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合集下载

重庆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管理办法

重庆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管理办法

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等文件精神,跟据《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号)、《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等文件要求,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培养具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特制定重庆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第二条在全校普通本科生中实施创业训练计划,旨在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兴趣,充分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形成良好的校园创新文化氛围,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三条学校成立由相关学科教授和企业专家组成的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专家委员会,评审项目可行性、指导项目开展、检查项目进度、评价项目绩效、组织项目验收。

第四条学工部就业中心负责对参与创业训练项目的管理与引导,为参与创业实践项目的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学生开展创业训练和实践;做好毕业学生参与创业训练项目的组织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学工部就业中心设置创业训练项目管理办公室(A区2舍123室),负责学生的项目申请与立项,执行就业中心策划的创业训练;并积极开展创业团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企业、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向全校宣传创业有关的知识和国家政策。

第六条学工部就业中心指导的校级社团重大职通社、创业者协会负责组织学生参与创业训练的项目申请,并积极培养有能力、有想法的协会会员,积极参加各级创业计划大赛。

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实施细则为加强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立项项目实施过程的细化管理,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保证立项项目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运行管理办法(试行)》,针对立项项目的运行、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重要环节,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项目运行管理1、项目计划书及协议项目经学校公示执行后,项目组成员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项目实施进度计划、经费预算,同时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三方按照资助金额共同签订《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合同书》,合同书一式四份。

2、项目指导指导教师应及时指导和跟踪项目组的研究活动,每月至少召开1次项目组会议,听取项目组进度汇报,并对前期工作做出评价,提出具体建议,促进项目组按进度完成研究内容。

学院指导教师团队每月至少组织本学院项目组成员召开一次讨论会,就项目进度、项目指导等方面开展讨论,考核学生实验日志、实验分析报告等,对项目执行期间不按要求执行计划或不适合继续研究的学生,经过指导团队集体讨论后,可提出终止学生参与项目研究的资格,经学院批准,报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备案后执行。

3、项目实施记录工作日志:项目组(或项目组成员)每天书写实验记录,对实验的过程(包括实验步骤、原始数据等内容)、每天的收获或思考内容记录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工作记录本》(以下简称《记录本》)上。

项目组成员讨论会记录:项目负责人每周至少组织一次项目组成员研讨会,讨论实验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研究思路等,并将讨论会内容详细记录在《记录本》上。

指导教师团队讨论会:指导教师团队至少每月组织一次讨论会,项目组成员将讨论会内容如实记录在《记录本》上。

季度进度记录:每季度结束后,项目组对本项目季度研究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填写《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季度进展报告》,经指导教师评定并签字后送学院。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附件2:“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书项目名称:基于电场耦合的无线台灯的研发项目负责人:唐建伦学院:自动化学院项目组成员:唐建伦李帅张东京执笔人:唐建伦指导教师:唐春森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制2011年9月15 日填表说明一、报告书填写内容必须与事实相符,表述准确。

二、报告书中“项目结题报告”文字不少于2千字;报告内容必须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项目组成员分工、参与完成情况2、项目立项与研究的目的、意义3、项目研究的基本内容4、项目研究过程与方法(包含研究方法、研究过程、资料与数据来源等方面的简介)5、项目成果及价值(意义)6、项目成果的特色与创新7、项目研究工作的自我评价分析与结论8、项目研究存在的问题、建议(可根据具体情况作部分变动和加页)三、要求用计算机打印,纸张为A4大小,正文字体使用五号字、宋体,文中小标题使用小四号,宋体,加黑。

项目结题报告五、项目成果及意义我们最后用单管做出了实物装置,能够给台灯供电,但是整个装置效率不高。

我们发现在10%~20%左右能稳定工作。

当调整参数使电能利用效率达到50%左右时,台灯就不能稳定工作。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近年来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各种无线供电产品如手机充电器、电动牙刷、电动剃须刀等相继走向市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

基于电场耦合方式传电是一种新兴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该项目设计制作基于该供电方式的无线台灯,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其研究成果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六、项目成果的特色与创新设计并制作出基于电场耦合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的实物装置——无线电能供电台灯。

