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之徙于南冥也串讲
鹏之徙于南冥课件
曰:“藐姑射之山(邈miǎo:遥远的样子。姑射 (yè):传说中的山名),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 雪,淖约若处子(chuò约:柔弱、美好的样子。 处子:处女),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 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指神情专一),使 物不疵疠(cīlì:疾病)而年谷熟。吾以(认为)是 狂(“诳”,虚妄之言)而不信(真实可靠)也。” 译文:肩吾转述道:“在遥远的姑射山上,有一位 神人在那里,皮肤润白像冰雪,体态柔美如处女, 不食五谷,吸清风饮甘露,乘云气驾飞龙,遨游于 四海之外。她的神情专注,使得世间万物不受病害, 年年五谷丰登。我认为这全是虚妄之言,一点也不 可信。”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 水浅而舟自大主探究也。文本图解
译文:倒一杯水在堂上的低洼处,那么一根小草 可以在这里做船;放一只杯子在这里,就搁浅在地 面上了,因为低洼里的水浅,而船却大。
赏析:客观条件往往很重要,人需要不断的积累, 才能够拓宽思想境界,达到真正的精神上的逍遥。
人要重视客观条件带来的一切因素,使之成为人 们前进的动力,在不断的积累中去创造和开拓,使 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提高积极性。
赏析:庄子告诉人们,即使再贪婪,人也带不走任 何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赤条条地来到世界上,物 质的东西都是身外之物。忙碌中的人,最怕的就是 在奔忙中遗失自己,成为无尽欲望的奴隶。
•
尧
许由
让天下
爝火
日月
浸灌
时雨
尧乃诚心诚意
衬托许由的大才大德
• 许由:天下已治 (实) 代子为王 (名)
我不会追求这宾(次要的东西)
蜩与学鸠 斥
反对。庄子认为无论是到野外的人还是到远方的人, 都需要吃饭;无论是鹏还是蜩,都有所待,不都是逍遥 的。所以庄子说“之二虫又何知!” 反对。庄子认为斥 根本不明白人生的境界有小和 大的区别
鹏之徙于南冥 教案
鹏之徙于南冥【教学目的】1、掌握课文中重要字词的含义和特殊用法2、理解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哲学观和人生观3、把握文章想象丰富、用寓言说理的特色4、学习文章的结构特点【教学设想】1、复习(第1、2段)和讲读(第3、4、5段)相结合2、以理解“逍遥游”的深刻含义为重点3、拟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从已学过的课文《逍遥游》导入齐读课文第1、2段二、复习、讨论1、第1 段写世间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分四层来写。
第一层:极言鲲鹏之大。
文章开始,浓墨重彩地写出一幅大鲲变为大鹏,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而后从北海飞往南海的壮丽图景。
鲲鹏现世,神奇壮美,充满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第二层:写鹏鸟南飞“有所待”。
先借齐谐之口,描述大鹏由北海迁往南海的情形,进一步渲染鹏之大——再以“野马”“尘埃”对比,表明万物皆“有所待”:鹏鸟所待的是海运时的六月飓风,“野马”“尘埃”所待的是“以息相吹”——最后连用“大舟漂浮有待深水,芥草杯水就能负载”两个比喻,说明大鹏高飞九万里必须凭借强劲的大风和辽阔的天空,这就是强调了鹏鸟的的“有所待”。
第三层:反驳蜩与学鸠。
“蜩”就是蝉,“学鸠”就是小鸟。
它们也“有所待”,但与鹏鸟的壮观高飞相比,呈现的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完全不同的气象、完全不同的格局。
显得多么滑稽可笑,显得何等卑微琐屑。
接着又以“行路备粮”为喻,进一步说明蜩与学鸠根本无法理解鹏鸟的境界。
第四层:写万物在“有所待”的范围内,存在着“大小之辩”。
文章举出“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来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由庄子所举的例子来看,小智慧与大智慧的差别不只是在智慧上,小年寿与大年寿的差别也不只是在年寿上,而且还在于由它们所关涉的境界、气象、格局上。
而庄子的最终目的,则是要说明人的境界、气象、格局的问题。
2、第2段阐明“逍遥游”的境界。
这一段先由对万物的泛论进入到对社会中人的具体论述,阐明了庄子理想中修养的最高境界是“逍遥游”:“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这几种人就境界、气象、格局而言,就好像跟大鹏鸟相比之下的蝉、小鸠以及斥。
高中语文 第5单元《庄子》选读 二 鹏之徙于南冥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二、鹏之徙于南冥[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坳.(ào)堂之上而.(nénɡ)征一国抟.(tuán)扶摇而上数.(shuò)数.(shuò)然芥.(jiè)为之舟泠.(línɡ)然莫之夭阏.(è) 爝.(jué)火榆枋.(fānɡ) 姑射.(yè)山蟪.(huì)蛄.(ɡū) (kuànɡ)穷发.(fà)之北无用而掊.(pǒu)之斥(yàn) 鬻.