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全国卷理综第7题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及传统文化(解析版)
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完全解读(全国甲卷)
2023年高考真题完全解读(全国甲卷)适用省份四川、广西、贵州、西藏命题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底色,,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依托高考评价体系理论框架,注重发挥生物学科的育人功能。
试题承续往年命题风格,体现教育领域改革新要求,衔接高中课程标准,保持稳中有进。
加强试题创新,丰富情境来源,突出对学科基础、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进一步增强考查的有效性,助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同时发挥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作用。
选材贴近生活和生产实际,试题稳中求变,变中求新。
一、创新情境,增强开放,突出社会责任引领试题素材情境取材广泛,围绕与化学关系密切的材料、生命、环境、能源与信息等领域,通过对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中化学原理的考查,充分体现化学学科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凸显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
如第7题考查化学生产与生活,胶体的性质和应用,二氧化硫的漂白性,盐溶液的酸碱性判断;食品添加剂;第8题以中药藿香蓟的有效成分为素材,展现了我国中医药的神奇魅力和作用。
二、深化基础,注重能力,促进学生主动思考高中化学基础内容包括物质结构理论、典型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基本化学实验操作方法和实验设计思想。
本卷的基础试题数量有所增加,深入考查学生对离子方程式、阿伏加德罗常数、有机化学基本概念(有机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官能团)、元素性质与周期律、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主干内容的理解能力,有效地鉴别学生的基础是否扎实,从而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育规律、严格按照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如第8题考查常见官能团名称、组成及结构,含碳碳双键物质的性质的推断,有机分子中原子共面的判断,酯的化学性质;第9题考查化学实验基础,把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方法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融合起来;第10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22.4L/mol适用条件;pH定义式及计算,盐类水解规律理解及应用;第11题根据原子结构进行元素推断,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化学键与物质类别关系的判断。
【真题汇编】专题04 化学与传统文化(解析版)
专题04 化学与传统文化1.【2023年湖南卷】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化学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青铜器“四羊方尊”的主要材质为合金B.长沙走马楼出土的竹木简牍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蔡伦采用碱液蒸煮制浆法造纸,该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D.铜官窑彩瓷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答案】C【解析】A.四羊方尊由青铜制成,在当时铜的冶炼方法还不成熟,铜中常含有一些杂质,因此青铜属合金范畴,A正确;B.竹木简牍由竹子、木头等原料制成,竹子、木头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B正确;C.蔡伦用碱液制浆法造纸,将原料放在碱液中蒸煮,原料在碱性环境下发生反应使原有的粗浆纤维变成细浆,该过程涉及化学变化,C错误;D.陶瓷是利用黏土在高温下烧结定型生成硅酸铝,D正确;故答案选C。
2.(2021·海南真题)元末陶宗仪《辍耕录》中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为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日发烛……,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将松木削薄为纸片状有助于发火和燃烧B.“发烛”发火和燃烧利用了物质的可燃性C.“发烛”发火和燃烧伴随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D.硫磺是“发烛”发火和燃烧反应的催化剂【答案】D【解析】A.将松木削薄为纸片状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有助于发火和燃烧,A 正确;B.发烛具有可燃性,“发烛”发火和燃烧利用了物质的可燃性,B正确;C.“发烛”发火和燃烧伴随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如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热能等,C正确;D.硫磺也燃烧,不是催化剂,D错误;选D。
3.(2021·辽宁真题)《天工开物》中记载:“凡乌金纸由苏、杭造成,其纸用东海巨竹膜为质。
用豆油点灯,闭塞周围,只留针孔通气,熏染烟光而成此纸,每纸一张打金箔五十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乌金纸”的“乌”与豆油不完全燃烧有关B.“巨竹膜”为造纸的原料,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豆油的主要成分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打金成箔,说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答案】C【解析】A.由题干可知,“乌金纸”是用豆油点灯,闭塞周围,只留针孔通气,熏染烟光而成此纸,故“乌金纸”的“乌”与豆油不完全燃烧有关,A正确;B.造纸的原料主要是纤维素,故“巨竹膜”为造纸的原料,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正确;C.豆油的主要成分油脂,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豆油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D.打金成箔,说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D正确;故答案为:C。
2020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部分)答案解析(正式版)(解析版)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给四种物质的氧化性的强弱可判断,该强水为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溶解大部分金属,答案选B。
