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02章 功成弗居
《道德经—第二章》原文、译文及注释
《道德经—第二章》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
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注释:①恶已:恶、丑。
已,通“矣”。
②斯:这。
③相:互相。
④刑:通“形”,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
⑤盈:充实、补充、依存。
⑥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
⑦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
居,担当、担任。
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
⑧作:兴起、发生、创造。
⑨弗志:弗,不。
志,指个人的志向、意志、倾向。
道德经简介:《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
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姜群:《道德经》详解,第二章(功成弗居)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第二章:功成弗居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②。有无相生③,难易相成,长短相形④,高下相盈⑤,音声相和⑥,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⑧,生而弗有,为而弗恃(shì)⑨,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读】
本章主旨讲的是“道”的内涵。老子通过美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高与下、长与短等事物表象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关系,说明世间万物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规律,确立了对立统一的永恒普遍法则。然后,在这种辩证观点的基础之上,又提出了圣人处世、治世的无为之道。
天下万物,自然规律充满了对立面,例如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这些都是自然本来就存在的规律,一旦有了一个另外一个也会出现,都是相生相克,同时存在,这些看似对立却又相互依存的规律原本就是我们自然规律的常态,也是大道运行之必然,亦是事物发展之规律。规律是客观的,若把美的事物当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视为绝对的善,那必然会事与愿违,终究会导致不善的结果的出现。
【译文】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是美,是因为丑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是善,那是因为恶的出现。所以有和无相互依存,难和易对立形成,长和短相互显示,高和下通过比较存在,音和声相互协调配合而和谐存在,前和后通过相互对立出现。所以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人都是用无为的态度处理事务,用不言的方法去教化民众;万物生发变化之初不主动干预引导,生养万物不据为己有,推动万物发展而不自恃有功,功成而不自居有功,正是因为这种不自居有功的做法 ,才使得功绩永不磨灭。
⑦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居,担当、担任。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
道德经-第二章功成不必在我
道德经-第二章功成不必在我第二章功成不必在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什么是美?以人道看,令人赏心悦目的就是美。
为了自己赏心悦目,可以尽情地梳洗打扮,这些本是很自然的行为,可人道尚强,你有这般的粉脂,我有那般的性感。
你有一串闪光的项链,还要几万一个的名牌包包,这一切的自我装饰,在世人看来,都是在追求美。
当我们都追求这种过度外在修饰的时候,可不知,这一切的背后是资本消费主义在推动,使人心攀比,纸醉金迷一时爽,透支消费还贷款,还美吗?现在的美,谁说了算,资本说了算。
隆鼻隆胸致残致死者,还少见吗?这境况,斯恶已。
楚王好细腰,于是宫中的女子个个都开始节食塑身,细腰不盈一握,嗯,很美。
久而久之,宫中多饿死,这境况,难道美吗?楚王宫中女人的美,楚王说了算。
这些都是人道之美,人道非天道,人道尚强,只会在追求美的道路上走向自以为的极致,以致极端。
故曰,斯恶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也没说不让你梳妆打扮,天性之美,自然朴实,人性本于天性,该梳妆梳妆,该朱唇粉黛就朱唇粉黛,这也是一种活力美,天道贵生,有活力的人自然也美。
凡事不要走极端,我说天然去雕饰,自然朴素就是美,你就懒得连脸都不洗了。
无欲以观其妙,妙就妙在天然去雕饰,有欲以观其徼,你发现嘴唇涂点口红更好看了,脸蛋打点粉更白嫩了,这有什么不对吗?这有什么矛盾吗?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世人皆知的善,为人道之善,人道之善非天道之善,所以说斯不善已。
后天熏陶出来的便是人道之善,人道之善不好吗?也不一定,学礼就是后天熏陶的过程,作为一个谦谦君子有何不对,从儒家的角度看,没什么不对。
儒家又本于道家,那道家为何又说斯不善呢?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在学礼的过程中,人容易流于形式,因为人道尚强,你的礼是这样,我的礼比你还要讲究,这就是文胜质了。
