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打算书依照设计文件和施工标准要求,采纳新奥法施工的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是不可缺少的施工顺序,它不仅监测各施工时期的围岩动态转变,而且可为调整初期支护参数,确信二次衬砌和仰拱的施作时刻提供反馈信息,确保工程施工平安和质量,同时监控量测资料也是工程完工验收及变更设计的依据。

为了切实做好现场的监控量测工作,特成立监控量测小组,由项目部测量人员牵头,会同实验室等相关部室人员,各队测量人员踊跃配合,扎扎实实地做好监控量测工作,把所测数据真正地用于指导隧道施工,为隧道施工效劳。

1.监控量测的目的现场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进程中,对围岩支护系统的稳固状态进行监测,为初期支护和衬砌砼施工的参数调整提供依据,是确保施工平安、指导施工程序的重要手腕。

2.监控量测项目本隧道以洞内外观看、水平相对净空转变值、拱顶下沉及洞口段地表下沉量测四项为施工监测必测项目。

另外,隧道穿越围岩破碎地段加设隧道底部隆起项目。

3.隧道洞内、洞外观看隧道内外观看分开挖工作面观看和已施工区段观看两部份(1)洞内观看①对开挖后没有支护的图表观测A、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及其方向;B、开挖工作面的稳固状态,顶板有无坍塌现象;C、涌水情形:涌水的位置、涌水量、水压等;D、是不是有底板隆起现象。

②对开挖后的支护地段围岩动态的观测A、是不是发生锚杆被拉断或垫板离开围岩现象;B、喷砼是不是发生裂隙和剥离或剪切破坏;C、钢拱架有无被压变形情形;D、锚杆注浆和喷砼,施工质量是不是符合规定的需求。

③观看围岩破坏形态分析A、危险性不大,可不能发生急剧破坏,如加临时支护以后即可稳固的需求;B、应多引发注意的破坏,如拱顶砼喷层因受弯曲紧缩的阻碍而显现的裂隙;C、危险征兆的破坏,如拱顶砼喷层显现有对称性局部的崩落,侧墙内移等。

(2)洞外观看包括洞口地表情形、地表沉陷、边坡及仰拱的稳固、地表水渗透的观看。

4.净空水平收敛量测及拱项下沉量测a. 量测工具(1)拱顶下沉、地表下沉量测采纳DSZ1型周密水准仪、3m的铟钢尺(2把)、钢卷尺一把、观测预埋件假设干进行观测。

地铁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地铁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地铁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1. 背景隧道监控量测是地铁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旨在确保隧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方案将介绍地铁隧道监控量测施工的方法和步骤。

2. 施工步骤2.1 安装监控系统在隧道内部安装监控系统,包括摄像机、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

监控系统应能监测隧道内的温度、湿度、位移等情况,并能实时传输数据。

2.2 校准设备在施工前,需要确保监控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传感器和摄像机,需要进行校准,以获得准确的监测数据。

2.3 数据采集与分析监控系统将实时采集隧道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处理。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隧道的安全性,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4 报告生成与反馈根据监测数据生成报告,将监测情况以图表和文字形式呈现。

报告应包括监测结果、分析和建议,以及针对潜在风险的措施。

报告应定期提交给相关部门,并根据需要进行更新和修订。

3. 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施工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并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

4. 项目管理为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需要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制度。

包括施工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进度控制、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5. 沟通与配合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的配合,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各部门之间应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共享信息和解决问题。

6. 风险评估与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

根据监测数据和施工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和措施,以降低风险和确保施工质量。

7. 结束工作隧道监控量测施工结束后,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

评估结果应反馈给相关部门,以及时改进和提升施工质量。

以上是地铁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的简要介绍,具体的施工细节和注意事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我们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和经验,并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与技术方案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与技术方案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与技术方案一、前言隧道工程是大型地下工程的代表之一,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监测和量测工作。

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对于隧道工程的施工监控量测工作,需要合理选择监测与量测手段和技术方案,做到科学管理、全面监控,确保隧道施工顺利进行。

二、隧道施工监测与量测手段在隧道施工中,要实现对于隧道内部和周围环境的监控和量测,需要用到各种手段。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监测与量测手段。

1. GPS测量技术GPS测量技术是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利用GPS技术,能够实现地面控制点的精确定位,以及隧道中、上、下部分的变形监测。

2. 传感器监测技术传感器监测技术是利用各种传感器,如应变传感器、挠度传感器、垂直位移传感器、倾斜传感器等,对隧道中、上、下部位的变形和应力进行监测。

3. 遥感监测技术遥感监测技术是指利用遥感卫星和无人机进行影像、光学和遥感测量,获取隧道周边区域的信息,进行隧道周围环境的监测。

三、隧道施工监测与量测技术方案隧道施工监测与量测技术方案的制定应充分考虑隧道的具体情况和所处地环境,采用合理的监控与量测手段,对隧道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安全、环保、质量等问题进行全面监控。

