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3)
2019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①崔颢征马去翩翩,城秋月正圆。
单于莫近塞,都护欲临边。
汉驿通烟火,胡沙②乏井泉。
功成须献捷③,未必去经年。
【注】①单(chán)于:指单于都护府,唐代六大都护府之一。
裴都护:事迹不详,都护为官名,设大都护、副都护,管辖境内的边防、行政及各族事务。
②胡沙:指少数民族居住的沙漠地区。
③献捷:指战胜后所获得的俘虏和战利品。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诗歌的首联,用了“征马”“秋月”两个意象,除了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之外,还渲染了裴都护前去征战的氛围。
B. “月亮”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含有思乡离愁或团圆高兴之意,在本诗中的作用是寄予思念家乡之情。
C. 颔联细致描写了单于和都护这两个人物,对单于采用了警告的语气,而对都护则是期许的语气,由此形成了鲜明对比。
D. 胡地黄沙漫天,大漠浩瀚却无水泉,自然条件恶劣,“胡沙”一句既是实写边地之景,又暗寓了都护镇守边关的艰辛。
【答案】D的口吻措辞,告诫敌酋不要轻举妄动,扰犯边关,衬写裴都护强大的声威,谐谑而又豪壮。
(2)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答案】①送别朋友的深情。
②对朋友的夸赞、祝愿之情。
③对朋友的关爱和勉励之情。
2.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下列小題。
喜迁莺蔡挺霜天秋晓,正紫塞古垒,黄云衰草。
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
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
塞垣乐,尽橐鞬锦领,山西年少。
谈笑。
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
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
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
注:刁斗:古代边防“击刁斗”以警戒。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这首词开篇写景,既描写静景,秋景萧瑟凄冷;又有“叫”与“嘶”的声音描写,将边塞风貌生动地展现在眼前。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20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江心寺①柴望寺北金焦②彻夜开,一山却似小蓬莱。
塔分两岸波中影,潮长三门③石上苔。
遗老为言前日事,上皇曾渡此江来。
中流滚滚英雄泪,输与高僧入定回。
[注] ①这首诗是作者在南宋亡国以后不久所作。
②金焦:指金山、焦山,原是南宋的江防要地。
③三门:寺院大门,也称山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第二句写此处的小山,像海中的小蓬莱一样,“安然”立在江中。
B.第三句写塔,塔势平分着沉浸在江心的山影,周围环境一片静透。
C.第四句写潮水,潮涨时,山门石上的苔痕也浸在水中,可见此处的荒寂。
D.最后句以景结情,表达兴亡之痛,只能使高僧增加些难忘的哀思了。
解析:选D D项,“最后句以景结情”错,应该是“中流滚滚英雄泪”这句诗是以景结情。
2.全诗运笔委婉,多用暗示手法,请结合诗句对这一手法加以分析。
(6分)答:解析:题干中说“全诗运笔委婉,多用暗示手法”可从用典、象征、借景抒情等角度分析。
结合诗下面的注释“这首诗是作者在南宋亡国以后不久所作”来把握情感。
参考答案:①“金焦彻夜开”暗示江防不复存在。
南宋的江防要地,而今彻夜开放,江防不复存在。
②“遗老”句暗示亡国之恨。
从遗老口中,谈论起上皇,暗示复国的希望已很渺茫。
③“输与”句暗示国运难回。
江水东流,浸沉过多少英雄的泪水,而今只能使高僧增加些难忘的哀思,表明国事已无可挽回。
名篇名句默写(6分)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观刈麦》中“,”两句描写了妇女儿童给田间劳作的人送饭的场景。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告诫统治者要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勿使后人再为此哀叹。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时的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之雄心,也只怕会落得“”的结局。
2019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赠蜀府将①温庭筠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
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
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
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
【注】①公元829年(大和三年)南诏入侵成都,蜀将抗击南诏有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十年前秋天诗人与蜀府将在边关分别,回想起来不禁感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
B.诗中使用“汉节”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效忠国家的气节。
C.蜀府将在被射下来的雕身上辨认出自己的箭,这一细节表现蜀将的武艺精湛。
D.诗中极具边塞特色的意象,营造出压抑悲凉的氛围,也暗示蜀将被闲置冷落。
解析B项,“诗人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效忠国家的气节”错误,应是“蜀府将”。
答案 B2.本诗第四句“功名犹自滞吴钩”,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都使用了“吴钩”这一意象,请结合诗意比较二者异同。
(6分) 答:答案吴钩,泛指利剑,二者都是比喻从军立功之志。
辛弃疾借“吴钩”表达自己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和悲愤。
而温庭筠表达的是对蜀将虽战功赫赫但却不得封赏滞居下位的不公境遇的感慨和同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首联上句说魏万离去,下句“微霜初渡河”写出深秋时节宁静的气氛。
B.第二联运用倒装手法,先写“鸿雁”“云山”,然后写“愁里听”“客中过”。
C.第三联“催”字用得精妙,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像是树色把寒气催来的。
D.“催寒近”“向晚多”既是对“树色”“砧声”的主观感受,又暗示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