(yù)技百金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北冥有鱼(“冥”,通“溟”)(2)其翼若垂天之云(“垂”,通“陲”)(3)而后乃今培风(“培”,通“凭”)(4)三飡而反(“飡”,同“餐”)(5)汤之问棘也是已(“已”,通“矣”)(6)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分别)(7)而征一国者(“而”,通“能”)(8)辩乎荣辱之境(“辩”,通“辨”,区分,辨别)(9)旬有五日而后反(“反”,通“返”)(10)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11)而爝火不息(“息”,通“熄”)(12)藐姑射之山(“藐”,通“邈”,远)(13)吾以是狂而不信也(“狂”,通“诳”,欺骗)(14)犹时女也(“女”,通“汝”)(15)世蕲乎乱(“蕲”,通“祈”,祈求)(16)孰肯分分然以物为事(“分分”,通“纷纷”)(17)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龟”,通“皲”,皮肤冻裂)(18)或不免于洴澼(“”,同“纩”,新丝棉絮,也泛指绵絮)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辩⎩⎪⎨⎪⎧此小大之辩.也(区别,名词)而御六气之辩.(变化,动词)(2)实⎩⎪⎨⎪⎧我树之成而实.五石(充满、填塞,动词)虽曰爱之,其实.害之(实际上,名词)不抑耗其实.而已(果实,名词)(3)之⎩⎪⎨⎪⎧之.二虫又何知(此,代词)鲲之.大(的,助词)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他,代词)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到,动词)(4)致⎩⎪⎨⎪⎧请致.天下(归还,交还,动词)彼于致.福者(求,动词)何意致.不厚(招致,引起,动词)无以致.千里(达到,动词)(5)而⎩⎪⎨⎪⎧我决起而.飞(表修饰,连词)而.征一国者(通“能”,能力,名词)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表转折,连词)(6)焉⎩⎪⎨⎪⎧有神人居焉.(于是,在那里,兼词)弊弊焉.(……的样子,形容词词尾)且焉.置土石(在哪里,兼词)(7)其⎩⎪⎨⎪⎧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它的,代词)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代词)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代鹏,代词)其.远而无所至极也(“其……,其……”,用在选择句中,表选择,是……还是……)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古义:田野上空蒸腾浮游的水汽今义:野生动物的一种(2)腹犹果然..古义:饱的样子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3)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虽然这样今义:作连词(4)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很多人(5)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古义:不追求名声今义:不为世人所知的(6)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古义:不超过今义:副词,表示范围小,或连词,表转折第5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时.则不至(名词作状语,有时)(2)此亦飞之至.也(动词作名词,极点)(3)然后图南.(名词作动词,向南飞)(4)而我犹尸.之(名词作动词,在其位而无所作为)(5)鹪鹩巢.于深林(名词作动词,筑巢)(6)其坚.不能自举(形容词作名词,硬度)(7)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形容词作名词,长处)(8)越有难.(形容词作动词,发动战争)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南冥者,天池也。
鹏之徙于南冥精选教学PPT课件
谈话,大话连篇没有边际,一说下去就回不到原来的话题 上。我十分惊恐他的言谈,就好像天上的银河没有边际, 跟一般人的言谈差异甚远,确实是太不近情理了。”连叔 问:“他说的是些什么呢?”肩吾转述道:“在遥远的姑 射山上,住着一位神人,皮肤润白像冰雪,体态柔美如处 女,不食五谷,吸清风饮甘露,乘云气驾飞龙,遨游于四 海之外。他的神情始终凝定,不散不乱,使得世间万物不 受病害,年年五谷丰登。我认为这全是虚妄之言,一点也 不可信。”
• (2)齐谐者,志怪者也 判断句
• (3)是其言也,犹时女也 判断句
• (4)剖之以为瓢 省略句
• (5)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宾语前置句
• (6)之二虫又何知
宾语前置句
• (7)鹪鹩巢于深林 状语后置句
辨别下列虚词在句中的意思:
鲲之大 助词,“的”
鹏之背
鹏之徙于南冥也 生物之以气息相吹
主谓间无实义
—《史记》 3构思奇特,带有浪漫色彩。
总结:
• 庄子的理想是达到“无己”“无功”“无名”,他的这种 思想源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其认定的那种最高境界、气 象和格局虽有不少玄虚神秘的色彩, 但今天的我们,如 果联系历史和现实来深入思考庄子及其思想,就会发现, 庄子思想中一层层不断向更高的境界、气象和格局追求的 思想,是始终值得人们汲取的。希望同学们能从庄子《逍 遥游》得到一些感悟,明白不管现实如何,我们都无法逃 避,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勇敢的面对,树立理想,勇于担 当,让社会向着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远行所待:备粮,越远所待越多。
阐明世间万事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 是不自由的,只是所待有大小而已。
得出道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鹏之徙于南冥也 ppt课件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为事。客
