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派建筑
走向信息时代的科学化建筑思想——当代高技派建筑的设计简析
![走向信息时代的科学化建筑思想——当代高技派建筑的设计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315dc0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cd.png)
走向信息时代的科学化建筑思想——当代高技派建筑的设计简析摘要:高技派建筑在20世纪50年代,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的采用与构件的装配化、标准化方面;20世纪70年代则以强调和表现现代工业技术为主要特征;20世纪90年代,在现代信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下开始蜕变,转向改变自身以适应信息时代高技术与高情感相融合的要求,以及更加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城市文脉、生态环保及人类的感情需要等高情感环节上,而成为建筑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关键词:高技派建筑;高技术;生态高技建筑;生态环境;高情感一、绪论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建筑的发展基本上有三个主要倾向: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和高技派。
其中“高技派”是指以第二代机器美学———高技术美学为基础,不仅在建筑中采用新技术,同时在美学上也极力鼓吹新技术,将高科技的结构、材料、设备转化为建筑表现其自身的手法,并在造型风格上注重表现“高度工业技术”的这类建筑流派。
二、高技派建筑的理念及特征1851年的伦敦水晶宫,1889年的巴黎埃菲尔铁塔和机械馆都是建筑表现新技术的先驱者,这种大胆暴露金属结构、从钢铁机械中寻找创作灵感的设计思想,导了注重技术表现的建筑审美价值观的形成。
在新文化和新技术的影响下,高技派建筑始于20世纪20年代,作为技术美学的理想表达,它取决于建筑师对技术的理解和创作构思,更多地倾向于逻辑思维,考虑流程和运行、技术设施及结构本身。
高技派在理论上极力宣扬和鼓吹新技术的美感,强调机械设备、结构、管道的重要性,企图使建筑呈现脱离传统、环境和不连续跳跃式的效果。
因而,它的范围限于那些超一般的结构方式,附有大量机械设备、繁杂的装置和管道的建筑,或者那些表达技术美的建筑。
以高技派建筑为代表的现代钢结构建筑,多用钢构架的造型和坦露结构构件的手法展示技术美,很多建筑还以斜拉杆件的张力所呈现出的紧张感和力度感给人以快慰。
如诺曼·福斯特(Noman Forster)1981年设计的雷诺汽车零件配送中心(Renault Distribution Centre)(图1)。
建筑流派:高技派
![建筑流派:高技派](https://img.taocdn.com/s3/m/9de837e1b8f67c1cfad6b809.png)
高技派高技派定义广义高技派一般指那些使用和表现了当代最高强、最先进的技术来达到各种设计、生态、使用要求的建筑。
狭义高技派(High-Tech)亦称“重技派”。
突出当代工业技术成就,并在建筑形体和室内环境设计中加以炫耀,崇尚“机械美”,在室内暴露梁板、网架等结构构件以及风管、线缆等各种设备和管道,强调工艺技术与时代感。
高技派产生的背景:时代背景:20C50~60s 西方工业文明危机发达治资本主义国家遭遇石油危机、通货膨胀、收支不平衡、失业等问题,导致社会政治、文化、心理等方面的严重冲突。
建筑文化背景:技术,作为反映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建筑文化中一直有着深刻的体现。
出于一种对技术的强烈兴趣和对未来实用主义的信仰,建筑师们创造了一种表现科技力量、并具有机器外观的建筑——“高技”建筑。
风格特征1.以机器美学与结构美学理论为基础2.以视觉感受为基础的形式动态学理念——抛弃传统的制约暴露结构形式造成强烈的视觉动感结构与空间的转换形成视觉动感高材质的特殊性构成手法的多样性3.极端化技术倾向4.丰富的设计语言建筑形象方面特别显现建筑结构、构造和机电设备等元素,是技术主义思潮在建筑方面的产物代表人物:诺曼·福斯特诺曼·福斯特特别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互相抵触,强调要从过去的文化形态中吸取教训,提倡那些适合人类生活形态需要的建筑方式作品:瑞士再保險公司大厦,香港汇丰总行大厦柏林议会大厦,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国加里艺术中心,西班牙巴仑西亚会议中心,西班牙巴仑西亚会议中心等著名建筑。
图解“第四代香港汇丰总行大厦是由著名建筑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设计,由构思到落成需时6年时间。
整座建筑物高180米,共有46层楼面及4层地库,使用了30,000公吨钢及4,500公吨铝建成。
整个设计的特色在于内部并无任何支撑结构,可自由拆卸。
所有支撑结构均设于建筑物外部,使楼面实用空间更大。
简述高技派风格特点
![简述高技派风格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bdb067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9.png)
简述高技派风格特点
高技派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一种建筑设计风格,强调使用最新的技术和材料,以及高度工业化的建筑设计方法。
以下是一些高技派风格的特点:
1. 强调技术和创新:高技派建筑师认为技术是推动建筑进步和发展的关键,因此他们积极探索新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建筑设计中。
2. 暴露结构和设备:高技派建筑常常将建筑的结构和设备暴露在外,让人们看到其内部运作。
这种设计方法不仅突出了建筑的科技感,也提高了建筑的透明度。
3. 追求高度工业化的设计:高技派建筑师追求高度工业化的设计,他们常常使用标准化的设计和制造方法,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4. 关注功能和实用性:高技派建筑师强调建筑的功能和实用性,他们认为技术应该为人类服务,而不是成为建筑的装饰品。
5. 多样化的建筑形式:尽管高技派强调技术和工业化,但它的建筑形式并不是单一的。
