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训慈历史教育思想研究

合集下载

内迁贵州时期国立浙江大学的地方教育服务与社会服务

内迁贵州时期国立浙江大学的地方教育服务与社会服务

Educational History Studies 2021年第2期/总第10期Vol.3,No.2,2021内迁贵州时期国立浙江大学的地方教育服务与社会服务张睦楚【摘要】1940—1945年,迁至遵义、湄潭地区办学的浙江大学,积极开展地方教育服务与社会服务活动。

活动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协办黔省中学教员暑期讲习会,训练中学师资;二是在湄潭创办浙大附中,助益地方教育;三是组织学生战地服务团,开展战地服务;四是组织农村服务队,开展助农服务。

这些服务活动注重紧密结合当地实际需求,有效地提升了战时内迁高校“在地化”的教育服务与社会服务能力,很好地映射出国立浙江大学在学术研究与社会教育之间、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之间的互动状况,为战时内迁高校的地方教育服务注入了活力。

这些尝试作为中国高等学府抗战建国教育实践的缩影,彰显了大学所不能推卸、不能弱化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抗日战争;浙江大学;地方教育;社会服务【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6660(2021)02-0152-13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学)课题“异域想象与自我审视:近代西方公众视野下留美中国学生形象研究(1879—1949)”(XOA18029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6批面上资助“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近代留美中国学生在美政治活动研究(1909—1937)”(2019M662094);浙江省博士后项目择优资助“‘世界性’与‘本土性’的互动:浙籍留美学人与浙江高等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222485/一等资助)。

作者简介:张睦楚,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岭“千人计划”青年学者、联大青年英才学者,国家公派联合培养教育学博士,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中西文化交流史、比较高等教育、教育史研究。

长期以来,内陆地区由于地理、历史、经济等客观因素,其教育水平落后于国内其他地方。

陈训慈与文澜阁《四库全书》大迁徙

陈训慈与文澜阁《四库全书》大迁徙

陈训慈与文澜阁《四库全书》大迁徙说到陈训慈,也许大家比较陌生,但是提起其兄陈布雷——蒋介石的文胆,几乎是家喻户晓。

抗战时期陈布雷的胞弟陈训慈全力保护文澜阁《四库全书》的故事鲜为人知,堪称奇迹。

本文根据陈训慈日记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教育部档案还原这段历史。

陈训慈(1901—1991),字叔谅,慈溪官桥村人。

1924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历史系,历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译、中央大学史学系讲师、浙江大学史地系教授。

1932年起任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文澜阁《四库全书》就藏于浙江省立图书馆孤山分馆的红楼。

七七事变后,陈训慈深感文澜阁本《四库全书》留存于世的不易,出于对保护国家文化根脉的强烈责任心,毅然带着一帮书生,开始了一段匪夷所思的《四库全书》大迁徙。

一迁富阳鱼山石马村(1937年8月—1937年11月)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上海到杭州一帶,时有日机轰炸。

