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通信与指挥自动化》学习考试大纲
通信工程专业考试大纲
![通信工程专业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168f53231126edb6f1a1065.png)
《通信工程》专业考试大纲一、综合课部分考试形式:笔试考试科目:通信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满分200分;通信原理满分80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满分60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满分60分«通信原理»考试大纲一、通信系统的一般概念1.了解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及系统的分类。
2.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熟练分析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3.掌握离散系统的信息量及平均信息量的计算。
二、模拟调制1.模拟线性调制掌握常规双边带调幅(AM),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DSB-SC),时域和频域表示,调制和解调方法,线性调制的一般模型,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2.模拟角调制掌握调频(FM)、调相(PM)基本概念,单频调制时宽带调频信号的时域和频域表示,宽带调频信号的频带宽度,调频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方法,调频信号非相干解调和相干解调的抗噪声性能,门限效应,改善调频系统信噪比和门限效应的方法。
三、模拟信号的波形编码1.脉冲编码调制(PCM)掌握低通取样定理,带通取样定理,理想取样,自然取样,平顶取样的基本原理,脉冲编码调制系统构成及原理,PCM编码原理。
2.多路复用掌握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的基本概念,频分复用系统及原理,时分复用原理,我国常用的时分复用数字复接系列,脉冲编码调制基群帧结构。
四、数字信号基带传输1.基带传输系统的组成掌握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设计原则常用二元码:单极性/双极性码,归零/非归零码,数字双相码(Machester码),信号反转码(CMI码)常用三元码:传号交替反转码(AMI码),三阶高密度码(HDB3码)2.波形传输的无失真条件掌握奈奎斯特第一准则:抽样值无失真,奈奎斯特带宽,奈奎斯特间隔,每赫兹频带利用率[(b/s)/Hz],升余弦滚降信号,滚降系数,眼图与传输质量的关系。
五、数字信号载波传输1.二进制数字调制掌握二进制调制的时域和频域表示,调制与解调方法,二进制相移键控的载波恢复,二进制数字调制的误比特率性能,信噪比与E b/N0间的转换2.多进制数字调制掌握多进制幅度键控(MASK),多进制相移键控(MPSK),多进制正交幅度调制(MQAM)的基本概念,多进制数字调制信号的矢量图(星座图)表示,QPSK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方法。
军事理论各章节详细目录复习大纲
![军事理论各章节详细目录复习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7cd53370722192e4536f6ee.png)
上编中国国防与历代军事思想第一章中国国防 (9)第一节中国国防概述 (9)(一)中国古代的国防 (10)兵制建设(10),边防海防(11)(二)中国近代的国防 (13)(三)主要启示 (15)经济,政治昌明,民族团结第二节国防法规 (17)(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18)(二)《兵役法》 (20)(三)《预备役军官法》 (23)第三节国防建设 (24)(一)国防体制 (25)(二)中国国防建设成就 (29)(三)国防建设的目标和政策 (31)三步走,积极防御(四)我国武装力量 (34)第二章中国古近代军事思想第一节产生形成发展(一)产生——夏商(42)(二)形成——西周(44)(三)成熟——春秋战国(46)(四)发展——秦至清(48)第二节军事著作第三节《孙子兵法》的研究应用(一)国内(62)(二)国外(64)第四节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发展(一)洋务运动(69)(二)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统治时期(71)第三章毛泽东军事思想第一节概述(一)概念 (73)(二)形成发展 (74)(三)主要内容 (81)第二节毛泽东军事辩证法(一)无产阶级的战争观(86)(二)无产阶级战争方法论(89)战争规律,客观实际和主观,研究和指导战争,全局与局部第三节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一)人民战争概念(95)(二)该思想的地位(96)(三)思想的理论基础(96)武器(四)主要内容(100)动员群众,三结合,武装斗争,革命根据地,战略战术第四节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第四章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第一节概述定义(115)主要特色(116)地位作用(118)第二节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理论第三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防(一)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127)(二)常备军与后备力量与精兵(128)第四节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第五章江泽民关于军队与国防建设的论述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重视军事科学研究,创立现代化作战理论体系第三节发展高技术,坚持科技强军科学技