高技派建筑师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情况,采用多种形式来设计建筑,使其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总之,高技派风格强调技术、创新、工业化和实用性,其建筑形式多样,具有高度的现代感和科技感。
高技派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
![高技派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https://img.taocdn.com/s3/m/52b10f9a51e79b89680226cf.png)
返回
技术与环境的共生
在罗杰斯的作品 中,技术形象一 直作为建筑艺术 的主导元素而起 作用。今天的技 术通过调解人与 自然、人与社会 的矛盾,来高扬 人自身的个性、 创造性和自由本 性。运用客观和 规律的手段,实 现主观和目的的 宗旨。 ※罗杰斯在坚持受力合理的基础上,创造性的运用 了“弹性结构”,所谓的弹性结构就是指运用当下 先进的技术成果和构造技术创造出一种舱体式的预 制单元,这些单元之间大都铆接的,能够便捷的在 施工现场组装拆卸,这种建筑结构使建筑可以在几 个维度上延伸、缩减、变更以适应建筑未来的不断 变化的功能单元或需求。 ※罗杰斯充分尊重空气在建筑中的自然流动,并积 极地利用各种有效的技术成果将之实现,使建筑生 成了优美的外部形态。烟囱效应是罗杰斯作品中常 出现的被动式技术模式,他利用室内的热空气上升, 室外的新鲜空气又不断地从建筑下部进入室内,补 充进来,这使得室内环境有新鲜的空气和适宜的温 度,将建筑与自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理查德·罗杰斯的设计手法与思想 理查德 罗杰斯的设计手法与思想
1.材质、构件和设备的转化 2.变幻的光影 3.炫目的色彩 4.形体的秩序与破碎 5.技术与环境的共生
材质、 材质、构件和设备的转化
※玻璃作为建筑中重要的功能与装饰要素,罗杰斯利 用自己 纯熟的技术手法赋予其创造性,突出了玻璃透 明与坚固的 特性,使其成为审美符号。 ※罗杰斯在技术细部节点的处理上,经常采用扩张的处理手法, 扩张的技术节点可以成为视觉注意力的凝固点,天然的具有 视觉张力,能够对人们的视觉起到震撼的作用,满足了当今 人们渴新求变的审美心里。 ※罗杰斯将楼梯、管道等设备“翻肠倒肚”似的置于建筑表面 上,涂上艳丽夺目的色彩,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震撼和冲击。 建筑设备由于夸张的表现自我,超越了单纯的功能属性,而 带有了歌颂自我的审美情绪,增加了人们对技术的信赖程度, 超越了现实情绪,而带有了歌颂当今技术时代的泛指意义。
高技派建筑介绍
![高技派建筑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848349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b.png)
高技派建筑介绍什么是高技派建筑?高技派建筑是指以科技、可持续发展和创新为核心理念的建筑形式。
其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力求打造更加智能化、环保、高效和舒适的建筑空间。
高技派建筑融合了建筑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和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致力于推动建筑行业的进步和创新。
高技派建筑的特点1.科技应用:高技派建筑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应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建筑信息模型(BIM)、智能控制系统、可再生能源等。
科技的应用使得建筑更加智能化、高效能,并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2.可持续发展:高技派建筑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采用可再生能源、水资源回收利用等措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高技派建筑追求能源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重收益。
3.创新设计:高技派建筑在建筑设计上追求创新和突破,打破传统建筑的束缚,尝试新的建筑材料、结构和形式。
通过创新设计,高技派建筑为人们提供更加独特和丰富的建筑体验。
4.舒适性:高技派建筑注重人们的舒适感受,通过智能控制系统、高效隔热材料等手段,提供更好的室内环境。
高技派建筑考虑到人们的需求,使得人们在高技派建筑中更加舒适和健康。
高技派建筑的应用领域高技派建筑的理念可以应用于各种建筑类型和场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商业建筑商业建筑是应用高技派建筑理念的主要领域之一。
商业建筑如购物中心、办公楼和酒店等,需要提供舒适、高效的空间给商业经营者和消费者。
高技派建筑可以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节能照明、高效空调等技术手段,提供更好的商业环境。
住宅建筑高技派建筑可以应用于住宅建筑,提供更加智能化、舒适和环保的居住环境。
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太阳能电池板、高效隔热材料等技术手段,住宅建筑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如学校、医院、图书馆等也可以应用高技派建筑理念。
高技派建筑可以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促进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公共建筑可以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舒适的环境。
解读诺曼·福斯特的“高技派”建筑创作
![解读诺曼·福斯特的“高技派”建筑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b1fdd1ce6137ee06eff918ff.png)
关键词 :诺曼 ・ 福斯特 高技派 建 筑创作 技术
