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物研究及安全防护措施
环境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及防护研究
![环境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及防护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fd62ac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2.png)
环境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及防护研究摘要: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环境检测成为现代社会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
环境检测实验室作为环境检测的关键部门,其安全管理和防护工作十分重要。
本文旨在研究环境检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及防护,提出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管理与防护措施,为实验室安全发展提供保障[1]。
关键词:环境检测;实验室;实验室安全管理;防护研究引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环境监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环境监测实验室作为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防护,以确保实验室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安全,并保障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环境检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1.人员管理。
首先需要在实验室中配备专业的环境监测人员,他们应该具有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招聘时应该严格把关,确保人员具备必要的资质和能力。
此外,还需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考核,以确保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实验室操作规程,并能够熟练应对紧急情况。
2.设施管理。
实验室应该配备完善的仪器设备和配套设施,设施应按照环境监测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
同时要保证设施设备的清洁和维护,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实验管理。
实验应按照相关规程进行,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中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实验前需进行充分的实验准备,并进行实验过程监控,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顾名思义就是针对实验室中的危险作业和高风险工作所做出的一系列规定和制度,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制定安全生产教育计划,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宣传,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明确各类实验操作过程和关键技术,做好实验项目的标准工艺和标准化管理。
规定使用安全设备和工具的要求,使实验人员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预防或减轻事故的危害。
规定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办法,使实验所产生的有毒、有害废物得以妥善处理。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与防治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88e77bf6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1.png)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与防治环境监测实验室是环保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实验室内空气、水、地表和表面的污染会对环境和人员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来保护实验室内的人员和环境。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与防治措施。
一、室内环境流通与通风实验室中使用的化学试剂和设备容易产生各种污染物质,如化学气体、有机溶剂、粉尘和微生物等。
若长时间处于封闭状态,污染物质会积累并且浓度会快速上升,从而造成室内环境的恶化。
因此,室内环境流通与通风是室内污染防治的基本手段。
实验室设计应考虑到空气流动的方向,实验室内设备和家具应满足流通和通风的需要。
有必要保持室内有足够量的进出口,可以通过设计恰当的门、窗、通风口或空调系统来实现。
二、实验室清洁实验室中涉及到的试剂、材料可能会产生有害污染,因此实验室必须定期清洁。
这包括室内的设备,墙壁,地面,玻璃器皿和温度计等。
清洁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和产品,保证清洁效果的同时不会产生新的污染,特别是对于通风系统、水槽、水管等设施。
三、废弃物管理废弃物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污染防治措施。
大多数实验室的废弃物都含有有害物质,如有机化学物品、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等。
因此,对废弃物的分类、储存、运输和处理需要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操作,以保证不会产生任何污染。
四、个人防护措施实验室工作人员经常接触各种化学试剂、特殊设备和机器,因此必须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来保护身体。
这些防护装备包括实验室衣物、手套、安全鞋、安全眼镜和呼吸器。
五、有害气体控制实验室中可能会产生各种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氯、氨等。
这些气体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都会造成危害。
因此需要采用合适的控制措施来控制气体的含量和扩散。
按照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ASH)的建议,在实验室中可以使用局部排风系统、通风系统、气体检测器以及化学工作台等设备来控制有害气体的扩散和危害等级。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与防治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cf3e1e31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4.png)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与防治环境监测实验室是环境保护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环境监测和评价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撑。
但由于实验室内进行化学分析、样品制备和仪器操作等活动,会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和废弃物,容易污染环境,因此必须加强实验室污染控制和防治工作。
1.实验室污染物种类及特点实验室内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多样,包括有机化合物、重金属、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质等。
其中,有机化合物常常是挥发性有机物,易发生气态扩散,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损害;重金属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对环境和人体健康而言都具有危害性;危险化学品和放射性物质则具有显著的毒性和腐蚀性,可能对环境和人体造成重大危害。
此外,实验室废弃物中还包括过期或失效药品、废弃溶剂、废弃仪器、废旧试剂瓶等,这些废弃物的特点是易腐蚀、易燃爆、具有生物毒性等。
2.实验室污染控制原则为了保证实验室操作的安全和环境的卫生,必须对实验室的污染控制和防治工作进行严格管理。
实验室污染控制工作的基本原则如下:(1)污染源减少——通过合理的操作计划、精细的实验操作和设备的选择,减少或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和扩散,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2)污染物排放控制——对于无法避免的污染物排放,在排放前进行处理和净化,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和危害程度,达到符合环境标准的要求。
