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职语文张衡传同步教案
课文《张衡传》教案参考
《张衡传》教案参考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和成就。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1.2 教学内容课文《张衡传》的阅读与理解。
张衡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解析。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相关的历史背景和图片。
进行小组合作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2 教学步骤引入新课,介绍张衡的背景和成就。
阅读课文《张衡传》,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汇和句子。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总结课文内容,强调张衡的贡献和影响。
第三章:课堂活动与练习3.1 课堂活动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张衡,展示其成就和故事。
开展小组讨论,讨论张衡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3.2 练习完成课文阅读理解练习,包括选择题和简答题。
写一篇关于张衡的短文,描述他的成就和对社会的影响。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练习,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合作和沟通能力。
4.2 教学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及时给予解答和反馈。
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张衡的成就和贡献,深入了解其对科学和文学的影响。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历史博物馆或科技展览,加深对张衡的了解。
5.2 教学拓展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科学实验或文学创作比赛。
引导学生将张衡的精神和成就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六章:教学资源与材料6.1 教学资源课文《张衡传》原文。
张衡的图片和相关历史背景资料。
阅读理解练习题。
6.2 教学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张衡的图片、历史背景和成就展示。
分发练习题和答案解析。
第七章:教学安排与时间分配7.1 教学安排确定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和顺序。
张衡传教学设计5篇
张衡传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张衡传教学设计篇一:《张衡传》教学设计《张衡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早在1700年前,当西方各国对地震尚处于迷惘无知的时候,张衡已经能准确地测知地震了。
张衡开创了世界地震学的先河。
历史和人民对张衡作出了多高的评价呢?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二、知识积累1、知人物:作家及张衡简介《后汉书》纪传体东汉断代史,共一百二十卷,包括本纪十卷、传八十卷、志三十卷。
纪、传为南朝宋范晔撰。
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曾任尚书吏部郎、左卫将军、太子詹事。
后来因为刘义康谋反案的牵连,被处死。
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内容充实,文笔简练生动,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并具有较高文学价值。
后世称赞其文笔“简而且周,疏而不漏”,王应麟则说“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几人?”《后汉书》为“前四史”之一。
张衡(78——139)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
在文学方面,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代表作《二京赋》(《东京赋》、《西京赋》的合称)。
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
地震学方面,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及其方位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天文学方面,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浑天仪”;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相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
地理学方面,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记里鼓车”、“指南车”等。
数学方面,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到3.1622之间,比欧洲早了1300多年;气象学方面,制造出“候风仪”预测风力、风向,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
为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与文艺的双子星。
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时说:“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
课文《张衡传》教案参考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把握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3)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特点。
(3)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会从中获取有用信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张衡的敬佩之情,树立学习榜样。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3)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
2. 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概括人物特点。
3. 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准确翻译。
2. 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张衡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信息,总结张衡的生平事迹。
4. 讲解分析:重点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引导学生准确翻译。
5. 课堂练习:运用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进行句子练习。
6. 总结提升:概括张衡的人物特点,引导学生学习他的优秀品质。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记忆。
