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院跨专业联合培养专门人才实施方案
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及联合学士学位项目申报的工作方案
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及联合学士学位项目申报的工作方案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及联合学士学位项目申报工作方案1. 项目背景•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和联合学士学位项目是为了培养具备多领域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型人才而设立的。
•该项目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适应能力,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 目标与意义•培养具备两个专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的人才,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推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合作与融合,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的人才。
3. 项目内容•设立双学士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实习课程。
•提供横向专业领域的跨课程选择,让学生能够在两个领域取得扎实的知识基础。
•强化实践实习环节,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并锻炼其实际操作能力。
4. 合作与资源•与其他学院、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提供跨学科的教学资源和实践环境。
•制定合作协议,明确各方责任和合作模式,确保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5. 进度与时间安排•第一阶段:项目策划与准备(3个月)•第二阶段: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6个月)•第三阶段:师资培训与实践基地建设(9个月)•第四阶段:学生招生与项目运行(12个月)6. 资金预算与保障•拨款预算:XXXXXX元(具体金额由相关负责机构提供)•资金保障:建立专项资金账户,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合规。
7. 评估与反馈•设立项目评估机制,定期评估项目的进展和效果。
•收集学生、教师和企业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项目内容和运行模式。
8. 风险与控制•风险:合作关系不稳定、课程设置不合理、资金使用不当等问题。
•控制措施: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制定详细的课程设置方案、建立资金监督机制。
9. 项目推广与宣传•制定宣传计划,利用校园媒体和社交媒体进行项目宣传。
•举办相关活动和招生说明会,吸引更多有潜力的学生参与该项目。
以上是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及联合学士学位项目申报的工作方案。
通过合理的项目设计和合作机制,我们将培养出具有广泛知识背景和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推动学科间的交流与发展。
跨学院跨企业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改革与实践
位 硕士研 究生 为主体 , 实现校企 之间 的产 品设备 、 技能 人才、 科 研成果 的资源共享 , 努力 提高石 油与天然 气工
程全 日制专业 学位硕 士研究 生培养质量 。
二、 主要研究内容
通 过建立 跨学院跨企业联合培养模式 , 充分发挥各
二级 院系多学科协 同培养的优势 , 利用长期 与油 田企业 深度合作形成 的 良好 平 台, 打造一支适合 于石油与天然
[ 关键词 ] 联合培养
专业学位 研 究生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3 4 3 7 ( 2 0 1 3 ) 2 2 — 0 0 0 5 — 0 2
[ 中图分类号 ] G 6 4 3
一
、
引 言
管理 团队 , 构建 和谐 的培 养环境 , 为稳定 和提高研究 生
伍 建设
个 主体 方面为研究 主线 , 开展多 学科 、 多 领域之 间专业 理论 的全 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交叉教 育培养 。 以东
北 石油 大学与 中石油集 团公司 、 中石化集 团公 司 、 中海
由石油工程学 院牵头 , 协 同相关 院系相关企业 组成
油集 团公 司沉 淀的多年产学研结合 深度合作关系 , 开展
,
菊
No v e mb e r, 2 01 3
2 0 1 3 年
1 1 月
Un i v e r s i  ̄ E d u c a t i o n
跨学院跨企业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改革与实践
周彦 霞
( 东北石 油 大学
[ 摘
成庆 林
刘岢鑫
大庆 1 6 3 3 1 8 )
石 油工程 学 院 , 黑龙 江
联合培养项目实施方案
联合培养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和国际竞争的加剧,高校间的合作交流日益频繁。
为了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我校决定开展联合培养项目,与国外知名高校合作,共同培养优秀人才。
二、项目目标。
1. 提高学生的国际化素养和语言能力,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2. 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3.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三、项目内容。
1. 学生选拔,根据学生自愿原则,通过学业成绩、综合素质评定等方式选拔具备一定基础的学生参与项目;2. 学分认定,学生在国外高校学习期间,学校将按照协议规定的学分认定标准,对学生所修课程成绩进行认定;3. 学习安排,学生在国外高校学习期间,需按照学校和国外高校的学习安排进行学习,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4. 实习安排,根据项目要求,学生可在国外高校或相关企业进行实习,提高实践能力;5. 学术交流,学生在国外学习期间,可参加国外高校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学术视野。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签署合作协议,学校与国外高校签署联合培养项目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2. 学生选拔和培训,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选拔,并进行相关的前期培训,包括语言培训、文化适应培训等;3. 学生出国,学校协助学生办理出国手续,确保学生顺利到达国外高校;4. 学生学习和实习,学校和国外高校共同安排学生的学习和实习计划,确保学生在国外期间的学习和实践顺利进行;5. 学生返校,学生完成学习和实习后,学校协助学生办理返校手续,并进行学分认定。