(3)废弃物管理——采用分类收集、分流存放、集中处理的方法,确保废弃物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4)安全管理——制定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培训人员的安全常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实验室操作过程中的人身、财产和环境安全。
(1)实验室内通风系统的建设——通风设备是控制实验室内有害气体浓度的首要手段。
在建设实验室时必须考虑通风系统的设计和布置,进行有计划的通风换气,达到保障工作人员健康、确保实验精度的目的。
(2)有毒气体和有机溶剂的储存——有害气体和溶剂必需按规定储存在特定的储存柜中,防止泄漏和扩散。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物研究及安全防护措施(最新版)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物研究及安全防护措施(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1526a4e78762caaedc33d40a.png)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物研究及安全防护措施(最新版)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物研究及安全防护措施(最新版)摘要:随着我国环境监测体系的不断完善,环境监测实验室实际上已成为典型的小型污染源,存在着十分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
各级监测部门必须提高其自身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努力避免监测实验室的三废污染。
环境监测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安全防护尤为重要,因此根据环境监测工作中安全事故的性.提出了有效可行的防护措施.同时应从制度、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以确保监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作效能。
关键词:环境监测:安全事故;防护措施;环境实验室;污染物研究前言:迄今为止,我国拥有各类环境监测站约为4000余个,监测人员达7万多人,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环境监测体系,因此每个环境监测站尤其是地市级以上环境监测站都具备一定检测能力和拥有较大规模的实验室。
根据规范要求,各级环境监测站的主要职能就是监测分析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一个长期未曾得到重视的问题是这些监测分析过程一般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污染物。
然而,安全事故却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一定的损害.有的事故所造成的影响还损害了国家的声誉。
作为环境监测领域虽然鲜有安全事故见诸报道.可能也确是少有发生或影响极小,但环境监测工作的安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特别是安全防护意识亟待提高、各类安全制度急需完善、安全隐患应尽力排除、安全事故防护及应急措施能有效运行。
实验室环境保护及安全管理制度与实验室环境管理办法
![实验室环境保护及安全管理制度与实验室环境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17be5fc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06.png)
实验室环境保护及安全管理制度与实验室环境管理办法一、引言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和检测的重要场所,然而,在实验室的日常运作中,往往会产生各种废弃物和污染物,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可能威胁到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实验室环境保护及安全管理制度和实验室环境管理办法至关重要。
二、实验室环境保护制度(一)废弃物分类与处理1、实验室应按照废弃物的性质和特点,将其分为有害废弃物、一般废弃物和可回收废弃物等不同类型。
2、有害废弃物,如化学试剂废液、过期药品、重金属废物等,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专门收集和处理,严禁随意倾倒或混入一般垃圾中。
3、一般废弃物,如废纸、塑料瓶等,应放入指定的垃圾桶,并定期清理。
4、可回收废弃物,如玻璃仪器、金属制品等,应进行分类回收,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二)废气排放控制1、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如挥发性有机物(VOCs)、有毒气体等,应通过通风设备进行收集和处理,确保排放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2、通风设备应定期维护和保养,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良好的处理效果。
(三)废水处理1、实验室产生的废水,应经过初步处理,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和悬浮物后,再排入污水管网。
2、对于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高浓度污染物的废水,应采用专门的处理工艺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
(四)噪音控制1、实验室应选用低噪音的设备和仪器,并采取有效的隔音和降噪措施,以减少实验操作对周围环境的噪音污染。
2、对于噪音较大的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降低噪音水平。
三、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一)化学品安全管理1、实验室使用的化学品应进行分类存放,并建立详细的化学品清单和档案。
2、危险化学品应存放在专门的储存柜中,并按照规定进行标识和警示。
3、化学品的领取和使用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记录,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二)仪器设备安全管理1、定期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运行安全。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与防治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010586a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7.png)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与防治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在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污染物排放不断增加,使得环境质量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环境,环境监测实验室成为监测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需要对实验室本身的污染进行防治,以保证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实验室本身的污染问题入手,探讨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与防治。
一、实验室污染的来源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来源主要包括: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污染、化学品污染等。
1、空气污染实验室中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挥发性化合物、化学物质、尘埃和微粒等。
实验室里用于分析的多种化学品如酸、碱、有机溶剂等化学品均会产生气体,飘散在空气中,会对实验人员健康造成威胁,同时也会对实验室普通环境产生污染。
2、水源污染实验室通过洗涤瓶子、玻璃仪器等,会产生一些有机物,如果不加以处理直接排入下水道,会对水源造成污染。
同时,实验室如实验仪器中的冷却水、纯化水等也会对水质造成影响。
3、土壤污染实验室中用于垃圾处理的尿素、硝酸钠等化学物质,如果不做好垃圾分类和分离,会使其含有的有害物质直接接触和渗透土壤,进而对土壤产生污染,从而降低土壤品质。
4、化学品污染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品如有机溶剂、氧气、氮气、氢气等,因为容易泄露或挥发,所以在使用或容器存放时容易滋生细菌,对实验室环境产生污染。