《道德经》注音版第二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二章原文及译文【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注音版】天(tiān)下(xià)皆(jiē)知(zhī)美(měi)之(zhī)为(wéi)美(měi),斯(sī)恶(è)已(yǐ),皆(jiē)知(zhī)善(shàn)之(zhī)为(wéi)善(shàn),斯(sī)不(bù)善(shàn)已(yǐ).故(gù)有(yǒu)无(wú)相(xiāng)生(shēng),难(nán)易(yì)相(xiāng)成(chéng),长(cháng)短(duǎn)相(xiāng)形(xíng),高(gāo)下(xià)相(xiāng)倾(qīng),音(yīn)声(shēng)相(xiāng)和(hè),前(qián)後(hòu)相(xiāng)随(suí).是(shì)以(yǐ)圣(shèng)人(rén)处(chù)无(wú)为(wéi)之(zhī)事(shì),行(xíng)不(bù)言(yán)之(zhī)教(jiào),万(wàn)物(wù)作(zuò)焉(yān)而(ér)不(bù)辞(cí),生(shēng)而(ér)不(bù)有(yǒu),为(wéi)而(ér)不(bù)恃(shì),功(gōng)成(chéng)而(ér)弗(fú)居(jū).夫(fū)惟(wéi)弗(fú)居(jū),是(shì)以(yǐ)不(bù)去(qù).【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因为有丑陋的存有。
《道德经》注音版第二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二章原文及译文【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注音版】天(tiān)下(xià)皆(jiē)知(zhī)美(měi)之(zhī)为(wéi)美(měi),斯(sī)恶(è)已(yǐ),皆(jiē)知(zhī)善(shàn)之(zhī)为(wéi)善(shàn),斯(sī)不(bù)善(shàn)已(yǐ).故(gù)有(yǒu)无(wú)相(xiāng)生(shēng),难(nán)易(yì)相(xiāng)成(chéng),长(cháng)短(duǎn)相(xiāng)形(xíng),高(gāo)下(xià)相(xiāng)倾(qīng),音(yīn)声(shēng)相(xiāng)和(hè),前(qián)後(hòu)相(xiāng)随(suí).是(shì)以(yǐ)圣(shèng)人(rén)处(chù)无(wú)为(wéi)之(zhī)事(shì),行(xíng)不(bù)言(yán)之(zhī)教(jiào),万(wàn)物(wù)作(zuò)焉(yān)而(ér)不(bù)辞(cí),生(shēng)而(ér)不(bù)有(yǒu),为(wéi)而(ér)不(bù)恃(shì),功(gōng)成(chéng)而(ér)弗(fú)居(jū).夫(fū)惟(wéi)弗(fú)居(jū),是(shì)以(yǐ)不(bù)去(qù).【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
道德经02章
02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促就,长和短互为显示,高和下互为呈现,音和声彼此应和,前和后连接相随。所以有道的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万物兴起而不造作事端;生养万物而绩不会泯灭
引文
老子认为形而上的道是“独立不改”、永恒存在的,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变动的。
本章以美与丑、善与恶说明一切事物及其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都是在对待的关系中产生的。而对待的关系是经常变动着的,因此一切事物及其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亦不断地在变动中。“有无相声,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先后相随”,则说明一切事物在相反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他们互相对立而又相互依赖、相互补充。人间世上,一切概念与价值都是人为所设定的,其间充满了主观的执着与专断的判断,因此引起无休止言辩纷争。有道的人却不恣意行事,不拨弄造作,超越主观的执着与专断的判断,以“无为”处事,以“不言”行教。
道德经第二章
道德经第二章——功成弗居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今译: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什么是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又:丑的观念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什么是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又:恶的观念就产生了)。
所以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都是相对而言的,相伴相生的,(没有绝对的概念)。
所以圣人(老子说的圣人是指好的国家管理者,孔子讲的圣人或许更倾向于道德的楷模)都是按照规律办事情,用潜移默化的引导来教化民众,让万物自由生长而不妄加引导,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做了该做的事情而不自恃己能,事情做成了之后也不居功自傲。
因为不居功自傲,所以一切功劳还是属于他。
启示:老子在第一章告诉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无止境的,需要我们谦虚好学。
第二章接着就告诉我们一切价值观的判断都是基于我们的立场,不是绝对的,不是客观的。
美和丑,善和恶,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前和后都是相对而言的,都是相伴而生的,都是相反相成的。
我们对事情的好恶也都是主观的,和我们的价值观有关系。
A和B比较,A是美的,B是丑的。
但有过B和C比较,也许B是美的,C是丑的。
唐朝的时候因为杨贵妃的原因,一度女人都是以胖为美,而到今天肥胖的女人恐怕就没人喜欢了。
“楚王好细腰,宫女多饿死”,也是因为一种价值观的判断。
很多外国人娶的中国妻子都不是很漂亮,这是我们的感觉,而在他们的眼里却很漂亮,因为他们或许觉得东方女性就是漂亮,他们参照的是西方女性,这也是价值观不同。
人的判断都是有立场的,善恶也是有立场的,一个人杀人无数,黑社会认为他是优秀员工,而公安局说他十恶不赦,这也是因为立场不同。