我们找了一个废弃的台灯,拆除原来电路,只留下负载-LED灯和外壳。

我们拆除底座,分成两块,每块下面固定两个极板,再把我们所用电路和LED灯接好,这样就制成了无线电能供电台灯。

七、项目研究工作的自我评价分析与结论经过大三上学期的基础理论课——电力电子技术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电力电子电路。

第五届重庆大学SRTP第一批立项项目名单

第五届重庆大学SRTP第一批立项项目名单

响—以2009到2012
3
冯莹 陈博焜 陈兆祺
65
外国语学院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研究 论黑人女性的抗争精神——剖析托妮·莫里森《秀拉》 中的黑人女性形象 大学生课外阅读与学业表现的关系——以重庆大学虎溪 校区学生为例
3
刘欣 苏朗 王蓝苹 徐琳娜 于悠然 欧阳玉倩 吴韵晨 李雨浓
66
外国语学院
2
31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于本土微信‘OTO’的研究分析
3
耿蕾 党文婕 叶琴
32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能力知识的社会需求调查—— 以重庆大学为例
3
尹蕴祺 郝景秀 张驰
33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重庆本土民营企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3
曾一桓 黄琳欢 张灿 刘小雯 彭凤 陈都都 夏风彩 慕宗梅
29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网上菜市场现状调查分析及相关建议
3
刘佳秋 向倩 薛玮
30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重庆市电子商务人才能力需求调查
3
30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重庆市电子商务人才能力需求调查
3
李杰 胡泽洲 徐鹏
20110513 20110517 20110515 20110499 20110502 20110535 20110533 20110525 20110480 20110489 20110462 20110188 20110189 20110485 20110465 20110468 20110379 20110376 20110372 20110386 20110391 20110373 20110435 20112066 20110441 20110450 20110439 20110455 20110445

第二届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第一批立项项目名单

第二届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第一批立项项目名单
第二届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第一批立项项目
7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大学生见习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3
8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重庆大学实验班培养及管理模式调查
3
9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重庆大学经济管理类本科生能力现状调查
3
10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大学生欠费问题调查与催缴制度完善——基于重庆大学的研究 11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用市场营销的观点研究“到美国读本科”的热点问题
王昱 陆静
1000 1000
周文兴
1000
陈铿
1030
陈开
1500
胡新平
1010
张金若
1000
孙睿
1000
蒲勇健
1000
傅蕴英
1000
赵宇
1000
李勇
1000
27800
3
33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重庆红色旅游与重庆在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结合分析报告
2
34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重庆港务物流集团经营管理商务智能系统核心模块的设计与开发
3
划”第一批立项项目名单
朱迎忠 张世涛 唐秀萍 罗璐瑶 赵静 左凡雪 许幸荣 王瑞 邵晓君 王泽田 李文 卢路 霍佳佳 贾云丞 陈蓉 罗秋英 高南楠 黄海娇 程凤英 李翠兰 骆美妃 陶旺 李青洋 赵倩倩 杨诗 马样 杨学思 张冠琦 叶玲 江楠 刘源 戴一丹 姚东 叶芸 赵伟 董文强 王兵兵 李伟 梁敏 金陈佩 宋云华 革淅 王伟 毕玉奇 20080510 20080524 20080515 20080523 20080522 20080444 20080382 20080446 20080506 20083510 20071546 20080422 20080347 20082395 20085138 20087148 20080518 20080521 20080507 20080498 20080341 20081910 20080295 20080359 20080037 20081743 20081864 20080404 20080401 20083688 20080534 20080489 20080371 20080340 20080415 20080441 20080383 20080426 20080454 20080480 20080449 20082331 20080369 20090366 2008物流1班 2008物流1班 2008物流1班 2008物流1班 2008物流1班 2008会计1班 2008信管1班 2008会计1班 2008物流1班 2008会计2班 2007会计2班 2008工管1班 2008金融1班 2008电子信息1班 2008通信3班 2008生物医学2班 2008物流1班 2008物流1班 2008物流1班 2008会计2班 2008金融1班 2008建筑7班 2008金融1班 2008金融1班 2008金融1班 2008金融1班 2008法学 2008工管1班 2008工管1班 2008工管1班 2008物流1班 2008会计2班 2008信管1班 2008金融1班 2008工管1班 2008工管1班 2008信管1班 2008工管1班 2008会计1班 2008会计2班 2008会计1班 2008金融1班 2008信管1班 2009信管1班 何小洲 960

