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国际环境与中国的外交战略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剧变,面对的危机也越来越多,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社会环境下一直注重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并重视发挥和平处理外交冲突的作用。
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了以下应对策略:
一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一贯致力于改善和促进各国关系,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努力促进国际政治稳定和发展,推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等进程,促进和平解决全球性热点问题。
二是大力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
中国将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致力于继续拓展与各国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和人文往来,提高地区国家间彼此了解和信任水平,以期实现彼此间共赢发展。
三是建立国际反恐体系。
中国将坚持寻求和平利用国际事务的原则,努力建立一个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反恐国际体系,开展预防、控制与处理犯罪的国际协作。
四是积极推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中国将积极参与各类国际贸易谈判,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改革,提高外国投资环境,扩大世界贸易和投资流动性,实现贸易畅通、贸易共赢。
五是大力发展人道主义研究与救援。
中国积极参与在抗击自然灾害、缓解社会危机等方面进行的国际救援和支援工作,充分发挥国家作为关怀人口安全、确保民生和平安全的重要力量。
总而言之,中国在国际形势下,将坚持和平处理国际纷争的原则,加强与国际社会的相互尊重、合作、交流、分享,全面推进全球发展、增进国际友谊,旨在建立一个公平、合理、全球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1. 引言国际形势对中国外交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关系越来越复杂,各国之间的互动日益紧密。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外交政策和外交战略也在不断适应和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
本文将分析当前的国际形势对中国外交的影响,并探讨中国外交在应对国际形势挑战的过程中的策略和作为。
2. 当前国际形势概述近年来,国际形势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变化。
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之间的贸易争端频发;另一方面,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恐怖主义蔓延,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此外,全球治理体系面临着重大变革,各国的角力和竞争也在不断加剧。
3.影响中国外交的因素3.1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为中国外交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全球产能合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努力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区建设等方式,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发展繁荣。
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也面临诸多挑战。
国际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给中国的外贸环境带来了不确定性,需要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更新,以维护国家利益。
此外,中国面临着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需要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
3.2 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性当前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性对中国外交造成了重要影响。
各种矛盾和冲突纠纷不断升级,地区和国际局势面临巨大挑战。
例如,南海争议、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等都对中国外交提出了严峻考验。
中国坚持通过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推动对话和谈判,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中国积极参与地区合作机制,努力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合作的地区安全架构。
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推动相关议题的解决,为地区的和平发展提供积极贡献。
3.3 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当前,全球治理体系正经历着重大变革,传统大国的力量相对下降,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的较量,国际组织的机制改革等都给中国外交带来了新的挑战。
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的外交政策
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外交政策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强大国力是外交的坚强后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际形势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世界少不了中国,中国离不开世界。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就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
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其主要内容包括:1、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原则。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中国愿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5、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6、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然而中国外交目前主要有三大难题:一是台湾问题。
中国是大国中惟一没有实现统一的国家。
二是中国选择的政治道路是独特的,一些西方国家不愿信任这种选择。
三是中国所处的东亚地区可能是国际关系最复杂的地区,大国小国、各种宗教力量等集中于此。
试论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试论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自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变化复杂深刻。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谋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倡多边主义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大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深入发展,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空间扩大。
但是同时也要看到,不稳定和不安全因素依然存在,局部冲突时起时伏,恐怖主义、毒品走私、环境污染等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在此背景下,中国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机遇与危机并存。
