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填空、问答题。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 “红藕香残玉簟秋”自古以来被方家厚爱,请你谈谈该句妙在何处?
【答案】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

它的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
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

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显示了这首词的环境气氛和它的感情色彩。

【解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感遇四首(其二)
李白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来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2.本诗中菊花这一意象和陶渊明笔下的菊花有着明显的不同。

请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例,简述三者内涵上的不同。

【答案】《感遇四首》中,李白借菊花表达了对具有高沽的品格(或超拔的才华)却无人赏识的志士(或自己)的哀叹(或者说对菊花空有兰花一样的清雅但却无人赏识的同情)。

“三径”一句表达了作者在混乱的尘世中对高洁品格的坚守。

“采菊”一句表达的是作者归隐田园之后的闲适和自在,是他和大自然彼此间的惬意和怡然。

(每点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比较阅读的题目,要求比较本诗中菊花这一意象和陶渊明笔下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区别,首先根据所学内容答出“三径”一句表达了作者在混乱的尘世中对高洁品格的坚守。

“采菊”一句表达的是作者归隐田园之后的闲适和自在,是他和大自然彼此
间的惬意和怡然;然后根据此诗中的“亦自有芳菲”“徒沾清露辉”“当荣君不采”分析李白借菊花表达对具有超拔的才华却无人赏识的志士的哀叹。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绮罗香·红叶
张炎①
万里飞霜,千林落木,寒艳不招春妒。

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

正船舣②、流水孤村,似花绕、斜阳归路。

甚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愁去。

长安③谁问倦旅?羞见衰颜借酒,飘零如许。

谩倚新妆,不入洛阳花谱。

为回风、起舞尊前,尽化作、断霞千缕。

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

【注】①张炎,出身南宋名门世家,宋亡后不仕新朝。

本词当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其年张炎应元政府的征召而被迫北行,栖止京城大都。

②舣,停船靠岸。

③长安,借指元朝京城大都。

3.结合具体词句,谈谈这首词中张炎借“红叶”寄托了哪些思想感情。

【答案】①年华迟暮。

结合词句:“千林落木”“甚荒沟、一片凄凉”“羞见衰颜借酒”等。

②孤独飘零。

结合词句:“似花绕、斜阳归路”“长安谁问倦旅”“飘零如许”等。

③不仕新朝,气节坚贞。

结合词句:“寒艳不招春妒”“不入洛阳花谱”等。

④江山沦落、心念故国。

结合词句:“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等。

【解析】
总之,回答本题时,应结合诗句,分别答出词人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千林落木”“甚荒沟,一片凄凉”,“羞见衰颜借酒”等表明词人年华迟暮之感。

“似花绕,斜阳归路”“长安谁问倦旅”“飘零如许”,词人以落日自比,抒发自己孤独飘零之感。

“不入洛阳花谱”“寒艳不招春妒”等,抒发自己不仕新朝,气节坚贞的愿望。

“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表明词人忧虑江山沦落,心念故国的情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虞美人
秦观[注]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

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

4. “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两句描绘了碧桃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
析。

【答案】碧桃的特点:①美丽。

“一枝如画”写出了碧桃的美艳。

②生长在偏僻之地(生长环境恶劣)。

“乱山深处”一“乱”一“深”,写出碧桃托身非所、处地荒僻。

③无人欣赏(不得意的遭遇)。

“为谁开”
的疑问写出了碧桃不得意的遭遇。

用意:作者以花自喻(托物抒怀),寄托了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

【解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梅
范成大
晚晴风歇。

一夜春威①折。

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

此情谁共说。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注】①春威:初春的寒威,俗称“倒春寒”。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阕中“梅”这一形象的特点,诗中的“雁”对表现人物情感有哪些作用? 请简要
分析。

【答案】多情、稀疏、清淡(淡雅、素洁、洁白)、美丽;用“雁有两行”反衬人之孤寂;用“雁之知人”
来表达“无人共说”的“愁绝”。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阕中‘梅’这一形象的特点。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诗歌中的意象的特点。