2. 完成课后练习,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深入研究张衡的其他成就,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启发式教学: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案例分析:选取与张衡相关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张衡传语文教案设计
张衡传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张衡传》。
(2)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科学成就和文学贡献。
(3)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代传记文学的特点和魅力。
(3)提高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科学家张衡的敬佩之情。
(2)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和文学创作的兴趣。
(3)树立学生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张衡传》的朗读和背诵。
2. 张衡的生平事迹、科学成就和文学贡献的了解。
3. 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 张衡的科学成就和文学贡献的深入剖析。
3. 古代传记文学特点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张衡传》的文本。
2. 张衡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张衡发明地动仪的动画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2)简要介绍张衡的生平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
(2)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解答疑问。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和段落。
(2)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4.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2)剖析张衡的生平事迹、科学成就和文学贡献。
(3)引导学生欣赏古代传记文学的特点和魅力。
5. 课堂练习(1)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美。
(2)选取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翻译和解读。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激发学生对下节课的期待。
7. 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张衡传》。
(2)深入了解张衡的某一科学成就或文学作品,下节课分享。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张衡传》教案精选六篇
《张衡传》教案《张衡传》教案「篇一」张衡传的教案分析《张衡传》的教学,在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方面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教师心中要有自读课的“灵魂”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
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于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叶老的话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奉行的宗旨绝不是“全盘授与”,而应立足于“相机诱导”,始终要注意启发学生“运其才智”,“自为研索,自求解决”。
教读课不例外,自读课更加如此。
教师的这种认识如何才能变成学生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这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
就自读课而言,教师引导学生“自为研索”,“自求解决”,以形成学生良好的自读行为,逐步养成良好的自读习惯,就成为自读课的“灵魂”。
二、教给方法,养成习惯,要打“阵地战”和“持久战”《张衡传》的.教学主要从确定自读目标、指点自读门径、授以自读方法三个方面来部署的。
1.确定自读目标阅读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阅读能力训练过程,它不同于日常的消遣式的读书。
因此,必须通过自读课的反复训练,使学生逐步形成阅读须有的(目标)的观念。
在导入新课之后,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借助“自读提示”来确定学习目标,而没有代庖,意在给学生提供亲自实践的机会。
同时,从确定自学目标的需要出发,教师对“自学提示”的内容作相应的补充,启发学生从思想内容、文体知识、文言词句三个方面作定向思考,以全面认识目标。
在学生归纳出自学目标之后,再用小黑板展示目标,以强化目标意识,并作为全部自读过程的“航标”。
2.指点自读门径阅读一篇从哪儿入手,第一步做哪些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和习惯。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是阅读一篇的起始步骤和基础工作,是培养自学方法和习惯的重要环节。
因此,教学活动中特别注意了两点。
第一,落实读的要求,选择读的方法。
通读课文时,提出读的要求,诸如音准、句读、语脉等,同时注意读的良性分布。
张衡传教案优秀3篇
张衡传教案优秀3篇《张衡传》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动仪的构造,增强民族自豪感。
4、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来进行说明的写作方法。
5、能用自己的话介绍张衡设计制造的地动仪。
重点难点:1、理解地动仪设计上的特点。
2、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说明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插图、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引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观测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国家地震局都能准确及时地进行地震预报;将地震灭害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可是在古代,人们又是怎样进行地震预报的呢?通过学习课文,你就会明白。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看图、说图意,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卡片|)2、记忆字形。
(1)借助熟字和偏旁学习生字。
(2)重点分析生字。
3、借助工具书,解决不懂的词语。
四、学习感悟,精读第一自然段。
1、全班齐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由汇报。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听写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自由读第2~4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
(2)学习汇报读懂的内容。
2、学习课文第5~10自然段。
(1)默读第5~10自然段,弄清下面的的问题。
张衡是怎么会知道陕西会发生地震的呢?他所设计的地动仪是什么样的呢?(2)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A、因为在张衡生活的年代,地震频繁,有好几次就发生在洛阳附近,引起了张衡的注意。
