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镜头语言术语大集合

合集下载

一次性讲解电影镜头的16种画面语言,再也不当拍摄小白

一次性讲解电影镜头的16种画面语言,再也不当拍摄小白

⼀次性讲解电影镜头的16种画⾯语⾔,再也不当拍摄⼩⽩镜头是电影创作的基本单位,⼀个完整的电影作品,是由⼀个⼀个的镜头完成的,离开了独⽴的镜头,也就⽆所谓电影了。

镜头的拍摄技法包括镜头⾓度、景别和镜头运动。

下⾯介绍电影中常⽤到的15种拍摄技法:⼀、特写特写镜头是五个景别镜头中最重要的镜头,⼀般着重拍摄演员的表情或者⾯部特征,也会放⼤五官的局部进⾏拍摄,⽤意是想通过特写镜头来推动剧情的发展。

特写镜头最适合搭配稳定器的变焦功能拍摄使⽤。

⼆、远景镜头远景是与特写相对的景别镜头,远景可以拍摄对象的全⾝,观众也可以看到场⾯的⼤镜头。

远景镜头⼀般⽤于电影中的打⽃场景拍摄,能看到完整的拍摄打⽃动作以及场景。

三、中景镜头中景镜头介于特写与远景之间,可以露出⼀般的⼈物形象,⼀般⾓⾊中,⼿⾥拿着东西或者正在使⽤⼯具的时候会拍摄中景镜头。

四、单⼈/双⼈镜头/多⼈镜头视情节要求决定镜头中出现⼈物的多少。

五、视点镜头POV也称视点镜头,视点镜头拍摄的画⾯就是⾓⾊所看到的内容,在电影中使⽤POV镜头,是想让观众更加感同⾝受的融⼊画⾯镜头中。

⽽在⽇常拍摄中,也可以利⽤稳定器的POV模式直接实现这⼀镜头的拍摄。

六、平视镜头平视镜头是最基础的镜头⾓度,⼿持稳定器向前⽔平拍摄,即可拍摄出平视镜头。

在电影中,通常⽤平视镜头来保持(第三⽅的)客观性,⽽不是改变被摄⼈物之间的关系。

在电影中多⽤于⼀般对话场⾯或特写,但由於摄影⾓度因為太⼀般,缺乏深度与张⼒,必须⽤主体的动作来提⾼构图性。

七、仰⾓镜头仰⾓拍摄是⼀个⼿持稳定器从低⾓度仰视拍摄,此种⾓度会使前景位置的主体突出,夸张被摄体的⾼度,可以使个头矮⼩的演员看起来变得⾼⼤,这种富有⽀配⼒的构图⽅式,容易引发观眾⼼⽣畏惧与尊敬,成為怪物或英雄的代表,可以使得被摄对象更加⾼⼤或者占据主导地位的镜头⾓度。

⼋、俯⾓镜头与仰⾓拍摄相对的是俯⾓拍摄,利⽤航拍器或摇臂可以轻松实现从⾼往下处拍摄,让被摄⼈物显得弱⼩,可以表现出主体的渺⼩、孤寂、凄凉、哀伤与宿命的不可抗拒,⼀般⽤于展⽰⼤局和全景。

剪辑镜头术语认识

剪辑镜头术语认识

剪辑镜头术语认识
1. 推镜头啊,这就像是你慢慢走近一个特别吸引你的东西,把它一点点放大。

比如拍一朵漂亮的花,从远处慢慢推近,哇,那细节就全出来了!
2. 拉镜头呢,就好像你本来在仔细看一个东西,然后慢慢往后退,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大。