1949-1978年,中国一直处于一个独立反霸时期,外部环境恶劣,面临着打破帝国主义封锁孤立的困境,毛主席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三条方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力图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在建国后的十年间,中国重视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发展,支持反侵略战争,始终谨守捍卫国家独立主权的职责,并注重发展与亚非拉许多国家的友谊,赢得了国际的尊重,形成总体稳定的周边环境。
1979-2002年是中国韬光养晦的二十多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坚持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
对于台湾问题,中国政府一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独立自主,坚持反对一些国家以任何借口干涉中国内政。
冷战结束后,中国根据形势变化提出要争取持久和平,必须摒弃冷战思维,培育以互信、互利、平等、合作为核心的新型安全观,寻求维护和平的新方式,谋求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
并加强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南南合作。
在一些国际热点问题上,中国始终呼吁以和平手段解决,反对诉诸武力。
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在对外政策中执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继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一切和我们平等交往的国家发展外交关系,扩大友好交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国际新形势下中国的外交战略
国际新形势下中国的外交战略摘要:目前,国际形势总体平稳、局部动荡态势,大国围绕国际秩序和地区热点加强博弈,世界格局变化更加复杂。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国内经济迈向新常态和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外交大力开拓创新,成果显著,中国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新形势下,中国该如何发展?发展空间有多大?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站在一个全面的角度,不仅要看到国内的发展状况,也要看到国际发展形势以及我们的外交地位。
从国内形势来看,中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依法治国,大力发展民生。
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经济结构调整、生态治理、能源安全和劳动力配置等都是摆在眼前的紧迫问题。
从国外形势来看,中国的综合国力正在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加强,国际地位上升。
纵观全局,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继续发展。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
总体来看,世界以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以及欧洲部分国家为主导,从自身合法利益以及各国共同发展出发,围绕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进行角逐,谋求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占据重要地位。
但国际形势千变万化,国际局势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态势,各国想要在这种局势中谋求发展,就需要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谋求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勇于面对竞争。
中国又有怎样的外交战略呢?一、国际格局与外交关系世界格局是指国家之间尤其是大国之间相对稳定的一种关系。
21世纪以来,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地方冲突与民族冲突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一超多强的局面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下去。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大变革、大调整、大转型的信息革命阶段,一切都要在信息革命的天秤上重新定位、衡量,外交工作也不例外。
在信息每时每刻千变万化的情况下,中华民族万变不离其宗,坚持以和为贵,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私利。
如何看待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的外交政策
如何看待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的外交政策?如今国际经济萎靡,经融危机还在持续,是第六年了,虽然在复苏,但十分缓慢,不均衡性和脆弱性进一步发展,进入深度转型期,国际机构对前景持谨慎态度。
所以无论是政党还是个人,都应学会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
学会分析把握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的特点、趋势及走向,了解我国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现行的外交政策。
我们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更应该熟悉当前国际形势,了解我国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现行的外交政策,才能在毕业后更好地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
一、当今国际形势国际经济在复苏,但有一个特点就是低速复苏,有些持续萎靡,导致现在的国际走势分三种。
①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反向而行。
②世界经济将继续面临发达国家的政策风险。
③新一轮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展开。
当今世界正处于深刻变化和向多极格局过渡的时期。
各国加快发展综合国力,力争在未来的国际秩序中占据有利位置。
我们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竞争。
机遇中包含挑战,挑战中也可能有机遇。
当前,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正发生着极其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一方面,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另一方面,对外联系愈益密切,各种信息愈益畅通,我们遇到了不少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
因此,使得我们要正确认清楚当今国际形势。
二、大国之间复杂的关系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是造成国际形势不稳定的最主要根源。
有很多表现突出大国之间的关系复杂,如:美国“东张西望”,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监听门”事件对欧美互信造成严重冲击;俄罗斯积极推进欧亚联盟战略构想等等。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当今的世界毕竟不是美国一家可以独霸天下的,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还在继续增长,多极化趋势仍在曲折中进一步发展,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于缓和,我们对于国际局势的一些基本判断仍然是站得住脚的。
这就是说,当前国际形势发展仍为我国坚持不懈地开展和平外交,在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内一心一意地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机遇。
时事政治: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分析
