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语气词

现代汉语语气词

“现代汉语语气词”资料合集目录一、现代汉语语气词的界定标准二、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三、现代汉语语气词“吗呢吧啊”的初步考察四、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述评五、现代汉语语气词“吗”“呢”“吧”“啊”的初步考察六、现代汉语语气词“啊”的规范问题现代汉语语气词的界定标准在现代汉语中,语气词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可以表达情感和态度,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语言。

在界定现代汉语语气词时,需要明确一些重要的标准。

语气词是一种虚词,在句子中不充当任何成分,但可以表达各种语气。

例如,“吗”、“了”、“呢”、“吧”等都是常见的现代汉语语气词。

这些语气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了不同的意思,如疑问、肯定、委婉、惊讶等。

语气词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吗”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语气,“了”用于陈述句中表示肯定语气,“呢”用于特殊疑问句中表示疑问和委婉的语气,“吧”用于祈使句中表示请求或劝告的语气等。

第三,语气词的界定标准可以从语法、音质、音位和语义等多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从语法方面来说,语气词通常出现在句子的末尾,而且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动词或名词等实词。

例如,“是吗”、“对吧”、“了吗”等都是由语气词和实词组合而成的。

语气词还可以用来连接句子和句子、段落和段落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次从音质和音位方面来说,语气词通常是由轻音节或轻声调组成的。

例如,“吧”的发音比较轻,而“了”则可以用轻读或重读来表达不同的语气。

有些语气词还可以通过语调和音质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态度。

最后从语义方面来说,语气词可以表达说话者的情感、态度和意图等。

例如,“吗”用于疑问句中表达疑问的语气,“了”用于陈述句中表达肯定的语气,“呢”用于特殊疑问句中表达委婉的语气,“吧”用于祈使句中表达请求或劝告的语气等。

现代汉语语气词的界定标准主要包括语法、音质、音位和语义等方面。

这些标准可以用来判断一个词是否为语气词以及它所表达的语气类型。

通过对这些标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汉语语气助词“吗”、“呢”、“啊”研究

汉语语气助词“吗”、“呢”、“啊”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语语气助词“吗”、“呢”、“啊”研究姓名:金浩真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指导教师:何洪峰2011-06-02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使用语气助词表达语气是汉语的特点之一。

一个语气助词可能表达多种语气,一种语气也可能由多种语气词表达。

此外,语气助词的音变现象能使一个语气助词有若干不同的读音,而每种读音都由不同的汉字来反映,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看,就增加了教学的复杂性。

要把汉语各语气助词所表达的语气和说话人的态度、感情、情绪梳理得清清楚楚,确实不那么容易。

在中国人之间,由于有共同的语感,表情达意自然畅通无阻,不需要作过于细致的分析。

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则非做到这一步不可。

所以把现代汉语的语气助词作为研究对象很有价值。

首先,看下面的例子:(1)有人不知道吗?(2)有人不知道呢?(3)有人不知道啊?我们通过本文的总结可以发现这四句话的用词、语调、语序等都完全相同,唯一的不同是句末使用了不同的语气助词。

即使是同样的一句话,如果使用不同的语气助词,那么整句话的含义也就不同。

本文先对现代汉语疑问句的种类进行了分析,对构成疑问句的成分进行整理。

同时,分析各成分的组合形式,然后归纳整理,说明其语法功能和特点。

由于许多学者对于语气词的分类标准并不完全一致,本文经过细心取舍,精选了常用的三个疑问语气词“吗”“呢”“啊”作为其研究对象,加以分析,详细探讨。

本文主要使用离析法分析,将句末的“吗”“呢”“啊”去掉,然后,将有语气助词的句子与没有语气助词的句子相比对照研究。

即把不同的语气助词放在相同的语境中逐一比较,找出相同的句子在语气上的差别和一个语气助词确切的语气意义。

这样的目的是,克服传统的语气助词研究中根据语感随文释义的弊病。

现代汉语专职的疑问语气词只有一个“吗”。

除了它以外,其他疑问语气助词“呢”“啊”在问句中是有选择性的,可用可不用。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使语气更为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缓和,觉得不那么唐突直接。

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综述在中国,语言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其中汉语中的语气词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气词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近几十年中的语气词研究进行总结和梳理。

本文将从语气词的定义开始,总结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的发展历程,然后分析其研究成果,以及发展趋势,最后提出有关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的展望。

一、义语气词是指表示语句的某种情绪或语气的词语。

它与其他的句法现象不同,而是在表达语言音调、偏见、感情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

以“呀”和“哎”为例,它们一般用于表达疑问、惊讶等不同的情绪。

二、究发展历程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语气词的研究在中国当中得到了突出的发展。

这得益于当时许多学者开始关注语气词的研究,他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论文。

其中有几项文献被认为是有重要影响力的,如张志宏编著的《现代汉语核心虚词数量与类型研究》,郑振铎编著的《中国语气词研究》和林欢著的《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