像拍一个人在舞台上表演,从他身上拉出来看到整个舞台和观众。

3. 摇镜头呀,不就跟你摇头晃脑看周围一样嘛。

比如在一个美丽的风景前,从左到右或者从上到下这么摇过去,景色都能收入眼底啦!
4. 移镜头,就像你边走边看,镜头跟着你一起移动。

好比拍一条街道,跟着镜头就像你真的在走那条街一样。

5. 跟镜头,这就好像你跟着一个人跑,镜头一直对着他。

比如拍运动员跑步,一直跟着他跑的那种感觉,超带劲!
6. 升镜头,就如同你慢慢升上天空去看一样。

像是拍一个高楼,从底部慢慢升上去,哇,那壮观!
7. 降镜头,不就是反过来,从天上慢慢降下来嘛。

比如拍一片森林,从空中降下来看到树木的细节。

8. 甩镜头,那可刺激啦,就像突然转头看到什么惊人的东西一样。

拍个突然出现的惊喜画面,甩过去,效果杠杠的!
9. 固定镜头,这个好理解吧,就稳稳地在那拍。

像拍一个雕塑,一动不动地拍它。

10. 旋转镜头,这就像你原地转圈看周围一样。

比如在一个漂亮的大厅里,旋转着拍,那感觉多奇妙呀!
我觉得这些剪辑镜头术语真的很有趣啊,能让我们的视频变得丰富多彩,充满魅力!。

电影专业术语一览表

电影专业术语一览表

1. 蒙太奇:源自法语词“montage”,指的是将各种不同的镜头剪辑在一起以产生新的意义或感觉的技术。

这个术语是苏联电影理论家谢尔盖·爱森斯坦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

2. 长镜头:一种拍摄技术,其中的特点是镜头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没有剪辑。

这种技术可以给观众提供更多的环境细节,也能增强情节的连续性和紧张感。

3. 场面调度:也称为场面布置或导演调度,是指在拍摄过程中,对演员、道具、场景等元素进行组织和布置的过程,以创造最佳的视觉效果。

4. 音响蒙太奇:是指通过声音的剪辑和重组,产生新的听觉体验。

这可能包括对话、背景音乐、环境声音等。

5. 对比蒙太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蒙太奇,其中两个或更多的镜头被剪辑在一起,强调他们之间的对比或差异。

6. 平行蒙太奇:在这种蒙太奇中,两个或更多的故事线并行展开,但最终可能会在某个点交汇。

7. 隐喻蒙太奇:在这种蒙太奇中,镜头之间的关联可能不那么明显,需要观众通过联想或解读来理解他们之间的隐喻关系。

8. 交叉蒙太奇:是平行蒙太奇的一种,通常用于展现两个或更多事件的发生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

9. 最后一分钟营救:这通常指的是电影或电视剧中常见的情节,就在主角似乎要失败或遇到危险时,通常会有一个转机或者援救,使得情况有所好转。

这种技巧常常被用来增加紧张感并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以下是你所提到的电影术语的解释:1. 累积剪辑:一种剪辑方式,通过将多个相似的镜头或情节串联在一起,以强化或强调某种情绪或概念。

2. 无缝隙剪辑:剪辑手法,旨在使镜头切换时尽可能不被观众察觉,以保持故事的连续性和流畅性。

3. 广角镜头、长焦镜头、景深镜头:广角镜头提供更广阔的视野;长焦镜头可以将远处的物体拉近,产生压缩空间的效果;景深镜头则关注于画面中前景、中景和背景的清晰度。

4. 正反打镜头,过肩拍:正反打镜头是指剪辑中交替出现的两个镜头,通常是对话中的两个人;过肩拍是指摄影机从一位角色的肩膀或头部旁边拍摄另一位角色的镜头。

分镜专业术语

分镜专业术语

分镜专业术语1. “嘿,那个特写镜头,就像放大镜一样,把细节都给咱放大喽,多牛哇!”- 例子:几个同学在讨论拍摄的视频,一个说:“那个特写镜头,就像放大镜一样,把细节都给咱放大喽,多牛哇!”另一个回应:“是呀,看得可清楚了。

”观点:特写镜头很厉害。

2. “哇塞,全景镜头,那可是把整个场面都给包圆喽,跟大画框似的,厉害不?”- 例子:大家在看电影,有人说:“哇塞,全景镜头,那可是把整个场面都给包圆喽,跟大画框似的,厉害不?”旁边的人点头:“确实壮观。

”观点:全景镜头有气势。

3. “哎呀,中景镜头,刚刚好,既不像特写那么紧,也不像全景那么散,多合适呀!”- 例子:在讨论视频剪辑,一人说:“哎呀,中景镜头,刚刚好,既不像特写那么紧,也不像全景那么散,多合适呀!”另一人赞同:“对,很自然。

”观点:中景镜头很实用。

4. “嘿,近景镜头,把人拍得可清楚啦,就像在眼前似的,好不好?”- 例子:看照片的时候,有人说:“嘿,近景镜头,把人拍得可清楚啦,就像在眼前似的,好不好?”其他人回应:“确实,很有感觉。

”观点:近景镜头有魅力。

5. “哇哦,分切镜头,就像把一个故事切成小块,一块一块地给咱看,有意思不?”- 例子:讨论电视剧的拍摄手法,一人说:“哇哦,分切镜头,就像把一个故事切成小块,一块一块地给咱看,有意思不?”另一人说:“挺好玩的,有悬念。

”观点:分切镜头有创意。

6. “哎呀,闪回镜头,一下子就把咱拉回过去,跟时光机似的,神奇不?”- 例子:看电影时出现闪回镜头,有人说:“哎呀,闪回镜头,一下子就把咱拉回过去,跟时光机似的,神奇不?”旁边的人感叹:“真厉害。

”观点:闪回镜头很神奇。

7. “嘿,长镜头,那可真是一镜到底,跟纪录片似的,真实感爆棚,咋样?”- 例子:大家在讨论一部电影的长镜头,一人说:“嘿,长镜头,那可真是一镜到底,跟纪录片似的,真实感爆棚,咋样?”其他人纷纷点头:“太牛了。

