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绿色生态建筑案例分析 PPT

合集下载

绿色节能建筑案例PPT课件

绿色节能建筑案例PPT课件
第9页/共20页
能源设计
第10页/共20页
能源设计
1) 能源使用的总体思路 “绿色灯塔”的能源设计总体原则, 一是降低能源需求,二是尽量使用可再 生能源,三是高效使用化石能源。
2) 良好的围护结构保温性能 丹麦地处北欧,气候比较寒冷,建筑 良好的保温性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 为此,“绿色灯塔”在外墙设计,门窗选 择上花了大量的时间,这里值得一提的 是太阳热的采集和防止问题。在夏天,太 阳过热是负面的,此时我们需要太阳的 光线,却要求把太阳的热量隔绝在室第20页/共20页
而在冬天,我们在需要太阳光 线的同时,也需要太阳的热量。 因而,使用同一个传热系数的 Low-E 玻璃,不能全面解决问 题,因此,“绿色灯塔”采用 了与窗户相匹配的多种智能电 控室内外遮阳、隔热窗帘等产 品。
第11页/共20页
• 3) 太阳能集热板 近300m2 的南向屋顶面积,除了少部 分用作屋顶天窗采光外,大部分用于安 装太阳能集热板和光伏电池。项目采用 的太阳能集热板,满足了建筑本身的热 水需要,同时,夏天建筑本身使用剩余的 来自太阳的热量,将通过管道传入地下 的季节性蓄热设备,以备冬天使用
第4页/共20页
精准的采光分析
• 建筑师们在采光模拟计算上运用了威卢克斯公司最新开发的 采光模拟分析计算软件《 Daylight visualize》; • 该软件经过国际照明协会的鉴定,是一款非常精确的计算软 件,其对光照分析计算的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最大误差不超过 4.9%,平均误差仅有2.9%。
第16页/共20页
8) 能源中控系统和能耗记录系统 整个建筑分为9 个区域,均设有光 感、温感、风感、CO2 等若干个探头,对 这些区域进行监控,一旦发现有需要,例 如光照不够,温度不够,空气质量不好, 这些探头就会把信息发到中央处理中枢 的电脑上,该电脑再根据室外的气候情 况,通过自控系统,采取开关窗、启闭窗 帘、启闭电灯等措施,使用最佳策略,改 善室内气候。同时,能源的使用记录系 统,还将随时记录各个区域的供热、热 水、通风、照明等项的耗能情况,以供分 析和研究。

国内外优秀绿色建筑案例PPT课件

国内外优秀绿色建筑案例PPT课件
国 内 外 优 秀 绿色建 筑案例 PPT课件
国内外优秀绿色建筑案例
国 内 外 优 秀 绿色建 筑案例 PPT课件
绿色建筑案例
• 建筑名称:诺丁汉大学新校区 • 建造地点:英国,诺丁汉市 • 设计者:迈克•霍普金斯
模型
校区布局
国外绿色建筑案例
绿色建筑实例
国外绿色建筑案例
2. 水资源利用
霍普金斯的设计重点是1.3万平方米的线性人工湖,使其成为有机的缓 冲体。在这一水体的设计上,人工化被尽量避免,而试图营造一种人工的 自然平衡。通过对雨水的回收利用、培养水生动植物去带动水体的生态 循环等措施减少人工保养费用等。
绿色建筑实例
国外绿色建筑案例
太阳能研究所生态策略
绿色建筑实例
• 退台式体型和窗户的设计扩大了
日光的入射深度,最大可以达到 27.4m。有效地减少了不必要的 人工照明的能源消耗。
国外绿色建筑案例
绿色建筑实例
• 建筑屋顶安装了太阳能光电
板,并设置了排风口。
国外绿色建筑案例
国 内 外 优 秀 绿色建 筑案例 (ppt67 页)
室功能的变化重新布置,以减少重新调整的费用并避免材料浪 费。
国 内 外 优 秀 绿色建 筑案例 (ppt67 页)
国 内 外 优 秀 绿色建 筑案例 (ppt67 页)
绿色建筑实例
国外绿色建筑案例
• 太阳能吸热壁能充分吸收半沙漠地带的太阳热辐射,在白昼防止
室内温度的升高;夜间则缓缓释放存储的热量,以保持室内的温
国 内色建 筑案例 (ppt67 页)
绿色建筑实例
国外绿色建筑案例
• 因地制宜,全部采用本地植物作为绿化植物。
国 内 外 优 秀 绿色建 筑案例 (ppt67 页)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PPT课件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PPT课件