• “什么样的人才能是具备最高境界的人?”至人。无己 就是不被自己已有的成见、知识、欲念、情感等隶属于 自己的东西所蔽塞和拘囿的高境界,大智量的人。
• 深化主旨:什么是真正的有用? • 事物无论大小皆有用,但最好是无用,无用则无害,也
什么样的人可以入此境? 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 1.2.逍遥游 • 3.尧让天下于许由 • 4.藐姑射之神 • 5.不龟手之药
(P85)尧让天下于许由,(尧)曰:“日月出矣,而爝
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
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
视缺然。请致天下。”
忘掉自我,不拘外物,恬静自适。 忘荣辱毁誉得失,褒贬任人。 去功名利禄之心,不汲汲追逐外物。
庄 子
列 宋 仕
笑 蜩 鸠
斥鴳
鲲 鹏
论证思路 万物皆“有所待”
万物所待有“小大之辩”
世人亦“有所待”(这些都不算“逍遥
游”)
怎样才算“逍遥游”
提出主张: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 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
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 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参考译文: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 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 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 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 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 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 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 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 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 大葫芦,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 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
《鹏之徙于南冥》教案3__
《鹏之徙于南冥》教案教学目标:1、略知《鹏之徙于南冥》的意思2、指导朗读、背诵本文。
教学重、难点:指导朗读、背诵本文。
教学过程:一、简介庄子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
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
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
《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
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
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二、新授《鹏之徙于南冥》1、师范读2、带学生读3、指名学生读,师指导。
4、齐读三、出示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鹏之徙于南冥也先秦诸子选读 ppt课件
开头的两个比喻很有道理,一个是比方一个很了不起
的人,如日月的光明。另一个比方是说,人有功德,在这 个社会世界,就像天上的大雨下来了。
什么样的人可以入此境? 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P85)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 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 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 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 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 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 之矣。”
忘掉自我,不拘外物,恬静自适。 忘荣辱毁誉得失,褒贬任人。 去功名利禄之心,不汲汲追逐外物。
庄 子
列 宋 仕
笑 蜩 鸠
斥鴳
鲲 鹏
论证思路 万物皆“有所待”
万物所待有“小大之辩”
世人亦“有所待”(这些都不算“逍遥
游”)
怎样才算“逍遥游”
提出主张: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 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品悟“二笑”
斥鴳为何笑鲲鹏?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 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 奚适也?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 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 也。
在斥鴳眼里,翱翔于蓬蒿之 间和“绝云气,负青天”的 大鹏同样逍遥,又何必舍近
求远呢?
