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五层学生宿舍楼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
学生宿舍楼结构设计计算书

第一章建筑设计§1.1 平面设计根据题目所给条件:采用双跨钢排架结构,跨度18米,长90 米。
参照工程应用实例,厂房平面布臵为双跨矩形平面。
其柱网采用9m×18m,除两端部柱中心线内偏横向定位轴线300mm 外,其余均与横向定位轴线重合;纵向定位轴线与柱外缘重合(详见施工图)。
抗风柱距取6m。
§1.2 剖面设计厂房高度的确定厂房高度指室内地面至柱顶(或倾斜屋盖最低点或下沉式屋架下弦底面)的距离,在设计时,将室内地面的标高定为土0.000,柱顶标高、吊车轨道标高等均是相对于室内地面标高而言的.柱顶标高的确定:对有吊车厂房时柱顶标高 H=H1+H2轨顶标高H1=h1+h2+h3+h4+h5轨顶至柱顶高度H2=h6+h7h1: 需跨越最大设备高度;h2: 起吊物与跨越物间的安全距离,一般为400-500mm;h3: 起吊物最大物件高度;h4: 吊索最小高度,根据起吊物件的大小和起吊方式决定,一般>1m;h5: 吊钩到轨顶面的距离,由吊车规格表中查得;h6: 轨顶至吊车顶面的距离, 由吊车规格表中查得;h7;小车顶面至屋架下弦底面之间的安全距离,应考虑到屋架的挠度,厂房可能不均匀沉陷等因素,一般取300-400mm;根据本设计的起重机的整体外型尺寸:12.17m*2.5m*3.43m(长、宽、高) 取h1=3500mm,h2=500mm,h3=2000mm,h4=1200mm,h5=1800即H1=h1+h2+h3+h4+h5=3500+500+2000+1200+1800=9000mm取 h6=2732,h7=400,即H2=h6+h7=2732+400=3132mm,则H=H1+H2=9000+3132=12132mm根据<<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的规定,柱顶标高H应为300mm的倍数,轨顶的标志高度H1常常取600mm的倍数,则综合上述计算及此条规定,H1=9000mm符合是600的倍数,H2取3300,即H=H1+H2=9000+3300=12300mm=12.3m所以厂房的高度为12.3m(H1=9m,H2=3.3m)厂房标高详见施工平面图。
学生宿舍楼建筑与结构设计 计算书

******学生宿舍楼建筑与结构设计中文摘要这份毕业设计主要包括建筑设计部分和结构设计部分,建筑设计部分主要包括了建筑物平面、立面、剖面、房间布置、各节点详图、各部位做法等方面;结构设计方面包括了基础设计、结构的布置、结构部件的配筋(具体包括梁板设计、楼梯间计算、抗震计算、内力组合、框架配筋、基础设计等方面)。
该设计历时10周,运用了大学期间所学各科知识,如房屋建筑学、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地基基础与土力学等诸多书籍。
在参考文献方面主要以现行规范为依据进行设计,力求做到理论与现实相结合。
该设计建筑物采用“一”字型,外观线条均匀流畅,不拖泥带水。
关键词: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基础设计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ent Dormitory Building and Structure DesignABSTRACTThis graduation design are included the part of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structural design. construction design are mainly included the building plane, elevation, section, the arrangement of rooms, each node map, each part way; structure design are included a base design, structural layout, structural member reinforced (including design, beam and plate the staircase, seismic calculation, calculation of internal force combination, reinforced frame, foundation design etc.). This design lasted 10 weeks, with the University during various knowledge, such as building architecture, mechanics,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foundation and soil mechanics and many other books. In the reference mainly to current standard as the basis for the design, and strive to achieve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reality. The design of the buildings with"一" shape, the appearance of lines is uniform and smooth, do not do things sloppily.KEY WORDS:Architectural design, structural design, foundation design目录中文摘要 (1)英文摘要 (2)前言 (8)第1章建筑设计 (9)1.1建筑平面设计 (9)1.1.1 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 (9)1.1.2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 (10)1.1.3交通联系空间的设计 (10)1.1.4门的设计 (11)1.1.5窗的设计 (12)1.2建筑立面设计 (12)1.3建筑剖面设计 (12)1.3.1房间的剖面形状 (13)1.3.2房间的各部分高度 (13)1.3.3建筑层数及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利用 (14)第2章建筑构造设计 (14)2.1 屋面设计 (14)2.1.1 屋面排水方式 (14)2.1.2 屋面排水组织 (14)2.1.3 屋面防水 (14)2.2 墙体设计 (14)2.2.1 墙身构造 (14)2.2.2 墙面装修 (15)2.3 楼地面构造 (16)2.4门窗构造 (16)2.5散水做法 (17)2.6楼梯构造 (17)第二部分结构计算 (18)第1章结构计算参考值 (18)1.1 结构计算中所用到的材料自重 (18)1.2 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18)1.3 结构计算中系数取值 (18)第2章自选构件计算 (19)2.1 现浇板计算 (19)2.1.1 板厚 (19)2.1.2 荷载计算(取1m板宽为计算单元) (19)2.1.3 内力计算 (20)2.1.4 截面配筋计算 (20)第3章楼梯计算 (22)3.1 材料 (22)3.2 楼梯板的计算 (22)3.2.1 确定板厚 (22)3.2.2 荷载计算(取1m板宽为计算单元) (22)3.2.3 内力计算 (23)3.2.4 截面配筋计算 (23)3.3 平台板的计算 (23)3.3.1 荷载计算 (24)3.3.2 内力计算 (24)3.3.3 截面配筋计算 (24)3.4 平台梁的计算 (25)3.4.1 尺寸确定 (25)3.4.2 荷载计算 (25)3.4.3 内力计算 (25)3.4.4 截面配筋计算 (25)第4章框架计算 (27)4.1 设计基本资料 (27)4.2 框架计算简图 (28)4.2.1 确定框架的计算简图 (28)4.2.2 确定梁柱的截面尺寸 (28)4.2.3 计算梁柱的线刚度 (30)4.3 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31)4.3.1 屋面恒荷载 (31)4.3.2 楼面恒荷载 (32)4.3.3 梁端集中力计算 (33)4.3.4 恒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 (38)4.3.5 计算梁端剪力、柱端剪力 (42)4.3.6 计算柱的轴力 (46)4.4 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50)4.4.1 活荷载计算 (50)4.4.2 活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 (52)4.4.3 计算梁端剪力、柱端剪力 (55)4.4.4 计算柱的轴力 (59)4.5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62)4.5.1 基本数据计算 (62)4.5.2 计算框架各节点上风荷载标准值 (62)4.5.3 计算各个楼层以上所有风荷载的标准值 (63)4.5.4 计算各柱的剪力值 (63)4.5.5 计算各柱的反弯点高度 (65)4.5.6 风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 (66)4.5.7 风荷载作用下的剪力计算 (70)4.5.8 风荷载作用下的轴力计算 (73)4.5.9 绘内力图 (74)4.6 多层框架结构抗震设计 (77)4.6.1 主要参数 (77)4.6.2 荷载计算 (77)4.6.3梁、柱刚度计算 (79)4.6.4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及荷载汇总 (81)4.7 横向自振周期计算 (85)4.7.1 横向框架结构顶点假想位移计算 (85)4.7.2 横向框架自震周期计算 (86)4.7.3 横向地震作用计算 (86)4.7.4 转化为一榀框架结构内力分析 (88)4.7.5 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下弯矩计算 (89)4.7.6 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下剪力计算 (92)4.7.7 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下轴力计算 (95)4.7.8 绘内力图 (96)第5章框架内力组合及配筋计算 (99)5.1荷载组合及配筋计算考虑情况 (99)5.2控制截面及最不利内力组合 (99)5.3材料 (99)5.4框架梁的配筋计算 (99)5.4.1 梁端内力组合表 (100)5.4.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00)5.4.3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101)5.5框架柱的配筋计算 (101)5.5.1 柱端内力组合 (101)5.5.2 柱配筋计算 (101)第6章基础计算 (103)6.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深度、宽度修正 (103)6.2基础J-1的设计 (103)6.2.1基础J-1的截面尺寸 (103)6.2.2柱与基础J-1交接处的冲切承载力验算 (104)6.2.3基础板底(J-1)配筋计算 (104)6.3 基础J-2的设计 (105)6.3.1 基础J-2的截面尺寸 (105)6.3.2 柱与基础J-2交接处的冲切承载力验算 (106)6.3.3 基础板底(J-2)配筋计算 (107)总结 (1088)谢辞 (1119)参考文献 (109)附表 (111)外文资料翻译 (120)前言本工程为******学生宿舍楼。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_计算书(著名高校经典版)-799849862