外部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没有绝对的好坏,对错之分,甚至在一定范围内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一致的,公平的,但是每个人对环境的感受却是千差万别的,有人欢喜有人忧。
道德经第2章
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辞,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当人们都知道什么是“美”的时候,这其实是因为“恶”已经出现了;当人们都知道什么是“善”的时候,其实这已经是“不善”了。
因为事物总是对立统一的,当好的一面出现的时候,坏的一面也一定会出现,阴阳两面相逆相生,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所以知道这一道理的圣人,他自然而然的行事,不刻意去追求好或者坏,也不会去宣扬什么善,因为你告诉了别人什么是善,其实也就等于告诉了别人什么是不善。
这个道理你去看天地万物就知道了,他们默默劳作从不推脱,对自己的成果从不去占有,也不依仗自己具有做某些事的能力而自命不凡,做成了事,也从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功劳。
唯有不居功,功绩方能永存。
道德经第2章原文及解释
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及译文【作者】老子【朝代】春秋时期【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第二章)注释恶已:恶、丑。
已,通“矣”。
斯:这。
相:互相。
刑:通“形”,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
盈:充实、补充、依存。
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
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层次的典范人物。
居,担当、担任。
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
作:兴起、发生、创造。
弗志:弗,不。
志,指个人的志向、意志、倾向。
道德经(第二章)翻译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
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道德经(第二章)赏析无论学术界在“道”的属性方面的争论多么激烈,学者们都一致认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其哲学上的显著特征。
老子认识到,宇宙间的事物都处在变化运动之中的,事物从产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终的、经常变的,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
老子在本章里指出,事物都有自身的对立面,都是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长”也就没有“短”;反之亦然。
这就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的“相反相成”。
本章所用“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相随”等,是指相比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只是不同的对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动词。
在第三句中首次出现“无为”一词。
道德经第二章解析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的时候,就有恶的存在了。
都知道什么是善的时候,不善就已经出现了。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对比,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通过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由万物自然生发而不占有,有所施为但不自居功业。
正由于不居功,就没有失去。
解析:
这一段话的中心思想在于辩证的看待事物,有美就有恶,有善就有不善。
因此美和恶都是相对的,不存在单一的美和恶。
有光就一定有影,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正在于对立和统一。
太极生两仪,并不一定白就高于黑,有黑有白才能构造成完美的太极。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对比,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
没有对比就没有高下,有无、长短、高下都是相比较而言的,过于执着追求某一方面是不可能完全达到的,这就是对第一句美恶的具体阐释。
最后一句讲述了正确的态度:无为之事,不言之教。
万事万
物都有自然的发展过程,不必强加干预。
保持“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边云卷云舒”的心静,没有执念,自然平和自在,无所求。
道德经02功成弗居
道德大讲堂校本教材
现代解读2C.mp3
通过对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与 研究,老子得出一个普遍真理——世间万事万物 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他由此 提出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即对立统一这个永恒 的、根本性的哲学法则。为了进一步形象地说明 这一理论,老子举出了一些相互对立的概念,如 善恶、美丑、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等 。这些相互对立的概念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每 一个角落,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试 想,如果人们对美好事物无从判断和追求,还会 有对丑恶现象的厌弃吗?如果人们只顾享受现在 的欢乐或成就,在不幸或祸患悄悄临近时能够轻 松应对吗?