斥鴳笑之
对于斥鴳,庄子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反对。此小大之辩也。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一、二两段中穿插了几乎相同的“蜩鸠笑鹏”和 “斥鷃笑鹏”故事,有何用意?
一则为了对比衬托出鹏的形象的高大;二则则可以造成 行文的波澜,正可谓“文似看山不喜平”。这也是庄子 行文惯用的“以重言为真”。(“汤之问棘”)
《鹏之徙于南冥》 知识清单
《鹏之徙于南冥》知识清单“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这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名句,描绘了大鹏鸟迁徙到南海时的壮观景象。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究“鹏之徙于南冥”所蕴含的丰富知识。
一、文学层面1、写作手法夸张:“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通过极度夸张的手法,展现大鹏鸟的力量和气势,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
对比:将大鹏鸟的高远志向与蜩与学鸠等小鸟的短浅见识相对比,突出了不同境界和追求的差异。
2、意象象征大鹏鸟象征着志向高远、追求自由和超越的精神。
它的迁徙之旅代表着对更高境界的不懈追求。
南冥则代表着理想的归宿和美好的境界,是大鹏鸟努力的目标。
3、语言风格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寥寥数语就能生动地描绘出宏大的场景和深刻的哲理。
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二、哲学层面1、关于自由大鹏鸟的迁徙是对自由的追求,它不受限于眼前的环境和条件,凭借自身的力量和信念飞向远方。
这启示我们,真正的自由并非毫无约束,而是在遵循一定规律和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追求心灵的解放。
然而,自由并非绝对,大鹏鸟仍需凭借六月的大风才能前往南冥。
这表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自由总是相对的,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我们要在有限的自由中寻找最大的可能性,实现自身的价值。
2、关于志向大鹏鸟拥有远大的志向,它不满足于现状,勇敢地朝着南冥前进。
这告诉我们,要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远大的理想,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我们的潜力,不断前进。
同时,志向的实现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
大鹏鸟在迁徙过程中历经艰辛,但它从未放弃。
我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只有坚定信念,持之以恒,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志向。
3、关于认知蜩与学鸠嘲笑大鹏鸟的迁徙,是因为它们的认知局限。
这提醒我们,要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避免因短视和狭隘而误解他人或错过机会。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这取决于个人的经历、知识和思维方式。
《鹏之徙于南冥》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鹏之徙于南冥》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鹏之徙于南冥》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1《鹏之徙于南冥》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鹏之徙于南冥》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 让学生掌握本文中的生词和知识点。
3.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并表达个人意见。
二、教学过程:第一步:阅读文章老师通过阅读或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对《鹏之徙于南冥》这篇文章进行熟悉。
第二步:生词解释1. 山川:山和河流。
2. 鸟兽:包括鸟和兽、水中生物和昆虫等,此处特指鸟。
3. 悲鸣:痛哭流涕的声音。
4. 善俗:指懂得礼貌、有良好行为规范的人。
第三步:文章分析1. 了解鹏的形象。
鹏是中国传统的神话动物,可以变成鸟或龙的形象。
它体型巨大,能够承受沉重的物品。
在《鹏之徙于南冥》中,鹏被描述成有着巨大翅膀的鸟。
2. 了解鹏的徙行。
在文章中,“南冥”是指偏远的远方。
鹏徙行于南冥,说明它能够飞行到遥远的国度,寻找更多新的机会和目标。
3. 了解文章的内涵。
通过分析文章,学生可以发现,作者运用神话的手法来形象化地表达了人类不断进取的冒险精神和求知欲。
鹏代表远大理想与抱负,人们应继承鹏的精神面貌,不断前行。
第四步: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讨论。
可以赋予学生更大的表现空间,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对其他人的意见加以评论。
在学生的回答中,老师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第五步:课后作业让学生上传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成果,以检查他们的个人理解和掌握程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和讨论,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鹏之徙于南冥》这篇文章,掌握关键词语的含义,理解文章的内涵。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改变既有的阅读习惯,提高分析和思考能力。
对于学生的问题及回答,如何把握重点并运用适当的语言进行反驳和启发通过这一课的教学,学生从鹏的神话故事入手了解了古代人们的想象和审美。
鹏之徙于南冥也串讲
【学习目旳】 1、掌握文中旳要点实词、虚词及 特殊句式,精确翻译要点句子。
2、把握庄子对“至人、神人、圣 人”旳思索及思索庄子人生追求旳 启发意义。
1、尧让天下于许由, 1、尧把天下让给许由,
曰:“日月出矣,而 说:“太阳月亮出来了,
爝(jué)火不息,其 可火把却不熄灭,它要
于光也,不亦难乎! 想发光,不也太难了吗!
