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发展史话wgc共37页共37页文档
001麻醉发展史
001麻醉发展史第一章麻醉发展史现代麻醉学的历史不过150余年,是医学领域中一个新兴的学科。
这门学科是随着医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临床工作的需要,集中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有关理论,应用近代科学技术成果于临床而建立起来的,目前已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50余年我国麻醉工作者几代人不懈的努力,麻醉学科有了很大的发展拓宽了麻醉工作的范畴和领域,加强了各级医院的麻醉科室建设,培养了大批的麻醉专业人才,专业队伍日益扩大,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建国以来取得了很大成绩。
今后麻醉工作者将更好的发扬救死扶伤精神,作好各项麻醉工作,继承和发扬麻醉先辈开创的事业,培养一代新人,在临床上作出优异成绩,促进我国麻醉学的现代化,同时推动其他医学学科的发展,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潮流共同前进。
第1节麻醉的基本概念及发展一、麻醉的基本概念医学是在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长期过程中形成的。
以后有衍化出临床医学内、外、妇产等分支学科。
尽管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才出现“麻醉”的概念,但在人类遭遇各种伤害和手术引起的疼痛时渴求寻找解决疼痛的方法。
因此,麻醉与医学和外科手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麻醉(anesthesia,希腊文narcosis),顾名思义,麻为麻木麻痹,醉为酒醉昏迷。
因此麻醉的含义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
麻醉学(anesthesiology)则是运用有关麻醉的基础理论、临床知识和技术以消除病人手术疼痛,保证病人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一门科学。
二、麻醉概念的发展麻醉和麻醉学的范畴是近代医学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且不断地更新变化。
随着外科手术及麻醉学的发展,麻醉已远远超过单纯解决手术止痛的目的,工作范围也不局限于手术室,因而麻醉和麻醉学的概念有了更广的含义。
它不仅包括麻醉镇痛,而且涉及麻醉前后整个围手术期的准备与治疗,监测手术麻醉时重要生理功能的变化,调控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以维护病人生理功能,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为病人安全度过手术提供保障,一旦遇有手术麻醉发生意外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紧急措施抢救病人。
麻醉的发展历程从古至今的麻醉技术演变
精准麻醉:通过 基因检测等技术 实现个体化麻醉 方案的制定,提 高麻醉效果和降
低副作用
无创麻醉:发展 非侵入性的麻醉 技术,减少患者
痛苦和并发症
绿色麻醉:研究 新型麻醉药物和 替代技术,降低 对环境的影响和 患者身体的负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感谢观看
汇报人:
添加 标题
安全性问题: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如呼吸抑制、心律失常等
添加 标题
患者个体差异:每个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反应都不同,需要根据个体差异制定合适的 麻醉方案
添加 标题
麻醉效果评估:如何准确评估麻醉效果,确保患者安全和舒适
未来麻醉技术的发展趋势
添加 标题
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麻醉剂量的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控制和麻醉效果的实时 监测。
手术的发展历程:从古代中医到现代外科手术的进步
添加 标题
麻醉与手术的配合:从最初的简单麻醉到现代麻醉技术的应用
添加 标题
麻醉与手术的协同发展:如何更好地配合,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舒适度
05
现代麻醉技术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现代麻醉技术的挑战
添加 标题
技术更新:麻醉技术不断更新,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
动化设备
优点:提高麻醉效果, 减少副作用,降低医
疗风险
应用:广泛应用于各 种手术和治疗中,提 高了医疗质量和患者
安全
03
麻醉药物的进步
麻醉药物的种类
吸入麻醉剂:如乙醚、氟 烷等
静脉麻醉剂:如丙泊酚、 咪达唑仑等
肌肉松弛剂:如琥珀胆碱、 维库溴铵等
镇痛药:如吗啡、芬太尼 等
麻醉辅助药:如阿托品、 东莨菪碱等
麻醉护理学发展史ppt课件
2.1 美国
2021/5/11
❖2.1.5.4 麻醉护士资格认证方式 ❖ 考试:
美国认证麻醉护士资格考试始于1945年6月 4日,当时有92名考生参加了考试。1978年美 国开始强制性认证资格考试。现在每年有大约 1300名至1700名毕业的学生去参加麻醉护士认 证考试。
30
2.1 美国
2021/5/11