道德大讲堂校本教材
【译文】2B.mp3天下人都知道怎么样
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天下人都知道怎么 样算是善,这样就有了不善。所以,实有与 虚无相互滋生,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 互比较而显现,高与下相互依靠而存在,单 音与回声相互应和而成曲调,前与后相互接 随而成顺序。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 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 生长而不加以干涉。生养万物但不据为己有 ,养育万物但不仗恃己力,成就万物而不自 居有功。正由于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离开 他。
道德大讲堂校本教材
智慧案例
这样一来,楚国文臣武将为了得到楚灵 王的宠信,便想尽各种办法来减肥瘦腰。他 们特别注意节食,硬挺着每天只吃一顿饭, 甚至饿得眼冒金星也丝毫不在乎;有的人甚 至还研究出一些快速瘦腰的妙招,例如,每 天早晨起床穿衣时,先做几次深呼吸,挺胸 收腹,然后将气憋住,再用宽带将腰束紧。 经过这样一番折腾之后,大臣们的身体素质 急速下滑,有的人甚至要扶住墙壁才能勉强 站立。过了一年之后,大臣们全都骨瘦如柴 、面带菜色、虚弱不堪。试问,如此病态, 又怎称得上“美”呢?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原文、翻译(译文)注释及延伸阅读
《道德经》第二章原文、翻译(译文)注释及延伸阅读[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
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
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注释]①恶已:恶、丑。
已,通“矣”。
②斯:这。
③相:互相。
④刑:通“形”,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
⑤盈:充实、补充、依存。
⑥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
⑦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
居,担当、担任。
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
⑧作:兴起、发生、创造。
⑨弗志:弗,不。
志,指个人的志向、意志、倾向。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美者,人心之所进乐也。
亚心者,人心之所恶疾也。
美恶,犹喜怒也。
善不善,犹是非也。
喜怒同根,是非同门,故不可得徧举也。
此六者,皆陈自然不可徧举之明数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自然已足,为则败也。
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智慧自备,为则伪也。
功成而弗居。
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使功在己,则功不可久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原文与解析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原文与解析第二章常与道相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原文解析:本章以对立的概念为基础,探讨了一系列对立现象的存在与运动规律。
首先,第一句指出众人皆知道美的存在,并由此对丑恶进行判断。
然而,如果只有美而没有丑恶,善而没有不善,那么这些概念就失去了对比和意义。
因此,有无相生,好坏相对。
接下来几句中,老子通过对比的方式描述了其他一些对立现象,如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
最后,老子把这种对立现象的维系与“道”的存在联系起来。
他认为,圣人的行为符合无为之道,没有言语教导,却能自然而然地影响万物,不依赖于外在的支撑,功成了也不执着于成果。
正是因为圣人不执着于功成与否,所以能够长久地保持自己的道。
解析:本章以对立概念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对立现象的存在与变化规律,表达出了“道”的普遍性和深远意义。
作者认为,如果只有美而没有丑恶,善而没有不善,那么这些概念就失去了对比和意义。
因此,对立现象之间的相生相成是一种自然的规律,人们不能只看到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其对立面的存在。
接下来,作者通过对比的方式描述了其他一些对立现象,如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
这种对比使得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最后,作者将这种对立现象的维系与“道”的存在联系在一起,强调了道是存在于万物之中,超越了对立概念的范畴。
只有通过遵循道的原则,不执着于功成与否,才能最终达到真正的自由与完美。
通过对第二章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老子对于对立现象的独到见解。
他认为,对立现象不是简单的相互排斥,而是相生相成的关系。
只有通过超越对立概念的范畴,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与完美。