”观点:长镜头很有真实感。

电影镜头术语

电影镜头术语

什么是蒙太奇?电影专业术语逐个看!来源:沪江论坛| 时间:1年前| 阅读:12400次| [划词已启用]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看别人写的长篇大论的影评,好多的电影专业术语,什么蒙太奇啊、长镜头啊,然后就仰慕地不得了。

其实理论的东西你看看也能明白,作为影迷也应该了解一些常用的电影知识哦![1] 蒙太奇是什么?[2] 各种景别镜头[3] 各种运动镜头[4] 其它镜头[5] 其他电影专业术语蒙太奇(MONTAGE)——来自法语,原义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有组接、构成之意。

在电影创作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度,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处理和拍摄。

然后再根据原定的创作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将这些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地、富于节奏地重新组合,使之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构成一个联绵不断的有机的艺术整体——一部完整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条理贯通、生动感人的影片。

这种构成一部完整影片的独特的表现方法称为蒙太奇。

在蒙太奇的产生和发展中,英国导演斯密士、美国导演鲍特、格理菲斯,苏联导演库里肖夫、维尔托夫,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等人起过特殊的作用。

尤以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贡献卓著,他们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创作经验,不断研究,探索实践,不仅丰富和发展了蒙太奇技巧,还创立了蒙太奇理论,提出了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独特的形象思维方法,并且将它与辩证思维直接联系起来,使它上升到美学和哲学的高度。

一、景别镜头景别——为了让人们在银幕上看到想要看的表现对象不同的距离、不同角度的形态,就产生了镜头的不同景别。

景别主要是指摄影机同被摄对象间的距离的远近,而造成画面上形象的大小。

景别的大小也同摄影镜头的焦距有关。

焦距变动,视距相应发生远近的变化,取景范围也就发生大小的变化。

景别的运用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手段。

电影术语词典

电影术语词典

电影术语词典1. 长镜头,这可真是电影里的“马拉松选手”啊。

它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观察者,长时间不间断地记录画面。

就像在电影里,那长长的跟拍镜头,跟着主角在剧院里穿梭,让咱们感觉自己就像跟着主角的小跟班似的,完完全全沉浸在那个戏剧的世界里。

这长镜头啊,就这么一直拍,没有剪辑的打扰,让故事就这么自然地流淌着,多酷啊!2. 蒙太奇,嘿,这就像是电影的魔法拼图。

把不同的画面拼接在一起,就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比如说在里,那些看似零散的故事片段,通过蒙太奇的手法,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巧妙地组合起来,最后呈现出一个超级精彩又独特的故事。

你看,它就这么神奇,把不同时间、空间的画面一凑,就像变魔术一样,让人看得目瞪口呆,简直绝了!3. 特写镜头,这简直是电影的“放大镜”啊。

它专门把某个小细节放大给咱们看,就像电影里,小女孩玛蒂尔达的那双眼睛的特写,那眼睛里有恐惧、有倔强、还有对里昂的依赖。

哇,就这么一个特写,能让咱们感受到她内心的千言万语。

特写镜头就像一个特别会抓重点的朋友,把最关键的小细节直接怼到你眼前,让你不得不重视起来。

4. 远景镜头呢,就像是给电影世界拍了一张全景照。

站得远远的,把整个场景都展示出来。

像系列,那些宏大的远景镜头,展示出中土世界的壮丽山河,城堡、森林、大军,哇塞,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那个奇幻的世界里。

这远景镜头啊,就像一个超级导游,让我们对这个电影里的世界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感觉自己就像在那个世界里旅行一样。

5. 定格画面,嘿,这就像是电影突然按下了暂停键。

比如说在的结尾,小男孩安托万那定格的脸,就像时间在那一刻静止了。

他的表情里有迷茫、有对未来的不确定。

这定格画面啊,就像电影在跟我们说:“嘿,停下来好好看看这个瞬间吧。

”它就像我们生活中的那些突然的停顿,让我们有时间去思考、去感受画面背后的深意。

6. 闪回,这就像是电影的时光机。

突然把我们带回过去的某个时刻。

就像在里,老Rose的回忆闪回,我们跟着她回到了泰坦尼克号的辉煌时刻,看到了她和Jack的爱情故事的开始。

电影鉴赏术语整理

电影鉴赏术语整理

电影鉴赏术语整理
1. 摄影术语
- 镜头:摄影机拍摄画面的视野范围。

- 镜头焦距:表达影像中主体与摄影机的距离感。

- 光影:通过灯光与阴影的运用,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 剪辑:将多个画面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组合和调整。

