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会革命纲领缺陷的深层次原因试析
中山大学近现代史纲要考试(附答案)
中山大学近代史纲要考试答案(袁洪亮版) 一.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教训原因:1.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2.从客观上说,是由于帝国主义用各种手段来破坏、干涉中国革命,扶植并支持它们的代理人袁世凯夺取政权,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3.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主要是: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他们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
甚至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承认和支持。
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并没有认识到必须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他们不但不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封建的斗争,反而指责农民行为越轨,并派兵加以镇压,革命的根基显得相当薄弱。
农民问题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根本问题,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无所作为,结果是革命失去了最广大的同盟军和依靠。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同盟会内部的组织比较松懈,派系繁杂,缺乏一个统一而稳定的领导核心。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正因为如此,辛亥革命仅仅赶跑了一个皇帝,却没有能够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治基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
历史教训:1).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国的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2).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3).中国革命不能依靠少数人,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起来革命,革命才会胜利。
(4).推翻任何制度或者都要先充份准备,要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资产阶级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二.中国近代史之我见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清王朝实行闭关自守政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着绝对优势,封建统治日趋腐朽,无力抵抗外来侵略,为资本主义入侵提供了机会。
中国近代史纲要-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
辛亥革命的发起和其失败的原因与启示回眸九十三年前的辛亥革命,它可称得上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座不朽的里程碑。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不仅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还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而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却以失败告终,其中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都很耐人寻味.1.历史回顾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
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
接着各省纷纷响应。
因为1911年为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不久组成了临时参议院,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
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政权被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窃取,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宣告失败。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广大工农群众参加的一次“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
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
1.1辛亥革命的过程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11年旧历为辛亥年故名。
1894年,孙中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团体兴中会。
1905年,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此后,资产阶段革命派一方面批评君主立宪派反对革命的谬论,传播革命思想;另一方面,发动了一系列的反清武装起义,促进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简述辛亥革命失败原因
简述辛亥革命失败原因自《辛丑条约》列强以清政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加紧了对中国经济、政治、思想上的侵略。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许多仁人志士从黑暗中不断地探索中国前进的道路。
1911年中国资产阶级的政党同盟会及其领袖孙中山领导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因该年以干支计为辛亥年,故名辛亥革命。
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轰轰烈烈的革命,席卷里全国,可在人们就要看到希望的时候,这真狂潮熄灭了了。
中国再一次陷入了无限的黑暗。
多少的有志之士梦想葬送于这条道路之上,其失败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从某种角度上看,或许行亥革命的失败是必然的。
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建国方案行不通。
当时中国好比是内忧外患,病入膏肓之人。
外部个大帝国主义虎视眈眈地想要瓜分中国。
而中国内部封建官僚势力也十分也得不到改善。
更令人担忧的是,着内外的两股势力相互勾结,双方都近乎猖狂的想要毁灭革命的成果。
革命爆发后列强虽相继宣称“中立”,但却各怀鬼胎,但无论是那个列强都想从中国获得利益的想法确实一样的。
最后他们按照英国的主张进行,即从中国内部找寻代理人,窃取革命战果,埋葬革命。
拥有军事实力的袁世凯就成为这一角色的唯一人选。
袁世凯十足是一只披着狼皮的羊,他披着共和的外衣,骗过了许多革命党人士。
国外列强见不得中国好,就支持袁世凯破坏共和。
有了列强撑腰的袁世凯如虎添翼,对革命党人威逼利诱,软硬皆施。
最后如愿的窃取了革命成果。
他一步步的计划着想要建立他的专制王国,首先他不断地排挤出像孙中山这样的革命元老,甚至刺杀了宋教仁。
接着他下令解散国民党,遣散议会。
人民也无法得到《临时约法》中的各种自由权利。
共和体制名存实亡。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谈共和是如何的艰难,封建势力不会答应你,列强更不会答应你。
于是这两股势力就成了扼杀辛亥革命的主要元凶。
此外当时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其本身软弱性与妥协性是导致辛亥革民失败的主观原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要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综述1.近代中国人民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P17任务: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关系: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②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③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P15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②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3.近代中国产生了哪些新阶级?这些新阶级的特点是什么?P13-15①地主阶级:占有大量土地,掌握国家政权,对人民实行专制统治。