这种观点对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我们应当在面对对立现象时,不仅要看到一个方面,还要充分认识到其对立面的存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
老子二章原文及注释
老子二章原文及注释
《老子》二章原文如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如下:
1. “恶”是“美”的对立面,是“丑”的意思。
2. “斯”:则、就。
3. “偏举”:此指单独、片面地看待问题。
4. “恒也”:恒,常。
此指上文所言是一种常理。
5. “圣人”:道家最高的理想人物;此处指符合道家政治原则的统治者。
6. “处无为之事”:处居、执行顺其自然、不妄为的事。
7. “行不言之教”:做、办不待语言、不待政令的教化。
8. “万物作而弗始”:任万物兴起而不先倡导。
9. “生而弗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10. “为而弗恃”:有作为而不自恃己能。
11. “功成而弗居”:于事功卓著而不自居其功。
12.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帮助,建议查阅《老子》原文和注释版本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第二章
《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如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第二章译文如下:
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好的,这就有了丑了;都知道什么是善良的,这就有了恶了。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
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准确内容,建议查阅《道德经》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及译文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及译文[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
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
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注释]①恶已:恶、丑。
已,通“矣”。
②斯:这。
③相:互相。
④刑:通“形”,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
⑤盈:充实、补充、依存。
⑥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
⑦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
居,担当、担任。
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
⑧作:兴起、发生、创造。
⑨弗志:弗,不。
志,指个人的志向、意志、倾向。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美者,人心之所进乐也。
亚心者,人心之所恶疾也。
美恶,犹喜怒也。
善不善,犹是非也。
喜怒同根,是非同门,故不可得徧举也。
此六者,皆陈自然不可徧举之明数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自然已足,为则败也。
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智慧自备,为则伪也。
功成而弗居。
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使功在己,则功不可久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功成弗居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功成弗居《老子》第二章:顺其自然不言而教功成弗居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辞,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都知道美为什么美了,这也就变成了丑了。
天下都知道善为什么是善,这也就变成了不善的了。
有和无相互而产生,难和易相对而生成,长久和短暂相互比对而产生,高尚和卑下相互依倾而形成,音声相互回响彼此唱和,前后相互对比而有前跟和后随。
这种情形在人们脑海中存在的时间久了,人们就会认为永恒永久不变的的规律了。
所以,能够悟出高深大道的圣人,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就用不加人力的无所作为的方式来对待处理万事万物,用身体力行来教导天下,不打断万事万物的自然运动运行规律,让万事万物顺其自然运行,从不妄加言辞予以判断和干预。
圣人用自然生养万物却不去占有干预他,默默助长万物却不施加凭恃自己的力量,功成之后悄然而退也不张扬声张以功劳自居于世。
正因为圣人有功又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才是千古不可磨灭的。
解读:本章的核心是讲“顺其自然”,表现在具体的人生方面就是“无为处世、不言而教、功成身退。
”所以本章实质上是讲人们对待对待自然、对待人生、对待世界的态度。