1. 预报警报系统预报警报系统是针对隧道内部、周边环境的变形和应力,以及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实现预警和警报的系统。

通过对于隧道的监控和预测,及时发现隧道工程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2. 数据监控系统数据监控系统是指将各种监测和量测手段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数据监控系统,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及时获得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信息,以实现对隧道施工的全面监控。

该系统应具备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和报警的功能。

3. 实时视频监控系统实时视频监控系统是利用摄像头进行视频监控,实时观察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情况,及时发现隧道内部和周边环境的变化和变形,提供实时数据信息。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方案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技术方案目录一、工作目标和范围 (1)1.1概述 (1)1.2监测工作目标 (1)1.3监测工作范围 (2)二、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2)2.1设计思路 (2)2.1.1第三方监控量测的依据 (3)2.1.2第三方监控量测的重点 (3)2.1.3第三方监控量测的实施 (4)2.2隧道隧址区工程概况 (4)2.3隧道施工第三方监控量测方案设计 (7)2.3.1隧道监控量测设计原则 (8)2.3.2监控量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8)2.3.3监测原理及方法 (47)2.3.4监测频率 (52)2.3.5测读技术要求 (52)2.3.6监测项目的控制基准及管理基准 (53)2.3.7监测结果的处理 (55)2.3.8监测过程组织管理 (56)三、主要分项监控量测工艺框图 (57)四、监控量测总体计划 (59)4.1监控量测工作的进度计划 (59)4.2质量保证措施 (60)隧道监控量测技术方案一、工作目标和范围1.1概述隧道起点位于北碚区静观镇西山村,终点位于合川区清平镇桃李园村。

隧道沿线存有煤矿采空区、瓦斯、瓦斯段落的腐蚀性地下水、岩溶及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因此为确保隧道安全施工,有必要在施工过程中实施监控量测措施。

隧道的施工过程具有工序多、内容复杂、相互交叉、隐蔽性强等特点,所以如何加强现场监控量测,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已成为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由此,施工各阶段的监控量测也就成为了隧道施工过程的核心问题。

从设计思路上讲,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坚持把“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及时发现隐患,预测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作为主线,从监测围岩与支护的变形和应力、了解隧道围岩与支护的受力状态与变形特征、判断围岩的稳定性、判断支护结构的合理性与稳定性这四方面着手,从而确保整个施工过程安全。

1.2监测工作目标通过施工现场巡查和监控量测,迅速准确地获得第一手实际观察和量测资料,在对这些数据资料处理分析和对现场施工观测分析的基础上,实现对隧道第三方监控量测和施工技术咨询,提供可靠、准确的安全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在内的“三控”技术咨询服务。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量测断面间距及测点数量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埋深、开挖方法等按下表规定进行。
围岩级别
Ⅴ~Ⅳ Ⅳ Ⅲ
必测项目量测断面间距和每断面测点数量
断面间距(m)
5~10 10~30 30~50
每断面测点数量 净空变化 1~2 条基线 1 条基线 1 条基线
拱顶下沉 1~3 点 1点 1点
注:1 洞口及浅埋地段断面间距取小值。 2 各选测项目量测断面的数量,宜在每级围岩内选有代表性的 1~2 个。
11
围岩弹性波速度
弹性波测试仪
测试精度 1mm 1mm
0.1mm 0.001MPa 0.001MPa
0.1MPa 10με
0.1MPa 0.1MPa
备注 H0>2b 时
临近建筑物
注:H0—隧道埋深;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
3.4 检测项目要求
3.4.1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洞内、外观察。洞内观察可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地
及发育程度,对易引起坍塌的岩块及时进行锚杆支护或喷射混凝土封闭;
3)对已施工地段的观察每天至少应进行一次,主要观察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和二
次衬砌等的工作状态。
4)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和洞身埋置深度较浅地段,其观察内容应包括地表开裂、
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透情况等。
3.4.2净空变化、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浅埋地段)等必测项目应设置在同一断面,其
3.操作程序
3.1 施工准备
开工前应根据隧道规模、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施工方法等,进行监控
量测设计。该设计应包括:量测项目、量测仪器、测点布置、量测频率、数据处理及量测人
员组织等。
3.2 作业流程
监控量测流程图

TBM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TBM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TBM监控量测施工方案简介在地下工程中,隧道掘进机(TBM)是一种很常见的设备。