2019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1~2题。
塞下曲六首(其三)李白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①。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②。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③。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④。
【注】①渭桥:位于唐代长安西北渭水上。
②辞汉月:指离开京城。
天骄:指匈奴,这里指敌人。
③星芒:指旌头星的光芒。
星芒尽:指战争结束。
海雾:沙漠上的雾气,指战争的气氛。
④霍嫖姚:即霍去病,汉武帝时名将,曾做过嫖姚校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风驰电掣,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急迫的紧张气氛。
B.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的场景,在“弯弓”与“插羽”之间就迅速地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
C.颈联描写“破天骄”后的景象,战争结束后,敌军营寨空无一人,战争的气氛消失,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
D.尾联是说军队凯旋后只有像霍嫖姚这样的大将才能被绘像于麒麟阁,“独有”二字略有讽刺当政者之意。
解析:选C。
C项,颈联描写的景象并没有“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而是表现了将士们神勇无比,敌人不堪一击。
2.作者采用了哪些手法塑造将士们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答:解析:首句写战马飞奔,风驰电掣。
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
从“弯弓”到“插羽”是细节描写,表现唐军兵强马壮,士气高昂。
尾联用典,体现健儿们的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使此诗具有更能震撼人心的悲壮色彩。
答案:①侧面烘托。
首联写奔驰的骏马、催马前进的鞭声,从侧面衬托将士们斗志昂扬、杀敌心切的形象特点。
②细节描写(动作描写)。
颔联通过弯弓搭箭的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表现将士们的神勇无比、英勇矫健。
③巧妙用典。
尾联用霍去病建功立业的典故突出将士们报效国家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献身精神。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①杜牧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20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幕次忆汉上旧居王安石汉水泱泱绕凤林,岘山南路白云深。
如何忧国忘家日,尚有求田问舍【注】心。
直以文章供润色,未应风月负登临。
超然便欲遗荣去,却恐元龙会见侵。
【注】据《三国志》记载,许汜曾向刘备抱怨元龙让自己睡下床。
刘备对许汜说:当今天下大乱,你没有忧国忘家,反而求田问舍,如果是我,就睡在百尺楼上,让你睡地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写了汉上旧居周围的环境,山水相依,远离喧嚣尘世。
B.本诗两处涉及求田典故,第一处侧重于借许汜暗示自己有归隐之意。
C.颈联写诗人沉醉于扑面而来的美景,文思泉涌,立马提笔写诗作文。
D.汉上旧居为回忆之景,诗人由此生发自己对仕途和人生的感慨。
15.本诗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析。
【答案】14.C15.①一方面,渴望超脱尘世,抛开名利,离开官场;②另一方面,担心自己归隐的行为,会被先贤元龙或类似于元龙的今人所耻笑,心中不免充满担忧和惶恐;③两种感情错综矛盾,“却”字表明后一感情更占上风,反映了诗人以国事为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③正侧结合。
“悲愁白日天地昏”形容边民的悲愁之气犹如阴云惨雾,弥漫天空,致使白日为之无光,天地为之昏黑,此为正面描写。
“路旁过者无颜色”指出道旁行人见此惨象,也不禁感到悲痛欲绝,神情黯然,此为侧面描写。
通过正侧结合,使百姓的苦难生活更为深入人心。
【解析】【1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1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这类题目作答时一般要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手法的运用,最后点明效果及情感。
诗的开篇“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
”这两句诗突出“近”与“长”二字,黄河以北边地的人民因“生近二边”而长期饱尝辽和西夏的侵扰之苦,接下去,诗人选取了一组典型材料,具体描写“河北民”的“长苦辛”。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2题。
(中吕)朝天子薛昂夫伯牙,韵雅,自与松风话。
高山流水淡生涯,心与琴俱化。
欲铸钟期,黄金无价。
知音人既寡,尽他,爨下,煮了仙鹤罢。
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伯牙,春秋时期的俞伯牙,有高洁之志。
善琴,琴曲志在高山流水,钟子期为其知音。
B.“自与松风话”,将松风拟人化,仿佛俞伯牙自己在与松林风涛叙话,暗隐知音稀少。
C.“高山流水”二句表明俞伯牙将自己的心思和琴曲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显其生活清淡。
D.“欲铸”二句是说钟子期死后,伯牙非常想念他,想用黄金铸造他的像,凸显思而不得之情。
E.作者最后总结,既然没有了知音,那就放飞山林、浪迹江湖,去过逍遥的焚琴煮鹤的日子吧。
【答案】BE2.这首元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分析。
【答案】①表达了作者对俞伯牙高雅情趣、高洁情操的赞美之情:“韵雅”二字双关,既指琴曲,又指俞伯牙的情志。
②表达了作者对俞伯牙和钟子期真挚友谊的肯定:钟子期去世后,俞伯牙烧琴煮鹤,终身不复鼓琴。
③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与无奈。
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3~4题。
山坡羊·西湖杂咏春薛昂夫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注)面。
扣逋仙,访坡仙,拣西施好处都游遍。
管甚月明归路远。
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注)生绡:没经过漂煮的丝织品,可以作画。
