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著名建筑师的生态建筑思想及作品比较——托马斯·赫尔佐格诺曼·福斯特

合集下载

生态建筑论文中英文对照

生态建筑论文中英文对照

国外著名建筑师的生态建筑思想比较[摘要]该文通过简要阐述生态建筑的概念和表现形式,以及对托马斯·赫尔佐格和诺曼·福斯特两位建筑大师的生态建筑思想和作品的比较,来学习和理解生态建筑,最后希望借助两位大师的突出成就来引起我国建筑师对生态建筑的重视和思考。

关键词:托马斯·赫尔佐格诺曼-福斯特生态建筑生态建筑的表现形式生态建筑思想生态美学目前,随着人们对防治环境污染和保持生态平衡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城市绿化的日益发展,创造低能耗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环境这个崭新的建筑研究方向,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崇。

那么,什么样的建筑可称之为生态建筑呢?生态建筑是将建筑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其内部各种物质能源有序的循环使用,因而获得高效率、低能耗、少污染的建筑环境,并与自然相平衡,以此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本文对同样在生态建筑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两位国外建筑师(托马斯·赫尔佐格&诺曼·福斯特)进行分析和比较,希望能进一步达对生态建筑的认识和理解。

1 生态建筑的概念所谓生态建筑,就是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且适合人类的栖居。

生态建筑必须满足以下四点:第一,必须与周围环境协调,并且对周围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第二,建筑物本身绝不可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建筑物内部的使用者能较好地享受大自然并感受到其赋予的舒适和愉快;第三.室内设计应尽量回归自然,如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利用太阳能、理想的室内绿化等;第四,各种物质、源在建筑系统内可以有序的循环转换。

归纳起来也就是要做到尊重环境和回归自然。

2生态建筑的表现形式针对上述定义,结合目前国内外生态建筑实例,可将生态建筑的表现形式归纳为以下几点:2.1建筑节能以目前的建筑态势来看,低能耗已经成为生态建筑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技术到艺术——托马斯·赫尔佐格和伦佐·皮亚诺建筑技术观的比较

从技术到艺术——托马斯·赫尔佐格和伦佐·皮亚诺建筑技术观的比较

从技术到艺术——托马斯赫尔佐格和伦佐皮亚诺建筑技术观的比较傅佳锋;管凯雄【摘要】文章从建筑技术角度入手,分析比较了在技术上颇有造诣的世界级建筑大师托马斯·赫尔佐格和伦佐·皮亚诺在结构、材料、设计出发点方面的异同.虽然他们建筑技术现存在差异,但都设计出了优秀的作品,实现了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The paper tries to contrast and analyze the building technology between Thomas Herzog and Renzo Piano from the technology standpoint. Their design skills are different on the basis of their different basic idea,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aterials and structure. However, both of them created the wonderful projects.which could combine the technology and artist together perfectly.【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2(030)002【总页数】3页(P9-11)【关键词】建筑技术;设计手法;托马斯·赫尔佐格;伦佐·皮亚诺【作者】傅佳锋;管凯雄【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6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让建筑发生了巨变。

西方古代建筑从柱式、拱券到穹顶的发展,都是随着建筑技术的提高而出现的。

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和文艺复兴时期阿尔伯蒂撰写的《论建筑》都总结了前人建筑技术的经验。

到了近代,新的建筑技术极大推动了建筑形式的革新。

世界十大著名建筑师及作品之诺曼福斯特(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

世界十大著名建筑师及作品之诺曼福斯特(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

诺曼·福斯特---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的生态技术摘要:人与自然休戚相关,人类只有与自然协调一致才能求得自身的发展,这已成为当今人们的共识。

于是生态建筑应运而生,它将建筑视为一个有生命的机体,通过建筑内外空间的组织设计以及高新技术在建筑中的运用,使建筑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其内部各种物质能源能有序的循环使用,因而获得一种高效率、低能耗、少污染的建筑环境,并与自然生态相平衡,以此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其中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大厦更是生态高技术建筑的成功范例,被冠以“生态之塔”、“带有空中花园的能量搅拌器”的美称。

关键词:诺曼·福斯特、法兰克福、银行大厦、生态技术一、人物及其思想介绍诺曼·福斯特于1935年在曼彻斯特出生,1961年自曼彻斯特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毕业后,获得耶鲁大学亨利奖学金而就读于Jonathan Edwards学院,取得建筑学硕士学位。

1967年福斯特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至今其工程遍及全球,并获得190余项评奖,赢得50个国内及国际设计竞赛。

诺曼·福斯特因其建筑方面的杰出成就,于1983年获得皇家金质奖章,1990年被册封为骑士,1997年被女皇列入杰出人士名册,1999年获终身贵族荣誉,并成为泰晤士河岸的领主.他认为建筑作为空间的建构和场所的确立不应仅仅停留在满足人的物理意义的舒适度上,而应向更高的层次上发展,以满足人的文化需求、审美取向等。

从他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可以看出他对环境的关注以及对现代技术利用和审美取向的转变,其生态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一种新的美学——生态美学的完美体现。

福斯特还注重建筑物内部的微观气候,可以归纳为三方面:一是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满足人体热舒适及健康的要求);二是尽可能最多地获得自然采光(减少人工照明的能耗);三是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然通风(减少空调能耗)。

