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

合集下载

中成药合理使用管理规定

中成药合理使用管理规定

中成药合理使用管理规定中成药合理使用管理规定是指对中成药的使用进行规范和管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药物疗效的最大化。

中成药是中医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疗效明显、温和安全、副作用小等特点,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中成药的药效成分复杂,药性多样,对中成药的合理使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中成药合理使用的概念、意义、管理原则、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中成药合理使用的概念中成药合理使用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病情及其病因病机,遵循中医药理论,科学合理地选用、配伍和应用中成药,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达到治疗疾病、保护健康的目的。

中成药合理使用要求医生在诊疗中充分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根据中医药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确保中成药的安全性、疗效性和优势性。

二、中成药合理使用的意义1.提高治疗效果。

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体质类型进行综合施治,能够使中成药的疗效得到最大化,提高治疗效果。

2.减少不良反应。

合理使用中成药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3.降低药物滥用率。

对中成药的合理使用管理可以杜绝滥用药物的情况,减少对患者健康的不良影响。

4.保护中药资源。

合理使用中成药可以避免浪费中药资源,保护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促进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合理使用中成药能够促进中医药的传统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结合,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中成药合理使用的管理原则1.个体化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病情、体质等方面进行个体化治疗,选用适合患者的中成药。

2.经验原则。

遵循中医药的经典理论和临床实践,根据中医药的理论进行中成药的合理选用和应用。

3.安全原则。

优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药物的安全性,避免不必要的药物风险和药物相互作用。

4.综合原则。

根据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综合施治,治病的过程是全方位、多层次、全面性的。

5.疗效原则。

临床应用中成药要追求治疗疾病的效果,确保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控制和缓解。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教案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教案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教案教案: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成药的定义、分类和临床应用;2.掌握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的原则;3.能够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适当的中成药进行治疗。

二、教学内容:1.中成药的定义和分类;2.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原则;3.中成药的常见临床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问题导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如:“你是否听说过中成药?你认为中成药与西药有什么不同?”请学生回答并讨论。

2.介绍中成药的定义和分类(15分钟)通过PPT、讲义等方式,向学生讲解中成药的定义和分类,包括细胞治疗和整体治疗两种分类方法,并展示不同分类的中成药的例子。

3.介绍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原则(20分钟)讲解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原则,包括应用适应证、慎用禁忌症、合理用量、合理用药时间等。

讲解时要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以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4.中成药的常见临床应用(30分钟)介绍常见的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包括感冒药、消化药、调节血糖药、调节血脂药等。

讲解时要结合临床案例,让学生能够理解中成药的应用场景和疗效。

5.讨论和总结(15分钟)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如:“你认为中成药的临床应用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你认为中成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然后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醒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

四、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针对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原则,完成一篇研究报告,内容包括定义、分类、应用原则和常见临床应用等。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导入、讲解和案例演示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总结,加深对中成药的认识和理解。

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基本原则

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基本原则

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基本原则中成药是指由中药原料炮制、提取或加工制成的制剂。

临床应用中,合理使用中成药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以确保疗效的最大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临床适应症明确原则临床医生在使用中成药前应准确诊断患者的病情,并明确中成药的适应症。

中成药具有广谱的药理作用和临床适应症,但不同疾病或不同病情的患者对中成药的适应症可能各有差异。

因此,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成药,避免滥用或误用。

二、个体化用药原则中成药的用药剂量和疗程应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病情等因素进行调整。

不同人群的生理和病理特点不同,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除也不同,因此需要个体化的用药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三、剂型选择原则中成药的剂型多样,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膏剂等。

医生在使用中成药时应根据患者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剂型,以提高药物的便利性和患者的依从性。

例如,对于儿童和老年患者,可以选择易于咀嚼和吞咽的片剂或颗粒剂。

四、药物组方原则中成药的药性复杂多样,不同中成药之间存在相容性和配伍性问题。

在使用中成药时,医生应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抵消或加强作用,并合理组方以增加治疗的综合效果。

五、临床观察评估原则在使用中成药期间,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及时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停药或调整剂量,必要时进行其他治疗干预。

六、合理用药宣教原则医生在使用中成药时应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药物的用途、作用机制、用法和注意事项,以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认识和合理用药的意识。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中成药,并及时报告服药期间的情况。

七、药物管理和记录原则医生在使用中成药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适当的用药调整,并妥善保存患者的用药记录。

对于需要减量或停药的患者,医生应及时跟进并安排复查,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之,合理使用中成药是保证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中成药,也称为中药制剂,是指采用中药或中药材作为原料,经过适当的加工制备而成的制剂。

它具有中药成分的特性,也保留了现代药物制剂的规范和标准化操作。

中成药因其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价格相对较低等优点,在我国临床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临床应用1. 青霉素消炎片青霉素消炎片是一种使用链霉素作为原料的中成药,主要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如喉炎、急性扁桃体炎、肺炎等。