此后,语气词的研究表现出了蓬勃的发展势头,研究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同时,许多新的发现也得到了验证。

穆景芳编著的《现代汉语语气词实证研究》指出,语气词的使用是基于语境的,存在着丰富的语用因素。

谢志军和刘晓红编著的《汉语句法语气学研究》则关注句法语气学的研究。

三、究成就及未来展望回顾近几十年来的语气词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它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有很多未知领域。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语气词的研究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可以分析精确的角度。

因此,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语气词的研究处于一个可以分析精确的阶段,这对更系统性地研究语气词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语气词的研究也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取得了很大进展,许多新的理论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复句理论、句法分析等。

这些理论也为研究语气词提供了有用的理论框架,使研究语气词更系统化。

最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的研究方法也应用到了语气词的研究中,例如数据库技术、文本挖掘技术等,这些新技术可以更有效地检索和分析语气词,为研究语气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现代汉语语气词“吧”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语气词“吧”研究综述

[ 收稿日期]2 O 一I 一】 O8 】 j [ 作者简介]1 文芳( 0 )女 . 17 一 9 , 江苏盐城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 院硕_ 生, : 主要从事汉语语言学研究

8 ・ 7
气词 ( 、 、 、 、 、 、 的语气 意义 归纳 为 啊 吗 吧 呢 嘿 的 了) 四大类 : 陈述 、 问、 疑 祈使 和感叹 , 中陈述语 气又 其
l I ’J — f 一+ I l — I l —' l I
问语 气词和非 疑问语气 词之间 , 是一 个表示“ 疑信
之 间语气” 的语 气 词 。当带 “ 的句 子受某 种 语 吧” 境 的制约作 为疑问句 出现时 , 句子的语气“ 疑多于 信 ” 这时“ ” , 吧 就起 着 负 载疑 问信 息 的作用 ; 当带
第o 年 4 期 22 O 9卷 月 _9 第 2
人文 Ju ao Y n盐n 范ce 报i rt( m ni S c l c nc) or l f acegT a 院学 n e i Hu 学ie n h城 师 e学 r u ( sy 会科 a版 ) hs v 社 ts& oi i cs as e

V 1 9 o2 0. . 2N
A pr 2 9 . OO
现 代汉语 语气 词“ ’ 究综 述 吧’ 研
王 文 芳
( 京师 范大 学 文 学 院 , 苏 南 京 2 0 9 ) 南 江 lO 7
【 摘 要 】 本 文 对现 代 汉 语语 气词 “ ’ 吧’ 的研 究现 状 . 其 历 史 来 源及 发 展 、 气意 义 、 从 语 句法 分布 、 用 功 能 语
时 , 子 的语 气就“ 多于疑” 这 时“ 表示测度 句 信 , 吧”
或祈 使 的语气 。 ]

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述评

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述评

步 相 X  ̄ 晚 , 期 只 在 现 代 汉 语 语 法 论 著 和 教 材 中 - . J 早 有 所 涉及 , 了八 十 年 代 以后 , 着 语 法 研 究 的 深 到 随 入 , 词 研 究 渐 渐 引起 了 人 们 的 重 视 , 关 语 气 词 的 虚 有 研 究 日益 增 多 , 了 不 少 有 价 值 的 成 果 。 出
呢 、 、 、 、 、 ) 句 中感 叹 词 ( 、 、 、 、 哇 哪 吓 啦 咧 、 呀 呢 罢 啊 末 ( 、 ))。 一 。 么 吗 蛳
音 节 语 气 词 )的 来 源 , 本 著 作 在 语 气 词 的 历 时 研 这 究方 面具 有很 高 的学术 价 值 。正 如张斌 为 该 书所作
二 、 气 词 的 分 类 语
之 灵 活 , 能 之 复 杂 , 虚 词 中是 极 其 少 见 的 。也 许 功 在
是 因 为这个 原 因 , 代 汉 语 中语 气 词 的 专 门研 究 起 现
不 同 的 学 者 出 自不 同 的 需 要 , 据 不 同 的 标 准 , 依 从 不 同 的 角 度 x- 气 词 内 部 进 行 了 分 类 。 ] - , 语
的 序 中所 说 “ 补 了汉 语 史 研通 过 不 同的 方 法论 证 还
丁 声 树 在 《 代 汉 语 语 法 讲 话 》中 以语 气 为 纲 , 现
把 重 要 的语 气 词 分 为 五 组 。 疑 问 : 、 、 ; 使 、 吗 呢 啊 祈
了个 别 语 气 词 的来 源 , 江 蓝 生 详 细 论 述 了 疑 问 语 如 气 词 “呢 ”的来 源 , 将 现 代 汉 语 中 的 “ ” 为 表 示 他 呢 分
疑 问语气 的 “ , 不 表 示 疑 问语 气 的 “ 结 合 呢 ”和 呢 ”, 诸 多 文 献 , 查 了 “呢 , “呢: 用 字 相 分 、 混 以 及 调 ”、 ” 相

