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的中医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失眠困扰的中医护理常规

失眠困扰的中医护理常规

失眠困扰的中医护理常规
失眠是指人们在晚上无法入睡或保持睡眠状态的一种常见问题。

中医学认为,失眠可以归因于多种原因,包括情绪压力、体内阴阳
失衡、气血不足等。

为了缓解失眠困扰,中医护理常规可以采取以
下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惯
- 定时作息:确保每天固定的睡眠时间,尽量避免熬夜。

- 饮食调节:避免过多的咖啡因和刺激性食物,如巧克力和辛
辣食品。

- 锻炼身体: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消除精力过剩,有助于
睡眠。

调和阴阳平衡
- 中草药调理:可以尝试一些中草药,如柴胡、当归等,帮助
平衡体内的阴阳能量。

- 针灸疗法:针灸可以调节体内的经络,促进气血流通,平衡
阴阳。

改善睡眠环境
- 创造舒适的环境:保持房间的适宜温度和湿度,选择舒适的
床上用品和枕头。

- 避免干扰:减少噪音和光线对睡眠的干扰,保持安静和暗淡
的环境。

放松身心
- 深度呼吸:进行深呼吸可以放松身心,缓解紧张和焦虑。

- 冥想或放松练:尝试冥想、瑜伽或放松练帮助放松身心,促
进入睡。

请记住,以上措施仅为中医常规护理,对于长期失眠问题,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或中医诊所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 张心愿. (2020). 失眠的中医护理. 中国中医药管理, 28(4), 17-19.。

不寐的中医护理

不寐的中医护理

不寐的中医护理不寐的中医护理一、简介1.1 定义不寐是指人在正常睡眠时间内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充足睡眠的一种病症。

1.2 病因不寐的病因多种多样,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

内因包括情志不遂、脾胃虚弱、肝火上扰等;外因包括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

1.3 症状不寐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早醒等。

1.4 中医护理的作用中医护理可以通过调理气血、平衡阴阳、调整作息等方法,达到治疗不寐的效果。

二、中医护理方案2.1 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辨证施治。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草药调理等。

2.2 调整饮食根据中医理论,调整饮食也可以帮助治疗不寐。

如避免吃辛辣食物、喝浓茶、饮酒等。

2.3 调节生活习惯调节生活习惯也是治疗不寐的重要方法之一。

如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等。

2.4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在治疗不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压力、减轻焦虑。

三、中医经典案例3.1 案例一、张某,女,25岁,因工作压力大、情绪不稳定导致不寐。

经中医辨证后,采用针灸和草药调理的方法进行治疗,连续3个月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3.2 案例二、李某,男,40岁,因胃痛、失眠多年。

经中医辨证后,采用针灸和调整饮食的方法进行治疗,连续半年后胃痛缓解,睡眠也逐渐恢复正常。

四、附件附件一、张某治疗过程中的病历记录附件二、李某治疗过程中的病历记录五、法律名词及注释5.1 保密协议:指在医疗过程中患者的个人信息需要得到妥善保密的协议。

5.2 伦理委员会:指负责监督和评估医疗行为符合伦理规范的机构。

5.3 治疗知情同意书:指患者在接受治疗前需要签署的同意书,详细说明治疗方案和风险。

六、全文结束【附件】附件一、张某治疗过程中的病历记录病历编号.20210101就诊日期.2021年1月1日患者信息:姓名:张某性别:女年龄.25岁主要症状: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早醒辨证:脾胃虚弱、肝火上扰治疗方案:针灸调理:每周1次,连续3个月草药调理:每日服用,连续3个月疗效评估:治疗后,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改善,症状缓解。

【推荐】不寐-中医护理方法

【推荐】不寐-中医护理方法

【推荐】不寐-中医护理方法不寐又称失眠、不得眠。

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特征的病证。

轻者难以入寐、或寐而易醒,醒后能再睡,亦有时睡时醒,寐之不实者;严重者则彻夜不虑。

本证可单独出现,但常伴有头晕头痛、心悸、健忘、乏力等症状。

1、病因病机邪扰心神或心神失养而导致阳不交阴或神不守舍而发生不寐。

(1)情志不遂、肝火扰动:情志内伤,肝郁不舒,郁而化火,肝火扰动心神;或素体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扰动神明而不寐。

