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的组成成分-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
历年(2020-2022)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类(细胞的分子组成以及结构和功能)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2)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类(细胞的分子组成以及结构和功能)汇编2022年高考真题1.(2022ꞏ全国甲卷ꞏ高考真题)钙在骨骼生长和肌肉收缩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晒太阳有助于青少年骨骼生长,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有以无机离子形式存在的钙B.人体内Ca2+可自由通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C.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D.人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过低易出现抽搐现象2.(2022ꞏ湖南ꞏ高考真题)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其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比蛋清蛋白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胶原蛋白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B.皮肤表面涂抹的胶原蛋白可被直接吸收C.胶原蛋白的形成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D.胶原蛋白比蛋清蛋白的营养价值高3.(2022ꞏ广东ꞏ高考真题)将正常线粒体各部分分离,结果见图。
含有线粒体DNA的是()A.①B.②C.③D.④4.(2022年6月ꞏ浙江ꞏ高考真题)生物体中的有机物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油脂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B.鸟类的羽毛主要由角蛋白组成C.糖原是马铃薯重要的贮能物质D.纤维素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5.(2022年6月ꞏ浙江ꞏ高考真题)用同位素示踪法检测小鼠杂交瘤细胞是否处于细胞周期的S期,放射性同位素最适合标记在()A.胞嘧啶B.胸腺嘧啶C.腺嘌呤D.鸟嘌呤6.(2022年1月ꞏ浙江ꞏ高考真题)植物体内果糖与X物质形成蔗糖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X与果糖的分子式都是C6H12O6B.X是植物体内的主要贮能物质C.X是植物体内重要的单糖D.X是纤维素的结构单元7.(2022年6月ꞏ浙江ꞏ高考真题)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被膜为单层膜,有利于核内环境的相对稳定B.核被膜上有核孔复合体,可调控核内外的物质交换C.核仁是核内的圆形结构,主要与mRNA的合成有关D.染色质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8.(2022年6月ꞏ浙江ꞏ高考真题)动物细胞中某消化酶的合成、加工与分泌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第22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解析] 细胞外液渗透压 以上来源于 和 ,A正确;高盐饮食一段时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机体可以通过主动饮水和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来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到 摄入前的水平,B正确;细胞内液可以与细胞外液相互交换成分,因此,细胞内液参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C错误;通过调节饮水和排尿可以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到 摄入前的水平,饮水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可以增加细胞外液总量,而体液由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组成,因此体液的总量也会增加,D正确。
电解质(或无机盐)
[解析] 人在进行剧烈运动时会大量出 Nhomakorabea,排出较多的无机盐,为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在补充水分的同时还需要适当补充电解质(无机盐)。
3.(2019·浙江4月选考)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物质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细胞动物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骨骼肌细胞通过细胞膜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C.保持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物质交换的必要条件D.多细胞动物都必须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D
[解析] 单细胞动物是单个细胞构成的生命体,即其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A正确;骨骼肌细胞通过细胞膜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B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一旦失调,细胞代谢就会紊乱,C正确;多细胞动物的部分细胞可以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例如蛙的皮肤细胞可以直接从外界吸收 并排出 ,D错误。
4.(2020·全国Ⅱ卷)人在剧烈奔跑运动时机体会出现一些生理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 剧烈奔跑运动时肌细胞会出现___________,这一呼吸方式会导致肌肉有酸痛感。
无氧呼吸
[解析] 人在剧烈奔跑运动时,肌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的大量积累会导致肌肉有酸痛感。
2020年高考理综生物复习 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母题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母题来源一】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Ⅲ卷)【母题原题】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答案】D【解析】【分析】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①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②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详解】血浆中的葡萄糖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再通过组织液进入全身各处的细胞,包括骨骼肌细胞,A正确;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因此其代谢产生的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到组织液中,B正确;氧气通过血红蛋白被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液,再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中,C正确;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属于无氧呼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而不发生在组织液中,D错误。
故选D。
【命题意图】本专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理化性质、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运用能力。
【命题规律】以文字叙述、表格、图形等形式考查组织液、血浆、淋巴的判断,内环境中存在的物质判断,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等。