语气词研究

语气词研究

一.选题理由语气范畴是语法范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人类语言交际过程中语气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语气范畴的研究也具有特别的意义。

要研究语气范畴,语气词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研究之一,因为语气词是语气范畴最基本的一种形式标志。

再说,在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语气词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由于上术的理由,我就决定选择研究"现代汉语语气词"该题。

二.研究目的本论文对语气词的语音、结构、作用等各种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的考察作出合理的解释。

这些分析和考察不仅有利于对语气词本身的认识也有利于汉语信息处理和对外汉语教学。

本论文注意研究一些典型的语气词,如"了、呢、吧、的、吗"本文也把汉语语气词和越语语气词进行对比并分析越南学生在使用语气词的常见错误及提出纠正法。

四.研究任务第一:对语气词与语气系统进行比较全面考察第二:研究语气词的语音、结构、作用第三:研究语气词"了、吧、呢、的"第四:介绍越南学生在使用汉语语气词中常见的错误并提出纠正法。

六.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有许多,但因为本论文的特征所以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使用并结合这几个方法:收集、分析、综合、调查统计等研究方法。

七.论文结构: 本论文包括三章:第一章:现代汉语语气词的概说第二章:语气词的语音、结构、作用的研究第三章:语气词"了、吧、呢`、的"的研究第一章:现代汉语语气词的概说1. 语气词的基本性质语言的基本功能是表情达意。

不同的句子表示不同的意思,首先是凭借不同语义内容的词语。

语言还有转情的功能,比如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调说出来情态和作用就不一样。

具有语气词使汉语有别于一部分印欧语系语言的一个明显特点。

在语气系统中语气词可以单独或与其他结构成分一起表示各种不同的语气。

作为现代汉语中一个独立的词类语气词表现出来的语法性质可以归纳为三点:1.1.语气词后一般有语音停顿。

以前各位学者对语气词语法性质的论述总是强调"语气词一般位于句未"这一点。

近些年来,有学者再次提出了句中语气词的问题。

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

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

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
【摘要】:本文以大量语言事实为基础,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对现代汉语语气词做了系统描写与初步分析。

首先简要回顾了过去对语气词的研究,辨析了语气词与语气的关系;继而通过对语气词的分类,找到现代汉语语气词的纵横联系,将之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在此基础之上对语气词进行语气意义的分析与解释,主要解释基本语气词的语气意义,再通过派生关系可得派生语气词的语气意义,大大简化了语气词语气意义的解释。

对语气词的分布,则综合目前的研究成果做了全面描写,归纳出了语气词出现于句中、句末的多种位置。

第六部分就语气词的连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连用规律。

文章还粗略分析了语气词位于句中、句末时的几种功能,对目前语气词的功能研究做了初步涉猎。

【关键词】:辅音语气词元音语气词基本语气词派生语气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H136
【目录】:零序言7-8一语气与语气词8-9二语气词的分类9-11三语气词的语气意义及用法11-293.1基本语气词12-243.2派生语气词
24-29四语气词的分布29-364.1句中29-334.2句末33-36五语气词的连用36-37六语气词的功能37-416.1标记功能37-396.2完句功能39-41七结语41-42参考文献42-44后记44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现代汉语语气助词基本功能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语气助词基本功能研究综述

摘 要: 以往研究关于语气助词一般功能的观点主要有三种: 传统的观点认 为语气助词是表达或辅助表达 陈述 、 疑问、 祈使 、 感叹等旬类功能语气 的; 较新 的观点认为语气助词是表达说话人主观性 的手段 , 以分为两类 , 又可 一是表达交互主观 性, 一是表达 口气 ; 篇章功能语 言学理论则认为语气助词具有信息地位和篇章组织标记功能。
相 当长 的时间里是 相 当盛行 的。
是现代汉语的一类重要虚词① 对于它们的一般功 ,
能 , 界分歧 之 大 , 怕是 任何其 他词类 都难 以 学术 恐 比拟 的 ,这种 情况 不利 于我们 对现代 汉语 语法规 律 的认识 , 本文 将这 些看 法择其 要者 作一个 梳理 , 为进一步 的研 究提 供一 些参考 。②
认 为语 气助词 表 达 的就 是英 语等 语 言语 法学 中 的 mo d所 表达 的 内容 的观点 ,可 能是 从何 容 o 开 始 的 ,这 种 观点逐 渐发 展 成汉 语语 法 研究 界 的
主流观 点 。
张静《 汉语语法 问题》 重在梳理 , 有时也提出
自己的观 点 。该 书认为 , 气词 不 能作句 法 成分 , 语 也不 表示 成分 和成 分 、 分句 和分 句之 间 的关 系 , 只 表示 句子 的疑 问 、 祈使 、 叹 、 感 陈述等语 气 。[2 97 ] 2


