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知识点总结-推荐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最全知识点总结--高考必备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第一节人口再生产☆知识要点:1、人口再生产定义:人口的世代更替过程(包括人口出生和死亡两个环节)2、人口再生产类型: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如不考虑人口迁移过程,这三个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应为: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类型有:原始型(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很低)传统型(出生率高、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较低)过渡型(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很低)※难点解析:出生率降低原因:文明程度、人口素质提高;死亡率降低原因:生产力发展;自然增长率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由于人口的素质受生产力的制约,所以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受生产力直接或间接影响,所以说人口再生产类型与一定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当人口再生产类型进入现代型后,由于人口逐年减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所以最后会出现人口的老龄化现象,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地区已经出现这种现象,而且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时代更替速度减慢。
3、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人口出现负增长)发展中国家:过渡型(部分国家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我国已是现代型)全世界:过渡型(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多)※难点解析:人口老龄化会引发的问题: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第二节人口数量与环境☆知识要点:1、人口数量的变化原因①.自然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②.机械增长(与人口的迁移有关)※难点解析一:考察范围越大,人口迁移的影响越小,全球而言,则不必考虑人口迁移2、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通过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影响)※难点解析二:生育率(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人数的比)和出生率(出生人数与人口总数的比)的关系生育率高,出生率也高,生育率是衡量出生率的一个基础(生育率和出生率呈正相关)①.生育率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生育政策、避孕技术、文化、宗教)起主要影响作用,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小②.死亡率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受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土壤、自然灾害)都有很大制约作用※难点解析三:其中,环境污染对死亡率的影响是人类对环境先起破坏作用,环境再反过来影响人类的具体表现3、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具体表现:①.过度索取资源,造成资源、环境压力(人口增多,资源需求加大,利用程度扩展)②.过度排放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包括生产排污和生活排污)第三节环境人口容量☆知识要点:1、环境人口容量概念简述: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在可预见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2、制约因素①资源(首要因素,其他因素均通过影响它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②科技发展水平③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后两者均通过影响资源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难点解析一:为什么说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资源的数量决定地区所能供养的人口数,科技发展水平将影响资源的利用程度,可以使相同数量的资源能供养更多的人口,人口文化和消费水平的高低将影响一个人对资源数量的最低生存要求。
高中地理选修的知识点
高中地理选修的知识点高中地理选修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地球与地图、自然环境与资源利用、地球上的人类活动、经济地理、区域地理等方面。
以下将对这些知识点逐一介绍。
一、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地图则是我们了解和掌握地球的重要工具。
在地球与地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地球的基本构造、地理坐标体系、地图投影、地图比例尺、制图符号等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掌握如何使用地图读取信息,如何制作简单的地图等技能。
二、自然环境与资源利用自然环境与资源利用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学习中,需要了解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如何形成、如何变化,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学生还需要熟悉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以及其发生原因、应对措施等知识。
同时,还应当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
三、地球上的人类活动地球上的人类活动主要包括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交通与通信、文化与旅游等方面。
在学习人类活动时,需要了解人口增长与分布的规律、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农业和工业生产方式的发展演变、交通和通信工具的改善与发展以及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等情况。
此外,学生还要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和计划规划,如城市规划、农村建设规划等。
四、经济地理经济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在学习经济地理时,需要掌握国民经济的基本概念、发展阶段和发展特征,了解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等。
同时还需要学习如何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地理空间分析,并能够分析经济地理问题与政策。
五、区域地理区域地理研究的是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征。
在学习区域地理时,需要全面了解各地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特征等。
同时,还需要学会如何运用地理知识解读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并进行地域对比和综合分析。
总之,高中地理选修课程中的知识点是广泛而深入的,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不仅可以了解地球上的自然和人类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地域意识等方面的能力。
高三地理选修知识点归纳
高三地理选修知识点归纳地理科目作为高中选修课之一,是培养学生对地球认识和地球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本文旨在对高三地理选修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和学习。
一、土地利用与城市规划1. 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土地、空间、功能和活动进行科学合理布局,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和保障。