五、项目保障措施。
1. 学校成立联合培养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项目的统筹协调和管理工作;2. 学校提供专业的指导老师,协助学生解决在国外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3. 学校建立健全的学分认定制度,确保学生在国外学习所获得的学分得到认可;4. 学校与国外高校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华南理工大学本科跨学院课程开设管理办法【模板】
**大学本科跨学院课程开设管理办法(暂行)为进一步规范和鼓励跨学院课程开设,保障各专业本科综合培养方案顺利实施,推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加快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一条本办法所指跨学院课程,是指学院(下简称需课学院)根据实施本科综合培养方案的需要,申请由外学院(下简称供课学院)教师为本学院学生讲授的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和模块化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以及“兴华人才工程”公共教学团队所负责的公共课程不在本办法所指的跨学院课程范围之内。
第二条需课学院在制定本科综合培养方案时如需设置跨学院课程,应填写《跨学院课程设置申请表》,经课程授课教师所在学院同意并报教务处教学计划与管理科备案后,方可在本科综合培养方案中设置跨学院课程。
第三条在培养方案确定跨学院课程的前提下,需课学院在正式开出跨学院课程前一个学期,由需课学院教务员通知供课学院教务员开课需求,经供课学院安排具体授课教师后,直接在教务系统排课。
第四条教师承担跨学院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学工作量统一分配给供课学院,由供课学院根据财务处发放的超工作量酬金总额统筹发放。
第五条跨学院课程在开出后除正常发放的超工作量酬金外,教务处按5000元/教学班的标准给予任课教师专项补贴,具体发放安排以教务处通知为准。
第六条根据承担跨学院课程教学任务的实际情况,任课教师可向教务处申请启动“评教保护机制”。
如需申请,任课教师须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开始前申请不参与学生评价。
第七条为鼓励供课学院承担跨学院课程教学任务,“学院安排教师讲授跨学科课程情况”列入“学院本科教学质量状况白皮书”加分项目。
第八条学校在教改项目立项、教学评优评奖等方面,同等条件下对积极承担跨学院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予以优先考虑。
第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注:本表格一式1份交教务处教学计划与管理科备案注:本表格一式1份交教务处课室管理科备案。
跨专业考研培养跨界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跨专业考研培养跨界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考研已经成为了许多大学生的选择,这一过程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多深造的机会。
然而,在传统的本专业考研的基础上,跨专业考研在培养更具综合能力和跨界思维的复合型人才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本文将探讨一些跨专业考研培养跨界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一、课程设置的优化为了培养跨界思维和综合能力,学校应当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
除了本专业的课程,学生还应该有机会选择其他专业的课程作为选修,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心理学或者管理学的课程,来增进对不同专业领域的了解。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在跨专业考研培养复合型人才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不能满足需求。
学校可以引入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和跨界实践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跨界思维和综合能力。
通过与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讨论和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专业领域中。
三、导师团队的构建跨专业考研需要有有足够的支持和指导。
学校可以成立跨专业考研导师团队,由来自不同专业的教师组成。
这样的团队能够给予学生更全面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其他专业的知识。
同时,导师团队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跨专业实习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积累跨界经验和提高综合能力。
四、实践机会的提供除了课堂教学,实践也是培养跨界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与企业、研究机构等合作,为学生提供跨界实习和项目合作的机会。
这样的实践机会不仅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跨界工作的挑战和机遇,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跨界合作的能力和人际关系。
五、学生自身的努力最后,考生自身也需要付出努力。
他们应该主动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积极参与跨界交流和实践活动。
同时,他们也应该保持好奇心和开放心态,不断拓宽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视野,才能真正成为跨界复合型人才。
总结起来,跨专业考研培养跨界复合型人才需要学校和考生共同努力。
学校可以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导师团队和提供实践机会,为考生提供更好的培养环境。
联合培养项目人才培养计划
联合培养项目人才培养计划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联合培养项目成为了高等教育领域的一种重要形式。
联合培养项目是指由两个或多个高校合作开展的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专业素养的优秀人才。
本文将从联合培养项目的定义、意义和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联合培养项目的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联合培养项目是指不同高校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承担学生培养任务,通过学分互认、课程共享、师资交流等方式,培养具备国际化背景的高级人才。