读懂时隔,抓住诗中描写“梅”的句子或词语来概括。

答题时,要用形容词概括出“梅”
的特点即可。

“晚晴风歇。

一夜春威折”,春寒刚刚减弱,梅就急切开放,表明梅开得早。

“疏”“数枝”,花疏且只有数枝,写出了梅的稀疏,“脉脉花”是写稀疏的梅花脉脉含情,梅多情。

“淡”、“数枝雪”写出了梅花绽放,像雪一样洁白、淡雅、美丽。

雁有两行,反衬人之寂寞孤独;雁行之低,写鸿雁将要归宿,而所怀之人此时仍飘零异乡未归。

唯有低飞之雁才能看见春夜倚楼之人。

鸿雁可以传书,则此情可以托其诉说者,也只有这两行低雁了。

下片所写之景,有雁,有楼,有月,从境界上来说,与上片淡淡的云,疏疏的梅,恰好构成了一幅完整和谐的画面,与画楼中之人以及其孤寂独处的心情
正复融为一体,从而把怀人的感情形象化了。

越是写得含蓄委婉,就越使人感到其感情的深沉和执着。

以淡景写浓愁,以良宵反衬孤寂无侣的惆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列小题。

泊樵舍
施闰章
涨减(注)水逾急,秋阴未夕昏。

乱山成野戍,黄叶自江村。

带雨疏星见,回风绝岸喧。

经过多战舰,茅屋几家存?
【注】涨减:潮落。

6.诗歌前四句写了哪些意象?其对全诗抒发情感有什么作用?
【答案】诗歌前四句写了江水、秋阴、乱山、野戍、黄叶、江村等意象,营造了一种阴沉、昏暗、苍凉的意境,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为抒发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提供了背景。

【解析】
独的帆影,在阴郁的秋空下飞驶,这时正当潮落,浩荡的江流挟裹着滚滚的波浪,愈加湍急。

诗人此刻置身的,是阴沉沉的秋色,还不到傍晚时分,天色就已一片昏暗。

此诗起笔“涨减水途急,秋阴未夕昏”,正以暗淡的色彩,给全诗笼罩了一重拂不去的愁思,当诗人在薄葬的阴郁中放目江岸时,这愁思便因萧条的岸景,而变得更加慘淡、苍凉了。

“乱山成野戍”,指青山而今成了驻守江岸的清兵野戍之地!旌旗处处、剑戟森森简直把山野搅得一片凌乱了。

句中以一个“乱”字状貌岸山,正隐隐传达着诗人目击时的震愕之感。

“黄叶自江村”,那江边的小村,现在一片死寂,见不到几处炊烟,只有瑟瑟的黄叶,在勉强标志着这里曾是一片村落。

此时诗人忽然听到细微的淅沥之声,原来已下起了稀疏小雨。

举首仰天,沉沉夜空还剩下几颗暗淡的星,仍在迷蒙中幽幽闪烁。

江上的风猛烈刮起,向着高高的江岸撞去,终又逆折回来,发出一片凄厉的喧鸣。

这打破幽寂的喧声,无疑也惊醒了诗人,把他从悠远的仰望中,拉回到凄苦的现实。

风声呜咽,诗人的心也禁不住而哀哀欲泣了。

施闰章是位颇关注民生疾苦的清吏。

而今,当他夜泊樵舍,亲眼看见沿江一带民生凋敝的景象时,又怎能不感到深切的哀愤?这一路船行所经之处,只见官家“剿乱”的幢幢舰影,无辜百姓则屡遭劫难,更有“几家”
茅屋得以在战火下幸存?这便是诗之结句所发出的诘问和慨叹。

由此可知,诗人通过前四句中“江水”
“秋阴”“乱山”“野戍”“黄叶”“江村”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阴沉、昏暗、苍凉的意境,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为抒发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提供了背景。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定风波·杜鹃花
辛弃疾
百紫千红过了春。

杜鹃声苦不堪闻。

却解啼教春小住。

风雨。

空山招得海棠魂①。

一似蜀宫当日女。

无数。

猩猩血染赭罗巾。

毕竟花开谁作主?记取。

大都花属惜花人。

【注】①语出陆游《花时遍游诸家园》:“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

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


7.这首词在意象运用上颇具特色,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案】①意象运用疏密有致。

词的开篇使用了百紫千红的密集型意象与暮春时节只有杜鹃和海棠盛开的疏朗意象搭配,颇有韵致。

②将象征性意象与描述性意象叠加使用。

“杜鹃”既是描述性意象,又是象征性意象。

根据本词的词名可知本词内容是写杜鹃花,但“杜鹃声苦不堪闻”又指杜鹃鸟,因此词中的“杜鹃”既可指杜鹃花,又可指杜鹃鸟,还象征望帝杜宇。

“百紫千红”是描述性意象,它们的叠加使用,丰富了词作的意蕴。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