【得分要点】1.内环境示意图中各成分的判断方法(3)A端若为动脉上端,则A处氧分压高于B处,A处营养物质含量高于B处,B处CO2和代谢废物含量均高于A处。
2.内环境中存在和不存在的物质的判断(1)存在的物质(2)不存在的物质3.血浆pH 维持稳态的机制(以H 2CO 3—NaHCO 3缓冲对为例):4.从组织水肿的原因分析理解渗透压的作用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引发原因如图所示:5.巧用“箭头走向”分析内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1)分析单方向(箭头)⎩⎪⎨⎪⎧①淋巴形成:组织液→淋巴②淋巴流向:淋巴→血浆 双方向(箭头)⎩⎪⎨⎪⎧①组织液血浆②组织液细胞内液(2)结论:甲是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丁是淋巴。
2024年新高考版生物1_16-专题十六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
3.判断某物质是否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及对应生理过程 1)属于内环境的物质
2)不属于内环境的物质
3)发生和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内环境 主要为血浆 组织液 淋巴液、血浆、组织液 血浆、组织液 ❻ 淋巴液、组织液
2.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注意:食物经消化吸收作用后,营养物质可进入内环境,食物残渣不进入体 内,以粪便形式排出。
考点训练(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膀胱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红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 活的内环境分别是尿液和组织液、血液和组织液、细胞液和血浆、组 织液和淋巴液。 ( ) 2.某人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0 mL后,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 别增加10 mL。( ) 3.CO2是人体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不参与维持内环境 的稳态。( ) 4.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 ) 5.组织细胞产生的尿素要排到体外,至少穿过9层生物膜。 ( )
答案 1.✕ 膀胱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红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 接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组织液、血浆和组织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液,尿液、血液、细胞液不是内环境。 2.✕ 输入的生理盐水中的Na+大多数进入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 液不会分别增加10 mL。 3.✕ 体内CO2浓度改变可调节人的呼吸频率,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 4.✕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质是细胞代谢 的主要场所。 5.✕ 尿素的主要排出途径及穿过膜的数量:组织细胞(1层)→组织毛细 血管壁细胞(2层)→肾小球(实质是毛细血管球)壁细胞(2层)→肾小囊壁细 胞(2层)(进入肾小囊,肾小囊腔与肾小管、集合管、输尿管相通)→排出体 外,即至少穿过7层生物膜。
高考生物真题分类题库(含答案) 考点15 内环境稳态与体温、水盐和血糖调节
考点15 内环境稳态与体温、水盐和血糖调节一、选择题1. (海南高考·T17)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抗体B.糖原C.胰岛素D.氨基酸【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关注以下两点:(1)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成分。
A项,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属于内环境。
B项,糖原是单糖进入细胞内合成的,所以糖原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
C项,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内环境运输到全身各处,属于内环境成分。
D项,氨基酸可以通过消化系统吸收进入血浆,属于内环境成分。
2.(海南高考·T20)关于淋巴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B.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C.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D.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关注以下两点:(1)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2)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
【解析】选D。
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
A项,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故正确。
B项,淋巴细胞广泛存在于内环境中,故正确。
C项,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汇集到淋巴管中,经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所以血浆中存在淋巴细胞,故正确。
D项,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进入淋巴管内,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故错误。
3.(江苏高考·T19)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B.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C.血液中未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都是记忆细胞D.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的传导都以局部电流为前导【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明确激素在发挥作用之前,需要和受体结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突破:专题七 人体的内环境与免疫调节(1)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 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突破:专题七人体的内环境与免疫调节(1)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1、血浆中的水来自( )A.组织液B.血浆、消化道C.淋巴、组织液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指的是体液B.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C.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内液D.内环境指的是组织液、血浆和体腔液3、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B.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C.人体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D.细胞通过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交换物质4、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化反应是( )A.组织液中某些蛋白质的合成B.麦芽糖的水解C.碳酸氢盐的形成D.丙酮酸的氧化分解5、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C.消化液属于细胞外液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6、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7、淋巴、组织液和血浆在成分上类似,但是( )A.淋巴和组织液中无蛋白质B.