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诊疗指南
慢性胆囊炎如何治疗
![慢性胆囊炎如何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8b992d0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14.png)
慢性胆囊炎如何治疗医疗知识的普及,促使居民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度愈发提高。
慢性胆囊炎,大多数居民对这一疾病比较陌生,仅限于表面,故而当染病时慌乱、恐惧、焦虑,不愿配合临床治疗。
慢性胆囊炎属于胆管系统疾病,因时代的变化,慢性胆囊炎发病率愈发提升,再者,经过临床统计,慢性胆囊炎发病率仅低于急性阑尾炎,已经威胁到了我国居民的身心健康。
目前,慢性胆囊炎治疗中中医、西医均取得了进展,但是慢性胆囊炎具体如何治疗,这对于大多数居民来讲仍然是个谜题。
因此,本文阐述了什么是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如何治疗?一、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这种疾病是因胆囊因某种因素发生炎症性病变,病发原因则与微生物感染或者异常性胆固醇代谢失衡造成,临床常见的表现特征均以嗳气、食后饱胀不适,少部分患者合并恶心、呕吐等现象。
与此同时,慢性胆囊炎发生群体以40岁以上的居民为主,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被降低。
有相关数据调查结果发现,慢性胆囊炎早期发作临床表现并不明显,甚至部分患者将其当作小感冒而忽视。
目前,针对慢性胆囊炎诊疗,临床均选择B超、腹部X线、静脉胆管造影等路径,及时发现患者的临床病灶,显示胆囊的大小、形态、钙化等数值,进而为后期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数值依据。
二、慢性胆囊炎如何治疗(一)西医疗法1、根据慢性胆囊炎病情变化,为患者提供助消化的药物,如:复合维生素B、山楂丸等等。
2、伴随着病情的影响,部分患者时常伴有胆绞痛现象,故而治疗期间,为患者提供解痉药物,例如:硝酸甘油,若患者的情况十分严重,可为患者提供美沙酮、哌替啶等药物。
3、若伴有反酸、恶心等现象时,对症下药,为患者提供制酸药物,例如:胃达喜、瑞倍。
4、合并嗳气、胃部胀满等表现的患者,临床治疗中多食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药物。
5、少部分慢性胆囊炎患者,因身体、病情等因素影响,治疗时可以选择手术操作法,利用超声系统引导,对患者的胆囊管数值进行检测,并借助检查结果,排空胆囊,展开胆囊切除术疗法。
慢性胆囊炎的西药治疗及用药指南
![慢性胆囊炎的西药治疗及用药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4c3270b1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72.png)
慢性胆囊炎的西药治疗及用药指南慢性胆囊炎是指胆囊慢性炎症的一种疾病。
胆囊是我们体内的重要器官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存储和分泌胆汁,帮助我们消化脂肪。
然而,不当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其他因素都可能导致胆囊炎症的发生和发展。
西药治疗是慢性胆囊炎的一种常见治疗方法。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慢性胆囊炎的西药治疗及用药指南。
一、西药治疗1. 抗生素治疗在慢性胆囊炎的治疗中,抗生素是常用的药物之一。
对于感染性胆囊炎而言,抗生素可以有效杀灭细菌,缓解炎症症状。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等。
具体的用药剂量和疗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来决定。
2. 解痉药物治疗慢性胆囊炎常伴随胆囊的收缩功能紊乱,导致疼痛和不适感。
解痉药物可以舒缓胆囊痉挛,减轻相关症状。
常见的解痉药物有辛伐他汀、丙氨酸酯等。
3. 胆汁酸制剂胆汁酸制剂可以帮助消化脂肪,缓解胆囊的负担,对慢性胆囊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常用的胆汁酸制剂有肉毒碱、乙酰肉毒碱等。
4. 镇痛药物治疗胆囊炎症会引起剧烈的疼痛,镇痛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用的镇痛药物有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5. 抗炎药物治疗慢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长期受到炎症刺激所致,因此抗炎药物在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抗炎药物包括布洛芬、泼尼松龙等。
二、用药指南1. 请遵医嘱使用药物慢性胆囊炎的西药治疗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请按医嘱规定使用药物,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
2. 注意药物禁忌某些药物在慢性胆囊炎患者中可能存在禁忌症,如对某种抗生素过敏者不宜使用相应药物。
在使用药物前,请告知医生您的过敏史以及用药情况。
3. 孕妇、哺乳期患者慎用孕妇和哺乳期患者在使用药物时需谨慎选择,以免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在使用药物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
4. 避免饮酒及辛辣食物饮酒和摄入辛辣食物可能会刺激胆囊,加重炎症症状。
在治疗期间,应避免饮酒及摄入辛辣食物,保持饮食清淡。
5. 定期复诊慢性胆囊炎需要长期治疗,定期复诊是十分必要的。
慢性胆囊炎内科药物治疗和手术疗法
![慢性胆囊炎内科药物治疗和手术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be390b6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b3.png)
慢性胆囊炎内科药物治疗和手术疗法慢性胆囊炎是指胆囊黏膜慢性炎症,经常由结石或胆囊内胆汁淤积引起。