7月末,陈训慈“恐阁书被炸,即命总务组赶制木箱,准备迁移”。

他动员浙江图书馆的全体员工将文澜阁《四库全书》点装成140箱,接受员工夏定域的建议,于8月4日启运往杭州附近的富阳鱼山石马村赵坤良家老宅暂存。

5日,抵达富阳鱼山。

八一三淞沪会战打响后,日机频频空袭杭州城。

10月,轰炸更为激烈,轰炸之声鱼山依稀可闻。

杭州城市民已四处逃难。

陈训慈考虑到一旦杭州城失守,富阳不能幸免,阁书安全堪忧,决定再次转移。

他亲自前往省政府要车,交涉两日,公路局徐局长虽答应但已无车可派。

陈训慈没有办法,只好由浙江图书馆总务主任史美诚出面,向赵坤良和夏定域借了200多块钱,雇工搬运书箱至江边,装船沿富春江溯流而上,运往建德。

二迁建德松阳坞(1937年11月—1938年1月底)他们越桐庐,到达七里泷。

七里泷这一段江面,水流湍急,船又重,水手只2人,无法逆流而上。

随船押运的浙江图书馆职员毛春翔只能下船,只身搭乘军车,前往建德找陈训慈想办法。

陈训慈四处碰壁,最后想到了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

教育史与教育思想研究培训ppt

教育史与教育思想研究培训ppt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4
目录
01
CHAPTER
教育史概述
教育史的定义
教育史是研究教育活动、思想、制度等发展历程的学科,旨在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教育史的重要性
教育史是理解教育现状和未来的基础,通过了解历史上的教育发展和变革,可以更好地把握当今教育的趋势和问题,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VS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西方教育思想的重要代表,强调理性思考和自由教育,注重个体自由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详细描述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德行和智慧的人,主张通过对话和质疑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真理,强调个体自由和独立思考。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对西方文化、哲学和教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如在线教育、虚拟课堂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公平和普及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共同目标,各国都在努力实现教育的全民覆盖。
教育公平与普及
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创新精神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另一重要趋势,各国都在探索如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
详细描述
03
CHAPTER
教育家及其思想研究
总结词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儒家教育思想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注重培养人的德行和修养。
详细描述
孔子提倡“仁者爱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德行的君子,主张“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强调学思结合、言行一致。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古代及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代教育思想主要基于哲学、宗教和伦理观念,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的表现,如中国的儒家思想、印度的佛教思想和欧洲的古希腊哲学思想等。这些思想都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的维护,注重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2传记阅读考点5明陷阱,细比对,全取选择题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2传记阅读考点5明陷阱,细比对,全取选择题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经世一书生 1932 年 1 月,陈训慈出任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深受浙东 经世致用精神熏染的陈训慈,不愿意做名流式的馆长,上任伊 始,便对图书馆的功能做出了新的定位。他说:“我们绝不应 再不辨现代图书馆与昔日藏书楼的多方面之区别。民众图书馆 不是静的储书之所,而是动的流通图书的中心;不是被动的应 人之需,而是自动的设施教育;不是一部分知识较高者的消闲 之所,而是社会全民的受教育场所。”他倡导藏用并重、公藏 公用思想,这种认识也成为当时图书馆学界的共识。
陈训慈在浙江省立图书馆文献资料建设上格外用心。仅 1932 年一年,就为馆里购买中文书籍 4 770 册,其中包括多种 古籍善本。特别是从余杭王寿岚处购得文澜阁《四库全书》原 抄本《欧阳文忠集》五册,为古籍善本难得之补购。此外,他 还通过编目、新书提要、中心陈列、举办展览和讲演等多种方 式来亲自指导阅览, 导扬学风; 并实行“通年日夜开放”制度, 为读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时间与阅读便利。 陈训慈任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期间,先后邀请了马寅初、 庄泽宜、钟敬文等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来馆讲学。讲座内容丰 富多样,除学术外,还包括民众迫切关心的现实问题。
[解析] 本题的题干可以转化为:“为什么陈训慈一生倾心 于图书馆事业?”从文章内容来看,第一段有“深受浙东经世 致用精神熏染的陈训慈……便对图书馆的功能做出了新的定 位” ,由此可知他认识到了图书馆承担的社会教育功能。第五段 有“珍护图籍之心,应与保我土地无异” ,由此可知,他珍爱中 国传统文化典籍, 痛心典籍的流失。 结合全文及相关链接③ “显 示其所肩负的历史重任” 等可知, 他之所以倾心于图书馆事业, 主要是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国情怀。
[答案] ①认识到图书馆承担着社会教育功能;②珍爱中国 传统文化典籍, 痛心典籍的流失; ③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国情怀。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

周刊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陈淑燕(漳州市第八中学,福建漳州363000)摘要:就现阶段初中的历史教学来看,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能赋予教学全新的生命力,有效激发初中生的历史学习的兴趣、强化初中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提高初中生自身历史学习的能力,对提高教师历史教学的质量及学生的历史成绩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就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运用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进而针对史料知识在历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史料知识;合理运用史料知识作为历史研究的依据是历史事件信息得以传递的重要载体。