中图 分 类 号 : 、 1U一0 2 2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4 6 3 {0 10 一O 2 —0 10 - 1 52 1 )4 0 6 3
Ke wo ds No a y r : r n・F se Hih Teh Arh tcu e Te h oo y m o tr g - c c iet r c n lg
1 “ 高技派” 内涵及演 变
“ 高技派” 是运用先进科学技术 , 体现建筑技术审美价值 的
建筑流派 。从美学角度来讲 , 该流派建筑师在作品中对技术美 学的崇尚, 通过对现代建筑 的结构 、 材料 、 设备 刻意表露并传达 对现代科技文 明的礼赞 。“ 高技派” 建筑的兴起 最早始于 2 O世 纪2 O年代 , 高技派建筑运用各种先进科技成果 , 在建筑 中体现
Ana y i fNo m a ・Fo t r sH i h— Te h Ar h tc lss o r n se ’ g c c ie t
Z o n a h u Ya t o
(c o l f ca i Sh o h nc o Me s& Cvl n ier gi C iaUnvri f ii n eh ooy X z o 2 1 ) i gn ei hn ies yo nn adT cn lg uh u 2 iE n n t M g 16 1
Ab ta t No ma sr c : r n・F se' b i ig d p d a c dtc nclme n n r g e sv eh oo yc n e tt raet eh r o y o tr ul n sa o ta v n e eh ia a sa d po rsietc n lg o cp o ce t h a s d m n
高技派建筑风格的科技之光
![高技派建筑风格的科技之光](https://img.taocdn.com/s3/m/978c261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d8.png)
标题:高技派建筑风格的科技之光在现代科技文明的繁荣背景下,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正在崭露头角,那就是高技派建筑风格。
它融合了现代科技的力量和人类的审美观念,展现了一种未来主义的美学,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和探索的空间。
高技派建筑风格以一种极具冲击力的方式诠释了科技的魅力。
这种风格在设计中大量运用钢铁、玻璃等高科技材料,结合先进的机械和自动化技术,创造出一种机械美学的建筑形态。
它像是一个由科技和人类智慧共同塑造的巨人,屹立在我们的城市之中,仿佛在诉说着科技的强大和人类的智慧。
高技派建筑风格的设计理念在于强调人与科技的和谐共生。
它不仅关注建筑的美学,更关注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如何推动社会的进步。
这种建筑风格强调的是科技的力量,它相信科技能够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因此,高技派建筑风格的设计师们总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探索和尝试,将科技的力量融入到建筑的设计中,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和空间体验。
这种建筑风格在科技的应用上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
从智能化的照明系统,到自动化的清洁设备,再到环保的能源利用技术,高技派建筑风格将科技的应用发挥到了极致。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建筑的效率,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让人们能够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科技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
高技派建筑风格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它不仅影响了建筑设计领域,也影响了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
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尝试将高技派建筑风格融入到城市的建设中,以此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
同时,高技派建筑风格也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成为了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风格。
然而,高技派建筑风格并非完美无缺。
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有人认为,过于强调科技的应用和机械的美学,可能会忽视建筑的舒适性和人性化需求。
也有人担忧,过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和伦理问题。
但是,这些挑战和争议并没有阻止高技派建筑风格的继续发展,反而激发了设计师们更深入的思考和创新。
高技派建筑介绍
![高技派建筑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216d7c205087632311212a8.png)
结构表现
技术装饰表现 结合地域技术
乡土高技 与环境协调
早期的高技派
第一阶段:“第一代机器美学”始于20世纪20年代,人们出于经济合 适用的目的,试图把最新的工业技术应用到建筑中去,以适应一战后 人们对住宅的大量需求。他们追求的并不是便捷的功能和效率,而更 多的是机器般的造型。
玻璃之屋 (Pierre Chateau, 1932) 梁和柱焊接钢结构,里面 上大片玻璃的使用
作为艺术和文化中心,它没有其艺术性和文 化气息,也缺乏人们通常所理解的纪念性。
主要历史发展阶段
第一代机器美学20世纪20年代
“早期高技”建 筑 第二代机械美学20世纪60年代 过度的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 节能与环保 生态高技 运用生态高兴技术 利用自然采光技术
材料表型
“当代高技”建 筑 情感高技