实验室污染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实验人员的健康安全实验中大量的化学品会产生臭味和毒气,在日积月累下,容易导致实验室人员感到恶心、头痛和其他不适,导致健康出现问题。
2、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室环境污染会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实验室中如果存在细菌污染,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同时,实验室中其他污染也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室人员的健康安全,需要对实验室污染进行防治。
实验室中需要设置通风系统,定期检查通风设备,保证实验室内空气流通畅通。
在实验室中使用化学试剂时,尽可能采用低挥发性试剂,避免产生有害气体。
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及预防对策研究
![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及预防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374610beff9aef8941e0655.png)
室。按照物质存在的状态进行分类 , 环境监测实验室主要 的监测项 析项 目问题较 为严重 。例 如 ,以采用 重铬酸钾 法分析水 样 中的 O D为例 , 首先就会有大量 的铬离子排出。 此外 , 按 照规范 的分析 目有三个方 面 : 大气 、 地表水以及 固体污染物。在实 际的监测过程 C 还应 加入硫酸汞 , 这样就会产生汞离 子。 之 中, 由于各种化学反应 的发生 , 往往会产生大量 的废气 、 废水 以 方法 , 2 . 3实 验 室 的环 境 污 染 未 得 到 足 够 的 重 视 及废渣“ j废” , 而这些污染物未经任何处理均直接排入至下水道 , 其污染治理基本上还未有效开展。 尽 管实验室按照技术规范 然后进入水体之中。因此 , 环境监测实验室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典型 的要求 分类配备残 液缸 , 但实 际操作时 多数形 同虚设 , 往 往还是 的污染源 , 对环境造成了十分大的破坏。本研究主要对环境监测实 也是一个棘手 的问 验室的环境 污染种类进行分析 , 然后提 出具体的预防污染的对策 , 往下水 道一倒 了之。而残液缸满后如何处理 , 题。 最后 , 无论是开展标准化站建设还是计量认证考核 , 多从监测 旨在为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 污染 的控制提供一定 的借鉴与参考 。
1 . 3固体 废 物
方法很 多 , 主要包 括监测巡查 、 同步监测 、 定性 以及定量等 办法 。
3加强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环境污染的具体预防对策分析
基于如上关于 0 实验室环境污染的种类以及环境监测实验
笔者认为, 主要可以采取如下预防对策 : 析液等 。目前 , 环境监测 实验室 的常规监测方法 中, 只有 大气 自动 室发生污染的原因的分析 , 3 . 1选 择 有 效 的 处理 方式 监测 、噪声监测 以及放射性 监测等 少量排 出废 水或者 不排 出废 般 而言 , 环境监 测实验 室废弃物 的数量较小 , 但是 种类特 水, 其他环境 监测实验 均会不 同程度地产生 废水 , 这些 排出 的废 别 多 , 而且 污染程度 也较大 , 因此 , 必须对环境监测实验室 的污染 水包括很多种类 , 如常见 的有机物 、 重金属离子 ( As 、 H g 及 c d等 ) 物 进行 处理 , 然后 才能经下水道排放出去 , 否则会 造成 二次污染 。 以及有毒有 害的微生物 、 苯并 ( ) 芘 等物质 。实验室 中的废水直 就 目前 环境监测实验室 的发展情况 而言 , 具备全面污染物处理 的 接进入下水道 , 会直 接地 或者 间接地造成二次环境污染 。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与预防对策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与预防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5d7e7f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b.png)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与预防对策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公众对于防止污染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
为了有效治理环境污染,很多地方都成立了专门的环境检测实验室来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测实验,旨在寻求科学合理的解决方式,但是在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测的时候,实验室也会产生较多的实验废水,容易污染到周围的环境,甚至会对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1]。
鉴于此,本文参考了当下部分环境监测实验室对周边环境污染情况,对实验室污染物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主要就如何有效减少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进行探讨。
关键字: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预防现阶段,我国越来越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强调从污染源解决问题,最大程度减少环境污染,而随着各种环境监测实验室数量的不断增加,各种实验废物的排放使得环境检测实验室也变成了一个小型的污染源。
环境监测实验室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当地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然后针对相应的监测项目进行污染实验,进而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其工作的主要内容的就是对本地区的水体、空气或者是土壤的质量进行监测和分析,针对地区,为当地的社会活动提供可靠的分析数据[2]。
在对环境进行监测的时候,为了使监测数据更为准确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再加上监测种类复杂,在实验过程中用到的化学试剂也就会相应增多,这就使得在进行环境监测实验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化学污染物,如果对这些污染物处理处理不当很有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如何有效处理回收实验中产生的污染物以及如何科学预防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是每一位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环境监测实验室的主要污染种类分析要想减少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问题首先就要对实验室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分类和分析,了解不同污染物的特点,针对不同种类的污染物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减少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提高实验室实验的工作效率。
因为实验室一般采取的都是一些化学试剂实验,所以实验室污染物除了噪音污染实验以外,其他大部分的污染物都属于化学污染,以下是环境监测实验室常见的一些污染物。
环境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及防护
![环境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及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966f242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f.png)
环境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及防护摘要:环境检测实验室是完成实验室分析、获取检测数据的主要场所。
在实验室分析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安全因素,例如:危化品,有害微生物,辐射,电,气体,实验室废液等。
如果没有对这些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管控,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则无法快速有效处理,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对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因此实验室安全生产必须常抓不懈,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发现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才能确保实验室安全生产平稳有序。