因此,对历史教学而言,史料知识不仅是课本教材知识内容的解释,同时还是课本教材知识内容的补充,将其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对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这就要求初中的历史教师能重视对史料知识的运用,确保教学中能通过合理的运用方式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史料知识的概述及分类史料实际上指的就是人类从古至今各时期的生活特征和发展信息以及不同时期所发生的重要事件,是进行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也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通常情况下,史料知识根据其形式和价值进行分类:首 先,以形式作为划分依据。

根据形式史料知识可被划分为文献、实物、口述等三种不同的类型,其中文献指的就是史书;实物指的是不同时期的遗址、画作、碑文等等,这类史料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的特征;口述史料多指传说或者是对历史的 回忆。

其次,以价值作为划分依据。

根据价值史料可被划分为第一手和第二手两种不同的类型。

其中第一手主要指的是记录各类历史事件的原始资料,与史实最为接近;第二手 指的是后人根据第一手史料的记录所进行诠释。

最后,其他 史料。

其他类型的史料有有意与无意、正史与野史之分,而 这区分的都是史料是否由官方记录。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合理运用的重要意义(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传统课本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史料知识的融入能有效丰富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自身历史学习的兴趣。

外国史学理论的引入和回响

外国史学理论的引入和回响

本文由tjwgr贡献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回顾?外国史学理论的引入和回响于沛今天, 我们已经站在 21 世纪的门槛上, 回顾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史学发展的道路, 可以清楚地看到封建史学的衰败, 并被资产阶级史学、马克思主义史学所代替, 马克思主义史学得到迅速发展的历史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外国史学理论的引入、传播, 引起积极的回响, 中外史学的撞击、交流和融汇, 始终贯穿其间, 成为影响中国史学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动因之一。

本文拟就这一过程的各主要阶段的基本内容, 及这些内容所反映出的某些规律性现象作一初步探讨。

一20 世纪初, 梁启超作为中国新史学思潮的旗手, 针对封建史学的弊病发起“为史界辟一新天地”的“史界革命”他的《中国史叙论》 ( 1901 年) 和《新史学》 ( 1902 。

年) 等著作振聋发聩, 尖锐地批判封建史学, 明确提出了资产阶级史学和资产阶级史学家的任务。

中国史学开始脱离 2000 余年来的传统, 揭开了近代中国史学发展的序幕。

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 近代新史学思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的出现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同时应着重指出的是, 反映了当时西方史学进步潮流内核的西方史学理论的引入, 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西方史学理论较之西方一般历史学著作引入中国稍晚, 而且在 20 世纪初主要是通过社会学的著作介绍到中国来的。

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学中的社会进化理论。

这是 19 世纪后半期西方用进化论解释社会变迁和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实证主义思潮, 在我国引起的直接反响。

这批译成中文的著作大抵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西方学者的著1 4 5 ?历史研究1996 年第 3 期作, 如马君武译《斯宾塞社会学原理》 ( 1903 年) ①、赵兰生译《斯宾塞干涉论》 ( 1903 ) 年) 、吴建常从日文本转译美国吉丁斯著《社会学提纲》 ( 即《社会学原理》等。

图书馆事业家——陈训慈

图书馆事业家——陈训慈

图书馆事业家——陈训慈作者:吴育良来源:《图书馆界》 2012年第6期吴育良(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浙江杭州310025)[摘要]陈训慈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图书馆事业家,在上世纪30年代担任浙江图书馆馆长期间,他以自己的学识和才能,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该文着重探讨陈训慈在古籍保护与藏书建设、图书分编与书目编印、读者服务工作、图书馆研究辅导与学术活动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陈训慈;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中图分类号]G25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41(2012)06-0078-03陈训慈(1901—1991),字叔谅,1901年7月5日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县官桥村(今属于余姚)。

1924年1月毕业于东南大学文学院史学系,获文学学土学位。

他一生致力于史学和图书馆学研究,1932年1月至1941年1月,陈训慈任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