- 色彩:影片中使用的色调和色彩搭配。

2. 导演术语
- 导演手法:影片中导演采用的独特技巧和方法。

- 镜头语言:导演通过摄影技巧传达情感和主题。

- 剧情结构:影片的故事架构和情节发展。

- 视觉风格:导演对画面美学的独特追求和展现。

- 音乐选用:影片中音乐的选择和运用。

3. 剧本术语
- 情节:影片中的故事情节和发展。

- 对白:角色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 开端:影片开头的情节展示和引入。

- 结局:影片的最后情节和故事解决方式。

- 过渡:情节之间的衔接和转场。

4. 演员表演术语
- 演技:演员在影片中的表演技巧和能力。

- 表情:演员通过面部表情传达角色的情感。

- 肢体语言:演员通过身体动作传达角色特点和情感。

- 口型:演员嘴唇的动作和发声配合。

- 表演风格:演员在表演中展现的独特方式和个性。

5. 特效术语
- CGI:电脑生成图像,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创造的特效画面。

- 插画:在特效中运用的手绘画面或图像。

- 剧组幕后:特效制作的团队和过程。

- 物理特效:通过物体和力学原理创造的特效效果。

- 绿幕:在拍摄中使用的特殊背景,便于后期特效处理。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电影鉴赏术语,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电影视觉造型分析专术语

电影视觉造型分析专术语

电影视觉造型分析专术语
1、Action Field 表演区
摄影机镜头所能摄入的区域。

2、Action Film 动作片
泛指以快节奏动作制造趣味的电影,如西部片、功夫片、警匪片,但某些强调动作的闹剧也可包括在内。

第一部广受欢迎的动作片是19XX年的《火车大劫案》。

3、Actual Sound 真实声音
在一场戏中,声音的来源由演出实况而产生,例如演员的念白、街上的环境声音,都是真实声音。

4、Actualite 纪实片
一种纪录片式的影片,起源于X国XXX兄弟的早期作品,如《工厂下班》。

5、Ad Lib 即兴台词
未写在剧本中,由演员随兴表达的对白或妙语。

6、Adaptation 改编
将故事、小说、戏剧或其它适合透过电影媒体来处理的作品搬上银幕。

7、Aerial Shot 高空镜头
从飞机或直升机上拍摄的镜头。

常用的镜头语言分析

常用的镜头语言分析

常用的镜头语言分析镜头语言是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中运用的一种视觉语言,通过使用不同的摄像机镜头和镜头技巧,来表达情感、传达信息以及烘托气氛。

在电影制作中,镜头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和传达能力。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镜头语言分析。

一、远景镜头(Long Shot):远景镜头通常远离被摄对象,用来展示人物和场景的大致环境。

这种镜头给观众提供了全貌,有助于观众对整个场景的把握。

远景镜头常用于场景过渡、开场或结束镜头。

二、中景镜头(Medium Shot):中景镜头主要用来展示人物的上半身或整个身体。

这种镜头在揭示人物表情、动作和情感方面比较有效,是电影中最常见的镜头之一三、特写镜头(Close-up):特写镜头是指对被摄对象的局部进行放大拍摄,通常用于强调角色的表情、细节以及情感变化。

特写镜头能够更加凸显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观众的代入感。

四、极特写镜头(Extreme Close-up):极特写镜头更加放大被摄对象的细节,通常用于揭示微小的表情、动作或细节。

极特写镜头可以用来展示重要的道具、关键信息或者突出人物的一些特征。

五、跟随镜头(Tracking Shot):跟随镜头是指摄像机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移动,跟随被摄对象的动作前进或后退。

跟随镜头可以使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人物的移动和情感变化。

六、手持镜头(Handheld Shot):手持镜头是指摄影师将摄像机直接手持拍摄,给人一种较为紧张、动态的感觉。

手持镜头常用于战争片、纪录片等需要增加真实感和紧迫感的情节。

七、逆光镜头(Backlighting):逆光镜头是指摄像机背对光源拍摄,使人物处于光线的逆向照射下。

逆光镜头常用于营造梦幻、神秘或明暗对比强烈的场景,增加观看的吸引力。

八、鸟瞰镜头(Aerial Shot):鸟瞰镜头是指从高空俯瞰拍摄地面的场景。

这种镜头常用于展示大场面、城市风貌或者环境背景,给观众带来震撼和宏伟感。

九、快速镜头(Quick Cut):以上所列举的镜头语言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的镜头技巧和语言在电影制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frame 电影术语

frame 电影术语

frame 电影术语电影术语是指在电影制作和观赏过程中常用的专业术语和概念。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电影术语。

