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鉴赏

合集下载

诗歌欣赏唐诗宋词鉴赏大全

诗歌欣赏唐诗宋词鉴赏大全

诗歌欣赏唐诗宋词鉴赏大全在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历史中,唐诗和宋词的地位是无可争议的。

这两个时期的文人墨客们用丰富的艺术语言,抒发了情感、描绘了风景、抨击了社会不公,并创造了许多经典之作。

在本文中,我们将带您欣赏唐诗宋词的精选作品,一同感受古人的才华与情感。

一、唐诗欣赏1.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中以壮丽的自然景色作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进取精神的赞美。

王之涣通过富有想象力的词藻和独特的写景方式,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壮丽的景色和无限的向上之意。

2.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静夜思》以极简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

通过用意象丰富的表达方式,作者将自己的思乡之情与明月、夜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悠远的遐想。

二、宋词鉴赏1.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苏轼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绿草萋萋红叶稀。

满目青山无处话,凄凉楚客何时归?苏轼是宋代文坛的巨擘,他的《浣溪沙》表达了诗人的遗憾和对人生变幻的无奈之情。

通过对景物和主人公的描绘,苏轼巧妙地运用音韵和意象,营造出浓厚的意境,让读者在音乐般的语言中,感受到生活的无常和人生的追问。

2.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累累白骨新翻雁塔底。

纵使千帆过尽,归来仍是少年风姿。

斜阳初到眉头镇,楚腰几许才人惜。

豪情壮志,只付与一江春水。

辛弃疾的《西江月》以豪情壮志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为主题,以征战中的英雄人物和历史背景为蓝本,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惋惜和对未来的期许。

辛弃疾运用独特的写意手法和饱含深情的词句,让读者领略到那个充满英雄气概和热血壮志的时代。

三、结语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欣赏这些经典之作,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的聪慧和才华,也能够从中汲取灵感和启示。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中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在这之中,有很多经典唐诗宋词不仅成为了文学的经典之作,而且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精神寄托。

本文将为您精选100首经典唐诗宋词,希望通过这些诗词欣赏,能够带给您一些灵感和启发。

唐诗1.《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赏析:杜甫的这首《登高》写的是他登高观景的情景,写到的是大自然的雄浑和神秘,此诗句势恢宏,气势如虹,融入了杜甫的宏大思想,心潮澎湃。

2.《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杜甫的这首《春望》描绘了一个飘摇不定的时代背景和人们的疾苦,此诗语境苍凉,悲壮感人,引起人们对战火带来的苦难的深思,在表达疾苦和悲愤的同时,满怀温情与鼓舞向前的力量。

3.《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李白的这首《静夜思》是一首流传最广的古诗之一,诗三句短小,词句优美,发人深思,其写述了对乡愁的怀念,对故园的思念,充满深情,引人咀嚼。

4.《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赏析:李白的《将进酒》句句富有激情,充满豪情,用词豪放,气势磅礴,让人眼前一亮,精神为之振奋。

此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属于辞格豪放体,表现了他豁达奔放的胸怀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5.《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王之涣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离别之情,在诗写内容上深入触及了人生的忧艰和主人公的意志力,同时顺应变幻空气,揭示一个人自觉的非常态,内容妙趣横生,深刻人心。

唐诗宋词元曲鉴赏

唐诗宋词元曲鉴赏

唐诗宋词元曲鉴赏一、原文:《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二、衍生注释:“将进酒”:“将”(qiāng),是请、愿的意思,“进酒”就是喝酒。

“岑夫子”“丹丘生”:是李白的两位朋友。

“钟鼓馔玉”:指富贵生活,钟鼓是指富贵人家吃饭时的音乐,馔玉是精美的饭食。

“陈王”:指曹植。

三、赏析:主题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蔑视权贵、乐观放达的情怀。

情感非常复杂且浓烈,一方面有着对时光飞逝、人生易老的悲哀,像“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一句,用夸张的手法极写人生的短促;另一方面又有不失豪迈的豁达,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大量的夸张,像黄河之水从天上来,还多用典故,“陈王昔时宴平乐”就是引用曹植的典故。

四、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他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他的一生渴望入仕治国安民,但又性格豪放,不受拘束,在仕途上遭遇诸多不顺。

五、运用片段:1. 毕业聚会上,大家面临着即将分别,各自走向不同道路的状况。

这时可以说:“弟兄们,姐妹儿们,今日别离虽有些伤感,但咱就如李白说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暂且把烦恼抛开,痛痛快快喝一场。

”2. 在公司年会上,有人因为前一段时间工作的不顺利而有些垂头丧气。

你就可以鼓励说:“嘿,别愁眉苦脸的啦。

要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一次的挫折算啥,以后还有大把机会呢。

现在年会,就该像李白说的那样‘会须一饮三百杯’,把烦恼都喝跑。

唐诗宋词鉴赏精选

唐诗宋词鉴赏精选

唐诗宋词鉴赏精选
一、唐诗鉴赏
1.1 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唐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简洁清新的语言表达了思乡之情和对明月的景仰。

通过描绘床前明月光和低头思念故乡,表达出作者内心深处的忧郁和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1.2 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唐诗写了登高远眺时的壮丽景色。

通过描述风声、天空、倒映在水面上的画面等细节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并暗示了社会动荡带来的忧伤情绪。

二、宋词鉴赏
2.1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首宋词以婉约细腻的语言表达了对明月的追问和对时间的思考。