晚清出现了官僚地主,民国时期出现了城居地主。
②农民阶级:近代中国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
近代中国农民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剥削严重,生活状况极度恶化,具有强烈的革命要求,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农民作为小生产者具有保守、散漫、狭隘等局限性。
③工人阶级: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
主要来源是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
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工资低,劳动时间长,劳动条件恶劣,受剥削最深,革命性最强。
组织纪律性强、集中、团结、与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④资产阶级: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
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
A.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大官僚与大买办的结合,利用政治特权和与外国资本的紧密联系,在剥削劳动人民和挤压民族资本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是和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买办的封建的垄断资产阶级,集封建性、剥削性、买办性、寄生性、垄断性于一身。
B.民族资产阶级:a革命性:它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具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束缚的革命要求;b妥协性、软弱性、动摇性:它与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身的力量又很薄弱,因而缺乏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坚决性,没有革命的彻底性,因而不可能引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辛亥革命的原因分析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分析——缺乏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方面的原因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很多,主要有1.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资产阶级不敢正面去反对帝国主义而耽于狭隘的排满情绪,也不敢从根本上去改变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只满足于清帝退位。
2.脱离人民群众。
反帝反封建是人民最迫切的要求,但辛亥革命没有彻底的革命纲领,得不到人民群众的响应;也由于资产阶级害怕人民,不敢放手发动群众,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进攻下孤立无援。
3.同盟会软弱无力。
作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同盟会没有胜任它的历史使命,它既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又缺乏明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内部四分五裂。
4.没有自己的武装。
革命派虽然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但往往限于利用会党和新军进行军事冒险,而始终没有建立和掌握一支自己的军队,等等。
但在本文中我想着重从第一方面探讨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由于资产阶级历史的局限性,“民族、民生、民权的三民主义”在四句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中没有提出反对中华民族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还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
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认清真正的敌人是帝国主义甚至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承认与支持。
他们始终认为建立资产阶级国家,西方是会赞助的,是会支持的,孙中山不仅没有辩明帝国主义的所谓的“中立”的伪装,反而以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为代价,和帝国主义维持支好关系。
这是辛亥革命失败的一大原因,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并没有认识到必须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致使一些汉族旧官僚、旧军官也混入革命的营垒。
但资产阶级革命派仍把革命目标只限于反对清朝皇帝,他们认为“清帝退位”就是专制已除,革命就大功告成了,正因为如此,这恰恰给了那些擅于投机取巧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以可乘之机,后来袁世凯以清帝退位为交换条件窃取政权,破坏革命,革命派不仅没能识破袁世凯的反革命两面手法,相反竟把袁世凯作为同盟者,最终受当时政治局势的左右和妥协退让思想的支配,革命党人甚至还把革命果实拱手让给了袁世凯。
论同盟会的性质及其内部分歧
论同盟会的性质及其内部分歧章开沅二十二年以前,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深刻阐明“腐朽的大的力量要让位给新生的小的力量”这一历史辩证法时,曾经指出:“清朝,早被推翻了。
什么人推?孙中山领导的党和人民一起推。
”(《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二八九页。
)这里提到的“孙中山领导的党”,指的就是一九○五年夏天成立的同盟会。
同盟会究竟是什么性质的团体?怎样理解它的内部分歧?同盟会里面有没有路线斗争?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研究整个辛亥革命的历史,是很有必要的。
(一)过去,我们曾经把同盟会称作从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急进派、资产阶级自由派到地主阶级反满派的松懈联盟。
现在看来,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
因为,“松懈联盟”一词只能说明同盟会的阶级“结构形式”的特点,即它是由哪些社会力量组成的,结合得是否紧密等等。
它没有回答,至少没有明确回答同盟会的性质到底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还是几个阶级联盟的政党?抑或仅仅是几个阶级的反清联合战线?我认为,同盟会不是几个被压迫阶级联盟的政党。
它和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七年的国民党不同,加入它的各种社会力量并没有在会外保存自己单独的政党。
姑且不论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是否代表不同的阶级,至少兴中会在同盟会成立以后就不再保存自己原来的组织。
华兴会在加入同盟会的前夕,虽然有“精神上仍存吾团体”的说法,但实际上以后也没有保留自己的组织。
光复会的情况比较特殊,它始终保留着自己的团体。
有些光复会员从来没有参加过同盟会,不少人则是加入而又退出,而且一九一○年还在东京成立了光复会总部,公开与同盟会分裂。
但认真考察起来,它也不是作为一个特定阶级的政党加入同盟会的,而且即使在它与同盟会分家以后,也并不妨碍两者在某些地区(如上海、浙江、潮汕)共同进行反清斗争。
辛亥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1辛亥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是什么?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革命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在这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形成了民主主义观念。