淋巴、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多C.淋巴、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少D.血浆中无大分子蛋白质8、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9、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10、正常情况下,下列物质中都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是( )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蛋白质B.氨基酸、DNA聚合酶、二氧化碳、钠离子C.胃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11、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2、SO2、血红蛋白、H+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C.纤维蛋白原、Ca2+、膜上载体HPO、葡萄糖、氨基酸D.Na+、2-41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CO2、血红蛋白、H+、尿素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D.Ca2+、载体、氨基酸13、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K+、血浆蛋白、淋巴因子B.唾液淀粉酶、溶菌酶、抗利尿激素C.CO2、解旋酶、Cl-、尿素D.Ca2+、载体蛋白、神经递质14、2015年屠呦呦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她的团队研发的治疗疟疾新药—青蒿素,每年挽救了上百万人的生命。
2016-2018年生物高考真题试题分类汇编:内环境与稳态(精编+解析版)
2016-2018年生物高考真题试题分类汇编:内环境与稳态(精编+解析版)2016-2018年生物高考真题试题分类汇编:内环境与稳态1.问题:下列属于内环境的是正确答案:A。
淋巴管内的液体改写:哪个液体属于内环境?2.问题: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及其相关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正确答案:B。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二次免疫应答都与记忆细胞有关改写:特异性免疫及其相关应用的哪个叙述是正确的?3.问题: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正确答案:A。
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改写:哪个叙述关于人体内环境是错误的?4.问题: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会出现的现象是正确答案:B。
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减少改写: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会发生哪种现象?5.问题:取某实验小鼠皮肤片,分别移植到同种小鼠甲和切除胸腺的同种小鼠乙身上。
一段时间后,观测到该皮肤片在小鼠乙身上的存活时间比小鼠甲的长。
由此推断,对该皮肤片发生排斥反应的主要细胞是正确答案:B。
T淋巴细胞改写:对该皮肤片发生排斥反应的主要细胞是哪个?6.问题: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
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正确答案:C。
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改写: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哪个解释是合理的?7.问题: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正确答案:B。
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改写:哪个叙述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是正确的?解析见下:1.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属于内环境,输尿管内的液体、汗腺导管内的液体、消化管内的液体属于外界环境。
因此,选项A正确。
2.本题没有问题,答案为B。
3.心肌细胞的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浓度高于内环境是错误的;血管中的药物需要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再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是正确的;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诱发人体组织水肿是正确的;内环境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是正确的。
2022年高考生物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9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09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单选题1.(2022·广东·高考真题)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B.血糖C.肾上腺素D.睾酮【答案】A【解析】【分析】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等组成,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细胞内的成分也不属于内环境。
【详解】A、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符合题意;B、血糖属于营养物质,可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不符合题意;C、肾上腺素属于激素,作为调节物质(信号分子)可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C不符合题意;D、睾酮属于雄激素,可作为调节物质(信号分子)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22·山东·高考真题)药物甲、乙、丙均可治疗某种疾病,相关作用机制如图所示,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NE)。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药物甲的作用导致突触间隙中的NE增多B.药物乙抑制NE释放过程中的正反馈C.药物丙抑制突触间隙中NE的回收D.NE-β受体复合物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答案】B【解析】【分析】去甲肾上腺素(NE)存在于突触小泡,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故NE是一种神经递质。
由图可知,药物甲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灭活;药物乙抑制去甲肾上腺素与α受体结合;药物丙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回收。
【详解】A、药物甲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灭活,进而导致突触间隙中的NE增多,A正确;B、由图可知,神经递质可与突触前膜的α受体结合,进而抑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这属于负反馈调节,药物乙抑制NE释放过程中的负反馈,B错误;C、由图可知,去甲肾上腺素被突触前膜摄取回收,药物丙抑制突触间隙中NE的回收,C正确;D、神经递质NE与突触后膜的β受体特异性结合后,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D正确。
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3 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
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3 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
一、试题详解
1.(2012江苏)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C.现将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