(2)胃中不和、夜卧不安:暴饮暴食,脾胃受伤;或宿食停滞、酿成热痰,壅遏中焦;痰热上扰,胃气不和,则夜卧不安。

(3)思虑劳倦太过、伤及心脾:心伤则心血暗耗,心阴亏虚神不守舍;脾伤则生化乏源,营血亏少,不能上奉于心,心失所养而心神不宁。

(4)肾阴亏虚,心阳独亢:素体肾亏或久病肾虚,肾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水不济火,心肾不交,心火独亢,扰动神明,心神不宁而不得寐。

(5)心虚胆怯,心神不宁,心胆气虚,暴受惊骇,情绪紧张善惊易恐,惊恐伤神,心虚不宁而寐不安。

2、辩证论治(1)肝郁化火证:证候:不寐心烦,性情急躁易努,头眩胁痛,目赤口苦,耳聋耳肿,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泻热,佐以安神。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味。

(2)痰热内扰证:证候:不寐头胀沉重,痰多胸闷,心烦口苦,恶食嗳气,吞酸恶心,目眩,苔腻而黄,脉滑数。

治法:化痰清热、和中安神。

方药:温胆汤加减。

(3)心脾两虚证:证候: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肢倦,饮食无味,面色少华。

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法:补养心脾、益气补血。

方药:归脾汤。

(4)阴虚火旺证:证候: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腰酸梦遗、五心烦热,口干津少、舌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方药:黄连阿胶汤、天王补心丹。

(5)心胆气虚证:证候:不寐多梦、易于惊醒、心悸胆怯,遇事善惊,气短倦苔,小便清长,舌淡、脉弦细。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方药:安神定志丸、酸枣仁汤。

不寐(失眠)中医护理

不寐(失眠)中医护理

不寐病(失眠)中医护理常规不寐病是我科的多发病,常见病,结合我科治疗不寐病的特点,制定了具有我院专科特色的不寐病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1、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光线宜暗,床被褥松软舌宜,避免噪音。

2、解除诱因如咳嗽、疼痛、哮喘等,使之安眠。

3、指导病人养成定时就寝的的习惯,睡前避免情绪激动或剧烈活动;4、因心理因素思虑过度者做好情志护理,解除忧虑。

5、守虑药物宜睡前1小时服用。

二、辨证施护(一)肝郁化火证1、做好情志护理,遇事多解释疏导;活跃休养生活,使之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2、可适当食用柑、橘、香橼、金桔及萝卜,理气化滞解郁。

3、就寝前庭院散步,顺畅气机,有利安眠。

4、针神门、内关、曲池、太阳、头维等穴位隔日一次。

5 、按摩天庭、印堂、太阳穴,耳廓背沟处各30~50下;手心按摩对测足心涌泉穴各100下。

(二)痰热内扰证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勿暴饮暴食,晚餐勿过饱宜清淡,寝前不吃零食。

2、适当选用消食导滞化痰食品,如山楂、萝卜、杏子,或焦三仙煎水每日代茶饮。

3、按摩中脘、合谷、足三里穴各50~100下。

2、指导病人多与他人交往,逐步适应各种声响环境,改变胆怯怕惊的心理状态。

3、不看情节惊险的小说或影视节目。

4、配合耳穴埋豆心、胆、神门、交感等穴。

5、指导病人做放松功或内养功每日1次。

三、健康教育1、解释本病的恢复需要时间,不要急躁,坚持进行功能锻炼。

2、指导病人做好适当运动,避免运动过于激烈,时间过于长久。

3、避免长时间伏案书写、夜间喝咖啡、抽烟、喝酒等。

4、及时消除颈部肌肉疲劳,如可进行自我按摩,放松体操等。

5、在身体健康状况允许下,适当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6、按时复诊,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中医临床护理学不寐名词解释(二)