另一方面,联合培养项目也可以理解为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合作,通过优势互补,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培养方案,培养具备跨学科综合能力的人才。
联合培养项目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联合培养项目可以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通过与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学生共同学习和生活,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不同文化,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其次,联合培养项目可以促进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拓展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共享课程和师资,学校可以更好地利用各自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教育培养。
此外,联合培养项目还可以促进科研合作,加强学术交流,提高科研水平。
在实施联合培养项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各合作高校应明确培养目标和要求,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和课程安排。
通过统一的培养标准和课程体系,确保学生在不同学校之间的学习成果能够得到有效认可和转化。
其次,合作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国际化水平和教学能力。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联合培养项目的关键保障,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学术素养,还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和教学能力。
再次,合作高校应加强学生管理和服务,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由于学生在不同学校之间进行学习和生活,他们可能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学校应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支持措施。
最后,合作高校应加强项目评估和质量监控,确保联合培养项目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培养目标。
联合培养项目实施方案
联合培养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对于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培养适应全球化需求的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应运而生。
本项目旨在通过与国外高校合作,为学生提供跨文化学习和实践机会,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二、项目目标。
1. 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学习环境,增强其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2. 提升学生的外语水平和专业知识,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人才;3. 促进学术交流,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三、项目内容。
1. 学生选拔和培训。
根据项目需求,学校将选拔符合条件的学生参与联合培养项目。
选拔标准包括学术成绩、外语水平、综合素质等方面。
选拔结束后,学校将组织相关培训,包括跨文化交流、国际商务礼仪等方面的培训,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2. 学习和实践。
学生将前往合作高校进行学习和实践。
学习内容将包括专业课程学习、实习实践等。
学生在国外的学习生活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国际化环境,提升外语水平和专业知识。
3. 学术交流和合作。
学校将积极促进与合作高校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通过联合培养项目,学校将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学术讲座、国际学术会议等,以加强与合作高校的合作关系,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四、项目保障。
1. 学校将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机制,包括项目管理团队、项目经费保障等,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2. 学校将加强与合作高校的沟通和协调,做好学生出国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签证办理、住宿安排等;3. 学校将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和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确保学生在国外的学习生活顺利进行。
五、项目评估。
学校将建立科学的项目评估机制,对项目进行全面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学生学习情况、学术交流成果、项目管理情况等方面。
评估结果将为今后项目的改进和提升提供重要参考。
六、项目推进。
学校将积极推进联合培养项目的实施。
通过与合作高校的深入合作,学校将不断完善项目内容和管理机制,提升项目的质量和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国际化学习和实践机会。
高校多学科、跨专业交叉融合的专业建设模式研究目标
高校多学科、跨专业交叉融合的专业建设模式研究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教育正逐渐从单一学科的专业建设转向多学科、跨专业的交叉融合。
这种模式旨在打破传统教育框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高校多学科、跨专业交叉融合的专业建设模式的研究目标。
一、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高校多学科、跨专业交叉融合的专业建设模式首要目标在于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
