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走进西部》教材解读及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主题阅读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走进西部》教学设计

主题阅读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走进西部》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走进西部”教学设计
內容与主题: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走进西部”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型:单元导读课
设计意图: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阅读能力,主题阅读要不同于常规教学,用几个课时,只教教材上的一篇精度课文远远不够,许多有阅读渴望的学生达不到应有的阅读量,课堂教学也显得单薄。

本设计,主要是通过课堂上抓住重点来阅读,落实方法,同时落实自主阅读、迁移阅读、比较阅读,课内授法,课内阅读,得法课内,得益课外,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

遵循原则:课内精读课文抓住单元重点,以点带面,以读代讲,阅读积累在课堂完成,同时适当拓展延伸。

走进西部

走进西部

走进西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主题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以“走进西部”为主题编写。

选编了4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西部的神奇和变化。

《草原》和《白杨》是精读课文,《丝绸之路》和《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是略读课文。

《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

《丝绸之路》再现了丝绸之路辉煌的历史,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民族自豪感。

《把铁路修道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克服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意图,旨在让学生体会祖国西北的风土人情和繁荣昌盛的历史,感悟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不绝的民族情、爱国情。

并领悟到作者是怎样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

二、设计理念1、整合教学资源。

整合单元教材并结合课外学习资源,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学习效率更高。

2、优化学习过程。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教学应以读贯穿始终,在读中得意、得言、得法。

三、总体构思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六个模块。

模块一:预习整组,整体把握。

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读,自主学习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模块二: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通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细读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解决预习中的疑难。

模块三:品味语言,领悟表达。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通过写什么表达的情感。

模块四:口语交际,策划活动。

通过开展口语交际,组织“手拉手”活动,讨论与远方的同龄人建立联系,提高表达、沟通和交际能力。

模块五:敞开心扉,快乐习作。

回顾活动方案,掌握书信的写法,畅写心语。

模块六:主题阅读,西部风情。

《同步阅读》丛书里7篇课文都是写西部的,通过有节选的学习,加深对西部的了解,积累好词佳句。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第一组走进西部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第一组走进西部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பைடு நூலகம்好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进对西部地区的了解,尊重和欣赏地域文化差异,培养爱国情怀。
2.感受西部人民在艰苦环境中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小组内讨论文章的主题、关键信息,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3.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阅读心得和讨论成果。
4.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设计阅读理解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篇关于西部地区的短文写作。
5.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但对阅读素材的选择有一定的偏好,需要引导他们拓展阅读范围。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交流分享,提高阅读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生字词,理解并运用相关成语和谚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通过群文阅读,深入理解西部地区的地理、人文、历史特点,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4.小组合作,互动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分享中碰撞思维火花,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拓展阅读,提升素养: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增加知识积累,提高阅读素养。
6.关注情感,培养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7.评价多元,激励进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持续进步。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单元解读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单元解读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单元解读全册单元名称:走进西部单元教学目的要求:1.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单元教学重难点:1.本单元会认识生字27个,会写20个字。

2.体会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背诵指定段落:1课第2.3小节。

3课指定段落。

6.第3课后的小练笔解决措施:学生对西部缺乏了解,教学本组教材,既要引导学生把具体的景、人、事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多做一点西部背景材料的介绍,以加深对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建设者的认识。

第二单元解读单元名称:永远的童年单元教学目的要求:1.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2.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3.丰富语言的积累。

4.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难点:1.本单元会认生字21个,会写30个。

2.体会古诗重诗人的情感,并能把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改编成短文。

3.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牧童》第6课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解决措施: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累书中美好的语言,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

配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交流“难忘童年”和写童年等内容。

“回顾、拓展”的“交流平台”,安排了交流如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引导学生积累少年立志的名句。

第三单元解读单元名称:语言的艺术单元教学目的要求:1.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总览课“走进西部”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总览课“走进西部”

人教版第十册第一单元总览课一、教学目标:1、生字词初步过关。

2、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明确本单元学习的目标。

4、如何达成单元学习目标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根据单元学习目标,制定有效的达成目标的方法,为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学习确定方向。

三、课前准备1、课文的预习;2、搜集我国西部的资料;3、广播稿的准备。

教学过程:一、童境与目标(一)、创设情境1、童心广播(1)根据单元内容安排学生童心广播。

(介绍西部城市以及地理位置)(二)、明确目标教师导语:西部建设者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换取西部今天的繁荣,的确让我们钦佩,值得我们学习!西部虽然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令世人惊叹的丝绸之路,但戈壁滩恶劣的自然环境也让人望而却步,生产落后导致了人们生活贫困。

