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银行”浅析

“金砖银行”浅析
“金砖银行”浅析

“金砖银行”浅析

摘要

作为“金砖国家”合作共赢的一个重要标志,“金砖银行”在今年的“金砖国家”首脑峰会上被正式提出,并被列入了“金砖国家”的合作日程。“金砖银行”的成立,将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五国乃至全球金融和经济秩序带来巨大的影响。作为“金砖国家”中最重要一方的中国,应该积极促成“金砖银行”的成立。本文对“金砖银行”的提出背景、当前国际金融现状和经济现状、“金砖银行”的作用以及建立金砖银行的有利及不利条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金砖银行;金砖国家;国际金融秩序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

一、“金砖国家”的由来

二、“金砖银行”的提出

三、当前国际金融秩序现状简要分析

四、“金砖银行”的作用和影响

五、建立“金砖银行”的有利条件

六、建立“金砖银行”所面临的困难

一、“金砖国家”的由来

“金砖国家”是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受挫、几个重要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球经济剧烈洗牌的情况下提出的。一般认为,最早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的是美国高盛公司。2001年,美国

高盛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在其论文中首次提出了“金砖四国”的概念。高盛公司于2003年10月发表了一份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的全球经济报告”。报告估计,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经历剧烈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文中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

2009年6月,“金砖四国”领导人首次在俄罗斯举行首次会晤,并发表《“金砖四国”领导人俄罗斯叶卡捷琳娜堡会晤声明》。2010年4月,第二次“金砖四国”峰会在巴西召开。会后,四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就世界经济形势等问题阐述看法和立场,并商定推定“金砖四国”合作与协调的具体措施,至此“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初步形成。

2010年11月,二十国集团会议在韩国首尔举行,南非在会议上申请加入“金砖四国”。2010年12月,中国作为“金砖四国”合作机制轮值主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四国”合作机制,“金砖四国”变成“金砖五国”,并更名为“金砖国家”(BRICS)。

二、“金砖银行”的提出

作为“金砖国家”之一的印度在今年2月份首次透露了“金砖国家”正在筹划组建“金砖银行”的消息。在今年3月底的第四次“金

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上,“金砖五国”正式把组建“金砖银行”纳入议题。“金砖银行”在今年年初被几个新兴国家提出,是有其深刻背景。

“金砖银行”是在欧债危机陷入泥潭、美国经济恢复缓慢、各主要发展中国家增速放缓、全球经济低迷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的。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诸多困难,尤其是主要发达经济体。欧洲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主权债务危机。希腊在危机中挣扎了长达两年半的后,仍未能走出危机。虽然在今年6月中旬的大选中,主张留在欧元区和支持欧元区援助计划并承诺将继续执行紧缩政策的中间右翼新民主党获胜,将组建新政府,但希腊的前景依旧不明朗。西班牙向欧盟提出了高达上千亿欧元的援助请求,而欧盟内部却未能对是否援助西班牙达成一致。这些都使欧债危机继续加深。美国则受困于国内的高失业率和沉重的福利负担,经济恢复缓慢。

受发达国家经济低迷的影响,长期依赖出口来促进增长的主要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新兴国家为应对经济低迷,除了从国内着手外,还着眼于国际金融层面,渴望通过增加自身在国际主要金融组织(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话语权来为自己谋得利益,同时恢复世界经济增长。但是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被发达国家所掌握,新兴国家并没有如愿以偿。于是,它们跳出圈外,试图通过组建一个新的类似于世界银行的“金砖银行”,来促进自身发展。

三、当前国际金融秩序现状简要分析

当前国际金融秩序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这个秩序以美国为主导,被发达国家所控制,至今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后,美元称霸世界,形成了美元霸权。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最终解体,但是美元的影响力犹在,美元依旧是世界贸易和世界金融的主要兑换货币。美国凭借美元霸主地位和自身的强大综合国力,控制着全球金融秩序。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和经济体,如欧盟、日本、加拿大等,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有着诸多共同利益,他们和美国一起,一直维持着当前不合理的国际金融秩序,成为这个秩序的主导者和受益人。

在当前的国际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实行份额制度,规定许多重大决议均需要85%以上份额的同意才能通过①。虽然历经多次改革,至今美国的份额仍有17.67%,依旧拥有否决权。可以说,美国在很多程度上控制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中,美国认购的股份最多,占总投票数的17.37%,对世界银行事务与重要贷款项目的决定起着重要作用。在领导职务上,根据不成文的规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总裁是欧洲人,而世界银行行长则是美国人。这就使发达国家能够牢牢控制着国际金融体系。

也是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自身经济和政治力量的增长,发展中国家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成立“七十七国集团”,以联合国为主要平台,为建立新的更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和国①《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际金融秩序而不断奋斗。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发展中国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增加了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话语权,取得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方面的片面优惠制等,但是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当前的的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金融秩序依旧是由发达国家所主导的,依旧存在许多不合理和不公平之处。发展中国家仍然是不合理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金融秩序的主要受害者。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一直推行量化宽松政策,其实质是向市场注入超额资金,旨在降低利率,刺激经济增长。不少学者把美国实行量化宽松政策视为新金融霸权主义的体现。由于历史原因,美元成为国际核心货币,发行权却掌握在美国手中,发行量美元限制。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让印钞机加大了马力,美元被疯狂输出到全世界,美元贬值的压力也被转嫁到其他国家。而面对如此的不公平,许多发展中国家除了默默为美国的危机埋单外,别无他法。

无论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在世界银行,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少之又少,他们不能通过这两个组织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利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特别提款权份额仅有6.37%,这与中国的经济实力极不相符。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领导职位长期被欧洲和美国所垄断,发展中国家一直十分不满。

