的生长需要,根据土地肥力状况和当地气候条件灵活调整施肥方案。
一般而言,青贮玉米生长前期需要充足的氮肥,能够增加玉米植株的生长速度,促进叶片的生长;中期则需要适当增加钾肥的施用量,促进玉米结实。
同时应该注重玉米的微量元素供应,合理补充氮、磷、钾等微量元素,保证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
四、正确管理:青贮玉米在生长期间也需要正确的管理。
浇水灌溉应该充分,特别是在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要及时为玉米浇水保持土壤湿度,保障玉米的正常生长。
另外,在生长中期要注意及时除草,以免杂草与玉米竞争水分和养分。
同时,要及时发现并治疗病虫害,以保证玉米的健康生长。
五、合理收割:青贮玉米的收割时间也是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一般而言,在玉米的成熟期,青贮玉米含糖量较高、品质较好,建议在玉米颖毛青白时进行收割,将玉米秆及时切碎,放入到专门的青贮窖中压实封闭,既能保持玉米的优质特点,又能提供充足的饲料。
综上所述,青贮玉米的高产和优质种植,需要综合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选择优质品种、适时选址、正确施肥、正确管理、合理收割等措施,确保玉米生长的顺利和产量的稳定提升。
优质全株玉米青贮制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优质全株玉米青贮制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引言优质全株玉米青贮是一项重要的饲料生产方式,通过合理的制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可以确保青贮质量并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优质全株玉米青贮制作的流程,并列举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制作流程步骤一: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制作优质全株玉米青贮的第一步是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
优质全株玉米青贮需要选择茎秆丰盛、质地饱满的玉米品种,以确保青贮的产量和质量。
步骤二:确定最佳收割时间确定最佳收割时间是制作优质全株玉米青贮的关键。
一般来说,最佳收割时间是在玉米籽粒硬化期前的2-4周内。
此时,玉米植株的秸秆和叶片都处于较柔软的状态,有利于青贮的发酵和保存。
步骤三:选择适宜的收割方式优质全株玉米青贮可以通过机械收割或手工收割的方式进行。
机械收割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容易造成植株破损和营养损失。
手工收割虽然工作量较大,但可以更仔细地选择植株,并尽量减少損伤。
步骤四:收割后的处理收割后,玉米植株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步骤,以促进青贮的发酵和保存。
首先,将玉米植株清洗干净,去除多余的杂质。
然后,将其切碎成适当的大小,以便于堆放和发酵。
最后,将切碎的玉米植株平铺在通风良好的场地上进行堆放,并均匀撒上发酵剂。
步骤五:堆放和发酵堆放和发酵是制作优质全株玉米青贮的重要环节。
将切碎的玉米植株均匀地堆放在清洁的地面上,并压实以防止氧气进入堆中。
然后,在堆放的每一层上均匀撒上发酵剂,并且保持适宜的湿度(通常为60-70%)。
在发酵过程中,定期翻动堆体以促进发酵均匀。
步骤六:储存和使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优质全株玉米青贮即可储存和使用。
将发酵好的青贮堆覆盖好以防止日光直射和雨水浸泡。
存放时,选用通风性好、干燥环境的仓库或储存设备。
在使用时,根据需要将青贮取出,并加入适量的饲料配制进行喂养。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一:避免雨水渗入制作优质全株玉米青贮时,需要注意避免雨水渗入。
雨水的渗入会影响青贮的发酵质量,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
全株玉米青贮技术

