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范文正公尝为人作墓志翻译赏析
沈德潜《范文正公祠堂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沈德潜《范文正公祠堂记》原文及翻译译文1、沈德潜《范文正公祠堂记》原文及翻译译文沈德潜《范文正公祠堂记》原文及翻译沈德潜原文:人当穷时,必有固穷之节与兼善者天下之志,而不以富贵贫贱、荣辱得丧一毫蒂芥于心。
夫然后可以处,可以出,可以历颠跌顿踣之境,而建不世之大功。
即至没世以后,俎豆尸祝于名山,而其名不敝于天壤。
无他,所守者坚,所操者有本也。
范文正公为秀才时,即以天下为已任。
观其之南都,入学舍,起居饮食,人所不堪,而扫室诵读,隐然抱“一夫不获时予之辜”之志。
故其出也,自秘阁校理以迄参知政事,总离不于先忧后乐,尧舜君民之素心。
凡他人之所重,远莫胜者,皆公所取诸其怀者也。
窃尝综其生平之遭际计之,无往而非足以催挫其志,而挠败其功者。
伏闯争郭后之废,坐贬斥;触吕夷简怒,高若讷辈僭毁之,再贬斥;以祸福顺逆之故擅复元昊书,辄贬斥。
即至罢政府,为陕西四路安抚时,言者以危言中公,而有司奏罢公前所施行之事。
究其设施,未尽公之大用矣。
然历台谏,则功在极言;任州郡,则功在决辑;镇边境,则能寒西人之胆;官枢密,参大政,则能课实效,减任子,兴学校,以革弊于久安,而兴起德行之士。
迄今奏议勋业,彪炳史书,虽山林妇竖,无不知文正公之忠义者。
惟其立志于困厄之时,经百变而未尝少为屈抑也。
昔诸葛忠武淡泊宁静,自定其志于畎亩之中,卒能跨有荆、益,业分鼎足,危难受托,不惧不疑,为三代以后之王佐。
若文正公者,其忠武之流亚与?且讲明正学,延安定胡先生为教授,而以《中庸》授横渠张子。
其于理学,能开先矣。
宜百世以下,奉祀日隆。
而圣祖仁皇帝命从祀庙廷位列欧阳子之右凡以见功业之所从出也隐居求志斯能行义达道士之身处草茅而以天下国家为量者尚以文正公为师法哉。
公本吴人,又尝出典乡郡,有功于吴。
故祠堂在吴县天平山之阳,依公祖墓也。
壬子夏五,议修故祠,桐城张公命作文正公祠堂碑记,因特揭其大节之不朽者著于石。
(选自《归惠文钞》卷八)译文:人在困窘时,一定要有安于困窘的气节和兼善天下的志向,不能因为一丝一毫的富贵贫贱、荣辱得失而内心郁结。
《文正范公神道碑铭》文言文翻译
《文正范公神道碑铭》文言文翻译原文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
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家世,感泣辞母去,之南都。
入学舍,自刻益苦。
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
祥符八年,举进士,礼部选第一,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始归迎其母以养。
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
元昊反河西,延州危。
公请自守,乃知延州。
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
于延州筑青涧城,垦营田。
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又城胡芦,夺贼地而耕之。
贼以骑三万来,公戒诸将:“战而贼走,追勿过河。
”已而贼果走,追者不渡,而河外果有伏。
贼既失计,乃引去。
于是诸将皆服公。
公待将吏,必使畏法而爱己。
所得赐赉,皆以上意分赐诸将。
公居三岁,士勇边实,恩信大洽,乃决策谋取横山,复灵武,而元昊数遣使称臣请和,上亦召公归矣。
初,公既得熟羌为用,使以守边,因徙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馈输之劳。
其所设施,去而人德之。
庆历三年春,召为枢密副使,五让不许。
既至数月,以为参知政事。
每进见,必以太平责之。
公叹曰:“上之用我者至矣!然事有先后,而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也。
”既而上再赐手诏,趣使条天下事。
其知政事,才一岁而罢,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故。
言者遂以危事中之,赖上察其忠,不听。
方公之病,上赐药存问。
既薨,辍朝一日。
以其遗表无所请,使就问其家所欲。
赠以兵部尚书,所以哀恤之甚厚。
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泛爱。
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临财好施,意豁如也。
(取材于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译文范公名讳(是)仲淹,字希文,世代居住(在)苏州。
范公出生两岁就(丧父)成了孤儿,母亲贫困没有依靠,改嫁长山朱氏。
(他)长大后,了解了自己的身世,感伤流泪,辞别母亲离开(家),到南都(去)。
(他)进入学堂,要求自己更加严格。
苏轼《范景仁墓志铭》阅读答案及译文
苏轼《范景仁墓志铭》阅读答案及译文 范景仁墓志铭 苏轼 公姓范氏, 讳镇, 字景仁。
四岁而孤, 从二兄为学。
薛奎守蜀, 公时年十八, 奎与语奇之,还朝与公俱。
举进士,为礼部第一,释褐为新安主簿。
宰相庞籍言 公有异材,恬于进取,特除直秘阁,擢起居舍人。
仁宗性宽容,言事者务讦以为名,或诬人阴私。
公独引大体,略细故。
时陈 执中为相,公尝论其无学术,非宰相器。
及执中嬖妾笞杀婢,御史劾奏,欲逐去 之。
公言:“今阴阳不和,财匮民困,盗贼滋炽,执中当任其咎。
闺门之私,非 所以责宰相。
”识者韪之。
仁宗即位三十五年,未有继嗣。
嘉祐初得疾,中外危恐,不知所为。
公独奋 曰:“天下事尚有大于此者乎?”即上疏曰:“太祖舍其子而立太宗,此天下之 大公也。
愿陛下择宗室贤者,异其礼物,而试之政事,以系天下心。
”章累上, 不报,因阖门请罪。
执政谓公:“上之不豫,大臣尝建此策矣,今间言已入,为 之甚难。
”公复移书执政曰:“事当论其是非,不当问其难易。
速则济,缓则不 及,此圣贤所以贵机会也。
诸公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凡 章十九上,待罪百余日,须发为白。
王安石 为政,改常平为青苗法。
公上疏曰:“常平之法,始于汉之盛时,视谷贵贱 发敛,以便农末,不可改。
而青苗行于唐之衰乱,不足法。
”疏三上,不报。
即 上言:“臣言不行,无颜复立于朝,请致仕。
”疏五上,最后指言安石以喜怒赏 罚事,曰:“陛下有纳谏之资,大臣进拒谏之计;陛下有爱民之性,大臣用残民 之术。
”安石大怒,自草制,极口诋公。
落翰林学士,以本官致仕。
公上表谢, 其略曰:“虽曰乞身而去,敢忘忧国之心?” 公既退居, 专以读书赋诗自娱。
客至, 辄置酒尽欢。
或劝公称疾杜门, 公曰: “死生祸福,天也。
吾其如天何!”轼得罪,下御史台狱,索公与轼往来书疏文 字甚急。
公犹上书救轼不已。
元祐三年十二月薨,享年八十一。
