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原子的结构1原子的构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有答案)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结构知识点一 原子的构成一、原子可以再分很长时间以来,科学家都以为原子是简单的、不能分割的实心球体。
直到1897年,英国科学家 汤姆生 发现了电子,才第一次揭开了原子的神秘面纱,知道原子还是可以再分的。
理解辨析1、原子能否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但是在其他条件下还能再分。
二、原子的构成⎧⎧⎨⎪⎨⎩⎪⎩质子(带正电)原子核(带正电)原子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在核外相对很大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理解辨析1、原子核有什么特点?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荷,相对于整个原子来说,核外有一个很大的空间,这就是电子运动的区域。
原子核虽然小,但几乎集中了整个原子的质量,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核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荷、体积小、相对质量较大。
三、原子中各粒子的电性四、几种常见原子的构成理解辨析1、原子一定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的吗?原子一般由质子、中子、电子这三种粒子构成,但某种氢原子中只有一个质子和一个核外电子,无中子。
五、原子中各种粒子之间的关系1、原子中,质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中子不带电,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相等。
例题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C)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B.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C.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D.原子核内质子数必等于中子数例题2、有关原子带电情况的解释正确的是(B)A.原子中质子带浮负电,电子带正电B.原子核带正电C.电子不带电D.电子和中子电荷中和使得原子不带电例题3、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选择填空:(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分子;(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3)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分子、原子;(4)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质子、中子;(5)带正电的粒子是质子、原子核;(6)带负电的粒子是电子;(7)不带电的粒子是中子;(8)质量与氢-1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粒子是质子、中子;(9)质量最小的的是电子;(10)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质子、电子。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思 考,步入神秘 的微观世界。 学生想探究的 问题大部分将 在本节教学中 通过探究活动 中获得较满意 的答案,这对 于激发学生持 续的探究欲望 是大有裨益 的。
观察,分析:以氧原子 为例说明构成原子的粒 子有几种,它们是怎样 构成原子的。
通过对人类关 于原子结构的 认识过程调动 学生学习的兴 趣。
交流、评价,进行小组 自主归纳总
活动:
结,加工处
理,培养主动
与他人交流讨
论,清楚表达
自己观点的良
好学习方法。
课堂作业:习题第 1 题 教学反思:
1、理论课的教学设计,尤其是涉及微观的纯理课论的教学设计处理起来有点困 难,教学设计必须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想象能力、抽 象思维能力,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好整个教学的难度,可以有两种设计方法: (1)对于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紧紧围绕书本展开教学,不要进行拓展或是少进行拓 展,整个设计紧紧围绕书本,学生学习起来较容易。
[引课]
本单元学习我们将进一步揭开
物质构成的奥秘。本节课我们
主要探究原子内部构成。
第一部分 [设问]
认识原子 请你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结构历史 想象一下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是
怎样构成原子的? [讨论] 你能试着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 解释吗?
[设问]
学生活动
思考:物质世界是否可 分?能否分到尽头?
学生可能提出问题 1.原子是实心的吗? 2.原子能分吗?若能 分,其内部结构是怎样 的? 3.原子有没有质量?它 的质量有多大? 4.原子到底有多大?
1、原子中存在带电的 粒子,但它并不显电 性,其原因是…… 2、原子由质子、中 子、电子三种粒子构 成,但 不是所有的原子核内都 有中子 3、在原子中质子数等 于电子数,但不一定等 于中子数。 4、原子很小,但有一 定质量,原子的质量主 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二原子结构知识点总结笔记

课题二、 原子的结构一、原子的构成1. 原子的构成 电子层原子核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并非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质子数也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2.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由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3. 原子核直径是原子直径的几万分之一,原子不是实心球体,核外有一个很大的空间,核外电子就在这个空间内高速运动。
4. 原子的种类由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决定。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A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原子(不带电)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原子核—原子==蚂蚁(中心) — 体育场原子—乒乓球==乒乓球—地球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
核外电子根据其能量的高低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这就是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现在发现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
电子层序数越大,层内电子的能量越大,离原子核距离越远。
B、排布规律:①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第一层排满才排第二层,第二层排满才排第三层;②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
(n为电子层序数,第一层n=1,第二层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原子结构示意图: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画出周期表中前三个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相对稳定结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他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氦2个),这样的结构叫相对稳定结构。
三、离子的形成●常见元素名称、元素符号H He Li Be B , C N O F Ne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Na Mg Al Si P ,S Cl A r K Ca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Mn Fe Zn Ag Ba I Hg Cu Sn Pb P t Au锰铁锌银钡碘汞铜锡铅铂金●离子的形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原子的构成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 原子序数
氢
1
0
1
1
1
碳
6
6
6
6
6
氧
8
8
8
8
8
钠 11 12
11
11
11
氯 17 18
17
17
17
3. 质子数、中子数在数量上有什么(shén 关 me)
系? 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4.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有什么(shén me)联系?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8
8
8
8
8
钠 11 12
11
11
11
氯 17 18
17
17
17
1.不同原子之间有哪些(nǎxiē)区别?