通过描绘夜晚饮酒时凝望明月的场景,传递出作者对生命短暂和人生之无常的感慨。

2.2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开。

这首宋词描绘了元宵节之夜的喜庆景象。

通过具体描写花卉盛开、繁星闪烁、仪仗来往等场景,表达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节日气氛。

结语
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以上所列举的部分作品只是其中一个极小的片段,但足以展示唐诗宋词在韵味、意境上给人带来迷人之处。

我们应当珍视这些文化遗产,通过欣赏和鉴赏带来的美学享受,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千年文明。

唐诗宋词鉴赏与赏析

唐诗宋词鉴赏与赏析

唐诗宋词鉴赏与赏析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以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艺术形象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通过对唐诗宋词的鉴赏与赏析,探究其艺术魅力、文化价值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一、唐诗的鉴赏与赏析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时期,也是汉字表达艺术的巅峰之作。

从杜甫的《登高》到白居易的《琵琶行》,每一首唐诗都独具特色,值得我们深入品味。

首先,唐诗以精炼的语言打动人心。

一字一句都经过深思熟虑,虽然字数有限,但情感却能传达得深入人心。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以其雄浑的气势和深情的描写,令人怀念当年的辉煌。

这种精炼的语言艺术是唐诗独有的特点。

其次,唐诗以雅俗共赏的艺术特点受到广泛喜爱。

无论是饱含深情的爱情诗,还是描绘大唐盛世的政治诗,都能引起读者共鸣。

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描绘了杨贵妃的悲歌,既有个人情感的表达,同时也折射出了唐朝的政治风云。

这种雅俗共赏的特点是唐诗得以广泛传播的原因之一。

再次,唐诗以意境深远、引人入胜的特点而受到赞美。

通过丰富的象征手法、意象描绘以及和谐的韵律,唐诗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同时也引发读者的思考。

例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对比,让读者感受到了秋夜的幽静和人世的无常。

这种意境深远的特点让人陶醉其中,久久难以忘怀。

二、宋词的鉴赏与赏析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与唐诗一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影响力。

宋词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确的笔触而著称,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代。

首先,宋词以情感真挚而打动人心。

无论是爱情、离别还是对自然的描绘,都能引起读者共鸣。

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细腻而深情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让人动容。

这种情感真挚的表达让读者与词人产生共鸣,体味到生活中的点滴真情。

其次,宋词以婉约的艺术风格和抒情的笔触而著称。

宋词追求意境和音乐上的和谐,倡导情感化笔墨,使得词中常常流露出一种婉转、柔美的情感。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以柔婉、抒情的笔触描绘了女性的独特情感,使读者仿佛沉浸在一串串动人的琴音中。

唐诗宋词鉴赏

唐诗宋词鉴赏

唐诗宋词鉴赏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通过欣赏唐诗宋词,不仅可以领略古代诗人的情感与才华,更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下面将分别对唐诗和宋词进行鉴赏。

1. 唐诗鉴赏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期,唐诗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一个高峰。

代表着唐代诗歌最高成就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王维等。

他们的诗作无论是在意境、用词还是形式上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堪称千古绝唱。

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作充满豪放、奔放和浪漫主义色彩。

《将进酒》、《床前明月光》等诗作被誉为经典之作,广为传诵。

杜甫则以写实主义见长,他的诗作刻画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了他对时事的关注和批判。

《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作堪称杰作。

王维则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他的诗作清新婉约,让人如临画境。

鉴赏唐诗,除了要欣赏诗人的艺术创作之外,还要着重品味诗作的意境、气韵和艺术表现力。

透过字里行间,感受诗人的情感,领略他们对生活、自然和人情的思考和感悟。

唐诗之美在于其深刻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需要细细品味和鉴赏。

2. 宋词鉴赏宋代是中国古代词的全盛时期,宋词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

宋词以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为主要形式,体现了词的独特韵味和情感表达。

代表性的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他们的词作被誉为宋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苏轼是宋代最杰出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清新明快,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哲理的思考。

苏轼的词构思巧妙,语言优美,表达深刻,被誉为“词中之鬼才”。

李清照则是中国古代女词人中的代表,她的词作清丽婉转,多情温婉,掷地有声。

李清照的词以表达真挚的情感和对人生的热爱为主题,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民族情感和人间真情。

辛弃疾则是宋代最具激情和豪气的词人,他的词作充满了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鉴赏宋词,需要注重词人的个性风格和词作的艺术特点。

宋词之美在于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修辞技巧,需要通过仔细品味和鉴赏来领略其魅力和韵味。

唐诗宋词鉴赏词典

唐诗宋词鉴赏词典

唐诗宋词鉴赏词典《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衍生注释:- “把酒”:端起酒杯。

- “宫阙”:宫殿。

- “不胜寒”:经受不住寒冷。

- “弄”:赏玩。

“清影”,清冷的影子。

- “婵娟”:这里指月亮。

赏析:这首词的主题围绕着对明月的追问和对人生的思考。

一方面表达了苏轼对天上仙境的向往,如“我欲乘风归去”。

另一方面,又担忧高处的寒冷与孤寂,还是觉得人间美好。

情感上,既有对明月的奇思妙想,又有对亲人团圆的渴望。

词中巧妙地将自然现象月的圆缺与人的离合联系起来。

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浪漫的想象,像对月的对话,充满了奇幻色彩。

同时又充满哲理,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把对人生困境的无奈和洒脱表现出来。

且句式长短相间,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情感也在节奏中层层递进。

作者介绍: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他的一生坎坷,数遭贬谪,但乐观豁达。

苏轼多才多艺,在诗词书画各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

他的诗词风格雄健豪放,也有婉约清新之作,像这首《水调歌头》既有豪放的对月之问,又有婉约的思念之情,充分体现他风格的多样性。

运用片段:1. 中秋节,全家围坐在一起赏月,可是亲爱的姐姐却因为工作在外地不能回来。

此时望着皎洁的月亮,我安慰家人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姐姐虽然不能回来团聚,但我们都在同一轮明月下,就像苏轼说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啊。