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经费管理细则

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经费管理细则

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经费管理细则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是根据我校建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而设立的一项科技创新活动。

为保证我校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正常开展,保证项目经费用于学生开展科研训练计划,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经费使用原则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经费使用必须本着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厉行节约、实报实销的原则。

项目经费超支不补。

二、经费管理(一)学校根据学院立项项目数和资助额度,将项目经费划拨到学院专用帐号,用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经费管理,由学院指定领导审核经费使用。

(二)项目经费管理实行项目负责人制,由项目负责人统一管理,所需报销的财务发票必须经由项目负责人和指导教师签字。

(三)项目经费报销审批手续由相关院系办理,严格遵守学校财务制度。

相关院系应按项目建立SRTP经费使用记录,认真填写“重庆大学SRTP项目经费使用记录表”,对每项项目的经费开支情况进行详细登记,由学院指定专人负责实施,统一管理,以备学校抽查和审计。

三、经费使用范围项目经费原则上按计划预算执行,经费使用范围如下:(一)项目开展所购单价在500元以下的实验消耗材料,样品测试等;(二)项目开展所购书籍、资料费(合计不超过项目经费的15%);(三)项目完成所需资料的打印费、复印费及论文装订费等(合计不超过项目经费的10%);(四)市内调研所发生的差旅费用(差旅费报销标准按学校有关财务规定执行),原则上不报销市外差旅费。

(五)项目组论文发表,但项目组学生排名必须在前两位。

以上经费的使用必须与所申请的创新项目相关,不能购买固定资产类设备及计算机配件(如硬盘、显卡、内存、移动硬盘、mp3等)。

项目经费不得用于报销餐费与通信费;不得用于支付教师及学生报酬(教师指导费由学校专门核算工作量,以实名形式划拨学院,学院不得挪作他用)。

四、经费报销程序具体的经费报销程序严格按学校财务相关规定执行。

大学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大学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大学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发挥我校人才和技术优势,鼓励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并提高科研水平,实现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以及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是科研项目管理与监督的责任主体,应认真履行法人职责,保障科研活动健康顺利进行。

应坚持申报立项和过程管理并重、服务支撑与管理监督并重的原则,完善过程管理制度,建立分级管理体制,提供相应支撑服务,建立符合科研规律和我校特点的跨部门、多主体、多层次架构的高效科研项目管理机制。

第三条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的宗旨是既要有利于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又具约束力,界限分明、程序规范、简洁易行,从而规范科研人员职业行为,切实提高我校科研项目管理与监督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第二章科研项目来源与分类第四条学校对科研项目实行分类管理。

科研项目按项目来源和经费性质可分为纵向科研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

第五条纵向科研项目主要包括国家、部委、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各类基金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三大石油公司直接下达的科研项目以及学校自主设立的各类科研项目等。

(一)国家级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建设政策引导类计划及专项(包括星火计划、火炬计划、技术创新工程、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等。

与国外大学、知名企业或科研机构等签订具有实质性研究内容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二)基金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各部委、省、直辖市设立的各种基金项目;3.各类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

(三)省部级项目1.教育部下达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含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门直接下达的各类科研项目;3.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能源局、商务部、工业与信息化部等国家部委直接下达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北京市、其他各省、直辖市科技管理部门直接下达的科研项目。

大学生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大学生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湖北经济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为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理论探索、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课外学术科研活动,规范对学生科研项目的管理,发挥科研活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大学生科研项目的范围本办法所指科研项目,是以我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为主要研究人员,并经学校认可,同意实施的各类科学研究。

包括:专业性研究及创作项目;社会调查项目;小发明、小创作、小设计项目;教师科研课题中的子项目;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

第二条大学生科研项目的申报与立项一、项目申报条件(一)申请者必须是校内全日制非毕业班学生;(二)申请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项目组,个人不得同时在不同项目之间交叉申报;跨年级、跨专业的联合立项优先;(三)在学校已有立项而尚未完成者,原则上不再立新项目(以上报结题材料为准);(四)项目必须有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一般应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讲师;项目指导教师原则上只能指导一个学生科研项目;(五)申请者必须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六)项目一般要求学术思想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探索性和实践性。