而掊之。”
那么瓢子太大无处可容。
不是这葫芦不内空且大,
我因为它没有用处把它
击破了。”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
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 事。客闻之,请买其方(以)百金。聚 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但是1 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过:超过
庄子说:“先生您原来就不 善于使用大旳东西(或者不 善于发挥事物旳大旳作用)。 宋国有一种善于制造预防手 冻裂旳药物旳人,代代以漂 洗绵絮为职业。有一种外地 人据说了这件事,要求用百 金来买他制药旳方子。宋人 聚合族人,商议说:‘我家 世世代代从事漂洗绵絮旳事 业,所得到旳金极少,目前 一下子卖制药旳技术能卖一 百金,让我们卖给他吧。’
时雨降矣,而犹浸灌, 合时宜旳雨下来了,却
其于泽也,不亦劳乎! 还要浇灌,这对于润泽
夫子立而天下治,而 庄稼来说,不也太辛劳
我犹尸之,吾自视缺 了吗!先生立为天子天
然。请致天下。”
下就会治理得好,可我
还占着这个位置,我自
觉心里不安。请让我把
天下交还给您。”
许由曰:“子治天
下,天下既已治也。 而我犹代子,吾将为 名乎?名者,实之宾 也,吾将为宾乎?鹪 鹩巢于深林,不过一 枝;偃鼠饮河,但是 满腹。归休乎君,予 无所用天下为!庖人 虽不治庖,尸祝不越 樽俎而代之矣。”
《鹏之徙于南冥》教案
《鹏之徙于南冥》(节选)教学重点1、“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2、了解庄子想象奇特、意境开阔、富于浪漫色彩的写作风格。
3.培养展开想象,进行文学鉴赏的能力,能欣赏作品的情节、形象和语言。
4、了解庄子世间万物若“有所待”则不自由和应区分“小大之辨”的观点,最后理解其“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思想;教学方法:在欣赏中理解,在朗读这记忆,在感悟中体会。
学法指导:阅读、体会、分析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提起庄子,大家应该能够想起高一我们学过他的—《庄子·秋水篇》,可能还会有同学知道他的《庖丁解牛》。
《秋水篇》中“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的描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我们就知道了庄子散文的一大特点:想象奇特,意境开阔。
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皆空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并且给予了“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高度评价。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庄子·内篇》的第一篇,是庄子的代表作,最能代表庄子的哲学思想,又能体现其散文的风格与成就。
题为—《逍遥游》。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悠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1、复习作者: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战国中期思想家、散文家。
虽生活贫困,有时靠借米和打草鞋度日,但拒绝楚威王的重金礼聘。
所持思想极为复杂,涉览当时各家学说,独与儒、墨针锋相对,而以老子之言为指归,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称“老庄”。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
把老子的“道”,解释为脱离一切事物的神秘的精神。
否定人的认识能力和是非的客观标准的存在,在无是非、无得失、无荣辱的虚无缥缈的境界中逍遥漫游,从而倒向了虚无主义和宿命论,对后世产生消极影响。
《鹏之徙于南冥》教案
《鹏之徙于南冥》教案《鹏之徙于南冥》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鹏之徙于南冥》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通全文,增加文言积累,训练理清思路、把握文旨的能力。
2.初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形象化说理的风格。
领略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思路纵横、气势非凡、汪洋恣肆的特点,欣赏其浑莽开阔的意境和独具特色的气韵美。
3.能一分为二地恰当评价庄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理解本文的主旨,文章为了强调“无所待”的观点,从反面提出问题,紧紧扣住“有所待”论证,最后给以否定,提出正面主张。
【学习重点】1、对比手法的运用。
2、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3、浪漫主义的奇丽色彩和汪洋恣肆的艺术风格。
【课时安排】1时【教学过程】一、庄子及其作品1、作者及作品庄子(公元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时宋国人。
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时代,做过漆园吏。
他对现实不满,不与统治阶级合作。
相传楚王曾经用千金聘礼请他为相,被他拒绝。
庄子的生平事迹流传下来的不多,我们仅能从《史记》和《庄子》中了解一点零碎的东西。
他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文笔汪洋态肆,想象奇特丰富,气势波澜壮阔。
《庄子》共33篇、内篇7篇是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学术界认为是他人伪作。
《庄子》善于虚构,十有八九是寓言作品。