考点:考查物质氧化性的判断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答案】C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与微粒数的关系判断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2:3 C.3:2 D.2:1【答案】C考点:考查元素守恒法的应用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B.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C.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 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稀硝酸与过量的Fe分反应,则生成硝酸亚铁和NO气体、水,无铁离子生成,所以加入KSCN 溶液后,不变红色,现象错误;B、Cu与硫酸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无黑色固体出现,现象错误;C、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铝的熔点较高,所以内部熔化的铝不会滴落,错误;D、硫酸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再加入硫酸铜,则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沉淀的转化符合由溶解度小的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所以氢氧化铜的溶度积比氢氧化镁的溶度积小,正确,答案选D。
专题07 化学与生活、传统文化和STSE(基础卷)(解析版)
2022届高三化学【精准提升·二轮】专题训练卷(新高考专用)专题07 化学与生活、传统文化和STSE(基础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1. (2021·辽宁省大连市·月考试卷)《物理小识》卷七《金石类》中指出:有硇水者,翦银块投之,则旋而为水。
下列有关“硇水”(硝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 “硇水”能溶解所有金属B. “硇水”易挥发、不稳定C. “硇水”的pH<7D. “硇水”的溶质是强电解质【答案】A【解析】A.硝酸溶液不能溶解金、铂,故A错误;B.“硇水”(硝酸),易挥发、不稳定,见光、受热易分解,故B正确;C.“硝酸溶液显酸性,常温下的pH<7 ,故C正确;D.“硇水”的溶质硝酸为化合物,溶于水能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故D正确。
2. (20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单元测试)化学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明矾在水中生成的胶体有吸附性,因此常用明矾对水进行消毒B. 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 氨气很容易液化,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液氨常用作制冷剂D. 为了消除碘缺乏病,在食用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单质【答案】C【解析】A.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而净水,起到净水的作用,没有强氧化性,所以不能杀菌消毒,故A错误;B.汽油中不含氮元素,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是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在高温放电条件下生成的,故B错误;C.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导致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所以液氨常用作制冷剂,故C正确;D.为了消除碘缺乏病,在食用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不是碘单质,故D错误。
专项02 化学与传统文化(全国卷)(2月期)(解析版)
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阶段性新题精选专项特训(全国卷)专项02 化学与传统文化1.(2022秋·安徽·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下列关于文献记载的说法正确的是A.《野蚕》中“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
诗中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
该提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C.《序卦传》中“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
鼎中的青铜属于单质D.《抱朴子》中“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描述的是升华和凝华过程【答案】B【详解】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错误;B.“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的意思是取一把新鲜青蒿,以二倍的水浸泡,绞榨取汁。
该提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正确;C.青铜属于合金,是混合物,C错误;D.“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是指丹砂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汞和硫蒸气,遇冷时又化合生成丹砂,该过程包含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是化学变化,D错误;故选B。
2.(2022秋·江苏南通·高三统考期末)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创新的智慧成果和科学技术,包括了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造纸过程中的破碎,碱浸,漂白,沉浆都属于物理变化Fe OB.古代制造指南针的材料为磁石,主要成分为23C.火药爆炸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D.活字印刷术使用的黑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答案】D【详解】A.碱浸,漂白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存在化学变化,A错误;B.磁石,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B错误;C.火药爆炸过程中释放出能量,生成物能量低于反应物的能量,C错误;D.黑墨成分含有碳,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D正确;3.(2023秋·广东·高三校联考期末)很多珍贵文物都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具有深邃的文化寓意和极高的学术价值。
下列文物不属于...合金材料的是【答案】B【详解】A.曾侯乙编钟为青铜器,属于合金,故A不符合题意;B.瓷器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是合金,故B符合题意;C.圆明园兽首为铜合金,故C不符合题意;D.马踏飞燕(东汉铜奔马)为铜制品,属于合金,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4)3Fe2++ +7H2O=3Fe(OH)3↓+MnO2↓+5H+