结构设计计算说明书第一章 工程概况该建筑为陕西陕焦化工有限公司招待所,地址位于渭南市富平县。
该建筑结构类型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构。
建筑场地范围大约54米³18米;建筑面积:约为4800平方米。
层数:5层;拟建场地的场地类别为Ⅱ类;基本风压:0.35 kN/m²;基本雪压:0.20 kN/m²。
结构的使用环境类别为一类,雨篷等外露构件为二b类。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 设计特征周期T g=0.35s, 阻尼比为0.05。
第二章 结构布置根据该房屋的使用功能及建筑设计的要求,进行了建筑平面、立面及剖面设计,填充墙采用240mm厚的混凝土心砖砌筑,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厚度取100mm。
该建筑为招待所,房间布局较为整齐规则,所以采用横向框架承重方案,四柱三跨不等跨的形式。
柱网布置形式详见建筑平面图。
平面详图结构简图2.1 梁截面尺寸估算2.2 柱截面尺寸估算n为验算截面以上楼层层数,g为折算在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框架结构近似取15 kN/m²,F为简支状态计算的柱的负荷面,β为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轴压力增大系数。
由设计要求得,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房屋高度不超过30m,丙类建筑,该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三级。
抗震等级为三级的框架结构轴压比限值 [μn]=0.9。
根据上述结果,并综合考虑其它因素,本设计柱截面尺寸取值如下2.3 基础尺寸估算第三章 框架侧移刚度3.1 横向框架梁侧移刚度3.2 横向框架柱侧移刚度0.760.751~5层楼面4.2 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D 1/∑D 2=>0.7,该框架为规则框架。
第四章 重力荷载计算4.1 屋面及楼面永久荷载标准值屋面(不上人)∑D 1/∑D 2=>0.7,该框架为规则框架。
3.3 纵向框架梁侧移刚度3.4 纵向框架柱侧移刚度3.4.1 中框架柱侧移刚度3.4.2 边框架柱侧移刚度3.2.1 中框架柱侧移刚度3.2.2 边框架柱侧移刚度恒载5层2~4层1层4.4 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 墙体为240mm厚粘土空心砖,外墙面贴瓷砖0.5kN/m²内墙面为20厚抹灰,内墙体为240mm厚粘土空心砖,两侧均为20厚抹灰。
框架结构宿舍楼毕业设计手算计算书

摘要本设计主要是根据当地的原始资料,以及使用要求进行了结构荷载计算,抗震计算以及稳定性验算,楼板的配筋设计。
通过手算和电算两个部分进行设计。
首先确定出框架布局,估算构建尺寸;然后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接着按照按底部剪力法验算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最大层间位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同时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并画出内力图;最后计算竖向荷载的结构内力,选取最安全的组合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
该设计空间布局比较灵活,空间开阔,符合宿舍楼的设计理念,有文献建议在8度设防区,对于一般民用建筑,纯框架建筑层数不宜超过5层,总高度不宜超过20m,基本符合要求。
安全措施齐全,紧急疏散通道畅通。
采用新型装饰材料,灯光全部使用节能灯具。
并使用PKPM和CAD进行结构设计和建筑制图。
关键词: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ABSTRACTThis design is mainly based on local raw materials, and requirements for load calculation of the structure, seismic and stability checking, slab reinforcement design. Design of the two parts through by computer and by hand. First, determine the framework of the layout and the building size estimates. Then, calculate the representative value of the gravity loads. The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by checking the level of the bottom shear under seismic load is the maximum story drift compliance. Also