四、“金砖银行”的作用和影响

1、对“金砖国家”的作用

成立“金砖银行”将进一步促进国民储蓄在“金砖国家”之

间的流动;为新兴市场国家在基础建设方面提供融资便利和资金

支持;为“金砖国家”间的本币结算与贷款业务服务,并为各国

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服务。同时,“金砖银行”在“金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发挥类似于世界银行的“救穷”作用:致力于“金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脱贫事业,支持“金砖国家”基础设施等民生工程建设,帮助“金砖国家”人们脱离贫困,走向富裕;发挥类似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急”作用:“金砖国家”国际结算资金不足时,“金砖银行”给予资金融通;发挥“金砖银行”的一般性商业银行作用,给“金砖国家”跨国企业提供

贷款业务支持等。更重要的是,“金砖银行”如果在结算中使用人民币等“金砖五国”货币,将提高这五国货币的国际化使用程度,使得世界货币格局多样化,从而逐渐削弱美元霸权,大大减轻“金砖国家”对美元结算的过度依赖。“金砖银行”也标志着“金砖国家”由过去松散型的对话合作走向紧密型的连股连心合作,这将

大大促进金砖各国的合作和互信。

2、对中国的作用

中国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进出口总量居世界第二。中国的对外贸易在世界占据着很多的份额,在“金砖五国”中更是占有巨大份额。“金砖银行”使“金砖国家”相互间的国际贸易结算能够使用本国货币直接结算,将使人民币结算范围辐射到更多国家,促进国际贸易,减少冗余的汇兑环节,这将有力地促进人民币

国际化,使人民币向世界结算货币和储藏货币迈进一大步,增加人民币的金融话语权。同时,“金砖银行”将使中国逐渐摆脱在对外贸易和国际结算以及国际金融领域对美元的依赖,有利于维护中国经济稳定,保障中国所持巨额外债的安全。

3、对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金融秩序的影响

随着“金砖银行”的成立,标志着发展中国家开始“另立山头”,该银行会对当前的国际金融体系造成巨大的影响,从而促进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金融秩序的建立。

“金砖国家”通过“金砖银行”使用本币进行贸易结算,将使这些国家的国际贸易结算与美元、欧元等货币脱钩,使新兴国家能够规避汇率变化的风险以及包括信用风险在内的各种风险,减轻“金砖国家”对美元、欧元的依赖。这也有利于冲击美元的独霸地位,为多元化的国际结算体系的建立打下基础。“金砖国家”通过“金砖银行”自成一体,降低这些国家对当前国际金融秩序的依赖,从而提高了自身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

五、建立“金砖银行”的有利条件

“金砖国家”提出建立“金砖银行”,并不是空想和高谈阔论,它们是在分析现实情况的基础上提出这个大胆的设想的。

首先,从“金砖国家”的经济状况看。

“金砖国家”的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面积的26%,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2%左右。“金砖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约占全球总量

的20%,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5%,对全球的经济贡献率约占50%。近年来,“金砖国家”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快速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12年全球先进经济体和欧美的经济增长率仅为1.2%和—0.1%;中国、印度、俄罗斯预计分别达到8.2%、7%、3.3%,巴西和南非略低于全球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和2.5%。近年来,“金砖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贸易往来持续快速增长,以中国为例,2011年中国和其余金砖四国的贸易额同比增长40%①。金砖国家之间的投资活动也相当活跃,各种合作论坛和对话协商空前增加。

“金砖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和贸易扩大,催生出更大规模的相互投融资需求,要求更多的金融制度、渠道、设施和服务与之配套。而“金砖国家”现阶段自身经济发展仍存在瓶颈,如资本开放度不高、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金融市场功能尚不完善、地区发展差异明显等。因此,加强相互间的金融合作,可以促进金砖国家经济平稳发展,提高其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一直在推进。

以上众多事实表明,“金砖国家”不仅有建立属于自己的、由自己控制的国际金融组织的需要,而且有建立这样的组织的实力。这就为“金砖银行”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其次,“金砖国家”的合作机制已经形成。

自从2009年6月,“金砖四国”领导人首次在俄罗斯举行首次会晤,发表《“金砖四国”领导人俄罗斯叶卡捷琳娜堡会晤声明》以来,到

①东方网2012-03-30《时评:“金砖银行”是个遥远的目标》

今年3月的“金砖国家”新德里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已经举行了四次正式会晤。在四次峰会中,金砖国家达成了一系列共识,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宣言和声明,“金砖国家”在经济、金融、外贸等方面的合作日益加深,互信不断加强,这些都表明,“金砖国家”的合作机制已经形成。这就为“金砖银行”的建立提供了合作基础。

最后,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迫切希望建立新的合理国家经济秩序和国际金融秩序。“金砖银行”的建立,将会在减轻世界各国在贸易结算上对美元的依赖,冲击美元的独霸地位,并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造成压力,使控制它们的发达国家改变着两个组织里的不合理制度,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这些都会对国际金融秩序产生积极影响,有力地推动新的合理的国家经济秩序和国际金融秩序的建立。这样,“金砖银行”的建立将会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国家的欢迎,使金砖银行的建立更加顺利,也使金砖银行更具国际影响力。

六、建立“金砖银行”所面临的困难

1、“金砖国家”自身实力的限制

首先,经济基础的相对脆弱给金融合作构成了基础性障碍。总的来说,金砖国家是一个相对松散的概念,地缘经济结构的巨大差异阻碍了经济政治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欧盟的经验来看,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取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

其次,金砖各国的金融体系发展不平衡。就金融市场发展成

熟度而言,中国的金融市场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中国以银行业为核心的金融体系的模式,在其他国家,尤其是俄罗斯并不适用,因为其更大部分的资产主要集中在股市。

2、“金砖国家”之间的分歧

“金砖国家”之间存在着诸多分歧。如中国和印度既是金砖

国家,又是两个有分歧矛盾的邻国,双方在领土、军事、经济等

领域存在着一些分歧和矛盾。又如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贸易量

大过印度,但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却不如卢比,而卢布和俄罗斯

经济的开放程度不如中国。部分金砖国家还担心,中国近年来从

国际货币基金组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中获得了更多的表决权,可能更愿意继续目前稳步提升话语权的道路。