B、张衡是经过多年的探索,制成了测定地震的仪器地动仪所以最先知道陕西发生的地震。
C、地震仪是用铜做的,直径八尺,样子像个大酒坛,在外壁上倒挂着八条龙。
八条龙的龙头,分别朝着八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都含有一个铜球。
每个龙头下面,蹲着一只铜蛤蟆,哈蟆仰着头,张大嘴巴,哪个方向发生地震,对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张开,龙嘴里的铜球就会掉在铜哈蟆嘴里。
《张衡传》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张衡传》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张衡传》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张衡传》教案教学设计教师介绍各位同学,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张衡传》。
这篇文章是一篇传记,讲述的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学者张衡的生平和学术成就。
在本次讲解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张衡的生平及其出色的地学成就,并通过讨论来理解张衡的思想和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课程目标1. 了解张衡的生平及其出色的地球物理学成就2. 理解张衡的思想和对科学发展的影响3.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思维教学重点:1. 张衡创造出国际上早期的测量与地形图的方法。
2. 张衡利用浑天仪观测天文现象,建立了震源定位的方法。
3. 学习张衡的科学精神和学术追求。
教学流程1. 引言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著名的学者张衡。
告诉学生张衡的生平及其在地理学、地震学等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
通过先导引,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展开主题学生阅读《张衡传》的文字叙述和图片资料,了解张衡的学术贡献、学术精神及思想体系。
3. 学生交流学生之间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引导学生发表个人的见解,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思维,通过讨论学生将思想和理解统一起来,充实知识,提高对此类似内容深刻程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总结教师总结讲解过程,强调学生的收获。
并向学生讲解张衡对学生以及科学发展做出的重要及深远贡献。
教学资源1. PPT 工具2. 《张衡传》的相关课文及图书3. 图片的集合。
4. 引导资料教学评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提问答案来确认学生的理解程度。
同时,在听取学生的自由发言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时,教师也可以得知学生的收获和方向,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古代科学家对国家的发展和对人类科学知识的贡献,并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思维。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并重点介绍中国古代学者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对未来的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教师会适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本次教学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张衡传》和相关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了张衡的学术贡献、学术精神及思想体系。
2023最新-《张衡传》教案(优秀4篇)
《张衡传》教案(优秀4篇)《张衡传》为传统名篇,选自《后汉书》,是一篇精彩的人物传记,大家还记得《张衡传》的原文吗?又怎么翻译呢?为朋友们整理了4篇《《张衡传》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张衡传》篇一课型:新授授课时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1. 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 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一、导入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
早在1800 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
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
1959 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解题“传”:传记. 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
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比较“传”的不同含义:《张衡传》《左传》《廉颇蔺相如列传》《诗集传》(传记)(传记)张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
他在政治、文学与自然学诸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
他在书法、绘画上也有成就。
他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其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人第一次制出地震仪要早1700 多年。
他的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
课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后汉书》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
《张衡传》教案四篇【精选】
If there are no obstacles in the journey of life, what else can one do.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2021年《张衡传》教案四篇《张衡传》教案篇1三维目标1、了解范晔的生平和《后汉书》;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对张衡有深入的认识。
3、通过探究张衡成为世界史上罕见的才华横溢的伟人的原因,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教学方法:诵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早在1700年前,当西方各国对地震尚处于迷惘无知的时候,张衡已经能准确地测知地震了。
张衡开创了世界地震学的先河。
历史和人民对张衡作出了多高的评价呢?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请看范晔在《后汉书》中是如何记载张衡事迹的。
二、知识积累1、知人物:作家及张衡简介(见注解①)2、课前结合书下注释梳理我国古代文化常识。
⑴三辅、太学、五经、六艺。
⑵管职升降与人才选拔:孝廉、公府、公车、举、辟、召、征、郎中、太史令、拜、迁、转、出、视事、下车、乞骸骨等。
三、检查预习1、通假字:①员径八尺(员通“圆”)②形似酒尊(尊通樽)③一时收禽(禽通擒,擒拿)2、古今异义词①举孝廉不行。
(不行,古义:没有去应荐。
今义:不能。
)②衡下车(下车,古义:官吏初到任。