”2. 在一次聚会上,好友小李感伤于大家毕业后聚少离多。

我端起酒杯,对着他说道:“看这天上的月亮,自古以来就有离别和思念。

就像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咱们现在的分别是暂时的,心里挂念着当然重要,但也要洒脱一些。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唐诗宋词鉴赏大全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

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参考意义和价值。

下面是唐诗宋词鉴赏大全,请参考!1、《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整体赏析这是一首饯别抒怀诗。

在诗中,诗人感怀万端,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与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表达了自己遗世高蹈豪迈情怀。

此诗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

“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昨日”和接踵而至“今日”。

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

这里既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政治现实感受。

他“烦忧”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

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一个艺术概括。

忧愤之深广、强烈,正反映出天宝以来朝政愈趋腐败和李白个人遭遇愈趋困窘。

理想与现实尖锐矛盾所引起强烈精神苦闷,在这里找到了适合表现形式。

破空而来发端,重叠复沓语言(既说“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称“多烦忧”),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感情状态。

三、四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豪情逸兴。

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胸襟。

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

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

唐宋古诗词名篇大全精选_唐诗宋词鉴赏

唐宋古诗词名篇大全精选_唐诗宋词鉴赏

唐宋古诗词名篇大全精选_唐诗宋词鉴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所以我认为唐宋诗词虽然距离我们有八百年、一千四百年的距离,但实际上它始终是活在现代读者心头的活的文本,这是它最大的现实意义。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唐宋古诗词名篇大全精选,供大家参考。

唐宋古诗词1月夜·赏析·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长安沦陷的时候,天宝十五年(756)秋,诗人被叛军俘虏到长安,诗人借此诗抒发了自己思念家人的感情。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诗人开篇没有写自己的思念之情,而是直接就写到了亲人避难的鄜州,可见诗人急切想要见到家人,心情焦躁不安。

因为自己深困长安,今夜,就只能有妻子一个人看月了。

那么,家中还有儿女们呢,可以和妻子一同赏月啊。

接着在第二联诗人写到“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这句点明,妻子不是单单看月,而是看月怀念诗人,此时,儿女都很小,还不知道思念父亲,孩子不能分担母亲的思念,这反衬了妻子更加孤单。

一个“忆”字饱含了辛酸之情。

曾经和妻子在一起赏月、共渡难关的日子,可能在诗人的脑海里不断地闪现吧。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这一句诗人想到了妻子独自赏月时的情景。

秋雾打湿了妻子的云鬟,月亮发出寒冷的清光,照耀在妻子的玉臂上。

这两句表现了妻子独自思念之深,甚至雾打湿衣服,天气渐渐寒冷,还不知道,只想着在远方丈夫的安危。

这些完全是诗人想象到的,诗人想象得这样真切,实际也反衬了诗人思念之切。

诗人思念之情达到了极点,不免感伤落泪,于是写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表达了诗人迫切想要结束这种思念之苦的心情。

“双照”两字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平定和家人团聚的渴望之情。

这首五律用词委婉贴切、简洁自然,结构严密,想象丰富,笔触细腻真切,感情深沉真挚。

用设问、对比等机构全篇,构思巧妙。

这首诗虽然借望月抒发离别之情,但内容反映了社会现实和诗人内心的担忧之情。

唐诗宋词的鉴赏与欣赏

唐诗宋词的鉴赏与欣赏

唐诗宋词的鉴赏与欣赏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巅峰。

这些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邃的文学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的关注和欣赏。

本文将探讨唐诗宋词的鉴赏与欣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些经典之作。

一、唐诗的鉴赏与欣赏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时期,诗歌成为当时文人学士的主要表达方式。

唐诗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精彩的创作风貌而闻名于世。

要欣赏唐诗,首先需要了解其特点和内涵。

1.1 技巧与才情并重唐诗注重技巧,包括运用韵律、格律、修辞以及富于意象的描写。

同时,唐诗也强调才情的表达,通过凝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展示出诗人的才思敏捷和智慧。

1.2 情感与思想的融合唐诗融合了情感与思想,通过独特的抒情方式和寓意深远的意象,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这些情感和思想可能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也可能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抑或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1.3 不拘一格、千变万化唐诗的创作形式多样,既有律诗、绝句、律绝诗,也有长篇抒情诗等等。

这种形式的多样性,使唐诗具备了丰富的艺术表达能力,并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

二、宋词的鉴赏与欣赏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个灿烂辉煌的时代,而宋词则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之作。

宋词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和细腻入微的笔触,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要欣赏宋词,需理解以下几个方面。

2.1 婉约与豪放并存宋词崇尚婉约的文风,注重情感的表达和细节的描写。

这种细腻而温柔的风格使宋词充满了浓郁的女性情怀。

与此同时,宋词也不乏豪放的内容和气势,展现了男性作家的刚毅与豪迈。

2.2 感慨与时代的交融宋代社会风云变幻,这种社会变迁对宋词的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宋词常常将个人感受与时代背景相结合,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绘和对人生遭遇的反思,使词作更富有思想性和时代性。

2.3 爱情与自然的相互交融宋词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较多,而这种爱情往往融入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感受。