关键词:环境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防护1环境检测实验室安全防护1.1危险化学品的规范使用及防护对危险化学品的采购、保存、使用和处置环节加强防护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措施:(1)采购防护和管理。
在采购危险化学品时,应确保供应商具备相关许可证,并且提供安全技术资料和操作指南。
采购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了解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和风险,并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
(2)储存防护和管理。
危险化学品应储存在专门的储存区域,确保符合安全要求和法规。
储存区域应具备防火、防爆、通风等设施,并与其他物质隔离开来。
储存容器应标明化学品的名称、危险性等级和相关警示标志,储存区域应定期检查和维护。
(3)使用防护和管理。
在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应根据化学品的特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使用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危险化学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4)处置防护和管理。
危险化学品的废弃物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分类、包装、标识和储存,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处置。
不得将危险化学品随意倾倒或排放到环境中,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1.2微生物的安全保护确保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处理病原微生物和病原细菌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护措施,以防止有害生物的释放和外泄事故:(1)生物安全柜。
在进行涉及病原微生物和病原细菌的实验操作时,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产生的污染物的控制和处理
![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产生的污染物的控制和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f9c7fa3ac8d376eeafaa31bc.png)
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产生的污染物的控制和处理摘要:本文首先从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中污染物的种类出发,对其污染物的控制措施进行阐述,并从实际例子出发分析了环境监测站实验室污染物处理的方法。
关键词:环境监测站;实验室;污染物1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中污染物的种类1.1化学污染一般环境监测站实验室的化学污染可以分为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两种,一般在实验室中,有机试剂大多不会直接参与到反应中,常常是以溶剂的作用存在,所以,实验室中使用的有机试剂通常会被直接排放到环境中,这些试剂中常常会包含如苯胺、硝基苯、农药等毒性较强的试剂。
而无机试剂主要产生一些强酸碱污染、氰化物污染以及汞、铅等重金属污染等,对环境有着较大的影响。
1.2生物污染一般实验室的生物污染主要包括生物细菌毒素污染以及生物废弃物污染。
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在进行生物监测时,常常会产生大量的细菌培养基和培养液以及一些受污染的器材,而这些污染物的处理往往是未经灭菌而直接排放到环境中,造成环境的生物污染。
1.3废气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中产生的废气主要是由试验样品以及试剂挥发产生,还有一些实验过程中标气的泄露等也会产生废气。
通常在进行一些有害气体监测时,需要在通风橱内进行,虽然这样可以保证实验室内部的空气质量,但是却会对环境空气产生影响。
常见的实验室废气有酸雾、苯系物、甲醛、汞蒸气、光气及硫化氢等。
1.4废水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常见的废水主要为洗涤水、样品分析用的残液以及各种储存废液等。
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常见的监测项目有300种,所产生的废水量较大,此外,废水中所含的成分非常复杂,含有各种重金属离子、微生物和有机物等。
1.5固体废弃物实验室常见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残留的样品、废弃的实验用品、实验分析中产生的一些废弃产物等。
这些固体废弃物的成分较为复杂,其中包含许多的生物和化学污染物,此外,还有一些废弃或过期的化学试剂,这些物质对环境容易造成严重的污染。
2防治环境监测站实验室污染物的措施2.1对各种操作技术进行规范为环境监测站应该重视监测实验室的污染问题,并从自身实际工作情况出发,不断钻研,尽量将监测实验室产生的污染降到最低。
环境监测的安全问题及防护措施
![环境监测的安全问题及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73052592b160b4e767fcf81.png)
备能够进 行正 常工作 , 请专业 的 电路 、 电气 设备维 修工对 实验 室的电路及电气设备进行检查维护 , 有利于环境监测 工作 的开 展。对于电气设备 的电源应 当予 以保 护 , 提 高警惕 , 防治 由于 电源的乱放乱 丢而导致 的触 电现象。②如 果在环境 监测工 作 中不小心发生触 电现象 , 应 当马上切 断电源 , 以保证 将危害 减 到最 小。③应 当对环境监 测设备 、 器材 进行定 时维护 , 使环 境 监测设备 能够正常 的工作 、 运转 , 如发现设备 出现异常 , 应 当立 即请 专业 维修工人进行故障检查和维修 , 以免影响环境监测 工
2 环 境 监 测 过 程 中的 安 全 防 护措 施
2 . 1 化 学 安 全 防 护措 施
化学 安全 防护 在 整 个 环 境 监 测 的 过 程 中 尤 为 重 要 。 因为 由于化学 因素而存在安全威胁更为严重 , 而且 比较虚拟 。在进 行环境监测过程 中, 污染物 中含有很多对人体构成 安全威胁 的 化学成分 、 有毒物质和气体 , 在我们 进行 呼吸 时会 将这些 成分 吸入我们 的体 内, 对 我们 的身体造 成 巨大 的伤 害。因此 , 在进 行环境监测之前做好化 学安全 防护措施 是必要 的。①在 工作 开始之前应 当准备好各类防护设 施 , 包括灭火器 、 实验 防护服 、 防护手套 以及针对一些危 险性 的化 学物质 的应对 措施等 方面 的防护 。②对于进行环境监 测时使 用的化 学物 质的特性 进行 了解 , 并且 对于一些存在危险性 的化学物质进行特殊 保管和处 理, 以免与其他 物质放在一起而 出现意外事故 。③对 于监测 的 环境要 由一定 的专家进行环境中的物 质分 析 , 针对环 境状况做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及预防对策分析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及预防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ee0792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3.png)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及预防对策分析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环境监测实验室应运而生。
环境监测实验室主要负责监测环境污染,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下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及预防对策进行分析。
一、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环境监测实验室在工作过程中,也会产生环境污染。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废水污染环境监测实验室在检测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进行洗涤、分离等操作,这就会产生废水。
废水中含有有机物和化学试剂等有害物质,如果不加以处理,便会对周围的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2.废气污染环境监测实验室在检测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化学试剂,这些试剂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如氨气、硫化氢等。
