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XX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管理规定(修订)》的通知【模板】

XX大学文件校教发〔2012〕102号关于印发《XX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管理规定(修订)》的通知校属各单位:为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所学专业领域内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基本能力,培育学生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研究制定了《XX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管理规定(修订)》,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XX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管理规定(修订)2.XX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申请表二〇一二年五月三十日附件1:XX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管理规定(修订)第一条为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所学专业领域内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实践训练机会,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计划项目申请人必须是我校在校学习的本科学生,主要对象是:(一)学习成绩优良的二、三年级本科生。
(二)具有科研专长的一、四年级本科生。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优秀本科生及积极参加各类竞赛的本科生优先资助。
第三条项目的申请(一)本计划鼓励学生自主选定研究项目(如竞赛题演化、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的选题),指导教师也可将科研课题作为学生的科研训练计划(SRTP)研究项目,但必须以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
(二)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只能由一人申请,2-5人参加,项目组成员不得超过6人。
到期项目未结题者,不得申报下期项目。
(三)项目组应确定一名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为指导教师。
每位教师原则上只能指导一项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
第四条立项审批程序(一)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一般每年度实施一次,项目执行时间一般为一年。
(二)项目申请立项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月份,参与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的学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按要求填写《XX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申请表》一式三份,交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教务办公室汇总,再经各学院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领导小组组织评选后汇总交教务处。
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精神,通过实施该计划,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保障XX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按项目级别分为级、省级、校级三级项目管理,分别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XX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XX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简称“国创项目”、“省创项目”、"校级SRTP项目”。
按项目内容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
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开展创业训练活动。
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第三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采取宏观引导、自主申请、专家评审、择优支持的机制。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四条实行学校、学院二级管理,成立校、院两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组织机构。
第五条学校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相关部处领导和学院分管本科教学副院长为成员的“XX大学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和协调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开展。
各成员的主要职责是:教务处总体协调,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和管理,包括项目的申报、评审、日常管理、结题验收;学生工作部和校团委负责校内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指导学生社团开展创新创业相关活动;招生就业处负责为学生提供创业政策咨询、指导服务等,为学生创业提供指导和支持;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负责为学生提供创业实习场地及实验仪器设备保障;计划财务处负责提供经费保障;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负责科研成果转化和专利申请;科技园负责创业训练,创业实践项目的培训、指导及后续推广、孵化等相关工作。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流程

↓
教研处制定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评审原则性意见每年3月
↓
学院(系)组织SRTP指导小组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并上报科研训练办公室
每年4月
↓