此外,“金砖国家”未就“金砖银行”的一些具体事项达成共识。如“金砖银行”使用哪国货币结算、如何在银行体制中平衡

各国利益、银行的组织形式、管理、章程如何制定、总部地址选择、行长选举程序、行长由谁来担任等问题。

结语

每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都是曲折艰难的,要想成立一个试图打破当前国际金融体系的银行更是不易。“金砖银行”在成立的过程中,各种困难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金砖国家”建立“金砖银行”是有坚实的基础的。所以,只要“金砖国家”同心协力,团结一致,

就一定能使建立“金砖银行”的目标最终实现,从而为世界金融和经济带来福音。

参考资料:

1、《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2、东方网

合规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合规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对商业银行合规重要性深入浅出的最好诠释。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如果把商业银行的各项工作比作一个天文数字,那么合规是1,而其所有的努力、汗水、荣誉、奉献共同组成了一串长长的0,没有合规,再多的0也没有丝毫的意义。合规是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高管谋安心泰然、员工谋自由幸福的基础。 首先,合规是银行业必须做的事情,是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银行稳健安全经营的基础,是立行之本、兴行之源。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银行业的要求不是图一时之利,或者一两笔业务而带来的片面利益,而是员工和客户均有所发展。作为从事经营货币业务的高风险行业,依法合规经营是银行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商业银行必须坚守的生命线,也是其长期稳健发展的前提。 合规执行和合规建设是管好风险、遏制案件的有力抓手,是高管人员守土有责的首要职责。合规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立身之本,确保经营活动的合规性是商业银行稳健发展的基础。商业银行要生存就必须全面加强合规建设,坚决强调源头合规,推进程序合规,着力行为合规,严查各类违规。 严格落实内控制度,做好合规执行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安全和效益的保障,是防范各类风险的底线,底线守不住,其他都是空谈。必须时刻紧绷合规这根弦,不断提高合规意识,建设合规文化,不断加

强内控建设,提升制度执行力,构建合规建设长效机制,坚决杜绝各类违规事件发生,为防风险和谋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是多样的,但管控风险的重点还是要把合规经营摆在第一位。绝对不能认为在工作中打“擦边球”、违规对业务发展有好处。从业内案件统计数据来看,员工违规带来的效益远远小于负面影响。不管对面积广、技术比较薄弱、涉及到经济基础比较薄弱领域的中小银行,地方银行,还是对比较好的、做高端业务的大型商业银行来讲,管理风险都应排第一位,要坚持合规。没有合规作为基础,其他发展都不牢固,甚至会断送银行及其高管、员工的发展前途。 其次,合规是高管谋安心泰然的唯一选择。商业银行的高管人员,要对银行经营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和风险承担最终责任。而不按制度规定执行,没有合规,“一把手”想保持内心稳定、事业泰然,是不可能的。只有合规做到了,才能安心做其他事情。那些发生案件的机构的“一把手”就是鲜活的例证,因不合规出了案件后,整夜整夜睡不着觉,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案件处理当中,哪还有心思和精力做其他重要的工作!没有出案件的机构的“一把手”一定要引以为戒,不要等到出了案件才后悔。 合规建设不到位,最终必然给全局性工作带来被动影响甚至巨大灾难。因为不论高管做了多少工作,为单位、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给总行带来多少利润,给员工带来多少福利,合规一旦出问题,或者发生一个案件,就能把所有成绩都拉下去,一票否决。大量的管理实

承前继后,继往开来:推升金砖合作水平至新高度

承前继后,继往开来:推升金砖合作水平至新高度——解读《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于2017年9月4日在中国厦门举行,五国领导人围绕“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的主题,积极评价金砖合作十年光辉历程,开启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会议通过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包括七十一条,内容丰富,范围广泛,涵盖了当前国际形势、金砖经济务实合作、全球经济治理、国际和平与安全、人文交流合作等方面,既突出了金砖合作的重点和方向,也回应了国际社会的期待与关切,对深化金砖国家合作意义深远。 推进务实合作,确保金砖机制行稳致远。经济合作是金砖国家合作的“压舱石”和稳定器。自开展首次对话以来,受益于五国在经贸领域的务实合作,金砖国家的经济始终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持续攀升,对外贸易和投资占全球的比重大幅提高,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稳步增大。金砖国家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势头强劲,金砖的“成色”依然很足。为了进一步深化金砖国家之间的务实合作,金砖国家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寻找发展政策和优先领域的契合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发挥各自在资源、市场、劳动力等方面比较优势,继续向贸易投资大市场、货币金融大流通、基础设施大联通的目标迈进;积极探索合作的新领域和新方式,在贸易投资、货币金融、互联互通、可持续发展、创新和产业合作等领域拓展利益汇聚点,以实现金砖国家合作的联动包容与可持续发展。

坚守国际准则,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面对日益凸显的全球性安全威胁和挑战,金砖五国作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群体之一,在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着建设性作用。在《宣言》中,金砖国家对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巴以冲突、朝鲜核试验、伊朗核问题等区域热点,以及恐怖主义、网络安全、外空开发、能源安全、贩毒、洗钱、有组织犯罪等表达了关切。金砖国家坚定奉行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在捍卫和平、建设和平、预防和制止冲突方面发挥主渠道作用;呼吁国际社会建立一个真正广泛的全球反恐联盟;在联合国主导下制定国际法律文书以打击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犯罪行为;基于国际法并在平等基础上自由地进行和平开发和利用外空等。毋庸置疑,金砖国家正在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方案,并逐步成长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中坚力量。 完善全球治理,构建更加公正的国际秩序。金砖国家的崛起要求与之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但当前的国际规则和架构却未能很好地反映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金砖国家通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改善国际规则,以维护自身权益,亦在情理之中。在《宣言》中,金砖国家再次表达了将致力于推动国际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意愿。金砖国家支持对联合国包括其安理会进行全面改革,使之更具效力和效率,以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继续坚决反对保护主义,维护以世贸组织为代表、以规则为基础、透明、非歧视、开放和包容的多边贸易体制;继续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和世界银行股权改革,构建一个更加高效、反映当前世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组建始于1995年,1995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决定在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组建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组成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取名为“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3月,统一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2006年到2010年,城商行数量持续增增加,至2010年达到最大(147家)。 通过处置不良资产、补充资本金、计提拨备,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系统,城商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渐成为国内银行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下面就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与现状作简要分析。 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来源于原城市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造,是在原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由地方政府、城市企业和居民投资入股组建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是由众多法人机构合并形成的一级法人单位,是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地方性商业银行。1995年7月,以深圳城市合作银行正式成立为起点,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舞台上开始了它的历程。截至2011年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总计144家,城商行资产总额为9.98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21.7%;负债