(5)将Cu2+置换为Cu从而除去
(6)CaSO4,MgSO4
【解析】
【小问3详解】
A.NH3·H2O易分解产生NH3污染空气,且经济成本较高,故A不适宜;
B.Ca(OH)2不会引入新的杂质,且成本较低,故B适宜;
B.由该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键线式端点代表甲基,10个重复基团的最后一个连接H原子的碳是甲基,故分子中含有1+1+1+10+1=14个甲基,B正确;
C.双键碳以及与其相连的四个原子共面,羰基碳采取sp2杂化,羰基碳原子和与其相连的氧原子及另外两个原子共面,因此分子中的四个氧原子在同一平面上,C错误;
向80~90℃滤液①中加入KMnO4溶液,可氧化Fe2+,得到Fe(OH)3和MnO2的滤渣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 +7H2O=3Fe(OH)3↓+MnO2↓+5H+;
【小问5详解】
滤液②中加入锌粉,发生反应Zn+Cu2+=Zn2+=Cu,故加入锌粉的目的为置换Cu2+为Cu从而除去;
【小问6详解】
将铁锈溶于浓盐酸,滴入 溶液,紫色褪去
铁锈中含有二价铁
C
探究氢离子浓度对 、 相互转化的影响
向 溶液中缓慢滴加硫酸,黄色变为橙红色
增大氢离子浓度,转化平衡向生成 的方向移动
D
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
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产生无色气体
乙醇中含有水
【答案】C
高考理综:化学与生活、科技、文化
主题1 化学与生活、科技、文化全国卷考情分析高考 年份2019年全国2018年全国Ⅰ卷Ⅱ卷Ⅲ卷Ⅱ卷Ⅲ卷命题 角度化学与传统文化:瓷器的颜色,陶瓷的种类、成分以及性质化学与传统文化:蚕丝的主要成分及类别、蜡的主要成分及类别、蜡烛燃烧所发生的反应化学与生活:硅、铝合金,活性炭,碘酒的作用化学与生活:去污、自来水消毒、胃药、钡餐化学与生活:泡沫灭火器的适用范围、蛋白质变性、室内装修污染、钢铁的防护命题 规律 全国Ⅰ卷、Ⅱ卷、Ⅲ卷一般各有一道,通常为第7小题,常见的考查角度有:(1)化学与科技、生活(主要考查物质的用途与性质);(2)化学与环境保护;(3)化学与传统文化(结合化学史或传统文化考查相关化学知识)⦾命题角度一 化学与科技、生活考查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主要涉及常见无机物或有机物的组成、性质和用途。
年全国Ⅲ卷,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 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 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硅是半导体,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A 项正确;铝合金硬度大、质量轻,可用于制作高铁的材料,B 项正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异味,但不能杀菌消毒,C 项错误;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D 项正确。
C年北京理综,6)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A 项,甲醇低温制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 项,氘、氚用作核聚变燃料,是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C 项,偏二甲肼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 项,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CH 4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知道常见的无机物与有机物的分类、组成、性质和用途,性质决定用途,要求的能力有:能够对常见的无机物、有机物进行正确的分类;能够清楚地知道物质的用途是由哪些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决定的。
2024年新课标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
卷1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化学本试卷满分100分,建议用时50分钟。
刷卷提示:本卷为新教材老高考理综试卷,题号遵循原卷,化学题目已全部提供。
本卷题目均符合新高考考查要求。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文房四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羊毛可用于制毛笔,主要成分为蛋白质B.松木可用于制墨,墨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碳C.竹子可用于造纸,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D.大理石可用于制砚台,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答案】D【解析】【详解】A.动物的毛、皮、角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A正确;B.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是碳元素的一种单质,碳的单质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用墨汁书写的字画历经千年仍不褪色,B正确;C.竹子可用于造纸,竹子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用其造的纸的主要成分也是纤维素,C正确;D.大理石可用于制砚台,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不是硅酸盐,D错误;故选D。
2.一种点击化学方法合成聚硫酸酯(W)的路线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双酚A是苯酚的同系物,可与甲醛发生聚合反应B.催化聚合也可生成WC.生成W 的反应③为缩聚反应,同时生成D.在碱性条件下,W 比聚苯乙烯更难降解【答案】B【解析】【详解】A.同系物之间的官能团的种类与数目均相同,双酚A 有2个羟基,故其不是苯酚的同系物,A 不正确;B .题干中两种有机物之间通过缩聚反应生成W ,根据题干中的反应机理可知,也可以通过缩聚反应生成W ,B 正确;C .生成W 的反应③为缩聚反应,同时生成33(CH )SiF ,C 不正确;D .W 为聚硫酸酯,酯类物质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因此,在碱性条件下,W 比聚苯乙烯易降解,D 不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B 。
高考化学第7题化学与传统文化、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生活 思维导图及近四年高考真题 PPT版 可编辑修改 有动画
5.【2018年全国III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8.【2018年全国江苏卷】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下列过程会引起大气 中CO2含量上升的是
A.氯气作水杀菌消毒剂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为95% 17.【2016新课标3卷】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化学性质
实际应用
A Al2(SO4)3和小苏打反应 B 铁比铜金属性强 C 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
