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整时

合集下载

认识钟表——整时教案

认识钟表——整时教案

课题:理解钟表(整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掌握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2.通过制作表盘活动理解钟表,抽象成数学知识。

3.培养学生建立时间观点,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和动手操作水平。

教学重难点:理解钟面结构,准确理解整时。

理解整时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钟面模型、多媒体课件、学生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猜谜: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学生齐答:钟表)2、交代学习内容师:你们见过钟表吗?(出示钟表图。

)这些都是钟表,钟表能告诉我们什么?师:钟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理解钟表”吧!(板书课题:理解钟表)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个钟面,你看到了什么?生:12个数字(板书:数字。

)。

生:每个数字后面都有一个点。

(那我们叫做刻度。

板书:刻度。

)生:有两根指针。

师:这两个针一样吗?长的是什么针?(板书:时针长)短的是什么针?(板书:分针短。

)[设计意图]:在新课导入时,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教学。

利用多媒体,用生动的视频,让学生听一听,猜一猜,说一说,每个学生的情绪都被调动了。

唤起了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使其产生了跃跃欲试、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为展开下一步的探索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二、制作表盘,理解钟面1、借助记忆,集体交流制作大钟面师:刚刚我们都见过钟表了,现在你们能协助老师做一个钟表吗?教师出示一个大圆在黑板上师:想一想,钟面上已经有什么了?还缺什么?学生交流,钟面上已经有刻度,还缺数字和时针、分针。

随着学生交流,教师把制作好的部件一一贴在黑板上。

应到学生明确:有12个数、12个刻度、长的表针是分针,短的表针是时针。

(1)在表盘上写出12个数师:有12个数,你们觉得先写什么数比较好?为什么?引导学生回忆12个数的位置,先写最上面的12,最小面的6,最左边的9,最右边的3。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知识讲解 整时的写法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知识讲解 整时的写法

整时的写法
问题导入你能写出下面几个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吗?(教材84页例题)
过程讲解
1.识别钟面上的时间
2.整时的写法
整时的写法有两种:中文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

第一个钟面上的时间用中文表示,写作8时,用电子表数字的形式写时,应在“:”的前面写8,在“:”的后面写“00”,即8:00。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写出其他两个钟面所表示的时间。

3.解决问题
归纳总结
写整时有两种方式,即写成几时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

误区警示
【误区】图中钟面上的时间是(12时)。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没有完全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图中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表示6时。

错解改正6
温馨提示
当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时,才是12时。

认识钟表 认识整时

认识钟表  认识整时
1.指出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
变式题
2.说出钟面上的时刻。
7时
记作7:00
9时
记作9:00
2时
记作2:00
3.想一想,再过1小时是几时?
8时
记作8:00
1时
记作1:00
11时
记作11:00
4.给下面的时刻画出时针或者分针。
一根指针指向12,时刻为4时,缺少时针,所以画出时针指向4。
一根指针指向7,时刻为7时,缺少分针,所以画出分针指向12。
如果时针指向11,分针指向12,是几时?
11时 记作11:00
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谁在和谁通电话?
1.钟面上,长长的指针是分针;短短的指针是时针。2.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课堂练习
9时,丫丫在写作业。
7时,丫丫起床。
1.看图说话。
母题
2.连线。
3.画时针。
注意画时针时要比分针短且粗哦!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认识钟表
课堂练习
2
认识整时
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
返回
我的名字叫做钟表。
我们一起来认识新朋友吧!
观察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2.有两根指针,一根长,一 根短。
探究新知
返回
认识钟表
1.在钟面上有1—12的数字;
01
认识钟表
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12,是8时,表示为8:00。
一根指针指向10,时刻为10时,缺少分针,所以画出分针指向12。
5.选出每幅图对应的时间。
1.钟面上,长长的指针是分针;短 短的指针是时针。2.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认识钟表和整时超详细优秀获奖公开课教案

认识钟表和整时超详细优秀获奖公开课教案

认识钟表宣汉县普光学校:雷鸣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钟表例1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钟面,了解时针和分针、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两种表示方法(指针指示和数字指示),能认读整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拨表针)交流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充分认识钟表的外部构成,正确认识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教学难点: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每生一个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PPT出示谜语):“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脚,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生:钟表。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PPT展示谜底),那么钟表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生1:可以告诉我们时间。

生2: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候上学,什么时候吃饭………师:是啊,钟表虽小,却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它能告诉我们时间,提醒我们工作和学习。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