伦佐.皮亚诺: 奇芭欧(Tjibaou)文化中心
伦佐.皮亚诺: 巴黎蓬皮艺术中心
巴黎蓬皮杜国立文化与艺术
皮阿诺和罗杰斯 受到了阿基格拉 姆思潮的影响, 并将其原理贯彻 到蓬皮杜中心的 建筑设计之中。
钢结构架和设备暴 露在建筑外表—— “翻肠倒肚子式” 手法矩形片面和复 杂立面形成鲜明对 比,5个着色不同 的技术设备层打破 不同形式的文化之 间的界限,更加接 近于大众。
世界公认的第 一座层生态建 筑
国会大厦视觉精华的玻 璃顶恰恰是通风系统的 排风口,体现了设计师 对技术、建筑形式、空 间的驾驭能力
诺曼.福斯特\劳埃德大厦
诺曼.福斯特\柏林新国会大厦
情感高技
“早期高技”建筑,以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为代表,突出强调了结构理性, 在艺术性、情感性方面较为贫乏。当代人本主义审美思潮逐渐与“情感高技” 建筑相融合。作为一种建筑观,“情感高技”建筑在高技术的表现基础上, 追求情感的形成,旨在塑造具有时代精神和独特个性的建筑场所。所谓“高 技术、高情感”(hight-tech,hight-touch),便是在此反面的反映。情感高技建筑, 在关注建筑的功能和工业化得同时,有机地结合结构和艺术,用灵活、夸张 和多样化得概念来激发人们的思维领域,使结构和技术成为高雅的“高技艺 术”。
高技派
![高技派](https://img.taocdn.com/s3/m/e170af45d15abe23492f4d88.png)
诺曼福斯特
诺曼福斯特观点
诺曼.福斯特特别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存在,而 不是互相抵触,强调要从过去的文化形态中吸取教 训,提倡那些适合人类生活形态需要的建筑方式。
他认为建筑应该给人一种强调的感觉,一种戏剧性 的效果,给人带来宁静。
诺曼福斯特成就
他于1935年在曼彻斯特出生, 1961年自曼彻斯特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毕业后,获得耶鲁大学
北京三号航站楼
随着“高技派”手法的两个特点:一是 强调材料特征,用对比、类推、共生 、重复、秩序等方式来构成空间;二 是强调运用结构体系。
建筑艺术风格之 高技派
目录
高技派建筑概念 高技派建筑特点 高技派建筑代表人物及作品 “高技派”在中国
高技派建筑概念
高技派(High-Tech)概念 20世纪50 年代后期起的、建筑造型、风格上注 意 表现“高度工业技术”的设计倾向 。高技派理论上 极力宣扬机器美学和 新技术的美感。
高技派-设计风格: 高技派反对传统的审 美观念,强调设计作为信息 的媒介和 设计的交际功能,在建筑设计、室内设 计中坚持采用新技术,在美学上极力鼓 吹表现新 技术的作法,包括战后“现 代主义建筑”在设计方 法中所有“重 理”的方面,以及讲求技术精美和“粗
野主义”倾向。
高技派建筑特点
特点: 1、提倡采用 最新的材料——高强 钢、硬铝、塑料 和各 种化学制品来制造体 量轻、用料少,能够 快 速与灵活装配的建 筑;强调系统设计 ( Systematic Planning )和参数设计 ( Parametric Planning )
2、主张采用与表现预 制装配化标准构件。 认为功 能可变,结构 不变。表现技术的合 理性和空间的 灵活性 既能适应多功能需要 又能达到机器美学效 果。这类建筑的代表 作首推巴黎蓬皮杜艺 术与文 化中心;
高技派改
![高技派改](https://img.taocdn.com/s3/m/8ca2b4eb998fcc22bcd10d84.png)
伦敦险塔
这个子弹模样的房子,盖在伦敦内城,也就是伦敦金 融城的中心地带,由赫赫有名的福斯特勋爵设计。 通过自然通风,使用节能照明设备,采用被动式太阳 能供暖设备等方式来节能。 大楼表面由双层低反光玻璃作外场,减少过热的阳光。 里面有六个三角形天井,作用是增加自然光的射入, 因为大楼的旋转型设计,所以光线并非直接照射,光 线由每层旋转型的楼层侧照,有散热的功能。另一方 面,新鲜空气可以利用每层旋转的楼层空位,通遍全 座大楼。 它除了使用很多的节能招数外,还尽可能地采用自然 条件采光和通风。大楼配备有由电脑控制的百叶窗; 楼外安装有天气传感系统,可以监测气温,风速和光 照强度。在必要地时候,自动开启窗户,引入新鲜空 气。
改革开放以后,越来越多国外建筑师进入涌入中国市场,我国的建筑 师也从国外的建筑杂志和书籍学到了许多建筑知识,并在条件允许的 情况下尝试运用到实践当中。虽然这时结构革新仍在继续,但国内高 技派建筑的发展重点已经转移到了先进材料、技术的引进、革新方面。
实验期(1999年至今)
经历了50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我国高技派建筑的创作水平逐渐接近 了世界先进水平。福斯特、赫尔佐格等多位高技派大师的参与,也反 映了中国建筑界在此类建筑的设计、施工方面已经有了很大提升,能 够协助国际大师进行创作并有实力进行施工图设计,用创新思维和高 技术手段使他们一系列奇思妙想变为现实,甚至一些国内设计机构也 已经具备了独立设计高技派建筑的实力。
其他著名高技派建筑
高技派在中国
开端(1949-1978)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建筑界承担着重要的重建任务。由于经济的落 后和物资的短缺,这一时期的建筑主要满足于结构和功能,而几乎没有艺术 创作的空间。高技派在这时主要体现在结构创新、标准化构建以及装配式建 筑的研发上。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高技派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高技派](https://img.taocdn.com/s3/m/95e086300b4c2e3f56276300.png)
罗曼.福斯特
诺曼· 福斯特建筑学学士(曼 彻斯特大学),建筑学硕士 (耶鲁大学),英国皇家建 筑师学会会员,国际上最杰 出的建筑大师之一,被誉为 “高技派”的代表人物,第 21届斯特林建筑大奖得主。 诺曼· 福斯特特别强调人类与 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互 相抵触,强调要从过去的文 化形态中吸取教训,提倡那 些适合人类生活形态需要的 建筑方式。一生的荣誉很多, 作品很多。
关西国际 机场曲线 屋顶内部
总结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高技派
高技派简介
高技派(Hig-Tech)亦称“重技派” “高技派”这一设计流派形成于在上世纪中叶 70年代,把航天技术上的一些材料和技术掺和在 建筑技术之中,用金属结构、铝材、玻璃等技术结合起 来构筑成了一种新的建筑结构元素和视觉元素,逐渐形 成一种成熟的建筑设计语言,因其技术含量高而被称为 “高技派”。