2. 土地利用类型及其特点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特殊用地等,每种土地利用类型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特点,其中特殊用地包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
3. 城市化进程与影响城市化进程包括城市人口增长、经济结构变化、社会现代化等方面,城市化对环境、资源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4. 可持续城市发展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核心是在满足现代城市功能需求的基础上,保护环境、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珍贵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和谐发展。
二、物质与能源资源1. 能源资源及其分类包括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每种能源资源都有其特定的获取方式和利用途径。
2. 水资源问题包括水资源的分布不均衡、水污染、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等,解决水资源问题关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能源开发与利用包括传统能源开发利用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应该重视绿色能源的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4. 金属矿产与非金属矿产金属矿产包括有色金属(铜、铝、铅等)和贵金属(金、银等),非金属矿产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不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都有不同的影响。
三、环境与保护1.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维持生态平衡对于保护生态环境非常重要。
2.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
3. 气候变化与应对气候变化包括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等,应该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选修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选修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引起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地球表面现象的缩影,通过比例尺、图例、注记等元素表达地理信息。
学会识别和使用地图是地理学习的基础。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大气层的组成、大气压力与风的形成、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了解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水文循环: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
水资源的分布和保护。
3. 地貌学:地壳结构、板块构造理论、地震与火山活动。
各种地貌形态如山脉、平原、河流、湖泊的形成与演变。
4. 土壤与植被:土壤类型、土壤形成因素、土壤侵蚀与保护。
植被分布规律、植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世界人口分布、人口问题、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与设计。
2. 农业地理:农业类型、农业布局、农业技术革命、农业可持续发展。
3. 工业地理: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布局、工业与环境的关系。
4. 交通运输: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交通运输网络、物流与区域发展。
5. 旅游地理: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旅游规划、旅游业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图像的判读与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基本概念、GIS在地理信息处理与分析中的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的工作原理、GPS在定位与导航中的应用。
五、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 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危机、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2.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实践,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3. 绿色经济:绿色经济的概念、发展模式和政策措施。
六、地理实践活动1. 地理观察:通过实地考察、观测记录自然和社会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地理实验:通过实验模拟自然过程或验证地理现象,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选修
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选修高三是每位学生迎接高考的重要阶段,在各个学科中,地理也是其中一门关键科目。
地理既包含理论知识,也涉及实践技能。
本文将对高三地理选修课知识点进行总结,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1. 自然地理知识点1.1 地球与地图地球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系统,了解地球的形状、结构和运动对于理解地理现象至关重要。
同时,地球上的地图是表达地理信息的常用工具。
学生需要了解地球的经纬度、地球自转和公转等基本概念,以及如何使用地图测量和标示地理要素。
1.2 环境与生态环境与生态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熟悉各种生态系统,包括气候系统、水资源和水循环、土壤与植被等。
同时,他们还需要了解地理因素与生态平衡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了解如何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 人文地理知识点2.1 人口与城市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人文地理的研究重点。
学生需要了解人口的构成和分布规律,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以及城市化过程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2.2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是研究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地理因素在经济中的作用的学科。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农业地理、工业地理和交通地理等。
他们还需要了解经济全球化对地理格局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异。
3. 地域地理知识点3.1 中国地理作为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大人口和面积的国家,中国地理有其独特之处。
学生需要熟悉中国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特点,了解中国的地理格局和分布规律。
同时,他们还需要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情况。
3.2 世界地理世界是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特点。
他们需要关注世界各地的环境问题、贫富差距以及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以培养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综上所述,高三地理选修课的知识点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地域地理等多个层面。
学生需要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通过实践和思考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地理选修重要知识点总结
地理选修重要知识点总结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及其上空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科学。