通过对花鸟虫鱼等自然事物的描绘,词人表达出深沉的情感,使作品更富于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优美的唐诗宋词及赏析

优美的唐诗宋词及赏析

优美的唐诗宋词及赏析1:《留别王维》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简析】: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

这首诗便是临行前留给王维的,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两句,说明归去的原因。

语气沉痛,充满了怨怼之情,辛酸之泪。

一个谁字,反诘得颇为有力,说明他切身体会到世态炎凉、人情如水的滋味。

能了解自己心事,赏识自己才能的人,只有王维,这确实是太少了!一个稀字,准确地表达出知音难遇的社会现实。

这在封建社会里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2:《云阳馆与韩绅宿别》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简析】:云阳,县名,县治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

韩绅,《全唐诗》注:一作韩升卿。

韩愈四叔名绅卿,与司空曙同时,曾在泾阳任县令,可能即为其人。

这是首惜别诗,但一开始却从上次的别离说起,接写此次相会,然后才写到叙谈和惜别,描写曲折,富有情致。

上次别后,已历数年,山川阻隔,相会不易,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

正因为相会不易,相思心切,所以才生发出此次相见时的疑梦和惜别的感伤心情来,首联和颔联,恰成因果关系。

江海,指上次的分别地,也可理解为泛指江海天涯,相隔遥远。

几度,几次,此处犹言几年,下文的问年,正与此照应。

乍见二句是传诵的名句,人到情极处,往往以假为真,以真作假。

久别相逢,乍见以后,反疑为梦境,正说明了上次别后的相思心切和此次相会不易。

假设别后没有牵情,相逢以后便会平平淡淡,不会有翻疑梦的情景出现了。

翻疑梦,不仅情真意切,而且把诗人欣喜、惊奇的神态表现得维妙维肖,十分传神。

即使说久别初见时悲喜交集的心情神态,尽见于三字之中,也是不为过的。

杜甫《羌村三首》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是写乱离中回家后和妻子儿女相见时的心情。

乍见二句,和杜诗的用意相仿。

唐诗宋词鉴赏

唐诗宋词鉴赏

唐诗宋词鉴赏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唐诗和宋词。

唐诗以其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而闻名于世,宋词则以其细腻婉约、唯美含蓄而享誉文坛。

本文将对唐诗宋词进行鉴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之作。

一、唐诗鉴赏1.《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孟浩然通过描绘早晨的自然景观,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清新与美丽。

诗中所传达的“花落知多少”也给人以思考,暗示着生命的无常和变幻。

2.《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壮丽的景色和雄浑的气势展示了雁门关大道的壮丽景色。

作者以“更上一层楼”寄寓着对追求更高境界的呼唤,让人思索人生的意义和追求的目标。

二、宋词鉴赏1.《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词表达了女子思念男子的情感,词中浓郁的意境和婉约的表达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

通过描绘“纤云弄巧”、“银汉迢迢暗度”等意象,传递了深切的爱情和思念之情。

2.《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这首词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故国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范仲淹以独特的笔触和细腻的描绘,将秋天的壮丽和离愁融为一体,使读者感受到了浓烈的乡愁和思乡之情。

结语唐诗宋词作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

通过对唐诗与宋词的鉴赏,我们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墨客们的才华横溢和对生活、自然、情感的深刻理解。

希望读者在欣赏这些经典之作的同时,也能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美学价值。

唐诗宋词鉴赏(完整电子版)

唐诗宋词鉴赏(完整电子版)

唐诗宋词鉴赏第一部分《唐诗鉴赏部分》1、感遇十二首之一五言古诗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注解】:1.葳(wei1)蕤(rui2):草木枝叶茂盛下垂下的样子。

2.自尔:自然。

3.“闻风”句:闻到了风吹送过来兰桂的香气,而生爱慕之心。

【赏析】: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

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

诗开始用整齐的偶句,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

三、四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质。

上半首写兰桂,不写人。

五、六句以“谁知”急转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来。

末两句点出无心与物相竞的情怀。

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

诗以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

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武后神功元年(697)中进士后,曾任过左拾贵,是玄宗朝有声誉的宰相之一。

有《曲江集》。

后人评他的诗“首创清淡之派”,《感遇》诗12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2、感遇十二首之二五言古诗张九龄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注解】:1.“滞虑”一句:心中没有困惑才显得孤独清高。

滞虑,困惑。

2.飞:比喻身在朝廷。

3.沉:比喻闲散在野。

4.理自隔:朝野相去甚远,情势隔断不通。

【赏析】:此诗中作者自比幽居的隐士,虽然自己被贬官在外,没有尘世间的杂念,但是一片忠君报国的赤心不灭,仍然怀念远在朝延的君王。

诗中以“高鸟”比喻君王,以“飞”比喻在朝廷,以“沉”比喻在野,非常形象新颖。

3、感遇十二首之三五言古诗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注解】:1.岂伊:岂唯。

宋词唐诗和古诗词鉴赏

宋词唐诗和古诗词鉴赏

宋词唐诗和古诗词鉴赏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唐诗更是诗歌的巅峰之作,可谓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

古诗词更是传承千年,至今依旧为人们所喜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鉴赏其中的经典之作。

宋词宋词是宋代文学的代表,其中最为著名的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文学巨匠的代表作。

宋词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它更为深入人心,更为贴近生活,更能给人以启迪。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首不朽之作。

这首词旋律优美,情感深刻,充满了家国情怀,同时也具有很强的个人风格。

其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句子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李清照的词中,则不仅仅表达了女性的感情,更是深入人心。