这种疾病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治疗慢性胆囊炎,内科药物治疗和手术疗法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本篇文章将重点介绍慢性胆囊炎的内科药物治疗和手术疗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内科药物治疗1. 胆道镇痛剂胆囊炎的主要症状之一是胆绞痛,即胆囊区持续或间歇性的腹痛。
胆道镇痛剂是一类能够缓解胆道疼痛的药物,常见的有丁美尔、舒芬太尼等。
这些药物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减轻病人的疼痛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 抗炎药物慢性胆囊炎的病理过程主要是胆囊壁的慢性炎症,因此抗炎药物在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常用的抗炎药物有阿昔单抗、氨基酚磺酸钠等,这些药物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胆囊黏膜的炎症症状。
3. 胆道排石药物对于胆囊炎由结石引起的患者,胆道排石药物可以帮助溶解结石或促进结石排出,从而缓解胆囊炎症状。
常用的药物有布司他和乳酸菌复合酶等,这些药物能够分解和溶解结石,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4. 抗生素对于伴有感染的慢性胆囊炎,抗生素是常见的治疗选择。
根据感染的细菌类型和药物敏感性,医生会开具对应的抗生素,如头孢卡肟钠、左氧氟沙星等。
抗生素能够有效地抑制和杀死病原微生物,减轻炎症和感染症状。
二、手术疗法尽管内科药物治疗可以控制慢性胆囊炎的症状,但手术疗法仍然是最彻底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复发性胆囊炎或伴有结石的情况。
1. 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标准手术,也是最常见的胆囊手术。
通过手术将患者的胆囊完全切除,从根本上解决了胆囊炎的问题。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最常用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2. 胆囊镜清石术对于慢性胆囊炎伴有结石的患者,胆囊镜清石术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通过腹腔镜技术进入患者的胆囊,将结石取出或使用激光碎石的方法将结石破碎,从而解除胆囊的炎症和症状。
3. 其他手术方法除了胆囊切除术和胆囊镜清石术外,还有一些其他手术方法也可以考虑治疗慢性胆囊炎。
诊疗指南 胆囊炎
![诊疗指南 胆囊炎](https://img.taocdn.com/s3/m/7edda1e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4.png)
诊疗指南胆囊炎诊疗指南:胆囊炎概述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胆囊黏膜的炎症和感染。
如果不及时治疗,胆囊炎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如胆囊穿孔和胆囊癌的风险增加。
本指南旨在提供胆囊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以帮助医生及时干预,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诊断1. 临床表现:- 上腹部疼痛,常在右上腹部或中上腹部,可放射至右肩;- 恶心、呕吐、胃部胀气、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 胆囊区压痛及Murphy征阳性(患者深吸气时,右上腹疼痛加剧并呼吸暂停)等体征。
2.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肝功能和胆道酶:ALT、AST、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等指标升高;- 腹部超声检查:可发现胆囊壁增厚、积液以及胆囊结石。
3. 影像学检查:- 腹部CT:可以进一步明确胆囊炎的程度,检查是否有胆囊穿孔或胆囊周围脓肿形成;- ERCP(经内镜胆道造影):主要用于观察胆囊管炎和胆总管结石。
治疗1. 保守治疗:- 非重症患者:休息、禁食、抗生素治疗,以及必要的止痛和抗恶心药物;- 重症患者:进一步住院观察及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支持治疗。
2. 手术治疗:- 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或胆管结石梗阻,需要行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常规的手术方式,切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开腹胆囊切除:适用于特殊情况,如炎症严重、合并腹腔感染等。
3. 并发症处理:- 胆囊穿孔:早期手术治疗,彻底清除感染灶并修补胆囊壁;- 胆囊周围脓肿:引流治疗,必要时行介入治疗。
随访与预防1. 随访:- 术后定期复查胆道影像学;- 关注并发症的发生,如胆总管结石形成等。
2. 预防:- 提倡健康饮食,适量摄入脂肪和胆固醇,并加强体育锻炼;- 定期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胆囊结石。
结论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及早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本指南提供了胆囊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便于医生更好地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县医院适用版)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县医院适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9af78f1802020740be1e9bea.png)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临床路径(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一、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胆囊炎(ICD-10:K81.0)。