(3),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之门。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失败原因(1)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在理论上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在行动上不愿也不敢正面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推翻封建势力。
在思想上识别不清真正的朋友和真正的敌人。
(2)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教训:(1).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国的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2).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3).中国革命不能依靠少数人,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起来革命,革命才会胜利。
(4).推翻任何制度或者都要先充份准备,要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辛亥革命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无疑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政治、思想方面,这是一次思想解放。
高一下册历史辛亥革命课堂训练题(一)及答案
高一下册历史辛亥革命课堂训练题(一)及答案高一往往起到一个打基础的阶段!那么,对于高一下册历史,往往要怎样复习呢?别着急,接下来不妨和店铺一起来做份辛亥革命课堂训练题(一),希望对各位有帮助!高一下册历史辛亥革命课堂训练题(一)1.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条件是:①革命思想的传播;②革命团体的不断出现;③各地革命活动的蓬勃发展;④各革命团体分散的起义先后失败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最能说明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迫切性的是A.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已相继成立B.帝国主义侵略不断深入C.各革命团体力量分散,起义先后失败D.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发展3.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强学会 B.保国会 C.同盟会 D.兴中会4.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因为它 (2002年北京春季高考题)A.成立的时间最早B.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C.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人了一个新阶段D.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5.中国同盟会成立时,其成员不包括: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日知会6.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之所以能联合组成中国同盟会,其前提条件有:①都主张以革命暴力驱逐列强出中国;②孙中山享有崇高威望;③都要求用暴力推翻清王朝;④都有联合斗争的愿望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③7.191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创办的机关报是: A.《民报》B.《中外纪闻》C.《时务报》D.《国闻报》8.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主要是指A.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形成B.积极发动广大人民参加革命C.与保皇派展开激烈论战D.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纲领9.中国同盟会的纲领没有涉及的问题是A.推翻满洲贵族统治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土地纲领D.驱逐帝国主义出中国10.“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局限性表现在A.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B.没有反映中国人民民族独立的愿望C.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纲领D.没有表达自己的利益和要求11.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12.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阐发的民权主义的含义是A.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B.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C.向地主收买土地,实行土地国有D.反对帝国主义压迫13.下列各项属于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是A.反对满洲贵族,反对民族压迫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C.国民有言论、集会、著作自由D.核定地价,平均地权14.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和维新派的兴民权主张其相同点是A.建立国民的政府B.设议院、开国会C.国民一律平等D.推翻君主政体15.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权主义比维新派的民权思想进步,主要体现在A.反对民族压迫B.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C.国家的阶级性质D.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16.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A.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C.民族资产阶级和满洲贵族的矛盾D.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17.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提出推翻清政府的要求反映了A.资产阶级革命派已认识到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B.社会各阶层推翻封建君主制度的共同愿望C.民族资产阶级要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道路的愿望D. 辛亥革命爆发的时机成熟18.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①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阐发;②是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③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④反映了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愿望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9.之所以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主要是因为它A.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要求B.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C.提出了平均地权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D.适应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20.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答案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答案第三章答案1、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取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革命派在论战中论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