泡沫灭火器灭火 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 漂白粉漂白织物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近四年高考真题】
3.【2019全国3,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 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 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专项01 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新高考专用)(3月期)(解析版)
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阶段性新题精选专项特训(新高考专用)专项01 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1.(2023·广东茂名·统考一模)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等领域取得重大成果。
下列成果中所用材料属于合金的是【答案】C【详解】A.2SiO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错误;B.BN陶瓷是新型陶瓷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错误;C.钛铝外壳属于合金材料,C正确;D.氮化镓是化合物,不是合金材料,D错误;故选C。
2.(2023秋·江苏·高三统考期末)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我国6名航天员首次实现太空会师。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活性炭可用于吸附航天舱中异味B.22Na O可用作宇航乘组的供氧剂C.镁铝合金可用作飞船零部件材料D.2SiO可用作航天器的太阳能电池板【答案】D【详解】A.活性炭是一种黑色多孔的固体炭质,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可用于吸附航天舱中异味,A正确;B.22Na O可与人呼吸时呼出的2CO、2H O反应生成2O,可用作宇航乘组的供氧剂,B正确;C.镁铝合金具有低密度、高强度、刚性和尺寸稳定性等优点,可用作飞船零部件材料,C正确;D .用作航天器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晶体硅,不是SiO 2,D 错误;故选D 。
3.(2023·湖南永州·高三湖南省祁阳县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由于使用的渔网多为麻纤维,遇水易发生膨胀破损,所以需要晾晒保持干燥 B .泥瓦匠用消石灰刷墙时,常在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粗盐,目的是使墙面尽快固化C .谷子、玉米、高粱、大豆都是常见的酿酒原料D .人类能够冶炼金属的时间先后与金属的活动性相关,一般越活泼的金属,越晚被冶炼出来 【答案】C【详解】A .麻为天然纤维,渔网多为麻纤维,遇水易发生膨胀破损,则使用后需要晾晒以延长渔网寿命,A 正确;B .泥瓦匠在刷墙时加入粗盐的目的是利用粗盐中的2MgCl 吸水,使墙面保持湿润,有利于2Ca(OH)溶液与空气中的2CO 充分反应,转化为坚硬的3CaCO ,B 正确;C .谷子、玉米、高粱的主要成分为淀粉,水解后产生葡萄糖,可用于酿酒,而大豆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不能用于酿酒,C 错误;D .金属越活泼,冶炼方法越困难,如需高温、电解等,D 正确;故选C 。
2022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甲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化学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7分)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漂白粉与盐酸可混合使用以提高消毒效果B. 温室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C. 棉花、麻和蚕丝均为碳水化合物D. 干冰可用在舞台上制造“云雾”8.辅酶Q10具有预防动脉硬化的功效,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辅酶Q10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式为C60H90O4B. 分子中含有14个甲基C. 分子中的四个氧原子不在同一平面D. 可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9.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硫化钠溶液和硝酸混合:S2−+2H+=H2S↑B. 明矾溶液与过量氨水湿合:Al3++4NH3+2H2O=AlO 2−+4NH 4+C. 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SiO 32−+CO2+H2O=HSiO 3−+HCO 3−D. 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和NH4HSO4溶液以体积比1∶2混合:Ba2++2OH−+ 2H++SO 42−=BaSO4↓+2H2O10.一种水性电解液Zn−MnO2离子选泽双隔膜电池如图所示(KOH溶液中,Zn2+以Zn(OH) 42−存在)。
电池放电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Ⅱ区的K+通过隔膜向Ⅲ区迁移B. Ⅰ区的SO 42−通过隔膜向Ⅱ区迁移C. MnO2电极反应:MnO2+2e−+4H+=Mn2++2H2OD. 电池总反应:Zn+4OH−+MnO2+4H+=Zn(OH) 42−+Mn2++2H2O11.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5℃,101kPa下,28L氢气中质子的数目为2.5N AB. 2.0L 1.0mol⋅L−1AlCl3溶液中,Al3+的数目为2.0N AC. 0.20mol苯甲酸完全燃烧,生成CO2的数目为1.4N AD. 电解熔融CuCl2,阴极增重6.4g,外电路中通过电子的数目为0.10N A12.Q、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
高中化学专题01 第7题化学与文化、生活、环境等(强化训练)-2020高考化学二三轮复习题型大突破系
第7题化学与文化、生活、环境等(强化训练)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B.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D.Al2O3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2.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4.03米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B.2022年冬奥会聚氨酯速滑服C.能屏蔽电磁波的碳包覆银纳米线D.“玉兔二号”钛合金筛网轮3.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C.天然石英和水晶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D.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硫单质、硫化物和硫酸盐等5.苏轼的《格物粗谈》中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按照现代科技观点,该文中的“气”是指A.乙烯B.脱落酸C.生长素D.甲烷6.