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制定麻醉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管理办法制定麻醉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管理办法43毕业后教育建立题库及确定考试办法90wwwthemegallerycom基地建设完善技能培训实验室完善技能培训实验室组建麻醉护理单元组建麻醉护理单元落实各项职责制度和工作流程落实各项职责制度和工作流程获得卫生厅同意获得卫生厅同意全面系统培训师资全面系统培训师资43毕业后教育通过培训委员会的验收成立医院领导小组给以人财物和政策支持成立医院领导小组给以人财物和政策支持91wwwthemegallerycom43毕业后教育毕业后教育试点全面推开按照麻醉学研究会太原麻醉专科护士论证会的建议和麻醉专科护士专家咨询委员会提出的方案已在江苏山西山东广州湖北等多地开始进行毕业后教育培训的尝试
21
2.1 美国
2021/5/11
❖1931年 美国成立麻醉护士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Nurse Anesthetists,AANA), 下属的麻醉护士教育理事会(COA)负责制 定教育标准和指导方针,为私立和公立的与 麻醉护士及其执业活动相关的实体提供咨询 出版麻醉护士杂志(Nurse Anesthetists)。
18
2.1 美国
2021/5/11
Alice Magaw是19世纪最著名的麻醉护士, 她于1889年在明尼苏达州的罗切斯特 St.Mary’s医院工作。
中国麻醉学科发展历史回顾课件
学习交流PPT
51
(三)正式成为独立学科阶段 (1979~1989年)
✓全国各地建立麻醉学专业委员会 ✓专业杂志创刊发行 ✓徐州医学院麻醉学系 1985
学习交流PPT
52
专业杂志创刊发行
✓《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1980 徐州) ✓《中华麻醉学杂志》(1981 石家庄) ✓《临床麻醉学杂志》(1985 南京)
世界麻醉学发展简史
学习交流PPT
1
没有麻醉之前的外科手术
1、放血
2、捆绑
3、用棍子敲昏患者学习交流PPT
3
李斯顿飞刀
✓在使用麻醉剂之前,由于手术时病人十分痛苦,休克极多, 迫使手术向快速方向发展。俄国外科医生皮罗果夫科三分钟 锯断患者大腿,半分钟切去患者乳房。法国名医让·多米尼 克·拉里24小时为200名病人做完了截肢手术。
尚德延教授
学习交流PPT
24
向中国麻醉学的先驱者们致敬
学习交流PPT
26
中国近代麻醉学发展历史
学习交流PPT
27
新中国的麻醉史
• (一)初创与早期发展阶段(1949~1966) • (二)“文化大革命”及其恢复阶段(1966~1979) • (三)正式成为独立学科阶段(1979~1989) • (四)快速发展阶段(1989~至今)
20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麻醉技术和麻醉知 识有了明显地提高,蛛网膜下腔阻滞已经安全地 用于12~68岁的患者,报道的成功率达99.31%,相 关死亡率为0.063%。开展了包括臂丛神经阻滞和 股神经阻滞在内的各种神经阻滞,臂丛神经阻滞 的成功率为84%。硫喷妥钠和环丙烷等各种麻醉药 在西方国家首次使用后,很快就以中文的形式, 介绍到我国。
麻醉发展史
麻醉发展史LT麻醉术的发展史任何高水平的外科手术,离不开麻醉,没有病人的无痛,安静状态。
任何手术都是一句空话。
麻醉(anesthesia, narcosis)的原意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感觉,以达无痛的目的;我国很早以前就有关于手术麻醉的传说和记载,例如“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就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很久以来就千方百计寻找治病止疼的良药。
《列子·汤问篇》和《史记·扁鹊列传》就有春秋战国时代著名医学家进行外科手术的记载。
公元2世纪,我国伟大的医学家华佗发明了“麻沸散”,据《后汉书·华佗列传》、《三国志·华佗列传》中记载:“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即醉无所觉,因剮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敷以神膏,四、五日创(疮)愈,一月之间皆平复”。
说明在1700多年前,华佗就已经使用全身麻醉进行腹腔手术。
麻醉学(anesthesiology)也就是研究消除病人手术疼痛,保证病人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一门科学。
随着外科手术及麻醉学的发展,麻醉已远远超出单纯解决手术止痛的目的,工作范围也不局限于手术室,因而麻醉和麻醉学的概念有了更广的含义。
它不仅包括麻醉镇痛,而且涉及麻醉前后整个围手术期的准备与治疗,以维护病人生理功能,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为病人安全地度过手术提供保障。
此外,还承担危重病人复苏急救、呼吸疗法、休克救治、疼痛治疗等,成为一门研究麻醉镇痛、急救复苏及危重症医学的综合性学科,它既包含有基础医学各学科中有关麻醉的基础理论,又需要广泛的临床知识和熟练的技术操作。
溴铵、阿曲库铵等肌松药,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随着麻醉方法和仪器设备的改进,监测技术的进步,各种辅助药的配合应用,能够准确地掌握麻醉药的剂量和浓度,极大地提高了麻醉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针灸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人民治病止痛的重要方法,有“伏羲制九针”的传说。
麻醉技术的发明与进展
06
结论
麻醉技术对医学的贡献
手术安全性的提高
麻醉技术的发明使得手术能够在无痛、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大 大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和患者的痛苦。