总额为9.32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26.5%;所有者权益总额为0.66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37.7%(图1、图2、图3)。这期间,城市商业银行既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又背负了沉重负担,暴露出诸多问题。从功能上讲,城市商业银行是商业性金融服务机构,因此,它首先应该具备商业银行的一般特点。同时,由于自身独特的发展过程,城市商业银行又有它自己独有的特点,这就是: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是地方性商业银行,是股份制商业银行。 图1:2003-2011年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及其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比重 图2:2003-2011年城市商业银行负债总额及其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总额的比重

案例分析: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创新与难点100分(专业技术人员考试)

案例分析: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创新与难点(100分) (题目顺序会改变,答案不变) 一、单选题 1.上海股权交易中心设立(),发挥资本市场支持科创型中小企业发展作用。(3.0分) A.新三板 B.科技创新板 C.中小企业板 D.创业板 我的答案:B√答对 2.围绕“金改51条”和“金改40条”,各金融监管机构和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实施细则,一共()个。( 3.0分) A.24 B.25 C.26 D.27 我的答案:C√答对

3.2015年,上海自贸区进行扩围,同时设立三个新的自贸区,其中不包括()。(3.0分) A.广东 B.天津 C.福建 D.浙江 我的答案:D√答对 4.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金融创新案例一共发布()批,共65个案例。(3.0分) A.四 B.五 C.六 D.七 我的答案:C√答对 5.基于综合化经营的探索,以及自贸区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发展需要,未来金融监管从机构监管转向()。(3.0分) A.部门监管 B.功能监管 C.个人监管 D.上级监管 我的答案:B√答对

6.上海自由贸易区金融改革一共经历了()个阶段。(3.0分) A.2 B.3 C.4 D.5 我的答案:B√答对 7.上海保监局大力推进保险业务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大幅提升保险企业供给能力。(3.0分) A.航运保险产品登记制 B.航运保险产品注册制 C.航运保险产品实名制 D.航运保险产品公开制 我的答案:B√答对 8.上海保监局股权信息监管改革采用()的方式,实现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股权信息与工商企业登记信息的互联互通。(3.0分) A.互联网+保险中介监管 B.互联网+监管部门监管 C.保险中介+监管部门监管 D.互联网监管 我的答案:A√答对

企业使命与愿景的区别

企业使命与愿景的区别 企业愿景与使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在于:愿景是解决“企业是什么”,告诉人们企业将做成什么样子,是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一种期望和描述。愿景是企业在大海远航的灯塔,只有清晰地描述企业的愿景,社会公众和公司员工、合作伙伴才能对企业有更为清晰的认识。一个美好的愿景能够激发人们发自内心的感召力量,激发人们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使命是企业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即回答为谁创造价值,以及创造什么样的价值。简单说,使命就是必须做的大事、一定要完成的任务。由于企业的使命一般涉及多方利益,各方利益的主次轻重必须在使命陈述中明确。如果不明确,当各方利益发生冲突时,就会无所适从。 联系在于:构筑愿景是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支撑点,是企业做强、做大的不竭动力。而一个企业要想长寿不衰,实现美好的愿景目标,第一重要的是全体员工的使命感不衰。如果缺少这一条,企业就会失去成功的希望。 由此可见,企业既不能将愿景当作使命,也不能将使命当作愿景,更不能截然分割开。 企业愿景是人的一种意愿的表达,它概括了企业未来的目标、使命和核心价值,是一种企业为之奋斗的意愿,企业最终希望实现的图景。它就像灯塔一样为企业指明方向,是企业的灵魂。 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特征之一应是富于深刻的识见。应该让所有的员工知道,每天都在忙什么?你为什么而忙?你要告诉你的员工。企业的共同愿景包括了每个人的愿景、团体的小愿望和组织的大愿望,这样构成了一个愿景体系。

企业愿景有什么价值呢?首先,指引方向;第二点,是唤起希望;第三点,是增进合作;第四点,激发力量。正确的企业愿景,就像企业远航的灯塔,它成为一种精神的归宿,成为员工的一种力量源泉。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资料

一、现状 2014年7月15日,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上,“金砖五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领导人签署协议,宣布成立金砖国家幵发银行,即“新幵发银行”。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2015年7月)21日8点30分开业。(中国)财长楼继伟、上海市市长杨雄及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首任行长、印度人卡马特在上海虹桥迎宾馆为新开发银行开业。它将成为建立“金砖能源联盟”的重要纽带,引起各界广泛关注。 新开发银行自成立以来已经批准了11个贷款项目,总金额超过3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资金投入到了太阳能、风能、小型水电、绿色能源传输等可持续发展项目。预计到2018年底,新开发银行的贷款总额将会达到80亿美元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是一个政府间合作的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由金砖五国作为创始国发起设立,主要目的是“为金砖国家以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项目筹措资金。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500亿美元,创始五国分别出资100亿美元;总部设在上海,同时在南非设有非洲区域中心;银行首任理事会主席和首任董事会主席分别来自俄罗斯和巴西,首任行长来自印度。 二、成立的目的 1.有助于实现各国间的共赢。 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快速稳定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金砖国家在世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不断提高。金砖国家占全球国土面积的29.6%,占世界总人口的42.8%,GDP约占全球总量的21%,贸易总额占全球的15%,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随着金砖五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潜力巨大的内需将得以扩大,金砖银行的成立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投融资需求。金砖国家资源禀赋互补性强,发展阶段互为补充,产业结构各具特色,对内拥有促进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对外拥有提升国际社会话语权和发言权的战略需求,因而拥有共同拓展战略利益的动机。有共同的利益就有合作的基础,特别

