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校园和谐,也影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局。

面对新的形势,在医药行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全面构建具有医药行业特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深入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是高等教育工作者一项重要任务。

标签:高等教育就业服务体系构建
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是针对大学生就业工作开展的一系列指导服务活动开展的基础。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新形势下,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对就业服务的需求和渴望更加迫切。

如何更好的为学生就业服务,构建具有医药行业特色不仅是高校应尽的职责,也是贯彻以人为本要求和构建和谐校园客观需求。

一、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现状
1.行业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医药工业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2012年,医药产业产值18255亿元,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当前我国在新医改背景下,政府加大卫生投入,医保覆盖面扩大,以及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保健意识增强,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农村人口城镇化等诸多因素都将拉动医药经济快速增长。

行业的快速发展必定会增加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医药类行业需求现状
据统计:全国医药行业技术人员的缺口高达70%,面对高技能人才的短缺,以深圳市政府为例,该市规定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公务员招考、工资待遇、职位晋升、考核定级与其各项待遇与大学学历同等对待。

可见在经济发达地区,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情况十分严重,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成为经济发展的“软肋”。

二、医药类行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医药类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自2004 年第一批医学类本科专业扩招毕业生起,医学生以每年20%~30%的递增速度毕业,并进入了就业密集期。

2014年医学类毕业生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据福瑞医生网统计,概念的毕业生数量有望激增到198 万人左右。

就该网站注册用户来看,研究生以下占61%。

目前本科生就业形势尤为严峻,除特别优秀者能被接受外,只有麻醉、影像、检验等医技专业的可以被接收[1]。

目前多数医院偏重招收研究生。

同时,很多医疗单位偏重招收持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且工作经验丰富的医生。

介于上述原因,医学类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又增
加一重。

2.就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社会原因
卫生系统用人单位是我国医学生就业市场主体之一,大多数是属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在我国尚未建立完善医学生就业市场的情况下,因我国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与用人机制改革的进程缓慢,加之人才流动机制欠缺,致使医学毕业生在就业中重视“关系竞争”多过“素质竞争”,“一次择业定终身”的思想迅速蔓延。

2.2医学院校扩招
随着1999 年国家招生政策调整,医学院校也开始在全国进行扩招,并获得了跨越式发展。

大规模扩招必然导致毕业生人数激增,从而加重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部分学校专业设置缺乏合理性,致使热门专业设置过多,此状况必然导致同类毕业生增多,毕业时同类毕业生需求“供大于需”,更加导致了医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增加[2]。

同时,学校缺乏完善有效的就业指导体系,缺乏与之配套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措施,致使学生对医学就业形势以及相关就业知识缺乏认识和必要的指导。

2.3毕业生自身原因
毕业生自身对于就业准备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上,缺乏心理准备;(2)业务能力方面,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3)择业方面,对于职业的成熟度不够,把求职过于理想化,对自我认识不足;(4)求职能力方面,缺乏相应的求职技巧,对于职业信息的获取能力以及决策能力也存在缺乏和不足。

2.4就业中的法律问题日益显现
权益保障问题突出,一些毕业生由于法制意识的淡漠,或者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文不甚了解,被不法招聘单位钻了空子,最终导致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违约负面影响增加,随着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自主权的不断扩大,很多毕业生在行使自己的权利的同时,却忽略了所要承担的基本义务。

随意签约,屡次违约是近些年来毕业生就业中的突出问题之一。

这样的后果,不仅使毕业生本人的诚信受到了质疑,而且也会对学校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间接影响用人单位未来在该校招聘的积极性。

2.5实习、考研、就业矛盾需要协调
实习、升学、就业是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最后一年面临的重要任务,但三者之间在时间安排上的冲突和矛盾越来越突出。

一是实习与就业矛盾突出,虽然教育部明文规定,每年11月20日前企业不能进高校对下年度的应届毕业生进行校
园宣讲,但是毕业生关于就业的实际行动时间越来越提前,多数毕业生为参加各级招聘会,甚至不惜放弃临床实习,使临床实习的时间和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

二是升学与就业矛盾凸显,专升本,对很多高职高专毕业生来说,既是社会形势所迫,也是个人追求知识的表现。

那些致力于升本的毕业生实习的最后一是在紧张的复习迎考中度过的,无暇考虑就业问题。

对于在应考中失败的学生来说,其就业的好机会比一开始就准备就业的同学要少一些。

因此,医学生的实习和决定考研与就业的冲突成了目前特定条件下的特殊矛盾,是当前医学院校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

2.6就业指导和生涯辅导滞后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精神,就业指导课和生涯辅导课将在高校中逐步推廣,并最终成为必修课或必选课,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两门课程在高校中的普及和提高。

但目前,各高校在开设相关课程时水平千差万别,参差不齐,特别是以下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内容陈旧,?形式简单,范围狭窄三、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
就业服务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内涵丰富,在实际工作中,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类。

1.从时间上,可以分主要有就业前服务和就业后服务
宏观上讲,就业前服务指的是就业前所有的准备,包括与就业相关的一切教育指导和活动实践,这些教育和活动涵盖所有受教育的阶段和参与社会活动的影响。

如小学开展的义务劳动、家庭成员和授课老师的就业岗位和就业观,社会实践活动、就业相关新闻资讯等都会对个人的就业取向产生影响等。

从微观上讲,主要包括大学阶段所接受的专业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开展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就是就业服务的具体体现。

2.从服务内容上,可以分作就业平台服务,指导服务、信息服务、程序服务、跟踪服务等
就业平台是学生走向社会之前锻炼提高自己的重要舞台,主要包括课程体系平台、社会实践平台、创新创业平台等。