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2. (2012海南卷)12.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HCO3-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
3.(2012上海卷)22.相对细菌和植物细胞而言,动物细胞离体培养更需关注培养基的渗透压,这是因为动物细胞
A.没有细胞壁,对培养基的渗透压更敏感
B.渗透压远高于细菌或植物细胞的渗透压
C.没有成熟大液泡,渗透压调节能力差
D.生长缓慢,各生长阶段对环境的渗透压要求不同
4.(2012上海卷)23.图8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
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叙述错误的是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专题1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0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2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1.(2022广东,3,2分)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 B.血糖C.肾上腺素D.睾酮答案 A 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血浆中约90%为水,还有少量无机盐、血浆蛋白质、各种营养物质(葡萄糖等)、代谢废物(如尿素)、各类激素等。
故B、C、D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不符合题意;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A符合题意。
易错警示常见的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有结构蛋白、各种胞内酶、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
2.(2019浙江4月选考,16,2分)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物质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细胞动物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骨骼肌细胞通过细胞膜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C.保持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物质交换的必要条件D.多细胞动物都必须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答案 D 本题以物质交换为知识载体,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对生命观念素养中稳态与平衡观等要素的考查。
单细胞动物和简单的多细胞动物的少数细胞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A正确,D错误;骨骼肌细胞通过细胞膜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B正确;保持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物质交换的必要条件,C正确。
3.(2015课标全国Ⅰ,3,6分)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答案 A 本题通过实例分析的形式考查生命观念中的稳态与平衡观以及科学思维中的因果推断。
输入动物静脉中的NaCl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细胞,A正确;由于处于稳态的动物体内Na+的分布是细胞内液中含量少,细胞外液(组织液)中含量多,故Na+只有少部分进入细胞内液,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外液中,C、D错误;细胞外液的增加量大于细胞内液的增加量,B错误。
历年(2020-2023)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类(内环境及其稳态)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3)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类(内环境及其稳态)汇编 〖2023年高考真题〗1.(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维生素D3可从牛奶、鱼肝油等食物中获取,也可在阳光下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而来,活化维生素D3可促进小肠和肾小管等部位对钙的吸收。
研究发现,肾脏合成和释放的羟化酶可以促进维生素D3的活化。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肾功能下降可导致机体出现骨质疏松B.适度的户外活动,有利于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C.小肠吸收钙减少可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明显下降D.肾功能障碍时,补充维生素D3不能有效缓解血钙浓度下降2.(2023∙海南∙高考真题)我国航天员乘坐我国自主研发的载人飞船,顺利进入空间实验室,并在太空中安全地生活与工作。
航天服具有生命保障系统,为航天员提供了类似地面的环境。
下列有关航天服及其生命保障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清除微量污染,减少航天员相关疾病的发生B.能阻隔太空中各种射线,避免航天员机体细胞发生诱发突变C.能调控航天服内的温度,维持航天员的体温恒定不变D.能控制航天服内的压力,避免航天员的肺由于环境压力变化而发生损伤3.(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节选)我们说话和唱歌时,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运动的频率和深度,这属于随意呼吸运动;睡眠时不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运动,人体仍进行有节律性的呼吸运动,这属于自主呼吸运动。
人体呼吸运动是在各级呼吸中枢相互配合下进行的,呼吸中枢分布在大脑皮层、脑干和脊髓等部位。
体液中的O2、CO2和H+浓度变化通过刺激化学感受器调节呼吸运动。
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细胞能从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获取O2,这些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和机体功能系统的活动,是通过内分泌系统、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调节实现的。
(2)人屏住呼吸一段时间后,动脉血中的CO2含量增大,pH变,CO2含量和pH的变化共同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还有实验发现,当吸入气体中CO2浓度过大时,会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等现象,原因是CO2浓度过大导致呼吸中枢。
高中生物高考真题分章汇编(含解析)必修3 第1章 人体内环境稳态
高中生物必修三《动植物的稳态》第一章人体内环境稳态(2013海南卷)17.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抗体B.糖原C.胰岛素D.氨基酸【答案】B【解析】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主要分布于血浆、组织液和乳汁等,A会出现;糖原为多糖,是主要储存于肝细胞和肌细胞等细胞内的能源物质,不应该出现在内环境中,B正确;胰岛素为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要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靶细胞、靶器官进行作用,C胰岛素会出现;氨基酸为小分子,通过消化系统吸收进入毛细血管,并通过循环系统进入组织细胞,D氨基酸会出现。
【试题点评】此题考查对内环境的理解和成分的掌握,难度不大。
(2013海南卷)20.关于淋巴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B. 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C.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D. 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答案】D【解析】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A正确。
淋巴细胞在骨髓或胸腺中成熟以后,来到外周淋巴组织(淋巴结、脾脏等),而淋巴液起源于组织液,通过淋巴管的收集到达淋巴结过滤,最终汇入锁骨下静脉回到血液循环,因此在淋巴液和血浆中都具有淋巴细胞,B、C项正确。