但是,今天,西部历史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看,西部建设者已经把铁路修到了拉萨,荒凉的戈壁滩燃起了勃勃生机!本单元,就让我们走进那西部,去了解那西部的昨天和今天吧!今天我们这节总览课,首先要初步学习这单元的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还要归纳出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以及达成单元目标的方法。

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吗?(出示图片以及学习目标)二、自主与合作(一)自主学习1、生字词初步过关。

过渡语: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首先要对生字词初步过关。

(1)昨天已经布置大家对这单元的生字在书本上进行自主学习,请组长马上进行检查,预习的好的要加分,预习不详细的要提醒。

推荐预习的最好的同学待会汇报。

(2)老师检测:组长都检查完了吗?有哪些同学存在问题?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你自主学习的成果?学生汇报:(拿出预习单,提出哪些字是容易写错的,哪些字是容易读错的。

)(3)预习得真好,希望其他做得不好的同学要向这些同学学习。

1、了解课文大意老师导语:本单元为我们带来了四篇精彩的课文,请我们班写字最漂亮的XX帮我们把课题写在黑板上。

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喜欢的文章的写了什么?(1)学生个别讲课文内容。

(教师相机评点、补充,或可以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2)教师评价学生的表现:刚才同学们通过认真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课文的内容和大家交流,有些同学的说的特别好。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一单元教案

走进西部单元教学建议【单元教学目标】教材编排了“走进西部”这个单元,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西部(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彩的历史文化,昔日的繁荣辉煌,今日正在开发),激发对祖国西部的热爱之情,立志建设西部。

【教学方法建议】本组有两篇是老师们熟悉的传统课文。

《草原》原来安排在九义六年制九册第四单元,同组课文有《威尼斯的小艇》《三峡之秋》。

学习本组课文,目的在于“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白杨》原来安排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第九册里,同组的课文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高粱情》《幸福是什么》,学习这组课文,是为了让学生“受到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教育。

虽然两篇是传统的课文,教材组织单元的主题非常鲜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把握也可以富于时代感。

《草原》一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西部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激发学生对西部的向往之情。

《白杨》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老一辈建设者为了西部的发展和繁荣所做出的贡献,进一步加深对西部的了解。

新选的两篇课文:《丝绸之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学习《丝绸之路》,绝不仅仅是了解有这么一个历史故事,增长历史知识,重要的是了解西部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了解西部、建设西部的热情和愿望。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与《白杨》相搭配,表现了新一代建设者建设西部的伟大成就。

五年下册第一单元和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都提出了一个语文学习的要求:“把握主要内容”。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阅读训练,也是学生阅读能力较薄弱的一个方面。

教材在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我的发现”栏目中作为一个训练点安排,并提示了怎么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这一个训练点应该贯穿在高年段的阅读教学中,即使单元导语中没有提出这一训练要求,在教学中也需要加以重视。

除了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提示的这一把握文章中要内容的方法(分段、概括段落大意),还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其他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如抓住文章自然段里的中心句、阅读文章时提出问题等。

“走进西部”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走进西部”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走进西部”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张西锋
【期刊名称】《小学语文》
【年(卷),期】2015(000)001
【摘要】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走进西部”为主题编写。

选编了4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西部的神奇和变化。

《草原》和《白杨》是精渎课文,《丝绸之路》和《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是略读课文。

《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

【总页数】4页(P64-67)
【作者】张西锋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南县第十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4
【相关文献】
1.走进西部为西部服务促西部发展 [J], 彭政国
2.文化元素:引领学生走进名著——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J], 李红松
3.开发西部振兴青海--走进西部开发西部企业考察研讨会摘要 [J], 刘桂清
4.\"走进西部\"精读赏析课教学设计——《白杨》 [J], 柳艳杰
5.走进西部(上篇) 为西部腾飞求解——国家计委“高技术产业化西部专项”采访与思考 [J], 肖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走进西部》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走进西部》

“语文主题学习”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出未来的草原又会是什么样的?(出示)看了这些图片你心里想说些什么?我们可以看主题学习丛书中“走进西部”。

2、让学生现场为内蒙古草原设计一段精彩的导游词(广告词),喜欢哪一部分就设计哪一部分。

八、总结再现草原美同学们,虽然很多同学都没有真正到内蒙古美丽的草原,但今天我们的心已经到过了,感受到了,让我们聆听一首草原的赞歌,来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好吗?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第三课时【课型】自主阅读课【教学内容】自主学习《语文主题丛书》“课文链接”模块中的文章【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认真读完本单元的文章,说说你有哪些收获?你对西部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教学思路】一、导入:你对西部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认真读完本单元文章,相信你一定会找到答案。