3.下列关于这首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山坡羊”是曲调;“西湖杂咏”是曲牌名;“春”是题目,与曲子内容相关。
B.开头三句使用比喻手法写春日的西湖,赞美了西湖的一步一景、风光如画。
C.“逋仙”是林逋,“坡仙”指苏东坡,作者将两人称为“仙”,表现了对二人的崇拜。
D.“扣逋仙,访坡仙”写作者想要游遍西湖的迫切心情,也体现了西湖丰富的文化底蕴。
E.该曲表达了作者贪恋西湖美景,不想返回却又担心天晚、归路遥远的矛盾心情。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21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1)~(2)题。
登泰山张养浩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1)下列对这首元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作者青年时代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表现了诗人初次登上泰山的欢愉心情。
B.诗的颔联叙述了诗人登上南天门终于看到了“齐烟九点”的古老奇观,也目睹了“泰山日出”的壮丽美景。
C.诗的颈联主要写诗人居所的今昔变化,强调现在才知以前居处井底多么狭隘,今后即使筑巢枝头也会觉得宽阔。
D.全诗充满一种新鲜、壮美的人生体验和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与诗人入仕后的成熟、洞彻世事的老练迥然不同。
C[C项,“居所的今昔变化”错,应是对人生的感悟。
](2)与杜甫的《望岳》相比,两诗描写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6分)【解析】抓住张诗中的关键词语“登”“到”等,知晓这首诗所写的内容是作者亲眼所见,所写之景是眼前之景,是实写;再分析杜诗中“望”“会当”等可以看出诗人并未登上山顶,所见之景为想象,是虚写。
这样两首诗就区别开了。
【答案】杜诗是从泰山脚下远望,是诗人的想象,而本诗则是作者登上泰山后亲眼所见之景。
杜诗标题中的“望”字,诗中的“会当”表明作者没有登上泰山;本诗标题中的“登”字,诗中的“到天关”表明是作者登上泰山之后的亲眼所见。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注]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通过“雪”“寒灯”“漏声”“月”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B.“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动静结合,手法巧妙。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填空、问答题。
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 “红藕香残玉簟秋”自古以来被方家厚爱,请你谈谈该句妙在何处?【答案】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
它的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
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显示了这首词的环境气氛和它的感情色彩。
【解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感遇四首(其二)李白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来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2.本诗中菊花这一意象和陶渊明笔下的菊花有着明显的不同。
请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例,简述三者内涵上的不同。
【答案】《感遇四首》中,李白借菊花表达了对具有高沽的品格(或超拔的才华)却无人赏识的志士(或自己)的哀叹(或者说对菊花空有兰花一样的清雅但却无人赏识的同情)。
“三径”一句表达了作者在混乱的尘世中对高洁品格的坚守。
“采菊”一句表达的是作者归隐田园之后的闲适和自在,是他和大自然彼此间的惬意和怡然。
(每点2分)【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比较阅读的题目,要求比较本诗中菊花这一意象和陶渊明笔下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区别,首先根据所学内容答出“三径”一句表达了作者在混乱的尘世中对高洁品格的坚守。
“采菊”一句表达的是作者归隐田园之后的闲适和自在,是他和大自然彼此间的惬意和怡然;然后根据此诗中的“亦自有芳菲”“徒沾清露辉”“当荣君不采”分析李白借菊花表达对具有超拔的才华却无人赏识的志士的哀叹。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典例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乙亥岁除渔梁村①[宋]黄公度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
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
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注】①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是农历乙亥年。
这年十月,秦桧死了,在舆论压力下,高宗召回一些受秦桧打击迫害的官员。
作者也奉召回朝,大年三十行经闽北渔梁村时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的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不说乌云堆压山头时正酝酿着一场大雪,而说“云”和“山”在“商量”下雪的事;不说桃红柳绿、春回大地的景象即将来临,而说“柳”会睁开眼睛、“桃”会展开笑颜“领略”春光。
将景物当作人来写,表达出作者奉诏还朝时高兴的心情。
【试题分析】解此题,关键在于明确词义,颈联中的“容”“意”“商量”以及“眼”“腮”“领略”等词,都是人的形貌和动作特征,这里却用来写“云”“山”和“柳”“桃”,据此分析可知,颈联运用的是拟人的手法。
典例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宋]周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
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
移舟去。
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
【参考答案】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
【试题分析】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即将人比作物、将物比做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
运用比拟修辞格可以收到特有的修辞效果是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