既往有胆囊结石或反复右中上腹部不适/腹痛病史。
(二)诊断依据。
1.既往有慢性胆囊炎病史,如胆囊结石或反复右中上腹部不适/腹痛等。
2.典型的急性胆囊炎的表现:①症状:右上腹痛,可伴有发热。
②体征:右上腹压痛,Murphy(+),局部肌紧张。
3.实验室检查提示炎症指标升高,如白分或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
4.辅助检查如B超、CT、MR等提示存在急性胆囊炎表现(如胆囊壁毛糙或增厚等)。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急性胆囊炎,且既往有慢性胆囊炎病史。
2.当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在本次住院期间不需要处理,也不影响本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如急性胆囊炎合并有其他需处理的急性疾病如急性胆管炎等的病例、怀疑或已确诊为胆囊恶性肿瘤的病例等均应排除。
3.拟急诊手术的病例进入路径,而因病情或患者意愿原因导致最终行保守治疗或介入下胆囊引流的病例应排除。
(四)标准住院日。
≤7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淀粉酶、C反应蛋白3.出凝血功能4.超声检查:肝、胆、胰、脾、肾及输尿管5.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1.粪常规及隐血2.X线:胸片、腹部立卧位平片3.血气分析4.心肌标志物5.感染性疾病筛查:甲肝、乙肝两对半、丙肝、RPR、HIV6.定血型7.血培养,胆汁培养8.有条件者可检测降钙素原9.有条件者于必要时可行CT和/或MRCP检查(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评估分级以及抗炎支持治疗的反应,选择治疗方案,对于需急诊手术治疗的病例进入本临床路径。
急性重症胆囊炎(III级):合并心血管功能障碍(血压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多巴胺≥5微克/千克或任意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神经系统障碍(如意识丧失等);呼吸功能障碍(氧合指数<300);肾功能障碍(少尿,血肌酐>2.0mg/dl);凝血功能障碍(INR>1.5或血小板计数<100×10^9/L)。
慢性胆囊炎诊疗指南
![慢性胆囊炎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4057e3fc866fb84ae55c8d08.png)
慢性胆囊炎诊疗指南
一、定义
慢性胆囊炎(chronic cholecystitis)常是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的结果,多伴有胆囊结石,少数病人系胆囊管或胆囊先天性异常所致。
二、诊断
1.临床表现
1)病史:可有反复发作的胆绞痛及急性胆囊炎病史。
2)症状:常有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及右上腹、肩背部隐痛。
3)体征:右上腹胆囊区有轻压痛和不适感。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多无明显异常改变。
2)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示胆囊壁增厚、毛糙,胆囊肿大积水或胆囊萎缩及胆囊结石。
B超检查也能提示胆囊收缩功能,对诊断与是否选择手术治疗有帮助。
(2)CT可显示胆囊大小,壁的厚度,形态学改变,可与早期胆囊癌鉴别。
3.鉴别诊断
1)消化性溃疡:多有长期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具有典
型的周期性,抑酸治疗有效。
2)慢性胃炎:多有常年病史,抑酸治疗有效,胃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3)胆囊癌:详见相关章节。
4)原发性肝癌:详见相关章节。
三、治疗
1.非手术治疗症状不明显者可暂时非手术治疗,但须定期B超随访。
可用利胆、助消化药物等。
2.手术治疗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胆囊炎指南
![胆囊结石、胆囊炎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1ce088f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b2.png)
胆囊结石伴急、慢性胆囊炎一、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概述】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多由急性胆囊炎症反复发作所致。
70%〜95%的慢性胆囊炎病人合并胆囊结石。
【临床表现】1.症状(1)腹痛: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右上腹或剑突下胀痛不适,腹痛可向右肩胛下放射,部分病人岀现反复发作的胆绞痛。
腹痛的发作无明显节律性,可因进食油腻食物而诱发。
(2)消化道症状:部分病人仅表现为上腹部轻度不适、饭后腹部饱胀、食欲不振、厌油、暧气、消化不良等类似胃炎的症状。
2.体征右上腹胆囊区可有压痛。
若无急性感染,右上腹压痛不明显或体检时仅有不适感。
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病人通常无黄疸。
3.实验室检査若非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以及肝功能状况通常无明显变化。
4.影像学检查B超可显示胆囊结石、胆囊的慢性炎症改变。
【诊断要点】若病人出现以上临床表现怀疑有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时,应首选B超检查。
B超可提示胆囊的大小、胆囊的收缩功能、胆囊壁的厚度以及结石的大小等情况。