东立面
19
南立面有 5 个高 13m,直 径 1.4m 的喷淋塔,塔之间的 纵向平行槽是可活动的,夜间 窗户自动开启,使冷空气进入 室内, 为建筑内部空间换气通风。 喷淋塔是透明封装的水塔,它 们演示了由重力驱动的水和空 气的蒸冷却过程
南立面
20
在建筑的南立面设置了由轻质面料制造的直径为 1.4 米的“淋浴塔”。外边街道上的空气进入“淋 浴塔” 受到塔内较冷水蒸气的降温,然后进入各楼层底 部的送风管道,为室内提供凉爽的空气,受热后的 水分返回冷冻水板,经冷却后再次重复利用。数据 表明,从屋顶吸进的空气经过“淋浴塔”后温度可 以降低4 至13 摄氏度。
津巴布韦东门中心
ZIMBABWE EASTGATE CENTER
1
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 南纬18° 海拔1480M 热带草原气候 昼夜温差10°C
是非洲南部的内陆国家
为了降低造价和运行费用,开发商决定 不使用昂贵的进口空调设备。
2
白蚁从低于地下水位的土壤 深处,将阴冷的湿泥浆搬运 上来,作为冷源 同时丘体下半部分的开口将 新鲜空气捕捉进来,通过途径 众多的外围空间下沉至底部, 被湿泥浆所冷却 冷却后的空气在吸收丘体内的 热量后通过中央通道上升,高耸 的丘体变成了烟囱,起到拔风 作用,最后热空气通过丘体上半 部分的开口排出
无论外界气温如何频繁变化,白蚁丘内的温 度出奇的稳定。
干阑居
夜间,当外界温度下降、巢内需要保温时, 土丘良好的蓄热能力能够为丘体内部提供 足够的热辐射
பைடு நூலகம்
仿生蓝本——白蚁丘
3
空间仿生——通风空间组织
楼板中央设有双层风井,内层用于排出热空气,外层用于输送 冷空气。中庭下部设有天桥并种植了绿色植物,起到遮荫降温的效 果,通风系统的进风口就设于该处。 以风机抽取凉爽空气,并通过踢脚板处的风口,到达每个办公室。 被加热后的空气通过天花板的排风口被吸入中央内层排风井,并上 升进入双层通风屋顶,最后由48个烟囱排至室外。

国外绿色生态建筑案例分析

国外绿色生态建筑案例分析
第十九页,共28页。
德国商业银行总部大厦
建筑管理中控系统(BMS Control)在法兰克福商
业银行总部大厦中得到了应用,大厦的室内感光感 温系统全部采用自动化,具体到每个办公室均由一 个中心调控系统控制,室内的光照,温度,通风等 均通过自动感应器得到相应的调整,以确保办公空
间适当的光照和空气质量。
外的百叶窗结合,尽量争取了最大
的阳光,而且这些百叶窗也可以避
免眩光。
第八页,共28页。
建筑研究组织办公楼
可以看到遮阳板的具体细 节。遮阳百叶由半透明的
陶瓷材料制成,可以阻挡
直射太阳光,但会将阳光
漫射入室内,百叶的角度 可以自动控制,也可以由
办公室的使用者人工调节。
南侧外墙局部仰视
第九页,共28页。
第二十六页,共28页。
小结
从以上案例分析后发现,我国绿色建筑处于世界绿色发展 中上等水平,并且正在快建筑速发展;
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技术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可以从本质上
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及减少能耗;
第二十七页,共28页。
第二十八页,共28页。
置了多个空中花园。这些空中花园分布在三个
方向、不同标高上,成为“烟囱”的进、出风
口,有效地组织了办公空间自然通风。
第十八页,共28页。
德国商业银行总部大厦
“绿色”技术 采用不同外墙开口,结合架空地板,加上风扇,吸音材料,过滤材料
等简单材料与设施措施,形成能满足多功能的“可吸收外墙”从而使 室内外空气,水分通过墙体上的穿孔得到交换,在平衡和调节温湿度 的同时,过滤灰尘减少噪音
它可以阻挡阳光的直射,寒冷季节又可以反射更多
的阳光到室内。
内部通风示意图
第二十页,共28页。