calculated the structure under horizontal load internal forces and draw the internal force diagram. Finally, calculate internal forces of the structure under the vertical load, select the most secure combination of results to calculate the reinforcement and draw the construction drawings..The layout of the design space more flexible, open space, in line with dormotiry building design concept, the literature recommends 8 degrees in the maximum security area, for general civil, pure frame construction not more than 5 layers, with a total height of not more than 20m, the basic compliance requirements. Complete safety measures, emergency evacuation routes open. With new decorative materials, lighting lamps all use energy. And use PKPM and structural CAD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drawings.Key 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work;Structural design ;目录引言 (4)第一章建筑说明 (5)1.1概述 (5)1.2、工程环境 (5)第二章结构设计部分 (6)2.1、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 (6)2.2、框架板、梁、柱截面尺寸的确定 (6)第三章荷载统计 (7)3.1、恒荷载计算 (7)3.2、楼面活荷载计算 (10)3.3、重力荷载代表值 (11)第四章横向框架的水平地震作用和水平位移 (14)4.1、刚度计算 (14)4.2、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计算 (16)4.3、横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17)4.4、横向框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18)第五章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24)5.1、计算单元的选择确定: (24)5.2、恒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24)5.3、活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34)第六章内力组合 (41)6.1、框架梁的内力组合: (41)6.2、框架柱的内力组合: (47)第七章截面设计 (52)7.1、框架梁: (52)7.2、框架柱: (56)7.3、板: (62)7.4、楼梯: (65)第八章 PKPM计算书 (69)8.1、结构设计总信息 (69)8.2、SATWE位移输出文件(所有位移的单位为毫米) (76)8.3、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 (78)总结 (88)致谢 (88)主要参考文献: (89)引言毕业设计是在校完成本科学习的最后一个实践环节,它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将大学所学的全部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知识融汇贯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并具体地分析和解决一个实际工程问题。
五层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土木工程】

(1)框架梁: 横向框架梁,最大跨度 L=8.1m, h=(1/8~1/12)L=1000mm~675mm,取 h=800mm b=(1/2~1/3)h=400mm~266mm,取 b=300mm 纵向框架梁,最大跨度 L=5.4m, h=(1/12~1/13)L=450mm~415mm,取 h=600mm b=(1/2~1/3) h=300mm~200mm,取 b=250mm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1.建设项目名称:辅助教学楼 本工程建筑功能为公共建筑,使用年限为 50 年;建筑平面的横轴轴距 为 8.1m,纵轴轴距为 5.4m 和 4.5m;内、外墙体材料为陶粒混凝土空 心砌块,外墙装修使用乳白色涂料仿石材外墙涂料,内墙装修喷涂乳胶 漆,教室内地面房间采用水磨石地面,教室房间墙面主要采用石棉吸音 板,门窗采用塑钢窗和装饰木门。全楼设楼梯两部。
沿 Lx 方向的支座弯矩 Mx'
-6-
Mx' =0.05610×(1.20× 4.1+1.40× 2.0)× 4.22 = 7.73kN·M Asx'= 265.06mm2,实配 8@200 (As = 279.mm2) ρmin = 0.215% , ρ = 0.233%