如果病人出现黄疸,应考虑到Mirizzi综合征或胆囊结石进入胆总管,或其他原因形成的梗阻性黄疸。
此时可选择行CT、MRCP等胆道影像学检査,同时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内科性黄疸。
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需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等相鉴别,遇到这种情况时,可行纤维胃镜或上消化道刨餐检查。
【治疗方案及原则】非手术治疗对于没有症状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可口服消炎利胆药物治疗。
对于年老体弱、并存严重心、肺等重要器官疾病而不能耐受手术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病人,可根据具体病情选择鹅去氧胆酸或熊去氧胆酸和消炎利胆等中西医结合治疗。
非手术治疗的同时应叮瞩病人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定期复诊并进行胆道系统B超等相关检査。
手术治疗对于有症状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有效的治疗手段是行胆囊切除术。
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2018版: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全文)
![2018版: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a47e9274f524ccbff021843c.png)
2018版: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全文)2014年,《中华消化杂志》邀请国内部分消化内外科专家和放射科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依据我国慢性胆囊疾病的流行趋势和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共同讨论制定了《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1],推动了国内对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研究并提高了诊疗水平。
2016年,欧洲肝病学会和日本消化病学会分别发布了新版的胆石症诊疗指南[2,3],同时随着近年来我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临床资料的不断积累和完善,内科诊治水平也有明显提高,因此有必要对2014年制定的共识意见进行补充与更新。
制定本共识的方法如下:1."陈述(statements)"的构建:通过系统文献检索,结合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诊治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构建了相关"陈述"。
"陈述"起草过程中参考了PICO (population, intervention, comparator, outcome)原则[4],并借鉴了欧洲肝病学会和日本消化病学会的胆石症诊疗指南[2,3]。
2.证据质量(quality of evidence)和推荐强度(strength of recommendation)的评估:陈述的证据来源质量和推荐等级标准参照美国内科医师协会临床指南委员会标准,采用GRADE(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系统评估证据质量(表1)和推荐强度(表2)[5]。
表1GRADE系统证据质量及其定义表2GRADE系统推荐强度3.加入中国证据:为了提高本共识意见的质量,在起草过程中参考了新制定的中国临床指南的评价标准[6],并注重加入了中国人自己的研究证据。
一、概述慢性胆囊炎一般是由长期存在的胆囊结石所致的胆囊慢性炎症,或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迁延而来,其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可表现为无症状、反复右上腹不适或腹痛,也可出现急性发作。
胆囊炎治疗方案
![胆囊炎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61da7b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3.png)
胆囊炎治疗方案引言胆囊炎是一种胆囊的炎症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
本文将介绍胆囊炎的治疗方案,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个方面。
非手术治疗1. 药物治疗•抗生素:胆囊炎一般由细菌感染引起,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杀灭病菌,减轻炎症。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头孢曲松、亚胺培南等。
•消炎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Ds)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并缓解腹部疼痛。
常用的NSDs有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抗胆汁药物:对于胆汁淤积引起的胆囊炎,可以使用抗胆汁药物,如奥美拉唑等,帮助排除胆汁。
2. 饮食调理•高纤维饮食:增加粗纤维的摄入有助于胆囊的排空,减少炎症反应。
建议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物等高纤维食物。
•低脂饮食:减少脂肪摄入可以减轻胆囊的负担,降低炎症风险。
建议避免油炸食品、高脂肪食物等。
手术治疗如果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案:1. 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是常见的胆囊炎手术治疗方式,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是目前主流的治疗方式。