但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对以上三要素的侧重点和处理方式又有所不同。

拂去高技术面纱的生态建筑——托马斯·赫尔佐格作品的生态设计原理和策略

拂去高技术面纱的生态建筑——托马斯·赫尔佐格作品的生态设计原理和策略
关键词:缓冲空间采光与遮阳 自然通风应变界面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FLICKING AWAY IT’S HIGH—TECH VEIL ——THE ECo.DESIGN PRINCIPLES AND TACnCS IN WoRKS oF THoMAS HERZoG
酬in “Jia-lbin ZhaIIg Qi
第一,北向光线的利用。北向光线属于漫射 光,且带有的太阳热量较少,因而在赫尔佐格的作品 中被大量使用。其常用手法是通过反射作用,把北 向光线均匀引人室内。如汉诺威26号展厅(图6) 中,为了给高大展览空间提供高质量的均匀照明,光 线通过大面积北向天窗上的百叶折射到展馆室内屋 顶上巨大“反射板”而引入更远的公共区域,从而使 光线均匀分布。在林茨的设计中心(图7)项目中, 通过在屋顶上的一种塑料格栅,将北面光线反射、折 射进入室内,而将南侧直射光线过滤,这样就使展示
拂去高技术面纱的生态建筑——托马斯·赫尔佐格作品的生态设计原理和策略——李建斌,等
47
万方数据
于其高出通风口一定距离,且设计成中间下部凸出 的形式,这样就形成文丘里效应(气流从开阔处进入 狭窄渠道后速度骤然增加的现象)而极大促进室内 空气流出。另外,在进行通风设计时,由于大厅规模 及使用性质不同,进风口的位置也选用了不同的形 式。一般进风口在建筑下部,如林茨的设计中心、旧 仓库改造等项目。但是在汉诺威26号展厅项目中, 新风从距地面4.7 m高度吹进,冷空气缓慢下降后 逐渐升温后再从高起的屋顶排出。这个气流缓慢下 降后又上升的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回收室内上升空 气的余热,还减少了对工作区使用者的影响,也使这 样大的空间内气流尽量均匀(图11)。
工业建筑2008年第38卷第7期
区获得高标准的采光,且不牺牲室内热舒适度,也不 增加额外能耗。

托马斯赫尔佐格的生态建筑分析

托马斯赫尔佐格的生态建筑分析
生态建筑设计思想
托马斯针对建筑所处气候及技术条件,从而设计出与环境相协调的立面 形式,并结合太阳能技术,有效开发和利用新型建筑材料来降低不可再生材 料的使用。他认为用标准化和复杂立面系统完全可以与预期地域的固有特征 和个性化表现手法相融合。他曾说:“建筑创作对我来说,绝对是一种纯粹 的理性过程。”在形式的创作上,他坚持一定要符合理性的设计和艺术的塑 造。他始终坚持“从生态到建筑,从技术到自然”的原则,他把生态升华成 一种思想和精神,并以此贯穿他一生的建筑设计过程,成功将美学、技术、 功能三者协调统一地融入建筑设计中,从而形成其独特的风格。

2000第七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德国联邦特派专员

2000- 02国际建协XXI世界建筑师大会科学委员会成员

2003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特聘教授

2003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
主要奖项

1971-72德国科学院奖

1981密斯凡德罗奖

1981/83/91联邦德国建筑师


1993德国联邦建筑师学会金

from 1993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主持“建筑设计与构造”教研组

from 2000 主持“建筑技术”教研组

from 2001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筑系系主任

多次受聘为瑞士洛桑ETH大学客座教授

from 1982受布鲁塞尔欧洲委员会委托从事研究和开发

1996第四届“太阳能用于建筑和城市设计”欧洲会议主席

2001 建筑技术更新国际奖
• 托马斯说:“生态建筑,并不是简单的绿化和阳 光,其真正的目标是为了节省资源、能源和保护 环境。”