首先,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
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其次,进行革命固然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就不能免除痛苦和牺牲。
革命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疗治社会的良药。
再次,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进步为补偿的。
革命本身正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也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制定了《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被列宁誉为“亚洲觉醒”标志性事件之一。
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1)失败原因: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浅析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浅析10012508 李斌1911(狭义上)神州大地掀起了民主革命的浪潮,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先进分子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史称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作为民主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
以下是从革命不同方面来分析其失败原因,而我每一阶段都会以群众基础作为立足点进行革命失败的分析。
一、革命基础太薄弱要说明为什么辛亥革命失败了,我先要介绍一下这场革命发生的背景。
1911年5月,清政府在立宪运动后发布了内阁制,任命总理。
但这其中皇室成员占绝大多数,广为人所诟病,立宪派也相当不满,革命情绪日渐上升,从而引发革命之火。
革命团体上,兴中会主要在华南一带开展活动,光复会在江苏,浙江,上海一带开展活动,华兴会主要在湖南开展活动,共进会在长江流域开展活动,而后来成立的同盟会是全国革命力量的一个松散同盟,同盟会会员还在各地建立了各种同盟会的外围组织。
那么从这个背景我们发现了什么呢?对,我们发现至始至终没有人民的影子,一直是那些先进的中国人士在以自己的理念,以西方的理念变革社会。
也就是说在革命的早期,革命党人就没有充分发动万万中国人甚至于革命党内部还是松散的联盟。
其次,革命党人的经济援助主要来源于海外侨胞,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华侨是革命之母。
”那么有人要问了,这又有什么不妥呢?有,当然有!这就说明辛亥革命初期根本没有争取到国内民族资产阶级的支持。
这就直接导致了临时政府成立后国库只有10元的尴尬局面,不得不依赖于袁世凯的财力。
经济上的依赖或者说经济上无自主性对于一个资产阶级政党而言是致命的。
二、革命不彻底孙中山先生提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民族者,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也。
那么也就是说革命的目的很明确,推翻满族皇权专制。
这点上确实能够激发汉族人的民族主义情绪。
清政府入关后曾大肆屠杀汉人,满清自己发布过大量屠杀文告,其中最著名的,是满清官方资料《清世祖实录》卷十七顺治二年六月丙寅中的文告:“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
浅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浅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摘要:茫茫华夏之中流砥柱,20世纪曙色朝露。
东方的第一场革命:辛亥革命在中国的腹地爆发了!它的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但从最终结果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大买办阶级代表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的任务没有完成。
中国半殖民的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从各种因素分析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必然的!关键字:辛亥革命,失败,必然正文:所谓的辛亥革命是指爆发在20世纪初孙中山,黄兴等领导的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
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统治,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这次革命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但是最终来看它失败了。
从1928年重建统一之前,孙中山的政治理想都没有转化为中国人的政治实践,所谓的民国是清朝政治的延续,用鲁迅的话说:“所谓的中华民国除了一幅空招牌,什么都没变。
革命以前是奴隶,革命以后是奴隶的奴隶”①用毛泽东的话说:“辛亥革命缺少了一场真正的社会大变动,社会底层尤其是广大农民阶级依然处于梦寐状态。
”究其原因可以从两种角度去认识:一种是从主客观方面去认识,一种是从具体方面。
一、主观方面:资产阶级领导的局限性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不彻底的革命。
其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他们不愿意也不可能去推翻帝国主义,更不愿意也不可能彻底的推翻封建势力。
二、客观方面:封建势力与外来势力的双重夹击 1、封建势力于中国当时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资本主义在中国是走不通的。
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中国封建经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封建势力十分强大,并有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
2、帝国势力帝国主义在“严守中立”的幌子下干涉中国革命,扶植封建势力代表的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
三、具体原因1、没有彻底的革命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革命纲领。
三民主义没有提出反对中华民族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
【历史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
【历史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1、废除帝制辛亥革命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民主共和意识的积聚,大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加速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扫除了最初的政治障碍。
2、思想解放辛亥革命从行动上坚决地打倒皇帝,从舆论上对君权神授观念和皇权思想进行鞭挞和批判,极大地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
20世纪初,随着一批觉悟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不断传播开来,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条件。
3、国际影响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亚洲的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
列宁把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
1、从客观上说,是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2、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表现在:(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他们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并没有认识到必须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最后甚至还把政权拱手让给了袁世凯。
(2)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群众。