为了确保隧道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进行TBM的监控量测。

本文档将介绍TBM监控量测的施工方案,包括监控内容、监测仪器以及监测过程。

监控内容TBM监控量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位移监测:对TBM以及周围地质的位移进行监测,包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等。

位移监测可以帮助评估隧道的稳定性,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地质灾害。

2.应力监测:对TBM施工过程中所受到的应力进行监测。

应力监测可以帮助评估隧道的强度和稳定性,及时排除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

3.挠度监测:对隧道结构的挠度进行监测,以评估结构的变形情况。

挠度监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结构的变形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4.温度监测:对TBM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进行监测。

温度监测可以帮助我们评估隧道的热载荷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影响。

监测仪器为了实现对TBM的监控量测,需要使用以下监测仪器:1.全站仪:用于进行位移监测和挠度监测。

全站仪可以精确地测量TBM以及周围地质的位移和挠度,为后续工程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应力计:用于进行应力监测。

应力计可以测量TBM所受到的应力大小,为工程的安全性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3.温度计:用于进行温度监测。

温度计可以测量TBM施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为工程的热载荷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4.数据采集器:用于采集并处理监测仪器所获取的数据。

数据采集器可以将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存储,为工程师提供及时的监测结果。

监测过程TBM监控量测的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布设监测点:在TBM施工的关键位置布设监测点。

监测点的位置选择应考虑到对TBM和周围地质的综合监测需求,以便获取全面的监测数据。

2.安装监测仪器:在监测点上安装监测仪器,包括全站仪、应力计和温度计等。

监测仪器的安装要求精确,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数据采集:通过数据采集器对监测仪器进行数据采集。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方案针对某隧道工程项目制定,该隧道全长XX米,地质条件复杂,为确保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特编制此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二、监控量测内容1.拱顶沉降量测:在隧道开挖后,定期监测拱顶的垂直位移变化,以评估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效果。

2.周边收敛量测:对隧道开挖面周边的围岩变形进行连续监测,防止因收敛过大导致的安全风险。

3.地表沉降观测:通过布设地表沉降观测点,实时掌握隧道施工对地表的影响情况。

4.锚杆(索)应力监测:监测锚杆(索)受力状况,确保其工作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5.洞内环境监测:包括通风、排水、瓦斯、地下水位等参数的监测,保障施工环境安全。

三、监控量测方法与设备选择根据上述监测内容,采用全站仪、收敛计、多点位移计、应力传感器等专业设备进行量测。

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隧道施工自动化监控系统,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

四、监控量测实施步骤1.量测点布置:根据隧道断面结构、地质条件等因素合理布置量测点,并做好标识。

2.初始值测定:在施工前先测定各量测点的初始值,作为后续对比分析的基础。

3.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监测:按照预定频率进行持续监测,及时记录并分析数据,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4.数据处理与预警机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设置合理的预警阈值,当达到预警条件时,启动应急预案。

五、安全保障与质量控制所有监控量测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同时,与施工进度紧密配合,将监控量测结果作为调整施工方法、优化支护参数的重要依据,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与质量。

隧道施工洞内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施工洞内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施工洞内施工监控量测方案施工监控量测是在隧道开挖过程中,使用各种量测仪表和工具对围岩变化情况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进行量测,及时提供围岩稳定程度和支护结构可靠性的安全信息,预见事故和险情,作为调整和修改支护设计的依据,并在复合式衬砌中,依据量测结果确定两次衬砌施做时间。

根据隧道围岩的多样性及不良地质地段多的特点,为加强施工过程的监控量测,确保施工安全,我们拟采用信息化施工监控量测技术和实用的量测围岩应力-应变方法,控制围岩变形,掌握准确的数据,修正参数,指导施工。

1. 各类围岩量测项目监测项目分必测项目(A 类)和选测项目(B 类)。

必测项目是用以判断围岩的变化情况和支护结构工作状态的经常性量测。

选测项目是用以判断隧道围岩松动状态、喷锚支护效果和积累资料为目的的量测。

各类围岩量测项目见表7-12. (表略)2. 运用隧道三维非接触量测新技术方法在隧道工程中,工程测试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围岩净空位移量测基本上还是沿用20 世纪60~70 年代的量测方法,一般采用钢尺式收敛计,挂钢尺抄平等接触方式进行。

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简便可靠、能适应恶劣环境等优点,但采用此种方法有以下几点不利因素:该法对施工干扰大;由于人为因素对测量精度影响较大,测量质量不稳定,容易产生人为错误,不能保证施工安全;测速慢,从而更加大了对施工的干扰;当跨度大于15m 时,由于钢尺的抖动、拉伸、温差等因素及工作条件恶化使测量无法进行。