就业指导服务是直接服务于学生就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包括心理指导、技巧指导、政策指导等。

就业信息服务就是对就业信息进行采集和综合,为学生就业提供及时的咨询,主要包括校园信息、社会信息,媒介信息等。

就业程序是直接服务于就业的相关手续,是学生就业的关键一环,主要包括协议签订、档案和组织关系转接、相关证明的出具,改派改签等。

跟踪服务是就业服务的重要补充,是学生就业全程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校友资源整合等。

3.从组织机构上,就业服务可以可以分为校、系领导小组、具体办事机构和导师四个层级
就业服务组织是高校就业工作的组织者和具体参与者,是开展就业服务的主体和核心,实践证明,强有力的组织是就业质量的重要保证。

四个层级具体包括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第一层级,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第二层级,以团委辅导员、系室领导、班主任为主体的第三层级和以导师为主体的第四层级,每个层级都担负着不同的就业指导任务。

四、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措施
1.夯实基础完善组织机构及制度建设,实施就业工作考核评估激励机制
1.1在搭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应建立了相应的就业工作管理制度。

通过实行校—系—班三级管理机制,并动态的科学确定了各专业、层次及各系就业工作目标,将就业工作指标进行了量化。

进而实施考核机制,以考核为基础,达到充分调动了各方就业工作积极性的目标,从而实现全员参与的新格局,为学校就业工作科学、规范,高效运转提供保证。

1.2加强人员配给及经费的支持。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按照500:1的比例配制专职就业工作人员,就业经费要占到学费的1%的要求完成人员和经费配制,从而实现体系建设的基础。

2.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加强课程针对性建设,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医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困难”愈发突出,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已经成为我们就业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如何引导我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提高毕业生生就业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的一大重点。

2.1是重视就业形势指导,引导学生客观分析形势。

通过有效教育,正确认识当前条件下严峻的就业形势,抛弃不切合实际的幻想,牢固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去”脚踏实地的就业观。

2.2要注重学生创就业心理指导,消除学生畏惧就业、消极就业等不健康心理。

积极加强与卫生主管部门、医药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的合作,通过开展毕业生职前教育与培训,缩小毕业生与社会之间的距离感。

要探索引进先进的职业测评系统软件,组织学生利用进行职业倾向测评,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有针对性的就业。

2.3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大学期间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黄金阶段。

根据萨珀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大学生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且正好跨越了该阶段的过度期(18—22岁)和试验承诺期(22—24岁)的两个时期。

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训练,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能让大学生在职业探索和发展中少走弯路,保持平稳正常心态,节省更多时间和精力。

2.4注重大学生就业全程指导。

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把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大学过程,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

如对一年级学生,要结合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对二年级学生,进行本专业行业发展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专业素质。

对三年级学生,进行就业形势、政策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技能。

对四年级学生进行求职择业技巧培训,为走向社会做认真准备。

2.5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培养,外引内培、建立一支完善的服务队伍。

该队伍应当有强烈的事业心,较高的责任感,并且有高水准的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知识。

加强对校内骨干师资的培养,提高其教育水平。

同时应当邀请来自卫生等部门的相关专业及能力测评专家向毕业生介绍我国的卫生国情,以及对于卫生人才的需求、卫生人才的分布情况,以助学生准确定位就業。

同时还联系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就业指导讲座、毕业生择业创业论坛、模拟面试、就业礼仪培训、应聘技巧地讲解等,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做好就业信息服务,及时有效传导信息
目前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信息闭塞、信息缺失或信息不对称。

在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扩大和就业难的新形势下,迫切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就业指导工作中来。

依托现代科技手段,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通过大力推进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工作。

在学校就业指导网基础上,融入学生职业测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能力指导、择业理论教育、就业创业推荐、人才市场双选、岗位信息展示、网上求职面试等多功能,为毕业生提供了通用性和个性化的指导服务,同时积极运用微博、微信工作平台等新媒体,传播就业信息。

4.构建多元化的就业市场体系,是构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重点
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一是进一步完善以学校为主体的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争取更多的用人单位来我校举行专场招聘会;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随时进行招聘、面试活动,全力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机遇。

二是广开就业渠道,鼓励毕业生采取不同的形式落实就业单位,灵活就业,重点是引导毕业
生到基层就业。

采取一些激励措施,鼓励毕业生报考研究生、公务员、选调生等;鼓励和动员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农村资教”活动,尤其是到边远地区和西部去建功立业。

四是切实将毕业生就业与实习相结合。

将优秀毕业生推荐至有用人需求的单位,确保毕业生的每一个就业机遇。

针对部分期望值高,而目前又不能就业的学生,要积极与行业机构合作,开设了部分“执业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培训基地,既有效保证毕业生技能提高,又为毕业生更好就业提供机遇。

5.依托现代科技做好就业跟踪服务
就业跟踪服务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定期不定期与毕业生校友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增进与校友的感情,收集教育教学改革的第一手资料,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5.1学校与毕业生的信息交流,实质是学校与用人单位的一种交流。

通过开展对毕业生跟踪调查,有助于建立双方长期的供求合作关系,拓宽本校学生就业渠道。

统计显示,在大部分地方性高校校园双选招聘会上,绝大部分单位都是校友或校友相关业务单位提供的。

5.2校友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在学生就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校友资源是学校就业市场的开拓者和实践者。

通过就业跟踪调查等方式可以及时了解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后工作情况,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评价和意见反馈,通过建立高校、用人单位和校友之间的和谐关系,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就业适应时间长和干事创业后劲不足等问题,不断形成和完善具有行业特色与優势的学生就业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和运行》,马晓旭,《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22期,47-48页。

[2]《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就业指导中的应用》,陈江等,《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年2期,第54-5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