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探索

合集下载

20120228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思考 编者按

20120228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思考 编者按

编者按:2012年2月5日至8日,环境保护部生态文明建设调研组在我省开展专题调研,并召开了座谈会。

省生态办主任、省环保厅厅长徐震介绍了我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做法和成效,并就国家层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意见建议。

现将徐震同志的发言整理刊发,供参阅。

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思考生态文明是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趋势。

自2002年起,在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子上,近三届浙江省委先后提出建设绿色浙江、建设生态省、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战略目标,既一脉相承又层层递进,引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走向深入。

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初步解决,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二是全省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推进的形势下,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有所改善。

三是污染防治和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全省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936吨,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2%,建成污水处理设施的建制镇比例达到72.4%,全省实际运行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达到92座,设区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7%;同时,率先建成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能力显著增强。

四是环保促进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尤其是在整治污染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发挥了环保倒逼机制作用。

五是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政府官员的执政理念、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公众的环保意识都有了明显提升。

在实践中,我们也创造了一些做法和经验,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继承和发扬。

一是坚持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环境“三位一体”,全方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这是由生态文明的性质和内涵所决定的。

因为生态文明是人们正确认识和科学处理人类发展过程当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型文明,它涉及多个领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活等方方面面,也涉及各类社会群体。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浙江按照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环境“三位一体”的思路来全方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有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毛概论文(2)

有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毛概论文(2)

有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毛概论文(2)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毛概论文篇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速度加快,经济建设也发展迅速,与此同时,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也随之产生,并且日益严重,如今甚至已开始阻碍社会的发展、威胁人们的生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并被不断丰富和完善,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主要内涵;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有了显著发展,但是,各种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如空气污染、能源消耗、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等。

面对一系列的生态我问题,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思想,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产生第一,生态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方面,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有了极大提高,科学技术有了极大进步,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适应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自然进行掠夺式开发,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发展中国家自身发展速度的加快,加上发达国家的污染性生产转移,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从局部发展为全球性问题,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另一方面,我国在社会经济建设取得重大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再加上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人们对生态保护意识薄弱,导致生态问题日益严重。

第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之中,从远古蒙昧时期的图腾崇拜,到农耕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如道家的“道法自然”、儒家的“天人合一”等等,都可以看到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观念。

在儒家文化中,从“仁者爱人”到“仁者爱物”,强调了不仅要爱人民,还要关爱世间万物,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界的一切事物,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愈加严峻。

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化等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存和健康。

因而,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重要任务。

一、阶段性成果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成果不容小觑。

近年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有力而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了生态环境保护能力。

1、加强制度建设。

中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构建了法律制度体系。

同时,针对具体问题,还制定了一系列行业标准和规范文件,保障了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2、强化源头治理。

中国对排污单位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规范和管理。

建立企业排放监管机构和监测系统,对企业的各项排放和污染指标实行24小时监测,并对环保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查。

建成了一批污染企业治理模范区,严格执行最高排放标准和最严格的超低排放标准。

3、推行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将耕地保护、水源保护、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区域生态功能保护等要素纳入了生态保护红线范围,明确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范围和底线。

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优先原则,消除了各类建设项目中的“环境盲点”。

二、面临的挑战虽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1、人口增长加快。

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增长也在与之相伴。

大量人口的涌入,导致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等问题逐渐加重。

2、资源短缺。

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传统的高耗能和高污染型产业依然占据一定比重。

3、生态环境恶化。

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问题、大气污染等生态环境震荡不断,人们的生活质量从许多角度受到了影响。

三、探索未来1、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化水平。

构建生态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建立环保法律体系,加大对于生态犯罪的打击力度,切实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使之达到国家环境要求的标准。

2、推动生态优先理念的深层次融入国土空间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提出的重要理念和目标之一,旨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还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

实践方面,我国积极推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比如,加强垃圾分类,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加大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治理力度,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另外,我国还积极开展了水土保持、森林防火、湿地保护等自然保护工作,保护了许多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

在实践中,我们也面临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较快,对资源的需求也非常大,这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压力。

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意识转变,这需要时间和教育。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首先,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其次,要创新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另外,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需要我们积极投入,并进行不断的实践和思考。

只有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后代留下美丽的家园。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实践中,我们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首先,加强政府的领导和监管。