他在任期间,发表了数十篇关于图书馆与图书文献方面的文章,并将其图书馆学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图书馆实践活动,开创了浙江图书馆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在当时省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古籍保护与藏书建设陈训慈非常重视古籍的保护,最为人所熟知的是抗战期间组织迁移文澜阁《四库全书》。

当然,其在古籍保护和藏书建设方面所作的贡献远非仅此。

1.1 保护四库全书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时任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的陈训慈意识到《四库全书》和馆藏善本可能有危险。

为珍护图籍免遭日军焚掠,8月4日他组织将阁书用船运到富阳渔山赵宅暂存。

但他意识到这并非长久之计,开始四处奔走以期得到政府的支持。

然而政府对迁书之事却意态消极,他在日记中写道:“教育厅所存节余数成金(其中图书馆本年度临经费四千元)皆扣不发,今急用搬迁书避难之际,何以墨守官家之不肯负责之办法,置重要图书设备之安全不理,真令人感愤极也。

”[1]667经再三努力,教育厅才借给三百元,然而仅三百元怎么够迁书之用,陈训慈只好私人借债。

浅谈非智力因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

浅谈非智力因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

2 . 通过介 绍司马迁 、 司马光 、 郭沫若等历史工作者 以 顽强 的毅力 战胜艰难 困苦 , 克历史难 关 , 攻 为人类 作 出
巨大贡献的 曲折历程 ,鼓励学 生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 培养学生坚强 的学 习意志 。
堂课 要有引人人胜 的导人 、 富多彩 的内容 、 丰 有韵
呢?老师要有献 身历史教学 事业的精 神 , 固树立从事 牢 历史教学 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 兢兢业业 , 乐于奉献 , 自 用
传, 如此持之以恒 , 方可收到实效。 2 . 要使学生明确 学习 目的。历史学的教学 目的是 面
向2世 纪 , 1 培养学生 正确 的历 史观 , 学生 能辨证地 观 使
味的回味。教学 时要史论结合 , 注重 教学情境 的创设 , 丰 富学生学 习和成长的体验 , 如利用精彩的故事 、 电影 、 谜 语、 典故 ; 栩栩 如生的历史人 物形象 ; 出问题 、 置悬 提 设 念 ; 闻轶事 、 趣 哲理故事等 , 激发学生学 习的兴趣 。课 堂 上还要锤炼教学语言 ,做到科学性与知识性相统一 , 趣
识 的记忆方法 ; 历史人 物和历史 事件 的评 价 ; 历史 经验 和教训 的总结 与吸取 , 科书 的阅读 、 教 解题 答题 的方法 等, 都应进行科学的指导 。 三、 建立和谐的师生情感 情感 是人对 客观事物态度 的体验 , 它一般与人的社
会 需 要 是 否 得 到 满 足 相联 系 。 极 的师 生情 感 能创 造 出 积

总之 , 非智力和 智力 因素是密切相 关的 , 者互相 两 联系 、 互相制约 、 互相促进。因此 , 我们在 日常 的教育活
动 中 ,应把智力因素培养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双管齐下 ,
把学生培养成智商和情商俱高的人 , 让我们 的教育能真

近代图书馆学家陈训慈对地方文献事业的贡献

近代图书馆学家陈训慈对地方文献事业的贡献

近代图书馆学家陈训慈对地方文献事业的贡献江山【摘要】作为近代著名的图书馆学家,陈训慈在地方文献事业上的贡献有三.即重视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以及出版,大力推动地方文献的宣传与推广,倡导爱乡卫国的地方文献理念.陈训慈对于推动中国地方文献事业的发展以及学术研究,起到了良好的典范作用.【期刊名称】《高校图书馆工作》【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4页(P70-72,96)【关键词】陈训慈;地方文献事业;学术贡献【作者】江山【作者单位】合肥学院合肥2306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50陈训慈(1901—1991),字叔谅,浙江慈溪人,1923年国立东南大学毕业后,曾在宁波中学任教,后至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