正因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没有被动员起来,这个革命的根基就显得相当单薄。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同盟会内部组织比较松懈,派系纷杂,缺乏一个统一和稳定的领导核心。
(1)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国的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2)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3)中国革命不能依靠少数人,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起来革命,革命才会胜利。
革命失败的原因
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及其历史意义1911年12月29日,孙中山以16票的绝对多数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3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28日,各省代表会议改组为临时参议院,成为临时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
在孙中山的主持下,3月11日,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按照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在中国建立一个实行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由于南京临时政府和各省都督府中立宪派、旧官僚、政客的篡权,以及一些革命党人的妥协退让,致使南京临时政府权力被袁世凯所篡夺。
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再次,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
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最终,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亚洲的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
列宁把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
辛亥革命在亚洲打响了民主的第一枪。
关于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可以从两种角度去认识:一种是从主客观方面去认识,一种是从具体原因方面去认识。
从主客观来看,一是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一是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什么影响有哪些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什么影响有哪些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民国,平均地权”是三民主义的内容。
同盟会的性质及影响性质:中国同盟会是第⼀个全国规模的统⼀的资产阶级⾰命政党。
影响: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个全国性的统⼀的资产阶级⾰命政党。
它在宣传,组织和具体筹划⾰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
它的成⽴使"⾰命风潮⼀⽇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意表者矣"。
中国的民主⾰命从此进⼊了⼀个新的阶段。
推翻满清政府、结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亥⾰命中起到重要作⽤,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三民主义的历史意义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旧民主主义⾰命时期的社会基本⽭盾,概括了客观历史进程提出的三⼤⽃争任务。
孙中⼭作为民主⾰命先⾏者,在总结前⼈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三民主义"思想不仅是⾟亥⾰命的指导思想,⽽且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了划时代的影响。
三民主义从民族、民权、民⽣三个⽅⾯对近代中国民主⾰命理论进⾏了⾼度概括,其含义宏远、思想深邃,直到当下仍然对中国的民主建设发挥着⼗分重要的意义。
三民主义思想不仅具有重⼤的历史价值,⽽且也具有⾮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民主义指导同盟会和国民党先后推翻了满清封建王朝和北洋军阀政府,具有极其重⼤的历史影响。
三民主义的反映了中国⼈民要求民族独⽴、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命的发展,建⽴起中国历史上第⼀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孙中⼭还以旧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颁发了第⼀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旧民主主义⾰命起到了重⼤推动作⽤。
孙中⼭的三民主义不仅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个重要理论来源,并且还因为它在中国传统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连接作⽤,它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和理论上的互动以及孙中⼭所主张的在中国实⾏社会主义的初步的开拓性尝试,使这⼀理论本⾝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化之间架起⼀座桥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发⽣了直接影响。
试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试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关键词:辛亥革命孙中山《临时约法》袁世凯资产阶级软弱性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中国又一次面临被瓜分的危险。
清政府迫于无赖宣布实行“新政”,随后与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一个学习日本实现君主立宪的方案,但又规定9年的预备立宪期限。
但是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政府,更没有挽救中华民族,反而激化社会矛加重中危机。
原因在于清政府立宪在假,维护满清统治在真。
1911年5月,在为形势所迫不得不成立的责任了内阁制里,13名大臣中满族就有9人,皇族占7人,被讥讽为“皇族内阁”。
保路运动的发生让清政府惶恐不安,为了镇压四川的起义,将湖北新军调到四川,造成武汉军力空虚。
由于革命时机已经成熟,共进会和文进会两个革命团体决定发动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晚,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武昌,之后三天就光复了武汉三镇,成立了湖北军政府。
在一个月内,就有13个省宣布起义,脱离清政府。
腐朽的清政府迅速土崩瓦解。
1912年元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但是这个新兴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却最终被袁世凯窃取。
袁世凯作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后加进了他的独裁和复辟,为了实行专制统治,不惜投靠帝国主义,出卖国家利益,和日本签订“灭亡中国二十一条”,后来又称帝,辛亥革命就这样流产了。
那么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简单地说就是封建势力太强,新兴资产阶级实力太弱。
具体表现在:1.从根本上说,中国资产阶级发展不充分,阶级力量不强大。
20世纪初虽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但占统治地位的依然还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资产阶级自身发展很不充分。
(1)从企业的产生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走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它不是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而是在列强入侵,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