时事政治: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分析1. 引言1.1 概述时事政治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领域,国际形势以及各国之间的关系都对世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这篇长文旨在分析当前的国际形势以及中国的外交政策,并探讨它们之间的互动和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全球政治经济形势、主要国家之间的关系与矛盾、地区冲突与紧张局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时所采取的外交策略。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进行讨论。
首先,我们将介绍整篇文章的结构,并明确目标和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国际形势分析,深入研究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各国之间关系与矛盾以及地区冲突与紧张局势。
然后,我们将探讨中国外交政策,并研究其总体战略与原则、对外关系发展的意义和目标以及具体外交政策和行动方针。
第四部分将重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包括经济实力对国际地位的影响、中国在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中的角色以及其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
最后,我们将得出结论,探讨国际形势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分析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角色及其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政府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全面深入地研究和分析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政策,为读者提供对当前重要问题的更深刻理解。
通过了解全球局势与各国关系、中国外交政策制定理念与行动方针以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与地位,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当今世界形势中复杂而纷繁多变的因素,并为未来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2. 国际形势分析2.1 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
一方面,全球主要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导致了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升级。
另一方面,国际合作与多边主义面临挑战,一些国家采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政策,对全球治理体系造成冲击。
2.2 主要国家间关系与矛盾:当前世界上的主要国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和矛盾。
美中关系是最重要且备受关注的双边关系之一。
当前国际战略环境下中国外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国际战略环境下中国外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外交,这个涉及国家实力、国家利益、国家形象、民族尊严、民族心理的领域,有着极高的公众关注度。
中国的大国地位现在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这意味着在中国的国家地位进一步上升、拥有更大更广泛的发言权的同时,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中国这作为世界大国应担负起的责任、义务和表率作用。
中国外交在这些严峻复杂巨大的挑战面前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中国领导人在外交场合的一言一行,都会被聚焦放大。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挑战都极为现实地摆在中国外交方略制定者的面前。
也正是因为这样,有必要对以往的中国外交思维定势加以审视和梳理,借以寻找中国主动应对复杂国际局势的有效途径和有利方式。
以下为中国目前处于的战略环境:一、当前大国关系战略环境:二十一世纪的高速发展,使得包括金融危机、核扩散、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等全球问题日益严峻,强化了主要大国之间相互依存的利益纽带,提高了大国合作应对的紧迫感,,因此也形成了大国之间合作为主、竞争为次的总态势。
但另一方面,围绕全球治理的风险、责任的承担、利益的分享等问题,大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仍然非常尖锐。
这就要求中国继续坚持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精神指导下全面发展与其他大国的关系。
既要保持与西方大国正常交往的良好势头,又要妥善处理矛盾分歧,努力增进互信和利益汇合点,同时加强与新兴国家的战略对话与合作,拓展大国外交的新空间。
没有良好的大国关系,中国和平复兴所需的良好的国际政治环境就无从谈起。
二、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下的战略坏境:作为卷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大国,作为一个对世界经济依存度越来越高的国家,中国与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
无论是在“朝核”、“伊核”、巴以问题上,还是在诸如利比亚、叙利亚的紧张局势中,中国不可能在国际冲突中袖手旁观。
那么该怎样权衡利弊,确保本国的利益最大化,是中国外交所面临的选择。
可见改变由西方国家主导的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是中国外交的长远战略目标。
从国际关系角度论中国外交策略
从国际关系角度论中国外交策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外交战略一直备受世界关注。
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所采取的外交策略,不仅仅关乎自身发展和利益,也直接影响着国际政治的格局和发展。
那么,从国际关系角度来看,中国采取了哪些外交策略呢?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战略的基本原则。
这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这一原则的提出,既是中国对于国际事务的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国际公理。
这一原则,符合国际法的基本准则,也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同和支持。
在国际关系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一种和平、合作、共赢的理念。
中国通过坚持这一原则,既维护了自身发展和利益,也推动了世界和平进程的发展。
据统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已经签署了超过400个条约和协议,其实就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参与到了世界事务中,积极推进国际合作。
二、外交多元化除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的外交战略也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在过去,中国的外交往往被认为是“收缩、内向”,但是,如今的中国,却采取了更多元化的外交手段和策略。
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上,也体现在中国对外开放和合作上。
例如,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中国外交多元化策略的一种体现。
这一倡议在不断推进,已经成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
除了“一带一路”,中国在多个领域都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包括贸易、投资、文化等方面。
这一多元化的外交策略,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国际地位上的崛起,也促进了国际合作和交流的发展。
三、不结盟政策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各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错综复杂。