这包括以下方面:1.知识体系:通过跨学科学习,使学生掌握多个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2.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跨学科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运用跨学科知识,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4.团队协作:鼓励学生参与团队项目,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1.搭建学科交叉平台:通过组织学术活动、设立交叉学科研究项目等,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优化课程体系:调整课程设置,增加跨学科课程,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学科交叉融合。
3.创新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线上线下相结合、翻转课堂等,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具有跨学科背景的教师,提高教师跨学科教学和科研能力。
三、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1.人才培养:根据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体系的人才。
2.科学研究: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社会服务:发挥高校学科优势,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提供技术咨询、人才培养等服务。
四、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1.教育质量:通过多学科、跨专业交叉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2.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资源。
3.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提升高校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总之,高校多学科、跨专业交叉融合的专业建设模式研究目标在于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人才,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浅议跨学科人才培养
浅议跨学科人才培养现代科技的发展历史表明,大多数科技创新的成果都不是也不能由单一学科来完成,这也说明单学科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科技和人才培养的发展需求,跨学科、宽口径人才在解决复杂问题以及创新理论方而越来越体现其特有的优势,更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本文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为研究课题,拟从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构建和质量评价等几个方面来阐释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
一、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跨学科人才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具有宽厚基础理论和广博的知识而,基本掌握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富有跨学科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其目的是培养具有复合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由于人才培养模式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为不同高校和不同专业提供了宽广的试验平台,各校各专业可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和目标去探索人才培养的途径;不同的培养模式也为新时期人才个性的充分展现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可能。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专业,同时也是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工科专业。
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选择了学科专业多元复合型跨学科人才模式(简称多元复合型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
依据上述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指导思想和培养模式,制定了江苏科技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多元复合型模式下跨学科人才的培养思路1.以动态社会需求为出发点。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正是应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产生的,该专业本身就具有宽口径、大专业、多方向的特点。
另一方面,该专业主要培养的是企业应用型人才,涉及到航空、汽车、电器、仪器仪表、电子等多个行业,反映这些行业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我国与国外同类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需要时刻关注该学科的前沿和动态,用动态的、发展的知识来完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内容。
教育部关于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2.04.19•【文号】教高函〔2022〕3号•【施行日期】2022.04.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教高函〔202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23号)精神,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现将《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教育部2022年4月19日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对加强新时代各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23号)精神,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体系建设,提高碳达峰碳中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制定此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部署,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和各方面,加强绿色低碳教育,推动专业转型升级,加快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升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工作原则——全面规划、通专结合。