1930年回到国立中央大学任教,讲授西洋史及中国近代史等课程。

1932年至1941年,出任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

1933年始,陈训慈还在浙江大学兼课,并于1939年兼任浙江大学图书馆主任。

解放后,陈训慈历任浙江省第一届至六届委员,民革浙江省委顾问[1]。

陈训慈是一位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学者,尤擅长历史学、图书馆学研究。

著有《史学观念之变迁及其趋势》、《五卅事件》、《清代浙东之史学》、《浙江省史略》、《民族名人传记与历史教学》、《中国之图书馆事业》等。

近年来,关于陈训慈在史学(含地方史)、图书馆学以及期刊出版方面的研究多有见诸学术刊物,然而关于陈训慈在地方文献事业上贡献的文章却少之又少,即使有所阐发也相当简短,如对陈训慈在地方文献整理上有若干简略论述[2]。

与陈训慈在地方文献理论与实践上所取得的成就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姑且不论陈训慈在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任上搜集、整理地方文献以及举办文献展览会等推进地方文献事业的成就,仅就地方文献方面的著述,陈氏就有《丁松生先生与浙江文献》、《浙省图书馆对于浙江文献之搜集与整理》、《浙江文献展览会之旨趣》、《浙江文献展览会之回顾》、《晚近浙江文献述概》等文章,颇具影响。

借助未来教室提升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以《美国南北战争》教学为例

借助未来教室提升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以《美国南北战争》教学为例

泥 于 “教 教 材 ”,缺 乏 对 教 材 的 有 效 整合 ,必 然 导 致 教 学 方 式方 无线路 由器 、扩音设备等完成。教学 内容从书本单一的文字信
法 的僵 化 。沿 袭 教 材 的 传 统 观 点 ,不 对 照 前 沿 的学 术 成 果 ,历 息 变 成 了 音 频视 频 、动 画 图像 、文 字 图 形 等 多 种 表 现 形 式 。 电
Using the Future Classroom to Upgrade M iddle School Stu dents’Core Literacy
— — Take the teaching of”U.S.Civil W ar”as an example ZH U X uezhang (Suzhou Jinchang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Suzhou,Jiangsu 2 1 5008)
史 教 学 就 没 有 时 代 感 和 现 实 感 。
子 双 板 具有 随手 写 、任 意调 用 资源 等 功 能 ,两 块屏 幕 可 以 互相
历 史课 程 是 “培养 和 提 高学 生 的历 史 意识 、文 化 素养 和 人文 补 充呈 现 教 学 内容 ,不 至 于 出现 内容 一 旦错 过就 不 再 呈 现 的 单
立 以学习者为 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倡导 网络校际协作学习 ,提
1.1教学资源的来源、呈现 更加丰富
高 信 息 化 教 学 水 平 。”…信 息技 术 的迅 猛 发展 ,将 信 息技 术 融入
未来 教 室是 个 开 放 的平 台 ,“包 含 了国 内 外路 线 的 电子 双
课 堂 教 学 ,给 现 行 的教 育制 度 、教 育理 念 、教 育 方 法 提 出 了 改变 板 课 堂 教学 平 台 ,兼 容 多种 移 动 终 端 的课 堂 互 动 系 统 、课 堂 流