在这个背景下,很多国家依然坚守着所谓的“结盟”政策。
然而,中国的外交策略则是坚决不会采取结盟政策。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自主外交政策的国家,坚持的是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原则。
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外交政策
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外交政策软件1012 江超伟 2010813084摘要:在当今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的态势下,国际局势似乎也变得甚为微妙,有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呈现出“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特点。
各国利益出现新的变化、实力出现新的消长、政策出现新的变动。
而这也对我国的外交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强大国力是外交的坚强后盾。
要想在外交上占据主动地位,就必须有强大的国力做支撑。
关键词:全球化、和平与发展、利益。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强大国力是外交的坚强后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秀才不出屋能知天下事”。
国际形势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世界少不了中国,中国离不开世界。
知道一点国际形势,更能增强我们在生活中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忧患意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这一科学论断精辟概括了当前一个时期国际形势演变的基本特征,也反映了当今国际战略形势的主要特点。
目前国际战略形势中出现的深刻变革和复杂调整,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三大趋势深入发展的推动下,各国利益出现新的变化、实力出现新的消长、政策出现新的变动等多方面因素交织互动的结果。
一、当今国际势形势特点及对我国的影响。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大动荡、格局大调整、体系大变革的新阶段。
世界经济艰难复苏,风险犹存;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突出,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并存,国际安全形势出现新动向;金融危机引发思想领域大反思,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峰呈现新特点;中国国际地位与作用不断增强,对国际规则的话语权不断提升,对国际秩序重塑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在如此局势下,当前国际形势有如下四个特点。
1、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
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继续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双边关系发展大势已不为局部问题所左右;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对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和外交战略选择
使读者在舒适温馨的环境中利用图书馆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过道 上放置供疲劳读者休息的桌椅、沙发和放松的轻音乐、视频等 ; 在离 书库和阅览室相对远的地方开辟讨论区,供读者放声朗读和自由交流 讨论。另外,在馆内增加饮水机、刻录机、检索机、扫描仪和复印机 等 ,更大程度上满足读者需求,为读者提供 ‘ 1 人性 ’的特色眼务。 开展各种讲座和主题特色活动。文化 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及 人 们 对 新 知识 、新 文化 的渴 求 , 图书馆 的讲 座正 日益 成 为 各城 市 和 各 高校 的文 化 旗号 和 文 化 亮点 ,高职 院 校 图书 馆 可 利用 多功 能 报告厅和馆舍与学校 团委、学生会、读者协会等学生组织联合开 展各种展览、讲座等特色活动 ,如名家讲坛、书 画作品展览、图 书展览、读书节、读书月等。成为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 实践 能 力 ,面 向基 层 、面 向 生产 、 面 向服 务 和 管理 第 一 线职 业 岗 位 的实 用 型、 技术 型和 技 能 型专 门人才 的教 育 阵地 。 设 立 系部和 基层 单位 藏书 分馆 , 做好 图 书流 动服 务工作 。为 了 充分发挥 图书馆服务文化的作用,为培养基层实用人才提供需求 , 设立系部和基层单位藏书分馆 , 做好图书流动服务工作 , 使图书充 分发挥其作用 , 其价值得以最大实现。根据具体读者的需要,经常 更 换 分馆 的图 书 ,也可 以根 据他们 的 需要采 购一 些对 口的图 书。通 过 图 书流动 ,充分展 现 图书 以及 图书馆 服务 文化 的价值 和 作 用。 总之, 在高职图书馆服务文化建设中必须把握知识本位,不断提 升读者的知识内涵,着手人格本位 ,把先进的服务理念辐射到读者当 中去,强调能力本位,确保读者的实用能力的培养 ,要让图书馆服务 文化真正融 入 社 会主流文化之 中, 从而体现 出图书馆 服务文化 的精 神。 中国的一些民营企业应 当放弃 “ 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这种 错 误 观点 ,应 当实 行效 率 工 资制 度 。 综上所述 ,生产效率有两个评判柿 隹 终极标准和具体标准。 终极标准是利润最大化, 具体标准是以一定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 出, 或 者利 用最 小 的投入 实现 一定 的产 出。 “ 以最 小投 入获 得最 大产 出” 在假定要素边际产量大于零的情况下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 ,是不可 能存在 的现 象。 但是 ,如果 允许 要素 的边际 产量 小于 零 ,那 么 这种 现象就存在于人员过多,机构臃肿 的企业。此时裁减人员确实能够 提高生产效率。因此,“ 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不仅不是有效率 的生产 ,而且代表着要素边际产量小于零时的严重低效率生产。效 率工资理论告诉我们 ,更高的工资投入才意味着更高的产出,最小 的投入 不可 能实 现最 大的产 出。 中国 的一些 民营企 业应 当放 弃 “ 以 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这种错误观点,实行效率工资制度。 投稿热线 : 4 0 0 — 0 1 6 . 9 5 8 6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国际形势发生了许多复杂而深远的变化。
在这个多变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的外交在确保国家利益的同时也面临了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当前国际形势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首先,当前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给中国外交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经济全球化面临着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加剧。
这使得中国外交需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全球经济治理中,坚持自由贸易、推动经济合作,并积极应对贸易争端和挑战。
此外,地区冲突和恐怖主义依然存在,国际安全形势依然脆弱。
中国外交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安全合作,深化国际多边合作机制,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其次,当前国际形势中的一些新的问题也为中国外交提供了发展空间。
随着全球治理的变革,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推动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注入了新的动力。
中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一系列的国际倡议和合作框架,为世界各国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参与,为中国外交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当前国际形势对中国外交的影响还体现在各个地区的局势变化上。