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对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
3.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监测实验室在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如试剂瓶、纸张等。
如果不妥善处理,这些固体废物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预防对策对于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实行分类收集将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按照种类进行分类收集,分别进行处理。
减少污染物混合的可能性,从而降低污染程度。
2.加强废水处理环境监测实验室应建立废水处理系统,将废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采用生物处理、吸附、膜过滤等方式,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或降解,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3.加强废气处理环境监测实验室应建立废气处理系统,将废气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采用吸附、活性炭吸附、催化氧化等方式,将废气中的有害气体去除或降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实行三废“零排放”环境监测实验室应实行三废“零排放”制度,即废水、废气、固体废物一律不得直接排放。
对产生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后再排放,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和妥善处理。
5.加强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实验室应加强环境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操作规程,规范操作流程,减少环境污染的发生。
同时,要加强环境监测,及时发现环境污染隐患。
环境监测实验室对环境的污染及几点防控建议
![环境监测实验室对环境的污染及几点防控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51d45d050e2524de5187e08.png)
法 , 分 析 含 高 浓 度 C 的废 水 时 , 规 范 须 加 入 在 L 按 04 . g硫 酸汞 以排 除 C 的干扰 。如果 不计 重 复样 、 L 加 标样 而纯粹 以一个 水样计 算 , 0 4 则 . g硫 酸汞 导致
总 汞污染 需 要 用 5 4 . m。的 清 水 才 能稀 释 到 达 标 。
摘要 : 从废 水 、 气 、 废 固体 废 物 等 方 面 分析 了环 境 监 测 实验 室 对 环 境 产 生 的 污 染 。提 出 了减 少 实 验 室 污 染环 境 有 效 方 案 , 对 不 同的 实验 室废 弃物 , 讨 了 日常 工作 中产 生废 液 、 水 、 针 探 废 固体 废 物 的处 理 方 法 。
剂 不 参 与 反 应 , 此 实 验 室 消 耗 掉 的 有 机 溶 剂 量 大 因 致 就 相 当 于 排 放 总 量 , 长 期 累积 排 放 量 十 分 可 观 , 故
环境 监 测实 验 室产 生 的废 水包 括 多余 的样 品 、 标 准曲线及样 品分 析残 液 、 失效 的贮藏液 、 洗液 及大 量洗 涤水等 。除大 气 自动 监 测 、 噪声 监 测 和放 射 性 污染监 测等少 数监 测 项 目外 , 乎所 有 的 常规 监 测 几
项 目都 不 同 程 度 存 在 着 废 水 污 染 问 题 。
1 1 2 废 气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且部分 溶剂 是毒性 较强 的有机物 。同样 , 使用 强酸 、 强碱 的分析 项 目一 般 会 有 强 酸 、 碱 的 污染 问题 。 强 在监测分 析重金 属项 目时 , 均存在 着分析残 液 、 剩余 样 品 ( 些属 于浓度 极 高 的原 水 、 有 直排 水 ) 带来 的重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与防治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7e245433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7.png)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与防治环境监测实验室作为环境监测的核心部门,负责监测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质,为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但是,环境监测实验室本身也存在着一些污染问题,例如,实验室内使用的试剂和设备、从样品中提取出的有害物质以及实验师等人员的活动行为都可能导致环境污染。
因此,对于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进行防治。
首先,实验室内的垃圾要进行分类处理。
实验室内会产生一些废弃的试剂和设备,以及一些有害物质。
这些废弃物的处理需要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对于废弃的试剂和设备,需要按照实验室垃圾管理规定进行分类处理,包括: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和干垃圾等。
对于有害垃圾,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理,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实验室的废弃物处理还需考虑到安全问题,防止有害物质的泄漏,保证实验室人员的安全。
其次,加强对实验室内设备的维护。
设备的正常运行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而设备的维护保养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必要步骤。
实验室内的设备在使用后一定要进行超声波清洗、干燥或消毒等操作,保养设备的同时也可以减轻实验室内的污染。
需要定期抽查实验室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修复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保障实验室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三,制定并贯彻实验室的安全规定。
实验室是一个高风险的场所,要避免发生意外事件,需要严格的安全措施。
检测人员在操作时一定要遵守实验室操作规范,确保人身安全和实验室数据的准确性。
如果在实验中出现泄漏,要及时处理,采取削吸、稀释、分级收集等方法,防止污染扩大。
此外,还应在实验室内设置应急设备,如急救箱、消防器材等,以避免出现意外情况时的被动局面。
最后,加强采样和样品处理的注意事项。
采集和处理样品都要按照操作规范,避免样品被外界污染。
采集过程中要注意环境的干扰,防止样品跨污染。
对于有害物质的样品,在处理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采用标准试剂和方法进行处理。
总之,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与防治,需要从源头入手,制定有效的防污措施,加强管理,降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风险。
环境监测实验室下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环境监测实验室下环境污染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3f030e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7.png)
环境监测实验室下环境污染防治措施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环境监测实验室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对环境中的各类污染物进行监测和分析。
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采取一系列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环境监测实验室下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 空气污染防治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大部分实验都需要使用一定量的化学药品和气体。
这些物质的释放会造成空气污染,不仅影响实验的准确性,还会对环境和人体带来潜在危害。
为了减少这种危害,环境监测实验室必须采取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首先,实验室必须配备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其次,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佩戴防护口罩、手套等装备,防止污染物对操作人员呼吸、皮肤造成危害。