庄子的想象力十分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变化,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人胜。
鲁迅先生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庄子与鲁迅》)也有人称他的作品是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鹏之徙于南冥》说课稿
《鹏之徙于南冥》说课稿《鹏之徙于南冥》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要求学生自学,掌握和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和句式,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欣赏作品的情节、形象和语言。
欣赏中要展开想象,进入作品创造的艺术天地。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继续加强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另外教学大纲要求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整合,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语感的培养,以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据此本文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和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和句式。
2、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形象化说理的风格。
智能目标:1、练思路、把握文旨的能力。
2、养展开想象、进行文学鉴赏的能力,能欣赏作品听情节、形象和语言。
德育目标:1、能一分为二地恰当评论庄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领略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思路纵横、气势非凡、汪洋恣肆的特点,欣赏其浑莽开阔的意境和独具特色的气韵美。
[教学重点]1、掌握和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和句式。
2、了解、赏析本篇形象化的说理特点[教学难点]理解“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无所待”的思想二说学法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存在着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学生被动接受。
对文言文学习也是望而生畏,不敢学,不愿意学。
文言文学习停留在一种教师单边进行的层面上。
文言文教学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瓶颈。
本课还将采用自主式学习法,让学生在学习古文时“动”起来,引导他们自主发现,自主整合,自主积累和自主提高。
当导语故事引出作者时,让学生以回忆的形式了解作者,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还巩固了以前学过的知识点。
〖2021年整理〗《鹏之徙于南冥》知识梳理型完整教学课件PPT
庄子认定的这种逍遥的理想境界和理想人格,是对现实人 生困境的超越,它是一种安宁、恬静的心理状态,是对个 人精神的绝对自由的追求,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 的,但是这其中所蕴含的一层层不断向更高的境界追求的 思想,却是值得我们汲取的。
重点突破 如何理解作者塑造的大鹏形象? 提示 庄子对他塑造的大鹏形象,原则上是否定的。 因为,在庄子看来,大鹏的展翅翱翔,还不能算是真 正的逍遥和绝对的自由,因为它还要凭借海运风起。 但是,作者又义正辞严地驳斥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 指出有“小大之辩”,并且三次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 描绘大鹏的雄伟形象,热爱之情跃然纸上,作者在向 往着逍遥却又无法逍遥的大鹏形象里,隐藏着自己难 言的苦情。那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正是作者欲飞
二 鹏之徙于南冥
哲思短章 人类生活的永恒核心 在人的生活中,有一些东西是可有可无的,有了也许增色, 没有也无损本质;有一些东西则是不可缺的,缺了就不复 是生活。什么东西不可缺,谁说都不算数,生养人类的大 自然是唯一的权威。例如,自然规定了生命离不开阳光和 土地,因此,生活在高楼蔽天的城市迷宫里,不管室内设 施多么豪华,肯定是生活质量的降低而非提高。
的理想和无法飞走的悲哀。
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逍遥游”? 提示 对于“逍遥”二字的理解,以及《逍遥游》的思想主 旨,历来有不同的解释。现在一般认为,所谓的“逍遥”, 就是从一切社会现实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达到一种精神上 的、也是主观上的“绝对自由”。本篇所叙述的几个故事, 如大鹏展翅南飞的故事,蜩与学鸠的故事,宋荣子和列子 的故事等等,其实是说明他们的不逍遥,因为他们都有所 “待”,即有所依赖。
①鹪鹩巢.于深筑林巢________________ ②而后乃今将向图南南方._飞_______________ ③而我在犹其尸.位之而_无__所__作__为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雨降矣,而犹浸灌, 合时宜的雨下来了,却
其于泽也,不亦劳乎! 还要浇灌,这对于润泽
夫子立而天下治,而 庄稼来说,不也太辛劳
我犹尸之,吾自视缺 了吗!先生立为天子天
然。请致天下。”
下就会治理得好,可我
还占着这个位置,我自
觉心里不安。请让我把
天下交还给您。”
.