国外著名建筑师的生态建筑思想比较---原文

国外著名建筑师的生态建筑思想比较---原文

原文:Ecological building and rather well-knownforeign architectsAbstractGenerally stating the concept and the expression of ecological buildings and comparing Thomas Herzog and Norman Foster’s theories and works of ecological buildings to learn and acknowledge ecological buildings,this article wants to stimul ate Chinese architect s’ attention and consideration of ecological building by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of the two masters.Key WordsExpression form of ecological building,Theory Of ecological building.Ecological estheticNow, with the people continue to enhance the preven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maintaining ecological balance awareness, as well as urban greening, increasing development, to create low energ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building environment of the new building research,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respected. So, what kind of building could be called eco-buildings?1.The concept of eco-buildingThe so-called eco-building, according to the local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use of the principle of ecology, building technology, science and other relevant subject knowledge, reasonably arrange and organ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ildings and other relevant factors in the field and the environment form an organic combination of overall, and suitable for human dwelling. Ecological building must meet the following four points: first, to be coordinated with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has protective effects on the surround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uildingsmust not be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caused by pollution or destruction of buildings within the user can better to enjoy nature and feel that conferred comfortable and pleasant; The interior design should try to return to nature, such as natural lighting, natural ventilation, use of solar energy, the ideal indoor green; Fourth, a variety of substances, the source within the building systems can be ordered cycle of conversion. To sum up is to achieve respect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return to nature2 Manifestations of ecological buildingFor the above definition, the present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instance, manifestations of ecological building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2.1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View to the current architectural trend, low-power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symbol of ecological building. The more common way to solar, wind, hydro, geothermal and other non-polluting energy, directly or through technology transfer, building use form, to help the building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in lighting, ventilation, heating, etc..2.2 Building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build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The core issu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waste problem. People's concept of pollution control to focus only on production, the life process in swagman gradually turned to the building from construction to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pollution control in the process.2.3 building re-use resourcesIn the entire world's energy consumption 50%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and use of consumption, so efficient use of resources, recycling and reduce the impact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s the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 use in ecological building to be rapidly improving link.In recent years, the emergence of ecological building materials ③alleviate this problem. First of all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saving resources and energy, followed by reduc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finally the easier covey and recycling.Above discussion, a certain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logical building. However, in order to further study the ecological building, is not enough to rely on 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we need to analyze some examples, theory and practic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understanding of ecological building. Below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eco-building ideas and works of two masters (Thomas Herzog and Norman Foster), to further understanding and study of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and learn from the master of thought and practice nutrition,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China.3.Thomas HerzogThomas Herzog is a perfect combination of technology and the arts, have a deep sense of mission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of the German masters of architecture. His architectural works have a high level of technology, the essential meaning of his work lies in its ecological concern, not only in his design,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often exhibitions, a large number of works, in cooperation with other architects, he personally. He goes beyond the paradigm of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replaced with more eco-dumping Value orientation, and this orientation is bound to replace the old paradigm.3.1 Thomas Herzog, ecological building thoughtThomas Herzog rarely impose their own creative aspirations on the environment above, but to speculate and listen to the change process and the cycle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spirit of participation and cooperation to complete his work. His ecological building human and artificial matter to a natural and man-made natural cordial and harmonious situation. He always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from ecology to architecture, from technology to nature", he has eco sublimated into amental and spiritual, and throughout his life, the building design process. Thomas Herzog's design is not considered an isolated internal and external form, on the contrary, his designs expanded to all aspects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hape. In addition, h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work closely with other professionals to give greater freedom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ctivitie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aterials, new components, the new system and appropriate design tools, and ultimately to achieve the unity of the building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coordination, as well as building its ow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omas Herzog in the architectural activities in addition to transport. In a variety of new materials, new components, the new system, has been updated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ore ecological, more reasonable materials, components and systems. Such as: Poitou Kaposi external wall system, Fischer facade assembly system, solar grid system, and so on. Thomas Herzog is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the buildings in harmony with their surroundings on the basis of their own energy-saving technologyThomas Herzog rarely own creative desire to impose. Architectural detail through carefully designed to improve resource and energy use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cost of non-renewable resources to focus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4. Norman Foster ecological building thinkingThe introduction of some of the ecological building exist today, and many architects of ecological building creative ideas, the vast majority focused on the use and adaptation of the material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such as solar energy, use of groundwater. These mostly belong to the understanding and use of building physics. Norman Foster building constructed as a space and place is established not merely meet the physical meaning of comfort should be ahigher level of development to meet the cultural needs of the people, aesthetic orientation. His concern for the environment can be seen from the London Guildhall,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technology and aesthetic orientation,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ecology and art is the perfect embodiment of a new aesthetic - Ecological Aesthetics.In addition to the above concerns, Norman Foster also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micro-climate inside the building, he can focus on building micro-climate specific grouped into three areas: First, a suitabl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to meet the thermal comfort and health requirements); as far as possible, the most access to natural light (reduc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artificial lighting); maximize natural ventilation (to reduce air conditioning energy consumption). However, under different climatic conditions different focus and approach of the above three elements. Thus, by the most efficient artificial means to achieve these objectives, or to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the various elements of Foster's relentless pursuit direction. In the two works in the south of France: Cary Center for the Arts and the Frederick Eustace place middle vocational schools is the full performance of his raw state climate concept. His design not only runs through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design, but also fully embodies the attention and respect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and geographical culture, compared with the past completely self-centered high-tech school ",this change is undoubtedly is very profound. It makes high-tech school "goes beyond a simple external style and step into a deeper realm. It can be said at this point he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e future of high-Tec school ", but also provided valuable experience for our commitment to eco-building architects in the field.5 comparison of two mastersCan be seen through the eco-building ideas and works of two masters of architecture:5.1 in commonThe two masters of architecture in the field of ecological building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advocate with the new materials, new technologies, new systems and the appropriate design tools to complete their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works; emphasized in man and nature, architecture and nature harmony on the basis of up to create a more comfortable working and living environment of mankind; for the same target from different aspects of making unremitting efforts to create a better environment to human beings, more spiritual and material wealth to leave our future generations .5.2 The differenceThomas Herzog in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is mainly from the overall environment of staff (including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building their own environment), and ecological building design and research; he has been emphasized from the human point of view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ather than short when the viewpoint of local issues; he not only cares about the past and present, he is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future; he not only cares about the local area, but also with relevant regional and even the future may impact the area; him more is the use of new technologies, building detail and from different disciplines collaborate to reach the building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the people and the natural harmony and symbiosis; he stressed that eco-construction is not an architectural form, butEcology as an attitude and spirit throughout the design process and its life; more comprehensive and thorough research i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building design in the true sense of the truly harmony with their surroundings, and the surrounding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pect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return to nature.In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Norman Foster mainly to meet the cultural needs of the people's, aesthetic orientation to achieve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ecology and art; space creation through technical supportand build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body to respond to nature, integration of large natural. Ecological building design and works a greater degree of purpose to reach people yearning to nature and enjoy nature, the concept of micro-ecological climate to some extent, more in line with the ecological concept of "high-tech school" building. He is the use of ecological building epidermis and flexible, applicable to the internal space between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to achieve the building itself and the coordin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ConclusionEco-building ideas and works of two masters of architecture to there venation: eco-building is not a fashionable style and labels, not just a slogan. In such 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levels in China are not very advanced countries, all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should carry out ecological architectural thinking. In fact, there are some to adapt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building products, such as: the cave of the northwest -pure green buildings, low energy consumption, low pollution, cool and pleasant environment, as well as a yurt in the steppes, the wind tower in Xinjiang and so on. China's future construction should not blindly follow the example of all the foreign genre, this simply from the formal transfer,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formation of China's architectural features and is also stifle the creativity of the construction workers. As Thomas Herzog said:” We can not simply develop an ecology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conditions at different times, or should be according to national circumstances." China is a populous country, the 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It is worrying, the relative lack of resources in China. It is not possible in a short time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the technology, materials, systems,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which we need to proceed from reality, with the experience of other countries seeking eco-construction of roads suitable for China.References[1]Diao Wenyi. Frankfurt Commercial Bank Building. Central building, 1999 (3):48-51.[2]Xi Yu cheng.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building, digital eco-building. Huazhong Architecture, 2005 (5) :68-69.[3]jin cheng. Ecological studies of Mistakes Architecture, 2001 (5): 18[4]Zheng Wei mai the ecological high-tech construction. Huazhong Architecture 1999[5] wan yuan books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Nanj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Press. 2 () 01.[6] for Thomas Herzog - Architecture +technology. Li Baofeng translated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Publishing House. 2003。