伦左.皮亚诺
(RenzoPiano,1937年9月14 日-)是意大利当代著名建筑师。 1998年第二十届普利兹克奖得主。 因对热那亚古城保护的贡献,他亦 获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 他出生于热那亚,目前仍生活并工 作于这一古城。他受教并于其后执 教于米兰工学院 (MilanPolitecnico)。1965 年-1970年,他为路易· 康和 Makowsky工作。1971年1977年,他与理查德· 罗杰斯共 事,期间最著名的作品为巴黎的蓬 皮杜艺术中心(1977)。
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的、建筑造型、风格上注意表现“高 度工业技术”的设计倾向
高技派的特点
Hale Waihona Puke 高技派的发展历程查德· 罗杰斯(Richard George Rogers, Baron Rogers of Riverside, 1933年7月23日-) 英国建筑 师。1933年,他出生于意大 利佛罗伦萨。就读于伦敦AA 学校,之后,1962年,毕业 于美国耶鲁大学。 在耶鲁, 他结识了同学诺曼· 福斯特, 两人回英格兰即组建了小组 四,成员为他俩及其各自的 夫人Su Rogers和Wendy Cheesman。他们很快以 “高技”设计知名。
高技派
![高技派](https://img.taocdn.com/s3/m/9c402f13866fb84ae45c8d3f.png)
高技派(High-Tech)亦称“重技派”。
突出当代工业技术成就,并在建筑形体和室内环境设计中加以炫耀,崇尚“机械美”,在室内暴露梁板、网架等结构构件以及风管、线缆等各种设备和管道,强调工艺技术与时代感。
高技派典型的实例为法国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香港中国银行等。
目录简介高技派(High-Tech),亦称“重技派”。
“高技派”这一设计流派形成于在上世纪中叶,当时,美国等发达国家要建造超高层的大楼,混凝土结构已无法达到其要求,于是开始使用钢结构,为减轻荷载,又大量采用玻璃,这样,一种新的建筑形式形成并开始流行。
到70年代,把航天技术上的一些材料和技术掺和在建筑技术之中,用金属结构、铝材、玻璃等技术结合起来构筑成了一种新的建筑结构元素和视觉元素,逐渐形成一种成熟的建筑设计语言,因其技术含量高而被称为“高技派”。
突出当代工业技术成就,并在建筑形体和室内环境设计中加以炫耀,崇尚“机械美”,在室内暴露梁板、网架等结构构件以及风管、线缆等各种设备和管道,强调工艺技术与时代感。
高技派典型的实例为法国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香港中国银行等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的、建筑造型、风格上注意表现“高度工业技术”的设计倾向。
高技派理论上极力宣扬机器美学和新技术的美感,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提倡采用最新的材料——高强钢、硬铝、塑料和各种化学制品来制造体量轻、用料少,能够快速与灵活装配的建筑;强调系统设计(Systematic Planning)和参数设计(Parametric Planning);主张采用与表现预制装配化标准构件。
2、认为功能可变,结构不变。
表现技术的合理性和空是的灵活性既能适应多功能需要又能达到机器美学效果。
这类建筑的代表作首推巴黎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3、强调新时代的审美观应该考虑技术的决定因素,力求使高度工业技术接近人们习惯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的美学观,使人们容易接受并产生愉悦。
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的、建筑造型、风格上注意表现“高度工业技术”的设计倾向。
高技派建筑
![高技派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48fa142b4b35eefdc8d3333c.png)
2 高技派的风格特点——结构 “高技派”认为的建筑功能可变,结构不变。表现技术的合理性和空间的 灵活性既能适应多功能需要又能达到机器美学效果。
1、骨架外露,即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多为钢结构)外露在建筑
物之外,这是高技派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一结构系统减少了 所谓“墙”类抗侧力构件,代之以外露的侧向支撑,增加了内部 空间的灵活性和视觉上德通透性。
2 高技派的风格特点 “高技派”概念表现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相对性,它是利用当时条件下的先 进技术。实现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新技术的集成。改善和提高人类 的环境质量。并在创作中极力表达和探索各种新美学思潮的建筑类型。 (1)展示内在结构与设备; (2)展示象征功能及生产流程; (3)透明性、层次及运动感; (4)明亮的色彩; (5)质轻细巧的张拉构件; (6)对科学技术文化的信仰。 高技派建筑在外部造型方面通过暴露、交叉、重复、夸张等手法创造 自 己典型的构成特征,并尽可能地将新材料、新技术之美展现至极致;在内 部空间处理上,则是通过灵活自由的平面布局、畅通快捷的流线组织、简 洁明快的装修风格等来表现强烈地现代气息。
2 高技派的风格特点
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
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是 位于巴黎市中心的一座展 示性建筑,其内部空间也 是要求尽可能的灵活多变, 以适应布展的需求。因此, 大跨度的建筑仍是首选。
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 大厦南北长168米,宽60 米,高42米,分六层,含 有公共图书馆、现代艺术 博物馆、工业美术中心三 部分。大厦的支架由两排 间距为48 米的28根钢管 柱构成,其内部除去一道 防火墙外,没有一根内柱, 也没有其他固定墙面。
科