二、项目申报及立项程序(一)项目申请者向所在院(系)分团委提交《湖北经济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立项申请书》(打印件一式二份及电子文本一份);(二)院(系)分团委组织本院(系)专业教师进行初评后报校团委;(三)校团委会同科研处聘请专家对申报项目评审后,校团委对确认的项目进行整理编号,发放《湖北经济学院学生科研立项确认通知书》。

第三条项目实施与管理一、学生科研项目一经立项,项目申请人应严格按照项目申报表列明的研究内容、项目期限、成果形式、实施计划等开展研究工作;研究过程中,确需调整项目内容的,应及时向指导教师和校团委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能做出相应调整。

二、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负责人每月必须向指导教师至少汇报一次研究进展;各分团委应对项目研究提供必要的条件,并协助组织、监督、实施,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届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评审结果汇总表

第二届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评审结果汇总表

付国楷、 优秀项目二等奖 张勤 侯文生 张承畅 周庆行 尹希果 刘渝琳 陈碧琼 刘淳 梁建春 高小强 钟苏 郑文军 孙睿 王浩 邵兵家 苏素 廖冰 胡新平 廖冰 徐静 陆静 刘辛 何小洲 陈开 张金若 王昱 赵宇 傅蕴英 张金若 陈铿 李勇 优秀项目二等奖 优秀项目二等奖 同意结题 同意结题 同意结题 同意结题 同意结题 同意结题 同意结题 同意结题 同意结题 同意结题 同意结题 同意结题 同意结题 同意结题 同意结题 同意结题 同意结题 同意结题 同意结题 同意结题 同意结题 同意结题 同意结题 同意结题 同意结题 同意结题 同意结题 同意结题
第二届“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评审结果汇总表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所属学院
经管学院 外国语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光电工程学院 光电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 院 电气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项目名称
中国保险市场的结构与效率分析 梁芹
项目组成员
曹志强
指导 教师
陆静 盘峻岚 黄光辉 侯沂 邹建 郭永彩 陈先华 郑群英 张玲 江禹生 邹东升 唐鸣放 郑开丽 周淑容 刘猛 陈令允 郭兴明
39 生物工程学院 40 通信与测控中心 41 贸易与行政学院 42 贸易与行政学院 43 贸易与行政学院 44 贸易与行政学院 45 贸易与行政学院 46 贸易与行政学院 47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 48 院 院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 49 院 50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 院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 51 院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 52 院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 53 院 54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 院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 55 院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 56 院 57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 院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 58 院 59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 60 院 院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 61 院 62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 院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 63 院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 64 院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 65 院 66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 67 院 院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 68 院

重庆大学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一览表

重庆大学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一览表

重庆大学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一览表教育部资助的九大赛事1.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2.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3.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4.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5.“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6.“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7. 中国MEMS传感器应用大赛8. 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9.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重点项目竞赛的介绍主要分为三类一.实践类1.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该项目隶属于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原名“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国家直接面向大学生组织开展的自主性、探索性、过程性、协作性和学科性的创新训练项目。

学生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开展项目申请,每队人数最多不超过3人。

项目开展期间为2、3年级(五年制本科为2-4年级)的在校本科学生,申报项目的学生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弘深学院学生;(2)课程成绩平均分值≥ 70 ,平均学年重修课程数不得多于 1 门,学有余力的学生;(3)不满足1、2条中任何一条,但个别有特长的学生,经审查批准后可参加申报。

目前我校已连续开展六届,立项项目近400项,参与学生1100余人。

2.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简称 SRTP ),是学校面向全校本科生开展的一项创新教育计划,是学校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项目主要针对2、3年级(五年制本科为2-4年级)在校本科学生。

学生以项目组的形式向学院申报,项目组人数最多不超过3人。

该项目每年申报一次,目前已成功开展四届,共立项2435项,参与学生近7000人。

3.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该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部分著名高校共同承办的一项大学生机械学科知识创新与设计大赛。

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一般逢双数年举行。

大赛题目采用自选式或命题式,参赛作品以个人或小组申报,每个参赛队学生人数不得多于5人。

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书项目名称:重庆市电动三轮车营运管理研究—以重庆大学城为例申请人所在学院:指导教师:联系电话: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制填表说明1、本表填写内容必须与事实相符,表达准确。