2. 胆囊引流术对于有胆总管结石或狭窄的患者,可以考虑胆囊引流术。
该手术通过建立胆囊和肠道的通道,实现胆汁的排出,减轻胆囊炎症状。
3. 内镜治疗内镜治疗是一种无创的治疗方式,可以通过内镜引导下将结石取出或扩张狭窄的胆管,达到治疗的目的。
结论胆囊炎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个方面。
对于轻度炎症,药物治疗和饮食调理可能足够。
对于严重病情,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
在进行治疗前,建议患者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注意: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指南共识《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
![指南共识《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3117540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0.png)
指南共识《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慢性胆囊炎一般是由长期存在的胆囊结石所致的胆囊慢性炎症,或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迁延而来,其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可表现为无症状、反复右上腹不适或腹痛,也可出现急性发作。
其典型腹部超声检查表现为胆囊壁增厚(壁厚≥3mm)、毛糙,合并胆囊结石可表现为胆囊内强回声及后方声影。
根据胆囊内是否存在结石,分成结石性胆囊炎与非结石性胆囊炎。
胆囊结石分成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和胆色素结石,中国人群中胆固醇结石占70%以上。
对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应按是否有症状、是否有并发症分别进行个体化治疗。
治疗目标为祛除病因、缓解症状、预防复发、防治并发症。
(一)饮食调整胆囊结石及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病与饮食及肥胖有关。
建议规律、低脂、低热量膳食,并提倡定量、定时的规律饮食方式。
(二)口服药物溶石治疗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可不实施治疗,而有症状的患者如不宜手术,且经腹部超声检查评估为胆囊功能正常、X线检查阴性的胆固醇结石,可考虑口服溶石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熊去氧胆酸(UDCA)。
UDCA是一种亲水的二羟胆汁酸,能抑制肝脏胆固醇的合成,显著降低胆汁中胆固醇及胆固醇酯水平和胆固醇的饱和指数,有利于结石中胆固醇逐渐溶解。
推荐UDCA剂量≥10 mg·kg-1·d-1,应连续服用6个月以上。
若服用12个月后腹部超声检查或胆囊造影无改善者即应停药。
UDCA是目前唯一被美国FDA批准用于非手术治疗胆结石的胆汁酸药物。
【陈述】口服UDCA对胆囊功能正常的x线检查阴性的胆同醇结石患者有较好的溶石作用。
推荐UDCA剂量≥10 mg·kg-1·d-1,应连续服用6个月以上。
推荐强度:条件推荐。
证据级别:中等质量。
(三)缓解胆源性消化不良症状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嗳气、腹胀、脂肪餐不耐受等消化功能紊乱症状常见。
对有胆源性消化不良症状患者宜补充促进胆汁合成和分泌的消化酶类药物,如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
中医内科慢性胆囊炎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中医内科慢性胆囊炎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ceb20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c.png)
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和胆道阻塞,胆汁滞留浓缩,刺激胆囊黏膜所引起的;慢性胆囊炎有时是急性胆囊炎的后遗症,但多数无急性发作史,发现时即为慢性。
胆石症常与胆囊炎合并发生。
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胁痛”和“黄疸”的范围。
多因嗜食酒、辣、油腻或忧思郁怒,而致肝胆疏泄失常,脾胃运化不健,气滞湿郁蒸热,表现急性胆囊炎的症状;若湿热久蕴不清,肝胃不和,可致反复迁延不已,成为慢性胆囊炎,有时或见急性发作。
本节主要介绍慢性胆囊炎的证治,至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和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治疗,详见外科急腹症。
【诊断】1右上腹或中上腹部经常闷胀不适,有时持续钝痛,或牵引右肩背,吃油腻食物后可加重,胃部灼热,吞酸,泛恶,暧气。
急性发作时的症状同急性胆囊炎。
2.右上腹可有轻微压痛。
在慢性胆囊积液时可触及胆囊。
3.腹部X线平片检查或胆囊造影或作B型超声波检查可帮助诊断,并可明确是否与胆石症同时存在。
【治疗】一、辨证论治由于本病的病理特点是肝胃气滞和湿热内蕴,所以治疗当以疏肝理气为主,佐以清化湿热。
方药举例:柴胡疏肝饮加减。
柴胡IOg,炒黄苓10g,炒白芍10g,炒枳壳10g,木香Iog,炒延胡10g,制香附10g,川楝子10g,广郁金10g。
加减:湿重,脱腹痞胀,口黏,苔白腻,加制厚朴5g,制半夏10g。
热重,肌肤发黄,口苦而干,尿黄或有发热,大便秘结,苔黄腻,酌加茵陈15g,大黄10g,龙胆草5g,桅子10g,蒲公英15g0肝胃不和,吞酸,泛恶欲吐,暧气,加黄连3g,淡吴萸1.5g。
气滞血瘀,右胁刺痛,舌质紫,加桃仁10g,红花5g,赤芍10g°合并胆石症,当利胆化石,加金钱草30g,海金沙(包)12g,元明粉(冲)10g,虎杖30g。
疼痛剧作,另用苏合香丸1粒化服。
二、中成药丹桅逍遥丸每次6g,每日2次。
用于慢性胆囊炎,右胁常有胀痛者。