《如梦令》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旋律悠扬,情感深刻,而其中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则再现了她的悲情和对爱情的渴望。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是一首既婉约又豪放的词。

其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表现了人们无论身处何地,都会思念故乡的感情。

词中既有浪漫的思绪,又有家国情怀,充分体现了宋代文学的特点。

唐诗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代表了盛唐时期的最高成就,尤其是唐代盛行诗歌之时,更是唐诗取得巨大成就的得天独厚时机。

杜甫是唐代诗人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他的诗作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命运的感悟,其中《春望》这首诗就是不可不提。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而其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句子,更是流传千古,体现了诗人的豪迈和慷慨。

李白是唐代最为著名的诗人之一,其诗作表达了对自由、对天地宇宙的热爱和追求,而他的一首《将进酒》更是许多人的诵读经典。

其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句,表达了诗人浩荡的情感和对自由的追求。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则是唐诗中的巅峰之作。

诗中空灵澄澈,其间“白云生处有人家,遥见隔江犹唱后”等句,则让人如同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诗词鉴赏唐诗宋词欣赏

诗词鉴赏唐诗宋词欣赏

诗词鉴赏唐诗宋词欣赏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它们以其深刻的意境、优美的词藻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被世人所推崇。

本文将对部分唐诗宋词进行欣赏和鉴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优秀的诗词作品。

一、唐诗欣赏1.《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由王之涣创作,以描绘登高望远之景为主题。

诗中以黄河入海,扩展出壮丽的自然景观,让人感受到无限的宽广与壮丽。

作者通过“更上一层楼”的意象,表达了人们向上追求的精神状态。

2.《春晓》-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是孟浩然的一首代表作,描绘了清晨春景的美丽与宁静。

作者以“春眠不觉晓”一语开头,生动地表达了人们沉浸在春天的美景中而不愿醒来的心情。

最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则揭示了美好的春光转瞬即逝,引人深思。

二、宋词鉴赏1.《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范仲淹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是范仲淹的《浪淘沙》中的一首,表达了作者的崇高抱负和豪情壮志。

首句描绘了壮阔的黄河景象,而第三句以“直上银河去”表达了作者通过自己的努力追求理想,并向往牵牛织女的神话故事。

2.《渔家傲·秋思》- 朱淑真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宋词由朱淑真创作,以描绘秋夜的寂静和美丽为主题。

作者通过描绘月光下的景色和扑动的萤火虫,表达了孤寂中对牵牛织女的思念之情。

三、诗词之美唐诗宋词以其深远的意境和内在的美感,赢得了无数读者的赞赏和喜爱。

它们通过精炼的词句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将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转化为艺术的形象,使人们在欣赏中得到心灵的满足。

诗词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方式,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传承。

通过鉴赏和欣赏唐诗宋词,我们能够更好地领略古代文人的情感和智慧,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总结: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通过欣赏和鉴赏这些优秀的诗词作品,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领略其中的艺术之美。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经典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具有深远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以下是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的相关参考内容,帮助读者理解与欣赏这些优秀作品。

1.《登鹳雀楼》- 王之涣:描绘了登高远望的景色和壮丽的自然景观,通过对背景的描绘来突出悠远和宏伟的氛围。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描绘了杜少府的悲壮情怀和胸怀壮志,同时以蜀州山川之美来表达对杜少府前程的祝福。

3.《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通过描绘芙蓉楼的宏伟和壮丽,突出了诗人与辛渐间的离别情感和友情深厚。

4.《枫桥夜泊》- 张继:以秋夜泊船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忧郁和思乡之情,展示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

5.《登乐游原》- 王之涣:通过描绘乐游原的美景和壮丽来表达诗人对过去荣光和现实衰败的反思,同时抒发了对家国的忧虑和执着。

6.《早发白帝城》- 李白:以白帝城的壮丽景色来表现诗人壮怀激烈的爱国之情,采用辞章华丽的手法,气势恢宏。

7.《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以寻花为题材,展示了诗人孤独的身世和对美好事物追求的精神,情感真挚而深沉。

8.《长恨歌》- 白居易:以歌颂杨贵妃的美丽和悲惨命运,描绘了杨贵妃与唐明皇的爱情故事,展示了古代社会风云变幻的风貌。

9.《相思》- 王维:以孤独的心境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采用鲜明的意象和抒情的语言,给人以沉郁的艺术体验。

10.《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以描绘赤壁战场和古代英雄人物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和英雄事迹的思考和痛惜,感情深刻且动人。

11.《登高》- 杜甫:描绘了秋天登高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现实苦难的反思。

12.《静夜思》- 李白:以晚上思念远方亲人的心情为背景,采用简洁而意味深长的语言,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13.《过故人庄》- 孟浩然:以故人庄的变化和离别之感来表达诗人的愁绪和心情,展示了对往事和熟悉环境的怀念和眷恋。

唐诗宋词鉴赏

唐诗宋词鉴赏

唐诗宋词鉴赏唐诗宋词作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瑰宝,以其优美动人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刻独特的意境,吸引了无数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唐诗宋词的鉴赏价值,通过赏析几首经典的作品,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艺术之美。

一、唐诗鉴赏1. 杜牧《秋夜将晓》秋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而杜牧的《秋夜将晓》恰好捕捉到了秋夜的神秘和静谧。

一首词,以忧愁、寂寥的笔调,描绘了一个人病榻边的离愁别绪。

诗中的"天将晓,雾满树"表达了作者对于离别的无奈和思念之情。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凄凉的意境,杜牧成功地表达出了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的情感。