语气助词表达陈述 、 疑问、 祈使 、 感叹等语气
至于这里“ 语气” 的具体含义 , 据何容《 中国文 法论》 的理解 ,文通》 语气” 《 的“ 其实是指西洋语言
语 法 学的 mo d o ,不过 马建忠 自己没有 这样对 位 ,
( ) 一 语气 助 词传达 信 、 等语 气 , 些语气 必 疑 这

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浅析

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浅析

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浅析摘要】现代汉语语气词属于虚词范畴,过去人们往往对之研究较少。

但随着语气词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人们近来开始注重相关的研究。

目前的语气词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有待后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评析我国对现代汉语语气词的研究起步较晚。

这是因为语气词属于虚词,数量不多,且表达的意义较为灵活多变,语法功能也较为复杂,算是比较封闭的词类,人们一般不把语气词单独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挖掘。

一、语气词的名称起源汉语中语气词的名称起源很早,但在我国古代汉语中,其仍然在“虚词”这个大家庭之中。

真正使用“语气词”这个名称,是在近现代汉语中。

当然,有人称之为“语气词”,也有人称之为“语气助词”。

本文认为,“语气词”和“语气助词”这两个不同的名称,不能简单地随意选择,它体现了词类归属、词类体系和术语规范等一系列差异。

由于我们所研究的词是可以粘贴在句子之后并可以连用的,而一般的助词只能粘贴在词和短语之后且不可以连用,因此,本文倾向于将这些词称为“语气词”,而非“语气助词”。

二、语气词的归类虽然语气词数量不算多,但其归类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事实上,语气词的界定一直都存在着争议。

有的学者认为“语气词常用在句尾表示种种语气,也可以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也有人认为:“语气词的作用是附着在整个句子的末了,表示语气”。

也有人说:“语气词的功能如下:(一)置于句末。

(二)有些语气词可以置于句中停顿前。

(三)置于另一语气词前。

”这些不同的观点,事实上都包含了两个中心含义: 一是置于句末( 或句中停顿处) ,二是表示语气。

但是,这样界定的语气词并不能在实际操作中使用。

比如说,在遇到下列情形时就比较难以处理:1.别把钱撕了。

2.他是昨天来的。

3.那不是你的! 这三句中句末的“了”、“的”是不是语气词呢?如果只按照上文的界定,它们就具备成为语气词的资格。

但是,目前我国语言学界的主流观点却认为:1.句末的“了”是动态助词;2.句末的“的”是结构助词;“的”是“的字短语”的组成部分;3.句末的“的”有争议,认为是语气词的和认为是结构助词的都有。

现代汉语常用语气词的用法及功能研究

现代汉语常用语气词的用法及功能研究

现代汉语常用语气词的用法及功能研究
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语气词十分丰富多样,它们在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研究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语气词的用法及功能。

首先,语气词可以用于表达说话人的感情态度。

比如,“真的”、“太好了”、“太棒了”等词语可以表达说话人的赞赏、喜悦或满意之情。

而“糟糕”、“糟了”、“可惜”等词语则表达了说话人的失望、懊悔或遗憾之情。

其次,语气词可以用于加强说话人的语气。

在一些强调或肯定的语境中,语气词可以增强说话人的表达力。

例如,“确实”、“真是”、“毫无疑问”等词语可以加强说话人对某事的肯定程度。

此外,语气词还可以用于表示说话人的态度和立场。

在交流中,人们常常通过语气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态度。

例如,“恐怕”、“或许”等词语表示说话人对某事持有保留态度,“绝对”、“一定”等词语则表示说话人对某事非常肯定或坚决。

最后,语气词还可以用于表达说话人的不确定或疑问。

例如,“难道”、“岂不是”等词语表示说话人对某事的疑问或怀疑,“难道你不知道吗?”、“岂不是会有问题吗?”这样的句子常常用于提出质疑或询问对方。

综上所述,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在交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用于表达说话人的感情态度、加强语气、表示态度和立场,以及表达不确定或疑问。