它能够有效地杀死细菌,缩短治疗时间,减少疾病的复发率。

但青霉素消炎片对某些细菌耐药性较强,因此在用药前需要进行药敏试验。

2. 人丹人丹是一种以黄连、黄芩、龙胆草为主要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

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口腔溃疡、急性肠胃炎等病症。

人丹副作用少,疗效确切,广泛受到患者的青睐。

3. 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以丹参、三七、甘草等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

它具有活血化瘀、增加微循环、保护心肌等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如冠心病、心绞痛、脑梗死等。

此外,复方丹参滴丸还能够改善脾胃功能,提高食欲,促进消化等。

4. 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是一种以熟地、枸杞子、山茱萸、茯苓等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

它具有滋阴补肾、壮阳补益的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早泄、阳痿不举等症状。

金匮肾气丸副作用少,可以长期使用。

注意事项1.在使用中成药之前需要了解自身的体质和病情,以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2.中成药不能作为自我诊断和自我治疗的手段。

3.在使用中成药期间如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4.患有重病或慢性病的患者,在使用中成药时应该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严格控制剂量和用药时间。

中成药在临床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可以缓解症状、减轻疼痛、促进康复。

尽管中成药具有显著的疗效,但在使用时也需要慎重,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

中成药合理使用实施细则

中成药合理使用实施细则

中成药合理使用实施细则中成药合理使用是指在临床实践中,根据疾病诊断和临床特征,合理选用中成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滥用的一种治疗原则。

为了指导临床实践中的中成药合理使用,制定了中成药合理使用实施细则。

本文将从中成药的选用、剂量与疗程、联合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提高中成药的合理应用水平。

一、中成药的选用1.根据疾病诊断与临床特征选药。

中成药的选用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特征进行合理选择,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即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理论来选药。

例如,对于肝胆湿热型肝炎患者,可以选用清热解毒、疏肝利胆的中成药,如大黄、黄连等。

2.根据药物功效选药。

中成药的选择应根据其药物功效来进行,根据患者需要的药物作用,选择到合适的中成药。

例如,对于感冒患者,可选用抗病毒、解表散寒、宣肺开窍的中成药,如银翘解毒片等。

二、剂量与疗程的控制1.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和病情确定剂量。

中成药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和病情来确定,特别是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应注意减量或增量。

2.合理掌握疗程。

中成药的疗程应根据疾病的进展和病情的变化来确定,一般应遵循“及时、适量、适时”的原则,既要保证疗程的充分,又要避免无效的长期使用。

三、中成药的联合应用1.注意中成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中成药联合应用时,应特别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和相互干扰。

尤其是在使用有毒药物时,应避免与有相似作用或相同药代动力学的药物同时应用。

2.调配合理的中成药。

中成药联合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具有互补作用或协同作用的中成药进行调配。

例如,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时,可以联合应用降酸药和增加胃粘膜保护的中成药,如胃复安等。

中成药合理使用的实施细则主要是为了提高中成药的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成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如药物滥用、不合理使用等。

因此,加强对中成药的合理使用的监控和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中成药合理应用

中成药合理应用
应根据具体急情况性酌情咽掌握。炎等疾病的中成药,它仅适用于实热型咽候 疼痛的患者,风寒型的咽喉疼痛则不宜服用。所以 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原则上不宜叠加使用。
生理盐水⑴,葡萄糖氯化钠⑵,四环素⑶,回苏灵⑷,红霉素⑸,10%葡萄糖酸钙⑹
患者和医生都要针对病证的特点,对证选用中成药, 妊娠期妇女必须用药时,应选择对胎儿无损害的中成药。
龙虎丸中巴豆霜、砒霜是主要成分,九分散中马钱子含量占处方总量1/4,应严格控制用量和服用时间,否则极易引起中毒。
者却加重病情。如咳嗽,由肺热引起就应选用清肺 所以,中成药的用量应以药物的性质、患者的病情及个体差异等诸多因素,综合分析而定。
生理盐水⑴,葡萄糖氯化钠⑵,四环素⑶,回、膏粱厚味等辛热助阳之品; 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避免重复使用。 因为乙醇是一种药酶诱导剂,能使肝脏药酶活性增强,使上述西药代谢加速,半衰期缩短,药性下降。 ⑴~⑶颜色变深,即刻出现浑浊
如同为治疗感冒的感冒清热颗粒和桑菊感冒颗粒, ❖ 中成药之问的配伍禁忌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中成药合理应用文档
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 1.辨证用药 依据中医理论,辨认、分析疾病 的证候,针对证候确定具体治法,依据治法, 选定适宜的中成药。
❖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辨证论治”的核心是“证”与“治”,《伤寒论》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即是对中医临床 辨证论治精髓的高度概括。《内经》云:“合人形 于阴阳四时虚实之应,冥冥之期,其非夫子孰能通 之”。中成药是根据中医药理论组方而产生的,而 中医药理论之精髓在于辨证论治;所以,应用中成 药应该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尤其应按辨证施治用 药,而不能简单地按药品说明书上的适应症,不经 辨证,盲目用药。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是指由多种中草药经炮制工艺加工而成的药物。