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变革历程及展望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变革历程及发展趋势 【摘要】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银行的主体,其改革与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全局。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历程看,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全面改革已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新一轮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具有诸多显著特点。商业银行金融活动全球化、组织机构虚拟化、业务经营全能化是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关键词】商业银行;变革历程;发展趋势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变革历程 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支持经济体制改革、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银行业的主体,中国商业银行的体制创新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或阶段。1979~1993年是中国商业银行的诞生和成长期,在这个时期,与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商品和市场转化相适应的现代商业银行体系基本形成;1994~1997年是中国现代化的商业银行实质性建立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通过将金融管理任务、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剥离,为专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创造了条件;1997年~2003年是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体系实现了分离,不良贷款问题开始得到解决,政府控制银行和银行财政化经营机制开始扭转;2003年至今是中国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时期,在这个时期,商业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革并上市实施产权多元化,市场化经营和股东利益最大化成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 (一)1979-1993年:基本建成多元化金融业组织体系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中国人民银行是唯一的银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既承担了“中央银行”的管理职能,集中管理和分配资金,又从事“商业银行”活动,办理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业务,集现金中心、结算中心和信贷中心于一体。这种银行体制承袭了前苏联的银行体制模式,具有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特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着手改革原有的银行体制。由于当时整个社会处在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初始阶段,我国金融体制迫切需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单一银行体制不再适应经济改革开放对金融业的需求,经济和社会呼吁银行体系的多元化和金融业大发展;二是,刚刚诞生的专业银行带有的强烈政府行政色彩与放开搞活的改革要求不相适应,改革要求银行自身走出政府行政序列进入市场;三是,经济改革呼唤金融市场的成立,金融市场建设亟待“零”的突破。在此期间,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改革发展采取了相应措施并取得卓有成效的成果,促成了中国金融市场的萌芽和银行间竞争的发端。 1979年2月,国务院决定恢复中国农业银行。1979年3月,专营外汇业务的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设出来。同年3月、8月又先后批准建立了中国银行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1983年国务院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国的金融事业。同月,已开展基建和拨改贷业务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脱离财政部,正式归入中国人民银行管理的金融体系。1984年1月,组建专门从事信贷和储蓄业务的中国工商银行。自此,

中国为什么在亚洲创立新的“世界银行”

The Economist explains Why China is creating a new "World Bank" for Asia中国为什么在亚洲创立新的“世界银行”Nov 11th 2014, 23:50 by S.R. SHANGHAI TO THE alphabet soup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banks (ADB, AfDB, CAF, EBRD, IADB), add one more set of initials: AIIB, or for the uninitiated, the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On October 24th, representatives from 21 Asian nations (pictured above) signed an agreement to establish the AIIB, which, as its name suggests, will lend money to build roads, mobile phone towers and other forms of infrastructure in poorer parts of Asia. China spearheaded the bank and hopes to formally launch it by the end of next year. More money for critical projects might seem unambiguously good, but the AIIB has stoked controversy because Asia already has a multilateral lender, the Asian Development Bank (ADB). Why is China creating a new development bank for Asia? 国际发展银行的缩略语(ADB亚洲发展银行,AfDB非洲发展银行,CAF拉美开发银行,EBRD欧洲复兴发展银行,IADB泛美开发银行)构成的字母汤中又多了一位新成员:AIIB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十月24日,21个亚洲国家代表签署协议成立AIIB,AIIB 将向亚洲较贫穷地区借款修建道路、移动电话塔等基础设施。AIIB由中国带头发起,中国希望到明年正式启动该银行。关键项目得到更多投资无疑是件好事,但亚洲已有一个多边货款机构ADB亚洲开发银行,AIIB的成位引发了争议。中国为什么要在亚洲创建新的发展银行呢? China’s official answer is that Asia has a massive infrastructure funding gap. The ADB has pegged the hole at some $8 trillio n between 2010 and 2020. Existing institutions cannot hope to fill it: the ADB has a capital base (money both paid-in and pledged by member nations) of just over $160 billion and the World Bank has $223 billion. The AIIB will start with $50 billion in capital—hardly enough for what is needed but still a helpful boost. Moreover, while ADB and World Bank loans support everything fro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gender equality, the AIIB will concentrate its firepower on infrastructure. Officially at least, ADB and World Bank officials have extended a cautious welcome to the new China-led bank, saying they see room for collaboration. 中国官方答复是,亚洲存在巨大的基础设施资金缺口。ADB(亚洲开发银行)认为从2010年到2020年资金缺口达8万亿美元左右。现存机构都无法弥补这一缺口:ADB的资本基础(由成员国已缴的和承诺的资金构成)仅略高于1600亿美元,世界银行的资本基础为2230亿美元。AIIB初始资本基础为500亿美元,这远不能弥补亚洲基础设施资金缺口,但仍是一项有益的补充。ADB和世界银行的货款项目从环境保护到男女平等无不支持,而AIIB则专注于基础设施。至少就官员态度而言,ADB和世界银行已向这一由中国领导的新银行表示了谨慎的欢迎,称双方有一定的合作空间。 Behind the scenes, though, the Chinese initiative has set off a heated diplomatic battle. America has lobbied allies not to join the AIIB, while Jin Liqun, the Chinese official who will head the bank, has shuttled between countries to persuade them to sign up. At the ba nk’s inauguration ceremony, Australia, Indonesia and South Korea were conspicuously absent. In public, the concern cited by America and some of the hold-outs has been a lack of clarity about AIIB’s governance. Critics warn that the China-led bank may fail to live up to the environmental, labour and procurement standards that are essential to the mission of development lenders. However, China has insisted that AIIB will be rigorous in adopting the best practices of institutions such as the World Bank. Given that the bank will be placed under such a close microscope, there is good reason to believe China on this. 而私底下,中国成立AIIB的计划已引发了激烈的外交战。美国游说其盟友不要加入AIIB,而即将出任AIIB行长的中国官员金立群则穿梭于各国之间说服各国签字加入。在AIIB成立典礼上,澳大利亚、印尼、韩国三国缺席,引人注目。美国公开表达的担忧和一些坚持的观点是:AIIB的管理并不透明。批评人士称中国领导的AIIB可能达不到环境、人力和采购标准,而这些对发展银行的使命来说至关重要。然而中国坚称AIIB将严格遵循诸如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最佳做法。鉴于AIIB会处于世界的密切关注之下,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能说到做到。 But the real, unstated tension stems from a deeper shift: China will use the new bank to expand its influence at the expense of America and Japan, Asia's established powers. China’s decision to fund a new multilateral bank rather than give more to existing o nes reflects its exasperation with the glacial pace of global economic governance reform. The same motivation lies behind the New Development Bank established by the BRICS (Brazil, Russia, India, China and South Africa). Although China is the biggest economy in Asia, the ADB is dominated by Japan; Japan’s voting share is more than twice China’s and the bank’s president has always been Japanese. Reform s to give China a little more say at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have been delayed for years, and even if they go through America will still retain far more power. China is, understandably, impatient for change. It is therefore taking matters into its own hands. 但是,真正而未被说透的紧张来自于当前形势深层次的转变:中国将以牺牲亚洲既有势力美国和日本的利益为代价,利用新银行AIIB 扩展影响力。中国出资设立新的多边银行,而非把资金投入既有银行之中,这一决定表明了中国对全球经济管理改革缓慢进程的不满。也正是这种不满,促使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成员创建新的发展银行。尽管中国是亚洲第一大经济体,ADB却由日本主导,日本在ADB的投票权二倍于中国,ADB主席往往由日本人担任。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略微增加中国话语权的改革已拖延数年而不实行,而且就算实行改革,美国仍将保留远多于中国的权力。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中国已对现行国际机构的改变失去了耐心,中国要自己掌控主动权。