国内外经典绿色建筑ppt课件

国内外经典绿色建筑ppt课件
15
太阳能电站实景图
自动光伏清洁系统通过 一整套程序化控制系统, 每天定时清洁电池板上 的灰尘,记录发电量, 分析自动清洁系统对提 高发电量的数据,积累 经验。
清洁系统 原理图
16
系统
在万科中心,不同的区域采用灵活的照明方式,配合节 能型光源及灯具的使用,照明能耗比同等规模同类建筑 减少30%左右,并且有些区域的灯可以根据环境光线的源利用和可更新能源的利用
建筑主体立面上的遮阳系 统,按照太阳的不同照射 角度,整个建筑的外立面 遮阳体系分为全玻璃幕墙、 水平固定遮阳、垂直固定 遮阳和电动遮阳四种。遮 阳百叶按照竹叶的形象设 计为曲面穿孔铝板,在保 证室内光线和温度的前提 条件下,结合不同幕墙系 统丰富着建筑的立面肌理, 同时也给室内带来不同的 阴影效果。
三是绿色建筑的标识不明确,人人都可以滥用, “绿色建筑”也就成为了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提高 房价的欺骗性概念。
24
如何推广绿色建筑: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宣传。“绿色建筑”的“绿色” 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指建 筑对环境无害,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在不破坏环境基 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 二是加强管理,确保节能建筑工程质量 。 三是确定核心,完善相关技术标准。
21
二是建筑占地面 积6万平方米,除 8个支撑主体交通 核外,整体悬空。 底部架空9至15米, 为局部微气候的 形成提供条件, 为广大市民及游 客营造一个开放、 宜人的休闲、游 园场所。
22
三是项目采用了节电、节水、 节材和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 等一系列最先进技术,在外墙 百叶系统(镂空铝板,角度全 方位自动调节技术)、空调系 统(采用蓄冰制冷,雨水、中 水作为冷却水,地板送风技 术)、室内照明系统的节能方 面实现了较同等面积的普通建 筑节能65%的目标

国内外经典绿色建筑ppt课件

国内外经典绿色建筑ppt课件
、室内环境质量
吸烟室以及配套的排烟系统,保证室内的环境具有良好 的空气素质。办公室的通风量亦增加了30%,保证室内 空气的清新。室内装修则严格选用低放射物质包括:低 VOC的密封剂、粘结剂、地毯等物质。
20
一是采用了绿色、 可持续发展设计理 念,最大限度地减 低了建筑成本、使 用能耗,最大限度 地增加了地面绿化 面积以及建筑对光、 风、热、水等自然 资源的充分利用。
17
自然通风和采光
建筑进深控 制在20米以 内,开窗率 高达30%, 保证了自然 通风、采光 及形成对流。
18
俯视景观园林中一方池水的中央是一个下凹的空间,其 中没有注水,这是为万科中心地下空间的采光而设计, 万科中心地下约4万平方米建筑。
19
空调系统
空调出风口都是在地板上(冷空气较重,是下沉的,冷 空气从地下吹,可以节约能量)。另外,万科中心采用 了冰蓄冷系统,夜间是用电低谷期,电价较低,这是用 电制冷制冰,并储蓄起来,白天把储存的冷量释放出来。 利用峰谷电价差节省运行费用,每年省电可达34万元。
5
、独特的建筑结构
万科中心采用成品斜拉索结构,最 大连体跨度50m,悬挑25m,建筑底 部架空9至15米。空中的120根悬拉 索共悬挂有总计8万吨左右的重量, 如果采用传统的混凝土大梁或钢桁 架的结构形式其最终的效果会相对 比较笨重,难以产生像现在看到的 这种轻盈的具有漂浮感的效果。这 是一种在建筑结构形式上的大胆创 新,整体应用,在全世界范围也是 唯一的。
23
当前绿色建筑存在的三大误区:
一是绿色并不等于高价和高成本。人们误以为绿 色建筑就是高档建筑,但部分由石膏和透气的秸 秆组合而成的建筑,造价只有800元/平方米。一 旦应用了这些技术和设备后,投资回报率是很高 的。

