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写作 学写故事练习题(含答案)
第六单元写作《学写故事》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学写故事教材研读:故事的特点。
1、故事的完整性。
开端(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2、故事的曲折性。
故事曲折,就是故事有波澜、有波折。
故事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
说说下面已学课文(小说或记叙文)故事的内容与故事的曲折性特点。
《走一步,再走一步》(七上)——(“我”随小朋友去爬山——病弱的“我”胆颤心惊地爬上了悬崖——小朋友下山了,“我”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在爸爸的指导下艰难地下山。
)《狼》(蒲松龄)(七上)——(遇狼——惧狼——御狼——杀狼;道遇屠户——尾随相抗——设计吃人——计破被杀)《皇帝的新装》(七上)——(引子:皇帝有穿新装的怪癖。
开端:骗子骗过了皇帝开始“做”新装。
发展:皇帝派人查看做新装。
高潮:皇帝穿新装游行,其行为被一小孩子揭穿。
)《台阶》(七下)——(父亲年轻时造了三给青石板台阶,立志造一栋有更高台阶的新屋——父亲辛苦劳作,做造新屋的准备——造新屋,做造高台阶准备,建高台阶,台阶建成——父亲坐在高台阶上不自在,挑水上新台阶时闪了腰,老了的父亲坐在高台阶上很失落。
)《驿路梨花》(七下)——(“我们”看见梨树林中的房子,寻找房子的主人——遇见瑶族老人,不是房子的主人——遇见哈尼小姑娘,不是房子的主人——小姑娘补叙:造房子的是解放军;房子的主人梨花早出嫁了。
)《社戏》(写“我”前往赵庄看戏前)——(“我”盼望看戏,日期到了,却没有船——母亲说没有船前往看戏,就宽慰“我”——“我”急得哭——母亲为难——双喜找到了船,“我”很高兴,母亲担心。
文章5至8段叙事摇曳,有波折)3、故事的可读性、趣味性、深刻性。
①情节曲折,结尾出人意料。
悬念的设置(《驿路梨花》);结尾出人意料《皇帝的新装》。
)②情节结构安排。
故事发展的非正常顺序。
③故事的虚构。
要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编写故事;有合理的想象,但不是胡编乱造。
(《狼》《皇帝的新装》《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的虚构)④描写人物的生动、细腻、丰满。
(《孙权劝学》《周亚夫军细柳》《卖油翁》)⑤能真实的反映、揭示生活,有深刻的意蕴,给人启迪。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单元作文教学设计--第6单元《学写故事》(附例文)
学写故事教材分析作文,就是写故事。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是“学写故事”,让学生写自己,写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培养叙事能力。
学情分析作文课上,学生提笔觉得无事可写,不知如何去写,是当前初中生写作的普遍现象。
采用故事融入作文的方法,按照故事的特性去写作,可打开写作的选材面,拓宽写作思路,消除学生的写作恐惧。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学会从生活细节中选取写作素材。
2.掌握写故事的相关知识及技巧,如在情节发展中设置一些悬念、波折、巧合和意外等使故事有波澜。
(重难点)3.学会在故事中展开描写(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把人物写丰满,有个性。
4.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教学重难点运用技巧写出完整的故事,让故事有趣,引人入胜。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过很多精彩纷呈的故事,有获得成功的喜悦,有遭受挫折的烦恼等。
我们认真聆听他人的故事,也在不同场合讲述自己的故事。
我们虽然能够精彩地讲述故事,但不一定能够很好地写故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写好故事。
二、什么是故事故事是对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适合口头讲述。
写故事可以是真人真事,也可是虚构的人和事。
故事应该着重于笔下的人物在怎么说和怎么做,着重展现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越激烈,故事越精彩。
如课文《心声》,李京京渴望读课文,程老师却不让读,最后的紧要关头,恰恰是李京京读好了课文,成就了程老师公开课的成功。
课文正是围绕这个冲突展开情节,使故事变得异常精彩。
三、写法指导如何写出完整的故事,而且使故事深深地吸引读者呢?(一)注意记叙要素的完整。
写故事一定要有头有尾,完整地叙述一件事。
要想将故事叙述完整具体,各要素必须交代清楚。
过程和结果叙述清楚,揭示故事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在联系,才能使读者对整个故事有全面完整的印象。
当然, 各要素交代清楚了并不是故事就精彩了。
初中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同步测试: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测试)【含答案及解析】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潮汐.(xī)劫.难(jué)天衣无缝.(fènɡ)B.褶.皱(zhě) 地震.(zhèn) 海洋深渊.(yuān)C.追溯.(sù) 陨.落(yǔn) 地壳.运动(ké)D.彗.星(huì) 衍.射(yǎn) 两栖.动物(xī)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是大陆在(漂移迁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漂移迁移)。
(2)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迅速)。
3.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
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大约经历了一亿年,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①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②气候逐渐变冷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④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A.②④③①B.②④①③C.④②③①D.①③④②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2)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3)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4)如果在850 ℃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5.填空。