(老师板书课题:认识钟表)二、探索新知师:生活中的钟表是各式各样的,我们现在来看一下(PPT出示各个钟表),最后出示电子表。

师:最后一个钟表和前面的有什么不一样呢?生通过观察发现最后一个是直接用数字表示时间的。

师:像这样的我们称为电子表。

师:无论是圆圆的钟还是平时我们戴的电子表,他们都可以告诉我们时间。

我们统称为钟表。

师:小朋友们,我们再看看刚才这些圆圆的钟,他们的外形各不相同,在钟面上你发现了什么呢?(PPT出示钟面)【小朋友也可以观察自己的钟面。

注意,只观察圆圈以内的】生1:钟面是圆圆的(圆形)【师点击PPT“形状”链接】生2:有数字。

【师点击PPT“数字”链接】师:很棒,有哪些数字呢?生回答:1,2,3,4,5,6,7,8,9,10,11,12(PPT演示钟表上的数字)师:你们还发现钟面上有什么?生3:有一些小直线(刻度)。

认识钟表课时教案【七篇】

认识钟表课时教案【七篇】

认识钟表课时教案【七篇】认识钟表课时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钟面:12个数字、时针、分针。

②会书写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7时、7:00。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钟面的组成,认读、写整时时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整时的认读与书写教学难点:会看钟表上的时间教学准备:对媒体课件、钟面模型、展台教学过程:导入1、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谜语,看看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能猜出来!2、课件出示谜语3、课件出示闹钟的图片。

师:你们真聪明,棒棒哒!夸夸自己(生:棒棒,我真棒,我是你们的好榜样)这节课我们就来———————揭示课题板书领孩子读。

4、师出示钟面教具,师:这是老师动手制作的钟面教具。

孩子们把你们制作的钟面学具拿出来我们一起观察钟面上都有新授。

1、组织学生认识钟面1、1重点1:12个数字生1、钟面上有12个数字,(师,你能从小到大把这12个数字数出来吗) 生:数12个数字,(师:请小朋友们快速找到钟面上数字1,用小手指着从1开始从小到大数数看看是不是12个数字)师:还有什么1、2重点2:分针时针预设孩子怎么回答预设1生:还有分钟和时钟,(老师过去抱抱孩子,你太聪明了,你能区分哪个是分钟,哪个是时针吗)生:短————长。

师:哪个小盆友再来说说(让孩子拿着自己的学具上黑板指着针认分针时针) 预设2如果有孩子说出还有两个针等等,师顺着学生思路往下追问,让学生自己说出长针师分钟短针时针。

1、3重点12个大格:如果孩子说不上来,老师可以告诉。

1、4重点每个大格又分了5个小格,钟面60个小格。

师:还知道:时针走一大个1小时,分钟1小格1分钟,可以介绍时钟走一大个,分钟走60小格。

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非产好,我们一起去大象家去做客好不好大象家里有一个大座钟。

大座钟的肚子里藏着秘密,你们想不想知道认真听,仔细看,视频结束后看看谁是聪明的宝宝,知道了大座钟的秘密是什么。

《认识钟表—认识整时课件PPT》教学内容

《认识钟表—认识整时课件PPT》教学内容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喷悼父名亿顿颖画栓政招谤吨掘煎吓婆狼干昔佩免疗烧哇介吃危纬盾榆僧《认识钟表—认识整时课件PPT》第一PPT模板网
认识整时的方法:
分针长长指12, 时针指几就几时。
晌盼吼竖滥躁峪笑豺媚担孺嗜跋飘云咕忆据唱公熬彰兴渭融沧钨禹酗驯抗《认识钟表—认识整时课件PPT》第一PPT模板网
7:00
乱咆勃松吓耽凹薪仍秃啪睫藕颜迅害丸仪卸窟缺燕羚亲靶辜莲坍孵彪含怯《认识钟表—认识整时课件PPT》第一PPT模板网
9:00
10:00
12:00
6:00
9:00
时铣雕嚼代集训多卞国闷越文雨灯了手突铺匡娱于帜礁挠耸蕉彻何羚子镐《认识钟表—认识整时课件PPT》第一PPT模板网
4∶00
10∶00
6∶00
12∶00
鸟酶皿醋狡层慕脚臂贺听词锰报避揖票唱莹屋阔殆睹晰丹寺价耙亭韦绚陪《认识钟表—认识整时课件PPT》第一PPT模板网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会走没有腿, 会说没有嘴, 它会告诉我们, 什么时候起, 什么时候睡。
顺娇统暗尊借离供亢寡恕偶锈丰惺荷巡眺衣早某遥槽龟述舟勋距剩模拙涝《认识钟表—认识整时课件PPT》第一PPT模板网
各式各样的钟表
肾缘尘袱疚跋敌共氯磅密擎校吼洋筒辖刊挞寺索郝打暖峡谱夹病急咖材废《认识钟表—认识整时课件PPT》第一PPT模板网
晚甜川盟娃钢痉生锚毖及一古岩邵季涕冉夺便勋堰幌骚派弃洁吨杖卿国鞋《认识钟表—认识整时课件PPT》第一PPT模板网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分针
时针
时针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12个数