许由曰:“子治天
下,天下既已治也。 而我犹代子,吾将为 名乎?名者,实之宾 也,吾将为宾乎?鹪 鹩巢于深林,不过一 枝;偃鼠饮河,不过 满腹。归休乎君,予 无所用天下为!庖人 虽不治庖,尸祝不越 樽俎而代之矣。”
鹏之徙于南冥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及 特殊句式,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2、把握庄子对“至人、神人、圣 人”的思考及思考庄子人生追求的 启发意义。
.
1、尧让天下于许由, 1、尧把天下让给许由,
曰:“日月出矣,而 说:“太阳月亮出来了,
爝(jué)火不息,其 可火把却不熄灭,它要
于光也,不亦难乎! 想发光,不也太难了吗!
1、这是紧接课文的一段话。文中“庖人虽不 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这段话演变
成怎样的一个成语?
• 越俎代庖 2、 尧为什么要把天下让给许由? • 尧认为许由有能力把天下治理好,而自己能力不
足。 3、许由为什么不接受天下? • 许由认为:①你已经将天下治理得很好。②我若
再去治理,那就是为了名,而我是不追求名的。 4、这段文字,表现了许由是“无己”、“无功”还
许由说:“你治理天下,天 下已经治理得很好了,可我 还来代替你,难道我将为了 名声这样做吗?名声居宾位, 事实居主位。我将为了居宾 位的名声这样做吗?鹪鹩在 深林里筑巢,所需要的不超 过一个树枝(尽管深林里的 树枝很多);田鼠到河里喝 水,所需要的不超过喝满肚 子(尽管河里的水很多)。 回去歇着吧天子,我用不着 天下啊!庖人即便不下厨, 主祭的人也不会越过自己的 .职守来代替他的。”
熔铸成尧和舜,谁肯纷纷扰 扰把俗物当回事。”
.
对文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借接舆给我们具体展现了一个逍遥游的神人形象, 首先描写了他的仙容仙姿,显其不受年寿的限制,再写其 游于四海的自由,最后写其神化之功。
B.肩吾“惊怖其言”“诳而不信”,与课文里“小知不及 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是一致的。
C.神人的尘垢秕糠都能制造出尧舜那样的圣贤君主来,也 就不把治理天下当回事了,也就是无为无功的境界。
色彩以及花纹等等景象,聋 子没法参与欣赏钟和鼓等乐 器演奏的音乐。难道只是形 体方面有聋、盲等缺陷吗? 那智慧方面也有这些缺陷。
而:连词 表顺承
.
是其言也,犹时女也。 这话它说的,好比就是你啊。
之人也,之德也,将 这种神人,这种德行,将容
旁礴万物以为一,世 纳万物而成为一体,世人祈
蕲乎乱,孰弊弊焉以 求天下大治,他们谁辛苦经
战,大败1越人,裂 地而封之。
越人发兵侵吴,吴王 让他带兵。那时候是
败:击败、打败
冬天,他率领军队跟
越人在水上进行战斗,
靠着防止手裂的药物
使越人遭受了惨重的
失败,吴王分割了一
是“无名”? • 表现了许由的“无名”。
.