陈训慈历史教学思想初探

陈训慈历史教学思想初探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
2 1 年第 3 0 0 期

波 文

陈训慈历史教学思想初探
吴 忠 良
( 江工商 大学, 江 杭 州 301) 浙 浙 10 8
【 摘
要 】 陈训 慈一生 多次 与教 育结缘 , 诲人 不倦 。对 于历 史教 学 , 直有 自己的独 到 见解 , 张 改革 他一 主
次 略 详之世 界地 理 , 尚不可 得 。 后世 界之 改 造 , 战 吾
D 著 《 国宪政史》时, ) 英 称此书内容共分若干章 :
() 1盎格鲁撒 逊民族之政府 () 2 诺曼征服之封建时 代( 此节最佳 )3 L nata 与Y ri 时代( () acs i rn oks t 比较 稍逊)4 T ro 时代() ta 时代与国会之胜利 () ud r 5 Sur t () 6 十八世纪与内阁制 () 7 十九世纪与普通选举及 民治政府之成立 ( 案英虽君主立宪 , 已民治) 8 实 ()
国终无一书焉 以详叙现状。舆图出版者不为不多, 而其 问大多出之模拟 。即此抄袭模拟, 犹有未能尽
近今之英 国宪法。“ 每章 皆叙次中肯, 故其全书能
臻美善也。 所 以“ ” 此书从各方面观察 , 实为教科用 之 良书” 因为 ,近来教科 书之作者大都为有学之 。 “ 士; 故取材之丰 , 批评之切 , 解释 之精审 , 几为共有 之长。 然事物之意义之真正说 明, 则往往 为普通教 科所不及” 而此书“ 。 不但尽有上述之长 , 且能有全
当时不 良的历史教材, 力主中小学历史教 师努力借鉴国际先进教学经验, 崇尚以民族 义为中心的中小 主
学历 史教 学 目标 。 陈训 慈的教 学思想最终 为 当时 学界 所认 可 , 编制 了( 级 中学历 史暂行 课程标 准) 主持 初 ,

基于浙西南革命史的史料实证素养培养

基于浙西南革命史的史料实证素养培养
一、适当:精选史料
如何适当的援引浙西南革命史入课堂,以达到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呢?笔者认为增强援引史料 的信度极为重要,“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 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 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 伪存真。”[2] 目前,浙江省已经开始采用人教版必 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材,其中第八单元第 23 课以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为主题,分别 从“局部抗战”、“全面抗战”、“日军侵华罪行” 三目介绍了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本课内容繁多, 主要史实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对于高中生而
需考虑史料的质量,力求援引的史料有效度、有信 度、有温度。
二、适时:精确切入
精选适当的史料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重 要前提。但是目前一线历史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是: 精选的史料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笔者认为这个问 题的关键在于精选的史料如何精确地使用。史料在 一堂课中使用的时机很关键,在不恰当的时间引入 不恰当的史料,往往不能实现史料教学的“效度”。 因此,在历史课堂中如何精确地切入精选史料是提 高史料教学效度的关键节点。以人教版必修《中外 历史纲要(上)》第 23 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为例,如何突破对全面抗战的理解对学生而言是一 个难点,精确地切入精选的史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 方法。
教学研讨
言本课难点在于如何体会中华民族为抗战胜利所做 出的不懈努力及理解革命精神。学生难以从教材结 论性的生硬语言中理解这段历史的特殊性,亦难以 深切感受这段历史对中国人民的意义。基于此,笔 者以精选《丽水地区革命(进步)文化史料汇编》 中关于浙西南革命的部分史料为例,研究如何适当 地精选史料并取得效果。
(二)浙西南游击根据地……以遂昌县王村 口、龙泉县住溪、松阳县竹溪、玉岩为中心,纵 横百余公里,是我党领导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吋 期的十四块根据地之一,是中国革命在南方的一 个战略支点。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浙西南地区 坚持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时期,活动范围曾 扩大到温州、台州、处州、金华、绍兴、衢州等 地区的二三十个县。[4]

行走的阅读——陈训慈《胶海逭暑日记》述略

行走的阅读——陈训慈《胶海逭暑日记》述略

·文献学研究·行走的阅读——陈训慈《胶海逭暑日记》述略周余姣1 殷雅琪2(1.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 天津 300387)(2.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天津 300387)摘 要:日记是研究人物生平和思想的重要文献,有特殊的史料价值。

陈训慈所撰写的《胶海逭暑日记》虽篇幅不长,但内容涉及其参加1936年图书馆界的一场盛会——在青岛举办的中华图书馆协会、中国博物馆协会联合年会,以及其筹备浙江文献展览会等重大图书馆界史事,还记录了其在山东一地的考察经历以及个人阅读书目。