(1)本课两篇短文的作者是,他是国作家、科幻小说家。
(2)《恐龙无处不有》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①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 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②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 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
第二单元主题情境卷(含答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主题情境卷八年级计划以“草木有趣,节气传情”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邀你参加,一起感受草木的灵动与趣味,理解节气背后的文化与情韵。
(共9小题,计24分) 小语为本次主题探究活动撰写了导入语,请你帮助他完善,完成1~3小题。
1.请确认导入语中加点字的读音。
(2分)翩.然(A.piān B.biǎn)()蕴.藏(A.wēn B.yùn)()2.校对时发现导入语中有错别字,请改正。
(2分)盟.________发销声匮.________迹3.与节气有关的对联故事,也很耐人寻味。
相传投降清人的明代大臣洪承畴在“谷雨”这天与人对弈,随口吟一上联:“一局妙棋,今日几乎忘谷雨。
”弈者续道:“两朝领袖,他年何以别清明。
”“清明”在语境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分)4.古诗默写。
(8分)诗歌言志传情,古诗中的景、物、人、事都蕴含作者的情感。
(1)《蒹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景起兴,以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图,为全诗奠定了一层凄清落寞的基调;(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鼓励安慰,一扫离别之愁,写出诗人的乐观豁达;(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用比喻巧妙过渡,含蓄表达出诗人渴望从政的心愿;(4)《关雎》中的“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男子想象与意中人敲锣打鼓举行婚礼的愉悦;(5)《子衿》中的“挑兮达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女主人公的无奈和思念。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同时也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
清明节后,小秦同学写了随笔,请你帮他解决遇到的问题,完成5~7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写作 学写故事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写作学写故事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学写故事”。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故事的基本结构,学会如何开头、发展、高潮、结尾,以及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
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包括经典故事、范文解析和写作指导,旨在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对故事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 故事情节平淡,缺乏悬念;2. 人物形象单一,缺乏立体感;3. 环境描写过于简单,不能很好地渲染氛围。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的基本结构,学会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的写作方法;2.学会通过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来塑造形象,增强故事感染力;3.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故事结构的把握;2. 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的方法;3. 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故事和范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故事写作的方法和技巧;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借鉴;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写作,教师一对一进行指导。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经典故事和范文,用于分析和讨论;2. 准备写作素材,激发学生创作灵感;3. 准备写作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以一个经典故事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基本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组范文,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故事结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互相借鉴。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写一个简短的故事。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一对一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六单元 写作《学写故事》-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精益课件
嘴巴,比如校服、手机,又比如军训、旅游、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这
些物或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人意料的富有戏剧性
的故事。以《
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在横线上填入诸如“头发”“军训”