手术范围的扩大
麻醉技术的出现使得许多原本无法进行的手术得以实施,如心、胸、 脑等重要脏器的手术。
促进医学研究的发展
麻醉技术为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使得许多复杂、高 风险的手术和研究得以顺利进行。
01
急救复苏是麻醉技术在紧急医疗 救治中应用,主要涉及对心跳 骤停、呼吸衰竭等危急情况的紧 急处理。
02
急救复苏中,麻醉技术主要用于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操作,以 维持病人的生命体征,为进一步 治疗争取时间。
慢性疼痛治疗
慢性疼痛治疗是麻醉技术在疼痛管理 方面的应用,主要涉及对长期慢性疼 痛患者的治疗和管理。
麻醉药物的发现
麻醉药物的种类
除了乙醚和氯仿,还有许多其他麻醉药物被陆续发现,如氟烷、异氟烷、地氟 烷等。
麻醉药物的改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麻醉药物不断得到改进,以提高安全性、有效性及可控 性。
02
麻醉技术的发展历程
麻醉技术的初期发展
01
麻醉技术的起源
麻醉技术最初起源于19世纪初,当时人们开始尝试使用各种气体和药物
古代医生采用放血、拔罐、按摩等手 段减轻患者疼痛,同时也使用一些具 有麻醉作用的草药用具,如古希腊医 师希波克拉底时代使用的莨菪。
现代麻醉技术的开端
无痛手术需求
随着外科手术的发展,患者对于 手术疼痛的恐惧逐渐显现,促使 医生寻求无痛手术的方法。
乙醚和氯仿的发现
19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乙醚和 氯仿具有麻醉作用,并开始用于 外科手术,标志着现代麻醉技术 的诞生。
带你了解麻醉的历史
带你了解麻醉的历史发表时间:2020-12-14T02:43:21.063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2期作者:李升文[导读]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疾病,为了挽救我们的生命,就需要找到“救命稻草”。
成都天府新区人民医院 610213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疾病,为了挽救我们的生命,就需要找到“救命稻草”。
虽然现代文明已经高度发展,但人心并未改变,人们对于疾病,仍然是恐惧的。
那么,在治疗的过程,我们需要面对一个治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技术手段,让病人感知不到疼痛,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以及心里负担。
那么,是谁在负责这一过程呢?是的,你没猜错,就是麻醉医生。
或许有朋友不理解,明明麻醉医生又不是做手术的医生,为什么麻醉医生会起到关键作用呢?1.麻醉到底是什么?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若一台手术没有麻醉医生,那么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患者都要忍受巨大的痛苦):进行手术前,需要用冰块或者冰水敷在需要动手术的地方,经过低温的“麻醉”,皮肤在短时间内会出现麻木,失去知觉;还有的大力出奇迹,用力气说话,让皮肤失去知觉;而痛感最低的则是饮酒,通过酒精作用,麻醉神经,让其失去知觉;更有甚者,在最早期为了让患者感知不到疼痛,直接将其敲晕的做法。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也能够明白,麻醉医生在手术中的作用了吧。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彻底的了解一下麻醉的发展史吧,希望让大家对麻醉有清晰的认识,并未大家提供帮助。
通俗易懂的讲,为了让病人在手术过程中,配合医生的治疗,用物理方式使患者失去部分或全部机体短暂的失去感知,进而不会感觉到疼痛。
这不仅帮助患者减轻了心理负担,还让医生能够更加顺畅的进行手术。
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利大于弊的。
因此,麻醉在一台手术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现在进行的每台手术,几乎都需要进行麻醉,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2.麻醉科到底是干什么的?麻醉科是医院众多科室之一,在各项医疗活动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那么,麻醉科的日常主要是怎样的呢?麻醉医生主要是负责什么呢?其实,说白了,麻醉医生就和医院里的内科医生差不多。
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发展历程
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发展历程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麻醉药物在手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麻醉药物主要是通过阻断人体感觉和意识的传递来达到麻醉作用,从而使病人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或任何不适感。
一、麻醉药物作用的机制麻醉药物作用的机制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再摄取。
这些神经递质包括前列腺素、乙酰胆碱、多巴胺等等。