以上这些都使钢尺式收敛计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隧道快速、大跨、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因此,在施工中我们从高精度、简单实用、快速准确的原则出发采用非接触观测。

(1)非接触观测原理非接触观测是以光学/电磁方式远距离测定结构上点位的三维坐标。

由于无须接近测点,该法避免了传统接触式观测必须触及测点才能观测的缺点,是隧道变形观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在施工中我们采用全站仪自由设站,全站仪自由设站是仪器从任一未知点上设站观测若干已知点的方向和距离,通过坐标变换求得该测站上仪器中心的坐标,然后以此测出其余新点的坐标。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施工监控量测方案1监测目的 (2)2监测项目与测点布置 (2)2.1监测控制标准 (3)2.2监测频率 (7)3监测方法 (7)3.1地表沉降 (7)3.2地面建筑沉降与倾斜 (8)3.3桩(坡)顶水平位移 (9)3.4桩体变形 (10)3.5土体侧向位移 (10)3.6钻孔桩内力 (11)3.7土压力 (11)3.8孔隙水压力 (12)3.9锚索(土钉)内力 (12)3.10地下水位 (13)3.11地下管线沉降与位移 (14)3.12拱顶下沉 (14)3.13隧道周边位移 (15)3.14围岩压力 (16)3.15钢支撑内力 (17)4监测反馈程序 (17)4.1监测数据的处理及反馈 (17)4.2监测管理体系 (18)4.3提交的监测成果 (19)1 监测目的为确保XX隧道施工的安全以及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工作。

我们将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建立专门组织机构开展监测工作,并将其作为一道重要工序纳入施工组织设计中去。

监控量测的目的主要有:1、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

2、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

3、检验设计所采取的各种假设和参数的正确性,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确保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

4、通过监控量测,收集数据,为以后的工程设计、施工及规范修改提供参考和积累经验,并可以和计算结果比较,完善计算理论。

2 监测项目与测点布置为全面掌握暗挖隧道和明挖基坑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及程度,围护及支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状况,并结合本工程的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施工方法等特征选择监测项目,具体监测项目、测点布置原则及要求、仪器设备、监测频率见表1。

明挖段测点布置见图1、图2、图3、图4,暗挖段测点布置见图5。

2.1 监测控制标准在信息化施工中,监测后应及时对各种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判断其稳定性,并及时反馈到施工中去指导施工。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隧道是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营,隧道监控量测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隧道监控量测是指对隧道内部和周围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的工作,以便及时发现隧道运行中的问题和隐患,确保隧道的正常运营和安全性。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的目的是通过对隧道内部和周围环境进行全面、准确的监测和测量,及时获取相关数据,分析和评估隧道的运营状况和安全状况,为及时制定相应的措施提供依据,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营和管理。

以下是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的细则:1.选择合适的监控设备:根据隧道的特点和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监控设备,包括视频监控系统、温湿度传感器、烟雾探测器等,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布置合理的监测点:根据隧道的结构和功能要求,合理布置各个监测点,包括入口、出口、通风系统、照明系统、消防系统等关键部位,确保对整个隧道进行全方位的监测。

3.定期巡检和维护:对监控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确保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修复故障,防止设备故障对隧道运营产生不良影响。

4.数据采集和分析: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定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措施,预防和解决潜在问题。

5.建立应急预案:根据隧道的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处理措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隧道的正常运营。

6.加强人员培训:对隧道监控量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他们对监控设备的正常操作和维护,以及在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

7.完善监控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监控管理体系,明确监控工作责任和工作流程,加强对监控设备运行情况和数据分析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监控工作的高效运行。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对隧道的安全运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隧道内部和周围环境的全面监测和数据采集,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隧道运行中的问题和隐患,确保隧道的正常运营和安全性。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细则是为确保隧道施工过程中各项工程质量及安全指标能够得到有效监控和量测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下面是关于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的整理,内容包括监控范围、监控设备、监控参数及频率、数据处理和报告等方面。

一、监控范围
1.涵盖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工程环节,包括开挖和支护、疏浚和排水、灌浆和注浆、衬砌和顶板施工等。

2.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面沉降、应力变化、位移变形、渗流压力等参数进行监测。

二、监控设备
1.包括测量仪器、传感器、数据采集装置等设备。

2.所使用的设备应具备高精度、高灵敏度、稳定性好等特点。

三、监控参数及频率
1.监控参数应根据隧道施工的特点和工程要求进行确定,包括地表沉降、位移变形、渗流压力等。

2.监控频率应根据工程进展情况进行调整,通常为每天、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四、数据处理
1.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校验、去噪、滤波等工作。