术(144)动员体制(146)快速反应部队(147)中编现代军事高技术第六章精确制导技术第一节概述(156)(一)概念(二)特点第二节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系统自主式(159)<惯性,地形景象匹配,GPS>遥控式(163)<指令制导,波束制导>自动寻的式(166)<雷达,红外,电视,毫米波>复合制导第三节精确指导武器的分类(168)第四节导弹制导方法(181)<飞航式导弹,弹道式导弹,制导导弹,制导炮弹,制导鱼雷>第七章隐身伪装技术第一节隐形技术的定义(191)第二节隐形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191)<雷达,红外,声,视频>第三节隐身材料(196)第四节隐身技术和材料的未来发展(203)第五节反隐身技术(210)第八章侦察监视技术(213)第一节侦察系统(214)第二节主要军用遥感设备(218)<照相侦察技术(218),多光谱侦察(221),夜间侦察(223)>第三节地面传感器侦察(237)第四节我军反侦察与反监视对策(243)第九章电子对抗技术第一节概述(245)第二节无线电通信对抗(247)(一)无线电通信侦察(248)(二)…………通信干扰(251)第三节雷达对抗(259)第四节外层空间的电子对抗(278)第十章军用航天技术第一节概述(282)第二节运载火箭(285)第三节军用卫星(290)(一)侦察卫星<成像~,电子~,导弹预警卫星(296),国防支援计划DSP,核爆炸监视卫星(298),海洋监视卫星(289),应对方法(299)>(二)通信卫星(301)(三)导航卫星(302)<GPS>(四)测地卫星(304)(五)气象卫星(305)第四节天基武器系统(306)第五节载人航天器(307)第十一章指挥自动化技术第一节概述(315)<发展(315),我军对指挥自动化的定义(317)>第二节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构成(318)(一)分类(318)(二)一般构成(320)(三)主要功能(322)第三节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主要技术(327)(一)计算机和网路(二)情报侦察和预警探测技术(三)<通信技术(329)>(四)综合集成技术第四节美军的指挥自动化现状(335)——C4ISR(一)战略指挥自动化系统(335)(二)战术指挥自动化系统(339)<陆军,海军,空军>(三)美军战区指挥自动化系统的重建(341)<武士,整体战略,地平线,哥白尼,海龙>下编世界军事与高技术战争第十二章外国军事思想第一节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一)产生形成发展(347)(二)重要人物(350)(三)当代西方国家军事思想的几个主要观点(356)<和十三十四章区分>1核威慑和常规威慑2部队精简,质量建军3多国联盟4应急反应第二节马恩列斯军事思想第十三章国际战略格局第一节~格局的现状和特点(367)(一)一超多强,多极化美国国家战略核心内容:领导世界(二)国际安全问题和新的安全观念(371)合作安全,综合安全(三)多样化安全机制联合国维和机制,等等第二节~形式发展趋势(379)(一)多极制衡,区稳球稳(379)(二)局部战争是主要威胁(381)(三)强权政治有所发展,新干涉主义有所抬头(382)(四)综合国力与质量建军(五)裁军与军控(387)(六)恐怖活动、难民潮等跨国问题第三节~核力量的发展趋势(391)第十四章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第一节中国周边地区军事形势(397)(一)东北亚(398)(二)东南亚(402)(东盟)安内—>御外,多边军事合作(防务关系网),精兵(三)南亚(406)(印度,克什米尔)(四)中亚(410)第二节中国周边大国的军情概况(413)(一)美国(413)(二)俄罗斯(419)(三)日本(423)(四)印度(428)第十五章现代高技术战争第一节概述(433)<海湾战争(438)>第二节特点,发展趋势(439)发展趋势:信息化战争,数字化战争,网电一体化,非对称作战,第三节对中国国防建设的要求(460)第四节典型战例(464)(一)英阿马岛战争(464)(二)海湾战争(467)(三)科索沃战争(473)(四)伊拉克战争(477)。
军事理论考试模板
![军事理论考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da30866f78a6529647d53c0.png)
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含义: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四、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2.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六、孙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战原则《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
它从政治范畴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论思想,总结了具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
军队指挥自动化
![军队指挥自动化](https://img.taocdn.com/s3/m/97c7dfafdd3383c4bb4cd2a3.png)
信息处理分系统
③信息处理分系统。由电子计算机硬 件和软件组成。 它是指挥自动化系 统的核心部分。
信息显示分系统
④信息显示分系统。由各种输出可视 信息的设备组成。
决策监控分系统
⑤决策监控分系统。由监视器、键盘、 打印机、多功能电话机、记录装置 等组成。
执行分系统
⑥执行分系统。可以是执行命令的部 队的指挥自动化系统,也可以是自 动执行指令的装置
1、什么是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它是怎 样分类的? 2、什么是战略指挥自动化系统和战术指 挥自动化系统,它们有什么不同? 3、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通常由哪几个分 系统构成?各分系统的作用如何? 4、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有哪些功能?对 现代作战有何影响?