2. 王之涣《登鹳雀楼》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描写壮丽景色的诗,通过对长城和边塞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诗,以简练的文字揭示了长城的巍峨和黄河的奔流。

整首诗以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壮丽山河的景仰之情。

二、宋词鉴赏1. 李清照《如梦令》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她的作品以纤细细腻、柔美动人著称。

《如梦令》是其中一首经典之作,以悲伤的情思为主题。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这句词,通过对流水、溪亭、日暮等元素的刻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思念之情。

李清照巧妙地运用了音乐的节奏和形象的描写,使词意更加深沉。

2.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辛弃疾是南宋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爱国词人之一,他的作品多以激昂慷慨、奋发向前为主题。

《青玉案·元夕》中,辛弃疾以元宵佳节为背景,以对家乡的思念为主线,描述了异乡黄昏时思亲之情。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这句词,通过对飞鸿踏雪泥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对自由和家园的追求。

辛弃疾擅长运用对比手法,以及精确的写景和感情的表达,使得作品充满动人力量。

结语:唐诗宋词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情感表达,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通过对唐诗宋词的鉴赏,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诗人们的才华横溢和艺术成就,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美学的魅力。

唐诗宋词的选读与鉴赏

唐诗宋词的选读与鉴赏

唐诗宋词的选读与鉴赏一、唐诗的产生背景与特点•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诗歌创作的发展历程•唐诗的题材、风格和形式•唐诗的代表诗人及其作品二、宋词的产生背景与特点•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词的发展历程和与诗的区别•宋词的题材、风格和形式•宋词的代表词人及其作品三、唐诗宋词的选读方法•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分析诗歌和词的语言、形象和情感•掌握诗歌和词的韵律、节奏和音乐性•比较和研究不同诗人和词人的风格和技巧四、唐诗宋词的鉴赏要点•感受诗歌和词的情感和意境•分析诗歌和词的文学技巧和艺术特色•理解诗歌和词的寓意和思想深度•欣赏诗歌和词的音乐美和节奏感五、唐诗宋词的阅读与鉴赏实践•选取经典的唐诗宋词进行阅读和分析•练习解读诗歌和词的语言和意象•撰写诗歌和词的鉴赏评论•参与诗歌和词的创作和交流六、唐诗宋词的文化价值与影响•唐诗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唐诗宋词对后世文学和文化的影响•唐诗宋词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发扬七、唐诗宋词的学习与教学策略•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创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诗歌和词的鉴赏和创作•开展诗歌和词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学习•教材和课本中的唐诗宋词选篇•经典唐诗宋词的注释和解读著作•相关唐诗宋词的网站和在线资源•诗歌和词的广播节目和影视作品九、唐诗宋词的选读与鉴赏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和审美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阅读水平•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意表达•引导学生在阅读和鉴赏中保持客观和批判性思维习题及方法:1.习题:请简述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对唐诗发展的影响。

答案:唐朝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文化开放为诗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唐朝的中央集权和科举制度促进了文人的流动和交流,使得诗歌成为文人交流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

此外,唐朝的文化开放和对外交流也使得诗歌创作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丰富了诗歌的题材和形式。

2.习题:请分析李白的《静夜思》一诗的语言、形象和情感。

唐诗宋词欣赏与鉴赏

唐诗宋词欣赏与鉴赏

唐诗宋词欣赏与鉴赏唐诗与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两个重要流派,它们在艺术构思、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鼎盛时期,而宋代则以其细腻、纤巧的词作而闻名。

本文将从唐诗与宋词的特点、代表作品以及欣赏与鉴赏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唐诗的特点唐诗充满了雄浑豪放的气势和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

在时间的长河中,唐代诗人们以其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洞察力,塑造了许多不朽的艺术形象。

唐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以五言、七言为主体:唐诗以五言和七言为主要的诗歌体裁,这两种形式的诗歌都更适合表达汇总、凝练的意蕴。

五言诗流畅明快,七言诗则更富于雄浑的气势。

2. 塑造个性化人物形象:唐诗善于通过丰富多样的描写手法,塑造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例如,杜甫的《登高》中,通过对登高者的描述,展现了人们追求自由意志和远大抱负的精神风貌。

3. 描绘社会风貌:唐诗多以写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唐代社会的各个层面。

从边塞风光到宫廷生活,再到人们的生活百态,唐诗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唐代社会的窗口。

二、宋词的特点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它以细腻、纤巧的表达方式和感人至深的情感吸引了无数读者。

宋词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以抒写私人感情为主:宋词主要描写个人的情感、爱情、离别和相思之苦。

词人以纤细的笔触,通过细腻而真实的描写,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2. 音乐性和节奏感强烈:宋词注重音韵的优美和节奏的和谐。

词人巧妙地运用对仗、押韵等手法,使词句间产生悦耳的和谐效果,读起来如同欣赏音乐一般。

3. 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宋词善于通过一幅幅写实而细腻的情景描写,表达出作者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和独特见解。

宋词往往给人以清新、含蓄的艺术享受。

三、唐诗宋词的代表作品唐诗和宋词中都有许多经典之作,它们代表了各自时代诗词的艺术水平和文化内涵。

唐诗的代表作品包括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长恨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筹 笔 驿李商隐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馀。