比拟,包括两种:(1)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特点,它使得形象鲜活,表意丰富,生动传神地表达作者的情感。
如林逋《山园小梅》: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22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9分)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①辛弃疾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
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
倦客不知身远近,佳人已卜归消息。
便归来、衹是赋行云,襄王客。
些个事,如何得。
知有恨,休重忆。
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
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
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
【注】①陈季陵罢职辞行,辛弃疾在宴席上作此词赠之。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的景物描写,虚实相生、视听结合、以动衬静,实景是眼前的苍茫落日、一叶孤舟,虚景是记忆中的水光山色,虚实景物的描写都富含情感。
B.“落日苍茫”既点明了离别的时间,也给离别的宴席涂上了一层凄苦的色彩;“暮去凝碧”再次写到暮色,照应开头,情含景中,形象鲜明。
C.“眉来眼去”的是眼前山水的美好,词人把无生命的山水写成有生命、有感情的人物,以乐写哀,表达了浓重的离别愁绪。
D.诗歌除了在景物描写上独具匠心外,还在叙事时使用了抒情手法,有时以议论代替抒情,行文中又略见跌宕起伏,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
A项,“以动衬静”表达错误,词的上阕没有使用这种手法,有使用虚实结合,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
2.诗歌的下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别分析。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抒发了词人对友人的劝勉与激励之情。
“些个事,如何得。
2019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第(1)~(2)题。
十五从军征[汉]佚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①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②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③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④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下沾我衣。
:在文章中是一个语音词。
②窦:洞穴。
③旅:野的。
④持:用。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开篇,看似平淡,却耐人寻味,含蓄点出了战争周期之长和当时百姓兵役之繁重。
B.“兔从……生旅葵”四句,由远及近,侧面写出主人公的家荒凉破败的景象,控诉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毁灭。
C.诗的最后两句通过对老兵“出门张望,老泪纵横”这一动作细节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老兵心中的悲凉之感。
D.全诗以老兵回家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满怀希望—希望落空—彻底失望—悲哀流泪,有波澜有起伏,且引人深思。
项,“侧面写出”的说法不正确。
这四句是直接描写老兵家园的荒凉景象。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主人公的形象。
,年老归家却已家破人亡、孤苦无依、内心哀伤的老兵形象。
①“十五”从军,“八十”方回,写出老兵一去数十年,有家归不得。
②归途中逢乡里人,得知家中已是荒坟累累,到家所见是兔子、野鸡乱窜;庭院中长出了“旅谷”,井台上也长出了“旅葵”,处处荒凉破败。
③孤苦无依、内心哀伤;舂谷作饭,采葵作羹,却不知递给谁。
出门东望,潸然泪下,心中的悲哀诉说不尽。
,可以从诗歌的描写入手进行分析。
老兵十五从军,八十始得归,说明久经沙场;回家途中询问路人,得知家破人亡,结局悲惨;舂谷作饭,采葵作羹,孤苦无依,生活悲凉。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第(1)~(2)题。
渡黄河范云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汤汤”意为水势浩大,“不可陵”意为不可渡过,本诗起笔状写黄河气势以及水流特征,暗示渡河之难。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3)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3)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9分)别元九后咏所怀白居易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元悰①。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②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注] ①悰:欢乐,乐趣。
②青门:长安城的东南门,本名灞城门,因其门色青,故俗称为“青门”。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写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暗中点明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同时也奠定了全诗伤感悲凉的感情基调。
B.友人问诗人“为何不相送”,而诗人以“心到青门东”回答友人,寥寥数笔,勾勒出离别时的大致场景。
C.最后四句写朋友不一定要很多,但一定要知心,知心人不在,心如空城般孤寂,言简意赅,且富含哲理。
D.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有表现亲情、爱情的,也有表现友情的,感伤之外还可以寄托诗人的理想抱负等。
解析:选B B项,这两句并非真的是诗人与友人的问答,而是诗人的想象、假设,是虚写。
2.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中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6分) 答:参考答案:①本诗表现了作者面对萧瑟之景时的伤秋之情,抒发了自己在长安再无心意相通之人的孤寂落寞之情。