世界著名企业使命、愿景、价值观

企业愿景:是目标所指状态\结果。和人一样每个人都会为自己做一种规划,希望自己能变成,作成什么样的人.那么企业也是一样,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上也会有企业的愿景,也就是带领全体企业员工把企业发展成所要达到的那个目标和成绩! 使命感:是人或组织自我的生命意义的定位。也和个人一样,每个人在社会当中都会产生使命感.那么企业对员工灌输这样的思想是为了和企业的文化相连接让员工在企业内部会干劲十足.企业的使命感一般表现在为社会为员工所要付出的努力和贡献!人一旦有了使命感无论做什么都会非常的认真和努力! 宗旨: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比如一个企业对产品,对客户的服务都要灌输一种标准.简单的说企业的口号也算是企业宗旨.这对企业外围的形象很重要.让别人感觉到这个企业做事认真,规范化等等. 从以上阐述中就可以区别三者之间的不同了。不过他们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一个企业的建立,企业文化是根基,非常的重要,是一个企业的魂!它们会贯穿整个企业内部所有的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形象塑造,员工素质保障等等都有很大帮助.一个企业的精髓所在! 世界著名企业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集锦 2008年10月21日星期二19:51 联想集团的愿景是:未来的联想应该是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 联想电脑公司使命:为客户利益而努力创新。 联想公司价值观——成就客户、创业创新、精准求实、诚信正直 ·成就客户—致力于客户的满意与成功 ·创业创新—追求速度和效率,专注于对客户和公司有影响的创新 ·精准求实—基于事实的决策与业务管理 ·诚信正直—建立信任与负责任的人际关系 麦当劳的愿景:控制全球食品服务业 柯达的愿景:只要是图片都是我们的业务 索尼公司的愿景:为包括我们的股东、顾客、员工,乃至商业伙伴在内的所有人提供创造和实现他们美好梦想的机会索尼公司使命:体验发展技术造福大众的

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

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 目前,对农村商业银行来说,在与有业务重叠的国有商业银行展开竞争的同时,如何认真学习内外资银行的先进管理经验,找出自身不足并加以改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探索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途径,迎接内外夹击的挑战,从而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就成了当务之急的新课题。 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外部问题 产权结构与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全问题。与改制前原农村信用社相比,农村商业银行股东个数已经有了大幅度减少,但股东数仍然显得过多,尤其是自然人股东过多,股权过于分散。因此,这种制度安排必然就带有合作制的固有弊端,导致股东的“搭便车”行为,多数自然人股东因为其所持股份很少,自身利益与银行利益相关性不大,不会花费太多的精力和成本去监督银行的经营行为、参与重大决策。由此使银行内部人控制的可能性增大。 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过程看,国家长期依靠行政权利强行干预信用社的正常经营,这种事实上的产权主体缺位,法人主体虚设,导致的结果就是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责权利关系不清。 法律地位与法律责任的明确问题。按照一般的理论逻辑,假如法律上认可农村商业银行属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法律地位就是明确的,法律赋予其可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义务应该是