今义:指从车上下来。
)3、活用词: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奇,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4、多义词:征: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②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证据)③兵未战先见拜征(失败)④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举:①举欣欣然而告之(全,都。
)②举孝廉不行(被举荐)③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介词,拿,用)④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攻取)⑤何不作以上,莫令事不举(成功)观:①因入京师,观太学(游学)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③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建筑物的一种)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看见)⑤无尝疑乎是,仅以蒋氏观之,犹信(看)施:①傍行八道,施关发机(设置)②靡计不施,迄无济(施用施行)致:①犹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用)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到达)③闲情逸致(情致,情趣)5、知句式:⑴判断句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也”表判断)⑵被动句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⑶宾语前置句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课文《张衡传》教案参考
课文《张衡传》教案参考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张衡传》的基本内容,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2. 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1.2 教学内容1. 课文《张衡传》的阅读与理解。
2. 张衡的生平事迹和贡献的介绍。
3. 文言文阅读技巧的讲解与实践。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课文《张衡传》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
2. 张衡的生平事迹和贡献的了解。
3. 文言文阅读技巧的掌握。
2.2 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阅读技巧的掌握。
2. 张衡的科学研究和发明创举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张衡传》的基本内容和张衡的生平事迹。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实践法:指导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实践,培养阅读能力。
3.2 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使用PPT等教学辅段,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丰富教学内容。
2. 纸质教材:提供课文《张衡传》的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笔记。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介绍课文《张衡传》的背景和张衡的生平简介。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回答相关问题。
3. 内容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和张衡的贡献。
4. 阅读技巧:讲解文言文阅读技巧,并进行实践练习。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2 时间安排1. 引入新课:5分钟2. 阅读理解:15分钟3. 内容讲解:20分钟4. 阅读技巧:15分钟5. 课堂讨论:15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言文阅读能力。
3. 学习效果:通过课后问卷调查或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满意度。
张衡传语文教案设计
张衡传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张衡传》。
(2)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和贡献,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代传记文学的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运用课文中的素材,进行创意写作和表达能力训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科学家张衡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从张衡身上汲取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张衡传》的朗读和背诵。
2. 张衡的生平事迹和贡献的理解。
3.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 张衡的科学研究成果的深度解读。
3. 创意写作和表达能力训练。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张衡传》的文本。
2. 张衡的生平事迹和贡献的相关资料。
3. 古代传记文学的特点介绍。
4. 创意写作和表达能力训练的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张衡的生平事迹和贡献,激发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张衡传》,明确学习目标。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合作探讨,解决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解析张衡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2)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古代传记文学的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 练习与巩固(1)学生进行古文词汇和句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素材,进行创意写作和表达能力训练。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6. 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朗读和背诵课文《张衡传》。
(2)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学生结合课文素材,进行创意写作和表达能力训练。
张衡传语文教案设计
张衡传语文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了解张衡传的背景及作者。
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张衡传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2.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张衡传的大致内容。