绿色建筑经典案例.ppt

绿色建筑经典案例.ppt
在赫尔佐格的作品中,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利用和组织自然通风, 另一方面也把机械通风作为必要的补充,进而满足室内舒适度的要 求。这里重点分析其组织自然通风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一般建筑 的通风,大厅型空间的通风,高层建筑的通风。
(1)一般建筑的通风

小体量建筑的自然通风往往采取直接利用外窗进行空气交换的方式。同时,
4.7m高度吹进,冷空气缓慢下降后逐渐升温后再从高起的屋顶排出。气流缓
慢下降后又上升的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回收室内上升空气的余热,还减少了
对工作区使用者的影响,也使大空间内气流尽量均匀。
汉诺威26号大
厅通风示意图→
文丘里效应(气流从开阔高出通风口处进入 狭窄渠道后速度骤然增加的现象)而极大促 进室内空气流出。
双户住宅(应用TWD外墙板材)→
❖ 另一种是“双层立面”构造(Double Skin), 即两层立面,中间形成空腔的形式。这种界面形 式具有保温、隔热、通风、隔声、遮阳等综合的 生态效应。双层立面中间空腔作为环绕主要空间 的走廊,外层界面内侧的遮阳百叶避免过多太阳 辐射,上下贯通的连续外层界面的腔体内,由于 “烟囱效应” 形成良好的自然通风系统,中间空气 间层能有效保持主要空间热稳定而大量节省能源。 在夏天,双层立面顶部的带形天窗可以开启,使 空气可以从屋顶上方排出;在冬季,废空气被抽 至双层立面之间,再由地面管道引导至热回收设 备中。自然通风系统保证了空气循环,减少了机 械通风的运行。另外,由屋顶太阳能光电池供电 的风扇强化了通风作用。可见,“双层立面”可用 于不同规模的建筑中,都能发挥良好的生态效应。
建筑界面的效应
(1)建筑的外界面
在他的作品中,建筑外界面表现 为一种选择透过的“膜效应”特 征。
❖ 一种是根据北极熊皮肤 的特征而发明的TWD外墙板 材。这是一种半透明的黑色 板材上有透光保温材料的构 件,其特征是大量吸收太阳 辐射热并存储后缓慢释放到 室内空间。在双户住宅和青 年教育中心客房等项目具有 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建筑设计的案例之四
德国商业银行总部大厦 具有“生态之塔”、“带有空中花园能量搅拌 器”的美称。49层高的塔楼采用弧线围成的 三角形平面,三个核(由电梯间和卫生间组成) 构成的三个巨型柱布置在三个角上,巨型柱之 间架设空腹拱梁,形成三条无柱办公空间,其 间围合出的三角形中庭,如同一个大烟囱。为 了发挥其烟囱效应,组织好办公空间的自然通 风,经风洞试验后,在三条办公空间中分别设 置了多个空中花园。这些空中花园分布在三个
[建筑规模]:建筑面积2024平米 [获奖情况]:英国绿色建筑优秀奖 [建筑功能]:办公室、会议室
建筑研究组织办公楼
该建筑办公室的层高3.7m,比起普 通办公室来高出很多。这样较高的 层高保证了自然光照明的需要,在 上班时间,95%以上的室内能够有 足够的自然光照明。大窗和南侧室 外的百叶窗结合,尽量争取了最大 的阳光,而且这些百叶窗也可以避 免眩光。
森斯伯瑞英国大型连锁超市
Bergey 50-XL型风力发电机可减少 5%的超市耗能量。这是风力蜗轮在 商业上的首次应用。
小结 从以上案例分析后发现,我国绿色建筑处于世界绿色发展 中上等水平,并且正在快建筑速发展;
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技术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可以从本质上 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及减少能耗;
绿色建筑研究由建筑个体、单纯技术上升到体系层面,由 建筑设计扩展到环境评估、区域规划等多种领域,形成了 整体性、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都体现了“四节”和环境保障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并将其 贯穿到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的全寿命周期的 各个环节中 。
绿色建筑设计的案例之一
巴克雷卡德总部
巴克雷卡德总部是英国当代低能耗办公大楼的典范,在英国建 筑研究中心环境评价方法(BREEAM)评估中获得了“优秀”等 级。