血浆中含有丰富的血浆蛋白,正常情况下血浆蛋白较难通过毛细血管壁,因此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相对于血浆都比较低。
)【试题点评】此题考查内环境成分淋巴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
(2013上海卷)15.图5显示肝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物质交换,X和Y分别可代表AA.葡萄糖、CO2 B.氨基酸、胰岛素 C.肾上腺素、尿素 D.甘油三酯、脂肪酸。
高考生物 题型分析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高中生物题型分析----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题型一、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一、考查形式选择题二、典型例题1.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①②④共同组成了细胞外液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C.图中②③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D .图中①②④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及图可以判断出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
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了内环境;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为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在内环境中,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组织液和淋巴及血浆和淋巴之间的物质交换都是单向的。
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⑤胃中的牛奶⑥口服的肠道中的抗菌药物⑦肌肉注射青霉素A.②③⑦ B.①②③⑦C.①②③④⑦ D.①②③④⑥⑦答案A解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组成内环境的成分;喝牛奶和口服药物都在消化道中,精子进入输卵管都不是内环境。
三、答题技巧1.内环境的组成2.毛细淋巴管具有盲端,毛细血管没有盲端,这是区别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的方法。
3.淋巴来源于组织液,返回血浆。
图示中组织液单向转化为淋巴,淋巴单向转化为血浆,这是判断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的突破口。
4.细胞外液的成分、渗透压和酸碱度5. ①、②、④内存在的蛋白质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而属于细胞内液的成分。
6.内环境各种成分的关系7.内环境中存在和不存在的物质(1)存在的物质主要有: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CO2、尿素等。
激素、抗体、纤维蛋白原等。
(2)不存在的物质主要有:血红蛋白、消化道中的食物及分泌到消化道中的消化酶。
8.写出细胞的具体内环境9.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以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2017-2019年高考真题生物分项汇编_专题10 内环境及其稳态
专题10 内环境及其稳态1.(2019全国卷III·5)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答案】D【解析】【分析】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①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②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详解】血浆中的葡萄糖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再通过组织液进入全身各处的细胞,包括骨骼肌细胞,A正确;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因此其代谢产生的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到组织液中,B正确;氧气通过血红蛋白被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液,再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中,C正确;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属于无氧呼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而不发生在组织液中,D错误。
故选D。
2.(2019浙江4月选考·16)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物质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A.单细胞动物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骨骼肌细胞通过细胞膜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C.保持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物质交换的必要条件D.多细胞动物都必须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答案】D【解析】【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内环境是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详解】单细胞动物是单个细胞构成的生命体,即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A选项正确;骨骼肌细胞的细胞膜是细胞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B选项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一旦失调,细胞代谢就会紊乱,C选项正确;多细胞动物的部分细胞可以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例如蛙的皮肤细胞可以直接从外界吸收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D选项错误。
专题11 内环境的组成成分-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题源系列(解析版)
母题11 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母题来源一】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Ⅲ卷)【母题原题】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答案】D【解析】【分析】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①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②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详解】血浆中的葡萄糖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再通过组织液进入全身各处的细胞,包括骨骼肌细胞,A正确;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因此其代谢产生的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到组织液中,B正确;氧气通过血红蛋白被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液,再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中,C正确;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属于无氧呼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而不发生在组织液中,D错误。
故选D。
【命题意图】本专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理化性质、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运用能力。