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形成科学合理的政策体系。

政府要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环境恶化。

同时,政府要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惩处环境污染者,保护生态环境的权益。

其次,要加强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可以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好的支持。

试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毛概论文

试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毛概论文

试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毛概论文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标志着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努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试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毛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试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毛概论文篇一《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提要]本文从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定义与目标入手,分析研究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相关政策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支持以及河南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的成果、“十二五”规划期和今后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方向。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制定;资金支持;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一、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和目标对生态文明的定义是: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为着眼点,在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体现的人类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这是小康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环保工作的新任务。

二、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出的努力(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制定。

2008年党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进一步发挥宏观经济手段,推动实施包括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贸易、绿色税收等在内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减轻了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

这标志着这一时期建设生态文明的宏观经济手段已经完全贯彻于生产的整个过程,具有明显的产业生态化的发展导向。

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任务和扶持政策,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明确地提出了依靠绿色经济实现经济复苏的振兴战略;法律方面,由于过去的法律手段对于政府的宏观规划没有制约,2003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将环境评价范围从建设项目扩大到政府规划,为政府规划要先进行环境评价提供了法律依据。

有关生态文明的毛概论文

有关生态文明的毛概论文

有关生态文明的毛概论文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对于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发展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有关生态文明的毛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有关生态文明的毛概论文篇一《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政策分析》摘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初级阶段。

当前,要以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以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抓手,重点发展绿色经济、完善体制机制,抓好节能减排,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恢复重要生态系统生机。

在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基础上,尽快建立和完善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动态性和创新性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一、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规律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成果的总和。

也就是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

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种类型。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

建设生态文明不是否定工业文明,而是强调先进的工业文明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们在享有现代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又能保持和享有良好的生态文明成果。

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生态文明的兴起是人类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也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危机。

选择生态文明道路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已成为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二、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初级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制定了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等基本国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了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浙江居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看法的调查

浙江居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看法的调查

浙江居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看法的调查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报告题目:浙江居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看法的调查姓名:赵琳琳华俊豪学号:专业:生物工程02班学院:生物工程学院一、前言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的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然而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强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即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资源约束趋紧,二是环境污染严重,三是生态系统退化。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个崭新的命题,本小组以专业的调查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总结浙江省龙游县地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以及从的角度反映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是怎么建设的。

二、调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1.实践安排概况07/25至2013/07/26,小组成员进行集体讨论,确定了本次社会实践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的课题。

07/28至2013/07/31,制作问卷调查表,确定调查问题,和调查人群08/01至2013/08/05,小组成员分发调查问卷并回收,对问卷调查表的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小组成员讨论并得出结果。

08/05至2013/08/10,写调研报告2.具体实践流程与实践工作内容经过小组讨论我们将研究方向定为十八大最新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故将课题的名称定为“浙江居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看法的调查”。

我们提出不同问题,选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制作成问卷调查表,赵琳琳同学将调查表随机发放并回收,对于问卷上的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集体讨论相关结果,得到了浙江居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看法的一系列结果。

毛概有关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论文

毛概有关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论文

毛概有关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论文毛概有关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论文党的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下面是 ___给大家推荐的毛概有关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生态文明建设初探》提要:文章从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四个方面阐述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意义;从学理上界定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外延;从操作层面阐述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明行为:B824:A:1003-4161(xx)03-0059-041.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从目的意义层面看,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主要有以下几点:1.1是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回顾改革开放30年,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文革”使我国经济濒临崩溃,改革开放初期,一些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忽视精神文明建设。

___及时提出两个文明建设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我国经济高速持续发展的事实证明,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正确的政治保障。

东欧剧变后,国内对加快 ___改革的呼声日高,一些人迷信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希望照搬多党制、三权分立等模式。

党的“十六大”依据国情提出政治文明建设,从而保障___社会主义不变色、不停步。

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生态代价惨重,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由于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的损失占当年GDP总量的10%~15%,在甘肃省这一比例是8%~13%,这是一条饮鸩止渴的自杀式“发展”死路。

党的十七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互动的规律,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因为建设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建设物质文明,内在地要求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政治文明,内在地包含着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实施;建设精神文明,内在地要求确立生态平衡的理念和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作为一个新兴力量,生态文明建设已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本文将围绕着这一主题,结合实际情况,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生态文明建设是指通过合理利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三个方面的协调和发展。