不同的麻醉药物对这些神经递质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中,大多数麻醉药物可以增强GABA的作用,以及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作用,从而抑制大脑特定的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作用,达到麻醉的效果。
二、麻醉药物的发展历程麻醉药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埃及时期。
古埃及人使用大黄蜜、芝麻油和毒莎草等天然药物进行麻醉。
然而,由于这些药物的控制难度较大,因此使用效果极不理想。
自18世纪开始,麻醉科技发生了质的飞跃。
英国外科医生William T.G.Morton使用乙醚成功地为病人进行了手术麻醉,标志着麻醉药物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之后,人们发掘出来的麻醉药物如乙醚、氧化氮等成为常用的外科手术麻醉药物。
这些麻醉药物效果显著,但是由于其挥发性和易燃性较大,因此非常危险,往往会导致手术时发生意外。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逐渐开发出了一系列的理想麻醉药物,包括芬太尼、丙泊酚、异丙酚等。
三、麻醉药物的应用现状随着技术的进步,麻醉药物越来越安全高效。
目前,芬太尼、丙泊酚、异丙酚、罗库溴铵等麻醉药物已经成为常规使用的麻醉药物,其中罗库溴铵用于肌肉松弛,芬太尼及其类麻醉剂用于控制术中疼痛。
这些麻醉药物具有快速、可控、可预测、低剂量、少副作用等优点,可以满足不同种类、不同难度、不同持续时间的手术需求。
总的来说,麻醉药物是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进步,麻醉药物不断发展,越来越安全、可靠,可以满足不同手术需求。
麻醉学的发展历程与2024年展望培训课件
现代麻醉学成就
现代麻醉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涉及临床麻醉、重症监测、疼 痛诊疗等多个领域。
麻醉学在保障手术安全、提高手术效率、减轻患者痛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 作用。
现代麻醉学还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药物,如靶控输注、超声引导技术等, 以进一步2024年麻醉学展望
技术进步与新疗法
国际合作与交流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合作与交流 日益频繁,为麻醉学领域的学术 研究和经验分享提供了更多机会 。
应对策略与建议
加强人才培养
01
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麻醉医生的数量和质量,以满足日
益增长的手术需求。
技术创新与应用
02
鼓励和支持麻醉学领域的科技创新,将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
临床实践,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患者安全问题
麻醉过程中的患者安全问题始终存在,如何降低麻醉风险、提高患者 安全性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机遇与前景展望
技术发展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如精准医 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为麻醉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 机遇和可能性。
社会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 化,手术需求不断增加,为麻醉 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应 用前景。
最新研究成果
介绍近年来麻醉学领域的 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 ,包括新型麻醉药物、技 术和设备等。
案例分享
分享一些经典或具有代表 性的临床案例,以提高学 员对麻醉学的理解和应用 能力。
对未来的期望与展望
继续深入研究
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深入研究麻醉学 领域的基础和临床问题,推动学科发
展。
加强国际合作
期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 麻醉学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国际合作与交流
麻醉学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共44页文档
Golden Epochs of Anesthesiology
I. Epoch of inhalation anesthesia, 1846.
ETHER DAY. 3
Successful public demonstration 10/16/1846 at MGH.
Ether Dome, now a national shrine.
The anniversary of Long’s great accomplishment, March 30th, is celebr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Doctor’s Day”, and all medical specialties are honored.
The easiest pain to bear is someone else’s.
Seishu Hanaoka, 1760-1835. 2
“Angel of Medicine.” Duty to relieve pain. “Tsusensan” 1805. Mother and wife
Featured on US Postage stamp.