图 6(图片来源: archdaily) 图 6(图片来源:archdaily) 悬臂梁,该体系主要支撑外围的管道、电梯等的重量。最外侧有 中心打破了文化建筑所应有的设计 中心打破了文化建筑所应有的设计常规, 突出强调现代科 较为细的钢柱组成网格,每个格子内部有交叉的钢索斜拉住 ,增加 最典型的代表作。 学技术同文化艺术的密切关系,是 派的最典型的代表作。 学技术同文化艺术的密切关系,是现代建筑中高技
高技派建筑概述
![高技派建筑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135809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2.png)
高技派建筑概述一、起源与背景高技派建筑,也称为高科技建筑,是一种注重技术表现和工业风格的建筑流派。
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后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
高技派建筑强调以最新的技术和材料来表现现代工业的美感和力量,同时追求功能性和空间效率。
二、设计与技术高技派建筑的设计注重对现代技术和工业材料的运用,如钢铁、玻璃、混凝土等。
这些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得建筑外观独特、新颖,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此外,高技派建筑还强调对现代工艺和机械设备的运用,以实现建筑的高效生产和建造。
三、材料与构造高技派建筑在材料和构造方面注重创新和实验。
这种创新不仅仅体现在对新材料的运用上,也体现在对传统材料的重新诠释和加工上。
同时,高技派建筑师在构造设计上也注重高效和简洁,强调以最少的材料和最简单的构造来实现建筑的功能和美学要求。
四、代表建筑师与作品高技派建筑的代表人物包括英国的Norman Foster、Richard Rogers等。
他们的作品如伦敦的千年穹顶、法国的蓬皮杜艺术中心等都是高技派建筑的经典之作。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高技派建筑的独特魅力,也推动了高技派建筑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发展。
五、对后世的影响高技派建筑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推动了现代建筑的发展,也影响了人们对建筑美学的认知。
高技派建筑所强调的技术表现和工业风格,成为了当今许多建筑流派所追求的目标。
同时,高技派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也成为了当今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参考。
六、当前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高技派建筑的发展趋势也在发生变化。
一方面,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高技派建筑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随着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普及,高技派建筑也开始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未来的高技派建筑将更加注重对环境的影响和社会的责任,通过技术的手段来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同时,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未来的高技派建筑也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人性化设计,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
西方建筑流派
![西方建筑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98d3b628a5e9856a561260f9.png)
二、高技派建筑表皮的生态表现
一般来讲,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 因此, 生态建筑就应该处理好人、 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 它既要创造一个健康宜人的人工建筑环境, 同时 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特定自然环境的外在因素包括了气象气候、 水源水流、 地形地貌和动物植物等等, 在建筑中可表现为材质材料、阳光日照、 空气通风、 形体空间等。 高技表皮的地方性倾向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 提倡使用当地的天然原生材料, 注重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 无疑可以达到保护基地环境、 避免生态系统退化这 一目的。与现代乡土主义建筑师不同, 高技派建筑师多从乡土建筑中吸取有益 的元素, 最终的目的是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人工建筑微气候, 并在此前提下提 倡高效和节约。
当地传统柏木制成的百页板。 这座建筑最引人
注目的是屋顶上被称为叶片的标准构件。 叶片 的优美组合及其形成的丰富光影效果,使建筑表 现出鲜明的个性和特色, 创造了一种明朗、谦的 环境氛围。 这些叶片并没有采用什么高新技术, 它们由常见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浇铸而成。 皮亚诺赋予了 “叶片 ”屋顶、通风装置和 高效光控制板的功能, 通过俯架调节可以使展览空间充满均匀的散射光。
二、结合自然条件的“高技派”建 筑
特定自然环境是地域性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自然环境这一研究对象界定为自然的、客观存 在的外在因素。在建筑中可表现为日照、通风、
形体空间等。作为时代进步的追随者,高技派
建筑师开始关注自然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并用 技术手段去解决建筑生态中的问题。 柏林国会大厦是关注气候环境的典范之作。柏林冬暖夏热,要为这大厦供暖和降温将 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产生巨大的污染。 建筑中闪亮的玻璃穹顶成为了柏林的地标, 穹 顶内