沿 Ly 方向的支座弯矩 My' My' =0.06765×(1.20× 4.1+1.40× 2.0)× 4.22 = 9.32kN·M Asy'= 321.57mm2,实配 8@150 (As = 335.mm2) ρmin = 0.215% , ρ = 0.279%
(2)框架柱: 初定边柱尺寸 400mm×600mm,中柱 500mm×500mm 角柱 500mm×600mm,一至五层框架柱混凝土强度等 C30。
宿舍楼毕业设计计算书内容

第1章前言这次设计的是秦皇岛XXX学宿舍楼,其设计以周围的环境为基础,主要着重于经济实用,并追求舒适与协调,并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
在结构设计上力求结构合理并建造方便的原则,从经济方面考虑并做到结构设计安全的要求。
这次设计主要是平面、立面、剖面和结构设计,其他水、暖、电等未做设计说明。
在设计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问题,希望老师提出批评并给予指导。
第2章建筑设计说明1. 本工程系根据XXX大学建筑工程系要求方案进行设计的。
2. 工程名称为XXX大学宿舍楼,位于秦皇岛东北大学校内,总建筑面积3. 程±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27m,建筑总高17.45m,五层,。
4. 特殊说明,图纸中尺寸标注均以mm计。
施工中以图纸标注为准,不得量取图纸。
5. 与施工员在施工前须仔细阅读施工说明及施工图及施工图,准确掌握图纸并了解图纸及工程的各部分关系。
6. 施工人员发现问题应及时报知项目管理人员,不得私自更改7 墙体:本工程采用砖混结构。
墙体采用MU10粘土砖,M5混合砂浆砌筑。
a.外墙370mm,内墙240mm。
b.墙体防潮层位于标高-0.060m处,防潮层采用20mm防水砂浆(1:3水泥砂浆加5%放水剂)。
c.及砖墙上,穿墙管线之预留孔在穿线安装完毕后,用C15细石混凝土填实。
d.砖墙的门窗洞口或较大得预留洞,洞顶标高与圈梁标高重合时以圈梁代替过梁,否则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过梁,详见过梁表。
e.女儿墙身压顶采用C15混凝土,顶面向内取2%坡度详见墙体大样。
8 外装修:a.外墙面采用水刷石墙面,详见立面图。
b.墙裙:为红色釉面砖,其高度与首层窗台平齐。
c.散水:宽度为900mm,每5m左右留缝缝宽10mm。
沥青沙子嵌见墙体样)。
9 门窗:详见施工图。
a.门窗立樘:外门窗除注明外一律立樘与墙厚居中。
内门一般立樘与开启方向向平。
门垛尺寸详见图中标注。
b.窗一律采用塑钢窗,房间门为夹板门,出入门为双开门。
10 室内装修详见房间用料表。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框架结构在建筑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框架结构的设计是建筑师和工程师们在进行毕业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就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将阐述框架结构的定义和作用。
框架结构是指由多个构件(如梁、柱、框架等)组成的建筑结构。
它的作用是承担和传递荷载,使建筑物具有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毕业设计中,框架结构的设计是建筑师和工程师们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部分:框架结构的设计原则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框架结构的设计原则。
首先,框架结构的设计应该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功能需求。
其次,框架结构的设计应该考虑建筑物的荷载和力学性能。
最后,框架结构的设计应该满足建筑物的美学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三部分:框架结构的计算方法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框架结构的计算方法。
框架结构的计算主要包括静力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两个方面。
静力学分析是指计算框架结构在静力平衡条件下的受力情况,以及各构件的尺寸和截面形状。
动力学分析是指计算框架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情况,以及结构的振动特性和响应。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通过一个案例来分析框架结构的设计和计算。
我们选择一个多层建筑物作为案例,通过静力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来计算框架结构的受力情况和振动特性。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框架结构的设计和计算方法。
第五部分:结论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的内容和重点。
框架结构的设计是建筑师和工程师们在进行毕业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框架结构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为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提供指导和帮助。