全株玉米青贮技术在平原地区,采取一年两茬玉米种植,进行全株玉米青贮,是解决奶牛优质粗料来源的便捷办法。
据试验,利用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奶牛比用去穗玉米青贮饲喂奶牛提高产奶量14.9%,农户种植一亩两茬玉米,全株卖给奶牛场,可增加效益400-500元。
现将我们近年来在雨季进行全株玉米青贮操作的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青贮池的建造。
青贮池的容积要根据玉米产量和奶牛的饲养头数来确定。
1、根据亩产全株玉米5000公斤和青贮容量每立方米500公斤来确定青贮池的容积。
2、根据奶牛饲养头数和奶牛日用青贮30-35公斤来确定青贮池的宽度和深度。
饲养3-5头奶牛的,青贮池的宽度和深度不超过1.5X1.5米;饲料10头左右奶牛的,青贮池的宽度和深度为2.5米和1.5-2.0米,青贮池的坡度为5%-10%。
如用12马力拖拉机压实,青贮池宽度为底宽2.2米,上宽2.5米。
3、可建简易青贮池,也可建永久性青贮池,四角要砌成圆角。
4、青贮池底夯实后用砖铺严,池底要有一定坡度,出料口处最低,并在最低处建一个渗水坑(40X60厘米)。
其作用,一是遇到下雨,雨水集中到低洼处,不浸泡青贮料;二是雨水过多时可在渗水坑安放抽水机把雨水抽走。
二、全株玉米的收割。
谷雨(4月20日)前后种的玉米,可7月30日(双季)或9月中旬前后待玉米粒表皮发硬,用手指甲掐粒能掐出一股白色浓汁,即刚达到蜡熟时开始收割,最好贴地皮砍下,但不能带上。
要达到随收割、随运输、随青贮。
如果全部收割后再青贮,玉米秸则注意不能平放,要靠墙或靠支撑杆立放。
三、全株玉米的青贮。
利用土坑青贮时,土坑底部夯实用砖铺平,四周用塑料布铺好,塑料布高出坑面50厘米;永久性青贮池四周不用铺塑料布。
如玉米秸量大,要用时铡5000-8000公斤的大型铡草机。
玉米秸切碎长度,喂牛1.5-2厘米,喂羊1厘米,一个机子备两组刀片,每隔2小时换一次刀片,保证玉米秸碎度,边铡草,边压实,草面高出地面30厘米时,把四周玉米秸抽齐,多余的放在中间,形成中间高,四周低的草面,先把四周塑料布提起盖住草边,然后用塑料布盖严池顶,塑料超出池边30-50厘米厚,池外培土成斜面,培土距池边不少于50厘米,把青贮池封严,在距青贮池1米处开挖排水沟。
对全株玉米青贮技术要点的探讨

对全株玉米青贮技术要点的探讨玉米青贮是一种常见的饲料保存技术,它能够有效地保存玉米植株,使得其营养成分得以保留,从而提高牲畜饲料的质量。
在农业生产中,玉米青贮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然而对于全株玉米青贮技术的要点,仍然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本文将从玉米青贮的工艺要点、营养成分保留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对全株玉米青贮技术进行探讨,希望可以对玉米青贮技术的农民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玉米青贮的工艺要点1. 采收时机玉米青贮的采收时机是影响青贮饲料品质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采收时机应选择在玉米进入生育后期但未成熟时进行,这样的玉米植株富含养分,并且含有丰富的水分,适合进行青贮处理。
选择适宜的采收时机可以保证青贮饲料的品质,并且有利于保存玉米植株中的营养物质。
2. 切碎处理在进行全株玉米青贮时,需要对玉米植株进行精细的切割处理。
通常可以采用粉碎机或者割草机进行切碎处理,将玉米植株切碎成适当的长度,这样可以增加青贮饲料的密度,有利于压实和发酵。
3. 压实处理在切碎处理后,需要对切碎的玉米植株进行压实处理。
压实可以有效地减少青贮饲料中的氧气含量,利于快速并均匀的发酵。
适当的压实可以将玉米植株中的水分挤压出来,有利于青贮饲料的贮存和保存。
4. 添加发酵剂在全株玉米青贮的过程中,添加适量的发酵剂是十分重要的。
发酵剂可以帮助玉米植株快速发酵,促进青贮饲料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有利于提高青贮饲料的质量。
常用的发酵剂有乳酸菌、酵母菌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发酵剂进行添加。
5. 严格控制水分在全株玉米青贮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青贮饲料中的水分含量。