教研处编写《浙江大学SRTP项目指南》,发放到学院(系),供学生参选每年5月
第二年5月
↓
教研处汇编《浙江大学SRTP研究成果简介》,并组织总结与交流第二年12月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流程
本科生院教研处制定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若干规定和有关通知每年1月
↓
学院(系)成立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指导小组每年2月
↓
各学院(系)做好SRTP的组织、宣传、动员与申报工作每年2月
↓
SRTP实行网上申报,项目负责人进入《浙江大学本科生创新网》填报信息
每年2月
↓↓
教师SRTP项目申请表可直接在《浙江大学本科生创新网》或《本科生院网站》下载,并填写与上传《浙江大学教师SRTP立项申请表》
↓
学生根据《浙江大学SRTP指南》申请参加SRTP项目研究每年6月
↓
教研处落实SRTP立项经费,并下拨给学院(系)每年6月
↓
立项负责人领取《浙江大学大学生科训练项目记录本》,并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每年6月
↓
教研处会同学院(系)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中期检查,并上交中期检查报告每年11月
↓
学院(系)组织SRTP项目结题答辩和研究成果汇总,并上报科研训练办公室
经济学院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过程管理实施细则

经济学院本科生科研训练方案工程过程管理实施细那么为加强对学院本科生科研训练方案工程的过程管理,结合本学院实际情况,根据?浙江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方案工程管理方法?〔浙大本发〔2021〕5号〕,特制订以下实施细那么。
一、组织机构1.工作指导小组的组成和职责学院设立“本科生科研训练方案工作指导小组〞,组长1名,由分管本科教学工作的副院长担任,成员由学院四个系的分管本科教学工作的系副主任〔下面简称教学系主任〕和本科生教育科负责人组成。
设秘书1名,由学院本科生教育科负责学生科研工程日常管理工作的老师担任。
工作指导小组的主要工作是全面负责统筹和指导学院本科生科研训练方案工程的管理工作,并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实施细那么;组织检查、监督、评估和总结本科生科研训练方案工程的执行情况。
2.专家组的组成和职责专家组成员由教学系主任聘请,聘请的评审专家不能是工程的指导老师。
专家组的职责是组织对各级学生科研工程的立项评审,并按质量排序,确定上报学校的立项数,同时组织实施对各级学生科研工程进行中期检查和结题辩论,对学生工程的中期阶段成果和最终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确定成绩以及提出改良建议。
3.学院本科生教育科的职责学院本科生教育科主要负责本科生科研训练方案工程的日常组织管理工作,催促指导教师和学生做好立项、中期检查和结题辩论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及做好学生科研系统的电子化管理和有关资料的归档工作。
二、过程管理1.申报管理〔1〕申报条件。
一是工程申报负责人必须为我院全日制在校二年级或三年级本科生,可采取个人或团队形式申报,团队不超过3人。
为确保第一课堂学习任务,每位学生每学年度只能申报一个工程,每个工程参与人只能参加一个工程。
二是往年已经获得立项的学生或团队,当年只能申报高一等级的工程,未按期结题的学生或团队不得再次申报工程。
三是每个工程均应聘任1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指导教师,导师可以是校内外教师或专家。
〔2〕申报工程内容。
浙江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管理办法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 ”项目管理办法浙大本发〔2008〕24号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以下简称SRTP)向纵深和多层次方向发展,加强和拓展第二课堂实践创新活动,扩大学生受益面,增强学生科研能力,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一、目的与意义充分利用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资源丰富、师资科研力量雄厚等优势,加快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体系,为广大学生提供广阔的科研训练平台,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科研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组织机构(一)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本科生院学务处学业指导中心为校级SRTP管理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制定SRTP各类管理文件和相关政策、落实经费、开展《SRTP项目指南》和《研究成果简介》汇编、组织中期检查和总结交流等工作。
院、系本科教育科为SRTP日常工作的具体实施科室,在主管教学院长、系主任的领导下,主要负责制定院、系SRTP工作实施细则,组织校院二级SRTP 项目申报、评审、中期检查、结题答辩、成绩审核、项目总结、研究成果汇集和经费使用管理等工作。
(二)院、系成立SRTP指导小组院、系成立由主管教学院长、系主任任组长、不同学科教授和院、系本科教育科长等组成的SRTP指导小组(5 —11人),主要负责制定院、系SRTP评审办法、组织评审校和院、系二级SRTP项目、实施项目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和成绩评定等工作。
三、项目立项学校每年组织一期校院二级SRTP申报工作。
申报项目分学生立项和教师立项二种形式。
学校鼓励学生立项,学生立项必须聘请指导教师。
申报SRTP学生原则上以本科二、三年级学生(五年制以二、三、四年级;七年制以二、三、四、五年级)为主。
项目参加人数为1--4人,其中立项负责人1名,参与者1--3名。
校院二级SRTP项目实行一次性评审,由各院、系SRTP指导小组负责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评审结果上报学校。
教务部关于实践教育教学管理的有关问答

教务部关于实践教育教学管理的有关问答时间:2004-12-071、你了解浙江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吗如何管理?????? 浙江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简称SRTP)。
浙江大学SRTP从1998年开始至今每年组织一期,共进行了七期,全校23个学院师生参加,共立项4462项。
1998年第1期77项、1999年第2期210项、2000年第3期384项、2001年第4期437项、学院立项65项、2002年第五期661项、学院立项133项、2003年第六期829项、学院立项241项、2004年第七期1000项、学院立项425项。
今后每年2月校级立项1000项,同时要求学院同步立项,扩大学生参与面。
浙江大学第八期SRTP项目立项将于2005年2月启动与申请,请全校师生及时关注教务部网站。