从表皮到腔体器官国外3个建筑实例生态策略的解读

从表皮到腔体器官国外3个建筑实例生态策略的解读

在生物界,由于环境和自然力的作用, 生物体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合其 生存环境的种种形态。生命有机体需要不 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同 时也需要抵御外界环境的不利因素,因而 产生了许多依赖于表皮的功能,如保护、排 泄、吸收、呼吸、温度调节等。就植物而言, 表皮的气孔是调节温湿度的特殊装置。对 于复杂的高等动物(如哺乳动物),除了完善 的表皮功能之外,还发展了一套精密的内 部器官,形成了内部腔体结构”。腔体的内 表面衍生出数以万计的微结构,有效的扩 大了接触面,形成以表皮和内部器官腔体 一起协同作用的调节机制,增强了生物体 的环境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学科之 间的相互融合和渗透,建筑仿生学就是将 生物学的成果和思想方法引入到建筑设计 领域的结晶。建筑仿生学认为:人类在建筑 上遇到的所有问题,自然界早就有了相应 的解决方式m。这是由于生物体在长期的自 然选择下,必须进化出高效低耗、自觉应变 的生命保障及调节系统。人们营造建筑的 一个直接目的,就是有效地抵御和缓解外 部气候的不利影响。然而问题在于,工业革 命以来人们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是 以巨大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 这种对不可再生资源的高耗费模式,却是 和人类社会必须最终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相悖离的。因而我们有 必要从建筑仿生学的观点出发,在具体的 建筑实践中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这也是 本文提出“建筑腔体”生态设计概念的缘由 之所在。所谓建筑腔体,即能够利用天然能 源(如风能、太阳能、雨水),结构上与生物 腔体相似、具有微气候调节功能的中庭、天 井、拔风口等内部空间”。在此,本文将通
删珊明脚c^矾弘硼d妇印舭如拥俚矿批妇—耐m珂唧明睇
孤口币比口『ldI如确胱扣腭咖妇f踟秘甜j}IIi,培删唧蛔
,Ev阳b mP

生态建筑论文—集成设计方法,托马斯赫尔佐格

生态建筑论文—集成设计方法,托马斯赫尔佐格

生态建筑系统集成的设计方法研究——基于对托马斯·赫尔佐格的的建筑设计分析摘要:在传统的生态建筑设计流程中,建筑师的角色是被动的。

通常部是先由建筑师负责做一个漂亮的外形,然后由其它各工种的工程师来加各项生态技术或系统,最后再由建筑师在施工图来配合设备摆放、构造处理等。

采用集成设计方法的生态建筑设计,将需要建筑师作为组织者参与整个设计过程,托马斯赫尔佐格正是这种建筑思想的代表。

本文通过对赫尔佐格的建筑设计方法的总结与分析,研究得出基本的系统设计方法并加以概述。

关键字:生态建筑,集成设计,托马斯·赫尔佐格,系统的思想,建筑师1 生态建筑集成设计概述1.1生态建筑概念“生态建筑”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狭义来说,它专指符合生态学原理、与环境友好的建筑,广义来说,它不仅是生态学思想与建筑学相结合的产物,还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视野。

其主要内涵应包括三方面:第一,减少对自然资源(包括能源)的消耗,减低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第二,构造适合人类健康、舒适生活的生存环境;第三,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其目标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寻求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

为了达到生态建筑的各项目标,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各项生态技术和设备发展很快,种类也越来越多:有节能方面的、有中水利用的、有3R建材应用的、有智能控制方面的。

1.2生态建筑需要集成设计是不是采用了所有先进生态技术的建筑就一定是最先进的生态建筑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不同的生态技术往往来源于各个不同专业,有着不同的适用条件和技术性能,它们之间的简单“叠加”可能并不会成功,而需要“集成”。

集成设计可以整合各单项生态技术,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系统,发挥各子系统的长处。

在一定阶段,当各单项技术的提升巳经很困难时,通过系统设计集成还可以提升整体指标。

实践方面,集成设计的理念也得到了很快的应用。

比如英国建筑科研究院的生态环境楼(EnvironmentalBuilding)和Integer生态住宅样板房等为代表的示范建筑。

20-21世纪世界十大著名建筑师之高科技的生态建筑——诺曼·福斯特

20-21世纪世界十大著名建筑师之高科技的生态建筑——诺曼·福斯特

20-21世纪世界十大著名建筑师之高科技的生态建筑——诺曼·福斯特"高技派"的代表人物: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诺曼·福斯特建筑学学士(曼彻斯特大学),建筑学硕士(耶鲁大学),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当今国际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之一,被誉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第21届普利策建筑大奖得主。

诺曼·福斯特特别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互相抵触,强调要从过去的文化形态中吸取教训,提倡那些适合人类生活形态需要的建筑方式。

他认为建筑应该给人一种强调的感觉,一种戏剧性的效果,给人带来宁静。

诺曼·福斯特简介他于1935年在曼彻斯特出生,1961年自曼彻斯特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毕业后,获得耶鲁大学亨利奖学金而就读于Jonathan Edwards学院,取得建筑学硕士学位。

1967年福斯特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至今其工程遍及全球,并获得190余项评奖,赢得50个国内及国际设计竞赛。

诺曼·福斯特因其建筑方面的杰出成就,于1983年获得皇家金质奖章,1990年被册封为骑士,1997年被女皇列入杰出人士名册,1999年获终身贵族荣誉,并成为泰晤士河岸的领主。

诺曼·福斯特荣誉诺曼·福斯特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成员、皇家艺术学会成员、英格兰皇家院士、美国建筑师协会名誉会员;皇家工业设计师;特许设计师协会荣誉会员;Bund Deutscher Architekten荣誉成员;保加利亚国际建筑学会成员;瑞典皇家艺术学会外籍会员;建筑工程师协会荣誉会员;皇家工程协会荣誉会员;Kent设计学会荣誉会员;美国艺术科学协会外籍荣誉会员;Académie Royale de Belgique理事;theOrdre des Architectes Fran ais会员;Akademie der Künste,建筑协会成员。

托马斯。赫尔佐格生态建筑分析

托马斯。赫尔佐格生态建筑分析
在赫尔佐格的作品中,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利用和组织 自然通风,另一方面也把机械通风作为必要的补充,进而 满足室内舒适度的要求。这里重点分析其组织自然通风的 方法。大致可分为:一般建筑的通风,大厅型空间的通风, 高层建筑的通风。
生态建筑
(1)一般建筑的通风

在著名的雷根斯堡住宅中,南向的玻璃温室,在冬季,发挥白天收集储存 热量、晚上释放热量、阻隔室外寒气的缓冲空间作用;在夏季,则因下部空气 受热升温而向北侧上部出气口运动的气流,并把室内多余热带走。
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大师——托马斯·赫尔佐格作 品浅析
❖ 班 级:建筑 09-1 班 ❖ 小组成员:陈依伦 谭军军
生态建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托马斯·赫尔佐格先生(Thomas Herzog)是德国
著名的建筑师和建筑学教授。他以其关注技术、
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享誉世界。
托马斯·赫尔佐格很少把自己的创作愿望强加
于环境之上,他的生态建筑思想是人类和所有的
夏季白天
冬季白天
夏季夜晚
冬季夜晚 雷根斯堡住宅冬夏通风分析图
生态建筑
(2)大厅型空间的通风