原子里质子数不同,原子种类也不同。
2.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diànzǐ)构成的吗?
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如氢原子
第十一页,共二十四页。
观察(guānchá)表格(表3-1),思考下列问题
化学性质不变。
(huàxué
xìngz;h气ì) 态
水不分变子成其他分子。
在发生化学变化时,
分子本身 发生变化,
化学性质也改变。
如: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yǎngqì)时过,氧化氢分子 变成了 水分子和
水分子 和 氧分子是与
过氧化氢分子不同的分子。
5、分子的概念是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解: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657×10-26kg =16
1 ×1.993×10-26kg 12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原子的结构》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1) 原子
(2) 在原子中 ,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2. 核外电子的排布 : 按能量大小分层排布。
3. 原子结构示意图 : 圆圈表示原子核 ; 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 ; 圆弧表示电子层 ; 圆弧上的数字表示
该层上的电子数。
4. 离子的形成 : 原子得到电子 , 形成阴离子 ; 原子失去电子 , 形成阳离子。
A . X 是非金属元素 C .该粒子最外层电子层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答案】 C
B. X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8 D.该粒子可表示为 X -
【解析】 A 、X 是金属元素,错误; B 、X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1,错误; C、最外层电子数是 8 的结构是相对
稳定结构,正确; D 、该粒子可表示为 X +,错误。故选 C.
知识点 3、离子
知识在线
1. 概念 : 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 2. 分类 :
离子
拓展延伸
由几个原子形成的集团带有电荷
2-
离子 );C O3 ( 碳酸根离子 ) 等。
, 它们也叫离子
, 如 SO42- ( 硫酸根离子
);N
O
-
3
(
硝酸根离子
);N
H
+
4
( 铵根
3. 离子的形成 : 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 核内质
D .电子层数
【解析】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电子的得失,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 3、已知 n 个银原子的质量为 mkg , a 个碳原子(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为 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表示为 ( )
bkg ,则银原
人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 3.2原子的结构 知识点讲义(无答案)

知识点讲义——物质构成的奥妙课题2 原子的结构知识点1 原子的构成(重、难点)1.原子的再分很长时间以来,科学家都认为原子是不可分割的、简单的实心体。
知道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才第一次揭开了原子的神秘面纱,原子中还含有更小的粒子——电子,说明原子还可以再分。
2.原子的结构(1)原子尽管很小,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但用其他方法仍可以再分,因为原子也有一定的结构。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的。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质子每个质子的相对质量约等于1原子核(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中子每个中子的相对质量约等于1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电子(带负电)电子质量很小,约为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注】①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包括稀有气体、金属单质、金刚石、硅等,其化学性质由原子保持。
如氦气的化学性质由氦原子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由铁原子保持。
②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体积很小,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位于体育场中心的一只蚂蚁。
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做高速运动。
(2)原子中,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电荷由质子提供,所以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目(简称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
(3)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正电荷的总数(即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总数相等,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可概括为: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注】①每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多少决定了原子的种类,所以同一类原子,其核内质子数相同,不同类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不同。
②原子核内中子数不一定对于质子数,如铁原子中质子数为26,中子数为30。
③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中子,如氢原子中就没有中子。
④电子的质量很小,约为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故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2原子的结构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是认识原子的内部结构。
前面已经学过了化学反应中分子的可分性、原子的不可分性,本节课立足于此继续发展对于原子的认识:除去“化学反应”这个前提的约束,原子也具有可分性。
进而深入了解原子的构成,辩证认识其中各种粒子的一些基本特点和相互关系。
探索原子结构的化学史料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内涵,因此可以帮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实验、假说、模型、推证等科学方法的重要作用和质疑、反思、严谨等科学态度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从微观角度认识了水的三态变化、水的电解、氢气燃烧等变化事实,并且以此为载体形成了对于分子、原子的一些基本认识。
本节课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上述认识,但鉴于目前的实验条件还难以让学生直观看到微观真相,而学生本身又处于化学启蒙阶段,缺乏推断原子结构的知识基础,因此适宜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史料及微观模拟动画或者示意图,变抽象为具体,辅助学生的想象、推理,促进学生的体验和理解。
三、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分为二课时:课时1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课时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课时1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一、教学目标1.知道并能说出原子的构成;2.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3.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并理解相对原子质量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难点: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引入】播放视频:原子的结构——原子弹的基石【过渡】视频中展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的片段,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出原子弹爆炸所造成的威力是非常大的,战争对人类也造成了不可想象的伤害。