其具有中草药的疗效和方便使用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然而,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关注和探讨。

首先,中成药的用药指南和注意事项应该得到充分的了解。

中成药的用药指南一般由国家卫生、药品监管机构或专业学会发布。

这些指南包括药物的适应症、用药剂量、疗程、禁忌症等内容,医生和患者应该遵循这些指南来进行用药,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

其次,中成药的使用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个体化的合理选择。

不同的病情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案,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选择合适的中成药。

同样重要的是,患者应该主动向医生提供详细的病史、体检结果等信息,以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用药决策。

另外,中成药的合理使用还需要考虑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中成药可能会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其药效和安全性。

因此,医生在开具中成药处方时应该注意患者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并告知患者避免同时使用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

此外,中成药的使用应该遵循适当的疗程和用药剂量。

中成药的治疗效果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不能过早停药或减少剂量,否则可能影响疗效。

同样重要的是,患者也不能随意增加药物的剂量,以免造成药物的过量使用和不良反应。

总之,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是保证药物安全和疗效的重要环节。

医生和患者应该共同关注中成药的用药指南和注意事项,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用药选择。

此外,还应该重视中成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适当的疗程和用药剂量,以及药物的安全问题。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发挥中成药的疗效,实现治疗的最佳效果。

中成药的临床使用原则

中成药的临床使用原则

中成药的临床使用原则
中成药是指使用中草药制成的药物,它们在临床使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适应症明确:中成药应根据临床需要,在具备明确的适应症的情况下使用。

使用中成药应符合医学规范,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进行判断。

2. 个体化应用:中成药的使用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进行个体化选择。

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性。

3. 合理用药原则:中成药使用时应遵循合理用药原则,即按照剂量、用药途径、用药时间和疗程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应用。

避免过度使用药物或长期大量使用,防止药物中毒或药物依赖等不良反应。

4. 临床经验指导:中成药的应用需要结合临床经验进行指导。

医生应根据自身长期的临床实践和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行科学的选择和用药指导,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5. 与西药的合理联用:中成药在临床上常与西药联合使用,应注意中西药物的相互作用和合理搭配。

避免重复用药或药物相互干扰,确保药物疗效最大化。

6. 遵循药物监管政策:中成药的临床使用应符合相关药物监管政策和法规,确保药物的质量安全。

同时,医生在开具中成药
处方时应注明药物名称、剂量、用法和用量,以方便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总之,临床使用中成药需要遵循适应症明确、个体化应用、合理用药、临床经验指导、与西药的合理联用和遵循药物监管政策等原则,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性。

中成药合理使用管理规定

中成药合理使用管理规定

中成药合理使用管理规定引言:中成药是指综合运用中药理论和中药制剂技术制成的药物,具有中药成分的药品。

中成药具有品种繁多、功效明显、临床应用广泛等特点。

然而,不合理的使用中成药可能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规范中成药的使用,保护患者的权益,制定中成药合理使用管理规定势在必行。

一、明确中成药的适应症范围中成药合理使用的前提是明确其适应症范围。

中成药的适应症是指该药在临床应用中确切、合理、有效的范围,应当根据各种中成药的临床经验和研究结果加以区分和明确。

只有在明确适应症的前提下,才能确保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二、强调临床合理用药的原则1.个体化用药: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个体差异,以及疾病的病理机制和临床特点进行个性化的用药选择和剂量调整。

2.疗程用药: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嘱托,遵循规定的疗程和用药时间,不得随意停药或延长用药时间。

3.限制用药:对于有潜在风险或有严格禁忌的人群,应明确禁止使用中成药。

4.合理用药:对于同一疾病的不同类型,应分别选择适用的中成药,避免盲目使用和滥用。

三、加强中成药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中成药质量关乎患者的健康安全,必须加强质量监控与评价。

要求中成药生产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订质量标准,确保中成药的质量稳定和有效性。

1.加强中成药的质量监控:各级药品监管机构要对中成药进行定期的抽检和质量监控,从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2.加强中成药的临床评价:对于已上市的中成药,要建立完善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及时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评估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四、加强中成药的信息宣传与使用指导中成药的合理使用需要患者正确理解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因此加强中成药的信息宣传与使用指导十分必要。

1.加强中成药的产品说明书编制:要求中成药生产企业对产品说明书进行科学编写,明确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用法用量等信息。

2.加强医患沟通:医生应当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详细解释中成药的作用、副作用以及使用注意事项,确保患者理解并遵循医嘱。

2024年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2024年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2024年是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方面的重要一年,以下是我对这一主题的一些观点。