熟练运用这些语气词可以使交流更加生动、准确和有趣。

因此,学习和掌握常用的语气词对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非常重要。

语气词在现代汉语中

语气词在现代汉语中

语气词在现代汉语中第一篇:语气词在现代汉语中语气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类数量较少、几乎可以全部列举、一般不再增加的词类。

从《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五版)中可以查找到的语气词不足一百个,仅八十多个;且迄今为止,现代汉语中语气词的数量比较固定,新出现的语气词极少。

因此,我们认为语气词是一个封闭词类。

作为封闭词类,语气词的一个很重要特点就是其大多都出现频率高或较高,这也是汉语表达的一个重要特点。

因为它可以表达各种语气和口气,并表现出细微的差异。

并且一个语气词可以表达多种语气,而一种语气也可以由多个语气词表达。

因此语气词在汉语语法和表达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但语气词意义比较空灵,使用又多依赖于语用因素,在句法结构上并没有明确的形式依据,使得语气词的研究在很长时间内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

近年来,虽然出现了有关这方面研究的论文和书籍,但由于语气词本身具有复杂性以及学术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总难取得共识。

不过由于语气词绝对数量有限,是一个封闭词类;这就为语气词的研究提供了方便第二篇:英语常用语气词Oops..(错了的意思)~ Wow!(惊讶)~ Eh..(和Er 意思一样)~ O..(OH 的意思)~ Rawr..(生气的意思)~ Awww(觉得可爱或可惜的意思)~ Uh..(和Er/Eh 意思差不多)~Uh-oh.(表示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Mm..~Meh.(和Er/Eh/uh 意思差不多)~Mhm.(恩/是的意思)~Nah.(不是/不好的意思)Ho 哦英语拟声词和惊叹词表达的感情或感觉或当时的情景Ah!羡慕,满意Aha!满意,愉快,胜利Ahem!唤起注意Alas!遗憾,悲痛,不幸 Bah!轻蔑,厌恶Brrr!寒冷Darn!(Darn it!)愤怒,失望 Eeeek!害怕For goodness sake!惊奇,害怕Gad!惊奇,不赞同 Gee!惊奇,赞美God!(Good god!Great God!惊奇,恐惧My God!Oh, God!)Good gracious!惊奇,恼怒Goodness!惊奇,害怕,恼怒 Gosh!惊奇Heaven forbid!惊奇,害怕Heaven help me!惊奇,害怕(Good)Heavens!惊奇,害怕 Help!求助Hey!惊奇,喜悦,疑问,或唤起注意Hmmm!思考Ho(a)!惊奇,满足,喜悦或唤起注意 I‟ll be darned!惊奇Jesus(Christ)!不满意,失望,痛苦,惊恐Look out!警告Mmmm!品尝满意Mercy!惊奇Mercy me!惊奇My!惊奇,羡慕My,my!惊奇My goodness!惊奇,害怕 My word!惊奇Oh!惊奇,诧异,害怕,疼痛Oh, boy!激动,惊奇,惊喜(男女都可说)Oh, dear!惊奇Oh,my!惊奇,羡慕Oh, no!害怕,惊奇,失望 Oho!惊奇Oh-oh!遇到不顺心的事 Ouch 疼痛Ow!疼痛Oh, well!无可奈何 Psst!唤起注意Say!唤起注意,或想起什么Shit!愤怒,厌恶,沮丧Thank God!宽慰,感谢Thank goodness!感谢 Tsk-tsk!不赞同Tut-tut!不满,不耐烦 Ugh!厌恶Unbelievable!惊讶 Watch it!警告 Watch out!警告 Well!惊奇,宽慰Well, I never!惊奇,愤怒 Well,well!惊奇Whew!如释重负Whoopee!高兴Whoop!欣喜,兴奋,或因手脚笨拙而感到尴尬Wow!诧异,惊讶,羡慕,快乐 Yuck 厌恶Ah!羡慕,满意Aha!满意,愉快,胜利Ahem!/ ə'hem / 唤起注意, 用咳嗽来引起注意,或表示怀疑e.g.Ahem, I wonder if I can raise this problem with you now.呃哼,我现在能否向您提及这问题。

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

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

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1.汉语:汉民族的语言。

2.现代汉语: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共同语: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北方方言做为官府的通用型语言,被传播至了全国各地,发展沦为“官话”;白话文学作品更多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语言三小属性:社会性、全民性、系统性。

4.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语法规范的语言。

5.口语:人们在口头上应用领域的语言,具备口语的风格。

6.书面语: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但具有与口语不同的风格。

8.方言: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就是局部地区人们采用的语言。

9.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

10.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北京话)吴方言(苏州话)湘方言(长沙话)赣方言(南昌话)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闽方言(厦门话)粤方言(广州话)调类最多的方言是粤方言,和普通话差距最大的是闽粤方言,其次是吴方言,最小的是湘赣客家方言。