一般来说,青贮饲料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60%~70%之间,这样可以保证青贮饲料的密封性和稳定性,有利于高质量的发酵和保存。
二、营养成分的保留全株玉米青贮技术可以有效地保留玉米植株中的营养成分,这对于饲料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全株玉米青贮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以保留玉米植株中的营养成分。
对全株玉米青贮技术要点的探讨

对全株玉米青贮技术要点的探讨【摘要】玉米青贮技术是一种将整株玉米进行青贮处理,用于饲料保存和饲料料的一种技术。
全株玉米青贮技术对于农民和畜牧业具有重要意义。
适宜时机及品种选择是关键,含水量控制要到达最佳状态,合理的保管方式能够保证饲料质量,发酵过程的控制对于饲料的品质和保质期至关重要。
全株玉米青贮技术的实际应用为畜牧养殖提供了优质的饲料来源,经济效益显著,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通过全面了解全株玉米青贮技术的要点,能够更好的推广和应用这一技术,为农业生产和养殖业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
【关键词】玉米青贮技术, 全株玉米, 适宜时机, 适宜品种, 含水量, 保管方式, 发酵过程, 实际应用, 经济效益, 发展前景1. 引言1.1 玉米青贮技术的概念玉米青贮技术是一种将玉米全株植株在绿色状态下进行采收、贮藏和发酵的技术,以保留玉米植株的优质营养成分和提高其利用率。
通过切碎、压实、密封和发酵等过程,将玉米植株中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完整保存,从而为牲畜提供高质量、高能量的饲料。
玉米青贮技术的目的是延长饲料的保存时间、保留营养成分、降低饲料损耗、提高饲料的蛋白质利用率以及降低成本。
通过科学的处理和管理,可以实现对饲料质量的控制和提高,满足牲畜的生长需求,提高养殖效益。
玉米青贮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在畜牧业、养殖业和农业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是一项具有丰富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的技术。
通过合理利用玉米植株的资源,可以有效推动畜牧业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1.2 玉米青贮技术的重要性玉米青贮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饲料保存技术,对于畜禽养殖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玉米青贮是将玉米全株(包括叶、茎、穗)割碎后,经过一定的处理和发酵,在密封的环境下保存起来,以供后续喂养牲畜。
这种技术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通过玉米青贮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玉米植物的各个部分,包括叶、茎和穗,使得饲料的营养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和利用,从而提高牲畜的生长发育速度和产量。
全株玉米青贮调制关键技术要点

健康养殖·管理42畜牧业环境 2020.04摘 要:全株玉米青贮就是玉米在乳熟期至蜡熟期之间刈割,将茎、叶、穗等部分全株填入密封的青贮池或柔丝打包,利用微生态制剂对原料进行厌氧发酵,产生乳酸,使酸度降到pH4.0以下,达到酸贮的目的而制成一种柔软多汁、带有浓郁酒酸香味的饲料。
全株青贮玉米饲料不仅是反刍动物全年的优质粗饲料来源,而且响应了近几年来国家粮改饲政策的推广,防止因秸秆焚烧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关键词:全株玉米;青贮;技术1 前期准备1.1 建造合适的青贮池(窖)青贮池的选择,必须选择干燥向阳、土质坚硬、排水便利、距离畜舍较近的地方。
青贮池要结实坚固,不透气透水不导热,池壁最好用砖、石灰、水泥或其它防水材料制成,不留缝隙,平滑垂直,有利于青贮料压实。