②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有同病相怜的伤感,也有惜别之情,还有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9分)池上早秋①白居易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
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
露饱蝉声懒,风干②柳意衰。
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
[注] ①唐宝历元年(825),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次年作本诗,诗人36岁因病去职,与刘禹锡结伴归洛阳。
②风干:柳树经秋,风吹叶落,暗指自己年迈体衰。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紧扣诗题“早秋”,描绘了一幅秋水满池、碧波荡漾,又有荷花菱芰辉映的画面。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3)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春夕[唐]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①烟景有谁争?【注】①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
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代的大好山水。
(1)下列是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上句渲染了一片流水落花的暮春景象,深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下句将代指春光的“东风”拟人化,不是东风送我还,而是我送春归去。
B.颔联进入正题,写“春夕”,写得极为精粹。
诗人造语新奇,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创造出一种曲折幽深的意境,不愧为传诵不衰的名句。
C.颈联写诗人长期不能回家,遥想故园,望眼欲穿,思乡念亲,忧心如焚,连年累月,无心翻书,揽镜自照,白发满头。
诗人内心愁苦,溢于言表。
D.本诗前四句重在对春夕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虽未明言思乡,而一片乡情跃然纸上;后四句重在抒情,感情真切,凄婉动人。
【答案】C【解析】C “动”,意为“动不动”;“书”,指书信。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6分)【答案】漂泊异乡有家难归的痛苦心情;对社会动荡、家书经年断绝的担忧之情;仕途坎坷、华年易逝的自伤之情;渴望归隐的迫切心情。
(结合诗句分析,每点2分)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②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③。
【注】①玉垒:山名。
②西山寇盗:指吐蕃。
③梁父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1)下列选项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提挈全篇,花伤客心,以乐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是反衬手法。
“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2019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3)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古代诗歌阅读(27分)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2题。
(9分)送沈左司从汪参政分省陕西汪由御史中丞出①高启重臣分陕去台端,宾从威仪尽汉官②。
四塞河山归版籍,百年父老见衣冠。
函关月落听鸡度,华岳云开立马看。
知尔西行定回首,如今江左是长安③。
【注】①这首诗作于明朝立国第二年(1369)。
当时,御史中丞汪广洋出任陕西参政,高启的朋友左司郎中沈某同行。
②《后汉书·光武帝纪》:更始帝将北都洛阳,以光武帝为司隶校尉,三辅吏士见光武僚属,皆喜不自胜,老吏或垂泪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③长安:此处代指明朝都城南京。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台端指御史台。
首联写汪广洋身兼重任,离开御史台出管陕西,随行之人都是一时俊彦。
B.四塞指四方。
颔联写天下已归入大明版图,长期遭受异族统治的人民又见到汉官的服饰。
C.江左指江东。
尾联写沈左司在西行途中一定会回望都城,其中暗寓着对朋友的赞扬之意。
D.这是一首送别诗,却摆脱了送别诗的一般格调,全诗用典贴切,气魄宏大,堂皇整饬。
解析B项,“四塞”指国境四周的天险屏障,形容地势险要,“天下”应为“陕西”。
答案 B2.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答:解析首联,说汪广洋受到朝廷的重用,离开御史台出管陕西。
随从的人都是当代的俊杰。
这里用此典,既称赞了汪广洋等人即将出发的浩大声势,又切合明朝乱后新建的局势。
第二联歌颂刚刚建立的明王朝。
第三联写汪广洋此去一定会受到热情的欢迎,不像孟尝君当年靠鸡鸣狗盗之徒骗开城门才得以逃出。
当他们从容渡过函谷关,驻马华山,遥望天空,乌云散去,心胸是何等开朗。
尾联写一行此去的终点是长安,而时代已经改变,当今明王朝的首都是南京,所以沈左司在长安定会回望江左,委婉地称赞了他的朋友为官在外而时刻把君王挂在心上。
答案①对朋友旅途顺利、广受欢迎的祝愿。
诗人想象朋友一行必将从容度过函谷关,受到陕西父老的热情欢迎,而不会像孟尝君一样狼狈。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2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悲青坂杜甫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诗歌首联写我军驻地及当时的气候,“天寒”暗写我军士气不振,处于劣势,为后文描写战争的惨败巧妙铺垫。
B.颔联写敌军的骄横,“日向西”写出敌军步步紧逼的态势,“数骑”与“敢”搭配,巧妙写出了黄头奚儿藐视我军的强大。
C.颈联以白描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战争惨败的景象。
战争过后的原野,狼烟四起,白骨累累,好不萧瑟、悲凉。
D.诗人寓情于景,写山雪、河冰、烽烟、白骨,不言悲,而悲不自胜,这样的效果得益于景物描写对气氛的巧妙的烘托。
E.尾联写诗人希望自己附书我军,提醒他们不要仓促应战,表达了诗人对我军作战不理智的忧虑与愤怒。
2.诗歌以“悲青坂”为题,是如何来表现“悲”的?请结合诗歌具体说明。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落花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联写落花乱飞,渲染气氛,烘托诗人送客时的依恋之情。
B.尾联运用双关,“芳心”既指落花,也指诗人惜花之心。
C.全诗借落花抒写诗人惜花、伤春之情,又寄寓身世之慨。