2.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得到准确的监测结果和趋势。

3.对异常数据进行识别和处理,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五、报告
1.定期编制监测报告,包括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总结,重点描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措施。

2.监测报告应及时传达给有关人员,并进行讨论和分析。

3.对于存在风险的情况,及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和预警。

以上是关于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的整理,通过对监控范围、监控设备、监控参数及频率、数据处理和报告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可以确保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程质量和安全指标得到有效的监控和量测,提高工程施工的可靠性和可控性。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1.隧道概况本标段共有隧道10座,总长度11.017Km。

隧道全部位于山东省烟台市境内,地貌形态为剥蚀丘陵,地形高低起伏,部分地段冲沟发育,基岩大部分裸露。

隧道穿越的地层岩性多为片岩、花岗岩、变质岩等,岩性变化较大。

隧道概况表见下页。

2.施工存在的风险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地质资料,不难发现,本标段隧道施工中存在坍塌、冒顶、突水、突泥等风险。

二、监控量测目的(1)通过监控量测了解各施工阶段地层与支护结构的动态变化,把握施工过程中结构所处的安全状态,判断围岩稳定性,支护、衬砌可靠性。

(2)用现场实测的结果弥补理论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把监测结果反馈设计、指导施工,为修改施工方法、调整围岩级别、变更支护设计参数提供依据。

(3)通过监控量测对施工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监控。

(4)通过监控量测进行隧道日常的施工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5)通过施工现场的监控量测,确定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间。

(6)通过监控量测了解该工程条件下所表现、反映出来的一些地下工程规律和特点,为今后类似工程或该工法本身的发展提供借鉴、依据和指导作用。

三、编制依据1.青荣城际铁路招标文件及新建青岛至荣城铁路工程施工图;2.青荣城际铁路Ⅳ标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3.铁道部颁发的规范、规程、标准:(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3)《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2007 J774-2008);(5)《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

4.青荣城际铁路建设指挥部有关要求。

四、监控量测点布置及方法根据设计提供地勘资料,本标段隧道进出口偏压、浅埋较多,部分地段线路地表有水塘,隧址区域节理裂隙发育,部分隧道内有断层、岩溶,部分地段有突水突泥隐患。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一、监控量测的目的现场监控量测是“新奥法原理”施工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复合式衬砌设计、施工的核心技术。

本隧按新奥法设计施工,施工中加强监控量测对准确判定围岩的安全状态、合理确定二次衬砌的施作时机非常重要。

同时通过监测数据的反馈分析,可验证施工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施工方法、支护方案的可行性,以便及时、准确地调整支护参数,修正施工方法及施工程序,确保施工安全。

二、量测项目隧道现场监控项目及内容见下表。

测试前检查仪器是否完好,若发现故障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确认测点是否松动或发生人为破坏,只有在测点状态良好时方可进行测试工作。

测试中按各项测量操作规程安装好测试仪器,每测点一般读数三次,三次读数相差不大时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观测值,否则进行判断,是由于人为破坏、测点松动或需要进行重测。

测试完毕后检查仪器、仪表,做好养护保管工作。

及时进行资料整理。

测点布置见下图。

测点布置示意图⑴围岩及支护状态观察围岩状态观察:围岩岩性、岩质、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方向、有无松散坍塌、剥落掉块现象、渗漏水等。

初期支护状态观察:喷层是否产生裂缝、剥离和剪切破坏、格栅支撑是否压屈等。

⑵净空变形量测根据变形值、变形速度、变形收敛情况等用以判断围岩稳定性、初期支护设计和施工方法的合理性、模筑二次衬砌时间。

测点布置:初期支护施作后,用风钻凿φ40mm、深200mm的孔,用1:1砂浆填满再插入测点固定杆,尽量使同一基线两测点的固定方向在同一水平线上,待砂浆固后即可进行量测工作。

量测方法:采用φWRM型收敛计监测。

⑶拱顶下沉量测监测拱顶的绝对下沉值,掌握断面变化情况,判断拱顶的稳定性,防止坍方。

测点用风钻打眼埋设好固定杆,并在外露杆头设挂钩。

测点大小适中,如过小测量时不容易找到,如过大爆破时容易被破坏。

支护结构施工时要注意保护观测点,一旦发现测点被埋或损毁,要尽快重新设置,保证量测数据不中断。

拱顶下沉量测测点布置在拱顶,受通风管限制或遇到其它障碍时,可适当移动位置。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1.1.监测方案9.1.1 监测目的为了确保施工期间周围环境隧道结构的施工安全,由专职人员组成监控量测组,在项目总工程师的直接领导下负责测点的设置、日常量测工作和数据的处理信息反馈工作,进行信息化施工,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