人才联合培养合作方案
2023上海电动车上牌新规定根据最新消息,上海市交通管理部门将于2023年实施一系列新的电动车上牌规定。
这些新规定旨在推动电动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交通管理效率,并进一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首先,根据新规定,上海新发放的电动车牌照将采取“摇号”制度。
也就是说,市民需要通过在线平台进行摇号申请,而非像过去那样排队等候。
这项改变将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使得申请者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完成申请。
其次,为了鼓励市民购买更多的新能源车辆,上海市将对购车成本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例如,购买新能源车辆的市民可以享受车辆购置税的减免,以及一定额度的补贴。
这些优惠政策旨在提高市民购买新能源车辆的积极性,推动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此外,新规定还对电动车的使用范围和停车场所做出了一定的限制。
根据最新规定,电动车在市区内的某些道路将被划定为禁止通行区域,以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同时,上海市政府还将积极推动建设更多的电动车专用停车场,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停车服务。
最后,为了加强电动车的管理和监控,上海市将投入更多资源来建设智能化的交通管理系统。
这一系统将通过视频监控、智能交通信号灯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控电动车的行驶情况,并及时发出警示和处罚。
这将有助于提高交通秩序和安全性。
总之,2023年上海的电动车上牌新规定将会为电动车行业带来一系列变化。
这些规定旨在推动电动车市场的发展、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并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
我们期待着这些新规定的落实,相信它们将为我们的城市交通带来积极的变化。
随着电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上海市交通管理部门决定在2023年实施一系列新的电动车上牌规定。
这些规定将在各个方面对电动车的申请、购买、使用和管理进行调整和优化,旨在推动电动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交通管理效率,并进一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首先,在电动车上牌的申请流程方面,上海市将引入“摇号”制度,以取代传统的排队等待模式。
通过在线平台进行电动车上牌申请,市民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完成申请,大大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探讨跨学科、跨领域人才的培养和发展策略
探讨跨学科、跨领域人才的培养和发展策略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世界日趋全球化和知识化,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跨学科、跨领域人才成为各行各业所追求的宝贵资源。
作为未来世界的建设者,培养和发展跨学科、跨领域人才,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跨学科、跨领域人才的培养和发展策略。
一、宽阔教育背景跨学科、跨领域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要求拥有宽阔的教育背景。
首先是高校的课程设置,要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选择不同的专业课程,如理工科类、文科类、医学类、法学类等,并将这些专业课程合理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以个人发展为导向的学习规划。
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知识,更要求学生了解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并能将这些知识进行融合,形成功能综合的知识结构。
二、培养跨学科能力跨学科、跨领域人才的核心能力是跨学科能力。
高校需要针对这种横向跨越的能力进行培养。
培养这种能力,需要学生掌握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在知识的交叉、融合、创新中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型;需要学生具有超越学科考量的综合思维能力,将知识、学科、理论、观念等进行横向连接;需要学生掌握跨越学科交流的沟通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深度参与到跨学科合作中去。
三、打破行业壁垒加强行业、学科、领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打破领域壁垒,培养跨学科、跨领域人才非常重要。
在科研、成果转化、行业发展等领域,要求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之间加强沟通、合作、融合。
要在实践中,以创造性问题为出发点,对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探索跨学科、跨领域的解决方案,推动行业的发展。
四、注重实践环节培养跨学科、跨领域人才,实践是非常重要的。
高校需要增加实践环节,开展创新性实践,让学生能够到实验室、工厂、医院等现场学习,以实践想象,发挥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在实践中,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实际情况,体验多学科融合的作用和优势,培养具有领导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的综合人才。
五、建立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可以促进跨学科、跨领域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互换专业策划书模板3篇
互换专业策划书模板3篇篇一《互换专业策划书模板》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于不同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可能无法在大学期间轻易地改变自己的专业。