二、引读短文,互相交流大声诵读《西部风景》,背一背这首诗,加深对西部的景色的了解。

三、默读《苏武牧羊》,边读边作批注。

(交流: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苏武是个怎样的人?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四、小组合作读《小站》交流:小站有什么特点?五、自渎《青藏列车:在渴望中出发》,《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交流你对青藏铁路的作用的了解和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美在哪?六、积累:摘抄你喜欢的句子。

第四课时【课型】主题精品阅读课【教学内容】《白杨》一、揭示课题、审题:1、课文写了白杨的哪些特点?2、课题是《白杨》,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杨吗?二、老师范读全文三、学生自学课文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①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②大戈壁是什么样的?白杨树是什么样的?③爸爸是怎样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四、理解白杨外形特点1、现在假想我们也坐上了开往新疆的火车,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戈壁,大戈壁是什么样的呢?齐读第一小节。

2、出示大戈壁的挂图,教师描述:茫茫的大戈壁上,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胡的只是满地的沙石。

大风一起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浑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精选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4篇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1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走进祖国西部”为专题组织教学,教材选择了体裁多样、内容丰富的文章,使学生从多个侧面了解西部的建设与发展,了解西部的文化与风情。

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走进祖国西部、开发西部、建设西部的情感。

《草原》、《白杨》、《丝绸之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叙事与写景相结合,优美的语言文字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得益彰。

教师在教学本单元内容时,要注意激发学生了解西部,走进西部的兴趣,读懂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积累优美句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写的景物,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文中故事,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语言训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回顾·拓展1”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要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学习方法,并理性的分析总结,不断进行改进。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西部的豪情。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写作方法,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

在交流中能就自己的某一点体会畅所欲言,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1.本单元的20个生字,会认、会写、会用;能正确认读本单元的27个二类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用自己的话讲述文中故事。

4.体会重点句、段的含义。

5.积累本组课文中的优美句、段,并试着背下来。

6.通过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并激发口语交际和写作欲望,进行写作。

7.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西部的豪情。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文中重点词句的朗读、领悟,体会作者的感情。

2、有意地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间的整合。

3、通过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并激发口语交际和写作欲望,进行写作。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教案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教案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走进西部设计者黄冰燕教材分析:本组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神奇的西部,反映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

老舍的《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丝绸之路》中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的字里行间。

《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赞扬了筑路大军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教学要求:学习本组课文,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拟简单的、适合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尝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之中。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学生热爱西部的情感;2、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

3、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1、品读优美语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2、体会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合计11课时〕1、草原---------------- 2课时 2* 丝绸之路--------------- 1课时 3、白杨 ---------------- 2课时 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1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一 ---------- 3课时回忆·拓展一---------- 2课时教学时间:第 1---3周1、草原授课时间:第1周教学目标:1.学会14个生字,会认4个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无限、鞭子、襟飘带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3.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一、教材简析:本组教材围绕着“走进西部”这一专题进行编写。

这一组教材共选编了4篇课文,其中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西部的神奇,西部的开发与建设,西部的昨天和今天。

比如老舍的《草原》就描绘了内蒙古的草原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

《丝绸之路》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那一幕,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中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白杨》则通过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父与子两代人的交谈,借助白杨,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记叙了在艰苦的条件下,西部建设者们攻克难关创造奇迹的经过。

本单元以走进西部作为专题进行研究,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有关西部的资料,了解西部,培养学生热爱西部的思想感情;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一些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为了更好的使学生《走进西部》,课后安排了阅读连接,此外教材还安排了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与习作的训练项目,回顾与拓展中设置了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为同学们的知识拓展搭建了平台。

学习本组教材,学生既要把具体的景、人、事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还要借助一些课外资料认识西部,了解西部,加深对西部的自然风光及建设者热爱之情。

所以在整组的教材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多方位、多渠道地了解西部,还要联系上下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句式及语言的优美,提高理解语言及写作的能力。

二、单元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诗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走进西部教材解读及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走进西部教材解读及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春季版第一单元《走进西部》教材解读及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瑰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尚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生动的一幕,表白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情的重大感化,作者的民族高慢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遐想。

《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扳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陲的扶植者们。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霸占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语言训练方针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感情;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

1. 草原课文解读这篇散文是作者第一次拜候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瑰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按次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

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

全文放置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

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方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

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本文作为“走进西部”第一篇课文,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感触感染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积累语言;三是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触感染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五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五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第一单元单元备课单元主题走进西部单元训练项目导语高原、雪山、草原、戈壁……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西部,世界历史上沟通西方文明的桥梁!如今,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建设者辛勤汗水的浇灌下,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走进西部,去亲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阅读本组课文,要把握住主要内容,还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如果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老师、同学讨论。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优美的语言,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精读课文课题《草原》《白杨》学习目标 1 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3 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1 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教学难点一是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二是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重点是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难点是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2默读课文,讨论:课后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再从文中找出其他写的没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再抄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走进西部》教材解读及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生动的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遐想。