对以下古诗文中的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A.“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屋舍”,指的是黑火药爆炸,其主要反应的方程式为:S+2KNO3+3C=K2S+N2↑+3CO2↑B.“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杓指南”,司南中“杓”的主要成分为Fe3O4C.“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此文中“玉”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该诗句表明玉的硬度很大D.“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丝织品)谓之为纸”,文中“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7.化学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长飞光纤光缆技术创新工程”中光纤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半纤维素酶高效生产及应用关键技术”中半纤维素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废旧聚酯高效再生及纤维制备产业化集成技术”中聚酯是天然高分子有机物D.“煤制烯烃大型现代煤化工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中煤的气化属于化学变化8.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2019年高考化学 冲刺逐题过关 专题01 第7题化学与生活(知识讲解)(含解析)
第7题化学与生活一、试题解读化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环境问题密切相关。
高考一般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或古代与化学相关的成果、最新科技成果(最近诺贝尔奖成果、科技新发现、国内或国外科技进展等) 、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材料(药物、食品、新型材料等)作为载体命题,很多知识源于教材。
这类题通常是高起点、低落点,考查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试题考向三、必备知识1、化学与材料2、化学与营养3、化学与生活(1)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归纳(2)有机物与日常生活4、化学与环境绿色化学: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5、化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文明古国,智慧人民,灿烂文化。
古代的陶瓷文化、冶金文化、古代的本草医药和炼丹术、古代的酿酒制醋、四大发明等等构成了我国丰富的古代化学史。
根据“在高考命题中,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对于立德树人的独特功能,弘扬和考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高考为国选材的重大使命。
各学科在试题中都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体现”。
传统文化归纳: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与错误(1)明朝的《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指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
”该段文字记载了白酒(烧酒)的制造过程中采用了蒸馏的方法来分离和提纯(√)(2)汉朝的《淮南万毕术》、《神农本草经》记载“白青(碱式碳酸铜)得铁化为铜”,“石胆能化铁为铜”都是指铜可以采用湿法冶炼(√)(3)清初《泉州府志》物产条载:“初,人不知盖泥法,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
”该段文字记载了蔗糖的分离提纯采用了黄泥来吸附红糖中的色素(√)(4)晋代葛洪的《抱朴子》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是指加热时丹砂(HgS)熔融成液态,冷却时重新结晶为HgS晶体。
(×)(5)“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6)“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7)“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8)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9)《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烽燧铳机诸药者”,这是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 (√)(10)李白有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描写“碘的升华” (×)(11)《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真题(解析版)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全国甲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 19 Al 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化学部分为第7~13题)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苯甲酸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是由于其具有酸性 B. 豆浆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 C. SO 2可用于丝织品漂白由于其能氧化丝织品中有色成分 D. 维生素C 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难以被氧化 【答案】B 【解析】【详解】A .苯甲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呈碱性,因此,其可作为食品防腐剂不是由于其具有酸性,A 说法不正确;B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线发生了散射;豆浆属于胶体,因此,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B 说法正确;C .2SO 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与丝织品中有色成分化合为不稳定的无色物质,C 说法不正确;D .维生素C 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因此,其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容易被氧气氧化,从而防止水果被氧化,D 说法不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B 。