大体量的建筑空间仅靠热压通风效果并不明显,为了更好的促进自然通
风,风压通风常常与热压通风一起发挥作用。

如汉诺威26号展厅项目中,新风从距离底面4.7m高度吹进,冷空气缓慢
下降后逐渐升温后再从高起的屋顶排出。气流缓慢下降后又上升的过程可以
作室设计中,室内空间的分隔
是可移动的胶合板墙,根据使
用的需要进行自由推拉,从而
最大限度满足空间使用灵活性。
巴伐利亚的工作室
生态建筑
小结

从托马斯·赫尔佐格的设计思想可以看出:在生态建

解读诺曼·福斯特的生态思想

解读诺曼·福斯特的生态思想

解读诺曼・福斯特的生态思想---以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大厦为例许佳佳(建筑学0903 0809102328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摘要: 当今国际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被誉为“高技派”人物的代表,特别强调人类与自然共同存在,注重建筑中生态技术的运用。

本文阐述诺・曼福斯特生态建筑的设计思想,以法兰克福商业大厦为例,探讨大师在建筑生态上的应用和创新,同时总结提出中国当下生态建筑的新要求和方向。

关键词:生态建筑生态思想诺曼・福斯特高技派前言:诺曼・福斯特(如图1)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师之一,被誉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

提起他,人们不免想到林立的钢架和现代材料制作的构件等,体现了一种现代技术力量和技术美学的取向。

因此他的作品往往被不加区分地贴上“高技”的标签,但实际上,他的许多做法表明他对“高技”这一称谓毫无兴趣,他所强调的应该是“适用技术”。

他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相互抵触,强调要从过去的文化形态中吸取教训。

他认为建筑应该给人一种强调的感觉,给人带来宁静。

诺曼・福斯特的设计理论中对生态思想尤为关注,他从不避讳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来表现他的生态理论。

在他眼里,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去创造和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的生活环境正是他的追求。

一:诺曼・福斯特的生态思想诺曼・福斯特的生态建筑思想在现今存在的一些对生态建筑的介绍以及许多建筑师对生态建筑的创作思路上,绝大多数集中在对建筑外部环境的物质层面的利用和适应上,如太阳能、地下水的利用等等。

这些大都属于建筑物理方面的理解和运用。

而诺曼・福斯特则认为建筑作为空间的建构和场所的确立不应仅仅停留在满足人的物理意义的舒适度上,而应向更高的层次上发展,以满足人的文化需求、审美取向等。

诺曼・福斯特除了以上关注点外还十分注重建筑物内部的微观气候,他对建筑微观气候的关注可以具体归纳为三方面一是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满足人体热舒适及健康的要求);二是尽可能最多地获得自然采光(减少人工照明的能耗);三是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然通风(减少空调能耗)。

从诺曼-福斯特的设计理念看未来建筑发展

从诺曼-福斯特的设计理念看未来建筑发展

从诺曼?福斯特的设计理念看未来建筑发展摘要:通过分析诺曼·福斯特的几个代表作品,了解其设计理念,阐述其设计思想的主要精髓,即对生态平衡与文化传统的重视,对技术工艺的偏爱。

从而在这基础上对未来建筑的发展做出一点思考。

关键词:诺曼·福斯特;未来建筑;生态;场所精神;文化传统;技术工艺;工业化生态节能与历史传承是建筑设计的两大难点,在全球自然资源与历史文脉传承都日趋紧张的今天,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如何节能环保,如何传承历史也必将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主题。

英国著名建筑师诺曼·福斯特在这两方面已经做出了非常成功的范例,其许多作品如柏林国会大厦、卡里艺术中心已成为不朽之作,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超前性。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旺盛的创造力所带来的强烈时代感,可以看到现代科学技术和各种材料潜力的充分运用及发挥;同时我们还可以在其作品中发现他对环境、文化传统和生态平衡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技术工艺的执着偏爱。

他在技术与生态、时代与场所、技艺与工业化等方面的建筑设计理念对未来建筑的发展正在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一技术与生态——用技术体现生态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创造富有时代感的建筑,同时从建筑上体现出当地气候特征和建筑师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是福斯特建筑设计观中的核心内容,也是他的专长。

他利用最先进的结构(如大跨度巨型结构)、设备(如pv 光电板)、材料(透明绝热材料)和工艺(如自动化建造系统)结合不同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努力创造着理想的人工建筑环境。

在不断艰难探索的同时,福斯特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气候观。

1992年经过公开国际竞赛,福斯特赢得了柏林国会大厦改建的设计工作,他的方案是在建筑上加个玻璃穹顶,这个方案不仅保持了原有建筑的外形,而且使它变成一座生态建筑和德国民主的象征,使貌似简单的玻璃穹顶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

柏林国会大厦的改建使人们对生态建筑有了更深的理解——对自然资源的合理使用并进而达到生态平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 自然光的利用柏林国会大厦改建后的议会大厅与一般观众厅不同,主要依靠自然采光而且具有顶光。

浅析诺曼·福斯特的高技生态建筑

浅析诺曼·福斯特的高技生态建筑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251浅析诺曼·福斯特的高技生态建筑◎龙双衡 周晨阳摘要:当今世界,生态和能源问题日益严重,生态建筑成为许多建筑师探索的方向。

诺曼·福斯特是“高技派”著名的代表建筑师,同时是生态建筑的领军人物,本文主要从他的高技生态建筑思想来源、高技生态建筑思想特征以及设计策略来解探诺曼·福斯特的高技生态建筑。

并试图讨论他是怎样把“高技”和“生态建筑”结合在一起的。

关键词:技术;生态建筑;诺曼·福斯特诺曼·福斯特,是当今世界上最有成就的著名建筑师之一,是1999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获得者。