最后,尽量减少化学药品和气体的用量,降低污染源排放,合理存放和处理废弃物。
2. 水污染防治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实验操作中,会产生大量废水。
这些废水中可能含有化学药品、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和水资源。
因此,环境监测实验室也要采取水污染防治措施。
首先,实验室必须建立废水处理设施,对废水进行集中处理。
其次,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节约用水,减少废水的生成。
最后,实验室要对废水进行定期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处理。
3. 噪声污染防治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口的增加,城市中的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也不容忽视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噪声污染问题。
噪声除了影响实验的准确性,还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
为了降低噪声污染,环境监测实验室要求建立隔音设施,保持室内安静状态,减少噪声的产生。
工作人员要佩戴耳塞等防护装备,保护自己的听力,避免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中。
4. 固体废弃物处理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实验操作中,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
这些废弃物中可能含有化学药品、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实验室要建立固体废弃物处理体系,分类收集、存储和处理废弃物,确保不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与防治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d184a8e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8.png)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与防治环境监测实验室是一个专门用于监测环境中各种有害物质的设施。
由于实验室本身的活动和操作,实验室内部可能存在一定的污染问题。
污染与防治是环境监测实验室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实验室内部可能存在化学品泄漏、废气排放等污染问题。
为了防止和减少这些污染,实验室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
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员工应该佩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等。
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确保有足够的新鲜空气进入实验室,并将有害物质排出。
实验室内的废弃物应该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理,确保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实验室中设备的使用也可能导致环境污染。
许多实验室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音、振动和电磁辐射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实验室周边环境和员工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实验室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设备使用导致的污染问题。
使用静音设备、加装隔音装置,合理布置设备的位置等。
实验室在日常实验操作中可能会产生废水和废液等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如果没有经过适当的处理和排放,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实验室应该建立完善的废水和废液处理系统。
应该制定相关的废水和废液处理方案,确保废水和废液得到正确处理和排放。
实验室应该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和设备,对废水和废液进行处理,确保处理后的废水符合相关的排放标准。
实验室内部的垃圾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分类、储存和处理。
有害废弃物应该集中存放,并交由专门的公司进行处理。
可回收废弃物应该做好分类和储存,以便进行资源化利用。
其他非有害废弃物也应做好分类和储存,并通过正规渠道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与防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通过建立完善的污染防治措施,可以减少实验室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实验室也应积极开展环境管理和技术改进,以不断提高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性能和污染防治水平。
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试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与防治处理方法
![试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与防治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d8dbbe3856a561252d36fb1.png)
3实验 室污染 防治 的措施
3 1 推 行绿色 化学实验 . 推 行 绿 色 化 学 实 验 是 减 少 实验 室 污 染 的一 个主 要 策 略 。要 选 择 污 染 少 的 分析 方 法 ,在保 证 实 验 效果 的前 提 下 , 无 毒 害 、 用 无 污 染或 低毒 害 、低 污 染 的 试 剂 替 代 毒性 较 强 的试 剂 。在 一 些 特 定 实 验 要 用 到 高毒 性 药 品时 ,用封 闭的 收 集 桶 收集 废 液 。 在 实验 中改 善实 验装 置 , 是有 效 防止 有 毒 气体 逸散 、有毒 液体 外溢 的重要 举措 。一 些新 型商 品化实 验装 置可 以大大 减少实 验 中 化学试 剂 的用量 。 为了最 大能减 少实验 室污 染物 的排 放量 , 选择 污染 少 的分析 方法 。 3 2 建立试 剂调 度网络 . 过 期 、失 效 的化 学 试 剂 的 处 理 是 世 界 性 难题 。 各实 验 室 可 以 合 作 成 立 区域 性 的 试 剂 调 度 网 , 择 一 部分 危 害 大 , 量 少 , 选 用 易 失效 试 剂进 入 网络 ,实 行 实 验 室 间 资 源 共享 。尽 量 避 免 大 批 化 学 试 剂 失 效 , 而 从 节约 实 验 成 本 。应 发 挥 地 区 中 心 实 验室 的 作用 , 中 部分 项 目 , 集 对社 会 开 发 , 而 达 从 到 资 源 共 享 ,相 对 降 低 实 验 室 污 染 物 的 排 放 ,也 有 利 于 实验 室 污 染 物 的集 中治 理 。 3 3 减 少 实验室 污染 排放 的措施 . 尽 可 能 选 择 环 境 污 染 少 的 标 准 分 析 方 法, 在满 足 分 析要 求 的情 况 下 , 当降 低 采 适 样量 ; 制 购 买暂 时 用不 上 的试 剂 , 要 大 控 不 量存 放 , 尽 量先 使 用要 到 期的 试 剂 ; 回 并 能 收利 用 的 试 剂 尽 量 回收 利 用 ;使 用 可 降 解 的 无磷 洗 涤剂 ;尽量 用废 酸 、 碱调 节废 液 的 P H处理 各 类废 液 , 到 废物 利 用 , 量 做 尽 利 用 可 回收 的 试 剂 ,尽 可 能 使 用 仪 器 分 析 从而 减 少 试 剂 用 量 和 采 样 量 ;使 用 酒精 温 度计 从 而 避 免 水 银 温 度 计 可 能 带 来 的汞 污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问题及防治措施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问题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21ec7d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2.png)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问题及防治措施摘要: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带动了社会的经济,也带来了许多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解决众多工业企业的污染问题,我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到目前为止,我国拥有多达四千多个监测站,相关从业人员接近十万人。