在《道德经》第一章众妙之门讲过,“道”是客观自然存在的,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他本身存在着自生自灭的力量。
但是大道生出有无、有无相交生出万物之后,随着“众妙之门”的打开,天地之间的高级智慧动物“人”出现了。
人在自然界出现之后,为了认识、认知、掌握万物,人开始动用自己的智慧,开始对客观存在的世间万物运用善恶、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相对相互的概念来区分万事万物,从而给万事万物带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判断”标准,从而产生自己对世界认知的世界观,并进而形成对人生的善恶观、荣辱观、是非观、得失观、生死观、苦乐观,从而开始了根据自己的的好恶和标准对物、对事、对人的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道德经》学习心得—第二章
《道德经》学习心得—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当天下对于美的标准都统一之后,这就糟糕了。
因为本来对于美的理解和定义,就是各花入各眼,情人眼里出西施。
如果都变成一样的,就会形成一种偏激片面的审美引导。
同样,如果对于如何行善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那大家都会去按照这个标准去做,并标榜自己就是善,乃至披着善的外衣,行不善之事,就不好了。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美和丑,善和不善,都是人对比出来的。
其实还有很多的东西,也是因为有了对此,才有了概念存在的意义。
比如说,有和无,他们是相生相伴,道的一体两面。
困难和容易,长和短,高和低,声和音,前和后,都是有了比较才有了存在,两者之间其实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正因为这样,圣人做事,不会违背道的规律来做事(无为,其实是无违,而不是什么都不做),一举一动都顺应道的规律。
教化别人的时候,也不是靠讲,而是通过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和教化别人。
言辞这个东西,只会越说越说不清楚,越说越容易产生误会和分歧,言传不如身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圣人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因为道也是这样的。
不辞辛劳的化生万物,从不抛弃,一视同仁。
化生了万物却不去占有,支持着世界万物的运转却从不自恃,觉得自己很厉害。
生也好,为也好,道从来不会把他们看做自己的功劳而居功自傲。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才永恒的不朽。
人命有尽,天地有尽,而道,永恒存在。
支持它存在的原因就是这个。
这一章,老子展开介绍道演化出来的一系列对立统一的概念。
认识到他们之间这种辩证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引出大道的属性,并阐明圣人之道的标准,天人合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经》第02章功成弗居【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②,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⑧,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④,生而弗有,为而弗恃(shì)⑤,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①已:语气词,可译为“了”。
②音声:古代音和声是有区别的。
单调的、无节奏的叫“声”,复杂的、有节奏的叫“音”。
③是以:疑为后人所加。
本章的前八句是老子的相对论,后八句是老子的政治论,文意不相连。
圣人:老子理想中的“与道同体”的人物,他与儒家圣人有很大不同,是“有道的人”。
④始:管理、干涉的意思。
⑤恃(shì):依赖,依靠。
【译文】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出来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有”和“无”互相对立而产生,困难和容易互相矛盾而促成,长和短互相比较才形成,高和下互相对照才有分别,音和声由于对立才显得和谐动听,前和后彼此排列才有顺序,这是永远如此的。
因此,有道的人用“无为”的法则来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让万物兴起而不加倡导,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已有;抚育万物但不自恃己能,立下了功勋而不自我夸耀。
正因为他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就不会失去。
【导读】老子通过美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高与下、长与短等事物表象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关系,说明世间万物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规律,确立了对立统一的永恒普遍法则。
然后,在这种辩证观点的基础之上,又提出了圣人处世、治世的无为之道。
【解析】本章主旨讲的是“道”的内涵。