Golden Epochs of Anesthesiology
III. Epoch of intravenous anesthesia, 1932.
John S. Lundy, 1894-1973
1903 Barbitone synthesis by Fischer, Berlin, Nobel Prize.
Virginia Apgar 1909-1974. 6
Devised a system for grading the newborn’s condition, “Apgar Score.”
麻醉技术的发明与进展
• 麻醉技术的起源 • 麻醉技术的种类与原理 • 麻醉技术的应用领域 • 麻醉技术的挑战与前景 • 新型麻醉技术的探索与研究 • 案例分享:著名麻醉技术事件与人
物
01
麻醉技术的起源
古代麻醉技术的探索
麻醉史的开端
外科手术的局限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了对麻醉技术 的探索。
尽管古代有草本麻醉的发现,但由于 缺乏有效的麻醉技术,许多外科手术 仍然非常痛苦和危险。
详细描述
非侵入性神经刺激麻醉是一种新型的神经调控技术,通过刺激神经来达到麻醉和镇痛的 效果。基因工程麻醉则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来调控麻醉药物的代谢和作用机制,以达到 更精确和安全的麻醉效果。这些新型麻醉技术的探索为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
性。
06
案例分享:著名麻醉技术事件与 人物
著名麻醉技术事件
的麻醉药物问世。
麻醉过程的智能化
02
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未来可以实现麻醉过程的智能化
管理,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和效率。
精准麻醉
03
通过基因检测和个性化治疗,未来可以实现精准麻醉,使每个
患者都能获得最佳的麻醉效果。
未来麻醉技术的展望
无创麻醉
无创麻醉技术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是未来麻醉技术的 重要发展方向。
复合式麻醉技术
复合式麻醉技术是同时或先后使用多 种麻醉药物或方法,以达到更好的麻 醉效果和安全性。
VS
复合式麻醉技术可以减少单一药物或 方法的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的发生率。
麻醉技术的原理
麻醉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神经元 活动,使患者进入可控制的意识丧失状态。
不同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作用部位不同,但 最终目的是通过影响神经递质或离子通道等, 改变神经元活动,产生麻醉效果。
麻醉护理学发展史
成熟阶段中,麻醉护理学逐 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拥 有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体系。
这一时期,麻醉护理学不仅关 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还 开始关注患者的整体护理和术
后恢复。
现代麻醉护理学的进步
01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提 高,现代麻醉护理学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麻醉护理学发展史
目录
Contents
• 麻醉护理学起源 • 麻醉护理学的发展 • 麻醉护理学的现状 • 麻醉护理学的未来展望 • 总结
01 麻醉护理学起源
古代麻醉护理学
古代文明对麻醉的认识
古代文明中,人们通过一些植物、动 物或矿物等发现了具有麻醉作用的物 质,如古代中国使用曼陀罗花、欧洲 使用乌头等。
机遇
随着医疗保健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麻醉护理学的需求越来越大。政府和医疗机构也加大了对 麻醉护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同时,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我国麻醉护理学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和技术,加速发展。
04 麻醉护理学的未来展望
麻醉护理学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监测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麻醉护理将更加依赖于智能化监测设备, 实现实时、精准的病人监测。
麻醉护理研究
近年来,我国麻醉护理学研究逐渐增多,涉及领域包括临 床实践、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等。通过研究,我国麻醉护 理学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技术和方法,以提高手术病人的 安全和舒适度。