就环境监测来说,实验室污染物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污染源,在实验室分析过程中,会产生相关的液体废物、气体废物、固体废物等污染物。
实验室污染物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处置不当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问题;防治措施引言在保障监测质量的过程中,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过程包括采集、分析以及处理数据,为了避免质量受到影响,需要尽可能减少误差,与此同时,必须保证操作程序的标准和规范。
在实施环境监测的过程中涉及的监测项目种类较多,同时在监测分析的过程中也会大量使用相应的化学试剂,这就使得环境监测的过程会产生一定量的化学污染物。
如果实验室未能对这些污染物进行有效的处理,这些污染物就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需要做好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的防治措施。
1.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的意义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进行质量管理,保障检验检测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有效的监测检验检测工作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可以对工作中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加强对自身的风险防范;对于检验检测实验室来说检验检测结果的科学、公正、准确性至关重要,其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是对生产经营企业与广大人民群众负责。
2.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问题2.1废水污染有效环境监测的进行,离不开一系列的样品,并且由于实验的过程中会剩余一些样品以及相应的分析废液,或者是一些过期的储藏液等。
这些监测实验产生的废水将会给环境带去极大的污染。
从环境监测的项目来看,除了大气自动监测项目、噪声监测项目以及放射性污染的监测项目之外,其它几乎所有的常规监测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废水污染问题。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物研究及安全防护措施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物研究及安全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37550a2a8114431b80dd837.png)
编号:AQ-Lw-06980( 安全论文)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物研究及安全防护措施Pollution research and safety protection measure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Laboratory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物研究及安全防护措施备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安全生产文化之路。
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能力不强。
摘要:随着我国环境监测体系的不断完善,环境监测实验室实际上已成为典型的小型污染源,存在着十分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
各级监测部门必须提高其自身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努力避免监测实验室的三废污染。
环境监测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安全防护尤为重要,因此根据环境监测工作中安全事故的性.提出了有效可行的防护措施.同时应从制度、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以确保监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作效能。
关键词:环境监测:安全事故;防护措施;环境实验室;污染物研究前言:迄今为止,我国拥有各类环境监测站约为4000余个,监测人员达7万多人,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环境监测体系,因此每个环境监测站尤其是地市级以上环境监测站都具备一定检测能力和拥有较大规模的实验室。
根据规范要求,各级环境监测站的主要职能就是监测分析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一个长期未曾得到重视的问题是这些监测分析过程一般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污染物。
然而,安全事故却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一定的损害.有的事故所造成的影响还损害了国家的声誉。
作为环境监测领域虽然鲜有安全事故见诸报道.可能也确是少有发生或影响极小,但环境监测工作的安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特别是安全防护意识亟待提高、各类安全制度急需完善、安全隐患应尽力排除、安全事故防护及应急措施能有效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AQ-Lw-06980( 安全论文)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物研究及安全防护措施Pollution research and safety protection measure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Laboratory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物研究及安全防护措施备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安全生产文化之路。
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能力不强。
摘要:随着我国环境监测体系的不断完善,环境监测实验室实际上已成为典型的小型污染源,存在着十分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
各级监测部门必须提高其自身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努力避免监测实验室的三废污染。
环境监测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安全防护尤为重要,因此根据环境监测工作中安全事故的性.提出了有效可行的防护措施.同时应从制度、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以确保监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作效能。
关键词:环境监测:安全事故;防护措施;环境实验室;污染物研究前言:迄今为止,我国拥有各类环境监测站约为4000余个,监测人员达7万多人,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环境监测体系,因此每个环境监测站尤其是地市级以上环境监测站都具备一定检测能力和拥有较大规模的实验室。
根据规范要求,各级环境监测站的主要职能就是监测分析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一个长期未曾得到重视的问题是这些监测分析过程一般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污染物。
然而,安全事故却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一定的损害.有的事故所造成的影响还损害了国家的声誉。
作为环境监测领域虽然鲜有安全事故见诸报道.可能也确是少有发生或影响极小,但环境监测工作的安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特别是安全防护意识亟待提高、各类安全制度急需完善、安全隐患应尽力排除、安全事故防护及应急措施能有效运行。
有关资料只强调实验室内的安全注意事项,但环境监测除了必须注意实验室内的安全外.在其他场所也须特别注意。
1.环境实验室监测中的安全事故1.1按安全事故的性质分类(I)物理性安全事故:如电器设备、高压高温高能装置、玻璃器具引起的安全事故;(2)化学性安全事故: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使用防护不当引起的安全事故:(3)生物性安全事故:致病菌感染、致病微生物侵入体内、大型猛兽或有毒动物袭击造成的安全事故:1.2按安全事故发生地分类实验室内和实验室外监测现场的安全事故。
在实验室内和实验室外都有可能发生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安全事故,但防护重点各有侧重。