中成药是指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研制制成的药品,它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临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中成药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药理作用,其合理使用成为一个复杂的问题。

首先,合理使用中成药需要确保其质量安全。

中成药的原料药多来自于天然植物,而植物药存在着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如不同地区、生态环境、采收季节等的差异可能导致中草药的成分差异。

因此,在使用中成药时,药师需要确保选用的中成药品质可靠,且符合药典规定的质量标准,避免因质量问题给患者带来风险。

其次,合理使用中成药需要个体化的用药策略。

中成药具有兼顾治疗和调养的特点,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用药选择。

药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结合中成药的适应证和禁忌症,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另外,合理使用中成药需要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

中医药讲究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病机,辨识疾病的证候,并据此选用相应的中成药进行治疗。

药师在使用中成药时,需要准确判断患者的证候类型,选择适用的中成药进行治疗,避免滥用中成药,确保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此外,合理使用中成药还需要关注其药物安全性和耐受性。

中成药具有多成分的特点,其中一些成分可能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

药师需要注意药物的适应证、禁忌症、剂量和疗程等方面的指导,以确保患者在使用中成药时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避免潜在的不良反应。

最后,合理使用中成药需要进行监测和评估。

药师应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治疗的持续性和达到预期的效果。

此外,药师还应密切关注相关临床研究的进展,及时了解中成药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指导临床实践。

综上所述,合理使用中成药需要保证质量安全、个体化用药、辨证施治、药物安全和耐受性、监测和评估等多方面的考虑。

药师在工作中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积极参与继续教育,以提高对中成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

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

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是指由中药原料组方制剂,经药品加工工艺制成的治疗疾病的药品。

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疗效,但也存在不合理使用的问题。

因此,合理使用中成药对于提高临床疗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评价中成药合理使用的标准、必要性、方法以及避免滥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中成药合理使用的标准应该是在充分考虑患者疾病情况和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临床证据支持的、适用于当前病情的中成药,并在监测指标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合理使用中成药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结果综合判断,确保药物的使用能够对疾病产生积极的治疗效果。

中成药合理使用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临床病情需要。

中成药在一些慢性疾病的长期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起到保护和调护作用,提高生活质量;二是病情个体化管理的需要。

中成药是基于中医理论对疾病进行综合分析和辨证施治的,对于慢性疾病的个体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三是中成药与西药联合使用可提高治疗效果。

中成药在患者西医药治疗无效或不良反应时可作为辅助治疗,发挥协同作用。

为了实现中成药合理使用,可采取以下方法:一是明确适应症与禁忌证。

制定中成药使用指南,明确中成药的适应症和禁忌证,避免不必要的使用;二是选择合理的剂型和规格。

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和病情,选择合适的中成药剂型和规格,确保药效与用药安全;三是严格控制用药时间与疗程。

根据病情和用药反应,合理设置用药时间和疗程,避免过长或过短导致疗效不佳;四是合理调整剂量。

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和用药反应,调整剂量,确保疗效及安全性。

同时,为了避免中成药的滥用,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避免盲目使用。

中成药的使用应遵循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不应只依靠症状进行判断,还应结合患者整体情况综合分析;二是避免长期使用。

中成药在慢性疾病治疗中使用可能较长,但也应及时评估疗效和安全性,避免长期使用造成不良影响;三是避免超剂量使用。

中成药的剂量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不宜超过推荐剂量;四是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是指由中药提取物或中药与其他适宜药物配伍而成的药物制剂,具有中药特色和西药功效。

在临床实践中,中成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然而,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至关重要,不能随意滥用或误用。

本文将就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进行探讨。

一、中成药的用药原则1. 综合斟酌: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中成药。

不同的中成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疾病,不能一概而论。

2. 合理搭配:中成药多为复方制剂,不同药物之间有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的关系,患者在使用中成药时应遵循医嘱,不可随意更改或混合使用。

3. 精准用药: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进行用药,不能擅自增减或延长用药时间。

特别是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更应慎重使用。

二、中成药的应用范围中成药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疗效,适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常见的适应症包括感冒发热、消化不良、神经衰弱、风湿关节炎等。

中成药常被用于辅助治疗,提高疗效,减轻副作用。

但需注意,对于一些重症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中成药并非首选,应慎重选择或遵医嘱使用。

三、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1. 制造商:购买中成药时,应选择正规药店购买,注意查看包装、说明书、生产日期等信息,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2. 用药过程:用药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消化不良、头晕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处理或停药。

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更应慎重使用。

3. 连续用药:中成药具有温和的疗效,但长期大剂量使用易导致药物依赖性和药物性肝损害等不良反应,应避免长期连续使用。

四、中成药的药物相互作用中成药在与化学合成药物同时使用时,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中成药时,应避免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或至少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同时,要注意避免中成药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免影响疗效。