在地理学科中有一些重要的选修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地球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方面面。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些地理选修的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1.1 地理环境与区域选择对于地理环境与区域选择这一章节,我们需要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和地理环境对区域选择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的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
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经济活动有不同的影响。
人文因素也会对区域选择产生影响,如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交通通讯和政治经济因素等。
1.2 地球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地球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是地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包括了地球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环境来适应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第二章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2.1 自然资源的分类与分布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所蕴含的各种物质和能量资源,它包括了地表资源、地下资源、水资源、大气资源和生物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分布受制于地球的地质构造和地球的气候地形。
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分布对于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2.2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是地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以满足人类的需求,但同时也需要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保护。
我们需要了解不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合理的利用和保护措施,推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区域发展3.1 农业与乡村发展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它是人类获取食物和原材料的一种经济生产活动。
农业的发展与区域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农业发展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地理新高考选修知识点归纳
地理新高考选修知识点归纳地理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在新高考中被列为选修科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规划选择地理作为自己的选修科目。
下面将对地理新高考选修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1. 自然地理1.1 构造地理学构造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基础,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板块运动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板块边界类型和板块运动的动力机制等知识点。
1.2 地貌学地貌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形状、地貌类型和地表过程等。
学生需要掌握不同地区的地貌特征、气候对地貌的影响和地貌发展的过程。
1.3 气候与气候区划气候与气候区划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地球大气的结构和运动以及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
学生需要了解气候要素、气候影响因素和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
1.4 水资源与水循环水资源与水循环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研究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以及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
学生需要了解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重要性。
2. 人文地理2.1 人口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口的分布、迁移和增长等问题。
学生需要了解人口分布的规律、人口增长的原因和人口迁移的影响。
2.2 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的发展、结构和功能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城市化的过程、城市的功能分区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2.3 农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研究农业的发展、农业资源的利用和农业区位等问题。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农业、农业资源的分布和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2.4 工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研究工业的发展、产业的布局和工业区位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地区的工业发展情况、工业布局的原因和工业区位选择的要素。
3. 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学科,研究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分析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和应用、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地理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4. 环境地理学环境地理学研究地球环境的演变、环境问题的成因和环境保护等内容。
高中地理选修的知识点
高中地理选修的知识点高中地理选修的知识1海岸类型及其特点海岸具有多种类型,根据海岸的物质组成,可将海岸分为四种类型:基岩海岸、沙质海岸、淤泥海岸和生物海岸。
基岩海岸:独特的岬湾地形,沿岸有众多的岛屿,常在海湾一带形成海阔水深、利于避风的天然良港。
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是进行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
沙质海岸:主要由砾石和沙子组成,往往形成沙堤、沙坝、沙丘等地貌,海滩多宽阔平坦,常形成天然的优质海滨浴场。
淤泥海岸:海岸带宽度大,坡度小,海岸线平直,大多数淤泥海岸土质肥沃,适宜开展滩涂养殖。
生物海岸:红树林海岸具有很强的抵御风浪侵蚀的能力,又是鸟类及潮间带动物的栖息地,物种丰富。
因此,红树林海岸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和海洋防灾减灾中具有重要作用。
热带基岩海岸边缘常发育珊瑚礁海岸。
珊瑚礁对保护海岸,抵抗海浪侵蚀起到良好作用。
高中地理选修的知识2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海水的波浪运动,就能量来源和产生原因来说,有其能量来自风能形成的风浪,有其能量来自地震和火山爆发释放出的地球内能或热带风暴引发的海啸,也有其能量来自天体引力使海水涨落形成的潮汐波。
然而,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是风浪。
在风力作用下,海面波状起伏,随着风速越大,波浪的规模越大,破坏力也越大,对沿海建筑、航运、渔业、海洋石油生产等有不利的影响。
遇有巨大的风浪袭击时,应采取加固海堤、封航、休渔、抛锚等措施。
由月亮和太阳的引力驱动,以及地─月─日系统转动和地球自转的影响,海水呈现周期性的上下波动,这种波动称作潮汐。
潮汐对航海等海上活动以及近岸生态有着直接影响。
洋流的主要成因:风海流主要是受盛行风和地转偏向力作用形成。
密度流是由于海水温度、盐度不同导致密度不同形成。