?????? 浙江大学SRTP实行学校和学院(学园)二级管理,学校教务部制定有关政策和工作程序;学院本科教学管理科主要负责项目评审和具体组织实施SRTP的过程管理;学园主要负责新校区SRTP项目宣传、发动和组织申报。
2、浙江大学组织实施SRTP的目的是什么?????? 浙江大学本科生组织实施SRTP主要目的在于:一是给本科生提供科研训练机会,以期学生尽早进入该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和了解学科的前沿,明晰学科的发展动态;二是充分利用学科综合、教学资源和人才的优势,因材施教,提高办学效益;三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四是加强师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五是以“研”促进“学”与“产”的紧密型结合,鼓励早出研究成果。
3、如何申请SRTP项目SRTP工作程序有哪些?????? 学校教务部每年组织一期SRTP项目申报;学院成立SRTP指导小组,主要负责学校和学院SRTP项目的评审。
申请SRTP项目分教师和学生立项。
2月申请人向学院本科教学管理科和学园拷贝或教务部《教务之窗》下载SRTP立项申请表,要求计算机输入打印,并按时上报学院本科教学管理科(上报时间具体见背面通知);4月学院SRTP指导小组组织评审;5月学校编印SRTP指南;6月学生按SRTP指南申请参加者;7月至第二年4月学院和立项负责人具体组织实施SRTP项目;每年11月学校和学院组织SRTP项目中期检查;每年5月学院组织SRTP结题和答案,并上报有关材料;每年7至10月学校组织SRTP的研究成果简介汇编和总结与评估。
浙江大学第十二期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

项目申请流程图
↓时间安排
1.本科生院学务处制定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若干规定和有 Nhomakorabea通知每年1月
↓
2.学院(系)成立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指导小组每年2月
↓
3.各学院(系)做好SRTP的组织、宣传、动员与申报工作每年2月
↓
4.SRTP实行网上申报,项目负责人必须进入《浙江大学本科生创新网》填报信息每年2月
↓
9.学务处编写《浙江大学SRTP项目指南》,并发放到学院(系),供学生参选每年5月
↓
10.学生根据《浙江大学SRTP指南》申请参加SRTP项目研究每年6月
↓
11.学务处学业指导中心落实SRTP立项经费,并下拨给学院(系)每年6月
↓
12.立项负责人领取《浙江大学大学生科训练项目记录本》,并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每年6月
↓
13.学务处会同学院(系)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中期检查,并上交中期检查报告每年11月
↓
14.学院(系)组织SRTP项目结题答辩和研究成果汇总,并上报学业指导中心第二年5月
↓
15.学务处汇编《浙江大学SRTP研究成果简介》,并组织总结与交流第二年12月
↓↓
5.教师SRTP项目申请表可直接在《浙江大学本科生创新网》或《本科生院网站》下载,并填写《浙江大学教师SRTP立项申请表》,每年3月。
↓↓
6.申请SRTP项目负责人填表后,要求用A4纸打一份,并上交学院(系)本科办每年3月
↓
7.学务处制定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评审原则性意见每年3月
↓
8.学院(系)组织SRTP指导小组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并上报学务处学业指导中心每年4月
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SRIP管理细则

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SRIP)管理细则(修订)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Student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Program 简称SRIP)于2008年1月正式组织实施,旨在为广大学生提供熟悉科研创新的过程,掌握科研方法的学术研究载体。
为了规范SRIP项目的运行及管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管理细则。
一、组织管理机构在宁波大学学生科研管理工作小组的指导下,由校团委和各学院分团委具体负责该项目的实施。
二、参加对象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面向全校全日制在校学生,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立项数目不超过总立项数的20%。
三、项目类型项目类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限本科生参加)2.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
(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类)3.科技发明制作。
(具有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对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
四、项目运行管理SRIP项目的运行,主要包含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动员申报阶段,第二阶段为评审立项阶段,第三阶段为中期检查阶段,第四阶段为结题认定阶段。
(一)动员申报阶段:(每年1月—3月)1.学校发布当年度SRIP项目申报通知,确定拟立项总数及各学院分配方案。
各学院分团委负责前期宣传、动员工作。
2.学院邀请专业教师为学生出题,并公布题目供学生选择,确定选题后,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确定项目研究进度,向学院提出SRIP项目立项申请,提交申报书,项目负责人同时主持的项目不得超过一项,其他参与人员同期参与承担项目不得超过两项,项目团队人员不得超过5个。
(二)评审立项阶段:(每年3—4月)3.学院对学生申报项目进行资格审查,务必注意审查可行性报告中是否出现学院、指导教师及学生的相关信息,出现信息的项目,限期整改。
4.学院在资格审核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评审。
评审专家不得少于3人,评审结束后,根据项目得分排序,按学院分配立项数将项目上报至校团委。
SRTP实施方案