东亚地区是中国外交的重要方向之一,但由于南海争端和朝鲜核问题等复杂因素,该地区的局势不稳定。
中国外交需要与周边国家加强对话与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同时,中国还需要在亚洲经济一体化和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区域合作与发展。
对于中国外交,当前国际形势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首先,中国需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也兼顾其他国家的合法权益。
其次,中国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需要与其他大国和地区合作,共同推动世界的发展与进步。
最后,中国还需要加强外交智库建设,提高外交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全球视野,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的应对策略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的应对策略当前全球面临着多种挑战,包括贸易战、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
加上新冠病毒疫情的爆发,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种复杂的国际环境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当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的应对策略。
一、当前国际形势的挑战1.1贸易摩擦2018年,中美贸易争端爆发,导致贸易战的爆发对全球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
尽管中美两国签署了第一阶段协议,但贸易战问题远未解决,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不稳定因素仍存在,这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不确定因素。
1.2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问题,各个国家需要协同努力,才能实现减少碳排放,达到气候目标。
然而,一些国家并未达到自己的目标,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缺乏积极投入。
其中,美国是主要的碳排放国之一,加之前总统特朗普多次表达了对于气候变化的怀疑,国际社会对于美国的气候承诺产生了怀疑。
1.3恐怖主义恐怖主义不仅对一个国家的安全,而且对全球安全和稳定都会造成威胁。
目前,恐怖主义的活动不断在全球范围内发生,并不断升级。
恐怖主义对于国际社会的文明进步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1.4新冠病毒疫情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肆虐,对于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不仅如此,疫情还暴露出各个国家卫生系统和公共卫生的薄弱环节。
这个疫情为全球经济和公共卫生系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二、中国外交的应对策略2.1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中国开展外交活动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国家的中心利益,同时也需要积极参加国际合作。
中国应该努力成为全球主要世界贸易、技术、文化和科学中心之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建设。
中国与国际社会保持良好的关系,为国家的发展和外交的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2.2坚持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和平发展是中国的核心发展战略。
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任务是维护国家的安全、发展和稳定。
为了实现和平发展,中国应该尽力维护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平衡、稳定,坚定不移地深化全球治理的改革,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中国在当前国际形势中的外交战略
中国在当前国际形势中的外交战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格局的不断演变,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积极推行一系列外交战略,以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
本文将就中国在当前国际形势中采取的外交战略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始终秉持和平发展的理念,主张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包容的国际秩序。
中国倡导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增强国际间互联互通,促进全球经济繁荣。
二、推动多边外交中国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高度重视多边外交。
中国积极参与并推动各类多边合作机制的建设,例如亚太经合组织(APEC)、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SCO)等。
中国通过多边外交,致力于推动国际社会加强相互了解、互信与合作,为解决地区和全球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三、坚持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中国坚持以邻为伴、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方针,努力建设一个和平稳定、合作共赢的周边环境。
中国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加强经贸合作,共同维护地区繁荣稳定。
中国通过处理海洋争端、加强合作交流等方式,积极维护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推动共同发展。
四、增强文化自信中国外交战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增强文化自信。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通过传播中华文化来加强国家形象的建设和国家利益的推进。
中国借助国际体育赛事、文化展览、海外留学等形式,推广中文和中国文化,增强其他国家对中国的了解与认同,提高文化综合实力,为中国外交赢得更多支持和认可。
五、妥善处理国际争端中国在当前国际形势中的外交战略中,始终坚持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的原则。
中国积极参与涉及国际和地区安全的热点问题,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与安全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通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重要贡献。
我形势与政策——当今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的外交政策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面对国际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中国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
因此,全面理性认识和把握当前的国际形势,对于制定正确的对外战略至关重要。
一、当前国际形势及其主要特点1、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2、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
各国经济复苏的不同步、不均衡特征突出,全球复苏进程缓慢。
3、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势头加强,国际力量对比进一步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
4、中国经济继续强劲,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势头也不错。
“金砖国家”扩容。
5、欧盟国家经济面临考验,美、日、俄情况有所好转,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不断6、朝核、伊核问题可能比今年突出7、反恐形势,本拉登被击毙,后拉登时代反恐形势依然严峻。