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2. 阅读理解法: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张衡传的内容。
教学步骤:1. 引入课文,引导学生关注张衡传的背景及作者。
2. 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张衡传的大致内容。
3. 提问: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感悟。
第二章:张衡的生平教学目标:1. 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及成就。
2. 培养学生对张衡的敬佩之情。
教学内容:1. 张衡的生平事迹及成就。
2. 张衡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1. 讲授法:讲解张衡的生平事迹及成就。
2. 讨论法:让学生谈谈对张衡的敬佩之情。
教学步骤:1. 讲解张衡的生平事迹及成就。
2. 分析张衡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3. 让学生谈谈对张衡的敬佩之情。
第三章:张衡的科技创新教学目标:1. 了解张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贡献。
2. 培养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
2. 张衡在其他领域的科技创新。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及其原理。
2. 展示法:展示张衡在其他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
教学步骤:1. 讲解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及其原理。
2. 展示张衡在其他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
3. 让学生谈谈对张衡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第四章:张衡的文学成就1. 了解张衡在文学方面的成就。
2. 培养学生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教学内容:1. 张衡的诗歌创作。
2. 张衡的其他文学成就。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张衡的诗歌创作及其特点。
2. 阅读理解法:让学生阅读张衡的诗歌,体会其文学价值。
教学步骤:1. 讲解张衡的诗歌创作及其特点。
2. 让学生阅读张衡的诗歌,体会其文学价值。
3. 讨论:张衡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总结张衡传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张衡的印象。
《张衡传》教学设计6篇
《张衡传》教学设计6篇《张衡传》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张衡传》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张衡传》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道范晔的生平和《后汉书》的情况;疏通文章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
2、明白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3、带领学生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知道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而掌握传记文学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凝炼简洁的语言。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在《师说》里学过这样一句话,“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说懂得道理是有先后的,学问和技艺各有各专门研究,但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全才——张衡。
他知识广博而精深。
在文学艺术、政治哲学、天文历算、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研究。
他的功劳业绩,在我国乃至世界科学史上都占有崇高的地位。
二、简介张衡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人。
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20世纪中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张衡传教案(精选4篇)
张衡传教案(精选4篇)张衡传教案(精选4篇)张衡传教案篇1《张衡传》教案一、教学目标(一)了解张衡一生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二)掌握常用文言实词,弄懂一些专指词语,疏理文言否定词。
(三)学习记叙和说明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二、难点、重点分析(一)难词难句解释。
(1)从容淡静:从容,举止行动,《礼记#8226;缁衣》:“衣服不贰,从容有常。
”孔颖达疏:“谓举动有其常度。
”《楚辞#8226;九章》:“孰知余之从容。
”王逸注:“从容,举动也。
”不能作舒缓、不急迫来讲。
淡静,淡泊娴静。
全句:(他)平时举止淡泊娴静。
(2)衡不慕当世:当世,是当世之人,即当时的掌权者。
(3)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张衡,公元1XX年(安帝永初五年)拜郎中,1XX年(安帝元初元年)迁尚书侍郎,1XX年迁太史令,121年(安帝建光元年)迁公车司马令,126年(顺帝永建元年)再复为太史令。
文中所指“五载”,即公元121年辞太史令,拜公车司马令,到126年又复为太史令的“五载”。
(4)咸怪其无征:征,是应验、征验、效验的意思,不宜作“证据”讲。
(5)“举孝廉”、“辟公府”、“累召不应”、“公车特征”:举,推荐。
辟,征召。
召,呼唤,特指上对下的呼唤,引申为招致,征,召,特指君召臣。
“举、辟”二字在这里都表被动。
(6)“拜郎中”、“迁为太史令”、“积年不徙”、“再转复为太史令”:拜,授予官职。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左迁”才是贬官。
徙,表一般的调职,有时也用以表示降职,本文指前者。
转,迁调官职。
这四字的意思很接近,略有区别。
(7)关于“璇机”的解释:一说是玉饰的测天仪器。
一说,“机”即“玑”,“璇机”是两颗星的名字,即“天璇”和“天玑”。
从上下文看,似以第二说为宜。
用“璇”“玑”二星指代北斗七星,又进而指代天文,“妙尽璇机之正”即精通天文的意思。
(把“璇机”指代天文,可参见王力《古代汉语》下册第一分册第787页)(二)作为传记,它的一般写法是怎样的?本文是怎样写的?分析:按照传记的体例,开头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柳敬亭传》都是。
《张衡传》教案
教案:《张衡传》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张衡的生平和主要成就。
2. 学习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3. 体会张衡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了解张衡的生平和主要成就。
2. 难点:学习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张衡的生平和主要成就。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张衡的精神品质。
3. 归纳法:引导学生归纳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 展示一些张衡的发明或文学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