SRTP实施方案%1:entrefer, 2:culasse stator, 3: fer rotor, %4?7: conducteurs stator, 28 et 29 conducteurs rotor entref=1e-3; %entrefer rs=39.385e-3; %rayon int閞ieur stator rc=71.75e-3; %rayon culasse (ext閞ieur stator) rr=rs-entref; %rayon rotor nb=140; %nbre spires par phase long=0.125; %longueur utile machine p=1;f=50;beta=35*pi/180; beta=beta/p; %culasse rotor beta1=50*pi/180; beta1=beta1/p; % 閜anouissement polaire dessinp1 %aa=0;gr=groto(gr,(aa)); g=[gsf gr]; limites [p,e,t]=initmesh(g);%[p,e,t]=refinemesh(g,p,e,t,[1 30]); %pdegplot(g); axis equal %hold on ; pdemesh(p,e,t)%pause % d閒inition des constantes kexc=0;sigmaexc=kexc*5e6;nuo=1/(4e-7*pi); murs=500; murr=500; ks=1; kr=0;jex1=1e6*ks; jex11=-jex1;jex2=-jex1/2; jex21=-jex2;jex3=-jex1/2; jex31=-jex3;jexr1=1e6*kr; jexr2=-jexr1; garnissagep1 % assemblage des matricesu=assempde(bond,p,e,t,nu,0,j); limites.mng=size(g,2);ng4=ng-5; bb10=[1 1 1 1 1 1 48 48 49 48]; bb00=[0 1 1 1 1 1 48 48 49 48]; bb1=bb10;bb0=bb00;for ib=1:3bb1=[bb10 bb1];for ib=1:ng4;bb0=[bb00 bb0];endbond=[bb1 bb0]; groto.mfunction [gb]=groto(ga,teta) % cette fonction renvoie la matrice de g閛m閠rie gb qui repr閟ente la %rotation dangle teta et de centre o(0,0) de celle pass閑 en param鑤re csr=cos(teta); snr=sin(teta); grot=sparse(...[ 1 0 0 0 0 0 0 0 00 ;...0 csr 0 -snr 0 0 0 0 0 0 ;...0 0 csr 0 -snr 0 0 0 0 0 ;...0 snr 0 csr 0 0 0 0 0 0 ;...0 0 snr 0 csr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0 ;...0 0 0 0 0 0 0 csr -snr 0 ;...0 0 0 0 0 0 0 snr csr 0 ;...0 0 0 0 0 0 0 0 01 ]); gb=grot*ga; couple.m tic; clear;clc; close all;aa=22.5*pi/180; %aa=aa+pi/2; pas=0.2nom=3*pi/pasnom=round(nom)+1nnn=1:nomener=zeros(1,nom)for s=1:nommsp10aa=aa+pasenergie1ener(1,s)=energ_totalendcoup(1,1)=0for s=2:nomcoup(1,s)=ener(1,s)-ener(1,s-1) coup(1,s)=coup(1,s)/passubplot(2,1,1),plot(nnn,ener,r),title(energie),ylabel(energie magnetiquestockee),xlabel(k),hold onsubplot(2,1,2),plot(nnn,coup,b),title(couple),ylabel(couple),xl abel(k) toc garnissagep1.m npt=size(p,2); ntrg=size(t,2); k=sparse(npt,npt); b=sparse(npt,1); ke=zeros(3);me=zeros(3); % d閒inition de jj=sparse(1,ntrg);indice1=find((t(4,:)>=4) & (t(4,:)<=7)); indice11=find((t(4,:)>=16) & (t(4,:)<=19)); indice2=find((t(4,:)>=12) & (t(4,:)<=15)); indice21=find((t(4,:)>=24) & (t(4,:)<=27)); indice3=find((t(4,:)>=20) & (t(4,:)<=23)); indice31=find((t(4,:)>=8) & (t(4,:)<=11)); indicer1=find(t(4,:)==28); indicer2=find(t(4,:)==29); ij=1; j(indice1)=jex1*ij*ones(1,length(indice1));j(indice11)=jex11*ij*ones(1,length(indice11));j(indice2)=jex2*ij*ones(1,length(indice2));j(indice21)=jex21*ij*ones(1,length(indice21));j(indice3)=jex3*ij*ones(1,length(indice3));j(indice31)=jex31*ij*ones(1,length(indice31));j(indicer1)=jexr1*ij*ones(1,length(indicer1)); j(indicer2)=-jexr1*ij*ones(1,length(indicer2)); % d閒inition de nunu=nuo*ones(1,ntrg);%rotor mur=1000;indice=find(t(4,:)==3);nu(indice)=nuo/murr*ones(1,length(indice)); %stator mur =1000; indice=find(t(4,:)==2);nu(indice)=nuo/murs*ones(1,length(indice));sigma=sparse(1,ntrg);% indice=find((t(4,:)==28)|(t(4,:)==29)); % sigma(indice)=sigmaexc*ones(size(indice)); energie1.m %calcul de lenergie[ux,uy]=pdegrad(p,t,u);bx=uy;by=-ux;for i=1:length(bx)b(i)=(bx(i)^2+by(i)^2)^.5;endnu_e=1/(4e-7*pi);%inverse de la permeabilite de lair nu_c=nu_e;nu_s=nu_e/500*ones(1,ntrg);%inverse de la permeabilite du fernu_r=nu_e/500*ones(1,ntrg);h=sparse(1,ntrg);ind_e=find(t(4,:)==2);ind_s=find(t(4,:)==1);ind_r=find(t(4,:)==3);ind_c=find((t(4,:)>=4)&(t(4,:)<=27)); bstr=b(ind_s)%matrice dinduction stator transpos閑(ligne)brtr=b(ind_r)%matrice dinduction rotor transpos閑(ligne) betr=b(ind_e)%matricedinduction entrefer transpos閑(ligne) bctr=b(ind_c)%matrice dinduction conducteurtransposee(ligne) h(ind_e)=nu_e*b(ind_e);h(ind_s)=nu_s(ind_s).*bstr; h(ind_r)=nu_r(ind_r).*brtr; h(ind_c)=nu_c*b(ind_c);aire=pdetrg(p,t);vol_trg=long*aire;energ_elem_e=0.5*h(ind_e).*betr.*vol_trg(ind_e)energ_tot_e=sum(energ_elem_e);energ_elem_s=0.5*h(ind_s).*bstr.*vol_trg(ind_s)energ_tot_s=sum(energ_elem_s);energ_elem_r=0.5*h(ind_r).*brtr.*vol_trg(ind_r)energ_tot_r=sum(energ_elem_r);energ_elem_c=0.5*h(ind_c).*bctr.*vol_trg(ind_c)篇二:关于srtp 关于srtp一、什么是srtp1、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是专为在校本科生设计的一种科研项目资助计划。