8、中东北非局势动荡且前途不明。
二、中东北非局势对全球的影响及启示1、他给仍在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带来新的挑战。
2、他给世界的安全稳定带来新的威胁。
3、他给以埃关系带来新的变数。
4、他给美国重返亚洲带来新的借口。
5、他给阿拉伯世界带来长期的动荡。
6、他对我国与两地区的贸易、投资、石油供给等方面将产生影响。
启示:1、必须把经济搞好,这是确保国家稳定的根本。
2、必须高度关注民生,民生是最大的政治。
3、必须高举旗帜不动摇,齐心协力奔小康。
4、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生,坚决遏制腐败。
5、必须加强网络管理,杜绝有害信息的传播。
6、必须做好反渗透的工作,进行正确舆论的引导。
三、中国外交面临五大挑战1、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对中国发展的戒心增大,防范和遏制的意识加强2、发展中国家是中国的战略依托,在许多国际问题上中国也一直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但国际形势的变化确也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分化,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却已具有发达国家的某些属性,双方国际境遇不尽相同,利益与看法的差异,必然也影响到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的外交政策
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的外交政策一、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外交政策调整的内部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制定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战略方针外交政策调整的外部原因:进入80年代,国际形势有了很大变化,在国际上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迫切要求,战争的威胁在日趋减小,和平的力量在不断扩大。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发展离不开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本身又有利于世界和平的维护。
中国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形势,适时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以更好地适应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
二、新时期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提出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80年代后,与超越意识形态的全方位外交战略调整相适应,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重要内容。
在国际事务中,中国不依附于任何一个大国,也不屈服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压力,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正是由于实行了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新战略,开创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工作新局面。
(二)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世界。
因此,要发展经济就要实行对外开放,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地进行经济合作,利用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既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也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既向发达国家开放,也向发展中国家开放。
中国80年代外交政策的调整,充实和发展了中国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使中国外交处于一个更加主动的地位,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国际和平环境。
三、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使中国外交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并表现出了鲜明的特点。
(—)交往范围不断扩大80年代以前,意识形态曾在国际政治演变中起过重要作用。
由于受当时国际环境的影响,中国外交存在比较分明的敌友观,往往将交往对象划分为敌友两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外交的敌友观念逐渐淡化,交往对象不断拓展,中国外交不再有固定的对手或敌人,而是广交朋友,由以前侧重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转变为与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普遍发展友好关系。
浅谈在当今国际形势下我国的外交发展策略
浅谈在当今国际形势下我国的外交发展策略“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但是近几年来,中国的周边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一方面与中国有关的矛盾凸显;另一方面美国的对华政策开始从改变中国向遏制中国转变,继而拉拢中国周边国家搅乱中国的周边环境。
像近期的湄公河事件、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钓鱼岛事件等等,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其它各国对我国的敌对态度。
国家安全环境恶化比较严重:1.周边国家【合纵连横】,利用上安全议题制衡中国。
美国以海上安全作为其构建“雁型安全模式”的主要“抓手”,得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积极配合,南海争端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
2、半岛局势僵局难破,未来走向不明。
3、震灾揭示日本外交【同心圆】,美日同盟继续强化,中国成其主要防范对象。
4.中国与周边国家相互刺激,地区军备竞赛加剧。
对此,我国要以更主动的姿态展开全方位外交,积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维护总体有利的外部环境:第一,坚持把营造良好周边环境放在第一位。
“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布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实践的宝贵总结。
适时制定“大周边战略”,稳步推进区域经济与安全合作,整合与创新周边地区多边合作机制,建构和谐、有序、安全、繁荣的周边新秩序。
周边地缘战略坚持“东西兼顾”、“陆海并举”和“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统筹”方针。
妥善兼顾地缘“西线”与“东线”,同步开拓“陆权”与“海权”.统筹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
同时中国要在“10+3”、“10+6”、六方会谈、上海合作组织、中日韩峰会等地区机制上多下些力气,这样可能会取得更多的成效。
第二,加强非传统安全合作应成为中国周边外交新的着力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年级:2011级
姓名:鲁敏
学号:1106020131
课程名称:当前的国际环境与中国的外交战略任课老师:张彦德
论文名称:当前的国际环境与中国的外交战略
当前的国际环境与中国的外交战略
通信工程1班鲁敏 1106020131
众所周知,在当今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的态势下,国际局势似乎也变得甚为微妙,有点“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总体看来,仍是以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和欧洲诸国为主轴,在历史和国际竞争的舞台上,任何两国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进行着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角逐与对垒。
而在如今以经济金融市场为核心利益的主流经济时代,只有在发展了强大的经济实体与商业网络之后,才能真正树立起自己的国际地位,才能使自己立于强国之林!