天下万物,在表象上都可以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
美的可以造成恶的结果,善的可以造成不善的影响,任何美善的事物,本身都包含着不美不善的一面。
一切事物也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美转化为不美,善转化为不善,乃是大道运行之必然,亦是事物发展之规律。
若把美的事物当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视为绝对的善,那必然会事与愿违,终究会导致不善的结果的出现。
老子说明事物相互依存及变化发展的规律,并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行为准则,即“无为”、“不言”、“弗始”、“弗有”、“弗恃”、“弗居”等。
这些准则在老子道论中是深得于“玄德”的体现,也是老子道论的基本行为主张。
当然,人类作为宇宙中的一个小分子,和宇宙中的其他事物一样,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原子、中子、中微子等基本元素转化或组合而来的,所以人和其他事物是同源的,没有本质上的不同,都是由大道衍生出来的,所以也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中,而且和其他物体同样可以相互依赖、互相转化。
人类从生命一开始,到最终走向坟墓,从来没有终止过变化。
在此过程中生过病,犯过错,当然也享受过成功的乐趣,体验过失败的沮丧,也因而知道了什么叫对错、什么叫荣辱。
可在这布满荆棘和矛盾的人生道路上,无论是享受幸福和喜悦,还是体验迷茫和无奈,最终的结局都是一样的,既然这样,那又何必给自己制造那么多的苦恼?所以,面对荣辱、得失、成败、哀乐、爱怨,为何不能泰然处之?其实,矛盾的产生是因为人人们的头脑中有了知识的概念。
矛盾导致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是好的结果,一是坏的结果,可人们总是喜欢接受好的结果而难以接受坏的结果,缺少应有的从容和淡定,因而滋生痛苦迷茫,或是悲痛欲绝。
大道无言,大道无际,它孕育了天地万物,并使天地万物感受到了她的存在和巨大威力,但人人们始终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的描述,任何概念和范畴都是牵强的,都没有恰当的概括出大道的真义,正是因为这种不准确、不完全、不真实的概念直接影响了人们对大道的领悟,所以也就无法真正融入大道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境界中去。
而圣人明白大道的绝对性和它的真实内涵,他们能抛弃和超越人类的自私和贪婪,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来对待人和事,这种无所作为的处世哲学看似消极,其实是一种真正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对人类自身精神境界的提升。
他们能真正理解大道并和大道融为一体,顺应自然和各种变化,也就无所谓“得到”和“失去”,因而也就没有忧愁和烦恼了,这也是智者和凡人的区别。
王弼《道德经注》美者,人心之所进乐也;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
美恶犹喜怒也,善不善犹是非也。
喜怒同根,是非同门,故不可得而偏举也。
此六者,皆陈自然,不可偏举之名数也。
自然已足,为则败也。
智慧自备,为则伪也。
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
使功在己,则功不可久也。
美的事物,是人心所趋向、喜欢的;恶的事物,是人心所远离、讨厌的。
美好和邪恶就像喜怒一样,善和不善就像是非一样,都是同一事物的两面。
喜怒有着相同的根源,是非来自同门,所以不能偏向哪一个。
“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六者,都是自然如此的,不能偏爱、执着其中任何一个侧面。
事物自然地生发就已足够,人妄加干预就会失败。
智慧自然地存在于我们心中,虚妄的动机和作为不是真正的智慧。
根据事物的本身特点去利用它,自然能获得成功,并非自我的作为产生的结果,所以也不以功臣自居。
如果硬把功劳放在自己头上,那么成功就不能维持太久。
苏辙《老子解》天下以形名言美恶,其所谓美且善者,岂真美且善哉?彼不知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声音、前后之相生、相夺,皆非其正也。
方且自以为长,而有长于我者临之,斯则短矣;方且自以为前,而有前于我者先之,斯则后矣。
苟从其所美而信之,则失之远矣。
当事而为,无为之之心;当教而言,无言之之意。
夫是以出于长短之度,离于先后之数,非美非恶、非善非不善,而天下何足以知之?天下以事物的形态和名称来区分善恶,所谓的美而善的东西,真的是美而善的吗?人们不知道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是依靠对方的存在而存在的,是在相互比较中显现的,两者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说是正确的、无所偏倚的。
比如自以为自己长,而与比我长的相比,我就是短的了;如果自以为自己在前面,而与比我靠前的相比,我就是靠后的了。
只看到事物美的方面就说它美,那差得远呢。
处理事情,不要有以自己的意愿改变它的心思;教导别人,不要有以言语妄加指导的想法。
如果有人能超脱于长短、先后的计较,做到不善不恶的中庸,天下还有什么值得他挂虑的呢?万物为我作而我无所辞,我生之为之,而未尝有、未尝恃,至于成功亦未尝以自居也。
此即无为、不言之报。
圣人且不知其美且善也,岂复有恶与不善继之哉?圣人居于贫贱,而无贫贱之忧;居于富贵,而无富贵之累。