浙大本发〔2018〕5号+浙江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

浙江大学本科生院文件浙大本发〔2018〕5号浙江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增强学生科研创新创业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浙江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第三条浙江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按级别分: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四个等级,即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国创”);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以下简称“省创”);浙江大学校、院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以下简称“校SRTP”、“院SRTP”)。
第二章项目分类第四条国创分三类: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
(一)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项目设计和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和交流成果(学术)等的活动。
(二)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编制商业计划书、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的活动。
(三)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的活动。
第五条省创分三类:科技创新项目、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创新创业孵化项目。
(一)科技创新项目是本科生及其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成果的活动。
(二)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是本科生、研究生及其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立项调研、技术方案设计和实施、培育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和商业潜力、具有科技成果推广价值的活动。
(三)创新创业孵化项目是研究生及其团队在导师指导和培训下,培育和转化科技经济的活动。
第六条校、院SRTP只设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
科研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基础科学探索与研究,培养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活动。
第三章管理机构第七条本科生院为项目归口管理部门。
对SRTP项目实施与指导的一些思考

对SRTP项目实施与指导的一些思考作者:周泓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17期周泓(浙江大学仪器系,浙江杭州310027)摘要:SRTP是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是由学校组织的面向本科生的科研项目资助计划。
SRTP项目的开展,对于激发本科生的科研热情,提高本科生的科研水平,都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
然而,在SRTR项目实施与指导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解剖,并结合实际提出了项目指导与管理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SRTP;项目实施;项目指导;项目管理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168-02一、SRTP项目实施中的一些问题SRTP是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Training Program),主要就是由学校组织的面向本科生的科研项目资助计划。
SRTP项目的开展,对于激发本科生的科研热情,提高本科生的科研水平,都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1.立项阶段存在的问题。
SRTP项目一开始是面向有科研兴趣的学生,但在实际执行中,往往跟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甚至跟学分有所关联,故也存在着为数不多的学生本身就是冲着学分而参加到SRTP中,对这些学生而言,其实一开始并没有太明确的目标,在项目立项阶段就存在着被动性。
SRTP项目类型有两种。
一种是学生自主立项,老师指导;另一种是老师立项,学生参与。
作为老师,我们其实非常鼓励学生采用自主立项方式,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然而缺乏科研经验,不少学生提出的课题目标或者过大过高,在SRTP阶段根本无法实现;也有的学生提出的课题目标又过于简单,无法达到科研锻炼的目的;另外有些学生就只把目光集中到老师立项的类型上,所有的任务依赖于老师来进行布置。
2.项目执行阶段存在的问题。
SRTP项目不同于毕业设计阶段不一样,承担项目的学生是以二、三年级为主,这也就意味着这些学生一边在上课,一边在实施项目。
浙 江 大 学 - 浙江大学电子邮件系统

浙江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第十五期项目结题表项目名称:立项负责人姓名:参与项目完成人姓名:立项人所在学院(系):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填表日期:本科生院教研处制表填表须知1.SRTP宗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简称SRTP)是本科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宗旨是充分发挥我校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通过教师或学生立项,给予一定科研经费的资助,为本科生提供科研训练的机会,使学生尽早进入各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结题目的:①进一步规范SRTP组织管理工作;②培养学生申请立项、结题、答辩和撰写研究成果简介的科研训练全过程;③不断总结SRTP工作经验,进一步推进和提高SRTP质量;④鼓励和促进SRTP研究成果的发表和转化;⑤完成SRTP《研究成果简介》和优秀论文的汇编。