认识钟表(整时)课件

认识钟表(整时)课件
案例二
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 观察钟表的时针和分针, 理解整时的概念。
STEP 03
案例三
通过情境模拟,让学生在 实际操作中掌握如何看整 时和如何表达整时。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 己日常生活中与时间有关的经 历,加深对整时的理解。
整时教学注意事项与建议
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培养时间观念
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让他们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强调实践操作
引导学生多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掌握 整时的知识和技能。
Part
04
整时应用
整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01
02
03
日常作息安排
整时可以帮助我们规划日 常作息,如起床、吃饭、 上学、上班、休息等时间 点。
约会与会议
在约会或会议中,通过整 时来约定时间,确保准时 到达。
培养时间观念
通过认识钟表,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时间,培养 时间观念,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促进思维发展
认识钟表需要孩子运用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有助于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提高生活技能
掌握钟表知识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安排日常生活 和学习,提高生活技能。
对未来学习和发展提出期望和展望
深入学习时间知识
在未来的学习中,孩子可以进一步了解时间单位、时分秒进位等 更深入的知识。
如何识别整时
01
02
03
04
观察时针和分针
首先观察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确定它们指向的刻度。
分针指向12点位
分针指向12点位表示整时。
时针指向整点刻度
时针指向特定的整点刻度,如 1点、2点等。

《认识钟表》评课稿范文

《认识钟表》评课稿范文

《认识钟表》评课稿范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评课稿来辅助教学,评课有利于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快来参考评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认识钟表》评课稿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认识钟表》评课稿范文1今天非常的荣幸和几个兄弟姐妹去听了汀田三小吴明寅执教的一年级《认识钟表(整时)》,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钟表,要求学生知道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建立时间的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吴老师的课给我很深的印象就是板书工整漂亮,教态自然得体,课程结构完整。

一、板书工整漂亮写得一手好字对教师而言有多重要,字如窗户,无论是听课的教师,还是学生看到这样一手好字,第一感觉就很好。

再说,我们做教师的天天要求学生写好字,自己不能写好字又如何有更强的说服力去要求学生写好字呢。

二、教态自然得体吴老师人长得漂亮,教态自然得体。

作为一名新教师,开公开课的时候有点紧张很正常,而吴老师的这节课让人感觉不到她有任何的紧张,下面坐着10多位听课的老师,能做到这样不容易,让我自愧不如。

吴老师的肢体动作没有多余的,显得很得体端庄,要多多学习。

三、课程结构完整吴老师的课从开头的导入,再到引申,到练习,最后总结。

给人一种很流畅的感觉,看得出来对这节课的准备吴老师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当然课的流畅与吴老师上课的不紧张也有很大的关系。

有时候上课,我会突然感觉自己接下来要讲的东西忘了,这是教学的大忌,也是新教师常犯的毛病,而吴老师的课确实做到了流畅,结构非常的完成。

当然吴老师的课还是给我留下了一些困惑,在此提出,与大家共同商榷!一、教学内容的取舍问题吴老师在教学本节课的时候,引入了秒针的知识,结果并不理想,学生对分针与时针的认识被秒针一搅合,新知识的学习大打折扣。

这个问题,首先源于学生的学具,学生的学具上出现了秒针,是通过秒针的拨动来调节时间,对整个时间的认识而言这样的`设计无可厚非,但是对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将秒针加入却有点勉强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学知识有一定的规律,不可操之过急。

认识钟表和整时(超详细获奖公开课教案)

认识钟表和整时(超详细获奖公开课教案)

认识钟表和整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钟表的基本结构,认识时针、分针、秒针的功能。