龙胆泻肝丸或当归龙荟丸每次5g,每日2次。
用于肝胆湿热为主者。
慢性胆囊炎中医辩证论治
![慢性胆囊炎中医辩证论治](https://img.taocdn.com/s3/m/9f84e3c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1b.png)
慢性胆囊炎中医辩证论治慢性胆囊炎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胆囊疾病,从中医学角度被称之为胆胀病,胆胀病始见于《内经》、本病病位在胆,与肝脾胃关系有着密切联系,并且该病症有虚实之分,在临床治疗中,需要从中医辨证角度进行治疗。
作为临床中常见的胆囊疾病,慢性胆囊炎会伴有胆结石或无结石,且根据临床研究表明,无结石慢性胆囊炎患者少之甚少。
慢性胆囊炎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甚至部分患者还会感觉到右肩胛下出现隐痛,在站立或者运动之后更为明显。
在中医学上,慢性胆囊炎属于胆胀病的范畴,所谓的胆胀是指胆腑气机通降失调而引发的一种临床病症,其治疗原则是以疏肝利胆、和降通腹为主,需按照中医辨证进行虚实治疗,依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下文从不同的方面出发,针对慢性胆囊炎中医辩证治疗进行简单概述。
1、慢性胆囊炎的病因1.1气滞、血瘀、湿热从中医学角度分析,肝主调畅气机,假如患者情志不遂,那么会导致肝失调达,疏泄不利,出现肝郁气滞。
气为血帅,气滞日久,行血不畅,会转变为血虚,在生活当中,如果饮食不洁会对脾胃造成影响,出现湿热,这样一来则会引起肋痛。
此外还会形成结石,易于化火伤阴,脉络失养。
1.2肝络失和,胆失通降肝居斜下,附于胆,常有胆汁,肝经属于肝络胆,肝胆互为表里。
肝主疏泄,胆汁则促进脾胃的消化,如果生活当中饮食不当或者情志所伤,那么则会形成血瘀,引发肝胆疏泄不利,肝络失和,胆失通降,进而引发疼痛。
2、慢性胆囊炎患者中医分型与治疗2.1肝胆气郁肝胆气郁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右肋胀满疼痛,受情绪的影响容易生气、恶心、呕吐频繁,苔白腻,脉弦大。
临床中医治疗主要以舒肝利胆与理气通降为主,可以选择柴胡疏肝散作为主要的药方,药方内所包含的中药材有柴胡、川穹、白芍,这一类药物能够起到疏肝利胆的作用,枳壳、香附、陈皮这一类药物能够起到止痛的作用。
另外如果患者出现大便郁结,还要添加大黄或槟榔,如果患者感到腹部胀痛,要添加草寇,如果患者平时比较烦躁需添加栀子、黄芪。
胆囊炎治疗
![胆囊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ae91e7cb0066f5335b812128.png)
治疗(一)一般疗法急、慢性胆囊炎,目前可以采用的手术方式为保胆取石或胆囊切除,如果术前检查发现胆囊有功能,宜保留胆囊。
近来研究报道是肝脏的成石性胆汁形成了胆囊结石(如胆固醇过饱和),所以从2007年开始,国内开展了微创保胆取石手术,主要是应用胆道镜在术中彻底取出胆囊内的结石。
2009年,北大医院的张宝善教授对随访结果进行了总结,报道此方法术后并发症很少,结石复发率低,不同医院的复发率在2-10%之间,和泌尿系结石治疗后的复发率相当(2)。
2007和2009年已开了2次微创保胆取石的全国性会议。
裘法祖教授大力支持这项新术式,写了“重视胆囊功能、发挥胆囊作用和保护胆囊存在”的题词。
此术式的优点在于:保存了胆囊参与消化的功能、预防因切除胆囊所致的结肠癌并避免了切除胆囊操作所导致的胆管损伤。
目前,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是在全国率先开展这项手术的医院之一,取得良好效果。
对于萎缩性胆囊和胆囊癌变,应切除胆囊。
1、非手术疗法:亦可作为术前准备,包括:a.卧床休息、禁食、腹胀者胃管减压;b.补液,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c.解痉止痛;d.静脉联用有效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先锋霉素等;对80%~85%的早期病例有效。
2、手术疗法①、急性胆囊炎:一般主张经12~24小时积极的内科治疗,待症状缓解再择期手术。
目前,一些医院已经开展急症保胆手术②、慢性胆囊炎:微创保胆手术是首选,极少数患者胆囊已经萎缩和癌变,应切除胆囊。
3、饮食疗法胆囊炎胆石症除用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外,营养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尤其在疼痛缓解和手术后健康恢复阶段更不容忽视营养治疗的要求及饮食治疗原则如下:(1) 营养治疗的总目的,是通过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减轻或解除患者的疼痛和预防结石的发生。
急性发作期的重症患者应禁食,可静脉补给各种营养素;当能进食时,应禁食脂肪和刺激性食物,短期可食用含高碳水化合物的流质饮食。
随病情逐渐缓解可给予低脂半流质或低脂少渣软饭。
中国慢性胆结石胆囊炎诊疗共识
![中国慢性胆结石胆囊炎诊疗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6d646bc47375a417876f8f39.png)
精选ppt
3. 抗感染治疗:根据慢性胆囊炎患者胆汁培养结果、患者 感染严重程度、抗生素耐药性和抗菌谱,以及患者的基础 疾病,特别是对于肝肾功能有损害等情况,在慢性胆囊炎 胆道感染的治疗中合理应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2010 年度原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报告显示,胆
汁中革兰阴性菌对于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
6
精选ppt
四、诊断与评估
(一)临床表现 1. 腹痛:是大多数慢性胆囊炎最常见的症状,发生率为
84%。腹痛的发生常与高脂、高蛋白饮食有关。患者常表 现出发作性的胆绞痛,多位于右上腹,或出现钝痛,可放 射至背部,持续数小时后缓解。 2. 消化不良:是慢性胆囊炎的常见表现,占 56%,又称胆 源性消化不良,表现为暖气、饱胀、腹胀、恶心等消化不 良症状。 3. 体格检查:约 34% 的慢性胆囊炎患者体格检查可检出右 上腹压痛,但大多数患者可无任何阳性体征。