二、对军队机动的影响
通过精确定位和导航设备可以了 解和确定自己的精确位置、运动速 度、时间等数据;通信系统可以保 障部队在机动中随时与上级取得联 系;便携式计算机中的各种地形资 料为机动部队提供了更方便、更可 靠的支持。
三、对武器效能的影响
武器控制自动化是军队自动化指 挥系统的一个主要内容。现代的武 器系统,从观察搜索目标到确定攻 击方案、实施攻击,均可由计算机 自动控制完成。不仅反应速度快, 而且杀伤效果好、精度高。
•
•
战略指挥自动化系统
• 战略指挥自动化系统是国家或军事盟国 最高一级的指挥系统,主要任务是保证 国家或军事盟国在平时、危急时刻和战 时的各个阶段,能不间断地指挥和控制 部署在各地的军事力量,采取必要的军 事行动,达成战略目的。 • 主要由战略指挥中心、战略情报收集系 统和通信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战役战术指挥自动化系统
四、对作战保障的影响
(一)对信息保障的影响。军队自动 化指挥系统的应用为高效收集、传递和 处理各种战场信息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对后勤保障的影响。可以科学 地预测不同规模作战的各种物资消耗量, 制定后勤保障需求方案,有计划地组织 生产、采购、运输和储备,使后勤保障 在宏观上日趋科学化。
2023年通信专业考试大纲
![2023年通信专业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9e2872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9.png)
2023年通信专业考试大纲
2023年通信专业考试大纲包括以下内容:
1、通信原理:包括数字通信基础、模拟通信基础、信道编码、调制解调、信道等效、多路复用、信道编码和调制等。
2、通信网络:包括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卫星通信、广播电视网络、光纤通信等。
3、通信系统:包括无线通信系统、有线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系统等。
4、通信设备:包括通信终端设备、通信传输设备、通信交换设备、通信控制设备等。
5、传输与接入技术:包括传输与接入有线技术基础知识、无线通信技术基础知识等。
6、项目管理:包括项目计划、项目进度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风险管理等。
7、法律法规与标准: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等。
以上是2023年通信专业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考试要求考生掌握广泛的通信技术和知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践经验,能够胜任通信行业的各项工作。
军事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军事理论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19370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c.png)
军事理论考试题及答案1、⾼技术战争时代的开始的标志是20世纪90年代爆发的海湾战争。
2、全局性是战略的⾸要特点。
3、战略⽬的既是制定战略的出发点,也是战略实施的归宿点。
4、战略⽅针是指导战争全局的⽅针,是指导军事⾏动的纲领和制定战略计划的基本依据。
5、战略环境是制定军事战略的客观基础6、我国的陆⼟⾯积960万平⽅千⽶。
7、党的⼗六⼤提出了“三⼤历史任务”,建设合谐社会不是三⼤历史任务8、中华⼈民共和国最⾼国家权⼒机关是全国⼈民代表⼤会9、中华⼈民共和国最⾼国家权⼒机关的执⾏机关和最⾼国家⾏政机关是中华⼈民共和国国务院10、我国历史上第⼀部《中华⼈民共和国兵役法》颁布于1955年5⽉11、每年9⽉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12、《孙⼦兵法》的作者是孙武13、⼈民战争思想是⽑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内容14、下⾯哪⼀项不是中国⼈民解放军共同条令?《政⼯条令》15、奖励的项⽬中最⾼荣誉是荣誉称号16、《中华⼈民共和国国防法》于1997年3⽉14⽇由第⼋届全国⼈民代表⼤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17、1997年12⽉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我军“两⼤历史性课题”是打的赢、不变质18、在军事领域,计算机技术是战⽃⼒的“倍增器”,是新武器和新军事战略产⽣的物质基础19、中国新安全观的核⼼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20、⼀切战⽃⾏动,都是为保存⾃⼰,消灭敌⼈⽽进⾏的。
21、战略的构成要素是战略⽬的、战略⽅针、战略⼒量、战略措施22、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型、⾃卫型、联盟型和中⽴型23、新中国我军第⼀次实⾏军衔制始于?1955年24、中国对外政策的核⼼是争取世界和平25、C4ISR系统中C4代表的是?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情报26、下列属于《武经七书》内容的是?《孙⼦》《吴⼦》《司马法》《尉缭⼦》《六韬》《三略》《李卫公问对》27、《孙⼦兵法》? 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部军事名着,标志着军事理论着作从此诞⽣。
28、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29. 战略产⽣于(战争实践)30. 在战略的基本特征中,⾸要特征是(全局性)31. 当前国际战略格局框架结构中的“⼀超”指的是(美国)32.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国防法》的界定,国防的对象⼀是“侵略”;⼆是“武装颠覆”?33.国防的主要⼿段军事34.中国⼈民解放军海军成⽴于??1949年4⽉23⽇? ?35.我国武装⼒量由中国⼈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民武装警察部、(?民兵)相结合组成?36.中国⼈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和( ?第⼆炮兵)组成。
军事理论考试纲要
![军事理论考试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20363e394431b90d6c85c750.png)
一国防1. 我国国防的定义: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裁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定,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经济、政治、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 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3. 海和洋的区别:水深超过2000m为洋,低于2000m为海。