数字一律填写阿拉伯数字。

2、“项目开展所在实验室”栏由需要在实验室开展研究的项目组填写。

在“校级实验室”、“院级实验室”及“其他实验室”前方框内打勾。

“校级实验室”指校级基础教学实验中心、“院级实验室”指院级(专业)中心实验室、“其他实验室”指教师科研实验室等。

3、“提交成果方式”栏填写:技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论文、实物装置(含照片)、软件、专利申请材料、录像片等。

4、打印格式:(1)纸张为A4大小;(2)文中小标题为小四、黑体;(3)栏内正文为五号、宋体。

“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申请表项目学院(公章):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制表项目名称重庆市电动三轮车营运管理研究—以重庆大学城为例项目所属学科学科名称(行政管理)学科代码( 63045 )研究类型√□基础研究□试验研究项目开展所在□校级实验室、□院级实验室、□其他实验室(名称)实验室项目组人数 3 项目实施时间 2011年7 月至 2012年6 月项目所需经费 1000元项目组成员(含项目负责人)姓名学号年级专业班联系电话签名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学院专业联系电话研究内容(300字以上)(1)研究分析当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管理措施:查阅关于机动车和电动三轮车的法律和地方性法规,深入访谈道路交通管理等相关部门,鉴定电动三轮车是否为机动车属性,对比分析现在各地关于电动三轮车治理出台的行政法规,政策措施。

(2)对电动三轮车运营现状的考察研究并分析运营的利弊:调查电动三轮车使用时带来的交通安全,就业等社会问题,实地调研了解电动三轮车在重庆市的运营现状(尤其以重庆大学城为例),结合调查数据和其他相关资料,从经济,政治等不同的社会角度深入研究电动三轮车运营的利弊问题。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书项目名称:血管分叉处的流场特性项目负责人:赵骞学院:弘深学院项目组成员:赵骞赵雯桐执笔人:赵骞指导教师:潘良明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制2011年9 月21日填表说明一、报告书填写内容必须与事实相符,表述准确。

二、报告书中“项目结题报告”文字不少于2千字;报告内容必须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项目组成员分工、参与完成情况2、项目立项与研究的目的、意义3、项目研究的基本内容4、项目研究过程与方法(包含研究方法、研究过程、资料与数据来源等方面的简介)5、项目成果及价值(意义)6、项目成果的特色与创新7、项目研究工作的自我评价分析与结论8、项目研究存在的问题、建议(可根据具体情况作部分变动和加页)三、要求用计算机打印,纸张为A4大小,正文字体使用五号字、宋体,文中小标题使用小四号,宋体,加黑。

项目结题报告二、项目立项与研究的目的、意义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中最大的几种疾病之一,其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

每年全世界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已经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

在心脑血管疾病中,不得不提到的一个名词就是“血栓”。

由于长时间饮食习惯问题,饮食中脂类过多,醇类过多。

同时又没有合理的运动促进脂类醇类的代谢,导致体内脂类醇类物质逐渐增多;加上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分泌抗氧化物酶(例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力减低,导致体内自由基水平升高,使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后沉积在血管壁,久之使毛细血管堵塞,随着时间的推移,脂类醇类物质容易和体内游离的矿物质离子结合,形成血栓。

我们的研究旨在探索血栓的形成过程以及形成机理,为预防以及治疗血栓的形成提供理论支持。

而我负责的研究出在血管分叉处血液的流场特性。

通过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在计算机上模拟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从而得到流动过程的流场数据,分析数据之后可得到血管分叉处的流场特性。

重庆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管理办法【最新范本模板】

重庆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管理办法【最新范本模板】

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等文件精神,跟据《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号)、《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等文件要求,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培养具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特制定重庆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第二条在全校普通本科生中实施创业训练计划,旨在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兴趣,充分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形成良好的校园创新文化氛围,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三条学校成立由相关学科教授和企业专家组成的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专家委员会,评审项目可行性、指导项目开展、检查项目进度、评价项目绩效、组织项目验收。