3.Mirizzi 综合征:其形成的解剖因素是胆囊管与肝总管 伴行过长或者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位置过低,临近胆囊壶 腹(Hartmann 袋)的结石引起肝总管或胆总管不同程度梗 阻,反复的炎性反应发作更导致胆囊肝总管瘘管,胆囊管 消失,结石部分或全部堵塞肝总管。
间较长,胆囊周围粘连严重或已出现胆囊穿孔,则需剖腹行
胆囊切除或胆囊造瘘术。
无结石性胆囊炎也常因血运障碍而出现急性胆囊炎发作, 且常出现胆囊壁坏疽,亦需行手术切除治疗。
20
精选ppt
2. 胆源性胰腺炎:胆石症(包括胆道微结石)、高三酰甘 油血症、乙醇是急性胰腺炎的 3 种常见病因,胆源性胰腺 炎仍是我国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
针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除了常规禁食、 抑制胰酶分泌、解痉镇痛和补液支持治疗之外,内科还需 要根据血培养和胆汁培养十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适当 的抗菌药物治疗,具体可参见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伴胆总管梗阻、胆管炎的患者,宜 行 ERCP、经皮穿刺肝胆管引流术或手术治疗。
4、慢性胆囊炎
![4、慢性胆囊炎](https://img.taocdn.com/s3/m/403b0c1579563c1ec5da71a5.png)
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一、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胆囊炎或合并胆囊结石(ICD-10:K80.1/K81.1)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ICD-9-CM-3:51.2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1.症状:右上腹持续性隐痛或胀痛,可放射到右肩胛区,高脂餐后加剧;反复发作的胃灼热、嗳气、返酸、腹胀、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
2.体征:部分患者有胆囊点的压痛或叩击痛。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可不升高,少数患者转氨酶升高。
4.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可明确诊断,合并胆囊结石且发生过黄疸、胰腺炎的患者应行MRCP或CT等检查了解胆总管情况。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6-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80.1/K81.1慢性胆囊炎或合并胆囊结石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天(指工作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血型;(3)腹部超声;(4)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消化肿瘤标志物(CEA、CA199)、MRCP或上腹部CT、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查等。
(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可考虑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胆囊炎吃什么药?慢性胆囊炎吃什么药好得快?看看指南怎么说
![胆囊炎吃什么药?慢性胆囊炎吃什么药好得快?看看指南怎么说](https://img.taocdn.com/s3/m/5cad11e8fad6195f302ba655.png)
胆囊炎吃什么药?慢性胆囊炎吃什么药好得快?看看指南怎么说六十岁的张阿姨最近几个月吃饭一不注意就容易犯恶心,没吃几口之后就腹胀不已,一直以为是夏季天热的原因,最近体检却查出来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医生说都是它们搞的鬼。
好在结石不大,暂时不需要手术去除石头,吃药控制症状就可以了。
那胆囊炎吃什么药?慢性胆囊炎吃什么药好得快?首先,我们先简单介绍下慢性胆囊炎是怎么一回事。
(一)慢性胆囊炎是怎么回事?它是怎么得上的?指南《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 2018 年) 》指出:石胆囊结石是慢性胆囊炎的主要病因,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占所有慢性胆囊炎的90%-95%。
换句话说,绝大部分的慢性胆囊炎是由胆囊结石导致的。
胆囊结石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根据指南,长期低纤维、高能量饮食有利于结石形成,某些药物如头孢曲松、避孕药也可导致结石形成。
不合理的减肥,如体重下降过快,也可能容易导致胆囊结石形成。
为什么结石容易导致胆囊炎呢?因为胆囊结石的存在,可导致胆囊管反复梗阻,并造成胆囊黏膜损伤,出现反复的胆囊壁炎症反应、瘢痕形成和胆囊功能障碍,这就是胆囊炎了。
那得了慢性胆囊炎,怎么治呢?胆囊炎吃什么药?或者说慢性胆囊炎吃什么药好得快?下面接着讲。
(二)胆囊炎吃什么药?慢性胆囊炎吃什么药好得快?看看指南怎么说《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 2018年)》指出,传统中药在慢性胆囊炎治疗方面历史悠久。
针对胆囊炎的中医中药治疗,2012年发布了《胆囊炎中医诊疗规范专家共识意见》、2017年发布了《胆囊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
这两个指南关于胆囊炎吃什么药,慢性胆囊炎吃什么药好得快,均推荐了上药牌胆宁片。
上药牌胆宁片由大黄、虎杖、青皮、白茅根、陈皮、郁金、山楂组方而成,疏肝利胆、清热通下,用于肝郁气滞、湿热未清所致的右上腹隐隐作痛、食入作胀、胃纳不香、嗳气、便秘;慢性胆囊炎见上述证候者。
那么,得了慢性胆囊炎吃胆宁片,需要吃多久呢?一般来说,一个月左右症状即可消失,具体停药时间建议咨询医生。
慢性胆囊炎的药物治疗和手术选择
![慢性胆囊炎的药物治疗和手术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0ddd8850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86.png)