中医临床护理学不寐名词解释(二)

中医临床护理学不寐名词解释(二)中医临床护理学不寐名词解释1. 不寐 (bù mèi)•解释:中医临床护理学中用于描述失眠或难以入眠的状态。

•例子:患者在夜晚常常怀着焦虑和思虑的情绪,导致不寐。

2. 中医(zhōng yī)•解释: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其理论基础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

•例子:中医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

3. 临床护理学(lín chuáng hù lǐ xué)•解释:临床护理学是指对病人进行治疗、护理和康复的学科。

•例子:临床护理学研究护理技巧和方法,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4. 护理(hù lǐ)•解释:护理是对病人进行身体和心理上的照顾和救治。

•例子:护理人员会为患者提供药物管理、伤口处理和心理支持等护理服务。

5. 名词解释(míng cí jiě shì)•解释:名词解释是对特定名词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的过程。

•例子:在中医临床护理学中,名词解释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术语和概念。

6. 理论基础(lǐ lùn jī chǔ)•解释:理论基础是指学科研究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

•例子:中医临床护理学的理论基础包括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

7. 阴阳学说(yīn yáng xué shuō)•解释: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描述了宇宙和人体的相互关系。

•例子:阴阳学说认为,人的健康与阴阳平衡有关,失去平衡会导致疾病。

以上是关于中医临床护理学不寐的名词解释及例子的介绍。

这些名词的理解对于学习和应用中医临床护理学非常重要,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中医护理。

不寐病的中医辩证施护

不寐病的中医辩证施护

不寐病(失眠)的中医辩证施护陶**不寐,中医病名,中医古籍中亦有“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不眠”、“少寐”等名称。

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

一、病因1. 情志失常喜怒哀乐等情志过极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不寐病证。

或由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肝郁化火,邪火扰动心神,心神不安而不寐。

或由五志过极,心火内炽,扰动心神而不寐。

或由喜笑无度,心神激动,神魂不安而不寐;或由暴受惊恐,导致心虚胆怯,神魂不安,夜不能寐。

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宿食停滞,脾胃受损,,酿生痰热,壅遏于中,痰热上扰,胃气失和,可致失眠。

此外,浓茶、咖啡、酒之类饮料也是照成不寐的因素。

3.劳逸失调劳倦太过则伤脾,过逸少动亦致脾虚气弱,运化不健,气血生化无源,不能上奉于心,而致心神失养而失眠。

或因思虑过度,伤及心脾,心伤则阴血暗耗,神不守舍;脾伤则食少,纳呆,生化之源不足,营血亏虚,心失所养,而致心神不安。

4.病后体虚久病血虚,年迈血少,引起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安而不寐。

正如《景岳全书,不寐》所说:“无邪而不寐者,必营气之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

”亦可因年迈体虚,阴阳亏虚而致不寐。

二、病机不寐的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有关。

基本病机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不得入于阴。

病理性质有虚实两面,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神不安为实;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心肾不交,心神失养为虚,但久病可表现为虚实兼夹,或为瘀血所致。

三、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1.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连续3周以上,重者彻夜难眠。

2.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不宁、多梦等症。

3.本病证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过度,病后,体虚等病史。

(二)病证鉴别不寐应与一时性失眠、生理性少寐、它病痛苦引起的失眠相鉴别。

不寐的中医护理常规

不寐的中医护理常规

不寐的中医护理常规因脏腑机能紊乱,气血亏虚,阴阳失调所致。

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心。

失眠症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临床表现:以失眠为主症时,可伴头晕、头痛、心悸、健忘、精神异常等症状。

多由思滤过度,内伤心脾;阳不交阴、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肝阳扰动;心胆气虚或胃中不和所致,二、护理评估1、睡眠史及睡眠障碍的原因。