补偿流是由相邻海区海水的盈亏形成的,分为水平补偿流和垂直补偿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渔业:寒暖流交汇区形成大渔场航运:顺风顺水快,逆风逆水慢污染:范围扩大,净化加快高中地理选修的知识3厄尔泥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南美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延伸至赤道太平洋向西至日界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的现象。
地理选修一必考知识点归纳
地理选修一必考知识点归纳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学科,它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分支。
在高中地理选修一的课程中,学生们将学习到一些基础的地理知识和概念。
以下是一些必考的知识点归纳:1. 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球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体,自转和公转是地球的两种基本运动。
-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的类型、比例尺、方向、图例等。
2. 气候与天气:-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温带气候等。
- 气候的影响因素:纬度、海陆位置、地形等。
- 天气现象:气压、风向、降水等。
3. 水文地理:- 地球上的水循环: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
- 河流与湖泊:河流的类型、流域、湖泊的分类等。
4. 地貌学:- 地貌的形成:构造地貌、侵蚀地貌、堆积地貌等。
- 地貌类型: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等。
5. 自然资源与环境:- 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 环境问题:污染、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6.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人口迁移等。
- 城市化过程: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的影响等。
7. 经济地理:- 农业地理:农业类型、农业区位等。
- 工业地理:工业类型、工业区位等。
- 交通地理:交通网络、交通方式等。
8. 区域发展:- 区域发展的概念:区域发展的定义、目标等。
- 区域发展策略:区域规划、区域政策等。
9.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原则等。
- 可持续发展实践: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等。
10. 地理信息技术:- 遥感技术:遥感的原理、应用等。
- GIS(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原理、功能等。
结尾:地理学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涉及到自然科学,还与社会科学紧密相连。
通过学习地理选修一,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希望以上的知识点归纳能够帮助学生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高二地理选修选修重点知识总结
自然灾害一、气象灾害:(一)干旱:分布地区: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季风气候区。
产生原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危害:①农作物、林木干枯死亡;②河塘、湖泊干涸;③人畜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粮食减产;④局部地区社会动荡。
(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治理措施:①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的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减轻或避免干旱的威胁;②在干旱多发地区,选择耐旱的作物(或改良作物品种);③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④营造防护林;⑤改进耕作制度;⑥跨流域调水。
春旱主要发生华北地区。
伏旱(夏旱),以长江中下游多见。
(二)洪涝灾害: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世界主要发生地区:亚洲、欧洲、北美洲的沿海、沿河、沿湖地区。
自然原因:(气候)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②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③台风的影响;④厄尔尼若现象(水文水系);(水系)⑤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⑥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汇水集中;⑦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地形)⑧地势低洼(海河、珠江);人为原因: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②围湖造田;③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如渭河流域)危害:①淹没工厂和农田,造成作物减产;②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③有的会危及人民的生命。
治理措施:①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②退耕还湖;③修建水利工程;④修建分洪区;⑤裁弯取直,加固大堤;⑥开挖入海河道(淮河);⑦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三)台风——热带气旋发生时间:多发生夏秋季节。
世界上热带气旋威胁最为严重的地区有三个: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海岸。
)危害:台风灾害由狂风、巨浪、暴雨、风暴潮造成。
引发洪涝,冲毁农田和房屋建筑,中断交通、通信和输电线路。
高中地理选修6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6知识点总结中学地理选修6学问点总结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的概念及分类▲环境问题的表现: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全球环境改变▲环境问题产生的缘由(1)自然缘由自然缘由引起的环境问题, 主要指火山爆发, 地震, 山崩, 泥石流, 台风, 海啸, 寒潮, 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难(2)人为缘由 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冲突(根本性的缘由)。
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冲突。
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
4.个人行为和群众利益的冲突。
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 限制世界人口的增长, 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
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两种不同的环境观可持续开展的概念和内涵:(1)概念:可持续开展就是既满意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意其自身需求实力构成危害的开展。
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2)根本思想:①鼓舞经济增长;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3)中国的可持续开展《中国21世纪议程》。
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危害的不行预见性、过程的不行逆性、规模的全球性。
中学地理选修6学问点总结环境污染与防治地理环境的自净实力的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必须的消纳、同化实力。
▲环境污染的缘由:在必须的时间、空间范围内, 环境的自净实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实力, 就会产生环境污染。
自净机理:物理净化, 化学净化, 生物净化。
重金属污染的污染物:各种重金属。
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
▲水体富养分化:水体富养分化发生在淡水水体, 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 称为赤潮1.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 由于水体的流淌性差, 自净实力弱。
2.污染物:氮磷等植物养分元素。
3.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
4.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 ②水质变坏, ③湖泊变沼泽。