“一张电影票”等词语,再去写故事。
2.可以先列一个提纲,把主要情节构思好,要让情节有些波澜。
结
止增笑耳。
局
文章得出感悟
机会4:自后断其 股,亦毙之。
一、写出故事情节的波澜
忽 逢 巧合意外: 桃 忘路之远 花 近,忽逢 林 桃花林
悬念疑点1: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
悬念疑点2: 避秦时乱 来此绝境, 乃不知有 汉,无论 魏晋。
进
做
入
客
桃
桃
花
源
源
村
悬念疑点3: 不足为外人
离 道也。便扶 开 向路,处处 桃 志之。 花 源
半匹红纱一丈绫
对比
外貌 劳作
神态、心理
宫使
黄衣使者 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翩翩两骑
收获 一车炭,千余斤
勤劳善良,生活贫困 处境艰难,令人同情
形象
《卖炭翁》 白居易
不劳而获,傲慢无情, 剥削压迫,令人气愤
2.对比反衬。以善
衬恶,以丑衬美,从表 及里,用现象衬托本质, 让人物形象更突出,更 立体。
2.事与愿违。精设偶然戏
剧性,故造疑团成悬念。故 事节点环环扣,激发好奇连 连看。扑朔迷离满期待,留 下遗憾引深思。
悬念疑点4:寻向所志,遂迷, 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 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 者。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大雁归来》习题(含答案)
大雁归来01 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A.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qiān)。
B.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xǐ)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C.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ǎi)时,春天就来到了。
D.在5月来到之时,我们的沼泽便再次成为弥漫(mí)着青草气息的地方,那些红翅黑鹂和黑脸田鸡更给它增添生气。
(解析:A项“缄”应读“jiān”。
)2.下列句子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A.(它们)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摊低语着。
B.它们白色的尾部朝着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煽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
C.或者是某只多情的美洲半蹼鹬从鼻子里发出的咯咯声。
D.暄闹声也渐渐低沉下去,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稀疏的谈论。
(解析:A项“摊”应为“滩”;B项“煽”应为“扇”;D项“暄”应为“喧”。
) 3.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D)A.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B.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C.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D.观赏日出的人们,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解析:巧夺天工:专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制成,形容技艺十分高超。
人工胜于天然。
而此处的“日出”属于自然景观,这里用错了对象。
)4.(毕节中考)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C)A.有关部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考试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B.通过不懈努力,使百里杜鹃成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
C.仲夏时节的毕节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D.良好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成绩能否提高。
(解析:A项逻辑错误,应删去“不”;B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应删去“使”;D项“能否”没有相照应的词,属于两面对一面,不恰当。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写作 学写故事》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学写故事》教案一. 教材分析《写作学写故事》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写作指导文章。
文章通过讲解故事的定义、特点和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编写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例分析,适合学生学习故事写作。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对故事这种文学体裁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故事写作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1. 故事情节单一,缺乏创新;2. 人物形象塑造不鲜明;3. 故事结构混乱,缺乏逻辑性;4. 语言表达欠佳,缺乏生动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的定义和特点,明确故事写作的基本要求;2. 学会设计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3. 学会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4. 学会合理安排故事结构,使故事具有逻辑性;5.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故事更具生动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故事情节的创新设计;2. 人物形象的鲜明塑造;3. 故事结构的合理安排;4. 语言表达的生动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故事作品,使学生了解故事的特点和写作方法;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故事写作心得,互相借鉴;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编写故事,教师点评指导。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若干篇优秀的故事作品,用于分析和讲解;2. 准备故事写作的相关资料,如写作技巧、人物塑造方法等;3. 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故事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故事写作。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若干篇优秀的故事作品,让学生了解故事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故事写作心得,互相借鉴。