第四条学工部就业中心负责对参与创业训练项目的管理与引导,为参与创业实践项目的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学生开展创业训练和实践;做好毕业学生参与创业训练项目的组织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学工部就业中心设置创业训练项目管理办公室(A区2舍123室),负责学生的项目申请与立项,执行就业中心策划的创业训练;并积极开展创业团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企业、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向全校宣传创业有关的知识和国家政策.第六条学工部就业中心指导的校级社团重大职通社、创业者协会负责组织学生参与创业训练的项目申请,并积极培养有能力、有想法的协会会员,积极参加各级创业计划大赛。

第二届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评审结果汇总表

第二届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评审结果汇总表

23 机械工程学院 斯特林发动机设计与制作
殷小锋 骆政私
任亨斌 张 勤
优秀项目二等奖
24 光电工程学院 智能温控燃气热水器的设计
陈立平 韦金凤、熊刚
刘嘉敏 优秀项目二等奖
25
材料科学与工 程学院
低成本低密度泡沫混凝土的研究
26 动力工程学院 无膜微生物燃料电池堆
许宏超 吴迪 芮亚年 张松 周胡平 胡小刚
邱庄 武剑、李中正
78 外国语学院 中日大学中日语教学方法的对比研究
李正政 李 娅、闻亚萍
79 外国语学院 中英大学生社团活动差异比较
李璐馨
王慧超、石妮婧、 程飞雪
80 艺术学院 摄影在平面广告中的应用与研究
薛文佳 杨寻
81 艺术学院 现代装置艺术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
赵越 陈莎 何青兰
82 艺术学院 83 艺术学院 84 艺术学院
7
材料科学与工 程学院
杂质元素对AZ31镁合金热压缩变形行为的影响
肖瑞
郑璇 丁雪征
陈先华
8 电气工程学院 纯电动汽车电池布置与汽车动力性能匹配
卞长生
卞长生 李开静 曹 卫东
郑群英
9 通信工程学院 基于NiosII的触摸屏涂鸦板设计
刘世勇 李怡江 李伟琪 张玲
优秀项目一等奖 优秀项目一等奖 优秀项目一等奖
许幸荣 王瑞、邵晓君
高小强 同意结题
48 经管学院 重庆大学实验班培养及管理模式调查
左凡雪 赵静、罗璐瑶
钟苏
同意结题
49 经管学院
重庆大学图书馆经管类馆藏利用率调查及建设 优化方案研究
戴一丹 姚东、刘源
郑文军 同意结题
50 经管学院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商业运营模式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管理办法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管理办法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文档下载说明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管理办法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科研素养、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而设立的一项重要计划。

大学院校科研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大学院校科研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大学院校科研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赋予科研人员科研自主权,增强科研人员获得感,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进一步规范学校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保障科研活动顺利进行,根据《关于进一步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xx市科研计划项目(课题)专项经费管理的通知》,以及其他国家及xx市有关制度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科研计划项目,是指经费来源性质属于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以及部分经过学校认定的社会募集基金的项目,简称“纵向项目”。

第三条纵向科研项目分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厅局级及其他纵向项目。

纵向科研项目的认定由科技处依据上级和学校有关规定确定,具体项目级别分类按《xx学院政府计划类项目级别认定暂行办法》(沪电机院科技〔2018〕332号)执行。

第四条学校是科研项目管理的主体,科技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组织申请和管理,负责科研项目结题后档案的归档、整理,负责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管理;财务部门负责项目经费的管理、核算;资产与实验室管理部门负责审核(或购买)项目研究中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并对项目实施中生成的归属学校的固定资产进行登记和开放共享等管理;招投标部门负责项目实施中需招投标的设备、材料、软件及服务等的采购。

审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审计监督;纪委、监察部门负责对科研管理和财务等部门执行各项科研经费管理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监督对象在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中的违纪违规行为进行查处;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档案资料查阅等管理。

第五条二级学院(部)是科研活动的基层活动单位,配合学校职能部门组织管理科研项目,对本单位科研项目承担监管责任,为科研项目执行提供条件保障。

第六条项目负责人对科研项目实施负有直接责任,要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和项目合同(任务书)要求开展科学研究,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科学、规范管理,对科研成果的真实性承担相应责任,自觉接受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校的监督和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简称SRTP)是学校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使“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顺利实施,规范科学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课题研究和探索,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培养大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第二条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资助学习成绩优良、学有余力、项目开展期间2、3年级(五年制本科为2-4年级)在校本科学生。