4. 综合国力的要素:经济实力(基础),国防实力(支柱),民族凝聚力(灵魂)。
5. 了解国防历史的启示:①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②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③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6. 我国武装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国民兵。
二国防法规1. 学习国防法规的目的:了解国防法规的基本知识,增强国防意识和法制观念,认真履行公民的国防义务。
2. 国防法规的共性和个性:鲜明的阶级性、高度的权威性、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适用性、相对的稳定性。
(共性)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公开程度的有限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个性)3.国防法规体系中的立法权限和调整领域:权限:领域:军队内部的社会关系、武装力量内部的社会关系、武装力量与外部的社会关系。
4. 公民的国防义务:兵役(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学生军事训练),接受国防教育,保护国防设施,保守国家秘密,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1.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本质特征:①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②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
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④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含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3.毛泽东军事思想主要内容:无产阶级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军队建设理论、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国防现代化建设理论。
4.毛泽东对人民军队职能及政治工作基本原则概括:职能: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
《军事通信与指挥自动化》学习考试大纲-推荐下载
![《军事通信与指挥自动化》学习考试大纲-推荐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4d149e56580216fc710afd07.png)
情报处理,将来自信息收 集分系统的“一次”情报, 加工成具有预测和结论性 的“二次”情报。对信息 的处理步骤包括分类、初 步加工、分析和综合等步 骤。4、信息显示分系统, 指用来显示信息的各种设 备,可供指挥人员直观地 了解情况。5、辅助决策 分系统,指用于辅助指挥 员进行决策及对武器进行 智能控制的计算机硬件系 统。 功能:1、信息处理功能 包括信息收集、信息传输、 信息处理和信息显示等功 能。2、计算功能是对数 值数据的处理功能,通过 计算帮助指挥员定量地认 识作战规律、指导并监控 作战活动。3、逻辑推理 功能是辅助指挥员进行情 况判断(情况决策)和定 下决心(指挥决策)。4、 监控功能是对命令计划执 行情况、对控制指挥的反 应结果进行收集,并及时 反馈给指挥主体,使其了 解决心、指令实现的程度, 以便做出必要的调整和修 改。 4、人与指挥自动化系统 的关系。 答案:1、人在系统中的 作用,人是系统的核心部 分,在系统中起主导作用, 人在系统中的任务是决策 等,机器起人的助手作用, 是人的感官和大脑的延伸。 2、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 理解作战意图,判断情报, 拟定战斗企图、定下决心 和制定行动计划 第 2 章 军事通信技术 1、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
《军事通信与指挥自动化》
第一章 指挥自动化概述 1、指挥自动化发展概况。
答案:军队指挥自动化的 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40 年代中期至 60 年代初 的手工作业向半自动化、 自动化发展的初始阶段; 60 年代初至 80 年代末的 指挥自动化系统迅速发展 并逐步完善阶段;80 年代 初以来向成熟的综合性高 级指挥自动化系统发展的 过渡阶段。 2、指挥自动化的含义。 答案:指挥自动化是在军 队指挥体系中综合运用现 代电子科学技术和军事理 论,融指挥、控制、情报、 通信、电子对抗为一体, 实现作战、信息采集、传 递、处理自动化和决策方 法科学化,保障对部队和 武器实施高效指挥的一种 重要手段;指挥自动化系 统作为指挥自动化手段的 技术实现,是在特定作战 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现 代电子信息技术和设备, 与作战指挥人员紧密结合, 对部队和武器实施指挥和 控制的“人-机”系统。 3、系统的组成?功能。 答案:1、信息收集分系 统,主要指各种侦察探测 设备,如雷达、声纳、光 学摄像机、遥感器及其他 探测设备。2、信息运输 分系统,指用来传递信息 的各种信息终端设备、交 换设备、通信用户设备以 及将它们联一个整体的通 信系统。3、信息处理分 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进行
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自动化学院考研复试——专业综合(军事学类)考试
![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自动化学院考研复试——专业综合(军事学类)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758401c6d5bbfd0a7956734d.png)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计算机的特点、工作原理、基本组成方法和系统结构,系统理解 运筹学、指挥自动化理论与技术、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 军事运筹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理论基础、框架结构和系统分析 方法,掌握操作系统的总体结构、主要功能和有关算法的基本思想,掌握计算机网络的 体系结构和各个层次的协议、服务及其核心技术。 要求考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 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及应用实践技能, 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指挥自动化理论与技术