(选自《苏东坡全集》卷六十一,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 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恬于进取 恬:淡泊 B.章累上,不报 报:回复 C.落翰林学士 落:在……之后,落后 D.或劝公称疾杜门 杜:关闭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范镇见解不俗的一组是(3 分) ①闺门之私,非所以责宰相 ②愿陛下择宗室贤者,异其礼物,而试之政事 ③诸公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 ④臣言不行,无颜复立于朝,请致仕 ⑤而青苗行于唐之衰乱,不足法 ⑥死生祸福,天也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 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范镇幼时从兄为学,年轻时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才华,受到蜀地守官的 赏识;举进士踏上仕途后,宰相庞公又很器重他,为他美言。
欧阳修《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原文及翻译译文
欧阳修《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原文及翻译译文《欧阳修《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欧阳修《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原文及翻译译文欧阳修《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原文及翻译欧阳修原文: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
”丐我以铭而葬焉。
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谢涛之女、希深之妹也。
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
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
卒之夕,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
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庳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
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
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
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
呜呼!其生也迫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
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
”若此,予忍不铭?(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节)译文:庆历四年的秋天,我的朋友宛陵梅圣俞先生从吴兴来看我,拿出他悼念亡妻的诗作,并悲伤地说:“我的妻子谢氏死了。
”请我写一篇墓志铭来安葬她。
我当时没有空闲写作。
过了一年,他写了七八封书信来,书信中没有不提到给谢氏写墓志铭的。
并且说:“我妻子是已故太子宾客谢涛的女儿、希深的妹妹。
范文正正直的翻译
范文正正直的翻译
最佳答案
范文正正直
原文:
范文正公仲淹贫悴,依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
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
”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
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婢我收之。
今汝成立,当以还汝。
”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
译文:
文正公范仲淹年轻时贫穷潦倒,寄居在睢阳一户姓朱的人家里,经常和一个术士来往。
一天那个术士病危了,便请人叫来范文正,告诉他:“我有个方法,可以把水银炼成白金,我的儿子年纪小,不能把这个秘方交托给他,现在我把它交给你。
”于是把这秘方和炼成的一斤白金封好,放在范仲淹怀中,范仲淹刚想推辞,那个术士已经气绝而死。
后来过了十几年,范仲淹当上了柬官,而当年那个术士的儿子长大了,范仲淹派人把他叫来说:“你的父亲会使用神奇的点金术,当年他过世的时候,因为你年纪还小,所以就托我先保管秘方,如今你已经长大了,应当把这个东西还给你。
”于是就拿出那个秘方还有白金一起交给术士之子,那个密封的记号还保存完好,没有被打开过。
1。
能改斋漫录范文正公译文
能改斋漫录范文正公译文原文及译文如下:原文: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
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
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
聚族人仅百口。
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译文:范仲淹(范文正公)看轻钱财,喜好施舍,对族人尤其优厚。
他显贵之后,在苏州近郊买了几千亩的好田,当作义庄(一种慈善性质的田庄),用来养活众多同族中的贫困之人,挑选一个辈分高而且贤能的族人主管义庄财物的支出和收入。
每个人每天能领到一升米,每年能领到一匹细绢做衣服,遇到嫁娶或者丧葬这样的事,都有财物供给。
聚集在一起的族人将近一百口。
范仲淹去世已经超过四十年了,他的子孙都很贤能善良,到现在还奉行范仲淹定下的规矩,不敢让这些规矩荒废松弛。
原文:公之未贵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
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
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
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
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唯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译文:范仲淹还没有显贵的时候,就曾经有这样(设立义庄帮助族人)的志向了,可是二十年来能力都达不到(这个目标)。
后来他做了西部边境的统帅,等到参与国家大政的时候,这才开始有俸禄和赏赐的收入,于是终于达成了自己的志向。
范仲淹去世之后,后代子孙治理义庄产业,继承他的志向,就好像范仲淹还活着一样。
范仲淹虽然地位高俸禄优厚,可是一生都过得比较清贫。
他死的时候,自身没有钱财用来入殓,他的儿子没有钱财用来操办丧事,只是把救济贫困、养活族人的道义,留给自己的儿子罢了。
原文: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