【命题规律】以文字叙述、表格、图形等形式考查组织液、血浆、淋巴的判断,内环境中存在的物质判断,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等。
【得分要点】1.内环境示意图中各成分的判断方法(3)A端若为动脉上端,则A处氧分压高于B处,A处营养物质含量高于B处,B处CO2和代谢废物含量均高于A处。
2.内环境中存在和不存在的物质的判断(1)存在的物质(2)不存在的物质3.血浆pH维持稳态的机制(以H2CO3—NaHCO3缓冲对为例):4.从组织水肿的原因分析理解渗透压的作用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引发原因如图所示:5.巧用“箭头走向”分析内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1)分析单方向(箭头)⎩⎪⎨⎪⎧①淋巴形成:组织液→淋巴②淋巴流向:淋巴→血浆双方向(箭头)⎩⎪⎨⎪⎧①组织液血浆②组织液细胞内液(2)结论:甲是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丁是淋巴。
三年高考(2019-2021)生物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3 内环境及其稳态(教师版)
专题13 内环境及其稳态1.(2021·全国甲卷高考真题)人体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也是一些调节中枢的所在部位。
下列有关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B.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下丘脑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下丘脑有水平衡调节中枢D.下丘脑能感受体温的变化;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答案】B【分析】下丘脑的功能: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盐代谢平衡。
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
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
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⑤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神经元具有日周期节律活动,这个核团是体内日周期节律活动的控制中心。
【详解】AC、下丘脑是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同时也具有渗透压感受器,来感知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AC正确;B、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具有内分泌功能,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B错误;D、下丘脑内有是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体温调节中枢,能感受体温变化,能调节产热和散热,D正确。
故选B。
2.(2021·河北高考真题)高盐饮食后一段时间内,虽然通过调节饮水和泌尿可以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Na+摄入前的水平,但机体依旧处于正钠平衡(总Na+摄入多于排泄)状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B.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与主动饮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有关C.细胞内液不参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D.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但机体处于正钠平衡时,细胞外液总量和体液总量均增多【答案】ABD【分析】人体每天都要从饮食中获得水和各种无机盐,同时又要通过多种途径排除一定的水和无机盐,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参与水盐平衡的激素有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垂体释放,能提高肾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题11 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母题来源一】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Ⅲ卷)【母题原题】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答案】D【解析】【分析】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①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②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详解】血浆中的葡萄糖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再通过组织液进入全身各处的细胞,包括骨骼肌细胞,A正确;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因此其代谢产生的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到组织液中,B正确;氧气通过血红蛋白被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液,再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中,C正确;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属于无氧呼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而不发生在组织液中,D错误。
故选D。
【命题意图】本专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理化性质、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运用能力。
【命题规律】以文字叙述、表格、图形等形式考查组织液、血浆、淋巴的判断,内环境中存在的物质判断,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等。
【得分要点】1.内环境示意图中各成分的判断方法(3)A端若为动脉上端,则A处氧分压高于B处,A处营养物质含量高于B处,B处CO2和代谢废物含量均高于A处。
2.内环境中存在和不存在的物质的判断(1)存在的物质(2)不存在的物质3.血浆pH维持稳态的机制(以H2CO3—NaHCO3缓冲对为例):4.从组织水肿的原因分析理解渗透压的作用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引发原因如图所示:5.巧用“箭头走向”分析内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1)分析单方向(箭头)⎩⎪⎨⎪⎧①淋巴形成:组织液→淋巴②淋巴流向:淋巴→血浆双方向(箭头)⎩⎪⎨⎪⎧①组织液血浆②组织液细胞内液(2)结论:甲是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丁是淋巴。
6.“四看法”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7.内环境稳态三方面的易错点(1)各指标稳态的意义①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②体温、pH相对稳定——酶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③渗透压相对稳定——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2)理化性质失调①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②渗透压失调——细胞形态、功能异常,发生呕吐等现象;③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
(3)内环境化学成分失调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可导致组织水肿;②血浆中含氮废物过多,可导致尿毒症;③血浆中Ca2+过低,可出现抽搐现象;④血糖失调,可导致低血糖、糖尿病等。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中含有多种成分,如呼吸酶、尿素等B.组织液在一定条件下可渗入血浆和淋巴C.当内环境的稳态被破坏时,必将引起酶促反应速率减慢D.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答案】B【解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生理过程都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动态平衡的。