每组选取一个故事主题,讨论如何编写故事。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各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故事结构等方面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明确故事写作的基本要求。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学写故事
领。
悬念5
• 在他走到忒拜城的城门口的时候,恰好遇到斯芬克
斯为祸作乱。忒拜国的王后做出了一个承诺,谁能制服
斯芬克斯,谁就可以做忒拜国的国王。结果。。。。。
悬念6
俄狄浦斯王
• 就在结婚之后,整个忒拜国瘟疫流行,寸草不生,婴
儿不再出生。人们问先知,这是怎么回事?先知说因为你
们中间有人杀父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悬念7
• 俄狄浦斯觉得自己有义务查出这个杀父娶母的元凶。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 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
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
只巨大的甲虫。
团队闯关----修改故事
•1.组内修改一份故事,使具备完整的结构。 •2.增加生动的细节描写。 •3.恰当运用联想和想象,使情节戏剧化。 •4.通过设置矛盾、冲突、悬念、引发读者的 阅读兴趣。 •5. 有哲理性。如人和命运的冲突、启迪生活、 黑色幽默、讽刺等,使结尾耐人寻味。
我们是故事王
佳作展示
• 1996年4月9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卷烟厂发生一 起杀人案,警方认定18岁的报案人呼格吉勒图是 凶手,仅61天后,法院判决呼格吉勒图死刑,并 于5天后执行。
• 2005年,轰动一时的内蒙古系列杀人案凶手赵志 红落网,其交代的第一起案件便是当年这起 “4·9”杀人案。
•2014年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院判决原 审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
最强大脑---故事接龙
• 1.小组内进行讨论,确定故事的结局走向。 • 2.小组内同学依次接力,每人至少说一个完整的句子,
接上前边的内容。时间5分钟,要求全组通力合作说成一 个完整的故事。
• 3.推选一名同学将小组讲述的故事完整地讲给全班同学 听。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马说》习题(含答案)
23 马说01 基础知识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2)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3)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4)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2.填空。
(1)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其作品都收录在《昌黎先生集》里。
(2)《马说》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现象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3)“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3.解释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祇.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辱没(2)才美..不外见卓著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3)不以.千里称.也以,凭、凭借;称,著称(4)故虽.有名马即使(5)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同,一样(6)或.尽粟一石有时4.联系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之虽有千里之.能的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代指千里马(2)食食.不饱,力不足吃(动词)食.之不能尽其材喂养(动词)5.下列句子中通假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B.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只有。
C.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D.食马者:“食”通“饲”,喂。
(解析:B.“材”通“才”,才能)6.按要求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专题10作文(满分范文与预测)30题-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原卷版)
专题10 作文(满分范文与预测)30题1.(2223八年级下·浙江杭州·期中)要求:(1)根据写作提示任选一个主题进行创作;(2)文中不得出现校名及真实姓名;(3)字数600字以上。
2.(2223八年级下·江苏连云港·期中)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有人说青春是一支舞蹈,活力无限;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卷,色彩斑糊;有人说青春是一首诗歌,梦想飞扬。
你的青春是什么样的?请以“这就是我的青春”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戏剧、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5)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3.(2223八年级下·浙江宁波·期中)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拐弯,意为行路改变方向,也比喻事情发展中的转折,或思路的转变。