夸张和突出
(2)光与建筑表皮的艺术表现
高技派建筑
![高技派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da9af76e011ca300a6c390aa.png)
目录
1.高技派简介
2.高技派的主要历史发展阶段 3.高技派代表作品
高技派简介
定义
广义高技派 一般指那些使用和表现了当代最高强、最先进的 技术来达到各种设计、生态、使用要求的建筑。 狭义高技派(High-Tech) 亦称“重技派”。突出当代工业技术成就,并在 建筑形体和室内环境设计中加以炫耀,崇尚“机械 美”,在室内暴露梁板、网架等结构构件以及风管、 线缆等各种设备和管道,强调工艺技术与时代感。
劳埃德大厦 (Lioyd’s Building)
地段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商业区,除了北 面是新建的广场和建筑物以外,其余面 临的均是拥挤狭窄的街道。
奇芭欧(Jean-Mare Tjbaou)文化中心
从当地棚屋提炼出其精华所在-----木肋结构,进而采 用现代技术表达 出传统的做法:每一条弯曲的木肋都与一条竖向结构 连接,木肋之间用 不锈钢构件在水平和对角线方向加以连接,不锈钢与 木材交接得天衣无 缝。
其二,上溯到1779英国塞文河上的第一座铸 铁桥全金属的预制结构,体现基于工业技术而不 是传统的建造模式之后,1851年的伦敦水晶宫, 1867年的巴黎机械馆和1889年的巴黎艾菲尔铁塔, 新技术的运用已是大势所趋。
晚期现代主义到高技派的形成
现代主义
发继 展承 否定
后现代主义
晚期现代主义 高 技 派
钢结构够架和设备暴露 在建筑外表—“翻肠倒肚子 式”手法矩形片面和复杂立 面形成鲜明对比,5个着色不 同的技术设备层打破不同形 式的文化之间的界限,更加 接近于大众。
作为艺术和文化中心,它没有其艺术性和文化气息, 也缺乏人们通常所理解的纪念性
理查德· 罗杰斯 (Richard Rogers)
高技派产生的背景: 时代背景: 20C50~60s 西方工业文明危机 发达治资本主义国家遭遇 石油危机、通货膨胀、收支不平衡、失业等问题,导致社会政 治、文化、心理等方面的严重冲突。 建筑文化背景: 技术,作为反映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建筑文化中 一直有着深刻的体现。出于一种对技术的强烈兴趣和对未来实 用主义的信仰,建筑师们创造了一种表现科技力量、并具有机 器外观的建筑——“高技”建筑。
“高技派”建筑对中国的影响
![“高技派”建筑对中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31af11fcf84b9d528ea7a53.png)
“高技派”建筑对中国的影响作者:刘子吟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第12期摘要:伴随着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建筑界日益广泛的交流,高技术建筑在中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与此同时,高技派建筑对我国而言仍属舶来品。
高技派建筑是建立在高新技术的支撑上的,若只作表面形式的模仿,只会将其本质含义抹煞,失去其真正的意义。
关键词:高技派;建筑风格;城市环境;建筑机能前言当代的中国正在快速发展,需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建设道路。
如何建立建筑与社会、技术、美学之间的积极对应关系,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1中国“高技派”建筑特征中国的“高技派”是指以第二代机器美学—高技术美学为基础,重视采用新材料和尖端技术,讲求材料的真实性,突出当代技术的特点,同时在美学上也极力推崇新技术,将高科技的结构、材料、设备转化为表现建筑的手法,在形式上强调结构化与机械化的建筑语言,凸现科学技术的象征性。
建筑史学家雷纳·班纳姆认为第一机器时代失败的原因就是没有建立一种技术与建筑积极对应的关系,而中国的高技派则基于全面的技术观念不断探索建筑新技术,超越了现代主义建筑的纯粹技术主义,技术不再作为“自然之挑战者和世界之缔造者”的手段,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现实与未来之间的建设性的和人性化的手段,并形成了以下的几个特征:1.1中国的“高技派”建筑,受到的关注面更加广泛受现代信息社会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的影响,中国当代建筑更加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城市文脉、生态环保及人类的感情需要等高情感环节。
上海世博会的许多展馆设计都展现了中国“高技派”建筑的亮点,例如被悬空支撑起的圆弧形沙特馆(图1),由中国公司设计,地面和屋顶栽种枣椰树,如同一颗绿宝石,又像一艘破浪前行的“宝船”,形成一个树影婆娑、沙漠风情浓郁的空中花园。
展馆的采光和通风充分考虑了上海地域特点,占主导的坡道设计为肢残和盲人群体提供了便利,称得上是一座以人为本的环境友好型建筑。
“丝路宝船”的创意,寓意海上丝绸之路将阿拉伯和中国两大文明连接起来,因此,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高技派”建筑显示出来的新技术不仅仅表现在最新的材料和技术手段的使用,还在于对新的技术观念以及生态、节能、可持续发展等前沿问题的关注,“高技派”建筑以技术手段为媒介通过特定的形式语言传达某种文化信息,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来定位设计创意,使得“高技派”建筑富有人情味,不再像机器美学建筑那样冷峻。
方案受高技派建筑流派启发
![方案受高技派建筑流派启发](https://img.taocdn.com/s3/m/2cd6c372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f.png)
方案受高技派建筑流派启发高技派建筑流派是20世纪60年代初在欧美兴起的一种建筑风格,注重材料的使用和结构的表现,追求功能性和创新。
这种以技术为核心的建筑流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发。
高技派建筑流派注重材料的运用,将材料的特性与建筑的功能相结合。