在日记中,陈训慈对其中涉及的人和事多直言评价,颇能见出其个性,亦保留了最为珍贵的史料。

我国图书馆学人所撰日记并不多见,陈训慈以其生动之笔,为我们记录了当时图书馆界的多个面向,展现了一幅鲜活的民国图书馆史画卷。

关键词:《胶海逭暑日记》;中华图书馆协会;图书馆史;图书馆学人;陈训慈中图分类号:G255.9;G250.9 文献标识码:AA Study on Chen Xunci's Jiao Hai Holiday DiaryAbstract Diaries are important documents for studying the lives and thoughts of individuals, holding special historical value. Chen Xunci's Jiao Hai Holiday Diary may be short in length, but it covers a significant event in the library field in 1936—the Library and Museum Joint Annual Conference held in Qingdao, as well as the preparations for the Zhejiang Literature Exhibition and other major library historical events. The diary also records Chen's research experiences in Shandong and his personal reading list. In the diary, Chen Xunci provides candid evaluations of the people and events involved, revealing his personality and preserving valuable historical materials. Diaries written by Chinese library scholars are relatively rare, and Chen Xunci's vivid writing captures various aspects of the library field at that time, presenting a vivid picture of library history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Key words Jiao Hai Holiday Diary; China Library Association; library history; Library scholar; Chen Xunci1 他时之追怀——陈训慈的日记陈训慈(1901—1991年),字叔谅,浙江慈溪官桥村(今属余姚三七市镇)人。

陈训慈与浙江地方史研究

陈训慈与浙江地方史研究

Chen Xunci and His Research on Zhejiang's Local
History
作者: 吴忠良
作者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杭州310018
出版物刊名: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页码: 45-52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5期
主题词: 陈训慈;浙江地方史;先驱者
摘要:陈训慈自20世纪20年代始就关注浙江地方史研究,1925年的《浙东之史学》即为其最早之作。

研究浙江地方史的直接动因,是他那强烈的爱乡爱国情感。

在此情感驱动下,他先后写出了《清代浙东之史学》、万斯同系列论文、《浙江省史略》、《浙江文化概说》等论著,极大丰富了浙江地方史研究的内容,构建了浙江地方史研究的基本框架和体系,实为浙江地方史研究之先驱者。

陈训正研究

陈训正研究

第四部分论述的主要内容是对陈训正方志学探讨。在方志学上 的实践的论述上主要介绍的是由陈训正主修的民国《定海县志》 和民国《鄞县通志》,而分析陈训正方志学思想主要依据的是 在纂写《鄞县通志》中所体现的方志学思想。
文章的最后一个部分是根据前面的所有论述,对陈训正作一个 客观和较为全面的的评价,力求展现一个鲜活的人物。
通过其介绍让众人对陈氏三兄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第二部分 论述的主要是陈训正政治方面的作为,是以时间为主轴而分别 论述的。
包括陈训正在宁波光复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办报的方式在舆 论上声援革命、在担任国民政府官员时的政绩、受蒋介石委托 撰写《国民革命军战史初稿》以及抗战时陈训正在浙江省临时 参议会担任副议长和议长情况。第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陈训正 在教育方面的实践,并通过他的教育实践来分析其教育思想。
陈训正研究
文章为人物专题研究,研究对象为浙东文化名人之一的陈训正。 全文力图对陈训正作一个较为完整的剖析,通过他在政治、教 育、修志方面的实践以及相关的文学作品来研究他的思想。
弥补对陈训正研究的缺失。全文除引言外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陈训正的家世生平。包括两大主要内容:一是陈训 正的生平经历;二是对他两位堂兄弟陈布雷以及陈训慈生平经 历的介绍。
பைடு நூலகம்

运用图示教学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运用图示教学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运用图示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陈慈细
【期刊名称】《中学历史教学》
【年(卷),期】2004(000)007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教师首先要树立知识与能力、素质和个性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教育新观念,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教学定论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其次就是要用心创设科学优化的新教法.形成
【总页数】2页(P55-56)
【作者】陈慈细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飞厦中学51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51
【相关文献】
1.启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构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运用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运用Scratch编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