五、中成药的临床研究和监测中成药的疗效机制复杂,临床疗效取决于药物成分、剂型、用量等多个因素。

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的合理使用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国家基本药物已经成为大众获得基本医疗保健的重要途径。

其中,中成药作为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展开讨论,包括标准用法用量、适应症与禁忌症、不良反应与用药风险的评估与管理等方面。

一、标准用法用量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的标准用法用量的确定与规范是合理使用的基础。

在药品的临床研究与评价阶段,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实验设计,确定其最佳用法用量。

此外,医生在临床实际应用中,也需遵循相关规范,合理选择用药方案,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调整。

二、适应症与禁忌症合理使用基本药物中成药还需要掌握其适应症与禁忌症,避免盲目使用或使用不当带来的不良后果。

对于同一种中成药,不同的适应症所需的使用方法和用量可能有所不同。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评估,确保合理的选药与用药。

同时,对于某些特定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应特别注意相关禁忌症的遵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不良反应与用药风险的评估与管理任何一种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中成药也不例外。

因此,对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与用药风险的评估与管理至关重要。

医生应了解每种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和用药风险,并向患者进行充分的告知和解释。

同时,在用药过程中,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身体反应,并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患者教育与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的合理使用还需要患者的积极参与与配合。

因此,患者教育与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应向患者提供详细的药物说明书,帮助他们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等信息。

此外,医生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向他们普及国家基本药物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药物的正确认识和正确使用。

综上所述,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中成药临床运用指导原则

中成药临床运用指导原则

中成药临床运用指导原则
中成药临床运用指导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诊断,合理用药:使用中成药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诊断,明确用药的目的和适应症,选择合适的药物。

同时,需要注意中成药的成分和作用,避免重复用药和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2. 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中成药的使用需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包括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用药方法等。

如果需要超剂量使用或进行其他特殊处理,需要经过医生的指导和同意。

3. 注意药物不良反应:中成药虽然相对安全,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因此,在使用中成药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4. 合理配伍,发挥疗效:中成药可以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或降低不良反应。

但是,配伍必须合理,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或降低疗效。

5. 关注特殊人群的使用: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使用中成药时需要特别注意。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6. 定期评估疗效:使用中成药时,需要定期评估患者
的病情和用药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调整用药方案或更换药物。

总之,中成药临床运用指导原则是确保中成药安全、有效、合理使用的重要保障。

在使用中成药时,需要遵循这些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是指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辅以其他辅料制成的具有一定药效的药品。

中成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和信任。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临床实践的深入,我们发现中成药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执业药师进一步加强学习和提高认识。

首先,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应当充分考虑到药物的适应症。

不同的药物具有不同的适应症,对于病情不同的患者,应当选择适合的中成药进行治疗。

此外,还应当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中成药的使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

其次,中成药的剂量使用也是临床合理使用的重要方面。

执业药师需要对中成药的剂量范围进行了解和掌握,严格按照剂量要求进行配药。

对于不同的患者,应当根据其体质和病情进行相应的调整,避免过量或者不足导致药物疗效的影响。

此外,中成药的使用时间也应当得到合理控制。

有些药物需要长期使用,而有些药物则只能短期使用,否则可能会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

执业药师需要对中成药的使用时间进行严密的监控和管理,确保药物的使用不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中成药的合理使用还应当遵循相关的临床指南和规范。

近年来,我国针对中成药的临床使用提出了一系列的指导意见和规范,执业药师应当学习并遵从这些指导意见,进行规范的药物选用和使用。

同时,执业药师还需要密切关注有关中成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提高中成药的应用水平。

最后,执业药师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过程中还应当与医师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

执业药师需要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用药史,与医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确保中成药的使用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同时,还应当向患者进行详细的药品说明和用药指导,以便患者正确使用中成药,并追踪用药效果,及时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执业药师在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他们需要在不断学习和提高中成药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准确判断疾病的性质及患者的病情,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中成药,并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用药指导和药品说明。

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基本原则

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基本原则

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基本原则
1.辨证用药依据中医理论,辨认、分析疾病的证候,针对证候确定具体治法,依据治法,选定适宜的中成药。

2.辨病辨证结合用药辨病用药是针对中医的疾病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疾病,根据疾病特点选用相应的中成药。

临床使用中成药时,可将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但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

3.剂型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剂型。

4.使用剂量的确定对于有明确使用剂量的,慎重超剂量使用。

有使用剂量范围的中成药,老年人使用剂量应取偏小值。

5.合理选择给药途径能口服给药的,不采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

6.使用中药注射剂还应做到:
(1)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2)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辨证施药,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3)中药注射剂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和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4)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