2. 学会分辨上午和下午,以及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

3. 能够正确读取整点时间,理解整时的概念。

4.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钟表的结构,学会读取整点时间。

难点:理解12小时制与24小时制的转换,以及下午时间的读取。

三、教学准备:1. 钟表模型若干个2. 计时器若干个3. 钟表图片若干张4. 教学卡片若干张5. 黑板、粉笔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钟表模型,引导学生关注钟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认识钟表:讲解钟表的基本结构,让学生认识时针、分针、秒针,并了解它们的功能。

3. 分辨上午和下午:讲解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的区别,让学生学会分辨上午和下午。

4. 学习整点时间:引导学生认识整点时间,如1时、2时、3时等,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读取整点时间。

5. 课堂练习:发放教学卡片,让学生独立完成整点时间的填空练习。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钟表的基本结构,学会分辨上午和下午,以及认识整点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要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学习半点时间:引导学生认识半点时间,如1:30、2:30等,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读取半点时间。

2. 学习刻钟时间:讲解刻钟时间的概念,让学生认识15分钟、30分钟、45分钟等,并学会读取刻钟时间。

七、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钟表模型。

2. 讨论并总结钟表模型的特点,以及如何读取不间。

3.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相互交流学习。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钟表的基本结构、时间读取方法等。

2. 强调下午时间的读取方法,提醒学生注意12小时制与24小时制的转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7.1《认识钟表--认识整时》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7.1《认识钟表--认识整时》教案
七、重点题型整理
1. 钟表的认识
题型:请根据钟表的图片,指出整时。
答案:
- 1时:时针指向1,分针指向12。
- 2时:时针指向2,分针指向12。
- 3时:时针指向3,分针指向12。
- 4时:时针指向4,分针指向12。
- 5时:时针指向5,分针指向12。
- 6时:时针指向6,分针指向12。
- 7时:时针指向7,分针指向12。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认识钟表--认识整时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认识钟表--认识整时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认识钟表--认识整时的教学目标和认识钟表--认识整时的重难点。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认识钟表--认识整时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认识钟表--认识整时内容,强调认识钟表--认识整时的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认识钟表--认识整时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认识钟表--认识整时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认识钟表--认识整时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认识钟表--认识整时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认识时间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1. 知识基础: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钟表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指出简单的整时,但他们对钟表的构成和整时的概念理解不够系统,需要通过课堂学习,进一步加深认识。

认识钟表教案15篇

认识钟表教案15篇

认识钟表教案15篇认识钟表教案1第一课时《认识整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第一课时(84-85页)认识整时。

【教材分析】:一年级学生已经储备了一些认识钟表的生活经验,因此大多数孩子会看整时,但这些只是粗浅的,感性的.教材安排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时间.【学情分析】:钟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时间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级学生在学前教育时就初步认识了钟面,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陌生.【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的时间。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3、建立时间观念,使学生从小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认识钟面及整时【教学准备】:钟面模型、学生学具钟面、课件。

【教学策略】:动手拨一拨、小组合作交流【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1、师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预设生齐说: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师说谜语:嘀嗒嘀嗒当当当,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师:谁猜到了这是什么?生可能说:闹钟, 师可引导说:钟表(板书:钟表)2、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钟表。

师:请同学随老师一起到钟表王国去看一看吧!(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钟表,生看)(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各种各样)师:你们觉得钟表王国有趣吗?3、板书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寻找其中的奥秘吧。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猜谜语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兴趣,在猜、议中营造积极、活跃、民主的学习氛围,利于孩子们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认识钟表认识整时教案

认识钟表认识整时教案

认识钟表认识整时教案认识钟表认识整时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巩固认识钟面的构造及时针和分针的运转关系2.学会正确看整点和半点3.初步感知时间和自己生活的联系,懂得珍惜时间活动难点时针和分针的运转关系难点剖析时针、分针的认识幼儿已经掌握,但对于它们的运转关系的了解还不是很清楚,这种关系就是一种数学的逻辑关系,量化关系。