11.介绍一下方言与共同语言的关系。

12.现代汉语的特点:(问答题可能会考)(一)语音方面:1)没复辅音2)元音占优3)音节整齐干净4)存有声调(二)词汇方面1)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目——眼睛,外交部长——外长2)构词广为运用词根无机法:词根语素合成词多,例如江河、山峰;词缀+词根语素合成词少,如石头、袜子。

3)同音语素多:yì存有“亿、极易、亦、意”等个古今语素和字。

(三)语法方面:1)汉语则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并不大用时态,主要用语序和虚词;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3)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繁杂;4)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第二章《语音》重点科学知识:1.语音的性质(即属性):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义的表达形式(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来传递信息的声音。

2.语音的三大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现代汉语 综述 语气词

现代汉语 综述 语气词

现代汉语语气词综述系别:中国语言文学系班级:汉语国际教育二班学号:BC********姓名:***摘要:现代汉语语气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

本文对近三十篇有关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概况的论文进行综述,其中主要对语气词的意义用法,分布,连用,功能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气词;综述目录序言一.语气与语气词----------------------------------------1 二.语气词的分类----------------------------------------1 三.语气词的语气意义及用法------------------------------13.1基本语气词---------------------------------------13.2派生语气词---------------------------------------1 四.语气词的分布------------------------------------------14.1句中---------------------------------------------1 4.2句末---------------------------------------------1 五.语气词的连用------------------------------------------1 六.结语-------------------------------------------------1 参考文献---------------------------------------------1 后记-------------------------------------------------1序言孙苹的《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综述》从语气词的名称、语气词的分类和语气词语气意义的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将前贤们对语气词研究的大致情况进行了梳理,并就语气词的研究所应采取的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互动视角下的现代汉语语气副词个案研

互动视角下的现代汉语语气副词个案研

互动视角下的现代汉语语气副词个案研副词一直是现代汉语界研究的难点与重点之一,可以说是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争议最多、分歧最大的一类,语气副词又是副词中比较特殊的一类。

在句法分布上,语气副词不像其他副词总位于动词或形容词前,既可位于动词或形容词前,又可位于主语前,呈现相当大的灵活性。

在搭配成分上,其他副词在静态短语层面就能组合,而语气副词则必须在动态句子层次才能组合。

例如:“他幸亏找到了路标。

/幸亏他找到了路标。

”“他难道也会去北京?/难道他也会去北京?”画线部分不能单独充当定语或状语,可以判定该组合不属于短语层面,属于句子,甚至语篇层面。

另外,语气副词主要用于命题之外,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其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都与其他副词大为不同。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气副词“倒、难道、毕竟、简直、反正”等都是重要语法点,是汉语学习的难点。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专业教学大纲》、《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等都把一些语气副词列为语法项目。

然而其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汉语学习者常出现偏误,如“他学习一直很刻苦。

昨天病了,倒坚持来上课。

”“我们是很好的朋友,所以他以为我爱他。

我竟不爱他。

”“小张反反复复地给小王解释了老半天。

小王还是不明白,小张毕竟没办法了。

”等等。

可见,实际教学中,汉语学习者运用语气副词组句组篇、成段表达时问题较多。

因此,为深入并开拓汉语本体研究,切实服务教学实践,对现代汉语语气副词进行研究综述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语气副词本体研究综述(一)定义关于语气副词的定义,学术界看法较统一:语气副词指表示对动作行为或所言内容情感态度的一类词,是为表达情感、语气而设立的一类副词。

(二)范围在黎锦熙(1924),王力(1943),张志公(1959),胡裕树(1962),吕叔湘(1980),刘月华(1983),张静(1987),钱乃荣(1990)等学者对副词的论述与分类中,都涉及语气副词一类,但具体范围不一。

现代汉语“了”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了”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了”研究综述“了”是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语气词和实义词之一,具有多种语法功能。

由于其广泛性和多义性,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家、研究者、教师探讨的重要话题。

本文将从“了”的语义、语法功能、语用特点、研究现状、对教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了”的语义(一)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变化“了”可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变化,如:“我昨天买了一件衣服”。