总之,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是建筑师和工程师们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对框架结构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框架结构的设计和计算。
结构设计计算书

结构设计计算书结构设计计算书<⼀>设计资料:(1)某五层砖混结构学⽣宿舍,屋盖楼盖采⽤现浇混凝⼟,墙体采⽤Mu10普通烧结砖砌块和Mb7.5砂浆砌筑。
建筑⾯积为3000㎡左右,防⽕等级为⼆级,地基承载⼒为120KN/㎡,属于Ⅱ类场地⼟,最⼤冻结深度为0.7m ,地震设计烈度为6度。
施⼯质量控制等级为B 级,该地区基本风压为0.45kpa ,窗洞尺⼨为1800㎜*2100㎜,门洞尺⼨为1000㎜*2400㎜.(2)屋⾯构造做法:35㎜厚配筋细⽯混凝⼟板顺⽔⽅向砌120㎜厚135㎜⾼条砖三毡四油沥青防⽔卷材,洒绿⾖沙 40㎜厚防⽔珍珠岩20㎜厚1:2.5⽔泥砂浆找平层 100㎜厚现浇混凝⼟板 15㎜厚板底抹灰(3)楼⾯构造层做法: 30㎜厚⽩⾊地板砖 20㎜厚⽔泥砂浆找平 100㎜厚现浇混凝⼟板 15㎜厚板底抹灰<⼆>确定房屋静⼒计算⽅案:恒墙最⼤间距S=3.3M<3.2M (查砌体结构表6.2)恒墙长度15.44M>H/2=8.7M (为恒墙总⾼度,为17.4M )恒墙厚度240㎜>180㎜恒墙洞⼝⽔平截⾯⾯积不超过恒墙截⾯⾯积的50%以上各条件均满⾜刚性⽅案的要求,故宿舍楼可按刚性⽅案设计。
<三>墙体⾼厚⽐验算:(1)外纵墙最⼤间距S=3.6M (外纵墙窗洞对墙体的削弱较内纵墙门洞对墙体削弱多,故纵墙仅对外纵墙进⾏验算)底层⾼H=3.3+0.9+0.6=4.8m (取⾄基础顶⾯),取恒墙间距较⼤的⼀段外纵墙进⾏⾼厚⽐验算。
S=3.6m墙体砂浆强度等级为Mb7.5,查砌体结构表5.2得【β】=26 由于外纵墙为承重墙,故U 1=1.0 由于外纵墙开有窗洞,故s 2b 1.8U =10.4=10.4=0.8s 3.6-?-? 按公式验算⾼厚⽐[]0122160===9=1.00.826=20.8h 240βµµβH满⾜要求.(1)内恒墙⾼厚⽐验算纵墙间距S=5.5m H=4.8m 查表可知:0=0.4S+0.2H=0.4 5.5+0.2 4.8=3.16m H ?? 内恒墙为承重墙,没有洞⼝,12==1.0µµ[]0123160===13.17=1.0 1.026=26h 240βµµβH 荷载计算(1)屋⾯恒荷载标准值:35mm 厚配筋⽯混凝⼟板:3a 24KN/m 0.035m=0.84KP ? 顺⽔⽅向砌120mm 厚135mm ⾼条砖:3a 0.1219KN/m 0.135m =0.62KP 0.5三毡四油沥青防⽔卷材,铺洒绿⾖沙: a 0.4KP 40mm 厚防⽔珍珠岩:3a 4KN/m 0.04m= 0.16KP ?20mm 厚1:2.5⽔泥砂浆找平层: 3a 20KN/m 0.02m= 0.4KP ? 100mm 厚混凝⼟板:3a 25KN/m 0.1m= 2.5KP ? 15mm 厚板底抹灰:3a 16KN/m 0.015m= 0.24KP ? 屋⾯恒载标准值总计:a 5.16KP(2)不上⼈屋⾯活荷载标准值:a 0.5KP (3)楼⾯恒载标准值:30mm 厚普通⽩⾊地板砖⾯层:3a 0.65KN/m 0.03m=0.02KP ? 20mm 厚⽔泥砂浆找平层:3a 20KN/m 0.02m=0.4KP ?100mm 厚现浇混凝⼟板:3a 25KN/m 0.1m= 2.5KP ? 15mm 厚板底抹灰:3a 16KN/m 0.015m= 0.24KP ? 楼⾯恒载标准值总计:a 3.16KP(4)楼⾯活荷载标准值:a 2.0KP (5)梁⾃重(包括15mm 厚粉刷):()0.20.525+0.01520.5+0.220=2.86KN/m(6)墙体⾃重及窗户⾃重:双⾯粉刷240mm 厚砖墙⾃重标准值:25.3KN/m 窗户⾃重标准值:20.3KN/m<五>纵墙承载⼒验算:本学⽣宿舍楼符合《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可以不考虑风荷载的影响,仅考虑竖向荷载的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设计题目河南工程学院20号宿舍楼姓名专业土木工程学号指导教师郑州科技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二○一六年五月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II)前言............................................................. I V 1建筑设计说明.. (1)1.1工程概况 (1)1.2设计构思 (1)1.2.1设计依据 (1)1.2.2建筑标准 (1)1.2.3平面组合 (2)1.2.4疏散组织 (2)1.3墙体设计 (2)1.4门窗设计 (2)1.5地面做法 (2)1.6顶棚做法 (3)1.7屋面做法 (3)2结构设计说明 (4)2.1设计基础资料 (4)2.1.1气象条件 (4)2.1.2工程地质条件 (4)2.1.3地震作用 (4)2.2结构方案的选择 (4)2.2.1承重体系 (4)2.2.2施工方案 (4)2.2.3柱网尺寸 (5)2.2.4梁的截面尺寸 (5)2.2.5板的截面尺寸 (5)2.2.6柱的截面尺寸 (5)2.2.7基础类型 (6)2.2.8抗震缝设置 (6)3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及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7)3.1荷载计算 (7)3.1.1上人屋面恒载 (7)3.1.2楼面和楼梯休息平台恒载 (7)3.1.3卫生间,洗衣间和宿舍晾衣室楼板恒载 (7)3.1.4竖直投影下,每平米梯段恒载 (8)3.1.5首层构件自重计算 (8)3.1.6中间层构件自重计算 (10)3.1.7顶层构件自重计算 (12)3.2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13)3.2.1一层质点重力荷载代表值 (13)3.2.2二三四层质点重力荷载代表值 (14)3.2.3五层质点重力荷载代表值 (14)3.3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14)3.3.1确定计算简图 (14)3.3.2梁柱刚度计算 (15)4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19)4.1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19)4.1.1自振周期计算 (19)4.1.2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19)4.1.3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20)4.1.4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21)4.2风荷载作用框架内力计算 (25)4.2.1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25)4.2.2风荷载转化为节点集中荷载 (26)4.2.3风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验算 (27)4.2.4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27)5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31)5.1计算单元的确定 (31)5.2荷载计算 (31)5.2.1恒载计算 (32)5.2.2活载计算 (33)5.3梁端固端弯矩计算 (34)5.3.1恒载作用下梁端固端弯矩的计算 (34)5.3.2活载作用下梁端固端弯矩的计算 (35)5.4杆端弯矩分配系数 (35)5.4.1五层杆端弯矩分配系数 (35)5.4.2二、三、四层杆端弯矩分配系数 (36)5.4.3一层杆端弯矩分配系数 (36)5.5梁端、柱端弯矩二次分配 (37)5.6竖向荷载作用下梁端剪力的计算 (43)5.6.1恒荷载作用下KJ-3梁端剪力 (43)5.6.2活荷载作用下KJ-3梁端剪力 (44)5.7竖向荷载作用下柱轴力的计算 (45)5.7.1恒荷载作用下柱轴力 (45)5.7.2活荷载作用下柱轴力 (45)6内力组合 (47)6.1弯矩调幅 (47)6.1.1恒荷载作用下梁端弯矩的换算及调幅 (47)6.1.2活荷载作用下梁端弯矩的换算及调幅 (48)6.2梁、柱内力组合 (49)6.2.1框架梁内力组合 (49)6.2.2框架柱内力组合 (51)7框架结构配筋计算 (55)7.1框架梁配筋计算 (55)7.1.1梁正截面配筋计算 (55)7.1.2梁斜截面配筋计算 (59)7.2框架柱配筋计算 (61)7.2.1轴压比及剪压比的验算 (61)7.2.2柱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62)7.2.3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64)8现浇板设计 (67)8.1弯矩计算 (68)8.2双向板A的设计 (68)8.3双向板B的设计 (69)9楼梯设计 (71)9.1梯段板的设计 (71)9.1.1荷载及内力计算 (71)9.1.2配筋计算 (71)9.2平台板的设计 (71)9.2.1荷载及内力计算 (72)9.2.2配筋计算 (72)9.3平台梁设计 (72)9.3.1荷载及内力计算 (72)9.3.2配筋计算 (73)10基础设计 (76)10.1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 (76)10.2外柱(A、D轴)基础设计 (76)10.2.1确定地基承载力 (76)10.2.2确定基底截面尺寸 (77)10.2.3验算持力层承载力 (77)10.2.4基础结构设计 (77)10.3内柱(B、C轴)基础设计 (80)10.3.1确定基础合力和合力作用点 (81)10.3.2确定基底截面尺寸 (81)10.3.3基础结构设计 (81)10.4地梁的设计 (84)结论 (86)致谢 (87)参考文献 (88)河南工程学院20号宿舍楼摘要本工程为河南工程学院20号宿舍楼,建筑采用规则大柱柱网设计,建筑为五层,长51.00m,宽18.90m,建筑面积一共为4819.50m2,建筑高度为22.20m。
底层布置门厅、管理室等;各层均设卫生间;辅助用房:储藏室,洗衣房,公共活动室等;楼梯间及走道的布局简捷通畅,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屋面为上人屋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框架结构将会得到较大发展,对于框架结构的设计需要设计者对结构方案的可行性,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并对所有的结果认真分析、判断,准确无误后方可应用于实际工程。
本工程结构设计采用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本步骤为: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荷载计算;水平与竖向内力分析;内力组合;梁、柱截面设计、板的设计、楼梯间的设计、基础的设计以及施工图的绘制等。
其中,内力计算考虑恒荷载和活荷载以及水平地震作用和风作用;基础选用柱下独立基础和双柱联合基础。
在进行截面设计时,遵循了强剪弱弯,强柱弱梁,强节点强锚固的设计原则,且满足构造要求。