1. 镜头(Shot) :电影的最小单位,指连续拍摄并记录在一次按下快门的过程。

2. 镜头语言(Cinematic Language) :通过镜头、剪辑、音乐等手段来传达情感和情节的方式。

3. 镜头规格(Shot Types) :如全景镜、中景镜、特写镜等,用于描述镜头的大小和角度。

4. 剧本(Script) :电影创作的文学基础,包括对话、动作和场景的描述。

5. 导演(Director) :指挥电影的创作过程,负责控制演员表演以及整体电影风格的塑造。

6. 演员(Actor/Actress) :在电影中扮演角色的人。

7. 摄影师(Cinematographer) :负责电影摄影和画面构图。

8. 剪辑师(Editor) :负责将拍摄好的片段进行剪辑和组合。

9. 片头(Opening Credits) :电影开始时显示的演职员名单和制片方信息。

10. 片尾(Closing Credits) :电影结束时显示的演职员名单和制片方信息。

11. 音效(Sound Effects) :用来增强电影场景氛围和视听效果的声音。

12. 配乐(Score) :为电影定制的音乐,用于增添情感和气氛。

13. 主题音乐(Theme Song) :与电影故事相关的歌曲,常在片头或片尾播放。

14. 服装设计(Costume Design) :负责电影人物服装的设计和制作。

15. 美术设计(Production Design) :负责电影场景和布景的设计。

16. 色彩搭配(Color Palette) :指电影中使用的色彩组合和调性。

17. 画面构图(Composition) :指摄影师将画面元素排列组合的方式。

18. 道具(Props) :电影中的物品、装置或道具,用于辅助情节发展和角色塑造。

19. 顺序剪辑(Continuity Editing) :将不同镜头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拍摄手法术语

拍摄手法术语

拍摄手法术语1. 长镜头啊,那可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就像一个默默的旁观者,静静记录着一切。

比如说拍婚礼的时候,从新娘入场开始,一直到新人交换戒指,一个长镜头完整地把这幸福的过程记录下来,那感觉,就像我们的眼睛一刻不眨地见证了他们的爱情,可带感了。

2. 特写可不得了,简直是个放大镜!它能把小细节放大到让你惊叹。

像拍美食节目,把一块牛排上的纹理用特写展现出来,那些丝丝缕缕的肉纤维,还有滋滋冒油的小油花,看着就馋得人直流口水,仿佛那牛排就在眼前,都能闻到香味了。

3. 仰拍啊,这就像是我们在仰望着英雄一样。

比如说拍篮球运动员扣篮,从下往上仰拍,那球员就像飞起来的超人,一下子就显得高大威猛,充满了力量感。

哇塞,那种感觉就好像他能拯救整个世界似的。

4. 俯拍就像是上帝视角,啥都看得清清楚楚。

就像拍一群蚂蚁搬运食物,从上面俯拍下去,那些小蚂蚁忙忙碌碌的样子就尽收眼底,看起来特别有趣,感觉我们就像一个主宰者,在看着这些小家伙们的生活呢。

5. 跟拍这个手法可有趣啦。

就像是我们跟着主角一起冒险一样。

要是拍一个小孩在公园里奔跑玩耍,摄影师扛着摄像机跟着他跑,那画面就像我们自己也在后面追着小孩跑,充满了动感和活力,超有代入感的。

6. 跳切是个很特别的手法哦。

它就像魔法一样,突然把画面切换到另一个场景。

比如拍悬疑片,主角在一个黑暗的走廊里走着,突然跳切到一个阴森的房间里,那种突然的转变会让你的心一下子提起来,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

7. 推镜头就像是我们慢慢地走近一个秘密。

比如说拍一个古老的城堡,镜头慢慢推向城堡的大门,那感觉就像我们被吸引着,想要去探索城堡里面的故事,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呢。

8. 拉镜头和推镜头相反,就像我们在慢慢远离一个回忆。

像拍毕业照的时候,先聚焦在一群毕业生的笑脸,然后慢慢拉远,看到整个校园的景色,这时候就会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好像在告别美好的校园时光。

9. 摇镜头就像我们的眼睛在慢慢地扫视周围。

比如拍一场盛大的音乐会,从舞台上的歌手摇到台下欢呼的观众,再摇到舞台旁边的乐队,就像我们自己在现场转动脑袋观看一样,把整个热闹的场景都展示出来了。

影片专业术语总结

影片专业术语总结

影片专业术语总结影片制作过程中,有许多专业术语与技巧需要掌握。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用的影片制作术语,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影片制作的流程。

1. 镜头术语1.1 近景 (close-up)近景是指镜头将被拍摄对象的脸或身体的一部分从近距离拍摄,突出细节和表情。

1.2 中景 (mid-shot)中景是指镜头将被拍摄对象的全身或大部分身体从中距离拍摄,常用于展示角色的行为和动作。

1.3 远景 (long shot)远景是指拍摄范围较大的镜头,通常用于展示场景、环境或人物在周围环境中的位置关系。

1.4 特写 (extreme close-up)特写是指将被拍摄对象的某个细小部分或特定物体进行特殊突出的拍摄方式,常用于强调细节或传递情感。

1.5 平移 (pan)平移是指摄影机随着被拍摄对象的移动而水平滑动,用于展示周围环境或跟随主角的行动。

1.6 倾斜 (tilt)倾斜是指摄影机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用于改变拍摄对象的高度角度。