参与项目的学生在兴趣驱动和导师指导下,完成项目立题、可行性分析论证、设计实验、结果分析比较、撰写研究报告等过程;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完成实验、自主管理项目;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三条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为学校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职能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落实经费、开展中期检查、结题验收、优秀项目表彰及经验交流等工作。

第四条学院成立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组织机构,在主管副院长领导下,负责本学院SRTP日常工作的开展,制定学院SRTP工作实施细则,组织创新项目的申报、评审、检查、验收、成果汇总及经费使用管理等工作;并成立专家组,负责指导学生选题、教师遴选、项目评审、进度检查、成绩审核、及结题验收工作;各实验中心负责组织协调实验室开放事宜,支撑SRTP项目的开展。

第三章参与项目学生要求及立项原则第五条学生要求学生是SRTP活动的主体,是SRTP研究项目的实践者。

参加SRTP活动的学生应具有以下条件:(一)理工综合班学生;(二)本、硕连读或本、硕、博连读学生;(三)学有余力,课程成绩平分分值≥70,平均学年重修课程数不得多于1门,对SRTP有浓厚兴趣,并能够保证全程参加SRTP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四)不满足(一)、(二)、(三)条中任何一条,但个别有特长的学生,需特别审查批准后可参加申报;(五)项目开展期间2、3年级(五年制本科为2-4年级)在校本科学生,鼓励学生跨院系、跨学科组建团队。

第六条SRTP项目立项原则(一)可行性原则:应从本科生的实际能力出发进行选题,充分考虑本科阶段的知识结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知识的综合应用。

项目选题应充分利用校、院两级实验中心的教学科研资源、教师已有的科研条件以及学院其他资源,项目执行期不超过1年,在经费允许范围内能够完成。

(二)创新性原则: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项目内容包括各学科研究热点、国内外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和社会热点等,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科学素养。

(三)实用性原则:引导学生带着社会的需求信息,主动提出问题、获取知识、参加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第四章项目申报、评审与立项第七条申报程序(一)学生以项目组的形式开展项目申报。

项目组人数最多不超过3人。

项目组根据申报要求自行拟定创新实验项目,填写《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申报书,向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申报。

每个学生只能同时申报、参加一个项目。

(二)确定项目指导教师。

学院每年确定项目指导的教师,项目组学生可自行联系导师,也可由学院指定教师。

为保证指导的效果,每位教师同时指导的项目不超过两个。

(三)学院组织专家对学生资格、项目内容、指导教师等内容进行审查,并组织开展申报项目评审。

第八条学院按照学校划拨的名额,组织专家对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评审,立项项目应论证充分有据、切实可行、经费预算合理,承担者具有按计划完成任务的学科知识和科研能力。

第九条学校不开展二次评审,学校组织专家随机听取部分学院立项评审,并抽查学院立项项目材料。

第十条项目立项学院按学校划拨名额确定立项项目,汇总后报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实验教学科,获学校批准后立项。

第五章项目实施与管理第十一条项目经学校批准立项后,学生即可进入项目组开展工作。

SRTP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由学生担任,对项目负全责,根据课题研究内容,分配参与项目研究人员的任务,明确职责。

第十二条学院应根据学校的管理办法,结合本学院学科特点、管理模式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报送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备案。

学校根据学院的实施细则,检查各项工作是否得到实施。

第十三条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参与项目的学生自主完成设计实验、组织实施、独立撰写报告等工作。

第十四条指导教师应积极发挥指导作用,负责指导项目实施、审查经费开支、评定结题材料和学生成绩等工作。

第十五条学院应及时跟踪、检查项目实施情况,督促项目进度,对立项后无故不开展项目研究工作、未经批准擅自变更负责人或研究项目、项目执行不力等情况者,将视情节轻重可给予警告、中止项目等处理。

第十六条中期检查所有立项项目必须开展中期检查,项目组应在《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中期进展报告》中详细阐述:项目组成员是否按计划执行分配任务;工作进度是否符合项目计划的要求;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是否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必要条件;项目经费是否真正用于该项目研究工作,开支是否合理等内容。

项目组根据学校时间安排准时向学院提交《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中期进展报告》,学院组织专家检查项目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并将中期检查情况汇总后送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

第十七条学校组织专家评阅《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中期进展报告》,并抽取部分学生开展答辩,检查项目实施情况。