其中的“了”表示买的动作已经完成,衣服已经变成了我的。

“了”也可以表示动作的结束,如:“我吃完了饭”、“他看完了电影”。

这里的“了”表示动作的结束和结果的完成。

(三)表示肯定“了”还可以表示肯定,如:“这事情他肯定会去”、“我肯定会来参加你的婚礼”。

这时候,“了”表示对事情的确认和确信。

(四)表示推测“了”也可以表示推测,如:“他没来,可能是有事情了”。

这里的“了”表示对事件的推测和猜测。

(一)标志动作的完成(二)表示瞬间动作在表示瞬间动作时,“了”可以与动词同时出现,如:“他一看到我,就笑了”。

(三)表示行为的结果在表示行为的结果时,“了”通常跟在动词的后面,如:“我买了一本书”、“他卖了他的房子”。

在表示变化时,“了”主要作为动态助词,如:“天气冷了”、“颜色变了”等。

在表示动作的顺序时,常使用了“先……了再……” 的结构,如:“先吃了饭再去看电影”。

(一)主要出现在句子的结尾“了”通常出现在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后面,表示已经完成或发生的情况。

(二)能够强调时间的先后顺序在表达时间顺序时,“了”可以用来强调先后关系,如:“我先写了一个小时的作业,然后去了图书馆”。

四、“了”研究现状“了”作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已经有很多研究成果。

其中主要涉及“了”的语义、语法、情境语用、翻译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表明,“了”对句子的意义和语用特点有着重要的影响。

五、“了”对教学的影响对于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而言,“了”的多义性和语用特点可能会带来困扰。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了”这一语法现象的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其语义和语用特点,以免造成理解上的误解。

西北汉语方言语气词调研究综述

西北汉语方言语气词调研究综述

西北汉语方言语气词调研究综述我国西北地区地域辽阔,汉语方言分布较广,语气词各具特色。

本文对西北各省区汉语方言语气词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其成就与不足,以期对西北地区汉语方言语气词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标签:西北汉语方言语气词一、何为“语气词”本文中的“西北”,是指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五个省区。

我国的西北地区地域辽阔,汉语方言分布较广,语气词各具特色。

从中国传统的语文学来看,非常注重虚词的研究。

自汉代以来,有关虚词的研究成果显著,语气词的研究也不例外。

但在马建忠《马氏文通》出版之前,并无“语气词”这一名称,对语气词称呼有“虚字”“助词”等。

各家对语气词的说法,表面上看只是语气词名称的不同,其实,大多是把语气词和虚词放在一起研究的。

自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开始,语气词被单列为类,成为虚词中的一种。

此后,如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王力《中国现代语法》等对现代汉语语气词进行了不同的界定,尤其是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将叹词划入到了语气词范围之内。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语气助词粘着于句子,常常被划出来单独成为一个词类。

(1)语气词和语气不是一一相配的。

(2)各地方言的语气词不同。

(3)文言和白话语气词不是一一相当的。

(4)语气词大多是标音的性质。

白话……常有一词异写的情形。

”吕叔湘先生对语气词的分析非常详尽,并明确指出,“感叹词就是独立的语气词。

”扩大了语气词的讨论范围。

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汉语语气词的历时考察》认为,“语气词限于指句末语气词”,“是用来表达某种情绪的”,“有许多带有标音的性质。

”“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由于‘全面’和‘系统’,填补了汉语史研究的一个空白。

”仅从目前面世的语气词专著看,对汉语书面语语气词论述得最全面最系统的是齐沪扬《语气词与语气系统》,该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现代汉语书面语中的语气词与语气系统,该书认为“语气词是语气范畴的最基本的一种形式标志。

现代汉语语气词最近三十年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语气词最近三十年研究综述
出一 派较 为繁荣 的气象 。
对语气 词 的历 时研究
其意 义 的发 展变 化嗍 以及对 “ 、了” ; 的” “ 的虚化 机制 的说 明和历 时分 析f 9 】 。杨永龙 对 句末语 气词 “ 的 吗”
语 法 化过程 的阐述 ㈣; 东平 对 句末 语气 词 “ 雷 也好 ”


的功 能及语 法 化过 程 的描 述 【。黄 国 营把语 气 词 l l 】 现代 汉语 语 气 词体 系 与上 古 语气 词 体 系有 很 大差别 ,也 ”“ ”“ ”“ ”等上 古语 气词 没有 “ 、矣 、乎 、哉
韵 律及其 它语 用研究 等方 面进 行叙述 。
( ) 气 系统 一 语
作者 简 介 : 怡 (9 5 ) , 薛 18 一 女 山东 青 岛 人 , 州 师 范 大学 文 学 院 语 用学 方 向硕 士 研 究 生 。 徐
7 0
现 代 汉 语 语 气 词 最 近 三 十 年 研 究 综 述
对 单 个语 气 词 的形 成 与发 展 的研 究 可 分 为两 类, 一类 是仍 然 按 照传 统 方法 进行 的考察 , 如钟 兆 华 通过 对 疑 问语 气词 “ ” 吗 在历 代 作 品 中出现 的句
收稿 日期 :0 0 1— 2 1— 2 6
与 功能 的研究 。 面我们 从语 气系统 、 下 连用 与分 布 、
历史渊 源进行 说 明阴 。
和 思考 可 以追 溯 到西 汉 毛亨 , 且 “ 古汉 语 虚词 而 在 的研究 中 , 以对语 气词 的研究 为重 点” 尤 。m 言 学界对 语气词 的关 注也 时而有 之 , 都没 有进 行 系 但
统全 面 的关 注 , 到最 近 三十 年 , 方功 能 主义 语 直 西