在当今日益恶化的环境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重中之重。

政府应该将生态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并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加强执法监督和管理,减轻环境污染的影响,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1.环保法制的推进环保法制的制定和完善,有效地保护了环境和人民的权益。

在立法、执法、司法三个环节中,环保部门负有重要的职责。

环境保护法对环境行政管理工作进行了制度化,环保行政执法保障了对环境的保护。

同时,环境保护部门还应建立健全绿色审批、环境风险预警和应急预案等机制,提高环境保护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

2.节能减排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资源开始短缺,能源消耗增加,环境污染问题难以解决。

政府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注重节能减排工作。

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能源管理制度,制定能源管理目标,推广节能技术,加强能源效率标准体系建设,促进节能减排。

3.资源再利用资源污染和大量浪费已成为环境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环境保护部门应加大资源的再利用工作力度,建立合理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提高社会能源消费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政府应该加大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支持环保企业发展,建立工业协作机制,推广环保新技术,促进资源再利用和回收,降低生产成本。

三、生态文明的思考1. 思想转变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一项技术创新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更是一种思想的转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我们应该摒弃”发展至上“的观念,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尊重自然、珍惜资源、爱护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思考,我们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

首先,在城市建设方面,我们推进了生态城市建设。

以中国具有很高含氧量的南京为例,通过市政府的努力,全市范围内的建筑、街道、公园都被植入了大量的绿植,有效提高了城市的空气质量。

同时,南京市自行车系统的建设,为市民出行提供了绿色、环保的选择,减少了对机动车的依赖,减少了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这些实践表明,通过城市绿化和非机动车交通的发展,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在农田建设方面,我们推行了生态农业。

通过有机农业、水稻田间生态系统恢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等措施,有效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了土壤的健康,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通过优化农田水利设施,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动农田灌溉的精确化,减少了水的浪费,提高了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这些实践表明,我们可以通过生态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此外,我们还推进了生态保护建设。

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加强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和恢复。

例如,我国长江流域的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长江江豚的数量得到了显著增加,水质也得到了改善。

同时,我们也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

这些努力表明,通过生态保护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我们可以实现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仅仅依靠政府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各个方面都应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科学研究,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够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道路上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已经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明显,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不仅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也有着广泛的生态系统,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成为了全球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明确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

这一目标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指导性和框架性的原则和政策。

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推动绿色经济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绿色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中国政府提出了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通过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清洁能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来保护生态环境。

例如,中国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了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

在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生态保护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力度,积极推动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努力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此外,中国政府还加大了对于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力度,实施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有效遏制了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也充分发挥了政府和社会力量的作用。

政府通过立法、行政和经济手段,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管和处罚力度,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生态保护行动。

社会力量通过成立环保组织、推动环保宣传和教育,引导公众更加关注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合作,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基础。

随着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不断深入,取得了明显成效。

例如,中国在减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手段,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工业结构、减少颗粒物排放等措施,大幅度改善了大气污染状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进步,保卫和改善生态环境,推感人与自然和谐进步的一种进步模式。

旨在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和阅历,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增进生态文明建设效果的更好应用。

本文将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目标以及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起首,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是中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长期以来,快速的经济进步带来了大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强调加强环境保卫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进步。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建设秀丽中国。

秀丽中国是指生态环境良好、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详尽目标,包括缩减生态破坏、增进资源循环利用、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中,起首是加快绿色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绿色进步是现代化建设的必定要求,要以保卫生态环境为前提,推动经济进步模式的转变,加快绿色低碳进步,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进步。

其次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中国资源相对匮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通过加大对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利用,推行循环经济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三是加强生态环境保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环境保卫为核心任务。

在这方面,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卫政策和法规,建立了一套生态环境保卫体系,并将生态环境保卫和修复归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强化环境保卫责任。

第四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和宣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议人与自然和谐进步,要求人们树立生态环境意识,乐观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

有关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毛概论文

有关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毛概论文

有关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毛概论文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

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

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毛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毛概论文篇一《浅谈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摘要】以生态文明来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城市,应该是有远见的城市,因为它代表着未来,如果能够建设起新型的治理制度,它可能就会成为未来时代的中心;如果它能够集中力量形成针对着环境和资源节约的研发实力,形成辐射区域以及全国、全球的环境与资源节约的产品、服务和技术能力,在生态文明即将到来之际,为未来成为生态文明中心做出准备。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市;环境和资源节约一、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世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环境、资源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促使人类开始对自己的生存空间、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反思。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中首次提出了生态城市的理念。