3.凡编入浙江大学SRTP指南的项目都要按期、按时填写SRTP项目结题表。
SRTP 立项研究时间为1年期项目(每年6月---第二年5月),要求在第二年4月填写项目结题表,学院(系)组织答辩。
4.结题表中第一页SRTP项目《研究成果简介》将作为每期研究成果汇编和评估的主要材料,务必请填表人认真按提纲要求(重点从项目研究结果、成效、特色、创新点和推广应用等依次加以阐述)撰写。
SRTP《研究成果简介》字数控制在600---800文字,不附图表,要求表述明确,字迹清晰,建议用计算机打印一份上交学院(系)本科教学管理科。
学生结题项目负责人务必并将《浙江大学SRTP项目结题表》上传至《浙江大学本科生创新网》。
5.项目结题表填写后及时上交学院(系)本科教学管理科,组织答辩和成绩评定,学院(系)SRTP指导小组审核签署意见,学院盖章后。
控制学院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过程管理实施细则

控制学院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过程管理实施细则为加强过程管理,结合本学院实际情况,根据《浙江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浙大本发〔2018〕5号),特制订以下实施细则。
一、组织机构1.工作指导小组(组成、职责)、其他工作指导小组由1名组长和6-8名控制学院教师组成。
要求:a) 热爱学校,热爱学院,热心服务本科教学工作;b) 有较丰富的指导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经验;c) 支持学院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工作,乐于为学院取得更好成绩奉献力量;d) 工作踏实,做事认真负责,仔细耐心。
工作组成员采取自荐与各研究所推荐两种方式。
学院教师可自愿报名,也可由研究所推荐。
工作组职责包括以下几点:(1)接受学院本科教学委员会的领导,根据学院本科教学发展目标,制定在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方面的各项促进措施;(2)在教师和学生社团中搭建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的组织架构,更好开展教师和学生的对接指导工作;(3)对各级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比赛进行认定,并制定重点发展方向;(4)开展教学改革,推进第一、第二课堂的贯通,促进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
(5)为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申请各项资源(指导教师、活动场地和资金等)2.专家组(组成、职责)、其他专家组成员由工作组长根据每次比赛评比的要求,从全学院教师中邀请相关专家担任,优先考虑工作组成员。
专家组负责对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进行评审,根据学校分配的名额将评审结果报本科生院。
二、过程管理1.申报管理(1)项目申报人为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一年级、毕业班除外),可采取个人或团队形式申报,团队不超过3人(创业训练、创业实践项目不超过6 人),每位学生每学年度只能申报一个项目。
(2)往年已经获得立项的学生或团队,当年可以继续申报,鼓励申报高一等级的项目。
(3)往年立项但未按期结题的学生或团队不得再次申报项目,其中“未按期结题的学生或团队”,包含延期类、申请终止类、无故终止类。
2.指导教师(1)每个项目均应聘任1 到3 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指导教师,导师可以是校内外教师或专家,每位指导教师每学年度指导项目数原则上不得超过3 项。
学院项目管理经费使用办法

学院项目管理经费使用办法
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以下简称SRTP)是学校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据《关于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实施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印发〈XX大学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实施细则〉的通知》精神,我院制定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的经费使用办法。
—%项目经费
项目立项后经费由学校统一审批。
项目经费额度为200~800元,其中社会调查类项目一般不超过500元;科技制作、实验设计和科研类项目一般不超过800元。
二、使用原则
项目经费可以提前预支、后期报账。
项目经费必须以节俭高效为原则,严格依据该项目实施方案使用。
三、经费管理
1、项目立项后,提前预支30%。
项目主持人填写借款单,指导教师审批验收,学院主管领导签字是否同意借支。
指导教师监督该项目经费使用。
2、项目中期检查通过后,报销经费的40%。
项目主持人凭项目使用的相关发票报销。
3、项目按学校有关规定结题通过者,报销经费剩余的
30%o项目主持人凭与项目相关的发票报销。
4、在研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缓拨资助经费、中止或撤消项目等处理,或上报学校有关部门处理,由指导教师负责追回挪用资助经费:
⑴弄虚作假、违背科学道德;
⑵项目执行不力,未开展实质性的研究工作;
⑶未按要求上报项目执行和进展情况,无故不接受SRTP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对项目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与审计;
⑷项目资助经费的使用不符合有关财政、财务制度的规定或其它违反基金项目规定与管理办法的行为。
srtp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srtp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SRTP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一、项目概述。
SRTP(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而设立的。
本项目旨在指导学生开展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
二、项目目标。
1. 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2. 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3. 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4. 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5. 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项目实施方案。