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5)加强用药监护。

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发现异
常,立即停药,必要时采取积极救治措施;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20
说明书中常用术语 • 忌用
• 避免使用或最好不用。有些患者在服 用某些药物后可能引起明显的副作用。
21
说明书中常用术语 • 忌用
• 但当病情需要不得不使用某些忌用药物 时,应当寻找药理作用类似但不良反应 较小的其它药品代替。
• 若非用不可时,则须同时应用能对抗或 减弱其副作用的药品,将不安全因素减 到最低限度。
中成药分类
17.祛痰剂: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 化痰、温化寒痰、化痰熄风。 18.止咳平喘剂:清肺止咳、温肺止咳、 补肺止咳、化痰止咳、温肺平喘、清肺平 喘、补肺平喘、纳气平喘。 19.消导化积剂:消食导滞、健脾消食。 20.杀虫剂:驱虫止痛、杀虫止痒。
中成药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 药品名称不规范
概念、 及发展现状
发展现状 2000年,我国开始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药品分类管理制
度。我国第一批非处方药西药为23类165个品种,中成药 有160个品种。 年,我国自对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进行分类管理以来,共公 布了4610种非处方药,其中70%以上是中成药。 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将102个中成药及中药饮片纳 入其中,中成药比例约占总数的1/3。 年,在中国已上市约 23,000多个药品中,有15,000多 个为中成药。 年,为了加强对中成药的管理,颁布《中成药临床应用指 导原则》。
中益气丸、补中益气颗粒、苁蓉益肾颗粒、 通天口服液 口服。
中成药的剂型和分类
中成药的剂型
(一)固体制剂—固体剂型是中成 药的常用剂型,其制剂稳定,携带和使 用方便。
中成药的剂型
中成药的剂型
(二)半固体剂型
中成药的剂型
(三)液体制剂
中成药的剂型
(四)气体剂型 气雾剂
中成药分类

中成药合理使用实施细则

中成药合理使用实施细则

中成药合理使用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中成药是指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备而成的药品,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

然而,由于中成药的复方组成和药效复杂,合理使用中成药成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中成药的使用,制定中成药合理使用实施细则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成药合理使用的定义中成药合理使用是指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科学、准确地选择适宜的中成药,合理使用药物,并根据患者的反应和疗效进行调整和监测的过程。

三、中成药合理使用的原则1. 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年龄等因素,个体化地选择中成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 综合原则:综合考虑中成药的药理作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中成药进行治疗。

3. 适度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合理控制中成药的用量和疗程,避免过度使用或滥用药物,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4. 安全原则:选择中成药时,要注意药物的安全性,避免选择有潜在毒副作用的药物,特别是对于孕妇、儿童和老年患者要格外谨慎。

5. 监测原则:在使用中成药的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四、中成药合理使用的具体措施1. 临床指南的制定:制定中成药合理使用的临床指南,明确中成药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疗程等,供临床医生参考。

2. 临床研究的开展:加强对中成药的临床研究,提高中成药的疗效和安全性的证据水平。

3. 专家咨询的建立:建立中成药合理使用的专家咨询组织,为临床医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咨询服务。

4. 药师的参与:加强药师的参与,提供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建议和药物监测服务。

5. 患者教育的开展:通过开展患者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对中成药合理使用的认识和理解。

五、中成药合理使用的效果评估1. 疗效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疗效指标,评估中成药的治疗效果。

2. 安全评估: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关事件,评估中成药的安全性。

3. 经济评估:评估中成药合理使用的经济效益,包括减少不必要的药物费用和避免药物相关的经济负担。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

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三为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
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 使药:意义有二,一是引经药,即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调和诸药的作用,使 其合力祛邪。