慢性胆囊炎的药物治疗和手术选择慢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疾病,其特点是胆囊炎症反复发作、发展缓慢,常常导致胆囊功能紊乱和胆囊结石形成。
对于慢性胆囊炎的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是两个主要选择。
本文将对慢性胆囊炎的药物治疗和手术选择进行详细介绍。
一、药物治疗1. 抗炎药物在慢性胆囊炎的治疗过程中,抗炎药物是常用的选择之一。
这些药物可以减轻胆囊炎症的程度,缓解症状,并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常用的抗炎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类固醇。
然而,在使用抗炎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2. 抗生素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胆囊炎,抗生素治疗是必需的。
通过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可以有效杀灭细菌,减轻感染症状,并防止疾病的恶化。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等,具体的选择应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和患者的耐药情况而定。
3. 解痉药慢性胆囊炎常伴有胆囊的收缩功能异常,导致胆囊壁张力过高。
解痉药可以通过抑制平滑肌收缩,减少胆囊壁的张力,从而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常用的解痉药包括山莨菪碱类和肌松药等,但使用解痉药需遵循医生的建议,以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依赖。
二、手术选择除了药物治疗外,手术治疗也是慢性胆囊炎的重要选择之一。
手术可以彻底切除患者的胆囊,从根本上解决胆囊炎症和胆囊结石等问题。
1. 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治疗慢性胆囊炎最常用的手术方法。
常规的胆囊切除术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需要进行较大的腹部切口,恢复时间较长,但对于复杂病例更为适用。
腹腔镜手术则通过小切口和腹腔镜的辅助下完成胆囊切除,恢复期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患者较为选择的方法。
2. 胆囊黏膜剥脱术胆囊黏膜剥脱术是相对保守的手术方法,适用于部分患者。
该手术通过切除胆囊黏膜,保留胆囊的组织结构,在不切除整个胆囊的情况下,解决胆囊炎症和结石的问题。
然而,对于存在胆囊结石和胆囊壁明显增厚的患者,胆囊黏膜剥脱术效果有限。
慢性胆囊炎的诊断
![慢性胆囊炎的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85df0eabbceb19e8b8f6ba33.png)
慢性胆囊炎的诊断
*导读:慢性胆囊炎系胆囊慢性病变,大多数合并胆囊结石,少数为非胆石性慢性胆囊炎。
本病大多为慢性起病,亦可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而来。
临床上可无特殊症状。
……
一、病史提问
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疼痛,多发生在右上腹或中上腹部,并向右肩胛下区放射。
腹痛常发生于餐后,但亦可于饮食无关,疼痛常呈持续性。
可伴有反射性恶心,少有呕吐及发热、黄疸等症状。
可伴有反酸、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并于进油腻食物后加重。
在急性发作或结石嵌顿在胆管时可有急性胆囊炎或胆绞痛的典型
症状。
问诊时应询问既往有无反复发作胆绞痛的病史、起病急缓、疼痛的部位、性质特点、放射方向、时间及伴随症状。
二、体检发现
右上腹部压痛,急性发作时同急性胆囊炎的表现。
部分病人可无阳性体征。
三、实验室检查
急性发作时与急性胆囊炎的实验室检查相同,无急性发作时可无异常改变。
B超检查可探知胆囊的大小、壁厚薄、有无结石等。
口服胆囊造影检查可观察胆囊收缩功能是否存在、胆囊内有无结石等。
四、应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泌尿系感染等疾病
相鉴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胆囊炎诊疗指南
【定义】
慢性胆囊炎可由多种病因引起。
胆囊结石是最常见病因(85%~90%)。
常有急性胆囊炎多次发作的病史。
【诊断】
一、临床表现及专科体检
1、慢性胆囊炎多有胆绞痛病史,此外无特殊临床表现,主要是饭后有上腹胀满,疼痛,与进食脂肪多少有关。
消化不良,呃逆,嗳气,恶心,甚者呕吐,偶有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
2、慢性胆囊炎一般无明显体征和化验检查的变化。
可有右上腹深压痛或不适感,Murphy征或为阳性。
二、辅助检查
1、B型超声显示胆囊壁全部或部分增厚,毛糙,胆囊缩小,有或无胆囊内结石,少数可有胆囊壁上的多发小结石。
2、肝胆CT平扫:为和B超同时选用的方法。
二者可相互印证补充。
可显示胆囊大小、胆囊内结石或胆囊管内结石
嵌顿、囊壁厚度、胆囊颈胆总管之间大致位置关系。
还可显示肝内外胆管结石、胆总管下段和胰腺情况,肋缘与胆囊的相互位置关系,有助于术式和切口选择。
三:鉴别诊断:
部分病人应行胃镜检查以除外胃及十二指肠病变。
【治疗】
一、治疗原则:临床症状明显而又伴有胆石者,应行胆囊切除术或LC术。
黄色肉芽肿胆囊炎、胆囊粘膜胆固醇沉着症以及胆囊管和胆管梗阻引起的胆囊炎,如有明显症状也应行胆囊切除术。
非手术疗法包括中西医结合疗法,服用消炎利胆药,限制脂肪饮食等。
二、手术治疗:
(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二)、开腹胆囊切除术:如伴有胆囊坏疽、穿孔、胆囊内瘘和怀疑胆囊癌的病人仍应开腹行胆囊切除术。
(三)、术前、术中和术后处理参见急性胆囊炎章节。
(四)、随访:术后随访半年。
有时术后病理报告:胆囊
癌。
为“意外胆囊癌”,则按胆囊癌诊疗常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