为了满足学生们对于跨专业学习和体验的需求,我们计划组织一次互换专业的活动。
二、活动目的1. 为学生提供一个体验不同专业的机会,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
2. 促进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主体[具体学校或学院的学生]四、活动时间[具体的活动时间]五、活动地点[详细的活动地点]六、活动流程1. 宣传与报名阶段通过学校官网、社交媒体、海报等多种渠道进行活动宣传,吸引学生报名参加。
报名时需填写个人信息、所在专业以及希望互换的专业等。
2. 配对阶段根据报名情况,对学生进行配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合适的互换对象。
配对原则将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等因素。
3. 准备阶段在互换开始前,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包括互换专业的课程介绍、学习方法等。
同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4. 互换阶段学生按照配对结果,进入对方的专业进行为期[具体时长]的学习和体验。
在互换期间,学生需遵守对方专业的教学安排和规章制度,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
七、活动预算1. 宣传费用:[X]元2. 培训和指导费用:[X]元3. 学习资源和支持费用:[X]元4. 其他费用:[X]元八、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互换专业期间的安全和健康,为学生购买必要的保险。
2. 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对于不愿意参加互换的学生,不得强迫。
3. 加强与学校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4. 及时处理学生在互换专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篇二《互换专业策划书模板》一、活动背景在当今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下,学生对于不同专业的了解和体验需求日益增长。
西南科技大学派出校际交换联合培养学生管理办法
西南科技大学派出校际交换联合培养学生管理办法第一篇:西南科技大学派出校际交换联合培养学生管理办法西南科技大学派出校际交换、联合培养学生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做好我校与国(境)外大学的校际学生交换项目的组织和协调工作,规范校际交换、联合培养学生的选拔和管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此类项目规范、安全、有序地进行,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参照同类院校的经验并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办法所称的校际学生交换项目指按照我校与国(境)外院校签署的校际学生交换、联合培养合作协议,双方互派学生到对方学校进行不超过一年时间的学习(包括教学实习、课程学习、合作研究等),双方互认学分,交换生互免学费,联合培养生缴纳学费(其他费用自理)的项目。
通过校际交换开展的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属此类项目。
第二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学校校际学生交换、联合培养项目的统一管理。
第二章派出选拔第三条校际交换项目出国(境)学生的选派原则是“学生自愿报名,学院择优推选,学校集中评审,学生签约派出”。
博士层次交换学生的选派原则上要遵循结合学校师资培养计划,优先考虑在读博士的教师。
第四条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与国(境)外大学进行沟通,确定派出学生的数量、时间、专业级层次,并根据校际交流协议,提出对派出学生的选拔条件及要求,向全校相关学院发出遴选通知。
第五条符合条件的学生自愿提出申请,填写《西南科技大学交换、联合培养学生出国(境)学习项目申请表》,并提交在校学习成绩单及相关学业成绩材料(包含外语要求)。
申报材料经各学院领导审批统一上报至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第六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组织评审组通过笔试、面试等方式对候选人进行考核并确定人选。
评审组原则上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教务处、研究生处、学生处、相关学院负责人及专业外语老师组成。
第七条校际交换、联合培养学生的选拔标准:1.我校正式录取的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全日制在校生(国防生除外);2.政治素质好,热爱祖国,品德优良,具有为祖国建设事业服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3.学习成绩优秀,且按培养计划要求无不及格课程,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外语水平;4.在本校期间学业及表现优良,无违法行为或严重违纪行为;5.身心健康,具有在国外学习、生活的经济能力和适应能力;6.符合交换院校的其他特殊要求;7.无拖欠学校的学费、图书、宿舍费、有贷款的要清欠所有贷款;8.承诺遵守并履行校际交换项目协议的有关义务和本规定的相关条款。
博士研究生跨一级学科协同培养项目申请实施细则
博士研究生跨一级学科协同培养项目申请实施细则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础研究工作的指导意见》(教技〔2012〕2号)文件精神,更好地促进我校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发展,提高我校博士研究生论文质量,学校鼓励各学院(研究院)开展多样化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探索。
一、申请条件
1.申请导师必须与协同方已有良好的合作基础,有国家层面高水平的在研科研项目作支撑;并且申请导师应在本学科内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原则上至少已指导过两届博士毕业生。
2.申请导师当年博士研究生拟招收总人数不超过3人(含拟招收的协同博士研究生)。
3.协同培养博士生在校期间在JCR期刊分区表3区(含)以上的国外期刊上至少发表2篇学术论文。
4.协同培养博士生毕业时未达到上述要求的,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按1:1比例扣学院(研究院)博士生招生指标。
二、导师配套费的收取标准
导师配套费单列按照16000元·人∕年收取。
三、申请程序
由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提出申请,经学院(研究院)初审后上报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由学校招生领导小组根据当年协同招生的名额及申请情况讨论投票决定。
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2013年4月8日
1。