青贮池以凹型为佳,容积大小可根据养殖场饲养规模测算。
青贮池的宽度一般小于深度,利于青贮料自身重量将青贮料压紧压实,保持最低的损耗量。
要在青贮池四周挖好排水沟,防止水流入池内。
1.2 青贮池的检查和卫生每次在青贮前要检查青贮池的墙体和地面,出现损坏要及时补修。
每次青贮前要彻底打扫干净卫生,如遇晴天,太阳曝晒3d即可。
否则使用1%~2%漂白粉溶液或碘制剂等消毒剂进行消毒。
1.3 池壁铺膜池壁两侧铺不低于0.08mm的黑白膜或透明膜,并预留一定长度,用于抵御恶劣天气防控。
2 收割要点2.1 收割成熟度青贮全株玉米一般选择水分含量在60%~70%的乳熟后期至蜡熟前期收割,此时干物质和蛋白质比较高,是制作青贮的最佳时期。
水分过高,汁液渗出,营养物质损失,像淤泥,铲车难以压实。
水分过低,漫天飞扬,像海绵,同样难以压实。
判断玉米的成熟度,一看玉米植株叶片,最下面最少3片叶片发黄。
二看玉米籽实,看小头、看乳线、看顶端凹陷。
三用手工评估法。
四用微波炉快速测定法。
根据成熟度及时进行收割,否则后期干物质含量上升比较快,收割持续时间不宜过长,设备不足时可提前收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株玉米青贮的关键技术
玉米青贮有玉米秸秆青贮和全株玉米青贮两种,与玉米秸杆青贮相比,全株玉米青贮刈割时间早,质地柔软,容易消化,消化率提高10%左右,尤其是淀粉含量高,能值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且具有酸香味,适口性好。
但全株玉米青贮一次性投入很大,成本是玉米秸秆青贮的10倍以上,制作中要切实把握好关键技术,确保青贮饲料的质量。
一、青贮场地和青贮容器
1、青贮场地应选在地势高燥,排水容易,地下水位低,取用方便的地方。
2、青贮容器种类很多,有青贮塔、青贮壕(大型养殖场多采用)、青贮窖(有长窖、圆窖)、水泥池(地下、半地下)、青贮袋以及青贮窖袋等,养殖户要根据养殖及地方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青贮容器。
二、全株玉米的刈割
1、刈割时间。
把握好青贮玉米的刈割时间是控制好青贮质量的前提。
(1)玉米青贮收获过早,籽粒发育不好,淀粉含量低,能量低,营养损失严重;同时原料含水量过高,降低了含糖的浓度,则会使青贮易酸败,表现为发臭发粘,奶牛不愿采食,减少采食量。
(2)玉米青贮收获过晚,虽然淀粉含量高但纤维化程度高,但消化率差。
装窖时不易压实,保留大量空气,有利于霉菌、腐败菌等的繁殖,导致发酵的质量差,而使青贮霉烂变质。
(3)最佳刈割时间,全株玉米青贮要在玉米籽实蜡熟期,整株下部有4~5个叶变成棕色时刈割。
实践证明青贮玉米的干物质含量在30%~35%时,青贮效果最为理想。
2、刈割高度。
玉米青贮刈割高度通常在15厘米以外为好,有的连根刨起,带有泥土,这就会严重影响青贮的质量;由于玉米秸靠近根部的部分含木质素较高,质量很差。
有资料显示,高茬刈割比低茬刈割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8.7%,粗蛋白含量提高2.3%,淀粉含量可提高6.7%,产奶净能可提高2.7%。
三、玉米青贮铡碎长度
有效纤维能刺激奶牛咀嚼,咀嚼刺激唾液分泌,唾液中含有的缓冲物能保持瘤胃较高的pH值,较高的瘤胃pH值能提高纤维消化和维持正常的乳脂。
如果铡的太短会导致刺激奶牛咀嚼有效纤维减少,容易发生瘤胃酸中毒。
铡的太长,会影响青贮窖的压实密度,导致青贮变质。
适宜的长度应当控制在2~3厘米左右。
四、玉米青贮的调制
青贮发酵是一个难于控制的过程,发酵可使饲料的养分保存量降低;全株玉米青贮投入大,在制作可添加青贮添加剂可以改善青贮过程,提高青贮质量。
1、发酵刺激物包括微生物接种剂和酶等。
(1)微生物接种剂。
青贮发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控制发酵过程的微生物种类。
纯乳酸发酵在理论上可保存100%的干物质与99%的能量。
所以向青贮添加微生物接种剂以加速乳酸发酵而达到控制发酵,进而生产出优质青贮。
有实验证明,接种青贮微生物饲喂奶牛对青贮干物质的采食量提高4.8%,产奶量比对照组提
高4.6%。
常用的青贮接种剂包括: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嗜乳酸小球菌、粪大肠杆菌等。
(2)酶添加剂。
酶添加剂,包括单一酶复合物、多种酶复合物、以及酶复合物与产乳酸菌的混合物。