麻醉护理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尽管麻醉护理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学科建设不够完善、专业人才缺乏、临床实践和研究 水平有待提高等。此外,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麻醉护理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
麻醉
纠正或改善病理生理状态:
休克,酸中毒,水电平衡紊乱,贫血;
呼吸、循环、肝、肾功能; 抗高血压药,抗凝药的应用
术前禁食、禁水:
成人:禁食8-12h,禁水4h
小儿禁食禁水时间(hr)
年龄
<6月 6~36月
奶/食物
4 6
清水/糖水
2 3
>36月
8
3
麻醉前用药
●
目的:
*镇静:安定,合作,遗忘 *镇痛:解除疼痛,增强麻 醉效果 *减少分泌物 *消除不良反射
半个世纪以来麻醉学的发展
1942 箭毒用于临床麻醉 1943 合成利多卡因 1946 杂志出版 1950s 心内手术开展 1956 氟烷用于临床 1972 安氟醚问世 80s 肌松药的研究、麻醉监测和安全问题 90s 临床麻醉使病人更安全发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Morton
绪
论
麻醉(anesthesia)一词的原意是指“
6.全身麻醉维持
(Maintenance)
维持期的任务:维持适当深度
和循环、呼吸功能的稳定,满 足不同时期手术的要求
吸入麻醉药维持
静脉麻醉药维持
复合全身麻醉
7.全身麻醉深度的判断
乙醚麻醉分期的基本点,仍可作
为当今临床麻醉中判断和掌握麻 醉深度的参考。
根据复合应用的药物对意识、感
分类: (1)去极化类:琥珀胆碱 *突触后膜呈持续去极化状态 *作用开始时出现肌颤 *不能以新斯的明桔抗 (2)非去极化类:箭毒,维库溴胺等 *占据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乙酰胆碱量不变,但不能发挥作用 *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可以桔抗
常用肌松药
麻醉发展史话
Crawford Williamson Long
第十页 ,共十八页 ,2022年 ,8月28日
吸入麻醉剂 乙醚发明史话
莫顿 • 美国牙科医生
先生 , 目睹了韦尔斯使用一氧化氮的失败 ,决定另寻一种比较可靠的麻醉剂。
种抑制的特点主要是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丧失。
第三页 ,共十八页 ,2022年 ,8月28日
麻醉发展史
• 麻醉发展的三个阶段:
– 古代麻醉发展阶段 ――麻醉的发现与萌芽 – 近代麻醉发展阶段 ― ― 临床麻醉学的形成 – 现代麻醉学的发展阶段
第四页 ,共十八页 ,2022年 ,8月28日
第一 阶段: 古代麻醉发展阶段 ― ―麻醉的发现与萌芽
病人痛得大叫起来 , 韦尔斯为此增加剂量 ,然而病人却不幸死亡。
• 科尔顿一惯谦虚对已 ,保持着绅士举止的古老遗风 。他默认了韦尔斯在众目睽睽下对 自己成果的盗取 , 继续从事着一氧化氮止痛的活动。
第十六页 ,共十八页 ,2022年 ,8月28日
第三阶段: 现代麻醉学的发展阶段
• 进入2 0世纪50年代 ,在临床麻醉学发展的基础上 ,麻醉的工作范围与领域进一步 扩展 ,麻醉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充实提高,麻醉操作技术不断改进完善, 麻醉学科和专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迈进了现代麻醉学的发展第三阶段。
• 1844年 ,美国人科尔顿-在纽约求学期间 ,也发现了“笑气 ”的麻醉作用。为了筹
措学费 ,科尔顿在纽约街头公开这种可以让病人兴奋的神秘气体 ,这笔投机生意让 他获得了一笔小小的收入。
第十五页 ,共十八页 ,2022年 ,8月28日
麻醉学的发展历程及未来-精选文档44页
Ether
“Sweet vitriol” discovered 1275 by Spanish chemist Raymundus Lullius.
1540, synthesis of ether described by German scientist, Valerius Cordus.
NMBAs
1812 Waterton brought “woorara” from Guiana to England, inoculated 3 donkeys, 2 died, one survived with tracheostomy and IPPV.
The anniversary of Long’s great accomplishment, March 30th, is celebr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Doctor’s Day”, and all medical specialties are honored.
Neuromuscular Blocking Drugs
1942 Curare first used clinically by Griffith and Enid Johnson in Montreal.
Paleopharmacology of curare
Paleopharmacology of curare
Virginia Apgar 1909-1974. 6
Devised a system for grading the newborn’s condition, “Apgar Score.”
Promoted R.A. which relieved labor pain without interfering with the baby.