”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
以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
予尝爱晏子好仁,齐侯知贤,而桓子服义也。
【优质文档】范仲淹墓志铭翻译-范文word版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范仲淹墓志铭翻译篇一:文言文范仲淹作墓志原文及译文文言文范仲淹作墓志原文及译文原文:范文正公尝为人作墓志,已封将发,忽曰:“不可不使师鲁见之。
”明日以示尹。
师鲁曰:“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
今谓转运使为都刺史,知州为太守,诚为清佳,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此正起俗儒争论也。
”希文怃然曰:“赖以示予,不然,吾几失之。
” ——(选自毕仲询《幕府燕闲录》)译文:范仲淹曾替人写墓志铭,当他写毕封好刚要发送时,忽然想到:“这篇铭记不能不让尹洙看。
”第二天,他把铭文交给尹洙过目,尹洙看后说:“你的文章已经很出名,后代人会以你的文章为典范,不能够不谨慎啊。
现在你把转运使写作都刺史,知州写成了太守,诚然是属于清雅古隽的说法,但现在却没有这些官职名称,后代必然会产生疑惑,这正是引起庸俗文人所争论的原因啊。
”范仲淹听了,颇有感叹地说:“多亏请你看了,否则,我差一点要失误啊。
”篇二:范仲淹节选翻译[1] 范仲淹,生于公元989年,卒于公元1052年。
字希文。
江苏徐州人。
宋代文学家、政治家。
[2] ①范仲淹少年时代读书非常刻苦,②常常一人彻夜伴灯苦读。
③清贫的生活并没有动摇他矢志求学的决心,④他在书本中寻找生活的乐趣。
2为了见更大的世面,向名师求教,和饱学之士交游,他二十三岁时来到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的应天府书院。
范仲淹在这里向名师请教,和许多同学相互切磋,大量地阅读了书院丰富的藏书,顿觉眼界大开。
这一时期的学习生活为他以后成为一个精通儒家经典、博学多才又擅长诗文的学者奠定了基础。
3[3] 早年的艰辛生活磨练了范仲淹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计利害得失、心怀天下的胸襟。
他一生仕途坎坷,几度遭贬。
他的朋友滕子京被贬岳州(今湖南岳阳),重修岳阳楼,写信请他为岳阳楼写篇记,尽管那时范仲淹在政治上遭受很大的打击,被贬在邓州,身体欠佳,但他还是答应了滕子京的要求,在邓州的花洲书院挥毫撰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
古诗范文正公守邠州翻译赏析
古诗范文正公守邠州翻译赏析
古诗范文正公守邠州翻译赏析
“范文正公守邠州”出自古诗《范仲淹罢宴》,其古诗全文翻译
如下:
【原文】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
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敛棺椁皆所未具。
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翻译】
范仲淹在邠州做太守时,闲暇的时候带领部属登上城楼准备酒宴,还没有举起酒杯,范仲淹看见几个穿着丧服的人正在筹办装殓之物。
他急忙派人去询问,原来是寄居在外的读书人死在了邠州,将要埋葬在邻近的郊外,下葬时入殓的衣服和棺材都还没有备齐。
范仲淹露出失意的样子Org/b/21805,立即撤掉了酒席,给予了他们重金救济,让他们能完成装殓这件事。
在座的客人因此而感叹甚至有感动得流下眼泪的人。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范文正公文集》序原文及翻译译文
《范文正公文集》序原文及翻译译文《《范文正公文集》序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范文正公文集》序原文及翻译译文《范文正公文集》序原文及翻译苏轼原文: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
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
”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
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
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
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
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
天下传诵。
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
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
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
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译文: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
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序原文以及翻译
苏轼《正公文集》序原文以及翻译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序原文以及翻译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序原文是怎样的呢?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序原文讲述诗人苏轼的哪些故事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序原文和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
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
”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
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
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
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
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
天下传诵。
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
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