D.诗歌运用白描手法,描摹人情物态贴切,物我融合无间。
E.颈联借景抒情。
春去花落,“肠断未忍扫”,表达的不只是一般的怜花惜花之情,而是断肠人又逢落花的伤感之情。
4.赏析颔联对落花的动态描写。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咏怀二首(其一)李贺长卿怀茂陵①,绿草垂石井。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
惟留一简书②,金泥③泰山顶。
【注】①长卿: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字长卿,公元118年,被免官,闲居茂陵。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
2019届⼆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2019届⼆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阅读下⾯这⾸宋诗,完成(1)~(2)题。
(9分)感愤王令①⼆⼗男⼉⾯似冰,出门嘘⽓⽟蜺②横。
未⽢⾝世成虚⽼,待见天⼼却③太平。
狂去④诗浑⑤夸俗句,醉余歌有过⼈声。
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万古名。
[注] ①王令:诗⼈短暂的⼀⽣是在贫困中度过的。
他在世期间,北宋常受到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的侵扰。
②蜺:古同“霓”,虹的⼀种。
⽟蜺,指⽩虹。
③却:此处指“返回”。
④去:作“来”讲。
⑤浑:简直。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联以奇肆的笔触勾勒了形容枯槁、⾯⾊似冰、俊伟慷慨的⾃我形象,显⽰出⼀种浩乎沛然的堂堂正⽓。
B.诗⼈曾经谦虚地说:“狂搜得⽆奇,猛吐复⾃吮。
”颈联的“狂”字和此处的“狂”字都是诗⼈兴酣落笔情状的⾃我写照。
C.颈联“过⼈声”不应理解为⽐常⼈美妙的声⾳,⽽是说诗⼈有过⼈才学、过⼈抱负、过⼈识见。
D.“⽂似看⼭不喜平”,此诗抒情⼿法上委婉含蓄,⽤笔婉转,蕴蓄着极为深沉的精神⼒量。
解析:选D D项,错在“抒情⼿法上委婉含蓄,⽤笔婉转”,本诗抒情⼿法为直抒胸臆,⽤语劲直。
★(2)诗题为“感愤”,请结合全诗,分析诗歌抒发了哪些情感。
(6分)答:参考答案:①⽣不逢时、处境艰难、怀才不遇的激愤;②不⽢命运、不⽢虚度此⽣,⾃强不息的壮怀;③对⾃⼰过⼈才学、过⼈抱负的⾃信;④建功⽴业、报效国家、万古留名的⼈⽣追求。
(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阅读下⾯这⾸唐诗,完成1~2题。
再授连州⾄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刘禹锡去国⼗年同赴召,渡湘千⾥⼜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①,三黜名惭柳⼠师②。
归⽬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③东过连⼭④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注] ①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到汉宣帝信任,两次出任颍川太守,清名满天下。
②柳⼠师:柳下惠。
柳下惠为“⼠师”(狱官),因“直道事⼈”三次遭贬黜。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3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种柳戏题柳宗元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注】①此诗是诗人出任柳州刺史时所作。
②思人树:出自《史记·燕召公世家》,古代召公有惠化(德政与教化)于民,他死后,人们自觉地爱护他生前亲手种的甘棠树,还作了诗篇歌咏他,以表示对他的怀念。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十个字嵌入了四个“柳”字,交代了人物、事件和地点,既照应了诗题“种柳戏题”,又使读者感到新颖别致。
B.颔联想象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会成为人们将来谈笑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会变成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C.尾联中,诗歌运用了“思人树”这一典故,并以议论的口吻,表达诗人种柳也是为了追念古代召公的深挚情怀。
D.本诗虚实结合,首联、颈联分别实写载种柳树的事情与柳树长大后绿荫覆盖、耸入蓝天的样子;颔联、尾联或推测或议论,属虚写。
E. 本诗应是柳宗元现存诗歌中别具一格的作品,一改平时严肃风格,紧紧扣住诗题中的“戏”字而做,基调轻松。
2.结合诗文谈谈你对本诗语言风格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答案】1.CD2.(1)语言风格:幽默诙谐、轻松活泼。
开头有意运用“绕口”句式,连用四个“柳”字,以姓柳的柳州刺史在柳江边种柳树的绝妙巧合,来自嘲自勉,诙谐而开朗。
(2)思想感情:表达自己为官一方,造福一方,留惠于民的强烈愿望与做官准则。
诗人想象柳树长大后的样子,坚信自己今天种树能使百姓得利,能惠及后人;尾联用“思人树”的典故,表达后人怀念时,自己只感到惭愧没有什么良好政绩可以流传。
【解析】【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感情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和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可以从用词造句的特点来分析,《种柳戏题》一诗,是柳宗元现存诗歌中别具一格的作品。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3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清明二首(其二)杜甫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①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②。
十年蹴鞠③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④,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⑤山河锦锈中。
春水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注】①偏枯:麻痹。
②左书空:用左手在空中写字。
③蹴鞠:踢球。
④紫塞:泛指北方。
⑤汉主:指唐皇。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联近承首联,“系舟”应“飘泊”,“左书空”对“右臂偏枯”,将老病漂泊的境况具象化。
B.第三联远承首联,“蹴鞠”“秋千”语带双关,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长期漂泊身不由己的悲凉酸楚。
C.尾联以“春”“白”叠用见妙,春水归向洞庭,白苹逢春生长,让原本愁苦的诗人又顿感欣慰。