起效快。易于控制剂量, 便于婴幼儿服用


腔道给药,无肝脏首过效应,生物 利用度高。对胃的刺激性和肝的副
清脏腑热剂
热蕴脾胃症见牙龈肿痛溃烂、口臭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
湿热蕴结肠腑可见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舌苔黄腻、 脉弦数。 清虚热剂 气血两清剂 夜热早凉、舌红少苔,或骨蒸潮热,或久热不退之虚热证 大热烦渴、吐衄、发斑、神昏谵语 知柏地黄丸 清瘟解毒丸(片) 28
注意事项
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注意辨别热证的部位
症状 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痠痛、 口不渴、无汗或汗出,舌苔薄白 脉浮紧或浮缓
适用药物 九味羌活丸(颗粒) 感冒清热颗粒 通宣理肺胶囊
辛凉解表
外感风热表 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咽痛, 维C银翘片(胶囊) 证 或咳嗽、舌尖红、苔薄白或兼微黄、脉浮 柴胡注射液 数等 感冒清片(胶囊) 克感利咽口服液 疏风解毒胶囊
2.临床应用原则
剂型选择
三效:速效、高效、长效 三小:剂量小、副作 用小、毒性小 五方便:生产、运输、
剂量的确定
对于有明确使用剂量的,慎重 超剂量使用。老年人使用剂量 应取偏小值
给药途径的确定
能口服给药的,不注射给药; 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静脉注射 或滴注
储藏、携带、
使用方便
联合用药原则
1 2
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1
中成药概述
临床应用原则 辩证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6/19
21
临床上预防中成药不良反应,要注意以下几
个方面:
(1) 加强用药观察及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完善中药不
良反应报告制度。
(2) 注意药物过敏史。
(3) 辨证用药,采用合理的剂量和疗程。尤其是对特
殊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孕妇以及原有脏器损
害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注意用药方案。
(4) 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中西药并用时尤其要注意
2020/6/19
16
孕妇使用中成药原则
1.应选择对胎儿无损害的中成药。
2.尽量采取口服途径给药,应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应尽量缩
短妊娠期妇女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
3.凡禁用药妊娠期间绝对不能使用
此类药物多为含有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
组份,如砒霜、雄黄、轻粉、斑蝥、蟾酥、麝香、马钱子、
乌头、附子、土蟞虫、水蛭、虻虫、三棱、莪术、商陆、甘
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等。
4.慎用药可根据孕妇体质及病情需要审慎使用。
这类药物多数含有通经祛瘀类的桃仁、红花、牛膝等,行气
破滞类枳实、大黄等,辛热燥烈类的干姜、肉桂等,滑利通
2窍02类0/的6/1冬9 葵子、瞿麦等。
17
儿童使用中成药的原则
1.宜优先选用儿童专用药
2.一般情况3岁以内服1/4成人量,3~5岁的可服1/3成人量,
5~10岁的可服1/2成人量,10岁以上与成人量相差不大即可。
3.应充分衡量毒副作用较大中成药的其风险/收益,除没有其
它治疗药物或方法而必须使用外,其它情况下不应使用。
4.种类不宜多,应尽量采取口服或外用途径给药,慎重使用中
药注射剂。
2020/6/19
18
2009年我国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中共收录8个中药注射剂品种,包括柴胡注射 液、清开灵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饮注射 液、血栓通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 血塞通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冻干粉)、丹参 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
若必须合用,建议间隔使用。 2. 同时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2020/6/19
14
联合用药原则
(三)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还应遵循: 1.遵循主治功效互补及增效减毒原则 2.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时,应谨慎考虑中
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 3.需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严禁
中丸与金匮肾气丸均含有附子(主要成分为乌头碱),二者配
合应用,相当于增加了附子的用量,可能引起毒副作用。
4.合并用药时,注意中成药的各药味、各成分间的配伍禁忌。
5.一些病证可采用中成药的内服与外用药联合使用。
2020/6/19
13
联合用药原则
(二)中成药与西药的联合使用 1. 应尽量避免配伍使用,
28
清热剂
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及滋阴透热等作用 用以治疗里热证,以发热、舌红苔黄、脉数等为辨证 要点。 西医诊断: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与非感染炎症性疾 病如流感、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牙 龈炎、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各类肺炎、肝 炎、胃肠炎、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等见上述症状者。
35
补益剂 证候
症状
适宜药物
补气
适用于 脾肺气 虚证。
症见肢体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参麦注射液,
语声低微、动则气促、面色萎
金水宝胶囊, 生脉注射液,
黄、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 胃乃安胶囊,
弱或虚大,甚或虚热自汗,或 普乐安胶囊,
脱肛、子宫脱垂等。
参苓白术颗 粒
补血
适用于 血虚病 证
症见面色无华、头晕、眼花、 例如归脾丸
不能吞咽或消化系统障碍患者使用。 20气20雾/6/1剂9 :可用于呼吸道吸入、皮肤、粘膜或腔道给药9
基本原则
辩证、辩证辨病 剂型的选择 剂量的确定
给药途径的选择
联合用药原则
中中联合 中西联合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用药 儿童用药
中成药安全性
2020/6/19
10
辨证用药
依据中医理论, 辨认分析疾病 的证候,针对 证候确定具体 治法,依据治 法,选定适宜 的中成药。
混合配伍。除有特殊说明,中药注射剂不宜两 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通道。
2020/6/19
15
联合用药原则
(四)中西药注射剂联合使用原则: • 根据中西医诊断和各自的用药原则选药,充分考虑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尽可能减少联用药物的种数 和剂量。 2.尽可能选择不同的给药途径(如穴位注射、静脉注 射)。必须同一途径用药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 谨慎考虑使用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严禁混 合配伍。
2020/6/19
辩证辨病用药
可将中医辨证 与中医辨病结 合、西医辨病 与中医辨证相 结合,但不能 仅根据西医诊 断选用中成药
11
给药途径的确定
剂量的确定
剂型选择
对于有明确
三效:速效、高效、 长效
三小:剂量小、副作 用小、毒性小
使用剂量的,慎 重超剂量使用。
老年人使用
五方便:生产、运输、 剂量应取偏小值
薄白或兼微黄、脉浮数等
维C银翘片(胶囊) 柴胡注射液 感冒清片(胶囊) 克感利咽口服液 疏风解毒胶囊
扶正解表
正气虚弱 症见反复感冒、低热汗出、倦怠、 暂无 复感外邪 舌质淡有齿痕、苔薄、脉弱等。 而致的表