1. 项目内容。
本项目将开展一系列科研训练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科研课程学习、科研项目选题、科研实践指导、科研成果展示等环节。
2. 项目组织。
项目将由学校科研部门负责组织和指导,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选择导师进行科研项目的指导。
3. 项目时间。
本项目将于每年暑假期间进行,为期两个月。
4. 项目实施步骤。
第一步,学生报名参加SRTP项目;第二步,学生选择科研导师并确定科研项目;第三步,学生进行科研实践,并定期与导师进行交流;第四步,学生完成科研成果,并进行成果展示。
四、实施计划。
1. 项目启动阶段。
1.1 确定项目实施时间表;1.2 确定项目实施人员名单;1.3 确定项目实施的具体内容和目标。
2. 项目实施阶段。
2.1 学生报名参加SRTP项目;2.2 学生选择科研导师并确定科研项目;2.3 学生进行科研实践,并定期与导师进行交流;2.4 学生完成科研成果,并进行成果展示。
3. 项目总结阶段。
3.1 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3.2 对学生的科研成果进行评选和表彰;3.3 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和改进。
五、项目保障措施。
1. 学校将提供必要的科研资源和支持;2. 学校将安排专业的科研教师进行指导;3. 学校将对学生的科研成果进行评选和表彰。
六、项目预期效果。
1. 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得到提高;2. 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得到培养;3. 学生的科研水平得到提高;4. 学生的科研兴趣得到培养;5. 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加强。
人文学院召开SRTP项目校级第期院级第三期实施动员会

人文学院关于第十二期SRTP项目启动的相关通知各相关同学:经学校SRTP指导专家小组和学院SRTP指导专家小组的评审,人文学院有40项入选学校SRTP 项目,4项入选学院SRTP 项目(详见附件)。
请各项目负责人于5月28日前到学院本科教学科领取《浙江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记录本》。
人文学院本科教学科2009年5月18日附件1:SRTP学生立项汇总表附件2:人文学院SRTP立项经费报销管理办法附件3:人文学院SRTP项目日常管理办法附件2:人文学院SRTP项目经费报销管理办法一、经费报销标准1、项目经费报销标准根据项目检查验收的情况和成果水平的优劣评定,具体标准如下:优:30% 800元/篇良:50% 650元/篇中:20% 550元/篇2、如果论文在二级以上正式刊物上发表,另加奖励。
二、经费报销范围立项经费主要用于课题研发的资料、复印和交通费等开支。
每个项目组上缴750元的发票,并填写下表交学院本科教学科。
第十二期SRTP立项经费用款计划明细表项目名称:三、经费报销时间各课题组在2009年10月份将发票交学院本科教学科报销并管理,论文答辩通过后再根据等级领取。
四、经费报销手续立项负责人要开具学校认同可报销的正式发票,并由指导教师签名,上交学院本科教学科审核,最后到学校财务处报销。
人文学院本科教学科2009年5月18日附件3人文学院SRTP项目日常管理办法1.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和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的管理,及时记录科研训练研究内容,以便于指导教师和管理部门了解和检查项目进展情况,请立项项目负责人填写《浙江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记录本》。
2.《浙江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记录本》是检查项目研究进展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项目研究成效的重要依据之一。
因此,项目负责人必须认真及时、准确真实地记录科研训练的主要过程。
学校要求校院二级立项的科研训练项目每2周记录一次。
3.立项项目负责人定期让指导老师查阅项目研究记录,及时与指导老师交流和研讨,以便在研究过程中得到有效地指导。
浙江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管理办法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办法浙大本发〔2008〕24号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以下简称SRTP)向纵深和多层次方向发展, 加强和拓展第二课堂实践创新活动,扩大学生受益面,增强学生科研能力,提高项目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一、目的与意义充分利用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资源丰富、师资科研力量雄厚等优势,加快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体系,为广大学生提供广阔的科研训练平台,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科研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组织机构(一)校、院二级体制本科生院学务处学业指导中心为校级SRTP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制定SRTP各类文件和相关政策、落实经费、开展《SRTP项目指南》和《研究成果简介》汇编、组织中期检查和总结交流等工作。
院、系本科教育科为SRTP日常工作的具体实施科室,在主管教学院长、系主任的领导下,主要负责制定院、系SRTP工作实施细则,组织校院二级SRTP 项目申报、评审、中期检查、结题答辩、成绩审核、项目总结、研究成果汇集和经费使用等工作。
(二)院、系成立SRTP指导小组院、系成立由主管教学院长、系主任任组长、不同学科教授和院、系本科教育科长等组成的SRTP指导小组(5-11人),主要负责制定院、系SRTP评审办法、组织评审校和院、系二级SRTP项目、实施项目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和成绩评定等工作。
三、项目立项学校每年组织一期校院二级SRTP申报工作。
申报项目分学生立项和教师立项二种形式。
学校鼓励学生立项,学生立项必须聘请指导教师。
申报SRTP学生原则上以本科二、三年级学生(五年制以二、三、四年级;七年制以二、三、四、五年级)为主。
项目参加人数为1--4人,其中立项负责人1名,参与者1--3名。
校院二级SRTP项目实行一次性评审,由各院、系SRTP指导小组负责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评审结果上报学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 ”项目管理办法