2. 作者介绍
- 简要介绍范晔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3. 整体感知
- 学生自行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
- 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分析文章,讲解生词和难句。
4. 深入分析
- 学生分组讨论张衡的精神品质,并选代表发言。
-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5. 总结
-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张衡的精神品质和本文的写作特点。
6. 布置作业
- 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张衡的认识和感想。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张衡的生平和主要成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学习了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学生通过讨论张衡的精神品质,提高了对人物的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课文《张衡传》教案参考
课文《张衡传》教案参考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张衡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掌握张衡的生平背景和他在科技、文学等方面的贡献。
3. 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1. 课文《张衡传》的阅读与理解。
2. 张衡的生平背景介绍。
3. 张衡在科技、文学等方面的贡献分析。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张衡的生平背景,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阅读课文: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张衡传》,理解主要内容和情节。
3. 讨论与分析: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总结与拓展:总结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张衡的贡献和影响。
2.2 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
3. 引导思考: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1. 课文《张衡传》文本。
2. 张衡的生平背景资料。
3. 张衡的科技和文学作品示例。
3.2 教学材料1. 课文《张衡传》打印稿。
2. 张衡的生平背景资料打印稿。
3. 张衡的科技和文学作品示例打印稿。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参与度评估。
2. 阅读理解测试评估。
3. 学生作文或口头报告评估。
4.2 教学反馈1. 学生自评:让学生自我评估学习情况和进步。
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演讲,分享张衡的科技和文学作品。
2. 开展小组研究项目,让学生深入研究张衡的某一方面的贡献。
5.2 教学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张衡的资料和文学作品。
2. 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博物馆或文学展览,加深对张衡的了解和认识。
第六章:教学设计6.1 教学设计原则1. 启发性原则:通过问题引导和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第六版上册《张衡传》教案
教案
壑,所以能繁简得体。
也惟其如此,才能将张衡一生中在诸多领域中的大事交代得清楚详明,有条不紊。
五、布置作业
(一)抄写课后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二)抄写全文并翻译
(三)课文对候风地动仪的外观、内部构造、工作原理等的介绍有条不紊。
试选取你熟悉的某个产品,按照这样的结构,写一篇两三百字的说明文。
(四)完成课后练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中需要讲清楚的基本问题
一、《张衡传》以张衡“善属文”“善机巧”“善理政”为纲组织全文,显示了张衡作为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才干与成就。
范晔继承了司马迁、班固等人关于史传文写作的传统,并因人取事,因事敷文,形成了自己记写人物传记的特色。
张衡一生行事众多,成就卓著,品格高尚,如何取其精又不失于偏,虑及全又不流于繁,写其形又得其神,确要费一番匠心。
叙学习,显示其成就的基础;叙品行,显示其高尚的节操;叙术业,显示其卓著的成就。
二、这篇传记仅以七百余字就概及张衡六十二年中善属文、善机巧、善理政等方面的杰出成就。
全文以时间为序,叙其一生;以“善”为纲,统率题材;以“妙”为目,传其精神,因而所写方面多而不杂,事迹富而不乱,文虽简而概括。
张衡传优质教案模板
张衡传优质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理解《张衡传》的基本内容,把握张衡的生平事迹和精神风貌。
2.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提高文言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3.学习张衡的敬业精神、科学态度和崇高品格。
教学重点:1.把握张衡的生平事迹和精神风貌。
2.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1.理解文言文中的一些难点词语和句式。
2.深入分析张衡的科学精神和敬业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张衡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关注张衡的科学成就和精神品质。
2.提问:同学们知道张衡吗?谁能简要介绍一下张衡?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张衡传》,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教师辅导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的一些难点词语和句式。
三、课堂讲解1.讲解张衡的生平事迹,重点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和精神品质。
a.张衡的生平背景b.张衡的科学成就c.张衡的精神品质2.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a.文章的结构安排b.文章的语言风格c.文章的修辞手法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张衡的认识,引导学生从张衡的生平事迹和精神品质中汲取正能量。
2.讨论张衡的科学精神和敬业精神,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这些品质。
五、课后作业1.根据课堂讲解,整理张衡的生平事迹和精神品质。
一、张衡的生平事迹1.张衡,字子厚,东汉时期著名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
2.张衡自幼聪明过人,勤奋好学,少年时便以才学闻名。
3.张衡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东汉四大发明家”之一。
二、张衡的科学成就1.张衡发明了地动仪,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
2.张衡观测到了月食,提出了“月食是由于地球遮住了太阳”的观点。
3.张衡在数学、天文、地理等领域都有较深的研究。
三、张衡的精神品质1.张衡敬业精神:张衡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不畏艰难,勇于探索。