麻醉的发展历程
气管插管术气管插管适应症气道保护能力受损1.不能有效自主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2.下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或气道出血,自主清除能力较差气道梗阻存在急性呼吸道阻塞、损伤、狭窄、气管食管瘘等,影响通气严重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和呼吸治疗1.需有创机械通气治疗2.无创通气失败或疗效不佳3.中枢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低通气状态4.减少呼吸功心跳骤停或严重循环功能障碍经口气管插管禁忌症或相对禁忌症张口困难或口腔空间小,无法经口插管严重喉头水肿、急性喉炎、喉粘膜下血肿头颈部无法后仰(如怀疑有颈椎骨折)但当气管插管作为抢救病人生命所必须采取的抢救措施时,均无绝对禁忌症。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通常用于自主呼吸存在的非紧急抢救情况下的患者禁忌症:紧急抢救严重鼻或颌面骨折凝血功能障碍颅底骨折鼻或鼻咽部梗阻困难气道定义经过训练的医师,试行气管插管3次不成功或超过10min如何评估预测和处理?困难气道的预测颈部活动度(排除可能存在颈髓损伤的患者):最大限度的屈颈到伸颈的活动范围,正常值>90。
若< 80。
存在插管困难。
甲颏间距:颈部完全伸展时甲状软骨切迹至颏突的距离,若≥6.5cm,插管无困难;若<6cm (四横指),经口气管插管存在困难。
张口度:最大张口时,上下门齿之间的距离。
正常值约4.5cm(或三横指);若<3cm,存在插管困难。
困难气道的预测舌咽部组织的可见度(Mallampati气道分级):最大张口位伸舌后根据检查者所见患者软腭、悬雍垂、咽后壁的可见度判断是否存在困难插管Ⅰ级可见软腭、悬雍垂、咽后壁Ⅱ级可见软腭、咽峡弓、悬雍垂Ⅲ级可见软腭、悬雍垂根部Ⅳ级可见软腭Ⅲ、Ⅳ级可能存在插管困难困难气道的预测Cormack及Lehane分级:根据喉镜下所所见分为四级Ⅰ级声门可完全显露Ⅱ级仅能见到声门后联合Ⅲ级仅能见到会厌的頂缘Ⅳ级看不到喉头的任何结构Ⅲ、Ⅳ级可能存在插管困难气道困难插管的处理原则插管前准备预充氧采用面罩和简易呼吸囊、呼吸机或麻醉机,给患者人工通气(FiO2100%)4-5min。
麻醉药发展史
麻醉药发展史麻醉药发展史如果不小心割破了手指或是摔破了膝盖,那种疼痛的滋味是难以忍受的。
可是如果在不麻醉的情况下做外科手术,那种滋味更难以想象。
好在现在有了多种麻醉药:全身麻醉药、局部麻醉药,做什么外科手术都不会感到疼痛了。
可是,你可知道在麻醉药发现以前的情形吗?19世纪中叶以前,西方外科手术就是在没有麻醉药的情况下进行的。
那时的病人做外科手术就好像是犯人受残酷的刑罚一样。
外科医生的“铁石心肠”让人生厌。
医生自己也承认这种手术令他们反胃。
因此,无痛外科手术是病人乞求、医生所向往的。
也有过一些方法,例如用冰水浸泡或淋洗欲进行手术的部位,使其冷冻麻木,或用力压患处使之麻木,或让病人饮酒至大醉,或在威士忌酒中加入鸦片等,但是这些方法都不能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痛苦。
据说有医生让助手用木棒猛击病人的头部,使病人昏过去再做手术的事情。
在西方,麻醉药的发现与化学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麻醉药的发现是化学家与医生密切合作的结果。
(一)笑气的发现麻醉药的发现要追溯到18世纪后叶,英国的杰出化学家普利斯特列和法国的拉瓦西对空气中氧的发现和氧的效用的认识。
普利斯特列在1771年制造出氧气,1772年制造出了氧化亚氮,这就是后来成为第一种麻醉药——笑气。
1775年他报告了他的发现,并指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
他把老鼠分别放在密闭的同体积的氧气和空气中,在氧气中的老鼠可以活的时间更长。
拉瓦西的研究则侧重于氧气与呼吸的关系,他通过实验表明空气中有两种气体,一种与燃烧和呼吸有关,另一种是惰性的。
他发现动物对氧的消耗与从事的活动和喂养的食物类型有关,还和环境的温度有关。
他的这些观察已涉及到呼吸的基础理论问题。
由于人们对氧气在呼吸及维持生命中作用的了解,后来在吸入性全身麻醉药中都需要加入一定比例的氧气,这不能不说是与普利斯特列和拉瓦西的研究工作有关。
可惜的是,由于法国的革命,中断了这两位化学家的研究工作,不然麻醉药的发现可能会提前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