1.7 前景 (foreground) 和背景 (background)前景是指镜头的最近距离的部分,背景则是镜头的最远距离的部分。

前景和背景的对比可以产生层次感和景深效果。

2. 音频术语2.1 音效 (sound effect)音效是指通过录音或后期剪辑添加的声音,用于增强电影场景的真实感和氛围。

2.2 配乐 (background music)配乐是指电影中背景中起到衬托、强化情感或增加氛围的音乐。

它可以是原创音乐或从其他音乐库中获取。

2.3 录音棚 (recording studio)录音棚是专门用于音频录制和混音的设备和空间,通过不同的设备和设置来提高录音质量。

2.4 混音 (mixing)混音是指将不同音轨合并成一个完整的音频轨道,通过平衡音效和配乐来完成电影的音频处理。

2.5 音频平衡和音量 (audio balance and volume)音频平衡和音量是指调整不同音轨之间的音量关系,以及整体音频的大小和平衡,以确保观众获得良好的听觉体验。

影视专用术语

影视专用术语

1、三分规那么rule of thirds:为了使构图更加匀称,将一个画面分成三等份而不是两半。

2、中景镜头medium shot:交待被摄主体及其周围情况的镜头,缩写为MS。

3、切入镜头cut–in:某镜头中的人或物是一个镜头的局部元素,前者就叫后者的切入镜头。

4、切出镜头cut–away:某个镜头中的人或物没有在上一个镜头中出现,前者叫做后者的切出镜头,常用来交待相关的细节或他人的反响。

5、主镜头master shot:交代整个场景及其中所有主要元素的镜头。

6、主观镜头point–of–view shot:显示剧中人所看到情景的镜头,缩写为POV。

7、白天拍夜景day–for–night:镜头在白天拍,但视觉效果像是夜晚。

8、穿插淡入淡出cross–fade:声音〔图象〕淡入的同时另一声音〔图象〕淡出。

9、淡入/淡出fade–out/fade–in:一个清晰画面逐渐过渡为黑场,从有声到无声;反之亦然。

10、全景镜头long shot:强调整体环境及其中人或物的分布状况的镜头。

11、低角度镜头〔仰拍镜头〕low–angle shot:从低角度向上拍摄的镜头。

12、高角度镜头〔俯拍镜头〕high–angle shot:从高角度向下拍摄的镜头。

13、走位blocking:决定演员在一个镜头中的位置及运动路线。

14、近摄macro:镜头的一种设置,可以拍摄镜头极近的物体。

15、定位镜头establishing shot:引导观众进入一个新的地点或时间的镜头。

16、长焦镜头long lens:能够放大被摄主体,压缩空间距离的镜头。

17、衰减时间decay:一个声音从最大音量到完全无声所用的时间。

18、过肩镜头over–the–shoulder shot:在这个镜头中观众的视线可以越过一个人物的肩部看到另一个人或物,缩写为OS。

19、摇滚rock&roll:一场剧刚开场时使用一系列剧烈晃动的全景镜头,好似观众在摇动着看这场戏。

电影的镜头语言基本知识

电影的镜头语言基本知识

电影的镜头语言基本知识一、电影、电视的景别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

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

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

特写:指摄影、摄像机在很近距离内摄取对象。

通常以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为取景参照,突出强调人体的某个局部,或相应的物件细节、景物细节等。

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指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身体、物体的某一细部,如眉毛、眼睛、枪栓、板机等。

二、摄影、摄像机的运动(拍摄方式)推:即推拍、推镜头,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前的运动拍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分快推、慢推、猛推,与变焦距推拍存在本质的区别。

拉: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范围由小变大,也可分为慢拉、快拉、猛拉。

摇:指摄影、摄像机位置不动,机身依托于三角架上的底盘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观众如同站在原地环顾、打量周围的人或事物。

移:又称移动拍摄。

从广义说,运动拍摄的各种方式都为移动拍摄。

但在通常的意义上,移动拍摄专指把摄影、摄像机安放在运载工具上,沿水平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

移拍与摇拍结合可以形成摇移拍摄方式。

电影镜头术语

电影镜头术语

电影镜头术语————————————————————————————————作者:————————————————————————————————日期:什么是蒙太奇?电影专业术语逐个看!来源:沪江论坛| 时间:1年前| 阅读:12400次| [划词已启用]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看别人写的长篇大论的影评,好多的电影专业术语,什么蒙太奇啊、长镜头啊,然后就仰慕地不得了。