下面把来自于实验室的污染物分类如下:1.2.1来自于样品的废物环境监测站测定污染源的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废物等样品,当测试结束后,多余的样品通常是直接倾倒排入下水道,这些样品废物直接进入环境必然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1.2.2检测过程带来的废物这是环境监测实验室最主要的污染来源。
某些测定项目需要用标准样品绘制标准曲线或使用有机溶剂,在测定结束后,样品废液和标准样品的废液均会产生污染。
1.2.3来自药品仓库的污染环境监测站通常会购买一定数量的药品备用并存放于药品仓库中。
许多药品尤其是有机试剂挥发出来的气体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
此外多数监测站尤其是三级监测站很多实验项目只是零星开展,这些项目虽然污染数少,却导致储备试剂过期、失效情况相对突出。
1.2.4其他污染环境监测实验室产生的废物通常要达到一定数量后再委托废物处理公司进行处理,在存放时会产生废气;监测人员对自身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重视不够;仪器的自动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问题。
2.目前我国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特点2.1环境污染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实际工作中,无论是开艘标准化站建设还是计量认证考核,多从监测能力和质量管理等方面重视,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问题还没有得到各级监测部门的高度重视,污染治理难而极少治理。
2.2污染种类繁多环境监测实验绝大多数属于普通化学分析,通常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污染物。
环境监测实验室产生的废水包括多余的样品、标准曲线及样品分析残液、失效的贮藏液和洗液、大量洗涤水等;废气包括试剂和样品的挥发物、分析过程中间产物、泄漏的标气载气等;固体废物包括多余样品、分析产物(如培养基)、消耗或破损的实验用品(如玻璃器皿、纱布)、残留或失效的化学试剂等。
·2.3污染数量少,但累积排放量大虽然各级监测站都具备一定项目的监测技术能力,但实践上各监测项目之l训的工作频率悬殊较大。
很多非常规监测项目只是偶尔开展,由这些项目带来的实验室污染数量虽少,长期累积排放量依然会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也带来丁管理上的难度。
2.4污染危害大环境监测实验室中常用的酸、碱,若将其直接排入水中,则会腐蚀下水管道。
含汞、铬、砷等重金属废液若倒人下水道。
不但足一种浪费,而且流入水体后,可能通过微生物作用产生毒性更大的金属有机物。
绝大多数使用有机溶剂的分析项目如石油类、挥发酚和阴离子洗涤剂等最后都有有机溶剂污染问题。
还有开展生物监测的实验室会产生大量高浓度含有害微生物(如大肠杆菌、粪大肠杆菌)的培养液、培养基,如未经适当的灭菌处理而直接外排,同样会造成严重后果。
2.5污染治理少尽管按化学实验室规范要求,实验室应分类配备多种残液缸,但实际操作时多数形同虚设,往往是往下水道一倒了之。
而残液贮存后如何处理,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有些有毒的混合气体。
因为量少且为短时排放,就直排到实验室内外的大气中去了;有些如生物实验过程中使用的一次性手套等甚至被混到生活垃圾中处理。
至于其它形式的污染大都没有得到认真考虑。
3.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的管理措施环境监测实验室存在着明显的环境污染,与环境监测从事的环保事业格格不入,各级监测部门必须提高其自身环境质量。
减少环境污染,努力避免监测实验室的三废污染,这也是顺应国际和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
3.1强化监测实验室内环境污染的防治意识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的特点,决定了其污染的控制途径必然是以污染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指导,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使用人员的环境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从源头做起,从自身做起。
各级环境监测部门更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想方设法减少实验室污染,组织力量,认真研究监测实验室的污染特点和防治途径,提出操作性强、简便实用的技术规范,并出台相应的考核要求及办法,大力宣传监测实验室污染环境防治的意义和作用。
3.2建全制度,建立科学完善的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管理体系各级环境监测站必须按照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理念和要求,制定各类环境监测实验相应的程序文件,规范监测实验室环境行为,充分贯彻IS014001一贯强调的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的基本要求,力争减小监测分析每一个过程的环境影响,从而全面提升ji盔测实验室管理水平。
并将环境监测的整体环境影响最小化。
3.3全面推行环境监测实验室清洁分析、清洁操作减少“废物”产生量控制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应该从源头做起,从多方面着手,将实验室环境污染综合预防的策略应用于监测分析的每一个过程,全面推行清洁分析和清洁操作,尽最大可能减少实验室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毒性。
实验室污染按性质大致可分为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等三大类。
3.3.1物理性污染及防护措施(1)环境监测实验时需使用大量的高温装置对产品进行预处理或分析组合使用。
如大功率电炉、马氟炉、原子吸收仪、发射光谱仪等,如果操作不当。
会发生灼伤事故.还可能会引起火灾或爆炸危险。
(2)使用高温装置的实验应在配备有防火设施.配备有通风装置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高温装置与实验台面、墙壁保留一定的距离;按照操作温度的不同.选用合适的容器材料和耐火材料.同时考虑所要求的操作气氛及接触的物质性质。
(3)高温实验时要做好人体防护:使用难吸水性材料作的干燥手套:需长时间注视高热物质或高温火焰时,要戴防护眼镜;处理高温流体时,还要注意保护皮肤。
(4)在现场监测众多有高温排气筒.监测时监测设备要放置在离高温装置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外接电源的电源线等防止接触高温装置:监测人员戴干燥的棉制手套,穿棉制工作服:需要站在高温装置上工作时,要采取隔热措施,尽量不要穿胶底鞋。
需要观察监测现场高温燃烧状况时要戴防护眼镜。
3.3.2化学性污染及防护措施(1)必须事先了解所使用危险物质的特性以及分析中间产物特性。
危险物质通常贮藏在阴凉处.与火源、热源隔开,分类贮藏:毒物及剧毒物需贮存于专门的药品柜内。
实行领用制度。
双人管理:有毒物质标识明晰;使用剧毒物质时,须保证分析室通风正常:使用危险物质前,做好周密防护准备。
对有火灾或爆炸危险的准备好防护面具、防护衣及灭火器材.有中毒危险的则要准备橡皮手套.防毒面具及防毒衣之类防护用具。
含有有毒物的废弃物不能随意倾倒.应该按相关要求加以无害化处置或集中送危险废物处理中心处置。
禁止非实验室人员进入实验区.危险物质丢失或被盗应及时报告。
不在实验室饮食食物.不用实验室器具煮食物品。
(2)在应急监测时,监测人员不要盲目进入现场特别是核心区域.需在应急指挥部了解危险物质基本情况后,在专家的指导下。
穿戴好防护衣服、面具等有效防护装备后进入现场开展监测工作。
3.3.3生物性污染及防治措施生物性安全事故主要发生在野外采样监测过程中的致病菌污染及致病微生物.主要是由未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引起.如医疗废水、医疗废物。
样品采集要戴防护手套、采样后及时清洗、消毒皮肤与相关用品.在有致病微生物疫区采集水样要采取防护措施.样品采集后马上用备好的清洁水洗手及采样器具。
一般来说。
避免到有野生大型猛兽生存的区域采样.确有必要必须完全了解野生猛兽的习性.在当地向导及有经验的猎人或其他保护人员的保护下.带有必备的防护设施后进人该区域。
一般陌生地方也要防范被狗及毒蛇等动物咬伤.特别是夜间测试噪声时。
要备好手电、棍棒、蛇药及其他药品。
生物实验室内主要做好致病菌感染及致病微生物的侵入防护.实验室要按生物安全级别,配备相应的防护设施.非工作人员不准随意进入实验区.实验室工作人员也要严格做好消毒灭菌工作。
4结论我国的环境监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监测着力点由点源到面源监测转变;监测源由单一到多元转变,如从工业污染源监测转向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生态环境监测并重;监测时效由被动的事后监测到主动的连续在线监测转变;监测数据由浓度监测向浓度和总量相结合转变;监测手段由原始的手工操作向科学的自动监测转变,积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和激光雷达等先进的技术于环境监测中,进一步提高监测的科学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