2. 藿香蓟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其有效成分结构如下。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 可以发生水解反应B. 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C. 含有2种含氧官能团D. 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答案】B 【解析】是【详解】A .藿香蓟的分子结构中含有酯基,因此其可以发生水解反应,A 说法正确;B .藿香蓟的分子结构中的右侧有一个饱和碳原子连接着两个甲基,类比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可知,藿香蓟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B 说法错误;C .藿香蓟的分子结构中含有酯基和醚键,因此其含有2种含氧官能团,C 说法正确;D .藿香蓟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因此,其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D 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B 。
2021年高考全国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2021年高考全国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绝密★启用前全国2022年度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p31s32fe56 I.多项选择题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火灾和电器。
B.疫苗应冷藏,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答:]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知识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判断时,应该先考虑清楚对应化学物质的成分,再结合题目说明判断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或对应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
详细说明:A.泡沫灭火器主要由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溶液组成。
当混合物混合时,会发生双重水解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泡,并喷射泡沫灭火。
但是,从它喷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必须含有水,形成电解质溶液,它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这可能会导致触电或电器短路的错误。
b.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由于疫苗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较高时,会因为蛋白质变性,而失去活性,所以疫苗一般应该冷藏保存,b 正确。
c、油性涂料是指以有机物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涂料;水性涂料是指以水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涂料。
使用水性涂料可以减少有机物挥发对人体健康和室内环境的影响,C正确。
d.电热水器内胆连接一个镁棒,就形成了原电池,因为镁棒比较活泼所以应该是原电池的负极,从而对正d正确。
极的热水器内胆(多为不锈钢或铜制)起到了保护作用,这种保护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点睛:本题是一道比较传统的化学与生产生活相关的问题,需要学生能够熟悉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同时能用化学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某些过程。
化学与传统文化、化学与STSE(原卷版)-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项训练
压轴题01 化学与传统文化、化学与STSE化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环境问题密切相关。
高考越来注重化学学科以概念为核心的考查,以促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在试题有机地融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或古代与化学相关的成果、最新科技成果(最近诺贝尔奖成果、科技新发现、国内或国外科技进展等) 、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材料(药物、食品、新型材料等)作为载体命题,充实丰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预计在2023年高考中,仍会以某热点为住处源辐射相关知识与方法,以判断正误、推理的形式,借助最新科技成就或古诗词考查化学物质的性质、用途及相关化学原理,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的发展性和实践性。
1.我国在科技上不断取得重大成果。
下列各项中使用的材料属于合金材料的是( )2职业体验,让我们领略到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下列文物修复和保护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及化学、材料、能源等领域。
下列相关理解错误的是(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于制造载人飞船上太阳能电池板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成分为SiB.镁铝合金密度小、强度高,广泛应用于航天领域C.飞船船体覆盖的耐高温陶瓷材料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D.运载火箭加注的液氢燃料是高能清洁燃料5.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是物理化学科学家联合突破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向大海要水要资源又有新进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H2O、D2O和T2O互为同位素C.氢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可缓解海水酸化D.实验室电解水常加入少量稀盐酸增强导电性6.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中科院金属所钛合金氢泵涡轮、高温合金管材和锻件、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应用于此次梦天实验舱任务中,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B.合金的硬度比其成分金属大,是因为纯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原子后原子层之间相对滑动变得困难C.铝合金硬度大,耐强酸、强碱,是常见的航天材料D.我国研制的超级钢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延展性7.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押全国卷理综第7题化学与CSTSE高考频度:★★★★★难易程度:★☆☆☆☆第7题一般考查化学与CSTSE,化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环境问题密切相关。