高中地理选修一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高中地理选修一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本文档旨在对高中地理选修一课程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
以下是该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概述:1. 大地构造学- 地球的外部地壳构造包括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 地壳的内部结构由岩石组成,包括基性岩、酸性岩和变质岩。
- 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幔、外核和内核。
- 地球板块理论揭示了地球表面的构造和变化。
2. 气候与气象- 气象是研究大气现象的科学,包括温度、湿度、气压和风力等因素。
- 气候是指特定地区长期平均的天气情况,受纬度、海洋和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
- 气候类型包括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
- 气象现象包括气旋、锋面和降水等。
3. 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势、水文和生物等方面。
- 地形是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包括山地、平原和丘陵等。
- 地势是地球表面的相对高低。
- 水文是研究水体分布和水循环的科学。
- 生物是地球上各种生命体的总称。
4. 城市地理- 城市地理研究城市的形成、发展和结构等方面。
- 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
- 城市发展受经济、社会、政治和地理等因素影响。
- 城市结构包括中心城区、郊区和城市周边等。
5. 经济地理- 经济地理研究资源利用和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
- 资源利用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利用。
- 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
6. 人口地理学- 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口的分布、迁移和人口变化等。
- 人口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 人口迁移包括城市化和农村人口流动等。
- 人口变化包括人口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等。
请注意,本文档仅对高中地理选修一课程的知识点进行简要介绍,具体内容可根据教材进行进一步学习。
高中地理选修的知识点
高中地理选修的知识点高中地理选修课程是地理学科的深化和拓展,旨在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并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
本文将介绍高中地理选修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结构与构造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球的构造,包括板块构造和地壳运动。
2. 地理坐标系统和地图投影学习地球表面的经纬度坐标系统,掌握如何使用经纬网定位地球上的地理位置;了解地球表面不同地区的地图投影方式及其特点。
3. 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介绍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以及在地理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探究大气的组成与结构,了解气候要素的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学习气候区划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2. 水系与水文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研究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规律,探究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
3. 土壤与植被学习土壤的形成过程和类型,了解土壤的肥力和保持措施;探究植被的分布与植被带的形成原因。
4. 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了解生态环境的概念和要素,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探究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保护方法。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研究人口增长与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了解人口统计指标和方法;探究城市化的过程、特征和问题。
2. 农业与工业学习农业的类型和发展模式,探究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了解工业的类型和区域分布,研究工业化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3. 交通与通信探究交通系统的组成和发展,了解交通运输方式对地域联系和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通信技术的演变和影响。
4. 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区域规划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探究区域规划的目标和方法;研究国家和国际层面的区域合作与发展。
通过学习以上地理选修知识点,高中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关概念、规律和问题,培养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为深入研究地理学科奠定坚实的基础。
地理高三高考选修知识点
地理高三高考选修知识点地理是一门涉及地球及其各种现象和规律的学科,作为高考选修科目之一,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掌握地理的选修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重点介绍地理高考选修知识点,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1. 自然地理1.1 气候与气象气候与气象是地理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考生需了解气候与气象的基本概念、气候区划与气候要素等内容,并能大致掌握各气候带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1.2 水文地理水文地理是研究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特性、分布规律以及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考生应了解各类水体的特点、水循环过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相关知识。
1.3 地貌与地表过程地貌与地表过程是地形形态和地质过程的研究,考生需要了解地貌的分类、地表过程的基本特征、地貌发育与环境的关系等内容。
2. 人文地理2.1 人口与城市人口与城市是地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考生需了解人口数量、分布、迁移与人口问题,以及城市的发展、结构、规模等知识。
2.2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研究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及经济现象的区域分异。
考生应掌握各地区的主要经济活动和产业布局、农业、工业与交通运输发展等内容。
2.3 城市地理城市地理研究城市的形态、结构、发展规律以及城市与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
考生需要了解城市的发展历程、城市功能与结构、城市规划等相关知识。
3. 地理综合3.1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环境问题的成因、后果以及应对措施,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施策略等知识。
3.2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是研究地理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发展的学科。
考生应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策略和实践案例等。
3.3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管理、处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信息的技术体系。