第六章结题验收第十八条学院根据学校时间安排组织本学院项目组结题验收。

第十九条项目结题时,学生必须向学院提交结题材料。

结题材料包括工作总结报告、成果材料(技术研究报告或调研报告、论文、实物装置(含照片)、软件、专利申请材料等)等。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项目完成情况评定学生成绩。

第二十条学院收集项目结题材料,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验收评审、答辩、评定成绩。

成绩评定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和不合格。

学院将评审情况统计汇总后与结题验收成绩为优秀项目的结题材料一并送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

第二十一条学校将组织专家旁听或参与部分学院项目结题验收,并对各学院的评审结果进行评阅,随机抽查部分项目,同时开展优秀项目评审。

第七章奖励第二十二条参与项目并按时结题且通过验收的项目组成员每人可获得1-2个奖励学分;中途退出的学生不能获得学分,学分成绩按结题验收成绩确定,同时在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时根据项目成绩分等级享受加分。

第二十三条学校对参与项目的学生发放“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证书”。

第二十四条学校根据学院的组织工作及实施情况,将评选优秀组织单位,并对组织工作优秀的单位和个人颁发证书。

第二十五条对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并结题的教师,学校以0.12编制/项目计算工作量,以动态编制的方式划拨给指导教师;承担SRTP的实验室,学校按照项目数量,以动态编制方式计算工作量。

第二十六条对指导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获得优秀项目的教师,学校将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第八章经费管理第二十七条学校设立SRTP专项经费,按照学校划拨学院名额,在各学院申报项目审核批准后,由财务处拨入学院专项帐号,实行专款专用。

第二十八条SRTP项目经费资助额度视学科分类,资助范围为500-2000元/项,具体金额以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正式发布的资助额度为准。

经费使用必须本着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厉行节约的原则,超支不补。

第二十九条项目经费一次性划拨学院,由学院审核使用。

对学校确定终止或撤销的项目,停止其项目经费资助,收回剩余经费,并保留是否追回已使用经费的权力。

第三十条经费使用范围及报账程序见《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经费管理细则》。

第三十一条项目经费使用期限。

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经费是学校资助学生开展项目研究的专项经费,项目经费在项目结题后三个月内必须完成相关费用报销工作,逾期视为项目经费不再需要使用,学校将收回剩余经费。

第三十二条学院每年对SRTP项目经费进行总决算,并将决算情况报送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以备学校核查。

第九章项目变更及终止第三十三条项目一经立项,不得擅自改变项目内容和名称,不得随意调整项目成员;因特殊原因需要变动,须及时提出书面申请,经学院同意、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备案后方可变更。

第三十四条项目批准执行三个月之内,由于特殊原因不能执行者,经指导教师同意后,可向学院提出项目变更申请,学院组织专家对申请变更的项目进行评审,如变更项目符合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要求,经专家组评审同意后,可执行新研究方向,变更项目验收时间可适当推迟,但不得超过3个月。

第三十五条项目批准执行三个月内,学生因学习困难或对项目失去兴趣等原因,可申请退出,如果超过3个月没有参与项目研究或没有完成项目研究内容,学校将记载此门选修课程不及格。

第三十六条申请变更的项目,经专家评审不符合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要求的,学校将终止项目。

第三十七条如果项目执行期内,项目学生全体退出,则项目自动终止,学校将记载此门选修课程不及格。

第三十八条项目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工作无明显进展的项目组要终止其项目运行。

第三十九条凡被终止项目或自动退出的学生,不再参加任何创新实践项目(含国家和学校)。

第十章其他第四十条学校将学院项目的组织实施情况纳入学院年度考评。

对没有按期结题或项目终止的学院,学校将根据延期或终止项目数量,减少下一期项目资助数量;对于项目组织情况较好的学院,学校将在下一次立项项目数量上给予奖励。

第四十一条项目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专利权人为重庆大学。

公开发表的论文须注明“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中文期刊)、“Supported by 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of Chongqing University”(外文期刊);公开发表的论文,必须有项目组学生署名,且学生应排名前2位。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此前公布的重庆大学大学生创新基金有关管理办法作废,以本办法为准,执行新的规定。

本办法由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负责解释。

重庆大学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五日本文档系网络所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本人定尽快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