鉴赏: 筹笔驿在今四川广元县北,相传三国时蜀汉诸葛亮出兵伐魏,曾驻此筹画军事。

大中九年( 855)李商隐罢梓州幕随柳仲郢回长安,途经此驿,写下这首咏怀古迹的诗篇。

此诗同多数凭吊诸葛亮的作品一样,颂其威名,钦其才智;同时借以寄托遗恨,抒发感慨。

不过本篇艺术手法上,议论以抑扬交替之法,衬托以宾主拱让之法,用事以虚实结合之法,别具一格。

诗写诸葛亮之威、之智、之才、之功,不是一般的赞颂,而是集中写“恨”字。

为突出“恨”字,作者用了抑扬交替的手法。

首联说猿鸟畏其军令,风云护其藩篱,极写其威严,一扬;颔联却言其徒有神智,终见刘禅投降,长途乘坐驿车,被送往洛阳,蜀汉归于败亡,一抑;颈联出句称其才真无愧于管仲、乐毅,又一扬;对句写关羽、张飞无命早亡,失却羽翼,又一抑。

抑扬之间,似是“自相矛盾”,实则文意连属,一以贯之。

以其威智,霸业理应可成,然而时无英主,结果社稷覆亡,一恨;以其才略,出师理应告捷,然而时无良将,结果未捷身死,又一恨。

末联“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馀。

”是说,昔日经过锦里(成都城南)诸葛武侯庙时,吟哦诸葛亮的《梁父吟》,犹觉遗恨无穷。

而所谓“恨”,既是写诸葛亮之“ 遗恨”,又是作者“隐然自喻”。

以一抑一扬的议论来表现“恨”的情怀,显得特别宛转有致。

古典诗歌中,常有“众宾拱主”之法。

李商隐这首诗的首联,用的就是这种手法。

出句“猿鸟犹疑畏简书”。

是说,猿(一本作“鱼”和鸟都畏惧诸葛亮的军令,说明军威尚存;对句“风云长为护储胥”是说,风云还在护卫诸葛亮的营垒,说明仍有神助。

正如范仲温《诗眼》所说的:“惟义山‘鱼鸟’云云,‘简书’盖军中法令约束,言号令严明,虽千百年之后,‘鱼鸟’犹畏之;‘储胥’盖军中藩篱,言忠义贯于神明,‘风云’犹为护其壁垒也。

诵此两句,使人凛然复见孔明风烈。

”这里没有直接刻画诸葛亮,只是通过猿(鱼)鸟风云的状态来突出诸葛亮的善于治军。

猿鸟风云的状态在作者想象中,是由诸葛亮引起的反应,这些都作为“宾”,用以突出诸葛亮军威这个“主”。

这些作为宾的自然景物。

是拟人化,有某种特别的象征意义。

猿鸟风云,作为筹笔驿的实景,还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使人有肃穆之感;但是并不是单纯的气氛描写,而是化实为虚,实景虚用,以宾拱主,直接突出“孔明风烈”这一主体。

李商隐好用典故。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七云: “李商隐诗好积故实。

”他爱把古人罗致笔下,自由驱使,不问时代先后,都可以在他的诗境中同时出现。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本题所咏乃诸葛亮,则此联对句中的关羽、张飞为其同时人,是今;管仲是春秋时人,乐毅是战国时人,远在三国之前,是古。

用事以古今成对,出句以古人比拟诸葛亮,对句实写诸葛亮同时人关、张,即以古对今,以虚对实,而且对得极为自然。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故以管仲、乐毅直指诸葛亮便是很自然的事了,所以所谓“管乐”可以说虽“古”犹“今”,虽“虚”犹“实”,与关、张对举,可称为“奇”,然而却又不足为奇。

别 舍 弟 宗 一柳宗元零落残红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鉴赏: 元和十一年( 816 )暮春,柳宗元的从弟柳宗一,自柳州赴江陵,柳宗元怀着沉厚的感情写了这道诗。

头二句写送别时的情景。

暮春时节,落花飘零,诗人送别从弟宗一来到柳江边。

两情依依,相望垂泪不语。

诗人凝望着一去不返的江水,不由悲从中来:长期的贬谪生活,心灵已千疮百孔,患难弟兄好不容易相聚,现在又要远别,使他更加黯然神伤。

南朝江淹《别赋》中说的“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但此时作者的感伤实比江赋这二句还要更进一层。

这两句是总写,“倍黯然”三字,既含万千辛酸于一身,又很自然地开启下文。

三、四两句紧接着伤叹自己的贬谪身世:“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 作者自永贞革新失败,不断遭受打击、迫害,先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又被贬为柳州刺史,柳州离京城长安约六千里,前后被贬僻荒正好十二个年头。

这两句排比、铺陈,对仗工整:“一身”,形象地说明身世的孤零,“万死”,沉痛地诉说了遭遇的历尽艰危。

“去国六千里”,展示了离开京城的遥远路程;“ 投荒十二年”,表明了被贬僻荒的漫长岁月。

每一个字都渗透着作者的悲愤不平之情。

五、六两句分写别后各自在柳州和途中将会见到的景色。

“桂岭瘴来云似墨”,写诗人所居留的柳州,遍地崇山峻岭,林木浓密,气候湿热,经常有瘴雾浓云迷漫,黑压压地如同泼墨,气氛郁闷难爱。

“洞庭春尽水如天”,写宗一此去江陵,路经洞庭湖,在这暮春时节,更是碧波万顷,一望无际,水天相连一色,景象空阔迷茫。

这两句对偶,一写山,一写水,诗中有画,景中寓情,用浓墨重彩渲染出了在去留离别间黯然神伤的两种不同境界,烘托出了无尽的离情别恨。

结尾两句,写今后的相思之情。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相思梦”,彼此梦中思念。

“荆门郢树”,指柳宗一今后所居之地。

这两句是说,别后两地相处,料想彼此相思成梦。

我今后相念你,我的梦魂会经常到江陵一带与你相见,那荆门的山,郢都的树,正是我的梦魂凝望处。

这首诗和《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一样,尽情地发挥了赠别题材的特点,把自己被逐后的生活感受,融合在对亲人的惜别或挚友的怀念之情中,诗中渗透着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悲愤,全诗用语精切,富于感情色彩。