与其他商业银行一致的,其行为规范受与商业银行有关的法律法规调节。 政策意图和商业本质的协调统一问题。作为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产物,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之初便被无形地赋予了更好地承担起支持“三农”的使命。地方政府更注重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对其局部和地方的贡献; 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内部问题业务范围过于集中,风险突出。首先,地域限制不利于农村商业银行分散风险。其次,地域限制不利于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和产品创新。 人才储备尚不充分。当前,关于人才储备的问题在于:一是农村商业银行队伍整体的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意识还不够强烈,开拓与服务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创新潜能还严重不足,应对外部经济变数的信息反应迟钝,行动呆滞,难以适应不断加速的改革与发展。二是干部队伍建设中的许多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队伍老化、弱化问题仍未明显改观,队伍培养和人才开发机制与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健全。三是缺乏三类人才。以上三种人才的严重缺乏,都会涉及农村商业银行整体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普遍增加,也明显影响服务质量的优劣和服务效益的高低。 企业文化尚未成熟。一个银行能否持续发展,成为百年老店,身为银行“ DNA'的企业文化,是一个永远不会被取代的竞争因素。如果说业务发展壮大了银行的“筋”和“骨”,那么企业

企业使命和愿景

企业使命和愿景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企业愿景与使命 企业使命:是企业经营者确定的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方向、总目标、总特征和总的指导思想。企业使命是企业存在的目的和理由,是确定企业实现远景目标必须承担的责任或义务。在企业远景的基础之上,具体的定义企业在全社会经济领域中所经营的活动范围和层次,具体的表述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身份或角色.它包括的内容为企业的经营哲学,企业的宗旨和企业的形象。企业使命应该包含以下的含义:1、企业的使命是企业存在的理由2、企业使命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哲学定位企业确定的使命为企业确立了一个经营的基本指导思想、原则、方向、经营哲学等,它不是企业具体的战略目标,或者是抽象地存在,不一定表述为文字,但影响经营者的决

策和思维。这中间包含了企业经营的哲学定位、价值观凸现以及企业的形象定位:我们经营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我们如何认识我们的事业?我们如何看待和评价市场、顾客、员工、伙伴和对手?等等。3、企业使命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形象定位企业使命反映了企业试图为自己树立的形象,诸如“我们是一个愿意承担责任的企业”、“我们是一个健康成长的企业”、“我们是一个在技术上卓有成就的企业”等等,在明确的形象定位指导下,企业的经营活动就会始终向公众昭示这一点,而不会“朝三暮四”。 企业愿景和使命的区别:企业愿景是指企业长期的发展方向、目标、目的、自我设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明确界定公司的在未来社会范围里是什么样子,其“样子”的描述主要是从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力、贡献力、在市场或行业中的排位、与企业关联群体之间的经济关系来表述。企业愿景主要考虑的是对企业

2、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商业银行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其未来 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来满足眼前利益。2-1 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可阐述为:“商业银行在遵循自身发展内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建立健全经营管理体制、优化内部运行机制,合理有效地开发和配置金融资源, 在实现当前持续盈利增长和能力提高的同时,不以牺牲以后的利益为代价,增强风险预防和控制能力,创造出良好的再发展环境。同时兼顾社会、环境和公司治理目标,实现与生态、社会、经济、政策、产业、市场等宏微观环境的良性互动,并协调好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2-2 ●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通过商业银行的经营运作来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和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共赢。它强调的不仅是商业银行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要凭借其资金导向功能来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支持环境保护事业和减少资源的消耗,进而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内涵与要素特征 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要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自身效益和社 会效益的关系问题,其包含两个层面的具体涵义: 2-2 一是商业银行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运作,使银行资金、机构、人力等资源的配置和能力的发挥得以良胜循环和永续利用。 二是商业银行在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与外界环境和谐发展,强调商业银行对环境的适应和不断创新,同时实现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达到与社会、生态及相关者的共赢。 ●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分析 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目标的明确性。它是在对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环境分析和监测的基础上,对 商业银行提出的最高战略目标,商业银行的一切目标都要服从于这个战略目标和服务 于这个战略目标。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任务1-1-1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认知 商业银行是在商品交换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为满足生产与扩大再生产、汇划清算与内外贸易、货币融资与资本市场、金融产品与中介服务等需求而发展形成的一种金融组织。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商业银行已成为各国经济活动中主要的资金集散机构和金融服务机构,并成为各国金融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商业银行 (一) 近代西方商业银行的起源和演变 据说,英语单词“BANK'’的意义源于拉丁文中的“Banco。”一词,“Banco”的意思是“长板凳”。在中世纪中期的欧洲,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港口城市由于水运交通便利,各国商贩云集,成为欧洲最繁荣的商业贸易中心。各国商贾带来了五花八门的金属货币,不同的货币由于品质、成色、大小不同,兑换起来就有些麻烦。于是就出现了专门为商人鉴别、估量、保管、兑换货币的人。按照当时的惯例,这些人都在港口或集市上坐着长板凳,等候需要兑换货币的人,渐渐地,这些人就有了一个统一的称呼——“坐长板凳的人”。“坐长板凳的人”由于经常办理保管和汇兑业务,手里就有一部分没有取走的现金,他们把这部分暂时不用兑付的现金借给急需用钱的人,以赚取利息。老百姓(现称为客户)有了闲钱就可以存到“坐长板凳的人”那里去,需要时取出来。这些机构就像一个存钱的箱子,所以后来人们又把它们称为“Bank”,这就是银行的英文名称“Bank”一词的由来。 在我国,过去主要使用银子作为流通货币,商铺又常常被称为“行”,所以“Bank'’翻译成中文就被称为“银行”。 在历史上,较早出现的银行是1171年成立的威尼斯银行和1407年成立的热那亚银行,当时的威尼斯和热那亚是地中海沿岸与欧亚地区贸易交往的中心。当时的银行是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形成,并以高利贷为主要特征来经营。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高利贷性质的银行已不能适应社会大生产对货币资本的需要,客观上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规模巨大的、资本雄厚的、能满足和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银行来为经济发展服务。于是,从治理结构角度看,大量旧式的高利贷银行兼并、重组,并以股份公司形式组建新的商业银行。1694年,在国家支持下,由英国商人集资合股成立了第一家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它的成立标志着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求的新信用制度的确定,各国相继仿效,对加速资本的积累和生产的集中起到了巨大作用,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美国、日本等经济大国,在其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银行业作为经济的“助