考生需要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应用和意义等。
以上是地理高三高考选修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理论学习,辅之以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提高对地理概念、原理和应用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高二地理选修选修重点知识总结
高二地理选修选修重点知识总结中文几何地理学几何地理学通常指地图学,是一门研究表达空间位置和形状的学科。
几何地理学分析地图的形状和空间关系,以便确定各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坐标系统、投影及其误差、大地测量、影像分析等等。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上的产出、消费、贸易和货币流动的学科,以及空间分布模式来反映经济系统的发展趋势的学科。
经济地理学认为,经济系统具有时空演变的特性,空间分布性、时空演变性和系统结构性等要素在经济系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在地理上的行为以及在地理与环境中的文化形态、实践行为和社会技术系统的交互作用的学科。
以及探讨人文地理上的文化和社会问题,以及如何理解人类行为在地理空间的组织方式的学科。
区域地理学区域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各地区的地形、水系、土地利用、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状况等地理学特征的学科。
其核心内容包括区域地理学分析技术、区域地理学比较研究和问题解决技术。
通过对地理空间形态、空间分布、空间活动、社会经济规律、生态环境变化等方面的比较研究,从而推动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
植被地理学植被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土壤、水源、植被)变化和分布格局的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研究、植被分布规律研究、植被要素生产及综合研究和生态环境恢复研究等植被地理学研究内容。
专业人士需要通过植被分布、多样性和动态变化,研究植被在全球及区域经济、社会、环境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通过合理规划和适当干预提高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
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表自然条件和其各项分布规律的学科,以及探讨自然环境、地貌、气候、地质、土壤、植被以及生物的空间分布规律等方面的学科。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主要以描述和分析形成地理空间格局的自然要素变化和分布特征为主,并且结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研究自然条件和植被变化对生态环境和生物种群分布的影响,从而提出科学的管理和保护建议。
地理选修一必考知识点总结
地理选修一必考知识点总结地理选修一是高中地理课程中的一部分,涵盖了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表面的形成和变动、大气圈的结构和运动、水圈的运动与转化、生物圈的结构和基本功能等内容。
以下是地理选修一的必考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略呈椭圆形的近球体,其赤道半径为6378km,極半径为6357km,平均半径为6371km。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绕自身的轴线自西向东旋转,每天转一圈,即360°。
地球绕太阳运行,每年公转一周。
3. 地球的经度和纬度:经度是由地球圈周的任意一点引起的平面角度。
纬度是由地球圈周的任意一点引起的立体角度。
4. 时区和国际日期变更线:地球被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5°经度。
国际日期变更线位于东经180°和西经180°的中间。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1. 地球的构造: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组成了地球的构造,其中地壳是最薄的一层,地幔是最厚的一层。
2. 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地球内部的物质主要包括岩石、金属以及气体。
3. 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分布: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升高,压力也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
三、地球表面的形成和变动1. 地球表面所受的外部力:地球表面所受的外部力包括水力、冰力、风力、重力和地壳的运动。
2. 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包括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
3. 地球表面的地貌形成:地貌形成有构造地貌、风蚀地貌、水蚀地貌、冰雪地貌等。
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震、火山也是地球表面地貌形成的原因之一。
四、大气圈的结构和运动1. 大气圈的结构: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臭氧层和电离层。
2. 大气圈的温度分布:大气圈的温度随着海拔的变化而递减。
3. 大气圈的气压分布:大气圈的气压随着海拔的变化而递减。
4. 大气圈的循环运动:大气圈的循环运动包括对流运动、垂直气流、地转偏向等。
高三地理选修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理选修知识点总结
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它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三地理选修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们复习地理课程。
1. 自然地理
1.1.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地球的形状:地球呈近球体,略扁球状,两极稍微扁平。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1.2. 大地构造及板块构造理论:
大地构造:地球的内部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板块构造理论:地壳分为若干个大型板块,板块之间相对运动造成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
1.3. 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貌: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球的地貌:平原、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和河流等。
1.4. 气候和气候类型:
气候:是一定地区长期的天气状态。
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寒带气候等。
2. 人文地理
2.1.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世界人口分布及增长规律。
城市化:城市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2.2. 经济地理:
经济发展模式: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区别和发展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差距以及解决办法。
2.3. 城市规划与建设:
城市规划:城市用地规划和交通规划的重要性。
城市建设:可持续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2.4. 资源与环境保护:
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等的利用和保护。
环境保护:全球环境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以上是高三地理选修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地理知识。
地理选修知识点归纳总结
地理选修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其平均半径约为6371公里,赤道周长约为40075公里,极地周长约为40007公里。
地球的形状不是完全规则的球体,其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呈现出椭球体的形状。
地球的大小为地球表面积约为510,100,000平方公里,体积约为1.08321×10^21立方米。
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轴与地球公转轴并不重合,地球的自转轴和公转轴之间的倾角为23.5度。