提起他,人们总是更容易想到香港汇丰银行那巨大的钢柱和钢桁架,想到他是“高技派”代表人物之一。

但同时他也是生态建筑的领军人物,他在很早就已经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许多时候他更关注的是建筑的生态节能和可持续性、建筑的地域性和人的舒适性。

他追求的不是“高技”,而是“适用技术”。

随着新技术的成熟运用,他在建筑设计中越来越倾向于以现代高科技为手段实现建筑的节能和可持续,将“高技”和“生态建筑”结合起来了。

一、诺曼·福斯特的“高技生态建筑”思想(一)“少费多用”诺曼·福斯特的“生态建筑”思想早期受到美国建筑师巴克明斯特·富勒的“少费多用”的生态学思想的影响,“少费多用”思想主要强调的是整体性原则,实现资源能源的最少投入和高效利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和资源能源问题[1]。

福斯特的生态建筑观与富勒的“少费多用”思想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福斯特认为“可持续建筑可被简单地定义为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效果。

”在瑞士保险公司英国伦敦总部和伦敦市政厅的设计中都是从建筑的整体来考虑,在设计的最初就计算得出建筑的最佳体型,从而获得最优化的能源利用效率,可以缓解强风对建筑的侵袭节约建筑的结构投入,同时还可以减少建筑表面积过大导致的能源消耗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浅析诺曼.福斯特的建筑设计思想

浅析诺曼.福斯特的建筑设计思想

浅析诺曼。

福斯特的建筑设计思想浅析诺曼。

福斯特的建筑设计思想摘要:诺曼·福斯特是高技派的代表人物,其建筑设计作品常引入各种建筑技术,且以典雅的形式诉诸于形,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与内在和谐性,本文分析了这种和谐统一性的产生缘由,阐述了其建筑设计思想及对世界建筑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并罗列了一些值得借鉴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诺曼·福斯特;高技派;设计思想Abstract: Norman Forster is a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high tech,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works often variou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and resorting to form an elegant form, with a high degree of unity and harmon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armonious unity of reason, describes its architecture design ideas and contributions the world architectural development and provides some valuable design ideas。

Key words: Norman Forster; high—tech; design idea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是当今最为杰出的建筑大师之一,被誉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

福斯特的建筑作品遍布世界各地,如北京T3航站楼、香港汇丰银行大楼、德国商务促进中心和远程技术中心、德国议会大厦改建工程、德国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大楼、法国加里艺术中心、法国米洛大桥、西班牙巴伦西亚会议中心等等,而这些杰出的建筑作品也为福斯特赢得了诸多荣誉: 1999年他获得“终身贵族”荣誉,同年他获得了第21届“普利策"建筑大奖,除此之外他还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成员、皇家艺术学会成员、英格兰皇家院士、美国建筑师协会名誉会员、皇家工业设计师、特许设计师协会荣誉会员。

拂去高技术面纱的生态建筑--托马斯·赫尔佐格作品的生态设计原理和策略

拂去高技术面纱的生态建筑--托马斯·赫尔佐格作品的生态设计原理和策略

拂去高技术面纱的生态建筑--托马斯赫尔佐格作品的生态设计
原理和策略
李建斌;张颀;张满新
【期刊名称】《工业建筑》
【年(卷),期】2008(38)7
【摘要】通过对德国生态建筑设计大师托马斯.赫尔佐格建筑作品的分析,发现其设计遵循的基本生态设计原理常表现为缓冲空间的营造、采光与遮阳的协调、自然通风的组织、应变界面的构造等。

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作品进一步对每种原理指导下的具体生态设计策略给予分析。

【总页数】5页(P45-49)
【关键词】缓冲空间;采光与遮阳;自然通风;应变界面
【作者】李建斌;张颀;张满新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机械工业第五设计研究院,天津30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23;TU-86
【相关文献】
1.托马斯·赫尔佐格生态建筑中的地域主义倾向--参观托马斯·赫尔佐格"建筑+技术"展有感 [J], 张雪松
2.国外著名建筑师的生态建筑思想及作品比较——托马斯·赫尔佐格&诺曼·福斯特[J], 王志洪;李冬冬
3.从基本建筑形态学到"未来建筑"——托马斯·赫尔佐格建筑设计理论及作品分析[J], 李明;王芳;刘阳
4.对托马斯·赫尔佐格生态建筑的分析与评价 [J], 黄雷;贾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态建筑”的思与行——托马斯·赫尔佐格教授访谈

“生态建筑”的思与行——托马斯·赫尔佐格教授访谈

李:赫尔佐格先生, 非常感谢您为我 提供这次难得的研究机会和优越的 工作条件。通过在您的研究所的研 修以及建筑参观,我一直在思考一 些问题, 特向您请教一下。 第一个问题是,在“建筑投资 ” 和 “ 保护生态 ” 之间明显存在着矛 “保护生态 ”从空间上看是为了 盾。 全世界,时间上则包括现在生存的 人们及其子孙后代;但建筑投资却 出自开发商的钱袋 ( 实际上又转给 了 该建 筑 的 用 户 ) 。在 市 场 经 济 社 会,仅靠道德和良知似乎并不足以 约束人们的行为。我参观了 !"#$% 先生在弗莱堡设计得非常好的 “ 能 量节余型住宅 ” ,因为价格昂贵,卖 得并不好;那些根据仿生学原理设 计的具有气候适应性的建筑表皮也 并没有大量推广;我参观了您在温
占用多少高度集约的城市土地?现 在 在 城 市 中 汽 车 速 度 往 往 低 于 "# (’ ) * ,& 坐的轿车常常仅载一人, 每天仅使用 " * , 既浪费又低效。 这 种现象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应该学 会从人类持续发展的角度,而非短 时、 局部的视点看问题。现在的科学 技术可以制造出无穷无尽的新东 西, 但对于我们来说, 许多东西并非 像吃饭、 喝水及呼吸那么必要, 人类 必须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在德国, 我们用检查材料的来源及其毒化程 度的办法去控制其对环境的负面影 响 。
赫:私人汽车毁了我们的城市。 每辆 轿车按 %& ’ 停车位计算,它们将
"
传, 希望人们能理解。位于雷根斯堡 的住宅(图 " )在建成之后引起了人 们的注意,这栋住宅的节能效果极 佳, 造价也不贵, 外观又很有特色。 “绿色建筑师 ”只注意节能而忽视了 形式则不行, 任何民族都爱美, 没人 喜欢丑陋的东西。形式对建筑师来 说意味着机会, 要给予重视。我是德 国巴 伐利 亚 州艺 术 家 协会 的 成员 , 该协会由 %# 多人组成,有画家、雕 塑家等,我还是柏林艺术家协会的 成员, 这个协会是个世界性组织, 建 筑师福斯特、皮阿诺等均是该协会 的成员,我们探讨如何用技术来表 现艺术。你以前学过音乐, 一定有体 会, 开始练习的是技巧, 但技术精美 到了一定程度便升华为艺术。 我的医生知道我是利用太阳能 方面的建筑专家,请我为其在郊外 设计一栋利用太阳能的别墅,我请 他算个帐: 每天路上花费的时间, 油 耗, 污染, 分摊的道路面积加上松散 的建筑占地,这到底是生态还是不 《太 生态?正是出于这个原因, 我在 阳能在建筑及城市中的应用 》 一书 中对郊外别墅一概不予收录。 李: 您在设计中发明和使用了许多 新技术、新材料,如:德国温德堡青 (图 % ) 年旅社 中的 2;<, "### 年汉 诺威世博会管委会大楼的双层皮幕 墙,奥地利林茨设计中心带内置防 辐射格栅的玻璃屋面(图 = )及干挂 式空心陶土外墙等,对建筑师来说, 对新材料、新技术的了解是否非常 重要?