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
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译文: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
古诗范文正正直翻译赏析
古诗范文正正直翻译赏析文言文《范文正正直》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范文正公仲淹贫悴,依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
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
”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
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
今汝成立,当以还汝。
”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
【注释】1范文正公:即范仲淹,谥号为“文正”。
2悴:忧愁。
3睢(u ī)阳:古地名,今河南境内。
4会:适逢。
5 笃:严重。
6善:通“擅"擅长,善于。
7封志:封存并加以标志。
8谏官:给皇帝提建议的官员。
9而:你。
10俾(bǐ):使。
11成立:长大。
12封识:标志。
13宛然:依然如故。
14长:长大15方:正要16而:然而17成立:成人18足:够得上,值得19付:交付20游:游乐、21以:给22当以还汝:应当把这些东西还给你。
省略了介词宾语“之”23封识宛然:标志依然如故【翻译】范仲淹年轻时贫穷潦倒,寄居在睢阳一户姓朱的人家里,经常和一个术士游乐。
正赶上那个术士病危了,便请人叫来范仲淹,告诉他:“我善于把水银炼成白金,我的儿子年纪小,不能把这个秘方交托给他,现在我把它交给你。
”于是把这秘方和炼成的一斤白金封好,放在范仲淹怀中,范仲淹刚想推辞,那个术士已经气绝而死/b/19715。
后来过了十几年,范仲淹当上了谏官,而当年那个术士的儿子长大了,范仲淹把他叫来说:“你的父亲会使用神术,当年他过世的时候,因为你年纪还小,所以就托我先保管秘方和一斤白金,如今你已经长大了,应当把这些东西还给你。
”于是就拿出那个秘方还有白金一起交给术士的儿子,那个密封的标志依旧完好如初。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序原文以及翻译
苏轼《正公文集》序原文以及翻译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序原文以及翻译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序原文是怎样的呢?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序原文讲述诗人苏轼的哪些故事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序原文和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
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
”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
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
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
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
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
天下传诵。
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
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
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
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译文: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潮州韩文公庙碑宋•苏轼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
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
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
卒然遇之,那么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辩。
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
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那么为鬼神,而明那么复为人。
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
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
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下不容伪。
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
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安一日于朝廷之上。
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者人也。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
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
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学道那么爱人,小人学道那么易使也。
〞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
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
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
元祐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
民既悦服,那么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
〞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成。
或曰:“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