2、心理社会状况。

3、辩证:心虚胆怯证、心脾两虚证、阴虚火旺证、肝郁化火证、痰热内扰证。

三、一般护理1、一般护理: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惯,就寝前不作就列活动,看电视、小说书宜过久,避免过度兴奋。

四、病情观察1、观察患者睡眠总时数、睡眠型态及睡眠惯等情况。

2、了解是否引用刺激性饮料,如咖啡、茶或可乐等。

3、观察患者夜尿情况。

五、给药照顾护士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的效果及反应。

六、饮食照顾护士1、饮食宜清淡可口,忌食辛辣、肥腻之品。

2、晚餐不宜过饱,临睡前不宜进食,饮浓茶、咖啡等,可于睡前饮量牛奶。

七、情志护理1、向患者讲解不良情绪对睡眠的影响,使其树立治疗信心。

2、嘱其家族及亲朋疏导患者不能思虑过度。

八、临证(症)施护1、睡前用热水泡脚,或热水浴。

2、心脾两虚者,水清按摩背部夹脊穴。

3、心气虚弱者,予酸枣仁粉睡前冲服。

或遵医嘱指导患者用安神补心类药物。

九、健康指导1、嘱患者注意精神调摄,喜怒有节,心情愉快。

2、每日应有恰当的活动,以增强体质。

不寐症的中医护理方案

不寐症的中医护理方案

中医护理不寐的效果展示
中医护理不寐的实证 中医护理不寐的长期 中医护理不寐的安全
效果
影响

中医护理不寐主要通过调理 身体,改善睡眠环境,提高 睡眠质量,具有显著的实证 效果。
中医护理不寐不仅可以解决 短期的失眠问题,还能通过 调整生活习惯,改善体质, 达到长期改善睡眠的效果。
中医护理不寐主要是通过食 疗、药疗、理疗等方式,无 副作用,安全性高,适合长 期使用。
不寐症的中医护理方案
探讨与实施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
作者: xx 汇报时间: 2024/01/29
目录
01 不寐的定义和分类
06 中医护理不寐的效 果展示
02 中医对不寐的认识
03 不寐的常见原因分 析
04 中医护理不寐的方 法
05 中医护理不寐的日 常生活建议
01 不寐的定义和分类
不寐的定义和分类
睡前的习惯对睡眠质量有重 要影响。建议患者在睡前半 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和使用 电子设备,以帮助身体和大 脑放松,更好地进入睡眠状 态。
精神压力是导致不寐的常见 原因之一。建议患者通过适 当的方式释放压力,如进行 深呼吸、瑜伽、冥想等,以 保持心态平和,有助于改善 睡眠质量。
06 中医护理不寐的效果 展示
原发性失眠主要是长期存在的睡眠障碍,继发性
失眠则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暂时性失眠。
02 中医对不寐的认识
中医对不寐的认识
不寐的中医定义
在中医理论中,不寐是指难 以入睡或睡眠质量差,常伴 有多梦、易醒等症状,严重 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现象 。
不寐的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不寐主要与心脏 功能失调、脾胃虚弱、肝气 郁结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 导致心神不宁,进而影响睡 眠。

浅谈不寐的中医护理调治方法

浅谈不寐的中医护理调治方法

浅谈不寐的中医护理调治方法不寐中医学又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

多为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因素引起脏腑机能紊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发病。

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肝胆脾胃肾,病性有虚有实,且虚多实少。

治疗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为原则。

不寐的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有关。

基本病机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不得入于阴。

病理性质有虚实两面,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神不安为实;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心肾不交,心神失养为虚,但久病可表现为虚实兼夹,或为瘀血所致。

标签:不寐;中医护理;调治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

是指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

轻者入寐困难寐而易醒、或多梦不眠;重者彻夜难眠,常伴头疼,烦躁,焦虑等症状。

很多患者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更得不到合理治疗,从而引起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出现障碍,工作力不从心等负面影响。