2.张衡的科学态度:张衡在研究过程中,严谨求实,敢于质疑权威。
3.张衡的崇高品格:张衡为人正直,清正廉洁,关心国家大事,勇于担当。
四、《张衡传》的写作特色1.文章结构安排合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语文张衡传同步教案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
而且详略突出,重点介绍了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其间贯穿了作者对张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
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一位博学多才、从容淡泊的文人学者形象如在眼前。
语言凝练平实是本文的突出特点,作者写作时绝少用形容词,尽量抓住史实,描绘时惜墨如金,无一句赘言。
但平实精谨中有精彩之处,如候风地动仪一段描写生动形象,说明作者胸中自有丘壑,所以能繁简得体,伸缩自如。
也唯其如此,才能将张衡一生中在诸多领域中的大事交代得清楚详明,有条不紊。
张衡 (78--139)东汉著名科学家和文学家。
其作品《二京赋》、《四碧诗》等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特别是他在科学上的成就更为出色,他是我国古代的科学家。
他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地震仪早一千七百多年。
他在政治和哲学上也有一定研究。
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说: “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
”本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作为一篇科学家的传记而节选,对原文有大量的删节。
《后汉书》是纪传体东汉史,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南北朝时南朝宋范晔撰。
范晔原定编著百篇,仅完成帝纪十篇、列传八十篇,十志未及完成而因密谋拥护文帝弟刘义康做皇帝而死于狱中。
后人将梁代所注的晋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三十卷补入,遂成一百三十卷的今本《后汉书》。
范晔的《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
均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问题导引]1.作为传记,它的一般写法是怎样的?本文是怎样写的?提示:按照传记的体例,开头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柳敬亭传》都是。
本文也是开头介绍姓名、籍贯,结尾写到他死的年代。
所以本文是完全按照一般传记体例的写法来写的。
2.传记是记述一个人的生平的,是否意味着事无巨细都要写进文章去呢?本文是怎样处理人物材料的?提示:传记记述一个人的生平,但并不等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进文章去,而只能记述人物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同时显示出这个人的品格特点。
本文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
文章这样处理材料,就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3.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提示: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拿奸党。
其“才”高于世,表现在:一是“善属文”,写作著名的《二京赋》;二是“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是“善术学”,著有《灵宪》《算罔论》;四是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4.本文和《屈原列传》相比,有哪些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提示:和《屈原列传》相比,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都是按时间顺序,截取重点片段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一生,选材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最大的区别是在表达方式上,《屈原列传》为了表现屈原的高洁的“志”“行”和寄寓作者的情怀,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文笔充满感情,有抒情散文的特点,主观性较强。
而《张衡传》以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简要概括其一生为主要目的,所以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文学创作和科技发明进行介绍,其中着重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而对其品德为人的描写都散见于字里行间,贯穿于文章中,很少直接抒情。
笔调沉静,文字质朴。
5.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提示: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
例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却鲜明地表现出了张衡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德。
第二,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
例如,第4段中仅用140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简洁;用酒樽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语之准确。
6.本文在写作方法上的特点是什么?提示:本文的写作特点是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和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1)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
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
时间虽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
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
在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2)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
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
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
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名师导读]西汉末年,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由于政府、官吏与豪强巨富几方面的残酷剥削,加上无法克服的水旱灾害,人民走投无路,纷纷起来反抗,出现绿林、赤眉、铜马、大彤、尤来等几十支起义队伍,人数不下百万,形成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
刘秀利用农民起义的成果,爬上皇帝的宝座,建立了东汉王朝,豪强地主的势力迅速膨胀,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富商大贾兼并土地,成为大地主;豪强地主也兼营商业。