其实理论的东西你看看也能明白,作为影迷也应该了解一些常用的电影知识哦![1] 蒙太奇是什么?[2] 各种景别镜头[3] 各种运动镜头[4] 其它镜头[5] 其他电影专业术语蒙太奇(MONTAGE)——来自法语,原义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有组接、构成之意。

在电影创作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度,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处理和拍摄。

然后再根据原定的创作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将这些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地、富于节奏地重新组合,使之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构成一个联绵不断的有机的艺术整体——一部完整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条理贯通、生动感人的影片。

这种构成一部完整影片的独特的表现方法称为蒙太奇。

在蒙太奇的产生和发展中,英国导演斯密士、美国导演鲍特、格理菲斯,苏联导演库里肖夫、维尔托夫,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等人起过特殊的作用。

尤以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贡献卓著,他们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创作经验,不断研究,探索实践,不仅丰富和发展了蒙太奇技巧,还创立了蒙太奇理论,提出了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独特的形象思维方法,并且将它与辩证思维直接联系起来,使它上升到美学和哲学的高度。

一、景别镜头景别——为了让人们在银幕上看到想要看的表现对象不同的距离、不同角度的形态,就产生了镜头的不同景别。

景别主要是指摄影机同被摄对象间的距离的远近,而造成画面上形象的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镜头语言术语大集合!
一、拍摄手法
1.推(向前推镜头)
即推拍、推镜头,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前的运动拍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分快推、慢推、猛推,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拍摄手法,但切忌这和转动变焦镜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

推多半需要借助辅助设备例如滑轨,推车,斯坦尼康稳定器来完成。

2.拉(向后拉镜头)
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范围由小变大,也可分为慢拉、快拉、猛拉。

与推经常配合出现,一个用于拍摄一个场景的开始一个用于拍摄一个场景的结束。

在后期剪辑中也是经常搭配使用,保证画面不单调。

3、摇(旋转摇镜头)
指摄影、摄像机位置不动,机身依托于三角架上的底盘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观众如同站在原地环顾、打量周围的人或事物。

多用于做环视整个拍摄场地空间时候使用,体现一种宏大规模。

4、移(移动拍摄)
又称移动拍摄。

从广义说,运动拍摄的各种方式都为移动拍摄。

但在通常的意义上,移动拍摄专指把摄影、摄像机安放在运载工具比如滑轨,弯轨,稳定器或者拍摄车上,沿水平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

移拍与摇拍结合可以形成摇移拍摄方式。

多用于拍摄会议,洽谈,工作场景。

经常配合特写中近景镜头使用。

5、跟(跟踪拍摄)
指跟踪拍摄。

跟移是一种,还有跟摇、跟推、跟拉、跟升、跟降等,即将跟摄与拉、摇、移、升、降等20多种拍摄方法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

总之,跟拍的手法灵活多样,它使观众的眼睛始终盯牢在被跟摄人体、物体上。

简而言之就是跟踪拍摄,和“移”不同的是,镜头运动方向是不规则的,但是要一直把人物把持在画面中。

6、升(上升镜头)
匀速上升镜头。

多用于企业门头,办公大楼,高塔,等拍摄。

7、降(下降镜头)
匀速下降镜头.。

与升经常配合使用。

8、俯(上帝视角)
一般用向下拍摄,高度根据剧情设置。

多用于表现整体面貌
小场景,比如美食。

大场景,用于表现厂区企业全貌,多由航拍摄影完成。

9、甩(扫摇镜头)
指从一个被摄体甩向另一个被摄体,表现急剧的变化,作为场景变换的手段时不露剪辑的痕迹。

10、悬(悬空拍摄)
有时还包括空中拍摄。

它有广阔的表现力。

11、空(空镜头、景物镜头)
指没有剧中角色(不管是人还是相关动物)的纯景物镜头。

12、切(转换镜头)
任何一个镜头的剪接,都是一次“切”。

13、综(综合镜头)
它是将推、拉、摇、移、跟、升、降、俯、仰、旋、甩、悬、空等拍摄方法中的几种结合在一个镜头里进行拍摄。

14、短(短镜头)
电影一般指30秒(每秒24格)、约合胶片15米以下的镜头;电视30秒(每秒25帧)、约合750帧以下的连续画面。

15、长(长镜头)
影视都可以界定在30秒以上的连续画面。

对于长、短镜头的区分,世界上尚无公认的“尺度”,上述标准系一般而言。

世界上有希区柯克《绳索》中耗时10分钟、长到一本(指一个铁盒装的拷贝)的长镜头,也有短到只有两格、描绘火光炮影的战争片短镜头。

16、反打(异向拍摄)
指摄影机、摄像机在拍摄二人场景时的异向拍摄。

例如拍摄男女二人对坐交谈,先从一边拍男,再从另一边拍女(近景、特写、半身均可),最后交叉剪辑构成一个完整的片段。

17、变焦拍摄
摄影、摄像机不动,通过镜头焦距的变化,使远方的人或物清晰可见,或使近景从清晰到虚化。

18、主观拍摄(主观镜头)
即表现剧中人的主观视线、视觉的镜头,常有可视化的心理描写的作用。

二、拍摄景别
1、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2、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