1 中医对不寐病因病机的认识①肝火扰心证:各种情志过激,郁而化火,引发不寐。

②痰热扰心证:饮食不节,痰浊内生,郁而化热,扰乱心神,引发不寐。

③胃气失和证:食滞不化,脘腹痞满不得卧,遂成不寐。

④瘀血内阻证:心火内炽,心肾不交,神志不宁,因而不寐。

⑤心脾两虚证:劳倦思虑太过,损伤心脾,神不守舍,引起不寐。

⑥心胆气虚证:因受到惊吓,心神不安,而致夜寐不宁。

2 不寐症状的中医护理调治方法2.1多梦不寐①情志调护,保持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避免各种精神刺激,帮助患者解决思想负担,耐心地进行心理护理。

畅情志,惊者平之,郁者乐之。

②生活起居有常,注意调养,加强锻炼,可做气功或太极拳调畅气血,调节阴阳平衡。

③穴位按摩,睡前劳宫对涌泉穴搓揉100下。

④失眠贴穴位贴敷。

贴压心俞、肾俞、三阴交、涌泉等穴位。

⑤耳穴压豆。

取穴:心、神门、皮质下、肾等。

不寐中医护理

不寐中医护理

不寐中医护理:
1.造安静舒适睡眠环境,温湿度适宜,光线宜暗,避免噪音,清除异味,床铺舒适干燥。

2.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昼夜颠倒。

3.无脏腑器质性病变者,应适当增加体力活动,促进气血阴阳的调和及脏腑功能的恢复。

4.宜清淡可口,忌辛辣、肥腻之品。

晚餐不宜过饱,临睡前不要进食,可于睡前饮适量牛奶。

5.精神护理,喜怒有节,心情愉快。

每日进行适当的床上活动,循序渐进,增强体质。

平日注意生活规律,按时作息。

耳穴埋豆取穴:神门、肾、心、内分泌
操作:轻按数十次,使局部充血变红、发热、疼痛为度。

经常按压穴位,在餐后及
睡前每次轻按3-5分钟。

两耳交替,
隔日更换一次耳贴。

不寐病的中医辩证施护

不寐病的中医辩证施护

不寐病(失眠)的中医辩证施护陶**不寐,中医病名,中医古籍中亦有“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不眠”、“少寐”等名称。

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

一、病因1. 情志失常喜怒哀乐等情志过极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不寐病证。

或由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肝郁化火,邪火扰动心神,心神不安而不寐。

或由五志过极,心火内炽,扰动心神而不寐。

或由喜笑无度,心神激动,神魂不安而不寐;或由暴受惊恐,导致心虚胆怯,神魂不安,夜不能寐。

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宿食停滞,脾胃受损,,酿生痰热,壅遏于中,痰热上扰,胃气失和,可致失眠。

此外,浓茶、咖啡、酒之类饮料也是照成不寐的因素。

3.劳逸失调劳倦太过则伤脾,过逸少动亦致脾虚气弱,运化不健,气血生化无源,不能上奉于心,而致心神失养而失眠。

或因思虑过度,伤及心脾,心伤则阴血暗耗,神不守舍;脾伤则食少,纳呆,生化之源不足,营血亏虚,心失所养,而致心神不安。

4.病后体虚久病血虚,年迈血少,引起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安而不寐。

正如《景岳全书,不寐》所说:“无邪而不寐者,必营气之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

”亦可因年迈体虚,阴阳亏虚而致不寐。

二、病机不寐的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有关。

基本病机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不得入于阴。

病理性质有虚实两面,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神不安为实;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心肾不交,心神失养为虚,但久病可表现为虚实兼夹,或为瘀血所致。

三、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1.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连续3周以上,重者彻夜难眠。

2.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不宁、多梦等症。

3.本病证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过度,病后,体虚等病史。

(二)病证鉴别不寐应与一时性失眠、生理性少寐、它病痛苦引起的失眠相鉴别。

不寐的中医辨证护理

不寐的中医辨证护理
脾两虚: 状 : 梦易醒 , 后难 以入睡 , 忘, 晕 目 症 多 醒 健 头
整 夜不 寐 等 不 同表 现 。本组 病 例 中男 性 9例 , 女性 2 9
例 ; 龄 1 ~6 年 8 8岁 , 均 4 平 2岁 ; 病程 1 ~8个 月 。 周
护 理