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轼曰“不然。
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
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假设或见之。
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元丰七年,诏拜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
能改斋漫录范文正公微时译文
能改斋漫录范文正公微时译文原文。
范文正公微时,尝诣灵祠求祷,曰:“他时得位相乎?”不许。
复祷之曰:“不然,愿为良医。
”亦不许。
既而叹曰:“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
”他日,有人谓公曰:“大丈夫之志于相,理则当然。
医之技,君何愿焉?无乃失于卑耶?”公曰:“嗟乎,岂为是哉。
古人有云:‘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且大丈夫之于学也,固欲遇神圣之君,得行其道。
思天下匹夫匹妇有不被其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
能及小大生民者,固惟相为然。
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
果能为良医也,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民之厄,中以保身长年。
在下而能及小大生民者,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
”范仲淹(范文正公)还没发达的时候啊,曾经到灵验的祠庙去祈求祷告呢。
他问:“以后我能当上宰相吗?”结果啊,没得到应允。
他就又祷告说:“要是当不了宰相的话,那我希望能做个好医生。
”可这也没被应允。
过了一会儿呢,他就感叹说:“要是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好处,那就不是大丈夫一生的志向啊。
”后来啊,有个人对范仲淹说:“大丈夫立志当宰相,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儿。
医生这种职业,您为啥会希望做这个呢?这难道不是有点太卑微了吗?”范仲淹就回答说:“哪是因为这个呢。
古人曾经说过:‘总是善于救助别人,所以就没有被遗弃的人;总是善于挽救东西,所以就没有被废弃的东西。
’而且啊,大丈夫对于学问的追求,本来就是想遇到圣明的君主,这样就能推行自己的主张了。
一想到天下那些普通的男男女女,要是有没受到恩泽的,就好像是自己把他们推到沟里一样。
能够广泛影响到老百姓的,当然宰相是可以做到的。
既然当宰相这个事儿做不到了,那么能够践行救助别人、有利于万物这种心意的,没有比做个好医生更好的了。
要是真能做个好医生啊,对上呢,可以治疗君主和双亲的疾病,对下呢,可以拯救贫苦百姓的困厄,对自己呢,还可以保持健康长寿。
在民间还能广泛影响到老百姓的职业,如果不是好医生的话,就没有别的了。
范文正正直注释
范文正正直注释【原文】范文正公仲淹贫悴,依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
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
”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
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
”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
【注释】“范文正公仲淹贫悴”“范文正公”:这是对范仲淹的尊称。
“文正”是他的谥号,在古代,这是对大臣很高的一种评价,表示他品德高尚、正直。
“公”是一种敬称,就像我们现在说“先生”之类的。
“仲淹”:这就是范仲淹的名字啦。
“贫悴”:“贫”就是贫穷,没有钱的意思;“悴”呢,可以理解为困苦,就是说范仲淹当时生活又穷又苦。
“依睢阳朱氏家”“依”:依靠、依附的意思。
就是说范仲淹当时穷得没办法,只能依靠睢阳姓朱的这家人生活。
“睢阳”:这是个地名,就是范仲淹当时待的那个地方。
“朱氏家”:姓朱的人家,就是范仲淹所依靠的这户人家。
“常与一术者游”“常”:经常、常常的意思。
“与……游”:和……交往、一起游玩的意思。
“术者”:就是那种有点特殊技能或者法术的人。
在古代可能就是会炼丹啊,或者会一些奇门异术之类的人。
“会术者病笃”“会”:恰逢、正好遇到的意思。
“病笃”:这个“笃”字啊,表示病重、病危的意思。
就是说正好这个会特殊技能的人病得很严重了。
“使人呼文正而告曰”“使”:让、派的意思。
就是这个病得很重的术者派人去叫范仲淹来,然后告诉他。
“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善”:擅长、善于。
就是说我擅长把水银炼成白金。
在古代啊,这个所谓的炼水银为白金有点像炼金术那种感觉,不过现在我们知道这是不符合科学原理的。
“吾儿幼,不足以付”“儿”:儿子。
“幼”:幼小、年幼。
就是说我的儿子还太小。
“不足以付”:还不能够把这个(炼水银为白金的方术和白金)交给他。
“今以付子”“今”:现在。
“以付子”:把它交给你。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原文、翻译及赏析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原文、翻译及赏析潮州韩文公庙碑宋代:苏轼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
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
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辩。
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
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
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
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
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
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
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
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
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
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
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