地球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公转一周约为365.25天。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地球的两个基本运动状态,自转给予了地球昼夜的交替,公转使得地球的季节变化。
三、地球的地理坐标和时区地球的地理坐标是以经纬度来确定地点位置的。
经度是指东西方向上的一个角度,在赤道上,经度的值为0度,向东增加,向西减少;纬度是指南北方向上的一个角度,在赤道上,纬度的值为0度,向北增加,向南减少。
同时,地球被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一个时区跨度15度经线,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
四、地球的自然环境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大气环境、水文环境和地貌环境。
大气环境是指地球周围的气体层,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臭氧层等。
水文环境是指地球的水资源和水文循环,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
地貌环境是指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势,包括高山、平原、丘陵、峡谷和火山等。
五、地球的气候和气温地球的气候是指地球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和降水量等。
地球的气温是指地表或大气中的温度值,是指一定条件下物体的热量状态。
气候和气温因地理位置、地貌环境和气候系统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差异。
六、地球的植被和动物地球的植被分布受气候、土壤、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植被类型有所不同,如热带雨林、草原、沙漠和冰川等。
地球的动物分布也受气候和地貌等影响,不同地区的动植物有不同的适应生存条件和生态类型。
七、地球的资源利用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高中地理选修核心知识点
☆形成自然灾害的条件诱因:①自然界的异常变化②承受灾害的客体: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环境破坏☆影响灾情程度的主要因素:①自然灾害的强度②自然灾害发生地区(经济水平)③防灾准备与设备④人口年龄、性别⑤防灾教育与防灾意识二、主要的自然灾害........自然:①流经湿润区,雨季长,降水量大,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②流域面积广,支流多③河道泄洪能力不足,特别是荆江段,地势低洼,河道弯曲,水流不畅④中游无足够的调洪和滞洪场所人为:①上游山区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河流洪峰流量增大②中上游山区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泄洪能力下降③中下游,由于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洪水能力减弱★海啸1、成因——地震等引发2、海啸的危害:①海上:可颠覆海上船只,破坏海上设施②岸上:淹没城镇、村庄、耕地,破坏房屋与工程设施③人员伤亡★赤潮1、成因:自然原因:海区封闭,海湾内的水与外海交换微弱。
夏季水温较高。
人为原因:周围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排放的生产生活污水,水体富营养化。
2、危害:威胁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渔业生产;鱼类大量死亡。
◆华北春旱的原因自然原因:华北地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地表水蒸发强烈;人为原因:①人口多,城市集中,处于农业播种或农作物发芽时期,工农业生产与生活用水量大;②水资源浪费严重;③水体污染。
★长江流域伏旱的原因自然原因:长江流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天气晴朗,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
人为原因:①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②水资源浪费严重;③水体污染。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自然因素:①(气候和水系方面)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②(地形方面)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中下游河道的过洪能力不足。
☆人为因素③上游滥伐森林,中游围湖造田④下游建筑物占据河道。
☆治理措施:①中上游植树造林种草,保护森林,继续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修建水库;②中游加固荆江等河段的大堤,退耕还湖,平垸行洪;③拆除占据河道建筑物,保护水域和合理利用土地等;④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进行监测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⑤健全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加强减灾管理和公众减灾教育;⑹制订救灾应急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一、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的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也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
2、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3、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1)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2)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间习俗的不同(3)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4)人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4、列举实例,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种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形成天然形成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人类创造的文化事物和现象规模一般教大一般较小变化一般比较缓慢一般比较迅速分布野外较多居民地较多功能生态旅游、探险旅游、体育旅游、度假旅游、健身旅游文化旅游、宗教旅游、休闲旅游、购物旅游、会议旅游等示例山体、水域、植被、野生动物群、气象奇观、天文奇观、构景地貌、自然灾害遗迹、自然保护区等历史古迹、园林、工艺品、表演艺术、民俗、宗教礼仪、城乡风貌、社会风情等5、举例说明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多样性、地域性、观赏性与吸引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可创造性二、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名称与分布遗产性质遗产项目及所在省级行政区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四川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云南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湖南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八达岭--北京长城——山海关--河北长城——嘉峪关--甘肃明清故宫——北京--北京明清故宫——沈阳---辽宁莫高窟---甘肃平遥古城--山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苏州古典园林--江苏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北京颐和园--北京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天坛---北京曲阜孔林、孔府、孔庙--山东大足石刻--重庆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青城山——都江堰--四川布达拉宫历史区---西藏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丽江古城----云南龙门石窟---河南明清皇家寝陵—明十三陵、明孝陵--北京明清皇家寝陵—明显陵--湖北明清皇家寝陵——清东陵、清西陵-河北明清皇家寝陵—盛京三陵--辽宁云冈石窟---山西庐山国家公园--江西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辽宁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泰山—山东峨眉山——乐山大佛--四川黄山--安徽武夷山---福建三、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①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②科学价值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2.地理位置与交通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