因此它不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基础上逐步成长起来的。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为寻求出路做的努力为什么都失败
自从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大门并同腐朽的清王朝勾结起来共同压榨中国人民开始,中国人民从没有停止过反抗斗争,中国各个阶层的仁人志士都在寻求救国救民之路。
在使用和平的手段没有效果的情况下中国人民最终走上了武装革命的道路。
从三元里人民的抗英烽火,到义和团的反帝斗争,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又具有反抗精神的农民阶级首先走上了革命之路,特别是19世纪50、60年代,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农民战争的形式,席卷了大江南北,占据了中国的半壁江山,把中国旧式农民战争发展到了顶峰,它沉重打击了中国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太平天国制定的《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这两部革命纲领,它既集中表达了广大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体现了中国农民对未来社会的“乌托邦”式的理想,又设想了按照西方资本主义的形式建设国家反对封建制度,反映了所处的时代特点。
但农民阶级本身不代表先进的生产方式,又无完善的革命纲领,小生产者的狭隘性,使他们不能彻底摧毁旧制度,在消灭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的同时,又不得不重蹈封建统治阶级的覆辙,他们不能引导中国走向独立与富强。
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求富强兵)和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都是幻想在不对中国的政体做全面改革的前提下,靠点滴的改良来改变中国受人欺凌的命运,这些都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命运。
19世纪末,正当中国资本主义改良的大门轰然关闭的时候,资产阶级革命派走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
谈到资产阶级革命,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广东潮州人,资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
1878年到檀香山求学,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首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开始进行针对清王朝的武装起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盟会革命纲领缺陷的深层次原因试析[内容提要] 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在宣传、组织和具体筹划革命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系统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但作为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这些缺陷对中国革命进程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同盟会革命纲领缺陷Abstract: Tongmenghui is the first modern national and unificational bourgeois revolutionary party in China。
It has a vital in publicity, organization and specific revolutionary planning。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which is the revolutionary programmer of Tongmenghui is a more systematic and clear program of bourgeois democratic revolution。
But as a revolutionary program,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 exist its own shortcoming which has a great effect o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Key words: Tongmenghui, revolutionary programmer, shortcoming作为问题的提出,有必要首先对三民主义作简单的辨别。
三民主义在整个旧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随着革命形势与时代背景的发展,可分为两个历史阶段。
一是从兴中会到同盟会时期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旧三民主义;二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阐述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
本文所谈的三民主义,指第一个时期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
孙中山(1866--1925年)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最主要代表人物,他一手创建和领导的同盟会使“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矣。
[①]”同盟会的正式成立,使中国民主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但是,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存在着重大的缺陷。
本文试图从深层次分析缺陷的原因。
一、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任何思想、理论的产生都与它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
自1840年起,西方列强用大炮叩开了中国的大门,连续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侵略战争,威逼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尤其是《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面对亡国灭种的危局,许多仁人志士提出各种变法救国的主张,如:“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林则徐等)、“中体西用”兴办洋务、发展实业开展“商战”(洋务派)、“君主立宪”变法维新(维新派)等,但均以失败而告终。
屈辱的历史告诉人们:要想维护民族独立,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须进行推翻清政府统治的革命,而革命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因此,创立指导革命的理论已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
而孙中山适应了时代的要求,担负起这一伟大的历史重任。
1.社会历史背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至19世纪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的的条件已经成熟。
部分商人、地主、官僚挣脱洋务派的控制,开始建立近代工业。
从规模来看,从1872年广东华侨商人陈启源在南海县设立继昌隆缫丝厂始,至1894年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较大的有50多个,总资本为500多万元。
从经营的内容来看,有纺织、缫丝、面粉、火柴甚至有采矿和机器制造。
从布局上看,遍布江浙、两广和两湖地区[②]。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产生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
民族工业分布区域后来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主要活动地区。
从世界形势来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满足高额利润,进行重新分割殖民地和落后国的斗争愈演愈烈。
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政治、经济又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因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争夺,尤其带有拼命性质。