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组织液在一定条件下可渗入血浆和淋巴,血浆也可以渗入组织液,但是淋巴不能渗入组织液,B正确;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会导致酶促反应速率减慢,C错误;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D错误。
2.图中a、b、c为相应部位的细胞外液。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中蛋白质含量多于aB.a中不含有淋巴细胞C.长期营养不良会引起b增多D.c中含有血浆蛋白、激素等【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a所处的管道没有盲端,为血管,则a为血浆;c所处的管道具有盲端,为淋巴管,则c为淋巴,b位于组织细胞间隙,为组织液。
血浆与组织液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A项错误;血浆中含有淋巴细胞,B项错误;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增大,导致组织液增多,C项正确;正常情况下血浆蛋白位于血浆中,D项错误。
【点睛】组织水肿是指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其引发原因包括2大层面5项原因,如图所示:3.下列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组成的是A.水B.无机盐C.氨基酸D.血红蛋白【答案】D【解析】内环境的主要成分是:水约90%,蛋白质,无机盐,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和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如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气等);血红蛋白为红细胞内的蛋白质、氧化酶是细胞内酶,都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水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无机盐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葡萄糖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
4.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②中B.①与②之间通过毛细血管管壁进行物质交换C.细胞外液①、②、④依次为血液、组织液、淋巴D.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不会存在于①中【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其中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成分可以相互转化,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转化成血浆;淋巴、组织液和血浆中的成分与生活在其中的细胞成分也可以相互转化。
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②组织液中,A正确;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两者之间通过毛细血管管壁进行物质交换,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C错误;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因此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不会存在于①中,D正确。
5.护士给我们进行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时,药物分别直接进入A.细胞内液、血浆B.组织液、组织液C.组织液、血浆D.细胞内液、细胞内液【答案】C【解析】人体静脉里流动的是血液,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不同,前者注射物直接进入组织细胞间隙即组织液,后者则直接进入血管从而进入血浆。
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静脉注射是指药物直接注射到血浆中,而肌肉注射是指药物直接注射到组织液中,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
6.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液①中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B.②内没有蛋白质C.③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②、④内pH的剧烈变化D.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答案】A【解析】体液①为血浆,其中含有调节物质、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等,故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A正确;②是组织液,其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血浆而言较少,B错误;③内若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乳酸,但因内环境中有缓冲物质存在,故不会引起①、②、④内pH的剧烈变化,C错误;①、②、④组成了细胞的内环境,而机体进行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
【点睛】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
7.下列关于多细胞动物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等动物的细胞不能直接与外部环境接触,需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换B.内环境的稳态给细胞提供了一个物理、化学因素都比较稳定的环境C.细胞外液中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了动物体的内环境D.失去了内环境的稳态,代谢活动就不能进行,细胞的生存就会出现危机【答案】B【解析】1、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2、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高等动物的部分细胞能直接与外部环境接触,如人体表皮细胞直接与外界接触,但需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换,A错误;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环境,其稳态给细胞提供了一个物理、化学因素都比较稳定的环境,B正确;内环境就是指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C错误;失去了内环境的稳态,代谢活动可能会进行,但不能正常进行,细胞的生存就会出现危机,D错误。
8.下表是各种液体的pH比较表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尿液、胃液等共同构成体液B.血浆pH接近中性,为7.35〜7.45C.细胞内液的pH变化范围大于细胞外液D.肾脏可以通过排出酸性尿或碱性尿调节内环境的pH【答案】A【解析】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尿液和胃液都是体外环境,不属于体液,A错误;血浆pH为7.35〜7.45,接近中性偏一点碱性,B正确;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细胞内液的pH变化范围大于细胞外液,C正确;肾脏可以通过排出酸性尿或碱性尿调节内环境的pH,D正确。
9.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
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肾小球炎症导致蛋白尿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D.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答案】C【解析】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B正确;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在短期内会使组织液减少,不会引起组织水肿,C错误;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D正确。
【点睛】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