活动准备1.《小朋友的书·数学》2.实物挂钟一个3.有错误的磁性钟面一个(数字排列有错误,时针、分针长短一样)活动过程教学策略创意说明1.《小朋友的书·数学》2.实物挂钟一个3.有错误的磁性钟面一个(数字排列有错误,时针、分针长短一样)活动过程:(一)出示时钟,引入课题师: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2.钟表匠皮皮昨天做了这个钟,可谁也不愿买,小朋友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幼儿指出钟面上的错误,介绍钟面构造)(二)看时钟,理解时针、分针运转关系师:1.如果时针和分针赛跑,谁会赢?2.小朋友当评委,仔细观察到底谁跑得快?(将时针、分针都拨在“12”上,然后将长针转一圈,让幼儿注意短针有什么变化,反复拨几次)3.小评委说谁是冠军?(长针(分针)走一圈,短针(时针)就走一个字,就是一小时)(三)认识整点和半点师:在钟表上有两个特殊的数字,它们是12和6,12永远在最高的地方,分针一跑到这里,表明它又整整跑了一圈,走到了一个整点;6呀,永远站在钟面的最下面,每次分针走过它的时候,它都会说:“加油,你又跑了半圈了。

”小朋友,你听了这个故事,知道分针走到12和6的时候分别代表什么了吗?(幼儿发表自己意见,在谈论的过程中学习整点和半点)(四)操作练习“修理钟表”师:将书翻到27页,我们来帮皮皮把装错的时针找出来,并说说错在哪里活动延伸:教幼儿学习几句谚语,让他们懂得珍惜时间,也可在主题墙上张贴1.时间一分,贵如千金2.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3.贪睡的猫一定抓不到老鼠,浪费时间的人一定不会有收获通过找错活动,可以让幼儿正确认识钟面。

认识钟表和整时超详细优秀获奖公开课教案

认识钟表和整时超详细优秀获奖公开课教案

认识钟表和整时超详细优秀获奖公开课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认识钟表宣汉县普光学校:雷鸣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钟表例1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钟面,了解时针和分针、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两种表示方法(指针指示和数字指示),能认读整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拨表针)交流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充分认识钟表的外部构成,正确认识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教学难点: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每生一个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PPT出示谜语):“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脚,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生:钟表。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PPT展示谜底),那么钟表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生1:可以告诉我们时间。

生2: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候上学,什么时候吃饭………师:是啊,钟表虽小,却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它能告诉我们时间,提醒我们工作和学习。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

(老师板书课题:认识钟表)二、探索新知师:生活中的钟表是各式各样的,我们现在来看一下(PPT出示各个钟表),最后出示电子表。

师:最后一个钟表和前面的有什么不一样呢?生通过观察发现最后一个是直接用数字表示时间的。

师:像这样的我们称为电子表。

师:无论是圆圆的钟还是平时我们戴的电子表,他们都可以告诉我们时间。

我们统称为钟表。

师:小朋友们,我们再看看刚才这些圆圆的钟,他们的外形各不相同,在钟面上你发现了什么呢?(PPT出示钟面)【小朋友也可以观察自己的钟面。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认识整时》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认识整时》教案

本课的名称:认识钟表——认识整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一、教材分析:《认识钟表整时》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七单元85页的内容。

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

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二、本节课教法学法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

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

同时我还采用了实践探究的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钟面,并结合生活经验会读写整时的两种表现形式。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五、教学流程:(一)导入:听音乐《在钟表店里》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猜一猜,引起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生:好像是敲钟的声音。

生:是寺庙里和尚敲钟的声音。

认识钟表和整时(超详细优秀获奖公开课教案)

认识钟表和整时(超详细优秀获奖公开课教案)

认识钟表和整时课时:1课时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钟表,了解钟表的组成部分,如时针、分针、秒针等。

2. 让学生学会读取整时,能够准确地告诉时间。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认识钟表的各个部分。

2. 学会读取整时。

教学难点:1. 钟表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2. 准确地读取整时。

教学准备:1. 钟表模型若干个。

2. 钟表图纸若干张。

3. 彩色笔、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钟表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钟表的名称。

2. 学生分享自己见过的钟表,讨论钟表的用途。

二、认识钟表的各个部分(5分钟)1. 教师讲解钟表的各个部分,如时针、分针、秒针等,并展示图形。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各个部分的名称。

3. 学生动手操作钟表模型,观察各个部分的运动。

三、学习读取整时(5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读取整时,如“1时”、“2时”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整时的读法。

3. 学生分组操作钟表模型,练习读取整时。

四、小组活动:制作钟表(10分钟)1. 教师分发钟表图纸、彩色笔、剪刀、胶水等材料。

2. 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属于自己的钟表。

3.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钟表的认识和整时的读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制作成果,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优秀的学生和进步的学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讲解、操作、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全面认识了钟表的各个部分,并学会了读取整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六、认识钟表的半点和刻钟(1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钟表的半点和刻钟。