眩 , 悸 , 食无 味 , 少 , 心 饮 食 腹胀 , 便溏 , 倦神疲 , 肢 面色少 华 , 淡 , 细无 力 。方用 归脾 汤加 减 , 舌 脉 如严重 失 眠可用

海 带 、 竹笋 等 以清化 痰 火 , 食 宜 清 淡 , 肥 甘 、 鲜 饮 忌 醇酒
等 以防止 助 湿生痰 。③ 阴 虚火 旺 : 状 : 眠 , 梦 , 症 失 多 健
忘, 心悸 , 五心烦 热 , 口干 , 汗 , 虑 劳 心 则症 状加 重 , 盗 思 头晕 目眩 , 红少津 , 少或无 , 细数 。以黄连 阿胶汤 舌 苔 脉 或朱 砂安 神 汤加减 治 疗 , 汤药 煎 后 待 稍 凉 服用 。护理 :
失 调 、 志所 伤或多 病 体 虚 等原 因 , 情 造成 脏 腑 阴阳 气血 功能 失常 而 发 病 。本 病 病 位 在 心 , 与肝 、 、 密 切 相 脾 肾
关 。病机 主要是 阳盛 阴衰 , 阳失交 。病 理性 质有 虚实 阴
可; 阴虚者 宜进 滋 阴食 品 , 百 合 、 子 、 参 、 耳 、 如 莲 海 银 酸 枣仁 等 。亦 可食 用百 合莲 子粥 、 银耳 羹 、 酸枣 仁膏 等 。
般护 理 : 生 活起 居 : 室 要 安静 , ① 病 空气 新 鲜 , 注
意保 暖 , 光线 宜稍 暗 , 避 免 噪 音 的 干扰 。床铺 最 好 要 并 柔 软 、 整和舒 适 。生 活要 有规律 , 要过 于 紧张 , 到 平 不 做 有 劳有逸 , 动员 组织 患 者 积 极 进行 医疗 体 育 锻 炼 , 气 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寐的中医护理常规
因脏腑机能紊乱,气血亏虚,阴阳失调所致。

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要临床表现。


位在心。

失眠症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临床表现:
以失眠为主症时,可伴头晕、头痛、心悸、健忘、精神异常等症状。

多由思滤过度,内伤心脾;阳不交阴、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肝阳扰动;心胆气虚或胃中不和所致,
二、护理评估
1、睡眠史及睡眠障碍的原因。

2、心理社会状况。

3、辩证:心虚胆怯证、心脾两虚证、阴虚火旺证、肝郁化火证、痰热内扰证。

三、一般护理
1、一般护理: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就寝前不作就列活动,看电视、小说书宜过久,
避免过度兴奋。

四、病情观察
1、观察患者睡眠总时数、睡眠型态及睡眠习惯等情况。

2、了解是否引用刺激性饮料,如咖啡、茶或可乐等。

3、观察患者夜尿情况。

五、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的效果及反应。

六、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可口,忌食辛辣、肥腻之品。

2、晚餐不宜过饱,临睡前不宜进食,饮浓茶、咖啡等,可于睡前饮量牛奶。

七、情志护理
1、向患者讲解不良情绪对睡眠的影响,使其树立治疗信心。

2、嘱其家属及亲友劝导患者不能思虑过度。

八、临证(症)施护
1、睡前用热水泡脚,或热水浴。

2、心脾两虚者,水清按摩背部夹脊穴。

3、心气虚弱者,予酸枣仁粉睡前冲服。

或遵医嘱指导患者用安神补心类药物。

九、健康指导
1、嘱患者注意精神调摄,喜怒有节,心情愉快。

2、每日应有适当的活动,以增强体质。

3、注意生活起居按时作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