D.本诗前三联侧重叙事,叙中融情,后三联重在写景,景真情切,两大部分双峰并峙,各显千秋。
2.本诗第三、四联中的“蹴鞠”“秋千”“钻火”等涉及清明习俗。
下列诗句与清明习俗或传说没有关联的一项是()A.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顾非熊《长安清明言怀》)B.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孟浩然《清明即事》)C.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黄庭坚《清明》)D.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
(高翥《清明》)3.本诗第四、五两联虚实结合,动静兼具,可谓构思精妙。
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玉楼春①·乙丑京口奉祠②西归,将至仙人矶③辛弃疾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
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鹭。
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
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
【注】①这首小令写于公元1205年(开禧元年),是辛弃疾六十六岁被罢职离开京口时的作品。
②奉祠:即拜奉宫观,无实职。
③仙人矶:南京西南长江中一小岛。
4.对下列关于诗歌的解释,不正确的两项是()()A.“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这两句词人触景生情,由眼前所见景象联想到此地乃六朝人聚居处所,昔日兴盛繁华,如今斜阳草树,败坏衰落,心生感叹。
2019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3)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2018·湖北省第二学期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①上秋天远,白帝城②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 ①青枫江:指浏水,在长沙与湘江汇合。
②白帝城:在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上,东临巫山县。
(1)下列对本诗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此别”“谪居”等词点题,“嗟”字和“问”字表现了诗人与两位朋友的关系非同寻常。
B.颔联“巫峡啼猿”“衡阳归雁”与“数行泪”“几封书”,既是情景交融之佳句,又深得虚实结合之妙处。
C.颈联“青枫江上”紧扣王少府贬长沙,“白帝城边”紧扣李少府贬峡中,“秋天远”“古木疏”意境高远雄浑。
D.尾联:“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诗针对李、王二少府远贬的愁怨和惜别的忧伤,进行了语重心长的劝慰,对前景作了乐观的展望。
(2)这首诗蕴含的情感丰富,请简要分析其蕴含了哪些情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B项,“虚实结合”不当,应是虚写,作者设想二人到了贬谪之地。
(2)颔联“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设想两位友人到达贬所后的生活——听猿声而落泪,睹归雁而思人思乡,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颈联“青枫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秋高气爽一洗烦恼,古木参天、枝叶扶疏使人获得精神慰藉,以想象风景名胜之美来表达对二人的安慰之情。
尾联“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劝慰二人定会有归来之日,不必犹豫不前,表达了宽慰勉励之情。
[答案] (1)B (2)①惜别关切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暮步至江上①吕本中客事久输鹦鹉杯,春愁如接凤凰台②。
树阴不碍帆影过,雨气却随潮信来。
山似故人堪对饮,花如遗恨不重开。
雪篱风榭年年事,辜负风光取次回。
【注】①本诗是诗人早年的作品。
北宋“崇宁党争”兴起,诗人在弱冠之年受累于党争。
②凤凰台:源自《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客事”与“春愁”点出人生经历坎坷、前途暗淡无光的悲情。
B.第二句“凤凰台”化用李白诗句,抒发繁华依然、人事已非的强烈感慨。
C.第三句,“树阴”是静景,“帆影过”是动态,动静结合使江景圆活流动。
D.全诗包含有一种无法排遣的愁绪,诗人只能在无可奈何中“辜负风光”。
解析:B项,“抒发繁华依然、人事已非的强烈感慨”错,根据原典“凤去台空江自流”,应为“抒发繁华不再、往昔难久的强烈感慨”。
答案:B★(2)(鉴赏语言)本诗颈联“山似故人堪对饮,花如遗恨不重开”非常精妙,请简要赏析。
答:答案:①颈联以“山”喻“故人”,以“花”比遗恨,想象奇特,形象生动。
②诗人只能与山对饮,说明身边并无友人可供倾诉,未尽的心愿像不能重开的花,永远无法实现。
③此联连用两个比喻,表现了党争给诗人造成的心理压力及寂寞萧索的愁绪,委婉深沉。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春思皇甫冉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①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②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③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④,何时返旆勒燕然。
【注】①马邑: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
②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
③机中锦字:窦滔被贬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
共八百四十字,纵横颠倒,皆成文意。
④元戎窦车骑:元戎,犹主将;窦车骑,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春日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反侵略战争早日胜利的盼望。
B.诗中的女主人公住在繁华和平的京城,目睹皇宫奢靡的生活,联想到丈夫戍守在荒凉的边疆,顿生愤懑之情。
C.第四句“心随明月”与“我寄愁心与明月”表意相似,深刻表达了女主人公只能把对丈夫的思念寄托给明月的无奈。
D.尾联写女主人公问军中主帅何时才能得胜班师,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统一起来,赋予了本诗积极的社会意义。
解析:B项,第三句只是承第二句“路几千”而来,讲述京城离边关的遥远,“皇宫奢靡的生活”和“愤懑之情”都是曲解。
答案:B★(2)(赏析手法)诗歌首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答案:①拟人。