也许拐弯之后,遇见的人、事、景就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请以“拐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作文中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
4.(2223八年级下·浙江温州·期中)《中学生天地》刊物拟增加一个特辑,征集浙江小读者关于“读书”的文章,作为“浙”里的爱阅读小读者,你肯定看过不少的名著或电影或电视剧,请你选择一个栏目投稿,写一篇文章。
不少于600字。
栏目及征稿要求:(1)“阅读时光”栏目以《我的读书故事》为题,书写你的读书故事,记录你的读书经历。
(2)“佳片有约”栏目就某部电影或电视剧写一篇观后感。
(3)“我读我说”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给你想要倾诉的人分享你的阅读感受,阅读发现或阅读困惑。
5.(2223八年级下·浙江金华·期中)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人生乐事;助力他人实现人生目标,也是人生乐事……请以“这,就是我的人生乐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六单元写作《学写故事》
●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
狼之并驱如故。
惧狼
●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
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御狼
●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
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
②《孤独之旅》杜小康 杜小康从油麻地首富之家的“天之骄子”,经历了人生种
种磨难,到最后成长为一个坚强的为家庭生计拼搏的男子汉, 吸引我们的是他战胜磨难、不断成长的人格魅力。
“哪怕是虚构的作品,也要写 出十足的经验感。”
联想和想象也要源于 。
——曹文轩
3.写故事在突出 的同时,能够给人以 。
,引发读者对于
人教版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写作
学写故事
尺水兴波澜,波折妙趣生
训练目标
1、通过训练,激发写作故事的兴趣和自信心 2、发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编出情节完整、内容
丰富、人物形象鲜明的故事 3、能够在故事中巧妙设置波澜,使故事情节一波
三折、引人入胜
●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 文学奖。我获奖后发生了很 多精彩故事,这些故事,让我 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 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 我的故事。”
● 大清乾隆朝王翰林为母亲做寿,请纪晓岚即席 做个祝寿词助兴。老纪也不推辞,当着满堂宾客 脱口而出:“这个婆娘不是人。”老夫人一听脸 色大变,王翰林十分尴尬。老纪不慌不忙念出了 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顿时全场活跃、 交口称赞,老夫人也转怒为喜。老纪接着高声朗 读第三句:“生个儿子去做贼。”满场宾客变成 哑巴,欢悦变成难堪。老纪喊出第四句:“偷得 仙桃献母亲。”大家立刻欢呼起来。
《学写故事》初二语文 写作练习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
文学奖。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
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
讲我的故事。
----莫言
故事是一座语言搭建的戏台,有的人在看,有的人 在演,动情处,人人都想客串一把;其实,人人也都曾 经客串过,因为故事的别名叫生活。----李丹崖
(3)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4)特别注意的是:景物描写好处多多。
适当进行联想和想象,增加故事 的曲折性和生动性。
1 联想:是由某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 一个事物。
想象:是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 没有经历过的,甚至是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 事物形象。
联想与想象的区别:想象是“虚”的, 是人脑主观创造出来的;联想是“实”的, 由此物到彼物,想到的是客观实际存在的。
【提示】 ①选择的某件事只是一个基本素材,可 以在此基础上加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丰 富某些细节,增加情节的曲折性,以使故 事更吸引人。
②可以赋予故事中的人一些突 出的特点,然后围绕这些特点展开 情节。
③写完后读给别人听,看看是 否能够吸引他们,并参考他们的意 见进行修改。
鉴赏范文,掌握写作要领
有色眼镜引发的联想 走进眼镜店,有色眼镜,琳琅满目:浓墨、 墨绿、浅橙、深棕……选一架?戴上浓墨,黑云 压顶;佩上墨绿,置身莽林;架上浅橙,风扬沙 尘;扣上深棕,满眼咖啡……摘下来,哦,原来 晴空万里,世界是这样本色。 走出眼镜店,我生出许多联想…… 想到了天雨墙坏的宋国人,他戴着蔚蓝色眼 镜看儿子,看出了预见的智慧,因为那是家人, 上阵还要父子兵呢!戴起蛇绿色眼镜看邻人,看 出了狡诈和邪恶,因为那是外人,防人之心不可 无呀!想到了道光皇帝罢黜林则徐,禁烟条陈再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 语言运用含答案50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语言运用含答案50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黄海中学准备举行“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报告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活动一:标语我设计】为了营造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活动二:通知我来改】学生会拟定了一则通知,请指出下面这则《通知》的两处错误。
格中的信息。
“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调查表【答案】(1)经济发展绘宏图,改革开放谱新篇。
(2)缺少地点;应去掉“此致”“敬礼”。