现代汉语语气助词基本功能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语气助词基本功能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语气助词基本功能研究综述本文旨在综述近几十年来现代汉语语气助词的基本功能研究。

首先,本文对现代汉语语气助词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次,本文具体论述了现代汉语语气助词的主要功能,包括命令、禁止、请求、允诺、祝愿、征求、表示习惯、重复说话、故意隐晦、暗示和理解意义等。

首先,现代汉语语气助词在表达命令时具有非常著名的意味。

语气助词中最有名的命令性助词是“请”,它表示一种比较温柔的请求,而“让”则表示一种相对强硬的请求。

此外,现代汉语还有“你来吧”、“你做吧”等命令性词语可以用来表达命令。

其次,现代汉语语气助词也可以用来表达禁止。

典型的禁令助词有“别”、“不许”、“可别”等,这些助词能够表达一种完全的禁止,而“希望别”、“最好别”则表达一种应该不要这么做的建议。

第三,现代汉语语气助词也可以用来表达请求。

“望”和“恳请”是现代汉语最常用的请求助词,它们表示一种比较有礼貌、比较客气的请求。

“倡”、“吁”也可以用来表达请求,但是它们表达的请求力度比“望”和“恳请”更强烈。

第四,现代汉语语气助词也可以用来表达允诺。

“决定”、“断定”等助词表示一种强烈的信心,而“答应”则表示不能改变的承诺。

此外,现代汉语中还有“定”、“谋”等词语可以用来表达允诺。

第五,现代汉语语气助词也可以用来表达祝愿。

最常用的祝愿助词是“愿”和“祝”,而“指望”、“仰望”等词语则可以用来表达一种对未来的祝愿。

此外,现代汉语中还有“兆”等词语可以用来表达祝愿。

第六,现代汉语语气助词也可以用来表达征求意见、表达习惯以及重复说话的功能。

现代汉语中,有“能”和“会”等助词可以用来征求意见,而“总是”、“常常”等词语则可以用来表达习惯。

此外,“再说”、“说第二遍”也可以用来表达重复说话的意思。

第七,现代汉语语气助词也可以用来表达故意隐晦的功能,比如:“要说”、“要是”等。

这些助词能够表达一种故意隐晦的意思,使言语既具有表达思想的功能,又能够保持一种比较不直接的口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综述
近年来,现代汉语语气词的研究受到了学者的广泛重视,从基本语法到自然语言处理,从文字类型到对话模式,都对该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国内外
学者在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上取得的有关研究成果,以期提高学界对该研究领域的认识,
并指出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完善的内容。

首先,关于学界如何确定、归类现代汉语语气词的声音、义项、文字形式,以及语用
学角度对该类词的分析,学者已经有了一系列的成果,最值得一提的是伊顿、张榕等学者
的研究,他们探讨了现代汉语语气词的基本特征,并将之分类为六类,具体为积极、负向、表达担忧、表示揶揄、表示没有/委婉、反转义词。

同时,还借助计算机、统计学等技术
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证实其分类结果,使现代汉语语气词的划分更加客观、准确。

此外,现代汉语语气词也受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提法,认为它们不仅是表达情感、情
绪的工具,也是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建构的媒介,研究者们将其定义为“具有情感加工功能
的词汇——它们既表达情绪,又传达关系。

”从这一角度来看,语气词的实际用途大大超
出了其基本的语法功能,是参与者之间构建关系的重要媒介,从而为汉语交际提供了自然、流动的气氛。

另外,也有一些值得一提的研究结果,如查昆林研究者提出的“三维语气模型”,它
关注“对对象、对形势、对场景”三方面的表达,以便更好地把握汉语的非正式、口语语
体的特征;另一方面,张榕等学者将语气词中的“情感”细分为多种,具体包括愤怒、安慰、礼貌、焦虑等,以便更精准地掌握汉语语气词的表达功能。

总之,近年来研究现代汉语语气词的学者均对该领域做出了重要、深入的贡献,为我
们理解、掌握汉语礼貌语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目前学界仍有很多薄弱环节需要完善,
如研究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汉语语气词的差异、以自然语言处理的方式建立语气词模型等,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加入这一充满挑战的领域,将对该研究带来新的洞察和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