“燕语”赋予春天的燕子以人的情感,形象描述和平宁静、亲人团聚的场景。
②对比。
“莺啼燕语”的春景与“路几千”的边关对比鲜明,使读者感受到心灵的强烈震撼。
③虚实结合。
第一句是眼前实景,第二句是想象。
④衬托(反衬、以乐景衬哀情)上句写京城春天色彩浓丽,下句写从征亲人在遥远的边关,不能享受这宁静,无法得到这温情,在上句春意盎然的反衬下,下句更显得沉郁悲壮。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注]杜甫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注】这首诗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句描写月亮,“明镜”写出月光的明亮皎洁,“飞”字富有动态美。
B.“归心折大刀”运用了典故,吴刚砍树的大刀竟被折断,可见其归心之切。
C.“水路疑霜雪”把路上的霜露比喻成洁白的雪,营造出了清冷孤寂的氛围。
D.本诗即景抒怀,诗人看到象征团圆的中秋之月,抒发郁结于心的苦闷愁情。
解析:C项,不是把“霜露”比喻成“雪”,而是把“月光”比喻成“霜雪”。
答案:C★(2)(鉴赏语言)请结合全诗,简析“林栖见羽毛”和“直欲数秋毫”两句的妙处。
答:答案:“林栖见羽毛”,走在林间路上能看清栖息的鸟儿的羽毛;“直欲数秋毫”,简直想要数清兔子身上的细毛。
烘托出了月光的皎洁,反衬自己内心愁情。
月光越明,愁情越重,极言流离之苦和归心之重。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客中闻雁黄仲则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成感物华。
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
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第一句写景,山因落日返照显得明亮,水在沙的映衬下显得明澈,营造了一幅明亮澄丽但又萧瑟凄凉的画面。
B.首联第二句写出作者自身的感受,秋天,城里的自然景物因季节更替渐渐地由生机盎然走向枯萎凋谢,显得空寂寥落。
C.颔联写作者登上高楼,看到自然景物失去生机,内心凄惨,这时偏偏又听见孤独的大雁发出凄凉的叫声,让作者顿起情思。
D.颈联第二句描写大雁在月亮的伴随下发出的凄鸣哀唱,就好像在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传来的悲凉的胡笳声。
解析:A项分析诗歌首联第一句的景物描写,分析意境,该句写山因为落日的映照而明亮,水也因为沙滩的映衬而明亮,尚无“萧瑟凄凉”之感。
答案:A★(2)(赏析情感)本诗情感丰富,都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答案:①悲秋之情:作者看到秋天萧瑟的景象,顿生感慨。
②思乡之情,孤独寂寞:漂泊在外,孤身一人。
③为生计而愁:岁末为温饱奔波。
④感慨年华老去:每年白发增加,越显苍老。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鹊桥仙】和范先之送祐之弟归浮梁①辛弃疾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
啼鸦衰柳自无聊,更管②得、离人肠断。
诗书事业,青毡③犹在,头上貂蝉④会见。
莫贪风月卧江湖,道日近、长安路远。
【注】①范先之,作者门人。
祐之,作者族弟。
②更管:哪管。
③青毡:指家传旧物,典出《晋书·王献之传》。
④貂蝉:即貂蝉冠,指高官。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啼鸦衰柳”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渲染悲凉气氛,为下面写“离人肠断”做了铺垫。
B.作者怪罪鸦和柳不管离人之愁,这样的表达无理而妙,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C.“头上貂蝉会见”既表达作者对族弟的希冀和信心,也隐含自己功业无成的遗憾。
D.“莫贪”一句叮嘱族弟不要贪于玩乐而虚掷光阴,文字里面满是兄长的殷切关爱。
解析:C项,“也隐含自己功业无成的遗憾”不当。
“诗书事业,青毡犹在”,说读书是辛家传统;“头上貂蝉会见”则以富贵功名劝佑之,盖“貂蝉”为彼时高官显宦之冠服。
家风好诗书,诗书能令冠貂蝉,这虽是写给佑之的,也是诗人的自励。
答案:C★(2)(比较形象与手法)这首词上阕“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都写到了什么场景?描写时各是如何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的?请简要分析。
答:答案:(第一问)都写到了亲人夜晚交谈甚欢的场景。
(第二问)①辛词由眼前实景转入回忆兄弟两人夜半笑谈的场景,由实入虚。
②李诗想象夫妻团聚时回忆眼前巴山雨夜的场景,虚中有实。
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蝶恋花谢逸豆蔻①梢头春色浅。
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
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
拢鬓步摇②青玉碾。
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
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③平如剪。
【注】①豆蔻:植物名,春日开花。
诗词中常用以比喻少女。
②步摇:古代妇女首饰。
以下三句皆写妇女的首饰。
③烟草:形容草色如烟。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豆蔻梢头春色浅”,巧妙地隐括了杜牧《赠别》诗中的句子:“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既明写春色尚浅的初春时节,又暗指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
B.第三句写和缓的春风徐徐拂动着薄薄纱衣的长袖,从服饰的描写中,使人想象到少女楚楚动人的身姿。
C.上片结尾一句,写生机勃勃的春燕在楼阴中比翼双飞,轻盈自如,这情景不由得触动了少女的情怀。
D.结尾一句写女主人公所盼望的人终于出现,视野远处,只有“一川烟草平如剪”。
解析:D项,“结尾一句写女主人公所盼望的人终于出现”错误,并没有出现。
答案:D★(2)(比较手法)与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相比,两首词结尾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答案: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结尾直抒胸臆,卒章显志。
以“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写出了自己去国离乡、沦为阶下囚后内心浓重的愁苦之情。
谢逸的《蝶恋花》结尾则是以景结情,融情于景。
“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写女子希望心上人归来而倚着栏杆远望,却只看到那一平如剪的带着烟雾的芳草地,含蓄蕴藉地表达了女子极度失望的惆怅伤感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