绿色建筑设计的案例之五
墨尔本政府办公楼(CH2) CH2 总建筑面12536m2 ,包括 1995m2 建筑面积的地下室、 500m2 净使用面积的一层零售业 、1064m2建筑面积的标准层,有 80 个自行车车位、9个骑车人淋 浴室、20 个停车场地、1 个残疾 人专用停车场地。停车场可根据 需要转变为办公场所或作其它用 途。
建筑研究组织办公楼 纵剖面及自然通风示意图
建筑研究组织办公楼 楼板下部细节
建筑研究组织办公楼
夏天自然通风示意图
夏天通风塔通风示意图
绿色建筑设计的案例之三
吉巴欧文化中心
吉巴欧文化中心位于南太平洋中心的 一个美丽的小岛,距澳大利亚昆士兰东岸 1500公里处。该建筑通过巧妙的设计 使绿色生态技术与当地文化相结合结合, 通过双层皮系统实现了被动通风,其设计 者伦佐·皮亚诺也因此获得了当年的普利兹 建筑奖。 [建筑规模]:建筑面积2024平米
国外绿色生态建筑 设计案例
国外绿色建筑发展
绿色建筑的提出
1992年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 发展大会”,与会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由此渐成 一个兼顾环境关注与舒适健康的研究体系, 并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践推广,成为当今 世界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
国外绿色建筑特点
国外绿色建筑特点
该项目较大限度的利用了自然通风和采光,采用多种遮阳方式, 并利用了建筑旁边湖水和树林的冷量来降低室内温度。 2008-11-4
绿色建筑设计的案例之二
建筑研究组织办公楼(BRE,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这座未来办公楼坐落于瓦特福德(Watford)市郊的建筑研究所 (BRE)。该区域地处英国南部,气候温和,受噪音和空气污染影 响的程度也最轻。该建筑采用被动建筑设计,结合先进的节能技术, 是一较为成功的绿色生态建筑。
吉巴欧文化中心
双层皮与被动通风设计 为了在建筑物内部形成被动式通风,
皮亚诺设计了双层皮系统。建筑的外 皮分两层,分别由外部弯曲的肋板和 内层垂直的肋板构成。这两排肋板都 由胶合板制成。
这双层皮系统能让空气在两层肋板
吉巴欧文化中心
当有微风的时候,天窗打开以促进通 风。而当风力变强时,天窗关闭。由于当 地的气候非常炎热,双层的屋顶系统收到 了良好的效果。外层屋顶上方达到50℃时, 内层屋顶上方只有大约30 ℃ 。两层屋顶 之间的空气层有助于减缓室内温度上升的 时间。
墨尔本政府办公楼
通风空调体系 亮点介绍 采光照明系统 雨水收集系统
绿色建筑设计的案例之六
森斯伯瑞英国大型连锁超市 2005年7月20日森斯伯瑞开设了一家基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科技为理 念的大型超市。
森斯伯瑞英国大型连锁超市
森斯伯瑞英国大型连锁超市
超市有一个净滤池,被周围的灌木、草地 和石头包围,它可以使径流水在存放到沼
德国商业银行总部大厦
“绿色”技术 采用不同外墙开口,结合架空地板,加上风扇,吸音材料,过滤材料 等简单材料与设施措施,形成能满足多功能的“可吸收外墙”从而使 室内外空气,水分通过墙体上的穿孔得到交换,在平衡和调节温湿度 的同时,过滤灰尘减少噪音
德国商业银行总部大厦
建筑管理中控系统(BMS Control)在法兰克福商 业银行总部大厦中得到了应用,大厦的室内感光感 温系统全部采用自动化,具体到每个办公室均由一 个中心调控系统控制,室内的光照,温度,通风等 均通过自动感应器得到相应的调整,以确保办公空 间适当的光照和空气质量。 建筑外皮双层设计手法同样增加了该高层建筑的绿 色性,外层是固定的单层玻璃,而内层是可调节的 双层Low-E中空玻璃,两层之间是165毫米厚的中
建筑研究组织办公楼
可以看到遮阳板的具体细 节。遮阳百叶由半透明的 陶瓷材料制成,可以阻挡 直太阳光,但会将阳光 漫射入室内,百叶的角度 可以自动控制,也可以由 办公室的使用者人工调节。
建筑研究组织办公楼
建筑研究组织办公楼
南侧立面上有五个高耸的风塔,每个风 塔直径1.2米,高度4.5米,并装有玻璃 益于采光,通风口有低速风扇,可以在 炎热或无风时帮助通风;在气温适中时, 可以直接打开窗户通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