监测主要目的如下:(1)、掌握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动态,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隧道整体的稳定性;(2)、通过量测取得第一手资料(量测数据),根据各量测数据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案,确定后续工序的安排;(3)、对量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将其结果反馈到隧道支护设计中;(4)、积累施工技术资料,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分析,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9.1.2 监测项目的选择为全面收集掌握区间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围岩及支护的变形和受力状况,以及洞内钻爆开挖震动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结合本区间隧道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施工方法等特点,选择确定下列监控量测项目:(1)、围岩及支护状态观察与描述★(2)、地表、地面建筑、地下管线及构筑物变化监测★(3)、拱顶下沉监测★(4)、周边净空收敛位移监测★(5)、岩体爆破地面质点振动速度和噪声监测★(6)、围岩内部位移监测(7)、围岩压力及支护间应力监测(8)、钢筋格栅拱架内力及外力监测(9)、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内应力及表面应力监测(10)、锚杆内力、抗拔力及表面应力监测注:★为重点监测项目1.2.监测方法(1)、围岩及支护状态观察与描述隧道开挖后进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观察描述,确定围岩类别,对初期支护状态进行观察。

根据开挖后围岩的结构、构造的产状、隧道内渗水情况进行描述记录,并按《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则》中的打分法判定工作面的稳定状况。

整理出地质素描图,每次开挖爆破后即进行此项工作。

(2)、地表、地面建筑、地下管线及构筑物变化监测根据所埋设的测点和量测频率要求,对每个测点进行量测并逐点作好记录,对量测数据描绘散点图,并进行回归分析。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引言隧道施工是一项复杂而危险的工程,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监控量测措施来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种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该方案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通过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及对相关参数进行量测和记录,来提高隧道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

方案概述该监控量测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隧道支护监测:对隧道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包括地表沉降、位移、应力和应变等参数的监测。

可以利用激光测距仪、GPS、倾斜仪等设备进行测量,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比对,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地下水位监测:隧道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工程安全和进度控制有重要影响。

因此,需要在隧道附近设置监测点,利用水位计等设备对地下水位进行实时监测。

监测数据可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测中心,以便及时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3.环境监测: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包括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参数。

可以利用温湿度计、气体传感器等设备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监测中心。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4.施工进度监控:利用摄像头等设备对隧道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可以及时掌握施工进度和质量情况。

可以通过对监控视频的回放和分析,识别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技术方案在实施该监控量测方案时,需采用以下技术手段:1.传感器技术:利用传感器对隧道支护结构、地下水位和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常用的传感器有激光测距仪、GPS、倾斜仪、水位计、温湿度计和气体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监测中心,以便及时分析和处理。

2.数据传输与存储技术:监测数据的传输和存储是监控量测方案的重要环节。

可以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测中心。

同时,需要建立合适的数据库和数据存储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查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重点公路杭州至兰州线重庆巫山至奉节段楚阳隧道监控量测方案中铁二十二局巫奉A1标2011年10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楚阳隧道监控量测方案一、工程概况楚阳隧道重庆境内段楚阳隧道为一座上、下行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特长隧道。

楚阳隧道位于湖北省巴东县沿渡河镇红岩村至重庆市巫山县楚阳乡和平村之间,进口位于湖北省巴东县境内红岩村三尖角两条冲沟交汇处,出口位于巫山县楚阳乡和平村范家河与其分支冲沟交汇处,隧道最大埋深约585m。

本次施工组织设计仅为隧道处于重庆境内部分,左线长2824.907m(ZK0+012.093~ZK2+837),右线长2884m(YK0+011~YK2+895)。

左线曲线半径R=1500m,缓和曲线长度Ls=240m;右线曲线半径R=1420m,缓和曲线长度Ls=253.521m。

隧道左洞为双向坡:0.8%,-0.7%;隧道右洞为双向坡:0.8%,-0.54766%(湖北至巫山方向上坡为正)。

隧道中部布置了3处车行横通道,4处人行通道,以方便左右隧道洞内的联系和发生事故时的救援和逃生,当隧道发生火灾等事故时,左右洞互为救援和逃生通道。

隧道净宽:0.75+0.5+2*3.75+0.75+0.75+0.75=10.25m隧道净高:5.0m隧道计算行车速度:80km/h二、编制目的为确保监控量测工作顺利正常开展,了解围岩状态,及时反馈信息于设计和指导施工,调整支护参数和二衬施作时间,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的长期稳定性,有效保护周边环境,尽量降低监控量测费用,减少对工程施工的干扰,同时为加强监控量测实施人员规范操作,全面掌握监控量测实施全过程,结合隧道工程特点,制定本方案。