产品与品质--诺曼·福斯特建筑启示录

产品与品质--诺曼·福斯特建筑启示录

产品与品质--诺曼福斯特建筑启示录
白静;于华
【期刊名称】《华中建筑》
【年(卷),期】2003(021)004
【摘要】诺曼品、一种品质.在回顾其建筑作品的基础上,分析了福斯特建筑的产品、品质特征,提出利用现代技术是实现产品、提升品质的基本途径.并且,福斯特追求产品品质的"产品精神",也值得我们当代建筑师思考和借鉴.
【总页数】4页(P9-11,18)
【作者】白静;于华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100084;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家
一级注册建筑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
【相关文献】
1.国外著名建筑师的生态建筑思想及作品比较——托马斯·赫尔佐格&诺曼·福斯特[J], 王志洪;李冬冬
2.2004年全国青年建筑师高峰论坛召开、北京"英皇(幻变都市)建筑设计作品展及
论坛"、首个照明设计研讨会在北京举行、2004健康住区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
北京大学第二届"景观设计专业与教育"国际研讨会召开、诺曼·福斯特设计的Swiss Re保险公司总部办公楼落成、西班牙巴塞罗那2004国际论坛主会址建筑群 [J], 王颂
3.从勒.柯布西耶到诺曼.福斯特:对福斯特建筑思想的重新解读 [J], 吴强;卡玛力
4.现代设计思想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以诺曼·福斯特的建筑设计为例 [J], 刘俞鑫;闫瑞苹
5.世界建筑大师与作品诺曼·福斯特——1999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托马斯·赫尔佐格(Thomas HerZoq)
托马斯·赫尔佐格是一位将技术和艺术完美结合, 同时对生态、环境等负有深深使命感的德国建筑大师。 他的建筑作品具有很高的工艺技术水平,他工作的本 质意义在于其对生态的关注,这不仅体现在他的设计 中,在教学当中、在经常举办的展览中、在大量的著 作中、在与其他建筑师进行的合作当中,他都身体力 行。他超越了现代建筑的范式,并代之以更具生态倾 向的价值取向,而这种取向必然取代旧的范式。
第一、二作者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R歌贼0 学院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
210009 2007 01 08
图2南向底层半透明绝热构件(South face with
translucent thermal insulalion elements on ground— noor)
目前,随着人们对防治环境污染和保持生态平衡 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城市绿化的日益发展,创造低 能耗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环境这个崭新的建筑 研究方向,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崇。那么,什么样的 建筑可称之为生态建筑呢?
4诺曼·福斯特(NormanFoster)
图10能源概念图(Ener盯conc印t)
诺曼·福斯特无疑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建筑 师之一,被誉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提起他,人 们不免想到林立的钢架和现代材料制作的构件等, 体现了一种现代技术力量和技术美学的取向。因此 他的作品往往被不加区分地贴上“高技”的标签,但 实际上,他的许多做法表明他对“高技”这一称谓 毫无兴趣,他所强调的应该是“适用技术”。他强调 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相互抵触,强调要 从过去的文化形态中吸取教训,提倡那些适合人类 生态需要的建筑方式。
诺曼·福斯特除了以上关注点外还十分注重建筑 物内部的微观气候,他对建筑微观气候的关注可以具 体归纳为三方面:一是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满足人 体热舒适及健康的要求);二是尽可能最多地获得自 然采光(减少人工照明的能耗);三是最大限度地获得 自然通风(减少空调能耗)。但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对以 上三要素的侧重点和处理方式又有所不同。因此,通 过最高效的人工技术手段来实现以上目标或达到各要 素之间的平衡就成为福斯特不懈追求的方向。他在法 国南部的两个作品:卡里艺术中心和弗雷尤斯地方中 等职业中学就是对他生的态气候观的充分表现。
生态建筑必须满足以下四点:第一,必须与周围环境 协调,并且对周围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第二,建筑 物本身绝不可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建筑物内部 的使用者能较好地享受大自然并感受到其赋予的舒适和 愉快;第三.室内设计应尽量回归自然,如天然采光、自 然通风、利用太阳能、理想的室内绿化等;第四,各种 物质、源在建筑系统内可以有序的循环转换。归纳起来 也就是要做到尊重环境和回归自然。 2生态建筑的表现形式
托马斯·赫尔佐格在从事建筑设计活动中除了运 用各种新材料、新构件、新系统之外,也一直在研究 和开发更新、更生态、更合理的材料、构件和系统。如: 佩托卡波那外墙体系、菲舍尔立面组装系统、日光栅 格系统等。
托马斯·赫尔佐格更关注的是建筑物在与周围环 境协调基础上自身的节能程度、技术的精确性和高效
6 万方数据 第2 5卷 7/2007
(1)双户住宅:(Two—FamiIv) 该住宅所有的居室都朝南,这种设计有助于避免 在冬天建筑物内部的热量从“暖”侧向“冷”侧转移 的问题。另外,在南立面上排列的10 cm厚的黑色预 制混凝土板是种透光保温材料,白天从日光曝晒中吸 收热量,晚上和夜间则向室内的房间放出热量。这也 是“热墙”概念在建筑中的第一次使用(图1~2)。 冬天,为了将室内空气加热所需的热量减至最 小,利用热交换器回收室内排出的废气中的热量并用 于加热补充进来的新鲜空气,再由小型热泵供热补充 经预热后的新鲜空气与室内空气的温度差;夏天,爬 满了植物的架子和悬挑的阳台给外墙提供了阴影,从 而避免了房间的过热(图3)。 (2)汉诺威26号展厅:(Ha|I 26) 26号展厅是为德国贸易展览会组织DMAG所设 计的,长200m,宽116m。整个建筑外观是一种独具 艺术性的技术在建筑结构和对环境中可持续发展的能 量形式优化开发的完美体现(图4—5)。托马斯·赫尔 佐格通过开发一种人工和自然相结合的通风概念,使 其在建筑物中空调方面是投资费用节省了50%。 该展厅的生态特征:①具有代表性的断面形状, 使功能性空间高度足以呼应大厅的巨大面积,同时能 提供一个自然通风的必要高度,从而保证了热量上升
针对上述定义,结合目前国内外生态建筑实例,可将 生态建筑的表现形式归纳为以下几点:
万方数据
第2 5卷 7/2007