1、指挥自动化系统概述 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 (1)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内涵及作用; 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定义及其称谓的演变过程;地位与作用,人与指挥自动化系统的 关系。 (2)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与工作过程; 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组成与分类;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主要战术技术指标。 (3)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 体系结构的含义;指挥自动化系统两种常见体系结构及其特征;我军体系结构及其 特征。 (4)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史;美军 C4I 系统的发展趋势。 2、信息获取 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 (1)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信息需求 信息获取系统在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作用和地位;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信息类型、信息 容量、信息的非完备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信息的实效性。 (2)实时动态信息获取系统 空间信息获取系统的组成、侦察卫星的特点与分类;空中信息获取系统的组成、特 点和代表设备;地面和水面信息获取系统、地下和水下信息获取系统组成与特点;雷达
第三部分 操作系统
1、 操作系统引论 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 操作系统 批处理系统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 分时系统 实时系统 多处理机系统 嵌 入式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 分布式操作系统 考试要求: 考试要求: (1)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特征、功能、服务和结构,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 历史和现状。 (2) 掌握虚拟机和资源管理器这两种研究操作系统的观点,掌握微内核结构的基 本思想。 (3) 理解系统调用的基本含义,理解核心态和用户态两种 CPU 模式的转换。 (4) 掌握批处理系统、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分时系统、实时系统、多处理机系统、 嵌入式系统等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5) 理解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2、进程与线程 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 并发程序 进程 控制原语 线程 进程的互斥与同步 临界资源和临界区 锁原语 信 号量 经典 IPC 问题(并发算法) 管程 进程调度 作业调度 UNIX 进程系统调用 fork、 exec、wait。
军队指挥自动化
![军队指挥自动化](https://img.taocdn.com/s3/m/79978331eefdc8d376ee32b2.png)
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组成示意图
信 息 收 集 分 系 统 信 息 处 理 分 系 统 信 息 显 示 分 系 统
执 分 系
行 统
信 息 传 输 分 系 统
指 挥 人 员
决策监控 分系统
(二)军队指挥自动化发展历程
信 息 显 示 分 系 统
功能:把信息处理分系统输出的各 种信息,包括作战情报、敌我态势、作 战方案、命令和命令执行情况等,用文 字、符号、表格、图形、图像等多种形 式,形象、直观、清晰地显示在各个屏 幕上,供指挥和参谋人员研究使用。
初 二次世界 大战前后
创
世界第一台 计算机
二十世纪 中期前后
(二)军队指挥自动化发展历程
初 二次世界 大战前后
创
美 军 “赛其”系 统
二十世纪 中期前后
(二)军队指挥自动化发展历程
“赛其”系统
最高 司令部
自动化 方式
友邻 指挥所
航管 中心 气 象
观测 站
友邻 指挥所
手工方式
导 弹 截击机 机械化方式 基地 基地
执 分 系
行 统
信 息 传 输 分 系 统
指 挥 人 员
决策监控 分系统
(二)军队指挥自动化发展历程
卫星通信系统 国防数据网 移动用户设备战术通信网 联合战术通信分发/定位报告混合系统 高频通信系统 单信道地面与机载无线电系统
(二)军队指挥自动化发展历程
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组成示意图
信 息 收 集 分 系 统 信 息 处 理 分 系 统 信 息 显 示 分 系 统
敌我识别 跟踪制导 电子对抗 命中目标
二、地 位 与 作 用
6个大屏幕:用于投影显示北美防空司令部作战中 心、各地指挥中心、核袭击预警系统和其它 情报系统提供的情报图、态势图和各类报告; 若干个电视屏幕:用于显示来自各战区总部指挥 系统的情报; 电子信号盘、电子显示板:用于显示来自各战区 总部的战备情况; 专用活动板:用于张贴反映美军、盟军以及敌军 部署和状况的地图和要图; 其他各种显示装置:用于显示“突击的预测时间” “突击的实际时间”和“到下次突击的时间”
第七节军队指挥自动化技术6-24讲解
![第七节军队指挥自动化技术6-24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6b34b224caaedd3383c4d3fc.png)
一、军队指挥自动化概述
军队指挥自动化技术的概念
军队指挥自动化技术是在军事指挥体 系中,采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技术装 备与指挥人员相结合,对部队和武器实施 指挥与控制的“人—机”系统。
一、军队指挥自动化概述
军队指挥自动化技术的概念
它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设备,把 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等紧密地联系在 一起,形成一个多功能的统一系统。
实现军队指挥自动化,是军队现代化 的标志之一。西方一些人士把军队指挥自 动化看作是“力量倍增器”,美军认为: “为了保持可靠的威慑,有没有一种高超 的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同有没有武装部队 同等重要。”
一、军队指挥自动化概述
前苏军把实现指挥自动化,称为“继 核武器、洲际导弹后的军事革命的第三阶 段。”现在,如何研究、发展和有效使用 军队指挥自动化技术,已成为国防建设的 重要组成部分。