学生联合培养选拔工作实施方案
学生联合培养选拔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学生联合培养选拔工作是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方案旨在规范学生联合培养选拔工作的实施过程,确保选拔工作的公平、公正和科学性。
二、选拔范围和条件1. 选拔范围:本次选拔工作面向全体在校学生,拟选拔出一支高素质的学生联合培养团队。
2. 选拔条件:符合以下条件的学生可以参加选拔:(1) 具备较好的学术成绩和综合素质;(2) 积极参与学校各类课外活动,并取得一定的成绩;(3) 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选拔程序1. 报名阶段:学生根据通知要求填写报名表格,经个人确认后提交至相关负责人。
2. 初选阶段:由相关负责人对报名材料进行初次筛选,删减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确定进入面试环节的人选。
3. 面试阶段:面试按照小组形式进行,由评委对面试者的综合素质、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评判,并给出分数。
4. 综合评定:根据报名材料和面试得分,对每位申请者进行综合评定,确定最终人选。
四、面试评分标准1. 学术成绩和综合素质占比30%;2. 参与课外活动和取得成绩占比30%;3. 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占比40%。
五、选拔结果与公示1. 选拔结果将以名单形式公示在学校公告栏上,并通知所有参与面试的学生。
2. 对于入选的学生,将组织他们参加相关培训和活动,以提升他们的能力和水平。
六、实施保障1. 选拔工作由学生工作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并设立相关工作小组进行具体操作。
2. 选拔过程中,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解答疑问,确保选拔工作的顺利进行。
3. 选拔工作应公开、公平、公正,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的相关规定。
七、总结与展望学生联合培养选拔工作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旨在选拔出一支高素质的学生联合培养团队,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个人成长做出积极贡献。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提升选拔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专业群联合培养模式
专业群联合培养模式
专业群联合培养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旨在通过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培养学生,提供更广泛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以下是该模式的一些关键要素和实施方式:
1.跨学校、跨专业合作:专业群联合培养模式通常涉及多个学校和专业的合作。
这些学校和专业可能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色,通过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
2.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参与合作的学校和专业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环节。
这些方案通常会根据行业需求和学生兴趣进行调整和优化。
3.共享教育资源:在专业群联合培养模式下,学生可以接触到来自不同学校和专业的教育资源和知识。
这包括优秀的师资、先进的教学设施、丰富的图书资料等。
4.强化实践教学:该模式注重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5.灵活的学习方式:在专业群联合培养模式下,学生可以采用灵活的学习方式,如在不同学校之间进行交换学习、选修不同专业的课程等。
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和增强综合素质。
6.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该模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评价。
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外,还包括实践成果、作品展示、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评价。
专业群联合培养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促进学校之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
同时,该模式也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确保培养质量和效果。
跨专业教学组织方案
跨专业教学组织方案
一、教学背景
跨专业教学是指多个学科和专业领域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以满足学习者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学习。
它可以涵盖多个学科,并以独特的方式组织教学,使学习者能够有效地掌握技能和知识。
二、教学组织方案
1、教学内容分解:首先将跨专业教学内容按学科分解,确定每个学科在教学中所承担的角色,以便更好地实现课程的统一性和针对性。
2、教学策略的调整: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确定教学策略,强调学习者的实践能力,促进他们对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理解。
3、教学目标设定:将每个学科的目标统一起来,构建一个完整的跨专业教学目标,确保学习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到最全面的知识。
4、指导教学活动:在跨专业教学过程中,需要指导教师对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理解,以便将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学习者的实践能力。
5、测试分析:进行测试分析,以了解学习者在知识点和技能方面的掌握情况,并及时作出调整,确保学习者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1/ 1。
跨专业实训年度计划
跨专业实训年度计划一、前言跨专业实训年度计划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跨学科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而设计的课程。
通过此计划,学生可以在不同专业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介绍跨专业实训年度计划的目标、内容、安排以及预期效果。