三、组织机构及作业程序3.1 组织机构为保证监控量测工作正常有序开展,本项目部建立总工程师负责的管理体系,工程部和安质部负责对隧道的监控量测进行日常检查、指导和重大问题上报工作。

并成立监控量测小组,制定各岗位职责,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总负责人: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监控量测工作组织安排和重大问题的处理。

主管部门:工程部、安质部,负责监控量测全面管理,日常检查、指导和重大问题上报工作,并参与重大问题的处理。

监控量测负责人:测量队负责主管监控量测组工作,掌握监控量测工作状态,分析和上报有关监控量测数据和情况,制定处理措施,下达技术交底资料。

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开展监控量测工作,并对监控量测结果负责,分析监控量测数据和上报监控量测动态。

现场监控量测实施人:监控量测组员(操作人员和资料员),操作人员负责现场监控量测具体实施,负责测点的布设和保护,及时取得监控量测数据;资料员负责监控量测资料的收集、整理、签认、汇总和归档等资料管理工作。

3.2 作业程序(1)熟悉资料(施工图纸、规范和作业指导书等);(2)布点量测;(3)取得数据;(4)整理签认;(5)分析处理;(6)位移管理;(7)信息反馈;(8)工程对策;(9)资料归档。

四、技术要求4.1 量测仪器量测仪器配备:数码相机、收敛仪、全站仪、水准仪、塔尺、钢尺等。

辅助工具:爬梯、手电筒及其它辅助工具。

4.2 量测项目根据设计要求,结合楚阳隧道具体情况,确定围岩量测必测项目(见表4-1)。

表4-1 围岩量测必测项目序号监测项目测试方法和仪表测试精度备注1 净空变化隧道净空变化测定仪(收敛计)0.5~1mm 一般进行水平收敛量测2 拱顶下沉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仪、钢尺0.5~1mm3 地表下沉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仪、塔尺0.5~1mm隧道浅埋段必测(H0≤2b)4 地质和初期支护观察每次开挖后对开挖面进行观测,如发现异常应立即进行处理;对已施工的区段每天至少观察一次,发现结构开裂、突出等异常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了解隧道支护结构及围岩地稳定情况4.3 监控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原则4.3.1 净空变化测点和拱顶下沉测点量测仪器、测试精度、量测断面、间距测点数量按表4-2进行。

4.3.2 净空变化测点和拱顶下沉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测点布置时应避开钢架和脱空回填处,将测点布置在两榀钢架之间。

净空变化、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浅埋地段)等必测项目必须设置在同一断面。

表4-2 量测仪器、测试精度、断面间距、测点数量测线。

4.3.3 全断面开挖时,收敛量测点应布置在起拱线以下1m左右位置;台阶法开挖时,上台阶收敛量测点应布置在上下台阶界面以上1m左右位置,下台阶收敛量测点应布置在上下台阶界面1m左右位置。

4.3.4 浅埋隧道(H0≤2B,H0—隧道埋深,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测点,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应符合表4-3要求。

表4-3 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4.3.5 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2~5m。

在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隧道中线两侧量测范围不应小于H0+B,地表有控制性建(构)筑物时,量测范围应适当加宽。

其测点布置如图4-4所示。

图4-4 地表沉降横向测点布置示意图4.4 监控量测频率4.4.1 监控量测的频率应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及位移速度按表4-5确定。

由位移速度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和由距开挖面的距离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之中,原则上采用较高的频率值。

当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地质时,应增大监控量测频率。

在塑性流变岩体中,位移长期(开挖后两个月以上)不能变化时,量测要继续到每月为1mm为止。

表4-5 量测频率表下沉量测在开挖面前方隧道埋置深度与隧道开挖高度之和处开始,直到衬砌结构封闭、下沉基本停止时为止。

4.4.3 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地质素描及数码成像,必要时应进行物理力学试验。

开挖面地质素描、支护状态、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的描述应每施工循环记录一次。

特殊情况下应增大描述频率。

4.4.4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选测项目可以采用和必测项目相同的量测频率。

4.5 监控量测控制基准4.5.1 监控量测控制基准包括隧道内位移、地表沉降、爆破振动等,应根据地质条件、隧道结构的长期稳定性、隧道施工安全性,以及周围建(构)筑物特点和重要性等因素制定。

4.5.2 隧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可参照表4-6选用。

表4-6 跨度7m≤B≤12m隧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软质围岩隧道取表中较大值。

表列数值可在施工中通过实测资料积累作适当修正。

2 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指两拱脚测点间净空水平变化值与其距离之比,拱顶相对下沉指拱顶下沉值减去隧道下沉值后与原拱顶至隧底高度之比。