C4ISR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从支持核 威慑战略,保证核部队的指挥和打赢核大 战,转为支持多军种或多国部队的联合作 战,保证打赢地区性的信息战;
四、C4ISR系统主要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 C4ISR系统 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建设重点从战略C4ISR系统转为低级 战术部队、平台和单兵的C4ISR系统;建 设方法和采办方针从主要使用专门研制的 军品转为广泛采用商用技术和商用现货。
一个完整的国家级的军事指挥自动化 系统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2、指挥中心:包括各级指挥所和指 挥人员,以及各种指挥设施;负责汇总各 种情报,支援指挥人员作出判断,定下决 心,制定作战计划与方案,实施指挥。
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结构示意图
分系统示意图
三、美军C4ISR系统介绍
一个完整的国家级的军事指挥自动化 系统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2017年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军事知识》:指挥自动化的构成
![2017年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军事知识》:指挥自动化的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576151c5240c844769eaee1e.png)
2017年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军事知识》:指挥自动化的构成关键词:士兵提干张为臻提干考试培训大学生士兵提干提干考点提干考试大纲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一般由下列分系统组成:信息收集分系统、信息传递分系统、信息处理分系统、信息显示分系统、决策监控分系统和执行分系统。
这些分系统有机结合,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1、收集分系统由分别配置在地面、海上、空中、外层空间的各种侦察设备,如侦察卫星、侦察飞机、雷达、声纳、光学摄影机、遥感器及其他侦察、探测设备组成。
它能及时地收集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作战行动及战场地形、气象等情况。
准维教育军队考试网2、传递分系统主要由终端、交换、线路和用户设备组成。
信道终端设备主要有有线电载波通信、微波接力通信、散射通信、卫星通信及光通信设备等;交换设备主要有电话、电报、数据交换机等。
通常由这些设备组成具有多种功能的通信网,迅速、准确、保密、不间断地传输各种信息。
3、处理分系统由电子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系统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系统和输入输出设备。
软件系统主要包括系统软件,如计算机操作系统,多种高级语言处理程序等;应用软件,如网络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文字编辑和图形处理软件等。
信息处理是将输入计算机的信息,通过按预定目标编制的各类软件,进行信息的综合、分类、存储、检索、计算等,并能协助指挥人员拟制作战方案,对各种方案进行模拟、比较、选优。
常用的军事信息处理有文电处理、数据处理、情报检索、图形处理、图像处理等。
张为臻博客4、显示分系统由各种输出可视信息的设备组成。
显示设备通常有供单人使用的管面显示器和供指挥人员共同使用的大屏幕显示器两种。
其功能是把信息处理分系统输出的各种信息,包括军事情报、敌我态势、作战方案、命令和命令执行情况等,用文字、符号、表格、图形、图像等多种形式,协调地显示在各个屏幕上。
5、监控分系统由监视器、键盘、打印机、多功能电话机、记录装置等组成。
通常组装成工作台形式,实现人机交互,用以辅助指挥人员作出决策、下达命令、实施指挥。
军事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复习纲要(2014春)
![军事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复习纲要(2014春)](https://img.taocdn.com/s3/m/e1ce822b5727a5e9856a6192.png)
题型一、单选(15*2=30分)二、判断(15*2=30分)三、简答(4*5=20分)四、论述(10*2=20分)复习要点(内容不需要展开)第一章♦信息量的单位、定义、载体;♦信息基本形态:声音、图像、数据、文本;消息是信息及其信息外壳,数据的内涵;♦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技术主要特点♦信息化技术对武器系统和联合作战有哪些影响♦信息技术有哪三个层面:基础信息技术、主题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军事信息系统的定义与主要功能;♦什么是C4ISR系统:每个字母含义、C4ISR系统定义;第二章♦传播速度=♦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毫米波的频率范围;♦金属导体:几乎全反射;♦绕射能力与电磁波波长、障碍物大小的关系。
♦极化的类型:线(垂直、水平)、圆(左旋、右旋)、椭圆,交叉极化(或者称正交极化)互不影响。
♦辐射场的电场振幅与距离成反比,功率密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收发互易性:同一天线可同时辐射、接收,具有相同的方法图、增益、极化等等。
♦增益的含义,方向图的含义,各个量定义:主瓣、半功率宽度、副瓣、副瓣电平♦主瓣越窄、副瓣越少、副瓣电平越小,辐射能量越集中,增益越大;♦接收天线与来波的极化匹配:若是线极化来波,要平行;若是圆极化来波,要旋向相同♦线天线:半波对称振子天线:两臂对称,总长度为波长的一半。
♦面天线:基本结构=馈源+反射面,反射面电尺寸与主瓣宽度、增益的关系;♦相控阵天线通过控制阵元馈电相位改变方向图主瓣的指向。
♦电波传播的四种方式♦地波传播:沿地表绕射,一般为长波及以下频段,频率越低绕射越远,辐射为垂直极化;♦天波传播:依靠电离层反射,一般为中波、短波频段,频率有上限,存在静区、多径效应;♦视距传播:直线传播,一般为微波频段,地面视距受地球曲率限制,天线越高,视距越大;♦散射传播:依靠对流层或电离层中空气密度和离子密度的不均匀性对电磁波进行散射,一般为超短波和微波频段;♦信号分类:确定信号和随机信号,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频谱分析的定义?♦时域信号在时间上越窄,其频带越宽;♦什么是调制、解调?第三章♦雷达测距、测角、测速的原理;♦雷达方程、每个参数的含义,提高雷达作用距离可采取的措施♦测距精度受脉冲宽度影响;测角精度受方向图主瓣宽度影响;♦多普勒效应测速:辐射源或反射物靠近,则频率升高;远离,则频率降低;♦雷达信号体制:连续波雷达、脉冲雷达♦雷达隐身的目的:减小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雷达隐身的两种技术:外形隐身、材料隐身♦微光夜视仪:物镜、像增强器、目镜♦红外热像仪常用波段:3~5μm 和8~14μm♦激光测距:抗干扰力强、精度高,不足:主动式工作,容易暴露和被敌方探测,可能受敌方欺骗,受天气条件影响大。