元佑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
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
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
或曰:“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
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
”轼曰:“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
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
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元丰七年,诏拜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
苏轼范景仁墓志铭原文及译文赏析
苏轼范景仁墓志铭原文及译文赏析苏轼范景仁墓志铭原文及译文赏析范景仁墓志铭苏轼公姓范氏,讳镇,字景仁。
四岁而孤,从二兄为学。
薛奎守蜀,公时年十八,奎与语奇之,还朝与公俱。
举进士,为礼部第一,释褐为新安主簿。
宰相庞籍言公有异材,恬于进取,特除直秘阁,擢起居舍人。
仁宗性宽容,言事者务讦以为名,或诬人阴私。
公独引大体,略细故。
时陈执中为相,公尝论其无学术,非宰相器。
及执中嬖妾笞杀婢,御史劾奏,欲逐去之。
公言:“今阴阳不和,财匮民困,盗贼滋炽,执中当任其咎。
闺门之私,非所以责宰相。
”识者韪之。
仁宗即位三十五年,未有继嗣。
嘉祐初得疾,中外危恐,不知所为。
公独奋曰:“天下事尚有大于此者乎?”即上疏曰:“太祖舍其子而立太宗,此天下之大公也。
愿陛下择宗室贤者,异其礼物,而试之政事,以系天下心。
”章累上,不报,因阖门请罪。
执政谓公:“上之不豫,大臣尝建此策矣,今间言已入,为之甚难。
”公复移书执政曰:“事当论其是非,不当问其难易。
速则济,缓则不及,此圣贤所以贵机会也。
诸公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凡章十九上,待罪百余日,须发为白。
王安石为政,改常平为青苗法。
公上疏曰:“常平之法,始于汉之盛时,视谷贵贱发敛,以便农末,不可改。
而青苗行于唐之衰乱,不足法。
”疏三上,不报。
即上言:“臣言不行,无颜复立于朝,请致仕。
”疏五上,最后指言安石以喜怒赏罚事,曰:“陛下有纳谏之资,大臣进拒谏之计;陛下有爱民之性,大臣用残民之术。
”安石大怒,自草制,极口诋公。
落翰林学士,以本官致仕。
公上表谢,其略曰:“虽曰乞身而去,敢忘忧国之心?”公既退居,专以读书赋诗自娱。
客至,辄置酒尽欢。
或劝公称疾杜门,公曰:“死生祸福,天也。
吾其如天何!”轼得罪,下御史台狱,索公与轼往来书疏文字甚急。
公犹上书救轼不已。
元祐三年十二月薨,享年八十一。
(选自《苏东坡全集》卷六十一,有删节)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恬于进取恬:淡泊B.章累上,不报报:回复C.落翰林学士落:在……之后,落后D.或劝公称疾杜门杜:关闭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范镇见解不俗的一组是(3分)①闺门之私,非所以责宰相②愿陛下择宗室贤者,异其礼物,而试之政事③诸公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④臣言不行,无颜复立于朝,请致仕⑤而青苗行于唐之衰乱,不足法⑥死生祸福,天也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范镇幼时从兄为学,年轻时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才华,受到蜀地守官的赏识;举进士踏上仕途后,宰相庞公又很器重他,为他美言。
苏轼范文正公文集翻译
苏轼范文正公文集翻译原文: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
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
”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
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
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
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
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
天下传诵。
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
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
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
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译文: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
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拿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问先生,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说:“(如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们,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范文正公尝为人作墓志翻译赏析
“范文正公尝为人作墓志”出自《范仲淹作墓志》,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范文正公尝为人作墓志,已封将发,忽曰:“不可不使师鲁见之。
”明日以示尹。
师鲁曰:“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
今谓转运使为都刺史,知州为太守,诚为清佳,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此正起俗儒争论也。
”希文怃然曰:“赖以示予,不然,吾几失之。
”【翻译】范仲淹曾替人写墓志铭,当他写完封好刚要发送时,忽然想到:“这篇铭记不能不让尹洙看。
”第二天,他把铭文交给尹洙过目,尹洙看后说:“你的文章已经很出名,后代人会以你的文章为典范,不能够不谨慎啊。
现在你把转运使写作都刺史,知州写成了太守,诚然是属于清雅古隽的说法,但现在却没有这些官职名称,后代必然会产生疑惑,这正是引起庸俗文人所争论的原因啊。
”范仲淹听了,颇有感叹地说:“多亏请你看了,否则,我差一点要失误啊。
”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