在我看来,这不仅是一种建筑设计原则,更是一种对材料的尊重和利用。
例如,流行于高技派建筑中的玻璃幕墙,通过充分利用玻璃的特性,实现了建筑与室外环境的无缝连接,创造了通透明亮的室内空间。
这启发了我对于材料运用的思考,使我更加注重材料的特性和潜力,以及如何运用材料创造出更好的设计效果。
高技派建筑流派也强调结构的表现。
建筑结构不再被隐藏起来,而是成为建筑设计的一部分。
这使我意识到,建筑结构可以是建筑美学的一种表达方式,可以通过结构的布局和形式来营造出具有艺术感的建筑。
例如,高技派建筑中常见的悬臂结构,通过巧妙的设计,创造出了视觉上的轻盈感,给人以一种壮观的视觉效果。
这激发了我对于结构设计的兴趣,让我深入了解结构原理和创新的可能性。
除了材料和结构的运用,高技派建筑流派还追求功能性和创新。
建筑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更是为了提供更好的环境和体验。
高技派建筑注重室内空间的灵活性和可变性,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这启发了我对于功能性设计的思考,让我意识到,建筑设计应该以人为本,追求更好的使用体验和适应性。
此外,高技派建筑流派对于创新也有着强烈的追求。
它通过运用新兴的技术和材料,推动了建筑设计的发展。
这启发了我不断追求创新和进步的意识,让我不满足于现状,而是积极寻求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总之,高技派建筑流派对我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发。
它教会我尊重和利用材料的特性,注重结构的表现,追求功能性和创新。
这些都是我在设计中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而高技派建筑流派为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视角。
我相信,通过学习和理解高技派建筑流派,我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车站,毕尔巴鄂,西班牙
Carre d'Art, Nî mes, 法国 (1993)
紅磡火車站翻新工程,香港 (1997)
赤鱲角新机场(香港国际机场)一 號客運大樓,香港 (1998)
大英博物馆大展苑改造,伦敦,英 国 (1999)
千禧桥,伦敦 (1999)
德国议会穹隆,柏林 (1999)
大伦敦府楼,伦敦(2000)
La Poterie metro station, Rennes, 法国 (2001)
淺水灣129,香港 (2002)
汇丰集團大廈,倫敦 (2002)
• )
圣玛丽斧街30号(2003)
伦敦政经学院 Lionel Robbins Library renovation, 伦敦 The Sage Gateshead (2004)
高技派建筑的代表人物--诺曼· 福斯特
诺曼· 福斯特
当今国际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之一,被誉为“高技 派”的代表人物,第21届普利策建筑大奖得主。诺曼. 福斯特特别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互相抵 触,强调要从过去的文化形态中吸取教训,提倡那些适 合人类生活形态需要的建筑方式。他认为建筑应该给人 一种强调的感觉,一种戏剧性的效果,给人带来宁静。 他于1935年在曼彻斯特出生,1961年自曼彻斯特 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毕业后,获得耶鲁大学亨利奖 学金而就读于JonathanEdwards学院,取得建筑学硕士 学位。1967年福斯特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至今其工程 遍及全球,并获得190余项评奖,赢得50个国内及国际 设计竞赛。诺曼· 福斯特因其建筑方面的杰出成就,于 1983年获得皇家金质奖章,1990年被册封为骑士, 1997年被女皇列入杰出人士名册,1999年获终身贵族 荣誉,并成为泰晤士河岸的领主.
米约大桥Millau Viaduct,法国 (2004)
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北京 (2004
伦敦东部码头区新建的金融中心 瑞 士保险公司伦敦总部大厦
英国的高技派代表 Rchard Rogers
• 英国建筑师理查德· 罗杰斯和意大利建筑师伦 佐· 皮亚诺(“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设计 者
高技派建筑
• 一.高技派建筑的概念及风格 • • 二.高技派建筑特点
• 三.高技派建筑代表人物及作品
高技派(High-Tech)概念
• 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的、建筑造型、风格上注意 表现“高度工业技术”的设计倾向。高技派理论 上极力宣扬机器美学和新技术的美感。 • 高技派-设计风格 • 高技派反对传统的审美观念,强调设计作为信息 的媒介和设计的交际功能,在建筑设计、室内设 计中坚持采用新技术,在美学上极力鼓吹表现新 技术的作法,包括战后“现代主义建筑”在设计 方法中所有“重理”的方面,以及讲求技术精美 和“粗野主义”倾向。
小沙里宁
英国伦敦美国大使馆
英国高技派建筑“四大巨头”之一 的霍普金斯
•
高技派(High-Tech)主要特点
特点: • 1、提倡采用最新的材料——高强钢、硬铝、塑料 和各种化学制品来制造体量轻、用料少,能够快 速与灵活装配的建筑;强调系统设计 (Systematic Planning)和参数设计 (Parametric Planning); • 2、主张采用与表现预制装配化标准构件。认为功 能可变,结构不变。表现技术的合理性和空间的 灵活性既能适应多功能需要又能达到机器美学效 果。这类建筑的代表作首推巴黎蓬皮杜艺术与文 化中心; • 3、强调新时代的审美观应该考虑技术的决定因素, 力求使高度工业技术接近人们习惯的生活方式和 传统的美学观,使人们容易接受并产生愉悦。
诺曼· 福斯特作品
• • 东安吉利亚大学散斯伯里视觉艺术中心(Sainsbury Centre for Visual Arts at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诺里奇,英国
商业银行大楼(Commerzbank Tower),法兰克福 ,德国
香港汇丰总部大楼,香港源自斯坦斯泰德机场,伦敦,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