国防科技大学442专业综合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国防科技大学442专业综合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94952951711cc7930b7164e.png)
2021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442 科目名称:专业综合一、考试要求主要考查对作战指挥基础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对军事信息基础理论、军队信息化建设、军事信息安全、军事信息对抗、军事信息保障、军事信息管理的理解与掌握,对装备系统工程基本理论、专业理论、应用理论的理解与掌握,以及运用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分析解决信息通信指挥与保障领域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一)作战指挥基础理论包括作战指挥的基本概念,作战指挥沿革与发展,作战指挥的规律与原则,作战指挥人员、作战指挥手段、作战指挥体制、作战指挥方式,作战指挥的基本活动与流程,作战指挥保障的内容、要求、组织与实施。
(二)军事信息基础理论包括军事信息空间,军事信息技术及对作战的影响,军事信息力量职能与编成,军事信息资源体系、支撑环境与开发利用,军事信息活动指导,军事信息活动指挥体制、方式、流程,军事信息动员,军事信息训练体系,军事信息能力评估。
(三)军队信息化建设包括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历史方位和发展战略,信息基础网络、指挥信息系统等军事信息系统建设思路与发展方向,信息化主战武器系统与军队信息化支撑环境的体系构成与建设重点。
(四)军事信息安全包括军事信息安全的本质和时代要求,军事信息保密机构、手段与措施,军事密码保护的机构、技术、手段,军事数据库安全的机构、技术、手段,军事信息网络安全的机构、技术、手段。
(五)军事信息对抗包括军事信息对抗的本质及要求,电子对抗侦察、电子进攻、电子防御等军事电子对抗行动的手段、方法与组织实施,网络侦察、网络进攻、网络防御等军事网络对抗的手段、方法与组织实施,军事认知对抗的手段与方法。
(六)军事信息保障与管理包括军事信息保障的本质及要求、平时军事信息保障、非战争军事行动信息保障、作战信息保障,军事信息管理的本质及要求、平时军事信息管理、非战争军事行动信息管理、战时军事信息管理活动。
(七)装备系统工程基本理论包括装备、系统、装备系统工程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系统工程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理论,装备效能、装备费用、装备性能、装备系统工程过程与方法、装备系统工程管理、工作分解结构、技术状态管理、技术审查、权衡研究、建模与仿真、产品度量以及装备寿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工作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光纤通信以光导纤维为信道的通信称为光纤通信。光纤有单模和多模两种。光纤系统由光端机、光缆和光检测器等组成。光纤通信可以用于模拟通信,也可以用于数字通信,但主要用于数字通信。
10、无线通信频段的划分:短波、超短波和微波。
11、图像通信有模拟和数字两种传输方式。图像信号数字传输方式的关键技术是数据压缩。静态图像压缩标准是JPEG,活动图像压缩标准是MPEG。
4、可视化技术可视化包括普通的静止摄像,数字静态图像、活动图像,电视电话会议以及多媒体显示。战术可视信息包括军事作战文件提供,即处理、传送、复制和分发可视信息及图像、图形制作等。
5、数据融合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按时序获得的若干传感器的观测信息,在一定准则下加以自动分析、综合,已完成所需要的决策和评估任务所进行的信息处理过程。
带宽:任何信号的功率大都集中在某一频率fo为中心的一个频谱宽度内。一个集中了一半信号功率的频谱宽度,称为该信号的带宽。信号的宽度和传输信号的系统的带宽是有区别的,系统的带宽是指系统的频率响应(幅度特性)曲线的幅度保持在其频带中心处取值的1/倍以内的频率区间。信号的宽带越宽,要求传输它的系统的带宽也就越宽,否则失真就大。
4、人与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关系。
答案:1、人在系统中的作用,人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在系统中起主导作用,人在系统中的任务是决策等,机器起人的助手作用,是人的感官和大脑的延伸。2、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理解作战意图,判断情报,拟定战斗企图、定下决心和制定行动计划
第二章军事通信技术
1、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变化的电磁波,指代表信息的信号及其参数(幅度、频率和相位)随着信息连续变化的信号。数字信号是一系列时间上间隔的电磁脉冲,指不仅在时间上离散的,而且在幅度上也是离散的信号。
2、指挥自动化的含义。
答案:指挥自动化是在军队指挥体系中综合运用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和军事理论,融指挥、控制、情报、通信、电子对抗为一体,实现作战、信息采集、传递、处理自动化和决策方法科学化,保障对部队和武器实施高效指挥的一种重要手段;指挥自动化系统作为指挥自动化手段的技术实现,是在特定作战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设备,与作战指挥人员紧密结合,对部队和武器实施指挥和控制的“人-机”系统。
11、在通信过程中隐蔽信息的真实内容以防止敌人获取信息。
第五章指挥自动化系统
1、指挥所定义
指挥所是军事指挥员运筹决策、指挥作战的场所,指挥所的自动化系统是现代指挥所的基础,它处于整个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核心部位,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一般也是从指挥自动化系统起步。
2、指挥所分类
指挥所按军队体制和等级范围可以分为:战略指挥所、战役指挥所和战术指挥所。按功能与其担负的任务可分为:基本指挥所、预备指挥所、前进指挥所、辅助指挥所和后方指挥所。按活动能力及方式可以分为固定式指挥所和移动式指挥所。
功能:1、信息处理功能包括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和信息显示等功能。2、计算功能是对数值数据的处理功能,通过计算帮助指挥员定量地认识作战规律、指导并监控作战活动。3、逻辑推理功能是辅助指挥员进行情况判断(情况决策)和定下决心(指挥决策)。4、监控功能是对命令计划执行情况、对控制指挥的反应结果进行收集,并及时反馈给指挥主体,使其了解决心、指令实现的程度,以便做出必要的调整和修改。