《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语言训练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

1. 草原
课文解读
这篇散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

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

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

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

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本文作为“走进西部”第一篇课文,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积累语言;三是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教学难点是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

教法设想
自学生字、新词,理解作者写作思路——用“朗读品析,想象画法”的教学手段,感受草原风光美——以“理解概括、情境表演、写作深化”的教学手段深读深悟,感受草原人情美,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

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地毯、渲染、勾勒、茫茫、低吟、洒脱、疾驰、襟飘带舞、拘束、羞涩、回味、天涯”,理解带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

4.揣摩优美语句的含义,体会表达特点,学习作者情景交融、直抒胸意、精笔细描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

2.揣摩优美语句的含义,体会表达特点,学习作者情景交融、直抒胸意、精笔细描的表达方法
2.丝绸之路
课文解读
《丝绸之路》是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据史载,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至公元前115年),率300人使团到乌孙,又从乌孙分派副使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和
大夏等国访问。

汉使到安息,安息国王派大将率2万骑兵到东部边境迎接。

汉使回国时,安息还赠送大鸟卵(鸵鸟卵)、黎轩眩人(罗马杂技艺人)给汉武帝。

作者先描写了矗立在陕西西安市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然后由点及面、由情入理地阐明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由群雕遐想到两千多年前的情形,重点描写了汉代张骞的副使与安息国将军在边境上互赠礼品的场面,展现了两国不同的礼节、文化及经济发展。

课文描写细腻生动,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栩栩如生。

作者接着概述了丝绸之路对中西方国家经济、贸易、文化的促进与繁荣所起的重大作用。

最后一段与开头相照应。

课文生动再现了昔日丝绸之路上“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后汉书·西域传》)的繁荣景象。

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叙述情节具体可感,易于激起读者对西部繁荣历史的遐想。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对历史上东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所作的重大贡献;二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和表达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

教法设想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掌握文章主要内容——抓住全文中心句,联系全文,从“友好往来、贸易交流、文化交流”等方面深读深悟丝绸这路的重要作用,历史价值。

——转换迁移,创编故事。

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读记、理解“矗立、栩栩如生、不计其数、浩浩荡荡、五彩缤纷、崇山峻岭、美仑美奂、遐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西部丝绸之路的灿烂历史。

3.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含义。

3.白杨
课文解读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

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作家文笔清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

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

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没有直接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

车窗外的白杨──于茫茫戈壁站得高大挺秀;父亲眼中的白杨──不择环境,不惧灾害,茁壮成长;父亲心中的白杨──就是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的化身。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继续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赞颂边疆建设者的;三是进一步加深对西部的了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难点是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教法设想
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外形特点(联系白杨生长的环境大戈壁体会白杨高大挺秀的特点)——内在品质(联系白杨恶劣的生长环境,联系生活体会白杨内在品质。

)——借物喻人(前后联系,体会爸爸的心思、心愿)——研讨写作特点
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抚摸、介绍、边疆、沉思、陷入”,理解带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学会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写物。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课文解读
这是一篇充满了昂扬向上的精神和英雄气概的文章。

文章记叙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
路建设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贯通的经过。

文章条理清楚,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对西部建设者智慧与力量、吃苦奉献精神的歌颂。

这篇通讯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抒情色彩。

作者主要采用这样几种抒情方法:一是直抒胸臆,通过8个感情色彩强烈的感叹句,充分表达了筑路大军的信心与决心以及所遇困难的严峻以及克服困难和取得胜利的喜悦之情。

二是运用恰当的比喻,如,“铁龙”“下马威”“逞凶一时的冻土”“巨大的拦路虎”,更加突出了建设者的豪情壮志。

三是语言直白简洁,有很强的节奏感,字里行间充溢着乐观情怀。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二是使学生感受到建设者们身上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在脑海中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三是对西部大开发有更多的了解。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把握主要内容,弄清建设者们是如何克服复杂冰冻土层、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这些困难的,并从中受到感染。

难点是修建风火山隧道中的施工困难及科技攻关的方法。

教法设想
自学生字,理解新词,指导学生抓住题目用四要素归纳主要内容——从建设者在修建铁路中遇到困难、克服困难体会建设者的精神。

——为青藏铁路命名——阅读迁移,训练运用。

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掌握主要内容,体会建设者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从建设者在修建铁路中遇到困难、克服困难体会建设者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冰碴子、冻土层、高原缺氧、混凝土等术语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