浙大本发〔2008〕24号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以下简称SRTP)向纵深和多层次方向发展,加强和拓展第二课堂实践创新活动,扩大学生受益面,增强学生科研能力,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一、目的与意义
充分利用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资源丰富、师资科研力量雄厚等优势,加快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体系,为广大学生提供广阔的科研训练平台,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科研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组织机构
(一)校、院二级管理体制
本科生院学务处学业指导中心为校级SRTP管理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制定SRTP各类管理文件和相关政策、落实经费、开展《SRTP项目指南》和《研究成果简介》汇编、组织中期检查和总结交流等工作。
院、系本科教育科为SRTP日常工作的具体实施科室,在主管教学院长、
系主任的领导下,主要负责制定院、系SRTP工作实施细则,组织校院二级SRTP 项目申报、评审、中期检查、结题答辩、成绩审核、项目总结、研究成果汇集和经费使用管理等工作。
(二)院、系成立SRTP指导小组
院、系成立由主管教学院长、系主任任组长、不同学科教授和院、系本科教
育科长等组成的SRTP指导小组(5 —11人),主要负责制定院、系SRTP评审办法、组织评审校和院、系二级SRTP项目、实施项目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和成绩评定等工作。
三、项目立项
学校每年组织一期校院二级SRTP申报工作。
申报项目分学生立项和教师立项二种形式。
学校鼓励学生立项,学生立项必须聘请指导教师。
申报SRTP学生原则上以本科二、三年级学生(五年制以二、三、四年级;
七年制以二、三、四、五年级)为主。
项目参加人数为1--4人,其中立项负责
人1名,参与者1--3名。
校院二级SRTP项目实行一次性评审,由各院、系SRTP指导小组负责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评审结果上报学校。
经学校审核批准立项后,统一编印《浙江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指南》,供有兴趣和合作意向的学生参加项目研究。
四、项目实施
(一)项目分工
SRTP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制,立项负责人对项目负全责,指导教师应积极发挥指导作用。
立项负责人要根据课题研究内容,分配参与项目研究人员的任务,明确职责。
(二)中期检查
每年11 月份由各院、系组织本科教育科、SRTP 指导小组、教学督导组和指导教师采取多种形式(学生立项负责人填报项目中期检查表,查阅项目相关材料,检查科研记录本,召开座谈会,现场走访等)对校院二级SRTP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中期检查,并写出中期检查材料。
学校组织抽查项目进展情况。
(三)撰写研究报告
项目参与人员应根据参与研究的内容和任务,整理和统计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撰写研究报告及时提交立项负责人,由立项负责人撰写项目总结报告。
(四)项目结题与答辩
每期校院二级SRTP项目都要进行结题与答辩,答辩形式可参照毕业论文(设计)进行。
每年4至5月份立项负责人要认真填写SRTP项目结题表,充分做好结题答辩的各项准备工作,组织课题组全体人员准时参加。
指导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参加结题答辩工作,并在结题表中填写总体评价与评语。
答辩小组由院、系SRTP指导小组、专家和指导教师等组成,答辩小组要认真做好现场答辩记录工作。
五、成绩评定与第二课堂学分认定
(一)成绩评定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成绩评定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合)
格和不及(合)格。
校院二级SRTP项目经结题答辩,由院、系SRTP指导小组会同答辩小组进行成绩评定,院、系本科教育科负责审核与记录。
(二)第二课堂学分认定
每年5月份项目结题答辩和成绩评定后,学生向院、系本科教育科提出第二课堂学分申请,获取院、系开具的证明后,在学校素质拓展网上填写申请表,先由所在班级团支部进行初审,然后由班级团支部送交院、系团委进行审核,最后由学校素质拓展认证中心认定,并记取相应学分。
学校素质拓展认证中心在每年5月份对全校申请第二课堂SRTP学分的学生进行集中认定。
六、经费管理
学校设立SRTP专项经费,资助校级立项的SRTP项目实施经费。
院、系级SRTP 项目原则上由院、系自筹经费资助。
校级SRTP立项经费按学校批准立项数下拨给院、系本科教育科,由院、系本科教育科负责使用管理,专款专用。
对项目实施成效大、效果好的院、系,将适当增加项目奖励经费。
七、项目总结
院、系要及时做好SRTP项目总结和研究成果汇集工作,总结内容包括立项类别和立项数、参加学生人数、年级、专业、教师指导人数和职称、结题答辩率、成绩评定比例、成果发表数量和级别等,并以书面形式上报学务处学业指导中心在此基础上,学校组织汇编《浙江大学SRTP研究成果简介》等。
八、诚信与承诺
学生申请SRTP立项要了解相关研究现状,注意选题内容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科学严谨,实事求是,项目负责人在填写SRTP 立项申请表时必须在诚信承诺条款上签名。
九、相关政策
(一)对学生政策
参与SRTP项目的学生,经院、系本科教育科审核与认定,可记一定的第二课堂学分(具体参照《浙江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执行)。
通过SRTP项目研究正式发表论文、获得专利等成果的,将给予适当的奖励。
对于已批准立项,但无故不参加或无正当理由随意放弃研究项目的,收回项目经费,已使用的经费将予以追回;经查实弄虚作假者,取消申报资格和已批准的项目,同时取消学生今后再次申请科研项目的资格;情节严重的,按学校相关规定处理。
学校鼓励SRTP项目进一步延伸到学科竞赛、实验创新项目或毕业论文(设计)等;少数特别优秀的,通过校院二级认定,可替代部分相关实践环节或实验课程,并记取一定学分;成果特别突出的,经相关院、系和专业认定,可转化为毕业论文(设计)选题。
(二)对教师政策
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SRTP项目指导工作,院、系可根据教师对SRTP实际指导工作量给予一定的津贴或奖励。
对教师指导学生参加SRTP项目研究并正式发表论文、获得专利等,学校将给予奖励。
对指导学生SRTP项目不力、学生满意度低和评价差的教师要督促其改进,情节
严重的,按教学事故处理。
(三)对管理人员政策
对尽心尽职、管理工作到位、项目成果突出的有关管理人员,学校将给予表扬和适当奖励。
对工作效率低、学生满意度差的管理人员,将给予通报批评。
本办法自2008年12月起执行,由本科生院负责解释。
附件:浙江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工作流程
二OO八年十二月
浙江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 )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