世界向何处去?当今世界还处于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这是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
与以往不同的是,由于它病得很重,不同的人对它的前途有不同的看法。
在西方占主流的人认为它还有救,只需要做些调整而已;同时也有不少人认为它正在一步步接近死亡。
西方还有人想得更深一些。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向何处去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世界向何处去的问题。
这里有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是:几百年来鼓励人们不顾一切地、有时甚至不惜用战争手段来实现发财致富美梦的资本主义理念,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地球还能不能承受坏境的破坏和战争的摧残?
其实,人类要生存,不仅需要物质,而且更需要精神。
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应如何在地球上相处?人类应如何对待地球?千百年来,许多先知先觉的圣贤都发出了自己的呼声。
宗教领被、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都留下了许多醒世恒言。
远的不说,80多年前,印度的圣雄甘地指出当时社会有“七宗罪”:“没有原则的政治、不劳而获的财富、没有理智的享乐、没有人格的教育、没有道德的商业、没有人性的科学、没有牺牲的宗教。
”对照当今现实,哪一条不是说得入骨三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最终会驶向无比美好的理想社会。
中途,也许会进站停一停,兴许还会倒退一段,但绝不会太久,很快就会继续前进。
有人说,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精神世界存在。
自然科学无法帮助人类了解这个精神世界。
宗教曾经努力过。
人的一生不能不知道世界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一个人人生的坐标,一个好的人生观,一个好的世界观能够时刻指引着你个人的前途和方向,你不会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迷失自己,更能在别人的沮丧中看到自己的前途。
在人类漫长的生活中,战争是无法避免的,战争,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
阶级社会的战争,是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切之间矛盾的最高的斗争形式。
它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是流血的政治。
战争又可细分成几种,如粮食战争,粮食战争的本质不仅仅是市场供给与需求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控制市场力量的力量”作用的结果,为什么美国只要轻轻拨动其生物能源政策,就可决定全球粮食价格的涨跌?国际金融大鳄如何成为这场战争的推手?为什么在粮食价格暴涨的情势下,全世界的粮食生产者们收获的却是更多的伤害?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为什么还没实现农业现代化?我们是不是在慢慢地丧失粮食或者食品的定价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一切都是陌生的,因为他们是隐形的。
不经过仔细的观察、认真的思考和不停止的追问,我们就会忽视他们的存在,难以辨明他们的源起,不理解他们的作用方式,不知道我们未来的斗争方向和策略。
放眼当前国际环境,我们抛开意识形态之对立不言,单就国家的利益博弈而论。
中国,目前处于守势,而日本,美国之类的国家则是出于攻势。
他们视中国为未来国际地位的最大挑战者,那正是因为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举世瞩目,成为21世纪真正的世界大国,才使他们对中国的崛起虎视眈眈,警惕加倍!就意识形态、社会体制而言,中国目前仍处于转型期,相当于落后世界先进主流50年。
但是这种逐渐形成的并且正在完善的社会体制一旦崩溃,势必将动乱频仍,民不聊生。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为韬晦策略,而在目前形势之下,已转为主动突围。
对当前的中国而言,最大的国际问题莫过于台湾和朝鲜问题。
台海局势,关乎世界格局,牵涉中、美、日、俄世界各极,这也是中国和平统一的关键关口。
而对中国台湾的回归有极大异议和阻力的无疑是美国和日本,他们与台湾“渊源”颇深,单在目前的局势下,大家都在观察对方的举动,以伺机获得主动。
恰恰中国与日本在东海问题上也是纠葛不休,另外,日本首脑“拜鬼”也时常引发中国民众被屠杀时留下的伤痛。
那么,现任日本信任首相安倍是否将依照自己的承诺不再参拜
“神社”,是否有与中国修好之意,中日真能合作开发东海能源吗?台湾问题在好的发展趋势之下日本还会如此干涉吗?我们均不得而知,更有待观察。
世界将走向何处,中国将走向何处,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愿我们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