自1895年3月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始至1900年八国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短短几年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
中国的铁路交通、财政金融、航海贸易、工矿企业等主要经济命脉,几乎全部沦入敌手。
帝国主义和清朝统治者的相互勾结,使中华民族处于严重的民族危亡关头,挽救民族危亡,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
2.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形成孙中山从小目睹地主阶级统治下农村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对中国下层劳动人民抱有深厚同情。
在追随其兄去檀香山谋生时目睹了夏威夷被美国吞并的厄运,感慨万千。
关注正处于风口浪尖上祖国的命运,其情日浓。
1879年进入英国教会学校念书,系统地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教育。
1882年秋入美国教会学校奥阿厚书院肄业。
这些学习,使孙中山掌握了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特别是西方文艺复兴思想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为日后革命打下坚实基础。
1883年尝试在家乡改良乡政,未果。
1893年和陆皓东等谋划组织革命团体,但思想上仍然动摇不定,遂尝试上书李鸿章,希望能推动清政府自上而下改革。
他在上书中提出了解除封建主义对民间工商业的束缚,全面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根本改变教育制度和选拔人才制度的改革纲领。
这些主张是好的,但却没有得到答复。
此时他才深知改革是不可能的了,要改变中国的命运,只有革命。
3.同盟会的成立及其革命纲领孙中山的上书遭遇冷落,使他尤为愤慨。
便回到檀香山开始宣传革命思想,得到一些华侨的同情与支持。
经过酝酿,1894年正式成立革命团体檀香山兴中会。
但是兴中会章程没有提出反帝斗争的明确任务,没有阐述推翻清政府建立合众政府所应该采取的革命步骤、政策与方法;在组织上没有明确严格纪律。
檀香山兴中会没有形成气候。
但毕竟为革命的开始。
孙中山从檀香山回到香港后联络革命友人,扩大兴中会组织,成立香港兴中会。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逐步建立起一个采取实际行动的战斗核心,为以后同盟会能够成长为一个团结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反对清政府的政治联盟打下基础,兴中会分会遍布国内外各地。
香港兴中会成立以后,组织和领导了广州起义和惠州起义两次起义,但遗憾的是,前者还没开始就遭到了破坏,后者也因寡不敌众而失败。
但这些革命运动客观上起到了深化革命理论宣传的作用。
随着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形势的发展,国内外掀起了创办革命报刊,发行革命书籍的热潮。
比较著名的有《国民报》(1921年创刊)、《游学译编》(1902年创办)、《湖北学生界》、《浙江潮》、《直说》、《江苏》、《国民日报》等。
尤其是1904年蔡元培在上海创办《俄事警闻》,在宣传反对沙俄侵略,激发人民爱国热情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也是中国知识分子觉醒的主要标志。
涌现了一大批宣传革命思想的志士,如邹容,陈天华等。
至1905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形势趋向高潮,越来越多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仅积极从事革命宣传,而且在国内外相继建立了革命团体,直接投身于各项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中去。
这些新出现的革命团体有湖南的华兴会,上海光复会,贵州科学会,江西自强会等。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华兴会。
革命形势的发展,在孙中山面前提出了一个新的任务,必须把分散与全国各地的革命团体联合为一个统一的革命政党。
1905年7月,孙中山来到日本,在日本友人宫崎寅藏的安排下,认识黄兴,孙认为目前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政党,这个主张得到黄兴和广大留学生的赞同。
经过充分的酝酿和筹备,1905年8月20日下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同盟会革命纲领缺陷的深层次原因试析举行了成立大会。
会议通过了同盟会章程。
孙中山提议采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口号作为革命纲领。
这个纲领通过讨论后得到通过。
1902年11月26日,《20世纪之支那》改名《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在日本东京同盟会革命纲领缺陷的深层次原因试析创刊。
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解释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即“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当时中国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反抗满族统治的有力武器。
“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是孙中山革命思想的核心,把建立共和国的主张同实现民族独立紧密联系起来,用以动员广大人民奋起进行民主革命,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
“民生主义”的中心内容是“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今后随着工业和交通的发展,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
同时实行征收地租税。
这样,就可以防止因土地价格高涨而引起社会不平等现象,杜绝少数人垄断的弊端。
三民主义学说,是卓越的民主主义思想,在当时,是一种最先进的革命思想体系,体现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所领导的斗争是一场争取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革命。
二、三民主义的缺陷1.三民主义本质及意义三民主义是闪耀着光芒的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正是在这个纲领的指导下,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摧毁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摧毁了腐朽的清朝专制压迫。
但是,这个纲领存在着严重缺陷。
“三民主义学说概括了当时整个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方向,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认识的最高成就,既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进步和成功,也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挫折。
[③]”2.三民主义的严重缺陷孙中山对三民主义这样概括说明,“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
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艺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④]”许多年以来,我国大多历史学家也一直对三民主义大加赞颂,即便谈到三民主义的缺陷时也只是简单地说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反帝反封。
然实际的历史情形并非如此。
(1)民族主义。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在同盟会成立前,其民族主义以反满为主要特征,未能完全摆脱狭隘民族主义的藩篱。
同盟会成立后,从本质上说,已确立以民族建国为目标的近代民族主义。
但因作为革命主要力量的会党群众基本上只能接受反满的号召,加之他对帝国主义列强有幻想,同时又必须与立宪派在反满的问题上划清界限。
所以,孙中山仍未能完全摆脱反满的局限。
民国成立后一段时期,孙中山在国内民族关系的问题上的提法严重错误,使他被认为是一个大汉族主义者。
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有了新的飞跃。
他非常明确地阐明了争取建立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国际新秩序的思想和主张。
这是他民族主义思想遗产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