山东省2020年(春秋版)高三三模历史试卷(I)卷

山东省2020年(春秋版)高三三模历史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下列《诗经》名句不能直接反映宗法分封制的是 A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 . 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C . 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D .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2. (2分)(2019·河东模拟) 《论语·为政》中,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据此判断,十世可知的原因是() A . 宗法制和王位世袭制的因袭 B .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大宗 C . “礼”的传承使文明得以延续 D . 父系血缘关系得以发展 3. (2分) (2017高二下·张家口期末) 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刘太公家令说太公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这反映的民众意识是() A . 天下一统 B . 父为子纲 C . 皇位独尊 D . 中央集权 4. (2分) (2018高二上·南宁期中) 董仲舒哲学中“天”的属性是由道德之天、自然之天、神灵之天三者相结合的混合体,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道德之天是核心,“仁”是“天”的精神,“天”是“仁”之表象。董仲舒这样建构“天”的哲学的目的是() A . 神化儒家学术、强调“独尊儒术”的必要性 B . 吸收道家、阴阳家学说,改造儒学 C . 利用儒家的仁德之政解决现实问题 D . 论证“天人合一”的观念 5. (2分)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 . 一种思潮消亡,另一种思潮兴起,几种思潮相继独自存在 B . 几种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

企业使命-愿景-目标分析

企业战略目标是企业愿景和使命的具体化和细化,是企业在一定 时期内预期要达到的理想成果 【摘要】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企业愿景和企业使命,所以他的企业目标也就不一样,但是每个企业目标都是企业愿景和企业使命的具体化和细化,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预期要达到的理想成果,如:联想公司的使命是:为顾客的利益而努力创新,战略目标:立足中国市场,并为国际市场的开拓做好准备,企业愿景:未来的联想应该是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从中可以看出联想的企业目标是最明确的,最终想达到的成果。企业愿景和企业使命都是比较抽象,所以说企业目标是企业愿景和使命的具体和细化,是企业一定时期内预期要达到的理想成果。 【关键字】愿景,使命,目标,企业,联想

目录 一、企业愿景分析 (1) 1、企业愿景简介 (1) 2、企业愿景产生背景 (1) 3、企业愿景的作用 (2) 二、企业使命分析 (2) 1、企业使命的简介 (2) 2、企业使命的意义 (3) 3、世界上优秀的企业使命 (3) 三、企业战略目标分析 (4) 1、企业战略目标的简介 (4) 2、企业战略目标的内容 (5) 四、企业愿景,企业使命,企业战略目标的关系分析 (5)

一,企业愿景分析 1、企业愿景简介 企业愿景是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愿景顾名思义是指:根据企业现有阶段经营与管理发展的需要,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期望、一种预测、一种定位。并通过市场的效应,及时有效的整合企业内外信息渠道和资源渠道,以此来规划和制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企业的核心价值、企业的原则、企业的精神、企业的信条等抽象的观念或姿态;和企业的使命、存在意义、经营方针、事业领域、核心竞争力、行为方针、执行力度等细微性的工作。从而让企业的全体员工及时有效地通晓企业愿景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使企业在计划---实行---评价---反馈的循环过程中,不断地增强自身解决问题的力度和强度 2、企业愿景产生背景 吉姆·柯林斯(JimCollins)和杰里·波拉斯(JerryI.Porras)在《builttolast:successfulhabitsofvisionarycompanies》一书中将企业划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明确企业愿景,并成功地将它扎根于员工之中的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是排位世界首位的受尊重的企业。 第二种类型是认为只要提高销售额即万事大吉,而没有明确的经营理念或企业愿景,或企业愿景没有扩散到企业。这些企业绝不可能居世界首位,只有企业全体员工共同拥有企业愿景,则这个企业就有了成长为优良企业的基础。

2021年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可持续发展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可持续发展研 究 欧阳光明(2021.03.07)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经济和金融挑战愈趋严峻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混业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潮流国有商业银行若想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与国际接轨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则须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为主经营渠道的模式调整到以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为支柱业务的发展方向上来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增长幅度大为了使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保持健康、持续、稳步发展人民银行颁发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办法》最近又制定了《关于落实〈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办法〉的通知》将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可持续发展问题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中间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可持续发展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三者相互影响的结合体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发展与环境、现实需求与未来需求、量性发展与质性发展”三大基本关系为支撑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三大关系才能真正解决发展的可持续问题不过可持续发展首先应该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金融作为经济的重要部分其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商业银

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成为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业务中间业务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西方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目前基本上保持在40%以上有的银行甚至达到80%左右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近几年也以20%-30%的速度发展2000年建行湖北省分行中间业务收入较上年增长了174%而且伴随其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中间业务的持续发展问题就不可避免地提上了研究日程何谓中间业务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国内的理论界尚未具体研究笔者认为中间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中间业务发展的可持久永续以及中间业务赖以支撑的资源环境的可持久永续其内涵在于中间业务的发展应该包含质的发展和量的发展二者不可或缺、偏废;中间业务的资源环境是中间业务得以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中间业务的质和量的问题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1、中间业务的发展与环境协调的客观要求中间业务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与内外部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这种协调包括多个层面比如中间业务的发展计划应符合内外部环境两个方面的资源的承载能力中间业务在发展过程中应该适应环境的变化并相应进行经营管理变革创新等中间业务的内部环境包括经营指导思想、产品营销战略、内部控制水平、资产负债规模、人力资源状况、科技开发能力、客户资源状况等方面中间业务的外部环境包括金融需求环境、法制调控环境、金融竞争环境科技支撑环境、公民素质环境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必须做到使内外环境相互协调首先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银行对中间业务的设计、开发、营销无一不是从客户的角度和市场需求来思考研究和处理问题不是银行需要什么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