高考一般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或古代与化学相关的成果、最新科技成果(最近诺贝尔奖成果、科技新发现、国内或国外科技进展等) 、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材料(药物、食品、新型材料等)作为载体命题。
全国卷年份题号考点分布化学与传统文化科技成果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化学与科学技术材料化学与能源环境健康乙卷2021 7 碳中和、碳达标I 2020 7 消毒剂2019 7 陶瓷文明硅酸盐材料2018 7 废旧电池金属回收2017 7《本草衍义》(第8题考操作)合成纤维II 2020 7 《梦溪笔谈》2019 7 “春蚕到…”高分子材料2018 7纯碱、漂白粉Al(OH)3、钡餐雾霾的形成机理(第8题)2017 7 糖、维生素、蛋白质、Se甲卷2021 7食品添加剂、废旧电池、含磷洗涤剂、天然气III 2020 7 《千里江山图》考物质2019 7 活性炭碘酒铝合金、高纯硅2018 7 灭火器疫苗水性漆电化学保护2017 7 PM2.5、绿色化学、天然气、液化石油气【试题导图】【解题程序】STSE解题四“步”曲【思维模型】1.(2021年全国甲卷)化学与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食品加工时不可添加任何防腐剂B.掩埋废旧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C.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D.使用含磷洗涤剂不会造成水体污染【答案】C【解析】A.食品加工时,可适当添加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等,如苯甲酸钠,故A错误;B.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等金属离子,会造成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故B错误;C.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故C正确;D.含磷洗涤剂的排放,使水中磷过多,造成水中藻类疯长,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水体变浑浊,故D错误;故选C。
2.(2021年全国乙卷)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对于CO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
下列措施改善环境,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
碳中和是指2中能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A.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B.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C.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CO还原为甲醇D.研发催化剂将2【答案】D【解析】A.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并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不到碳中和的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B.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做为新能源,会增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符合碳中和的要求,故B不符合题意;C.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不到碳中和的目的,故C不符合题意;D.研发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醇,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碳中和的目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
3.(2020年全国I卷)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CH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对于上述化学药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H3CH2OH能与水互溶B.NaClO通过氧化灭活病毒C.过氧乙酸相对分子质量为76D.氯仿的化学名称是四氯化碳【答案】D【详解】A.乙醇分子中有羟基,其与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因此乙醇能与水互溶,A说法正确;B.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其能使蛋白质变性,故其能通过氧化灭活病毒,B说法正确;C.过氧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3,故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6,C说法正确;D.氯仿的化学名称为三氯甲烷,D说法不正确。
综上所述,故选D。
4.(2020年全国II卷)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
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B.胆矾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C.“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发生了置换反应【答案】A【详解】A.胆矾为硫酸铜晶体,化学式为CuSO4 5H2O,A说法错误;B.湿法冶铜是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制取铜,B说法正确;C.加热浓缩硫酸铜溶液可析出胆矾,故“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C说法正确;D.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D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故选A。
5.(2020年全国III卷)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B.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C.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D.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答案】C【详解】A.字画主要由纸张和绢、绫、锦等织物构成,为防止受潮和氧化,保存古代字画时要特别注意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A说法正确;B.由孔雀石和蓝铜矿的化学成分可知,其中的铜元素、碳元素和氢元素均处于最高价,其均为自然界较稳定的化学物质,因此,用其所制作的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B说法正确;C.孔雀石和蓝铜矿的主要成分均可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铜盐,因此,用其制作的颜料不耐酸腐蚀,C说法错误;D.因为氢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碳酸铜,所以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D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相关说法错误的是C,故本题答案为C。