商人、地主、官僚互相纠结为一体,强占土地,占有奴婢,横征暴敛,广大农民流离失所,阶级矛盾又趋尖锐化。
汉安帝即位(107年)以后,爆发了百余次各族人民起义,最后,终于在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摧毁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封建王朝趋于崩溃。
东汉政权为了加强统治,把谶纬迷信思想与封建经典结合起来,制定了一整套庸俗经济学与宗教神学结合的统治理论,目的是麻痹人民的反抗意志。
张衡曾经针对这种薤纬风行于世的现实,勇敢地给皇帝上疏,以为“图谶虚妄,非圣人之法”。
并说,“……此皆欺世罔俗……宜收藏图谶,一禁绝之。
”本课文详细介绍了张衡一生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文章的基本思路清晰。
文章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段。
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
开头两句按历史人物传记的格式,记述张衡的姓名、籍贯与家世。
接着介绍其在文学上的造诣。
“少善属文”说明他具有先天的禀赋,而“游于三辅,因人京师,观太学”说明他注重社会实践。
也正是因为他在青少年时代就打下了如此深厚扎实的基础,并不断自我提高,所以才能“通五经,贯六艺”。
在叙述了其“才”后紧接着叙述其德。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具有谦虚稳重、超尘拔俗的品格,而面对统治者的招罗,作者连用“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表现他的不慕荣利的高洁品德。
而《二京赋》进一步证实其文学才能及精研精神。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2~4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
重点介绍候风地动仪的结构和功用。
第2、3段从整体上概括了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包括科学发明和理论著作两部分。
在介绍其特长时与其职官联系起来,侧面反映了二者互为因果的关系。
第四段着重介绍了能代表其成就的候风地动仪。
介绍地动仪虽不足二百字,但详尽记述制造时间、质地、大小、形状、内外结构、装饰、功用等,文字精简平实。
如介绍构造特点时用“中”“傍”“外”“下”四个方位词为序,便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简要而清楚地写出其构造特点。
以“似酒尊”描写其形状非常形象具体,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的夸张描写和“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的热烈赞叹着力描写了仪器的准确无误。
最后附述了生动有趣的事件验证其功效,使文章于平实中透出情致。
第三部分即文章的第5、6、7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
文章仅选取两件事作为切入点,一是《思玄赋》的由来,表现了张衡心思细密、小心谨慎的形象。
一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斗争一事。
“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
这样,笔墨寥寥却写出了一位真实可感、形神丰满的廉吏。
张衡“才”高于世,表现在:一、“善属文”,作《二京赋》;二、“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四、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张衡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伟大学者。
他最杰出的贡献是研制成功史无前例的候风地动仪。
课文重点记叙的是张衡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因而对候风地动仪作了详细的介绍。
课文语言质朴简练。
如“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短短二十三字,就写出了张衡的学历、水平和特长。
“……不行,……不就,……不应。
”充分表现了张衡不慕名利的品德。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节奏感很强的语言,表现了张衡的态度果断,措施得力。
和《屈原列传》相比,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都是按时间顺序,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选材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最大的区别是在表达方式上,《屈原列传》为了揭示屈原的“志”、“行”和寄寓作者的情怀,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而《张衡传》为了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发明候风地动仪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参考译文: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
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接着进了京城,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高于世人,却没有骄矜的情绪。
(他)常常(显出)稳重、淡泊、宁静的情态,不喜欢与庸俗的人交往。
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直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分奢侈的。
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作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
(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十年才完成。
大将军邓驾认为他的才华出众,屡次召聘(他,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善于器械方面的巧思,尤其用心于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
(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令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调动官职后,担任太史令。
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天文、气象、历法诸科学问,精妙而透辟地研究出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成浑天仪,著有《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明了。
(汉)顺帝初年,(张衡)两次调动官职,又任太史令之职。
张衡不羡慕当代(的达官显贵),所以,他所担任的官职,多年得不到提升。
自从他离开太史令这一官职,五年之后又恢复原职。
(汉顺帝)阳嘉元年,(他)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
(这种候风地动仪)是用纯铜铸成的,直径八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间隆起,形状像酒尊,(外面)用篆书文字以及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起来。
里面有一根总的铜柱,铜柱的旁边延伸出八条槽道,并装置枢纽,用来发动机件,(仪器的)外面雕有八条铜龙,每个龙头上都衔着一个铜球,龙头下面又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正可接住铜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