很多国家也积极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如美国的克里夫兰、德国的埃尔兰根、印度的班加罗尔等城市,按照生态城市的理念进行规划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而我国有些城市保持着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空气清新、夏季气候凉爽、纬度合适、海拔适中、灾害罕见,比较适宜人居。

这些城市民族文化积淀深厚,维系着一种自有的人文生态系统。

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具有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以生态文明来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城市,应该是有远见的城市,因为它代表着未来,如果能够建设起新型的治理制度,它可能就会成为未来时代的中心;如果它能够集中力量形成针对着环境和资源节约的研发实力,形成辐射区域以及全国、全球的环境与资源节约的产品、服务和技术能力,在生态文明即将到来之际,为未来成为生态文明中心做出准备[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课程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课程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引言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探讨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理论基础生态文明的概念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社会创新,是现代文明的最高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主要是为了遏制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同时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施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生态修复等政策。

•推进绿色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鼓励绿色生产和消费。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重点生态功能区等措施。

•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加强环保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普及和未成年人环保教育。

实践成果自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任务以来,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节能减排:在能源管理、建筑节能、交通运输等领域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实现了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下降。

•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全国性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生态文明教育:加强教育、培训和科普工作,全民环保意识和绿色生产、消费习惯得到了普及。

问题与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平衡:在一些地方和行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依然存在,造成了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治理机制不完善:在某些区域和场景,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管、技术和经费扶持。

•绿色发展力度不够:虽然国家推进了绿色发展,但是在创新、消费领域的力度仍然有待提高。

毛概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文1500字

毛概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文1500字

毛概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文1500字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发展,是我国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毛概有关生态文明15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毛概有关生态文明1500字论文篇一《浅谈生态文明建设》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提出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各种资源、环境的压力变得越来越突出。

只有加大对环境保护,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才能使人类文明向着高层次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标志着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努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文明建设;环境保护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文明及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首先,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

人与自然作为地球的共同成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成为了大众文化,其价值观从以前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等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转变。

其次,生态文明的目标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的逐年上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更加重要。

再者,基于目前世界人口众多,生活物资稀缺的现状,生态文明建设是长期艰巨的任务。

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双重任务和巨大压力,一方面要保证人民生活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坚持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主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不仅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且指出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党的十八报告的一大亮点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到“五位一体”,党的十八大重要成果之一是把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写入党章总纲。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在全球危机到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的背景下,反思人类发展的成败得失,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伟大实践,不仅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内涵,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展示了更加美好的前景,也为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新的巨大贡献。

【关键词】反思传统文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文明模式党的十八报告的一大亮点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到“五位一体”,党的十八大重要成果之一是把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写入党章总纲。

作为领导着一个十三亿人口大国的执政党,响亮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发展理念的升华和对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的飞跃,开辟了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把握,向世界展示了共产党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中国共产党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创新和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伟大实践不仅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内涵,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展示了更加美好的前景,也为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新的巨大贡献。

一、不同文明阶段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演变1、原始文明阶段在原始文明时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采集和渔猎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人类只是自然界中微不足道的一份子,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十分微弱,人与环境是恐惧和依赖关系。

人类只能顺应自然才能生存和繁衍,在这一阶段自然是人类至高无上的神,人是自然神的奴隶,自然崇拜、对自然界逆来顺受既是人的精神自慰也是人的精神麻痹。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毛概调研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毛概调研