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3、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4、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


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5、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6、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7、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8、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

9、特写:指摄影、摄像机在很近距离内摄取对象。

通常以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为取景参照,突出强调人体的某个局部,或相应的物件细节、景物细节等。

10、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指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身体、物体的某一细部,如眉毛、眼睛、枪栓、板机等。

三、画面处理技巧
1、淡入:又称渐显。

指下一段戏的第一个镜头光度由零度逐渐增至正常的强度,有如舞台的“幕启”。

2、淡出:又称渐隐。

指上一段戏的最后一个镜头由正常的光度,逐渐变暗到零度,有如舞台的“幕落”。

化:又称“溶”,是指前一个画面刚刚消失,第二个画面又同时涌现,二者是在“溶”的状态下,完成画面内容的更替。

其用途:①用于时间转换;②表现梦幻、想像、回忆;③表景物变幻莫测,令人目不暇接;④自然承接转场,叙述顺畅、光滑。

化的过程通常有三秒钟左右。

3、叠:又称“叠印”,是指前后画面各自并不消失,都有部分“留存”在银幕或荧屏上。

它是通过分割画面,表现人物的联系、推动情节的发展等。

4、划:又称“划入划出”。

它不同于化、叠,而是以线条或用几何图形,如圆、菱、帘、三角、多角等形状或方式,改变画面内容的一种技巧。

如用“圆”的方式又称“圈入圈出”;“帘”又称“帘入帘出”,即像卷帘子一样,使镜头内容发生变化。

5、入画:指角色进入拍摄机器的取景画幅中,可以经由上、下、左、右等多个方向。

6、出画:指角色原在镜头中,由上、下、左、右离开拍摄画面。

7、定格:是指将电影胶片的某一格、电视画面的某一帧,通过技术手段,增加若干格、帧相同的胶片或画面,以达到影像处于静止状态的目的。

通常,电影、电视画面的各段都是以定格开始,由静变动,最后以定格结束,由动变静。

8、倒正画面:以银幕或荧屏的横向中心线为轴心,经过180°的翻转,使原来的画面,由倒到正,或由正到倒。

9、翻转画面:是以银幕或荧屏的竖向中心线为轴线,使画面经过180°的翻转而消失,引出下一个镜
头。

一般表现新与旧、穷与富、喜与悲、今与昔的强烈对比。

10、起幅:指摄影、摄像机开拍的第一个画面。

11、落幅:指摄影、摄像机停机前的最后一个画面。

12、闪回:影视中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一种手法。

即突然以很短暂的画面插入某一场景,用以表现人物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和感情起伏,手法极其简洁明快。

“闪回”的内容一般为过去出现的场景或已经发生的事情。

如用于表现人物对未来或即将发生的事情的想像和预感,则称为“前闪”,它同“闪回”统称为“闪念”。

13、剪辑:影视制作工序之一,也指担任这一工作的专职人员。

影片、电视片拍摄完成后,依照剧情发展和结构的要求,将各个镜头的画面和声带,经过选择、整理和修剪,然后按照蒙太奇原理和最富于艺术效果的顺序组接起来,成为一部内容完整、有艺术感染力的影视作品。

剪辑是影视声像素材的分解重组工作,也是摄制过程中的一次再创作。

四、其他名词
1、前景:镜头中靠近前沿或位于主体前面的人或物。

在镜头画面中,用以陪衬主体,或组成戏剧环境的一部分,并增强画面的空间深度,平衡构图和美化画面。

2、后景:镜头中靠近后边或位于主体后面的人或物。

后景在镜头画面中,有时作为表现的主体或陪体,但大多是戏剧环境的组成部分,有时直接构成背景。

3、中景:处于画面中间的部分。

一般主体会出现在中景或前、中景之间的部位。

前景、中景、后景是摄影构图的基本层次,它们可以使画面富于层次感、纵深感。

有些画面的层次作了更细致的划分,如斯皮尔伯格《拯救大兵瑞恩》的许多画面构图,可达七八个层次。

4、内景:也称“棚内景”。

指在摄影棚内搭置的场景(包括室内景或户外景)。

5、外景:摄影棚以外的场景,包括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等实景,以及在摄影棚外搭建的室内景。

优点是真实、自然,具有生活气息。

6、摄影棚:专供拍摄影视作品使用的特殊建筑物。

较大的摄影棚面积一般在400平方米以上至1000平方米,高度为8米以上。

棚内四周有为绘制背景用的天片,装有各种照明设施、音响条件,以及隔音、通风、调节气温、排水等设备。

棚内可搭建供拍摄的各种室内外布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