本设计从建筑到结构是一个较为完整的设计过程,通过毕业设计复习和巩固了以前所学知识,把主要课程联系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运用于设计中;本次毕业设计培养了我进行独立设计的基本能力,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框架结构;混凝土;建筑设计;结构设计DORMITORY BUILDING, HENAN INSTITUTEOF ENGINEERING, 20AbstractThe project for 20 quarters on the building of He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using the rules of the column column design, the construction of five layers, long 51m, wide 18.9m, construction area of a total of 4819.5, building height for 22.20m. Underlying layout hall, management room; each layer are equipped with bathroom; auxiliary room: storage room, laundry room, public activity room; staircases and aisle layout simple and smooth,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fire safety regulations;With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material level, the framework will get great development, for frame structure design to the designer of the scheme feasibility, analysis ability of the problem and solving ability, and all the careful analysis, judgment, accurate without error before it can use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The design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s using multilayer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and basic steps: Determination of structure calculation diagram; load calculatio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internal force analysis; internal force combination; between beam and column section design, board design, stair design, basic design and engineering diagram drawing. Among them, the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to consider the constant load and live load and horizontal earthquake effect and wind; column and plate design by using the theory of elasticity; plasticity theory was adopted for the design of the beam; the basis of selection of under column independent foundation and double column combined foundation. In section design, following a strong shear weak bending, strong column and weak beam, strong nodestrong anchoring design principle, and to meet th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This design from construction to structure is a more complete design process, through the graduation design review and consolidate the previous knowledge to link the main course into a complete system, and applied to the design; this graduation design I trained for independent design of the basic ability,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job after graduation.Key words: Frame structure; Concrete; Architectural design; Structural design前言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