国样作 家为为 贡建大 献设学 力创生 量新, ?型怎



你的家乡应怎 样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
我的家乡在河南省信阳市,信 阳市地处豫南,与湖北交界,全 市总面积为18915平方千米,由 于特殊的历史原因,长期以来, 其产业发展以农林牧渔业为主。 而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就必须以这些传统产业为依托, 把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以及先进 的管理经营理念结合起来,把绿 色经济作为中长期发展的目标。
优势一,交通和地理位置优越。 优势二,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环境优美。
优势三,纯天然的野生果品和山野菜资源众多。
优势四,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怎样建设美丽中国?
1 .以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加强生
态环境保护为切入点,深刻理解和 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2. 以生态环境建设、污染防治与减
单市就力究史力当面 位场是的生使︐代对 的︐创培更命肩大建 挑研新养加︔负学设 选究︔︐注面着生创 和生面因重对光将新 检就对为创知荣是型 验 ︐业市知新识的创国 也场识精经社新家 要经经神济会大的 接济济和︐责军战 受和的创要任中略 用人灵新求和的目 人才魂能研历主标 ︐
时 代 呼 唤 英 才 ︐ 希 望 在 于 青 年 ︒
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抢占舆论制高点,掌握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话语权,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破解我国发展中所付出的资源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 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难题有决定意义。
推进生态能耗,推进经文明建设,按照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
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有效降低济集约化、生态化、知识化, 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题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探索专业班级:视觉传达12(02)班成员姓名:蒋珠丽、徐镕、许旭虹、叶伊、蒋毅、李鑫、潘奕辰指导老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探索视觉传达12(02)班:蒋珠丽、徐镕、许旭虹、叶伊、蒋毅、李鑫、潘奕辰指导老师:钱厚诚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必然要求,是当代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阶段,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这一理念是对人类在20世纪末取得的重要认识成果的吸收,更是对我国当前严峻环境形势的正面回应。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我省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认真总结生态省建设经验,研究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运用唯物辩证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分析法则,我们小组针对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高密度专项调研,旨在针对其问题进行精确统计并研究出解决对策,也希望可以为学院就业方针政策划提供参考,同时管中窥豹,通过分析其特殊性,对应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浙江生态文明是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趋势。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

由此,只有全社会牢固树产生态文明观念,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才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从而深入了解浙江省的生态文明建设特点,进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中找出科学准确的应对之法。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主要目标大致可分为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环境质量和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目前,我国不断在正确认识和处理建设生态文明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大力培养环境保护意识,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就现在而言,全方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坚持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环境“三位一体”,浙江省自2002年起,也在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子上,近三届浙江省委先后提出建设绿色浙江、建设生态省、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战略目标,一脉相承,层层递进,引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走向深入。

一、调查结果与现状分析本次社会调查采用了问卷的形式,问卷针对浙江省居住市民。

调查问卷主要在浙江杭州各大学居住的学生及附近居民,平均定点发放,调查对象为随机的浙江本省大学生、较长时间在浙江居住的学生及居住居民。

本次调查共发放70份问卷,实现了对浙江各市的覆盖率。

问卷成功回收62份,无效问卷2份,问卷回收率为88.57%,问卷有效率为96.77%。

1.您听说过“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概念吗?如果有,请问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的?图1: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图1数据显示,非常明显很多人都是通过网络电视媒体这个媒介了解生态文明建设。

这个跟现代媒体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网络和电视已经成为大家最关注并且收到消息最快速也是信息量最大的媒体。

所以,如果要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及方法,应该要着重在网络和电视媒体上下功夫,这样才能达到最高效率。

人们其次是通过书本杂志报刊的途径来了解,再其次,学校宣传活动和其他方式占的百分比也差不多。

书本杂志报刊这一类都是比较传统的传播方式,有固定的人群基数,所以在这个方面也不能疏忽,要加强力度宣传。

其中没有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也占了 5.48%,这个数据显示了还是有一部分人不了解生态文明建设,说明宣传的不到位,人们没有对这个产生重视感。

至于学校宣传活动,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课堂学习占的比重都非常小。

这说明我们国家不够重视在校内传播生态文明建设的知识。

学生的文化素养普遍高于一般群众,所以向学生传播生态文明的知识也能为将来打下很好的基础。

通过大家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我们能够感受到,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还是很丰富的。

2.您会主动去了解与“生态文明”有关的内容吗?图2:会主动去了解“生态文明”吗图2的数据中,“不会去了解”以及“对我没有意义根本不在意”不占百分比,这充分说明了人们对生态文明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会主动了解”和“如果看到会去了解但不会主动”这两个选项的人群的没有很悬殊的比例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生态文明知识还是比较感兴趣和愿意去了解的。

只不过不会主动了解的人稍微比主动了解的人比例大了一点。

这个数据也反映出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这个话题的热度还不够,或者说宣传的不够到位。