那么原子弹的巨大威力是如何产生的呢?这就需要我们从最基本的原子结构说起。
【板书】一、原子的构成【讲解】我们知道,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非常小,构成分子的原子体积同样也非常小,科学家们已测定:如果将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相比,就相当于将乒乓球跟地球相比。
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原子的构成作业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12
12
12
(2)分析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哪些规律? ①___质__子__数__=__核__电__荷__数__=__核__外__电__子__数____; ②____质__子__数__不__一__定__等__于__中__子__数_________。
似化学性质的是_C___(填字母)。
11.下列为A、B、C、D、E五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 题:
(1)D原子中x=__6__。 (2)五种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__E__(填字母,下同),容 易得到电子的是__B_D_。 (3)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A_C_。 (4)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的是__B_C_。 (5)属于金属原子的是__E__,属于非金属原子的是__B_D___,属于稀有 气体原子的是___A_C___。
知识点一 原子的构成 1.(伊春期中)原子中一定含有的微粒有( D ) A.质子、中子、电子 B.质子、中子 C.中子、电子 D.质子、电子
2.(重庆中考)同一原子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质子和电子的数目相同 B.原子和中子的电性不同 C.原子核和电子的质量不同 D.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不同
人教版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
结构:原子原子核质 中子 子( (每 不带个电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关系: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整个原子不
显电性。
2.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以钠原子为例)
3.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是__8__个(氦为2个),这是一种相对稳 定 的 结 构 ; 金 属 原 子 最 外 层 电 子 一 般 少 于 _4___ 个 , 在 化 学 反 应 中 易 __失__去__电__子___ , 达 到 相 对 稳 定 结 构 ; 非 金 属 原 子 最 外 层 电 子 一 般 多 于 __4__个,在化学反应中易__得__到__电___子___,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二原子结构知识点总结笔记

课题二、 原子的结构一、原子的构成1. 原子的构成 电子层原子核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并非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质子数也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2.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由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3. 原子核直径是原子直径的几万分之一,原子不是实心球体,核外有一个很大的空间,核外电子就在这个空间内高速运动。
4. 原子的种类由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决定。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A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原子(不带电)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原子核—原子==蚂蚁(中心) — 体育场原子—乒乓球==乒乓球—地球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
核外电子根据其能量的高低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这就是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现在发现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
电子层序数越大,层内电子的能量越大,离原子核距离越远。
B、排布规律:①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第一层排满才排第二层,第二层排满才排第三层;②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
(n为电子层序数,第一层n=1,第二层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原子结构示意图: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画出周期表中前三个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相对稳定结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他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氦2个),这样的结构叫相对稳定结构。
三、离子的形成●常见元素名称、元素符号H He Li Be B , C N O F Ne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Na Mg Al Si P ,S Cl A r K Ca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Mn Fe Zn Ag Ba I Hg Cu Sn Pb P t Au锰铁锌银钡碘汞铜锡铅铂金●离子的形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教学第3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D.它易失电子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其核电荷数相等 B.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其中子数一定相等 C.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原子最外层电子个数少于倒数第二层电子的个数
10.(曲靖中考)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B)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原子呈电中性
B.原子是实心球体
C.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5.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原子中的中子带负电荷
B.决定原子种类的是质子数
C.原子中质子与中子的数目一定相同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电子上
知识点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之为放射性碳定年法。碳14原子核中含6个质子与8个中子,在衰变时,一个中
子变B成质子,形成新的原子核。下列关于新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
B.氮原子核,含7个质子,7个中子
C.碳原子核,含6个质子,7个中子
D.氧原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含7个质子,8个中子
18.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
6.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简明、方便地表示原子结构。如右图: ①表示_____质__子__数__,②表示_______原__子__核, ③表示_____电__子__层__,④表示电子层上的______电__子__数_。
7.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____个8 (氦为____个2),属于 _____相__对__稳__定_结构;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____4个,在化学反应中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2 原子的结构-原子的构成 教案