二、目标跨专业实训年度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跨学科的合作,学生可以学习到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内容跨专业实训年度计划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不同专业的实践活动。
以下是计划中可能包括的内容:1. 跨专业团队合作项目学生将组成跨专业的团队,合作完成一个综合性项目。
项目的主题可以是实际问题,例如社会热点、环境保护等。
团队成员可以根据各自的专业背景,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和创新点。
通过团队的合作,学生可以学习到团队管理、沟通协作等实践能力。
2. 跨专业实习学生将有机会在其他专业的企业或机构进行实习。
通过实习,学生可以接触到其他领域的工作环境和实践经验,了解不同专业的职业发展路径。
实习还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升实践能力。
3. 跨学科研讨会学生可以参加跨学科的研讨会,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一起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研讨会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4. 跨专业课程学习学生可以选择跨专业的课程进行学习。
这些课程可以是其他专业的专业课或选修课。
通过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学科广度,并培养综合素质。
四、安排跨专业实训年度计划的安排如下:1.招募阶段:学校将向全体学生宣传跨专业实训年度计划,并组织学生报名参加。
2.选课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背景选择参加的项目、实习、研讨会或课程。
3.实践阶段:学生按照自己的选课安排参加实践活动。
学校将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4.总结阶段:学生需要提交实践报告,总结自己在实践中的收获和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学院跨专业联合培养信息化教育专门人才实施方案
第一条总体目标
为了适应互联网+教育、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遵循“提高水平、突出特色、保障就业”的建设方针;充分利用我校的办学力量;更好地培养基础知识扎实、教学基本功过硬、教学资源开发能力强、自学能力强的信息化教育专门人才;为了更深入地实施跨学院、跨专业联合培养机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主要对象
跨学院、跨专业联合培养目前主要是指学院和学院、专业和专业联合培养专门人才;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深化跨学院跨专业联合培养机制,加强与更多其他学院的联合培养,逐步实现本院所有专业与更多其他专业的联合培养。
第三条前期基础
本院在已往办学过程中,已经实施了跨学院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主要形式表现为:由其他学院、其他专业教师主讲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数学与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教学基本功类课程(如《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班级管理》、《三笔字训练》等);聘请其他学院、其他专业教师担任教学方案、教学计划的评审专家;聘请其他学院、其他专业教师担任竞赛指导教师;聘请其他学院、其他专业教师担任教育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聘请其他学院、其他专业教师担任毕业设计答辩教师(论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学院的专业培养已经拥有较为深入的校企联合培养(嵌入式人才培养)制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这些举措,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为实施跨学院、跨专业联合培养机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条实施阶段
(一)院内跨专业融合阶段(至年月日):实施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实施跨专业的研究生助理制度;加大不同专业教师之间的学术、教研交流力度;在遵守学校规范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如何完善学分制度。
(二)跨学院专业联合培养阶段(至年月日):尝试打通学院间课程教学的限制;实施跨学院的研究生助理制度;积极探索实施每个班级的“双导师”制度;加强两个学院教师间的合作;积极探索本科生的委托培养制度。
(三)深化总结与后续拓展计划拟定阶段(至年月日):总结实施情况,形成相关制度,提请学校有关部门修订学分、班级、教师等管理制度。
在此基础上,积极筹划更深入的跨学校(中外联合)办学。
第五条具体举措
(一)建立联合培养的管理和实施机构领导和执行跨学院跨专业联合培养专门人才工作;成员由学院全体领导、系主任、专业负责人为主,以教务处、学工处、人事处部门领导和学院领导、骨干教师为辅。
(二)加大跨专业的通识课程数量,打通专业界限,实现不同系部教师的跨专业上课;通
过跨专业课程的设计和创新;通过开设跨学院跨专业的综合性课程、讲座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对每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班级选聘1-2名综合素质好的研究生担任班级助理,在课外时间,辅助任课教师、班主任更好地指导本科生专业课程的学习。
在跨专业研究生助理的基础上,实施跨学院的研究生助理制度。
(四)利用教师大会集中时间定期进行跨专业教师之间的学术、教研交流;逐步引导建立更为紧密、高效的跨专业教学科研团队。
(五)探索建立院内所有专业的通识课程机制,建立院内所有专业的公共课选修机制;尝试将以专业固定行政班的管理机制转向以跨专业教学班的管理机制;探索以教学计划为主的单个专业固定学分制度转向以跨专业的选修学分累计制度。
逐步实施跨学院的专业课程学分互认制度。
(六)加大跨学院的通识课程数量,打通专业界限,实现不同学院教师的跨专业上课。
(七)探索外聘班主任制度,聘请学院教师担任专业的班主任;在目前一个班级配备一名本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每个班级配备两名不同学院专业课教师担任班主任的“双导师”制度。
(八)不定期召开跨学院教师之间的学术、教研交流,引导建立更广泛的跨学院教学科研团队。
(九)探索本科生的委托培养制度,尝试将整个行政班委托给学院培养一个学期(或更长时间)。
第六条寻求学校的支持
(一)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和班主任管理制度。
(二)完善学分和其他教学管理制度。
(三)完善研究生管理和勤工俭学制度。
(四)完善教师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考核制度。
学院
二○一六年九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