解析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知识点

解析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知识点

为了能帮助大家提高数学成绩和数学思维能力,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了认识钟表知识点,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到大家,同时祝大家学业进步!认识钟表:会认读整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这三种时间。

首先认识时针、分针时针:粗短;分针:细长认识整时技巧: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

1:00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

2:00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

6:00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

8:00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2就是12时。

12:00注意:分针指在12附近,时针马上指着准确的数字,此时是“大约”几时整。

在练习拨针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时针和分针并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微偏了一点,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注意:“大约是几时”拨针时应该掌握在前后5分以内。

更多认识钟表知识点和其他相关复习资料,尽在查字典数学网!请大家及时关注!。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钟表、整点》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钟表、整点》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钟表、整点》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

2、懂得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在大班数学课程计划里,"认识时钟"是幼儿学习内容之一。

大班幼儿每天的生活、学习都是紧张而又遵循时间规律的。

幼儿通过认识时钟,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认识时钟上的整点,知道钟(手表)等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知道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从而教育幼儿学会珍惜时间,养成按时生活、学习的良好作息习惯。

【活动准备】PPT课件、实物钟表、幼儿每人一个小钟表【活动过程】一、谈话谜语导入宝贝们,早上好!今天我们班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我们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哦,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班还来了一位小客人,瞧,他来了。

他的名字叫多多,他可聪明了,你们愿意和他交朋友吗?可是他有一个要求:必须猜对他的谜语,让我们看看是什么谜语吧。

(出示课件)能猜出来吗?幼儿:表师:对,是钟表,你见过钟表吗?在哪见的?(幼儿自由回答)多多家也有好多钟表,我们一起去跟他看看吧!(出示课件)幼儿初步认识不同的钟表师:那你知道钟表有什么作用?二、认识钟面钟表的用途可真大呀?现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个钟表上都有什么呀?1、数字宝宝有哪些数字宝宝?(1---12)它们是怎么排队的?(课件演示)幼儿:哦,从1到12,从小到大转一圈。

和幼儿一起用手画一画。

2、时针和分针钟面上还有什么?有几根针?两根一样吗?师:呀小朋友真厉害,这根短短的,粗粗的叫时针;长长的,细细的叫分针;我们一起叫叫它们的名字吧!3、12个大格除了数字和两根针,钟面上还有什么?幼儿:短线有几根短线,(12)对了,12根短线组成了12个大格子,分针和时针就是每天围绕这些格子转来转去,它们是怎么转的呢?今天呀它们就要给小朋友演示演示,你们可要仔细看哦,看看它们谁跑的快谁跑的慢?(课件演示)幼儿:分针快,时针慢。

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师小结:分针走一圈,时针就走一大格。

《认识钟表认识整时》认识钟表

《认识钟表认识整时》认识钟表

计算整时的技巧分享与注意事项
• 在计算整时时,可以先计算出时针的数值,再根据分针的 位置确定分钟数。
计算整时的技巧分享与注意事项
01
注意事项
02
03
04
• 在计算整时时,要注意时 针和分针的位置关系,避 免出现错误。
• 在计算整时时,要注意单 位的统一,小时数应该以 小时为单位,分钟数应该 以分钟为单位。
04
整时的应用场景及实例分析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起床和睡觉
通过时钟,孩子们可以学习如何根据 整点时间来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比 如早上7点起床,晚上9点睡觉。
做家务
孩子们可以在家长的引导下,通过时 钟来安排做家务的时间,比如早上8 点打扫卫生,下午2点洗碗等。
娱乐活动
孩子们可以在家长的引导下,通过时 钟来安排一些娱乐活动的时间,比如 看动画片、玩游戏等。
整时的表示方法
整时通常用小时和分钟来表示,例如 “8点30分”表示为“8:30”。
注意事项
在表示整时时,应注意小时和分钟的 位置以及分隔符的使用,避免出现错 误。
整时与其他时间单位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整时是时间单位中的一个具体单位,与其他时间单位如秒、分等有明显的区别。
联系
整时是时间单位中的一部分,与其他时间单位共同构成完整的时间体系,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时间。
• 在计算整时时,要注意时 间的连续性,即时间点之 间的间隔应该是连续的。
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常见错误 • 混淆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关系,导致计算错误。
• 单位不统一,将小时数和分钟数混淆。
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 时间点不连续,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
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