3 墙腰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值可按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值乘以1.1~1.2后采用。

4.5.3 位移控制基准应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由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按表4-7要求确定。

地表沉降控制基准应根据地层稳定性、周围建(构)筑物的安全要求分别确定,取小值。

表3-7 位移控制基准3.5.4 根据位移控制基准,可按表4-8分为三个管理等级。

表4-8 位移管理等级4.5.4 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应根据控制基准,结合时态曲线形态判别。

采用分部开挖法施工的隧道应每分部分别建立位移控制基准,同时应考虑各分部的相互影响。

4.5.5 一般情况下,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满足下列要求时进行:①隧道水平净空变化速度及拱顶或底板垂直位移速度明显下降;②隧道位移相对值已达到总相对位移量的90%以上;③对浅埋、软弱围岩等特殊地段,应视现场具体情况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

5.地质和初期支护观察地质和初期支护观察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已施工区段初期支护观察及地表观察。

5.1开挖工作面观察在每次开挖后进行一次,内容包括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工作面稳定状况、围岩变形等。

当地质情况无变化时,可每天进行一次,观察应绘制开挖工作面略图并作好地质素描,填写工作面状态记录表及围岩级别判定。

5.2对已施工区段初期支护的观察每天一次,观察内容包括喷砼、锚杆、钢架的状况,以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5.3洞外观察包括洞口地表情况、地表沉陷、边仰坡的稳定、地表水渗透的观察。

五、监控量测方法5.1 时间要求洞内、外观察和地表沉降观测根据本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

净空变化和拱顶下沉量测布点应在开挖后至初喷前进行,若围岩出现变化异常应尽早布设;初始读数在每次开挖后12小时内取得,最晚不得迟于24小时。

5.2 洞内、外观察洞内观察可分为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地段观察两部分。

其中,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数码成像,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况记录表,并与勘察资料进行对比;已施工地段观察,应记录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变形和二次衬砌等工作状态。

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和洞身浅埋段,记录地表开裂、地表变形、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漏情况等,同时还应对地面建(构)筑物进行观察。

5.3 净空变化量测5.3.1 根据围岩条件确定量测间距埋设测点,并按规定量测频率进行量测。

主要原理:每次测出两点间净长,求出两次量测的增量(或减量),即为此处净空变化值。

读数时读三次,然后取其平均值,并按附表记录。

5.3.2预埋测点由钢筋加工而成,采用冲击电锤或风钻钻孔,埋入钢筋采用直径不小于20mm的螺纹钢,前端外露钢筋与埋入钢筋焊接,直径不小于6mm,加工成180°弯钩或三角形钩。

测点用快凝水泥或锚固剂与围岩锚固稳定,埋入围岩深度不小于20cm,若围岩破碎松软,应适当增加测点埋入深度。

5.3.3 量测方法①检查预埋测点有无损坏、松动,并将测点灰尘擦净。

②把净空收敛仪的尺头及尺架挂钩分别固定在预埋测点孔内,选择合适的尺孔,将尺孔销插入,用尺卡将尺与联尺架固定。

③调整调节螺母,记下钢尺在联尺架端时的基线长度与数显读数。

为提高量测精度,每条基线应重复测三次取平均值。

当三次读数极差大于0.05mm 时,应重新测试。

每次开挖后12h内取得初读数。

④测试过程中,若数显读数已超过25mm,则应将钢尺收拢(换尺孔)重新测试,两组平均值相减,即为两尺孔的实际间距,以消除钢尺重孔距离不精确造成的测量误差。

⑤一条基线测完后,应及时逆时针转动调节螺母,摘下收敛仪,打开尺卡收拢钢尺,为下一次使用作好准备。

5.4 拱顶下沉量测5.4.1 采用精密水准仪和铟钢挂尺进行。

主要原理:通过测点不同时刻相对标高,求出两次量测的差值,即为该点的下沉值。

读数时应该读三次,取平均值,并按附表记录。

按规定量测频率进行量测。

5.4.2 在隧道拱顶轴线附近通过焊接或钻孔预埋测点,测点应与隧道外监控量测基准点进行联测。

拱顶下沉量测测点布置在拱中,每断面布置一点,布设原则和间距按规定进行。

预埋测点由钢筋加工而成,钢筋直径不小于6mm,前端加工成180°弯钩或三角形钩。

测点用快凝水泥或锚固剂固定在拱顶选定位置,埋入围岩深度不小于20cm,若围岩破碎松软,应适当增加测点埋入深度。

5.4.3 量测方法:设置水准基点(水准基点选择在围岩稳定地段设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