(3)①四十年来粮食产量大幅提升;②国内生产总值大幅提升;③国内生产总值排名跃居世界第二;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解析】【分析】(1)紧扣“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活动主题,语言简洁有号召力,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
(2)“通知”一般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等。
①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
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
②称呼: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
在第二行顶格写。
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文。
③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
正文因内容而异。
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
④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
根据通知内容可知,通知中少了报告会的地点。
“此致”“敬礼”一般用作信末祝颂问安,不能用于通知中。
(3)根据表头、表格中的项目和数据可知,从1978年到2017年,粮食总产量和国内生产总值大幅提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上的排名也越来越靠前,据此,分点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1)经济发展绘宏图,改革开放谱新篇。
(2)缺少地点;应去掉“此致”“敬礼”。
(3)①四十年来粮食产量大幅提升;②国内生产总值大幅提升;③国内生产总值排名跃居世界第二;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初二下册记叙文阅读练习题
初二下册记叙文阅读练习题记叙文是一种通过描述事件或经历来叙述故事的文体。
通过记叙文的阅读练习,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下面是一些初二下册的记叙文阅读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一、西湖游记桃花岛是我们的第一站。
桃花岛上的桃花开得非常艳丽。
我迫不及待地踏入岛上,只见桃花香气扑鼻,一大片粉红色的桃花树迎面而来。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断桥。
据说,这座断桥是相思桥,上面有一则美丽的传说。
站在断桥上,我凝望远方的湖景,心情无比舒畅。
二、茶馆经历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一家位于小巷深处的古老茶馆。
茶馆里的桌椅都是木质的,椅子上还铺着红色的绒垫。
服务员小李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说:“欢迎光临,请问需要点什么茶?”我们点了几种不同口味的茶,还让小李帮我们倒了几杯热水。
喝完茶,我们一行人感叹不已,这是一次愉快的茶馆经历。
三、蓝天下的长城我们乘车来到了著名的长城。
长城蜿蜒曲折,仿佛一条巨龙伸展开来。
我不禁感叹,这是古代中国人的智慧结晶。
我们沿着长城走,感受到了长城的厚重和壮丽。
站在长城上,我可以远远望见连绵起伏的山峦和青翠欲滴的树林。
四、雨中的国庆游行国庆节那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城市的中心广场。
虽然天空阴沉沉的,但是人们的热情不减。
雨中的国庆游行开始了,人们手拿国旗,高呼口号,身上还撑着彩色的雨伞。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让我感动不已。
五、汉字书法比赛汉字书法比赛是我参加的一项重要活动。
我认真准备,从字帖上认真临摹名家的作品。
比赛开始了,我紧张地举起毛笔,掌握好笔的姿势,努力书写每一个汉字。
最后,我的作品获得了一等奖。
我激动地走上领奖台,接过那枚闪耀着光芒的奖牌,感受到了自己的成就和进步。
通过以上的记叙文阅读练习,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和力量。
每一个故事、每一个场景都鲜活而真实,在阅读中我们可以融入其中,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这些练习,我们会发现记叙文不仅仅是一种叙述故事的方式,更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通过文字的描绘和叙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2022年初中语文作文之微写作专项复习卷四(含答案)070545
2022年初中语文作文之微写作专项复习卷四试卷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写作(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100分)1. 口头作文: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2. 综合性学习。
八年级(1)班准备举行“介绍我喜爱的故乡特产”综合性实践活动,某同学搜集到下列材料,请你根据材料,写一段介绍“赣南脐橙”的说明性文学。
要求:①语言流畅、自然、准确;②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两种说明方法;③不超过120字。
①赣南脐橙,江西省赣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②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地产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国家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
③赣南脐橙果大形正,橙红鲜艳,光洁美观,可食率高达85%,肉质脆嫩、化渣,风味浓甜芳香,含果汁55%以上。
④赣南脐橙与美国脐橙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1-2个百分点,与日本脐橙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1-3个百分点。
⑤赣南脐橙已被列为全国十一大优势农产品之一,荣获“中华名果”等称号。
⑥赣南脐橙是江西唯一入围商务部、质检总局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谈判的地理标志产品清单的水果。
3. 微写作。
午饭后,按学校要求,是午休时间。
也许是刚进入初中,大家还有些兴奋,班上总有几个同学爱小声说说,影响他人休息,班主任老师想请你针对这种情况发言,你将怎么说呢?请些一段100字左右的发言稿吧。
4.小作文。
要上台领奖了,我心里一阵激动。