2、肩吾问于连叔曰:
“吾闻言于接舆,大 而无当,往而不返。 吾惊怖其言,犹河汉
肩吾问连叔说:“我听 接舆谈话,他的话很大 却不适用,说开去就收 不回来。我为他的话感 到惊讶、震惊,他的话
而无极也,大有径庭, 就像天河一样没有边际,
不近人情焉。”连叔 跟人之常情差得太远,
我因为它没有用处把它
击破了。”
.
庄子曰:“夫子固拙 庄子说:“先生您本来就不
于用大矣!宋人有善 为不龟手之药者,世 世以洴澼絖为事。客
善于使用大的东西(或者不 善于发挥事物的大的作用)。 宋国有一个善于制造防止手 冻裂的药物的人,代代以漂
闻之,请买其方(以) 洗绵絮为职业。有一个外地
百金。聚族而谋曰: 人听说了这件事,要求用百
‘我世世为洴澼絖, 金来买他制药的方子。宋人
不过1数金。今一朝而 聚合族人,商量说:‘我家
鬻技百金,请与之。’ 过:超过
世世代代从事漂洗绵絮的事 业,所得到的金很少,现在 一下子卖制药的技术能卖一
百金,让我们卖给他吧。’
.
客得之,以说吴王。那个外地人得到了制
越有难,吴王使之 造防止手裂药物的技
将。冬,与越人水 术,凭它去游说吴王。
D.庄子浪漫风格有时也会写忘了形:这里的神人居然“乘 云气,御飞龙”,飞行技术也就与“御风而行”的列子一 个档次,都“有所待”,与对逍遥游的定义岂不矛盾?
答案:D(所乘之物皆为六气之变,且神人其他神力非列子 所能)
.
3、 惠子谓庄子曰: 惠子对庄子说:“魏惠
“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王赠给我一种大葫芦的
曰:“其言谓何哉?” 曰:“藐姑射之山, 有神人居焉1。肌肤若 冰雪,绰约若处子; 焉:于此
太不近人情了。”连叔 说:“他的话说的是什 么呢?”肩吾回答: “他说:‘遥远的姑射 山,有神人住在那里, 那神人的肌肤像冰雪一
样白皙,那神人的体态
. 像处女一样美好;
不食五谷,吸风饮露; 他们不吃五谷杂粮,吸清风
乘云气,御飞龙,而1 游乎四海之外。其神 凝,使物不疵疠而年
喝甘露;乘着云气,驾着飞 龙,遨游于四海之外。他们 的精神专注,使人或物不生 灾害疾病,而谷物丰熟。’
谷熟。吾以是狂而不 我认为这些话骗人,不真
信也。”连叔曰:
实。”连叔说:“对啊!瞎
“然!瞽者无以与乎 子没法参与欣赏错综华美的
文章之观,聋者无以 与乎钟鼓之声。岂唯 形骸有聋盲哉?夫知 亦有之!
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种子,我种上它,长成
以(之)盛水浆,其 了瓠子,大小可以填塞
坚不能自举也。剖之 五十斗的东西,掏空它
以为瓢,则瓠落无所 用来盛水,它的硬度太
容。非不呺(xiāo) 小不能胜任;把这个大
然大也,吾为其无用 瓠子剖开做成两个瓢子,
而掊之。”
那么瓢子太大无处可容。
不是这葫芦不内空且大,
天下为事!之人也, 营把天下当回事!这些神人,
物莫之伤,大浸稽天 而不溺,大旱金石流、
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伤害他, 大水到天也淹不到他,大旱 使金属石头成为液体而流动、
土山焦而不热。是其 土山被烧焦也热不到他。这
尘垢秕穅,将犹陶铸 些神人,他们身上的尘土和
尧、舜者也,孰肯分 其他没有价值的东西尚且能
分然以物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