3、情报系统的性能指标: 信息源种类:获取目标信息的电子设备和手段种类的多少 探测目标的种类:系统防御的武器对象种类的多少 防区范围:系统防御的武器对象种类的多少 信息获取密度:单位时间内系统测量的目标信息总量 目标测量精度:单位时间内系统测量的目标信息总量 信息汇总能力:批系统对多种信息源的信息进行提取、识别、分类、相关处理及融合的能力 系统错漏率:信息获取、传输、处理过程中出错、丢失的那部分信息量在总信息量中所占的百分比 信息存储能力:系统存贮容量和系统综合处理目标容量 情报处理系统时延:情报信息从探测设备捕获,经传输、处理显示所花费的时间。
答案:通信指挥支配着通信兵遂行任务时的各种行动,影响着通信联络的结局,关系到作战指挥的顺畅,对于夺取作战胜利有着重要作用。1、通信指挥是构成通信保障能力的重要因素,2、通信指挥是提高通信保障效益的主要手段,3、通信指挥是实现通信系统正常运行的根本保证。
3、军事通信指挥的一般程序
答案:通信指挥的一般程序是:收集情况、了解任务、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定下通信决心、组织制定计划、拟制通信指示、布置下达任务(有条件是可召开通信会议)、检查所属的战备工作、组织开进的通信保障、指挥建立展开地域的通信联络、直至作战发起。
6、指挥所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与结构
基本功能:包括信息处理功能、信息检索功能、信息显示功能、辅助决策功能、武器控制功能、信息传递功能、系统监控功能和安全保密功能。
基本结构:集中式结构、多机系统结构、公共总线结构。
7、信息处理技术,包括文电处理、图形处理、情报综合处理、信息管理、情报检索和辅助决策等技术。
12、多媒体通信数值、文字、声音、图像、图形等表示信息的形式都是通常所称的媒体。多媒体的关键技术是数据合成、压缩和同步。
13、电路交换主要用于电话通信。分组交换主要用于数据通信。
第三章军事通信指挥
1、军事通信指挥的特点
答案:1、空间广阔,2、内容广泛,3、对象多元,4、时间紧迫,5、方式多样。
2、军事通信指挥的作用
《军事通信与指挥自动化》
第一章指挥自动化概述
1、指挥自动化发展概况。
答案:军队指挥自动化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的手工作业向半自动化、自动化发展的初始阶段;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的指挥自动化系统迅速发展并逐步完善阶段;80年代初以来向成熟的综合性高级指挥自动化系统发展的过渡阶段。
2、侦察探测原理
答案:现代侦察监视系统的工作过程大致是:目标的特征信息,包括声、光、电、磁、热、力学等特征信息,在向外传输时被探测器接收,然后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加工处理,并进行图像显示或予以记录。现代侦察技术有多种分类方法,根据侦察目标的性质、范围、情报的使用和所引起的作用不同,可分为战略侦察和战术侦察;根据侦察设备的运载工具及其使用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地(水)面、水下、空中和空间四个侦察系统;根据遥感设备的不同,可分为可见光、多光谱、红外、微波、声学侦察等。
3、指挥所作用与地位
答案: 指挥所是实施军队指挥的机构和场所。它是收集、综合、处理作战信息的实体,是保障指挥员做出决策与发布命令的地方。无论在战时还是在平时,指挥所的作用都是极其重要的 指挥所是军队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指挥系统是按军队指挥关系,自上而下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是由指挥主体、指挥对象和指挥手段三部分组成。其中,指挥员与指挥机关在指挥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指挥系统的枢纽 指挥所是指挥理论应用研究的重要课题。现代战争指挥中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强调联合作战条件下的指挥。作战编成、作战使命和任务以及新技术装备的出现和发展成为指挥所建设应用研究的主要推动力。
3、系统的组成?功能。
答案:1、信息收集分系统,主要指各种侦察探测设备,如雷达、声纳、光学摄像机、遥感器及其他探测设备。2、信息运输分系统,指用来传递信息的各种信息终端设备、交换设备、通信用户设备以及将它们联一个整体的通信系统。3、信息处理分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情报处理,将来自信息收集分系统的“一次”情报,加工成具有预测和结论性的“二次”情报。对信息的处理步骤包括分类、初步加工、分析和综合等步骤。4、信息显示分系统,指用来显示信息的各种设备,可供指挥人员直观地了解情况。5、辅助决策分系统,指用于辅助指挥员进行决策及对武器进行智能控制的计算机硬件系统。
6、对军事通信指挥的基本要求
答案:1、正确处理主观指导与客观实际的关系2、努力适应作战指挥需要3、正确处理上下指挥的关系4、准确掌握各种客观情况5、根据战场态势灵活应变6、不断提高通信指挥时效。
7、通信指挥谋略的基本特征四个方面:诡诈性、奇效性、风险性、灵活性。
8、通信指挥与谋略的关系
答案:1、谋略是进行通信指挥活动的前提条件2、谋略是提高通信指挥效能的决定因素3、谋略水平是通信指挥的基本内涵
4、军事通信指挥的组织实施
答案:(1)了解情况,进行通信指挥决策(2)拟制通信计划,下达通信任务(3)掌握通信动态,及时处理各种通信情况(4)正确使用通信预备队
5、军事通信指挥方式方法
答案:常用的通信指挥方式有集中指挥、分散指挥、按级指挥、越级指挥。通信指挥方法主要有:平行法、逐次法、指令法、指导法。
6、数据融合实现的三个层次:像素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决策级融合。
7、数据融合的方法:统计模式识别方法,贝叶斯分类方法,Shsfer-Dempster验证推理,模糊推理方法,人工智能方法。
8、反侦察的基本措施主要有:伪装、隐蔽、隐身、保密、机动、佯动、干扰、摧毁等,由于侦察监视的手段的不同,所采取的对抗措施不完全相同。
4、指挥所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答案:指挥所自动化设备组成包括硬设备和软设备。前者有计算机及外部设备、计算机网络、内部通信设备、指挥工作台、安全保密设备、显示设备、系统监控设备和其他辅助设施及设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后者指计算机运行所需的各种软件和指挥所存储的各类信息。
5、指挥所自动化系统的编成与要素,作战指挥要素和技术保障要素。
调制与解调,信号本身的频率成份和传输信号的信道的频率响应特性往往不匹配。为了使信号能通过信道,需要把信号加载到合适的信道传输的电磁波上,这一过程称为调制,这个电磁波称为载波。在接收端,需要把信号从载波中下载下来,进行这一还原过程称为解调。专门实现调制和解调的设备称为调制解调器。
2、现代通信网发展方向:综合化、智能化、个人化、数字化。
3、现代战争对军事通信的要求:互通性、抗毁性、安全保密性。
4、通信系统的组成:用户、用户终端、传输线路。
5、信号特性的描述:时间特性、频率特性。
6、军事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有效性(传输速率、信息速率)、可靠性(误码率、误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