三、四句写得尤为沉痛。

宾 至杜甫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鉴赏: 这处诗作于上元元年(760)杜甫卜居成都草堂,诗题一作“有客”。

诗题里的“宾”,当指事先通报“车马”而至的“贵介之宾”,有别于“花径”不扫,“不速”而来的“相知之客”,从选辞上,是“各见用意所在”(陈秋田)的。

诗中未确指“宾”之姓名,全诗表现出傲岸语气,且含嘲讽之意,可见此客为诗人尊而不亲甚或不喜见之人。

一、二句先写延客之状。

草堂初建,居幽而地僻,很少造访之人。

忽闻通报,有贵客来临,只得循礼恭迎。

但“老病人扶”,“再拜”起伏,实感艰“难”。

诗中明显表现出年迈多病,不胜应酬之苦的不悦。

三、四句写惊讶之情。

“江干”,江边。

从上句看,此宾当是耳闻杜甫文名,特通报相访的。

为此诗人说,我初到成都,哪有震“惊海内”的“文章”,竟然徒劳“车马”枉驾暂“驻江干”。

“岂有”、“漫劳”四字,在这里起了宾主对称作用。

我岂有文名,您徒劳过访,运用散文的笔调,驭律诗的对法,傲岸之态可掬,嘲讽之意自见,很能体现杜甫七律诗的特色。

五、六句写款待之事。

上句易“宾”为“客”,既避免与诗题相重复,也为了平仄协调。

这句说:你这位“佳客”,入门就“坐”,“淹留”“竟日”,我虽不能盛馔相饷,也算尽礼了。

“百年”意同一生。

下句说:我一生食“粗粝”,身为“腐儒”,款待不周,还望多多包涵。

在自谦中实含自伤之意。

七、八句特致歉意,兼邀贵客重来。

“供给”指酒肴。

“药栏”,花药之栏,“看药栏”,即看花。

诗人说:如果不嫌“野外”“供给”菲薄,还望“乘兴” 再“来看”花。

这是客套话,也有送客之意。

嘲讽之意,隐约可见了。

此诗诗题虽突出“宾”字,但在写法上,却处处以宾主对举,实际上突出的是诗人自己。

从强调“幽栖”少客,迎“宾”为“难”到表明“岂有”文名,漫劳垂访,到如果不嫌简慢,还望重来看花,虽始终以宾主对言,却随处传达出主人公的简傲自负神态。

“岂有文章惊海内”,“ 百年粗粝腐儒餐”,在杜甫笔下,一为自谦之辞,一为自伤之语,也是诗人自慨平生的深刻写照。

兵 车 行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鉴赏: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年(751)杜甫旅居长安时。

《资治通鉴》记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

时仲通将兵八万,..士卒死者六万人。

仲通仅以身免。

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

..制大募两京(长安、洛阳)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

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

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

..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诗人的这篇长歌就是表现唐玄宗好战喜功,穷兵黩武敌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

诗一开始,就在读者眼前展现了一幅震人心魄的送别画面。

在这幅画面上,兵车轧地,响声隆隆,战马奔腾,昂首嘶鸣。

披挂着弓箭的士卒,夹杂在车马中,一列列地开赴边地战场。

漫长的队伍旁,是众多的亲人,男女老少,在纷乱地哭喊、拽拉、捶胸、顿足,跑着为士卒悲恸地送行。

车马行人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淹没了横跨渭水的咸阳大桥。

“耶娘妻子走相送”一句,不仅写出送别人扶老携幼的情景,同时从爷、娘、妻、子不同身分的送行人中,也表明征夫中长幼年龄的参差不齐。

“走相送”的“走”(跑的意思)字,用得出神入化,它将亲人难舍难分的感情写得细致入微。

同时,在“车辚辚,马萧萧”、队伍快速行进的时候,一个“走”字,又准确地反衬出了送行者的衰弱不堪。

“牵衣、顿足、拦道、哭”四个动作,更将送行者的留恋、悲怆、绝望的感情与神态完整地展现出来。

第二段从“道傍过者问行人”直至结尾,叙述行人的答话。

诗人让行人自己申述一生悲惨的经历,以突出诗的“非战”思想,而不加诗人的一语一评,颇似客观描述的“春秋”笔法。

这一段共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自“道傍过者问行人”至“被驱不异犬与鸡”,写征夫在边庭冒着流血死亡的危险去参战,家中只有妇女耕作,以致田园荒芜、民生凋蔽。

这层开始,诗人以“道傍过者”的身分向征夫中的一个“行人”询问,探究造成这凄惨送别场面的原因。

行人回答问题时,首句就是“点行频”,这三个字一针见血地点出造成祸害的根源,可谓全诗的“诗眼”。

接下去就具体叙述“点行频”的情况:从十五岁就去“防河”,到四十岁仍要去军队里“营田”;去的时候是里正给“裹头”的小孩子,回来时已白发苍苍了还要被拉去“戍边”。

如此不幸的一生是何人一手造成的呢?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原来是唐王朝最高统治者为开拓疆土,不惜用人民“成海海水”的鲜血频繁地发动侵略战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