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4.旅游地的接待能力 5.旅游地的环境容量四、旅游景观欣赏(一)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1.选择观赏位置①距离常见景观欣赏位置把握景观类型景观举例观赏位置选择高大山峰庐山(赣)、黄山(皖)、泰山(鲁)、武陵源群峰(湘西北)远眺、俯瞰地貌的酷似造型云南路南石林的阿诗玛、广东肇庆的七星岩、安微黄山的石猴观海、青岛的石老人特定的观赏位置山中的峡谷、溶洞、一线天长江三峡(渝、鄂)、科罗拉多大峡谷(美国) 置身其中近观桂林的芦笛岩溶洞一线天瀑布尼亚加拉瀑布(加、美两国间,伊利湖与安大略湖之间)、莫西奥图尼亚瀑布(赞比亚、津巴布韦两国间,赞比西河上)、黄果树瀑布(贵州境内,北盘江上)适当距离仰观②角度③动态: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可乘船(筏)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
常见景观欣赏角度、动态把握景观类型景观举例观赏位置选择江河湖海洞庭湖、长江、滇地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岳阳楼一岳阳,黄鹤楼——武汉,滕王阁一南昌,大观楼一昆明)之上俯览远望湖沼池塘济南大明湖、北大未名湖、南京莫愁湖多低临水面建亭、榭、廊,水边铺小路近观俯视山水有机组合景观漓江山水、长江三峡乘船(筏)沿水路观两岸风景2.把握观赏时机景观类型景观举例及其最佳观赏时机随季节而变化的自然景观北方山水风景——夏季;南方千米以上高山——夏季(此季节雨水多,云雾多,景色丰富且有变化,兼收避暑之效);北国风光——冬季随天气而变化的自景观泰山观日出——凌晨;黄山观日落——黄昏;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雨过天晴(既可观云海,又可观日出日落)特定时间出的自然景观钱溏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观大潮;青海湖候鸟——五月;大理蝴蝶会——三月;海市蜃楼、峨眉山“佛光”、吉林雾淞——特定的气象条件3.抓住景观特色①做好景观观赏前的准备工作②观赏过程中,观赏项目、活动方式、观赏速度等方面保持一定的节奏,将观赏与思考结合起来。
③园林景观的常用构景手法构景手法做法与效果举例主配主景鲜明突出是园林整体效果成败的关键故宫以太和殿、孔府以大成殿为主景,其余为配景配景为主景起烘云托月的作用层次障景法多在园林入口处或园林中相对独立景区的入口处,利用一些景物(假山、屏风、竹林等)阻碍另一些景物,达到山重水复、曲径通幽的意境《红楼梦》中大观园入园处隔景法利用墙、廊、树篱、殿堂等将景物分隔为不同的景区,以增加曲折、层次,丰富景观层次和旅游者的想像苏州园林框景用门框、窗框、洞框作为取景的画框,把景象框限在从框中看到的范围内,优化组合审美对象,达到纯真、精炼、集中的景观美苏州园林借景借园外风景来衬托本园的景色,以扩大园境西湖借“三面云山一面城”;颐和园借四山宝塔4.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体验景观的意境①我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特色之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A.寺、庙、亭、阁、塔、摩崖石刻等人文景观,布局、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因势、得体,使人文景观起到与自然协调,并突出自然美的作用。
寺庙与塔寺庙与塔寺庙塔地理位置位于山麓、山谷、山间小盆地的茂林中在湖光山色的低山丘林地区,小山岗的脊线上或山麓湖边人文含义造成深山藏古寺的意境。
与佛教中宣扬的超脱于红尘之外的思想一致。
用挺立的塔的形象突破地貌的平缓的曲线,从而使塔成为景观中的重要构景。
例五台山寺庙大理三塔B.诗词楹联、神话传说、名人轶事等文学艺术形式来渲染自然美,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巧妙而和谐地联系起来。
②其他人文景观的建设上表现出的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在我国古代园林建设:要求再现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我国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的对比北方皇家园林南方私家园林建筑特色规模宏大。
建筑色彩浓重,以红黄为主色调规模较小。
建筑色彩素淡,以黑白为主色调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显示出皇权的尊荣富贵,又与宽阔整齐的地形、多蓝天白云的气候特点相辉映迎合园主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又与水乡风光、湿润的气候特点融为一体③一方山水一方情风俗民情——是一定地区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一方山水一方情5.以情观景——景观欣赏的最高境界以情观景的具体要求综合感受——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②发挥想象——泰山、黄山、华山、峨眉山、青城山的特点分别是雄、奇、险、秀、幽,地貌的酷似造型……都要通过想象才能感知。
③移情与景,情景交融——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
④登山涉水,求质求真(二)旅游区的景观特点及成因--------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1.黄山风景名胜区(1)位置:黄山风景区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
(2)景观特征: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3)黄山自然景观的成因:黄山由花岗岩构成,其花岗岩体垂直节理发育充分,是我国花岗岩地貌中的杰出代表。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了黄山的地质地貌景观。
黄山四绝现象成因奇松黄山松是黄山特有的树种,生长在黄山海拔800米以上的悬崖峭壁上,遍布于山巅峰峦之间。
黄山松依山势而长,形态有立、有卧、有仰,还有异体同干。
正所谓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黄山的松树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与奇异的姿态闻名于天下。
黄山松生存于高峰悬崖之上,那里岩石坚硬,土壤贫瘠。
然而,黄山松根部能释放酸性物质,溶解、侵蚀花岗岩体,使根系穿缝而植。
悬崖峭壁的生存条件和植物向阳的特性,加之黄山山谷风大的影响,促使黄山松枝干虬生,树冠扁平。
怪石古人曾留下这样一副对联,极言黄山峰石的奇绝:“人间有石皆奴仆,天下无山可弟兄。
”黄山群峰之间怪石星罗棋布,形态各异,名物状景,惟妙惟肖。
前人谓黄山石“有一石皆可名一物。
”黄山石之怪还在于它往往有“移目换彩”“移步换形”之妙。
黄山的怪石是在奇峰的基础上,通过外力的风化和侵蚀作用而形成的。
云海“黄山自古云成海”,黄山云海缥缈,瑰丽壮观,气象万千。
黄山一年之中有250多天有云雾,有“十日九云烟”“山色去来云”之说。
黄山云雾多是由特殊的自然条件造成的。
黄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山高谷深,林木繁茂,日照时间短,湿度大,水汽多,容易成云致雾。
此外,峰顶和谷底、向阳处和背阴处温差大,水分蒸发速度不同,以及受山谷风的影响,黄山的云雾变幻诡谲。
温泉与诸多名山相比,黄山因有温泉而备受游人青睐,因此有“五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之说。
黄山温泉终年喷涌,水洁明净,可饮可浴。
温泉的热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
当地表水下渗受热,或是地下水与地下炽热的岩体相接触,就变成地下热水或蒸汽。
地下热水沿着断层或裂隙上升到地表,就形成了温泉。
2.澳大利亚大堡礁风景区(1)概况:大堡礁是澳大利亚东北海岸外一系列珊瑚岛礁的总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
(2)大堡礁的位置、分布、成因①位置、分布:A.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海岸外。
B.大堡礁海域处于热带的纬度位置,温暖的浅海环境适合珊瑚虫繁衍。
②成因形成条件海域环境水温高达2l℃~38℃,且垂直变化和季节变化较小盐度平均3.5%海水清晰度高,水面较平静海水浅,阳光充足地质环境地壳缓慢沉积,珊瑚虫骨骼堆积(3)大堡礁丰富的旅游资源 A.海底世界B.热带风光的大陆岛屿和土著部落文化 3.中国云南的元阳梯田景区(1)地理位置:元阳县位于我国云南省南部,与云南省省会昆明相距290千米。
(2)元阳梯田修建的地理背景:是近千年来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哈尼族人民辛勤汗水的结晶,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3)元阳的梯田景观——不同的季节,景观不同。
4.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古城区(1)发展历史:2 000年以前的巴黎只是塞纳河上西岱岛和附近几个小岛上的渔村,后来逐渐扩大,到3世纪开始有了巴黎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