学习提纲年级:九学科:化学学期:上设计时间:课题课题1 原子的构成课型1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认识与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结合张青莲教授的卓越贡献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重点1.原子的构成2.相对原子质量学习难点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教学准备教学媒体:电脑平台课前训练1.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子与原子的区别:——————————————————。
激趣明标一、1964年我国原子弹爆炸视频二、时光隧道,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三、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α粒子,即氦原子的原子核)提出问题自主学习1、自主学习教材P70-71,完成下列空白构成原子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带正电,________带负电,________不带电。
比如氧原子的构成可以这样描述:由_____个质子和_____个中子构成一个_____原子核,_____个电子绕氧原子核高速运动,就构成了一个氧原子。
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____________质量的____________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所得的比值。
2、考考你:(1)你能解释卢瑟福的实验现象吗?(2)你能模拟描述原子的结构吗?(3)构成原子的各微粒的电性、电量的关系如何?(4)你能书写计算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学表达式吗?(5)相对原子质量跟质子数、中子数有怎样的关系?。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原子的构成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了解离子的形成、离子的表示方法、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
3.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原子的构成阅读课本图3—9和第53页的内容:原子的构成,完成下列填空: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的。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等于质子数。
2.构成原子的粒子及性质:3.阅读课本第54页第一段的内容,原子内部大部分空间被电子占据,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是一个空心球体。
1.原子为什么不显电性?分子带电吗?物质呢?2.同学们仔细观察分析课本第53页表3—1几种原子的构成,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从表中纵向、横向、普遍性、特殊性等方面寻找)?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 836,所以在科学上计算原子的质量时只计算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电子质量忽略不计,下表是部分原子的构成指数:通过此表,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还能总结出:(1)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2)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3)质子数不同,原子的种类不同。
(4)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的种类。
4.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含有中子。
1.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2)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原子、分子。
(3)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 质子、中子。
(4)带正电的粒子是:质子、原子核。
(5)带负电的粒子是:电子。
(6)不带电的粒子是:分子、原子、中子。
2.某原子中共有82个粒子,其中30个粒子不带电,则它的核外电子数是( A )A.26B.30C.52D.563.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①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所占体积很小;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③构成原子核的质子、中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④原子核的核电荷数等于核内中子数;⑤原子核具有很高的密度;⑥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022-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原子的结构教案(2)

2022-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原子的结构教案(2)课题2 原子的结构一.教学目标【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2.了解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并能用结构示意图表示。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交流提问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归纳和表达能力。
2.运用形象恰当的比喻来学习微观的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原子结构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及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
【教学难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了,我们看到了这朵美丽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放出了巨大的能量,这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
前面我们学习了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再分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如果抛开化学变化,原子能否再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揭开原子神秘的面纱。
(二)推进新课1.原子的构成师:原子到底能不能分?如果能分,它又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本课题的第一个问题:原子的构成。
2.构成原子的粒子及性质:构成原子的粒子电子原子核质子中子(1)电性和电量1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1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2)相对质量忽略不计113.阅读课本第54页第一段的内容,原子内部大部分空间被电子占据,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是一个空心球体。
【讨论交流】1.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质量如何?整个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哪里?2.原子中有带电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3.是否所有原子中都含有中子?4.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5.不同种类的原子内部结构有何不同?【温馨点拨】1.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质子和中子质量近似相等,电子质量较质子和中子小得多。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原子不带电。
3.2原子的结构

最外层电 子数
一般<4
得失电子 趋势
易失 电子
非金属 元素
一般≥4
易得 电子
稀有气体 元素
等于8 (氦=2)
很难得失 电子,是 稳定结构
化学性质
易发生 化学反 应(不 稳定)
极难发生 化学反应 (稳定)
结论
最外层 电子数 决定元 素的化 学性质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氯化钠的形成
钠原子
氯原子
----
一、原子的构成
碳原子 结构图
-
电子
-
++
++
++
-
电子 原子核
-
质 子 6+ 原子核6+
原子
中子 (不带电)
核外电子 6 -
原子核 中子
质子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结构
原子
质子 每个质子带一个
原子核
单位的正电荷
中子 不带电
核外电子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
位的负电荷
一、原子的构成 想一想:原子显不显电性? 实验:用手接触铁、铜等金属是否会触电?