要求:①扩写;②内容符合情景并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③不少于130字。
5. 作文:写一段话,抒发某种情感,如幸福、喜悦、痛苦、忧伤、渴望等。
200字左右。
可以描写场面、事物,也可以叙述故事。
情感的抒发要有内容,有凭借。
根据内容特点和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
6. 本文《伟大的悲剧》中的细节描写为文章增色不少。
写作 学写故事
名师总评:
这篇文章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1)构思巧妙。文章用三代人所用的书包, 讲述三代人不同的生活故事,三代人不同的生活故 事又反映了社会的向前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打上了不同时 代的烙印,“书包”的变迁正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三个小标题的运用使文章的结构清晰而严谨。 (3)结尾点明主旨。小书包,大见证——社
写作 学写故事
R·八年级语文下册
目标导航
1.通过多个故事的学习,能够选择有波折的典型材
料,并学会画故事情节图。
2.交流阅读故事的心得体会,掌握创写故事的基础
-
知识,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并合理的运用到写
作中。
-
3.通过多个故事的训练,培养写作兴趣,能够多问
“为什么”“怎么样”,写出比较精彩的故事。在
事要有“开头——发展——结尾”的过程。
-
当故事沿着时间顺序向前发展的时候,要注意情节 的前后关联,后边说的故事,要和前面讲过的事情 有关系。故事的写作顺序通常是从开始到结束,当 然可以用倒叙的方式先写结果,然后再写事情的起 因。有的时候还会有插叙,但要注意别把插叙成分 写得太多而跑题。
4.大胆想象
创编故事中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关爱他人。
文题展示
一、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话题,同学自由 发挥想象,开展故事接龙活动。
二、在你的身边或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
种各样有趣的或有意义的事。以某一件事为素材,
展开合理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不少于
600字。
三、我们熟悉的各种事物,都可能引发故事, 比如眼睛、头发、嘴巴,比如校服、手机,又比如 军训、旅游、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这些物或事一 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人意料的富有 戏剧性的故事。以《______的故事》为题,写一篇 作文。不少于6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小专题学写故事
【写作导航】
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
它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要写好故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确定故事主题。
一个事件可以有多个主题,要选定一个最想表现的进行讲述,这样能让情节和人物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比如在车站看到一个拾荒老人给乞讨者投钱,这么一个简单的事件,可以写拾荒老人的善良、底层人民的温暖、路人的反应等等。
二、建构故事框架。
写故事前,要构思好故事的情节、人物、环境。
这是故事的三要素,三者不可或缺。
以上面这个例子来说,如何展现情节,如何描写人物,如何渲染环境,都要提前构思好。
三、适当设置趣味。
给情节增加一些波折,设置一点悬念,让人有意外之感,或者运用联想、想象,都会让故事显得趣味横生。
还是以上面这个例子来说,可以添加一个转折,如拾荒老人给乞讨者投了钱,乞讨者又追上前把钱还给拾荒者。
这样会让故事更加丰富曲折,震动人心。
四、生动刻画,详略得当。
故事要有头有尾,但开头切忌拉杂,应简练快速地进入情节;对人物或情节要详细描述,可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语言要生动形象;适当借助环境表现人物情绪,表现情节氛围。
【例文引路】
难忘的旅程
人生的旅程中,有的旅程虽时间不多,却令我们永生难忘。
前不久的射阳两日之旅,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开头简单】简单引入故事,不说废话。
我们乘车去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中心,一路上,兴奋的我们几乎一路高歌,每个人都有抑制不住的喜悦。
车刚一停下,我们就迫不及待地下车。
啊!好一个蓝天白云下诗情画意的地方。
在这儿,天仿佛更蓝,草仿佛更绿,整个人都沉醉了。
【环境渲染】一句话写出环境的美好,用来表现“我”的美好心情。
不过接下来的体能训练很快让我们头脑清醒过来,别忘了,我们可是来磨砺意志的!
在这儿,我们知道了生命的意义,也学会了如何保护生命之安全,还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一些抵抗灾害的知识。
保护自己的生命后,当然还要维护国家安全。
在“国防”课程中,我们学到了一些国家安全保卫方面的知识,还学习了射击,体验射击的乐趣。
最令人兴奋的恐怕是“军事训练”了。
学了这么多保护生命安全的知识,不实践一下怎么行?梅花桩,三米跳台,五米跳墙……一个个有趣而充满挑战的活动,无不吸引着我们。
大家跃跃欲试,都想尝个鲜。
不过,嘴上逞能不算真本事,真到那儿,别说当英雄了,看都不敢看。
我虽然在教官的鼓励和老师的帮助下,终于通过了考验,可是现在想来还心有余悸。
如果你认为已经够刺激了,那你可就错了,更惊险的还在后面。
8米高的跳板,让人看了就害怕。
可没有办法,只得一步一步爬上去。
每上一步,都有种眩晕的感觉,内心的紧张化成了掌心的汗珠,我觉得自己都快不能呼吸了。
终于到了顶峰,腿越来越哆嗦了。
教官不住地喊:“蹲下,双手抱胸,跳下来!”我却慌了神,后来好不容易在大家的鼓励下跳下来。
我慢慢睁开眼睛。
那一瞬,蓝天仿佛更蓝,云朵似乎更白,我也成了小鸟,无拘无束地飞翔着。
回到地面,我长舒一口气,啊!我终于战胜了自己。
【详略得当】详细写自己在“军事训练”和“8米跳板”中的表现和感受。
从动作、心理等方面展开描写,把“我”刻画得更加真实可爱。
美妙的旅程很快接近尾声。
在这里,我要感谢所有的教官,他们让我更加坚强,让我不仅战胜了恐惧,也对未来,对梦想充满信心。
它将化作一颗宝石,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宝盒里。
【结尾点题】简单总结整个故事,写出故事的意义。
【名师点评】
作者记述了自己参加体能训练的故事,有头有尾,完整且有趣味性。
记述时有详有略,把自己的感受描述得淋漓尽致。
我们读完后似乎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我”、几个和蔼的教官和有趣多样的训练项目。
这样就达到了写故事要求的有情节有人物,再加上明白晓畅的语言,就是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