我觉得应该要加强人们的主人翁意识,不能只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当成国家的事情,似乎与自己毫无关系,而是要努力主动的了解这些知识,端正好自己的态度。

3.您个人觉得浙江省的生态环境和卫生状况如何?图3:认为浙江省的生态环境和卫生状况图3是人们对浙江省的生态环境和卫生状况整体的一个反映。

其中觉得浙江省环境良好的占了大多数,其次是认为浙江省的生态环境和卫生状况很好。

我觉得这虽然不能说十分准确的数字,但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浙江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开始有令人欣喜的成绩了。

浙江省作为一个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仍然能保持良好的环境和卫生,我觉得确实不容易。

自2002年起,在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路上,近三届浙江省委先后提出建设绿色浙江、建设生态省、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战略目标,既一脉相承又层层递进,引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走向深入。

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初步解决,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二是全省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推进的形势下,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有所改善。

三是污染防治和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尤其是在整治污染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发挥了环保倒逼机制作用。

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政府官员的执政理念、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公众的环保意识都有了明显提升。

在实践中,浙江省也创造了一些做法和经验,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继承和发扬。

4.您认为浙江省的环境状况与几年前相比如何?图4:生活环境满意度从图4中很明显的能看出,大家对于浙江省环境状况改善是持肯定意见的,认为有大大改善的占据40%,而超过半数的人58.33%都认为是有一点进步的,因为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的环节为环境质量的改善。

这也是直接最有效反映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

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和日益强烈的公民环境意识,决定了我省在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治理。

几乎没有人认为自己周边的环境变得更差了,只有极少数的1.67%的人认为浙江省的环境是没有什么变化的。

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是通过人和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人类社会面临的长期事业,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历史任务。

我们应当本着与时俱进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认识到坐浙江人民的一份子,并作出必要的努力。

5.您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一下哪些方面有关?图5:生态文明建设关联性图5显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人民生活、道德教育、环境保护、政策保护和国家安全相辅相成。

生态文明建设也须贯穿各方面和全过程。

从调查问卷和统计图表看出,绝大多数的人都将生态文明建设从自身出发最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人民的生活水平占了26.96%,道德教育是21.74%,以及环境保护为26.09%,所以综上可以看出大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环境保护和道德教育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开展环境道德教育,可以使人们逐步树立环境道德意识,自觉的推进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由于数据源并不多的原因,虽然在图中显示国家安全的关联性只有0%,不过生态文明的价值,也是在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

生态文明这一自然安全的“纬线”,连着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的“经线”,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盛衰兴亡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6. 您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是否满意?图6:生态文明建设关联性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

其中,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实现的目标,而达成目标的途径则是人和环境的和谐相处,即实现人类社会的生态化,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满意度。

86.67%基本满意目前的生活环境,这部分人为的是追求更为健康与文明的生态环境体系,其次满意占了18.33%,有11.67%的人不满意当前的生活环境。

就生活环境的满意度的统计分析也充分的表明了我省在改善环境状况中的还是有效的。

7. 您觉得以下因素哪些在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要?图7: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要因素如图7数据显示在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全民素质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我国是人口大国,而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科技等各个领域,它涵盖了全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了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

生态文明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重点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

所以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提高全民素质是首要任务。

但从图7中可以看出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经济支持也同样重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图中还显示先进技术的支持、企业的配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分别占了13%,政府的政策占了10%,宣传教育占了8%,完善管理占了7%,奖惩制度则占得比重最少,只占了6%。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的事,它需要全民、企业、政府等共同协作来完成。

8.当您发现身边有不爱护或破坏生态的行为,您会?图8:当发现身边有不爱护或破坏生态的行为图8是围绕当您发现身边有不爱护或破坏生态的行为,您会怎么做的一个图标。

由图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人当发现身边有不爱护或破坏生态的行为时不会认为此事与自己无关,这是政府的事,由此可以看出浙江的人民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但是由图可以看出,71.67%的人发现身边有不爱护或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会向有关部门反映。

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虽然本身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但是由于某些原因还是会求助于政府,仅有28.33%的人当发现身边有不爱护或破坏生态的行为时会想方法去制止,挺身而出。

当下我们的生态环境破坏如此之严重,我们的土地,我们的树木,我们清澈的水源正在一步步消失,我认为我们应当加强宣传教育,号召大家为保护生态挺身而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