1.6749×10-27kg/1.67×10-27kg = 1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哪部分?
电子质量很小, 其质量约是质子、 中子质量的1/1836。所以,整个原 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下表是部分原子的构成指数: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 子数
氢
1
0
1
碳
6
6
6
相对原子 质量 1 12
质子的质量与中子的质量约相等,电子 的质量是质子质量的1/1836。所以,原子 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初中化学_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二 <原子的结构> 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2、初步树立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并通过查阅资料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分类、归纳、概括、比较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学习科学家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体会科学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贡献。
[重点和难点]重点:能够构建原子的结构和明确原子的各种微粒之间的关系。
难点:通过科学探究推论出原子的结构及各种微粒之间的关系,构建原子结构的空间想象思维。
学法指导:同学们课前自己阅读课本内容,收集有关原子结构的各种信息,学会从课本内外多渠道获取信息,学会自己动手构建知识结构图,培养我们的探究、分析、总结的能力。
学习过程复习上节课知识(见课件)(一)、原子的结构(原子结构的探索)1. 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没有人可以将原子再分!”。
2.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森发现了不同原子中都含有电子。
由此证明原子可以再分。
3.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等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α粒子轰击薄金箔,得到上图所示现象。
(二)、交流展示【学生活动1】1.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说明了什么?2.为什么一小部分α粒子却改变了原来的方向?3.为什么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方向?4、科学家探究原子结构的历程,对我们有何启示?【学生活动2】阅读教材,讨论以下问题:(自学指导一)1、原子核是由什么构成的?2、什么是核电荷数?【学生活动3】分析表格数据,讨论下列问题(1)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是什么?(2)为什么原子都不显电性?(3)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吗?【归纳总结】你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学生活动4】(自学指导二)1、原子中核外电子运动有什么特点?2、原子中核外电子排布有什么特点?3、怎样表示原子的结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意义?怎样画原子的结构图?【归纳总结】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是:【课后反思】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本课题之前只是初步建立原子的概念,对原子的内部结构建立了极为初步的概念,因此对学生来说,本课题的知识几乎是全新的。
3.2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原子的构成与相对原子质量)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与相对原子质量
1 课前默写
2 课堂导学
3 随堂检测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与相对原子质量 课前默写
按照顺序默写1~20号元素符号: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与相对原子质量 课堂导学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与相对原子质量 课堂导学
原子种类 氢 碳 氧 钠
质子数 1 6 8 11
中子数 0 6 8 12
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 1 12 16 23
因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跟相对原子质量标准比较接近,所以相对原子质量
(数值上)≈
质子 数+
中子 数。
易错提醒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而非原子的实际质量,单
的质量为 1.993×10-26kg,X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657×10-26kg 1.993×10-26kg×112
≈16。
答:(1)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与相对原子质量 课堂导学
(2)X原子的电子数是多少? (2)设X原子的质子数约等于x,X原子的中子数为(x+4),根据相对原 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x+(x+4)=16,得x=6;原子中核电荷 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X原子的电子数是6。 答:(2)X原子的电子数是6。
5.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③带正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 跟原子比较,体积很小,
但却集中了原子的主要质量。
A.②④⑥
B.②③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说课讲稿

《原子的结构》说课稿说课教师节:陈耀楷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下面我分别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预期效果等几个方面说说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一、说教材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本单元教材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基本概念较集中,这些概念是中学化学中最核心的一些概念。
所以本单元是全书(甚至是整个中学段)的一个重心,是基础。
所以本单元教材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而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
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但他们并不满足,还想知道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质量有多大等等。
本课题学习的原子的构成,就是回答这些问题。
关于原子质量,书上给出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绝对质量,并指出它们数值太小,不便于记忆、书写和计算,只能使用相对质量。
考虑到此时学生尚无同位素的知识,不便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计算出来的平均值,所以此处只能要求学生对相对原子质量做含糊的、初步的了解。
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作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使用。
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阐述原子、原子核的构成,并解释整个原子呈电中性的原因。
2.能说出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简述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查找相对原子质量。
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原子进一步可分”的讨论,进一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能力。
2.在学习原子的结构、相对原子质量等问题时,设计出一个个问题情境(见教学过程),带着问题看录像,阅读课文、思考讨论,自然的得出结论。
3.在分析原子结构时,鼓励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原子可分,原子核也可分”的讨论,渗透物质的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