纤维分解酶是最常用的酶制剂,这种酶可以消化部分植物细胞壁产生可溶性糖,产乳酸菌将这些糖发酵从而迅速降低青贮的PH值,增加乳酸浓度,来促进青贮发酵,减少干物质的损失;同时植物细胞壁的部分降解有助于提高消化速度和消化率。
2、发酵抑制物。
丙酸具有最强抑制真菌活动的能力,它显著减少引起青贮有氧变质的酵母和霉菌;丙酸的添加量随玉米青贮的含水量、贮藏期以及是否与其他防霉剂混合使用而变化,添加量过大也会抑制青贮发酵。
丙酸具有腐蚀性,在实际生产中常用其酸性盐,如丙酸氨、丙酸钠、丙酸钙。
3、养分添加剂。
主要是氨和尿素等。
添加氨和尿素可以使青贮的保存期延长,增加廉价的蛋白质,减少青贮中蛋白质的降解,减少青贮过程中发霉和发热。
添加氨和尿素必须在青贮过程中喷洒均匀,添加量应根据玉米青贮干物质含量的不同而变化,
含水量越少添加量越高,适宜添加量是2.3~2.7千克氮/吨35%干物质的青贮,2.0~2.3千克氮/吨30%干物质的青贮。
注意干物质超过45%的青贮不要添加氨和尿素,较干的原料会限制发酵,会使正常的发酵中断。
五、装窖
1、青贮窖的深度。
青贮窖的深度要考虑地下水位限制、考虑取料方便、易于排水管理等因素,半地下青贮窖适合小型规模养牛场。
青贮窖地下部分深度应在2米以内,地上部分要保证1米以上。
青贮窖距地下超过2米,取料就会困难。
2、青贮窖的宽度。
青贮窖的宽度应当取决于取料速度或养殖规模,每天至少取料在15厘米以上。
青贮窖宽度小,装填、密封快速,可以促进更快更好的发酵;取料面小易于管理,干物质损失少,二次发酵的机会就少,能保证奶牛每天吃到新鲜的青贮饲料。
3、玉米青贮的密度。
制作青贮必须压实、封严,达到一定的密度。
采用渐进式楔形方式青贮,每装填20~30厘米用重型机械进行压实;在青贮原料装满后,还需继续装至原料高出窖的边沿
50厘米左右,然后用塑料薄膜封盖,再在上用泥土压实,泥土厚度约30~40厘米,使窖顶隆起。
这样会使青贮原料中空气减少,提高青贮质量。
质量好的全株玉米青贮密度应达到每立方米200~250千克干物质。
4、装窖时间。
玉米青贮一旦开始,就要集中人力、物力,刈割、运输、切碎、装窖、压实、密封要连续进行。
快速装窖和封顶,可以缩短青贮过程中有氧发酵的时间;并且装窖要均匀、压实,可以提高青贮饲料的质量。
5、青贮窖的维护。
随着青贮的成熟及土层压力,窖内青贮料会慢慢下沉,土层上会出现裂缝,出现露气,如遇雨天,雨水会从缝隙渗入,使青贮料败坏。
有时因装窖内踩踏不实,时间稍长,青贮窖会出现窖面低于地面,雨天会积水。
因此,要随时观察青贮窖,发现裂缝或下沉,要及时覆土,以保证青贮成功。
6、开窖时间。
青贮原料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才能充分完成青贮过程。
发酵过程首先是酵母菌、醋酸菌、霉菌、腐败菌等需氧微生物生长繁殖。
酵母菌分解糖类产生乙醇、二氧化碳等;醋酸菌将乙醇转化为醋酸;霉菌分解纤维性物质、糖和乳酸,产
生有毒有害物质;腐败菌分解蛋白质、氨基酸、使青贮腐烂,以上几种微生物破坏营养物质,产生不良的气味和苦味,降低青贮的质量。
在青贮内只有氧气消耗完后,厌氧的乳酸菌、梭状芽孢杆菌开始活动,乳酸菌利用可溶性糖产生乳酸;芽孢杆菌不耐酸,可使糖、有机酸、蛋白质发酵产生丁酸、氨等难闻气味的物质。
青贮微生物的发酵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发酵条件,要做好玉米带穗青贮,必须尽快满足乳酸菌的发酵,控制非乳酸发酵时间和条件。
青贮饲料封窖后,一般经过40~50天就完成发酵,之后可开窖取用。
六、青贮饲料品质的感观检测
1、颜色。
优良的青贮料颜色呈青绿或黄绿,有光泽,近于原色。
中等品质的青贮料颜色呈黄褐或暗褐色。
劣等品质青贮料呈黑色、褐色或墨绿色。
2、气味。
优良青贮料具有芳香酸味。
中等品质青贮料香味淡或刺鼻酸。
劣等青贮料为霉味、刺鼻腐臭味。
3、质地与结构。
优良青贮料柔软,易分离,湿润,紧密,茎叶花保持原状。
中等品质青贮料柔软,水分多,茎叶花部分保持原状。
劣等青贮料呈黏块,污泥状,无结构。
七、青贮饲料制作成败的关键
1、原料要有一定的含水量。
一般制作青贮的原料水分含量应保持在65%~75%,低于或高于这个含水量,均不易青贮。
水分高了要加糠吸水,水分低了要加水。
2、原料要有一定的糖分含量。
一般要求原料含糖量不得低于1%~1.5%。
3、青贮时间要短。
缩短青贮时间最有效的办法是快,一般青贮过程应在3天内完成。
这样就要求快收、快运、快切、快装、快踏、快封。
4、压实。
在装窖时一定要将青贮料压实,尽量排出料内空气,尽可能地创造厌氧环境。
在生产中经常忽视这点,应特别注意。
5.密封。
青贮容器不能漏水、露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