此所谓不居也。
我且不居,彼尚何从去哉?此则居之至也。
万物以自身的发展变化为我服务,而我不妄加辞令,我创造、作为,但不据为己有,不以此凌驾于他人之上。
取得了成功也不以功臣的地位自居,这就是无为、不言的回报。
圣人不知道美和善,哪里还有恶和不善与之相对呢?圣人处于贫贱的地位而不为贫贱忧虑,处于富贵的地位而不为富贵牵累。
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不以自己所处的环境将自己定位。
我尚且没有处所,别人能把我往哪里驱赶呢?这是居处的完美状态。
【经典解读】老子对美恶、善不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先后等的论述,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系统而深刻地揭露事物之间对立统一规律的文辞,这也是老子哲学思想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老子以矛盾法则为基础,深刻地指出了,世间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在矛盾对立的状态中产生的。
对立着的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联结、互相转化。
这种相互之间的变化是自然万物的根本性质。
本章,老子首先提出一种对立统一的世界观,然后在其基础之上探索“圣人”治国处事的方式,即“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通过顺应天地大道,世间最根本的那些自然规律而达到一种内与外,大与小,个人与集体的和谐。
很多朝代,尤其是战乱刚刚结束之后,社会复苏的时候,老子的思想对于治国、治家来说就极为重要。
比如汉初实行黄老思想,提倡无为而治,使国家在秦末的战乱废墟上逐渐恢复过来,实现了著名的文景之治。
需要指出的是,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的方法论并非是毫无作为,相反它是大有作为,在遵守事物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在掌握主次矛盾的基础上的作为。
无为是指不违反世间大道,不肆意妄为,不对事物的正常发展横加干涉。
比之于汉初,就可见无为而治并非不治,有国,有吏,有法,但国策宽松,法律温和,官吏治民能顺应民意,劳役税收皆能体谅民力,合符节气,故能“无为为之而合于道,无为言之而通乎德”(《淮南子·原道训》)。
老子所提出的一系列辩证统一的对立面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亦随处可见,善恶、是非、强弱、祸福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生真谛。
在生活中只有知道这些,才能从黑暗中发现光明,从困境中找到希望,茫茫乱世中坚守一方清净;只有了解这些,才能做到不断进取,居安思危,正确地思考所遇到事情的是非善恶;只有清晰地认识到这些才能透过事物的表象,去观察它们的本质,寻找隐藏在表象内部的真实,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纵观万物。
【哲理引申】“道”贯穿于天地万物之间,盛衰存亡,生死病老无不依道而行。
春耕夏锄,秋收冬藏,是农民种地应该遵从的规律,晚种或是早收都必将违反植物生长之道,使生产受损。
“揠苗助长”便是最好的例子,将麦苗硬生生地拔出来,不仅不会让它生长更快,还会导致枯萎。
小到教育儿童,大到国家的治理、社会的改革无不如此。
秦朝末年各路诸侯相互征战,中华大地一片荒芜,刘邦击败项羽称帝后又先后进行多次剿灭异姓诸侯王的战争,最后虽然统一天下,但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民众,到处都是一片颓废景象。
又经诸吕之乱,到汉文帝刘恒登基时,国库空虚,民力凋零,社会陷入了停滞之中。
汉文帝清晰地看到了国家、社会破败萧条的状态。
他并没有立刻采取严厉的法治政策,而是采用了无为而治的方针。
首先,实行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进一步降低田租的税率,按“三十税一”征税。
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田赋税率最低的时期,而且以后长期未变。
其次,鼓励生产、发展经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劝课农桑,鼓励人民开荒,开放山川泽林,任人们进入开垦。
再次,提倡节俭,禁止浪费。
汉文帝在位期间,官室苑囿,车骑服御,都无增加。
他曾经想做一个露台,预算报上来,需要百金,他便放弃了这一想法。
他说:“百金相当中产人家十家的财产总和了,我继承先帝的宫室,还常觉得羞耻,怎么能花百金建露台。
”为了减免人民税赋,他还减少自己的开支,裁减侍卫人马。
最后,实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国体上实行了郡国并行制。
允许地方因地制宜地实行一些惠民政策,如齐国工商业发达,又有渔盐之利,便不征农业税。
吴国则有铜山、海盐能获巨利,故无赋税。
汉景帝时继承了文帝的治国思想,他重用晁错,提高粮食价格,促进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汉景帝还下诏不接受地方贡献的锦绣等奢侈物品,并禁止地方官员购买黄金珠玉,否则以盗窃论罪。
文景二帝还抑制豪强,废除严厉的刑罚,实施更加人性化的法律制度。
经两代的休养生息,使当时社会经济获得显著的发展,封建统治秩序也日臻巩固,西汉初年,大侯封国不过万家,小的五六百户;到了文景之世,流民还归田园,户口迅速繁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