(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恶寒:自觉寒冷加衣被不能缓解)
25
注意事项
(1)服用解表剂后宜避风寒。 (2)切勿发汗太过。“血汗同源”以防亡阴”。 (3)疏风清热剂不宜与滋补类中药同服。 (4)孕妇、脾虚便溏者慎用 (4)忌生冷、油腻之品,多饮水,注意休息。 (5)外邪已入里,或麻疹已透,或疮疡已溃,
中成药的临床 合理应用
2020/6/19
1 中成药概述 2 临床应用原则 3 辩证应用
2020/6/19
2
治“病”
中医
现 代
辨证论治 治“证”


西医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指导下辩证应用的制剂。
2020/6/19 “法随证立,方从法出”
3
饮片厂
制药厂
(按照药典和炮制规范) (按处方和标准)
原药材
中药饮片
2020/6/19
19
目前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
一、不对证用药,乱用药。如刚出生几天的婴儿大量
使用茵栀黄注射液。
二、与西药不合理联合使用,如中药和抗菌素遇见容
易发生不良反应;如在含双黄连注射剂的葡萄糖或
氯化钠注射剂中,加入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硫
酸庆大霉素即出现棕黑色沉淀;为避免发生意外
在没有弄清是否会产生配伍禁忌时应该尽量分别
29
清热泻火 清热解毒
清气分热症,症 牛黄上清胶囊,牛 见:发热头痛, 黄解毒软胶囊 咳嗽口干,咽喉 肿痛
清热解毒,清营血 板蓝根颗粒、六神 分热症,症见:热 丸、裸花紫珠胶囊、 毒内盛、风火上攻 众生丸、穿心莲内 所致头痛:头痛眩 酯胶囊、清热解毒 晕,目赤耳鸣,咽 颗粒、抗病毒口服 喉肿痛,口舌生疮,液、喉疾灵胶囊、 牙龈肿痛,大便燥 化痔拴 结,各类痈肿疮疡
西医诊断:用于治疗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 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等见上述症状者。
24
解表剂 证候
症状
适用药物
辛温解表 外感风寒 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痠痛、 九味羌活丸(颗粒)
表证 口不渴、无汗或汗出,舌苔薄白 感冒清热颗粒
脉浮紧或浮缓
通宣理肺胶囊
辛凉解表
外感风热 表证
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 渴、咽痛,或咳嗽、舌尖红、苔
巴布膏剂:能快速、持久地透皮释放有效成分,给 药剂量准确、吸收面积小、血药浓度稳定、使用舒 适方便
2020/6/19
8
半固体剂型
煎膏剂:适用于慢性病或需要长期连续服药的疾病 凝胶剂:适用于皮肤黏膜及腔道给药。
液体剂型
合剂: 易吸收,贮存时间长 酊剂: 有效成分含量高,使用剂量小,不易霉败。
小儿、孕妇及对酒精过敏者不宜服用。 糖浆剂:适宜儿童使用,糖尿病人慎用。 注射剂:药效迅速,便于昏迷、急症、重症、
中成药
中成药是以中药 饮片为原料,按 规定的处方和标 准制成具有一定 规格的剂型,可 直接用于防治疾 病的制剂
2020/6/19
配伍
辩证施治
4
无需煎煮,可直接使用
方便急危病症患者的治疗 及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使用
体积小,有特定的包装。 存贮、携带方便。
2020/6/19
5
固体剂型
散剂:起效快。易于控制剂量,便于婴幼儿服用 颗粒剂:作用迅速,无需煎煮,口味好、体积小
胶囊剂: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能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及生物利用度;包衣后能定时定位释放药物
栓剂:腔道给药,无肝脏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高。
2020/6/19 对胃的刺激性和肝的副作用小
6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2020/6/19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丸剂: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蜡丸、浓 缩丸等类型。水蜜丸的含蜜量较少;水丸崩解较蜜 丸快,便于吸收;糊丸释药缓慢,适用于含毒性成 分或药性剧烈成分的处方;蜡丸缓释、长效,且可 达到肠溶效果,适合毒性和刺激性较大药物的处方; 浓缩丸服用剂量较小。
30
清肝解毒
清脏腑热,症见:龙胆泻肝胶囊, 头痛,目赤肿痛,护肝片,茵栀黄 口干口苦,胁肋 口服液 胀痛,耳鸣眼花, 尿赤涩痛
31
清脏腑热:适用于火热邪毒引起的脏 腑火热证。
心经热盛症见心烦、口舌生疮或小便涩痛、脉数; 肝胆火旺症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肺热症见咳嗽气喘、发热、舌红苔黄、脉细数; 热蕴脾胃症见牙龈肿痛溃烂、口臭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 湿热蕴结肠腑可见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舌苔黄腻、 脉弦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