6.(2019年全国I卷)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答案】A【解析】A项、氧化铁为棕红色固体,瓷器的青色不可能来自氧化铁,故A错误;B项、秦兵马俑是陶制品,陶制品是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故B正确;C项、陶瓷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与水泥、玻璃等同属硅酸盐产品,故C正确;D项、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硅酸盐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具有不与酸或碱反应、抗氧化的特点,故D正确。
故选A。
7.(2019年全国II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答案】D【解析】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项正确;B.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项正确;C. “蜡炬成灰”指的是蜡烛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属于氧化反应,C项正确;D. 高级脂肪酸酯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D项错误;答案选D。
8.(2019年全国III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答案】C【解析】A、硅是半导体,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A正确;B、铝合金硬度大,可用于高铁建设,B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异味,但不能杀菌消毒,C错误;D、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D正确;答案选C。
一、化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成果1.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成功举办。
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B C D冬奥场馆使用CO2跨临北京冬奥会菜单上有冬奥会开幕式中火炬冬奥会上采用紫外杀菌界直接制冰(“水立方”场馆中的水冰转换) 678道菜,其中工作人员对食材进行的煎、炒、烹、炸过程“飞扬”中氢燃料的燃烧技术使蛋白质变性【答案】A【解析】A.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通过压力变化使二氧化碳汽化实现制冷,二氧化碳汽化属于物理变化,汽化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故A符合题意;B.食材变熟,与调味料作用味道变了属于化学变化,燃料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氢燃料燃烧时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蛋白质的变性为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科技创新让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世瞩目。
对下列科技创新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判断正确的是A.“黑金”石墨烯为冬奥赛场留住温暖,石墨烯是有机物B.冰墩墩的外壳材质主要是有机硅橡胶,有机硅橡胶是纯净物C.速滑竞赛服使用聚氨酯材料可减少空气阻力,聚氨酯是高分子材料D.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成的冰被誉为“最快的冰”,二氧化碳是极性分子【答案】C【解析】A.石墨烯是无机物,A项错误;B.有机硅橡胶是混合物,B项错误;C.聚氨酯是聚氨基甲酸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C项正确;D.二氧化碳属于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D项错误;答案选C。
3.北京冬奥会火种灯的外形设计灵感来自于河北博物院的“长信宫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青铜的硬度大于纯铜B.镏金层破损后生成铜锈的主要成分为CuOC.铝合金表面氧化物薄膜可以保护内部金属不被腐蚀D.两灯所用的燃料充分燃烧后的产物均为CO2和H2O【答案】B【解析】A.青铜属于合金,一般来说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金属的硬度,因此青铜的硬度大于纯铜,A 正确;B.镏金层破损后生成铜锈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B错误;C.铝合金表面氧化物薄膜是致密的氧化膜,因此可以保护内部金属不被腐蚀,C正确;D.丙烷含C、H两种元素,动物油脂含C、H、O三种元素,因此两灯所用的燃料充分燃烧后的产物均为CO2和H2O,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4.我国三星堆遗址距今已有3000~5000年历史,三星堆遗址新出土了多达500多件重要文物,如青铜神树、黄金面具、丝绸黑炭、陶瓷碎片等。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相比于精铜,青铜制作的神树更不易变形B.黄金面具由纯净的黄金打造C.丝绸转化为黑炭的过程涉及化学变化D.陶瓷碎片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答案】B【解析】A.青铜是合金,合金比纯金属硬度大,制作的神树更不易变形,故A正确;B.黄金面具主要成分是金,还含有银等杂质,属于合金,故B错误;C.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黑炭是碳单质,所以转化的过程涉及化学变化,故C正确;D.陶瓷是由黏土烧制而成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故D正确;故答案为:B。
5.我国古诗词中有对朴实生活的绝佳描写,有些更有浓浓的化学情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泪”,其成分就是脂肪B.在“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中的“柳絮”,其主要成分就是纤维素C.在“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烟花”,是焰色反应的完美呈现D.在“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中的“烟”,实指粉尘,说明当时空气污染严重【答案】B【解析】A.石蜡的成分是碳氢化合物,“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泪”,其成分就是烃,故A错误;B.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相同,都是纤维素,故B正确;C.在“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烟花”,是指春天的美景,故C错误;D.在“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中的“烟”,实指水雾,故D错误;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