图4汉诺威26号展厅(Hall 26)
图7a机械与自然通风(Mechanical and natural ventilation) 图7b自然采光(Daylighting)
图5屋顶的“文丘里”帽(”Ventu—capping over crest ofmof)
王志洪 李冬冬
Wang Zhihong L. DongdOng
中图分类号Tu一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3—739X(2007)07一o005一04
摘要该文通过简要阐述生态建筑的概 念和表现形式,以及对托马斯·赫尔佐 格和诺曼·福斯特两位建筑大师的生态 建筑思想和作品的比较,来学习和理解 生态建筑,最后希望借助两位大师的突 出成就来引起我国建筑师对生态建筑的 重视和思考。 关键词托马斯·赫尔佐格 诺曼-福 斯特 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的表现形式 生态建筑思想 生态美学
近年来,生态建筑材料③的出现缓解了这一问题。 其主要特征首先是节约资源和能源,其次是减少环境
污染,最后是易于回收和循环利用。 通过以上的论述,对生态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
然而要进一步研究生态建筑,光靠理论阐述是不够 的,我们必须去分析一些实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 学地研究和理解生态建筑。下文通过对两位大师(托马 斯·赫尔佐格和诺曼·福斯特)的生态建筑思想和作品 的分析和比较,来更进一步地认识和研究生态建筑, 从大师的思想与实践中汲取营养,探讨生态建筑在我 国的发展与前景。
托马斯·赫尔佐格的设计不仅仅考虑一个孤立的 内部工作和外在形式,相反,他的设计扩大到对影响 建筑环境的所有方面及相互关系的塑造。另外,他十 分注重和其他各方面专业人士的紧密合作,通过对新 材料、新构件、新系统和合适的设计工具的发展给予 建筑设计活动更大的自由,并最终达到建筑与自然环 境的统一协调,以及建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国外著名建筑师的生态建筑思想及作品比较
——托马斯·赫尔佐格①&诺曼·福斯特②
ComparisOn Of oVerseas outstanding Architects’Theories and WOrks of EcOlogicaI Bu-|ding ——Thomas He亿Og&Norman FOs十er
Abstract Gene ra|Iy stating the concepf and the e×p ressiOn of ecoIogical bu}ldings and companng Thomas Herzog and NOrman FostefIs theories and works of ecoIogicaI buiIdings tO learn and acknowIedge eco JogicaI bujIdjngs,th{s artjcIe wants to st{muIate Chinese a rchitect s’ attention and consideratiOn of ecoIogicaf bu“dings by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of the twO masters. Key Words ThOmas He亿Og,Norman FO ste r, EcologicaI building, Exp ressjon form of ecologjCa bui|ding,TheO ry Of ecOlogicaI bullding.Ecological esthetic
图7c人工照明(Artmcial lighting)
图6承重结搀原理(Principle。¨。a8_bearin2 StmCIUre J
图8伦敦市政厅(city hau。fL。nd。n)
图9市政厅内部空间(Interi。r
0f space
cityh枷)
2.1建筑节能
以目前的建筑态势来看,低能耗已经成为生态建 筑的重要标志之一。较为常见的方式有太阳能、风能、 水能、地热能等无污染能源,直接或通过技术转换成 为可被建筑利用的形式,帮助建筑在采光、通风、采 暖等方面降低能耗。
4.1诺曼·福斯特的生态建筑思想
图1 1法兰克福德意志商业银行总部(Headquarter of Reich commereial bank in Frankfurt)
图12中庭(Atrium)
图1 3机械与自然通风(Mechanical and natural ventilation)
性。通过精心设计的建筑细部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 效率,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耗费,来达到对生态环境 的关注。
1 生态建筑的概念
所谓生态建筑,就是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
图1 双户住宅(Two—Familv House)
图3剖面透视(Sectional perspective)
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合理 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 其与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且适合人类的栖居。
生态建筑是将建筑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其内部各 种物质能源有序的循环使用,因而获得高效率、低能 耗、少污染的建筑环境,并与自然相平衡,以此达到 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本文对同样在生态建筑方面有突 出贡献的两位国外建筑师(托马斯·赫尔佐格&诺曼· 福斯特)进行分析和比较,希望能进一步达对生态建 筑的认识和理解。
托马斯认为,建筑师应该利用高效率的技术,因 为可以通过采用比常规做法少得多的物质材料,满足 同样的功能要求。当然,采用新技术的前提是它们必 须是正确、恰当的。他同时非常关注设计的灵活性和 建筑元素的灵活性,不仅强调建筑功能的灵活性,还 强调建筑细部的灵活性和多功能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