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控制理论与方法概述-清华课件】相轨迹法
合集下载
《现代控制理论》课件
现代控制理论
目录
• 引言 • 线性系统理论 • 非线性系统理论 • 最优控制理论 • 自适应控制理论 • 鲁棒控制理论
01
引言
什么是现代控制理论
现代控制理论是一门研究动态系统控制的学科,它利用数学模型和优化方法来分析 和设计控制系统的性能。
它涵盖了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多变量系统、分布参数系统等多种复杂系统的控 制问题。
20世纪60年代
线性系统理论和最优控制理论得到发展,为现代控制理论的建立奠定 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
非线性系统理论和自适应控制理论逐渐发展起来,进一步丰富了现代 控制理论的应用范围。
20世纪80年代至今
现代控制理论在智能控制、鲁棒控制、预测控制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 展,为解决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提供了更有效的工具。
01
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系统进行建模和学习,实现更高
效和智能的自适应控制。
多变量自适应控制
02 研究多变量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方法,以提高系统的全
局性能。
非线性自适应控制
03
发展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方法,以处理更复杂的
控制系统。
06
鲁棒控制理论
鲁棒控制的基本概念
鲁棒控制是一种设计方法,旨在 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使其 在存在不确定性和扰动的情况下
自适应逆控制
一种基于系统逆动态特性的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对系统 逆动态特性的学习和控制,实现系统的自适应控制。
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
系统建模
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包括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控制器设计
根据系统模型和性能指标,设计自适应控制器,包括线性自适应控制器和 非线性自适应控制器。
参数调整
根据系统运行状态和环境变化,调整控制器参数,以实现最优的控制效果 。
目录
• 引言 • 线性系统理论 • 非线性系统理论 • 最优控制理论 • 自适应控制理论 • 鲁棒控制理论
01
引言
什么是现代控制理论
现代控制理论是一门研究动态系统控制的学科,它利用数学模型和优化方法来分析 和设计控制系统的性能。
它涵盖了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多变量系统、分布参数系统等多种复杂系统的控 制问题。
20世纪60年代
线性系统理论和最优控制理论得到发展,为现代控制理论的建立奠定 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
非线性系统理论和自适应控制理论逐渐发展起来,进一步丰富了现代 控制理论的应用范围。
20世纪80年代至今
现代控制理论在智能控制、鲁棒控制、预测控制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 展,为解决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提供了更有效的工具。
01
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系统进行建模和学习,实现更高
效和智能的自适应控制。
多变量自适应控制
02 研究多变量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方法,以提高系统的全
局性能。
非线性自适应控制
03
发展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方法,以处理更复杂的
控制系统。
06
鲁棒控制理论
鲁棒控制的基本概念
鲁棒控制是一种设计方法,旨在 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使其 在存在不确定性和扰动的情况下
自适应逆控制
一种基于系统逆动态特性的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对系统 逆动态特性的学习和控制,实现系统的自适应控制。
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
系统建模
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包括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控制器设计
根据系统模型和性能指标,设计自适应控制器,包括线性自适应控制器和 非线性自适应控制器。
参数调整
根据系统运行状态和环境变化,调整控制器参数,以实现最优的控制效果 。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件
预测控制
预测控制是一种基于模型预测 未来系统行为的控制方法。
控制器
控制器是控制系统中的核心 组件,负责计算并施加控制 信号。
操作对象
控制系统的操作对象可以是 各种各样的设备或系统,了 解操作对象的特性是设计有 效控制策略的基础。
模型化
系统状态方程
通过建立系统状态方程,我们 可以描述控制系统的动态行为。
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是描述输入和输出之 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常用于 分析系统的频率响应。
通过绘制根轨迹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2 Nyquist法
利用Nyquist图来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鲁棒性设计
扰动抑制
了解如何设计鲁棒控制器来抑制 系统中的扰动。
鲁棒控制
鲁棒控制是一种能够保持系统稳 定性和性能的控制策略。
H∞控制
H∞控制是一种能够优化系统鲁 棒性和性能的控制策略。
非线性控制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PPT课件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是一门关于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模型化、控制器设计、 稳定性分析、鲁棒性设计、非线性控制和优化控制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您将掌握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知识和思想,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 际控制问题。
控制系统基本概念
控制过程
了解控制过程是理解控制系 统工作原理的重要一步。
1 反馈线性化
通过反馈线性化技术,我们可以设计控制器来稳定非线性系统。
2 滑模控制
滑模控制是一种鲁棒而有效的非线性控制方法。
3 非线性规划
非线性规划方法可以用来优化非线性系统的控制策略。
优化控制
最优化法
最优化法是一种通过优化目标 函数来设计最优控制策略的方 法。
非线性规划
【现代控制理论与方法概述-清华课件】相轨迹法
⎩ dt
= =
f1(x1, x2 ) f2 (x1, x2 )
(9.2)
将式(9.2)的两式相除,得
dx 2 dx1
=
f 2 (x1 , x2 ) f1 (x1 , x2 )
(9.3)
解式(9.3)可得
x2 = g(x1 )
以 x1 为横坐标,以 x2 为纵坐标,便构成分析系统的相平面。系统的每一时刻的状态 (即“相”均相应于平面上的一点,以时间 t 作为参变量变化时,该点在 x1 − x2 平面上对应
两边积分,并整理,得
⎧
⎪ ⎪
x
2
⎪C2
⎪
⎪
⎨
⎪
⎪ x 2
⎪ ⎪
C
2
⎪
⎩
+ +
⎛⎜ x + F ⎝k
⎜⎜⎝⎛ C
m k
⎜⎛ x − F ⎝k
⎜⎜⎝⎛ C
m k
⎟⎞2 ⎠ ⎟⎟⎠⎞2 ⎟⎞2 ⎠ ⎟⎟⎠⎞2
=1 =1
其中,C 为积分常数。
(x > 0) (x < 0)
(x > 0)
(x < 0)
( ) 例 非线性方程 x + 0.2 x2 −1 x + x = 0
设斜率为 k,令 x1 = x, x2 = x ,则
x1 = x2
( ) x2 = −0.2 x12 −1 x2 − x1
( ) ( ) 因此
dx2 dx1
=
− 0.2
x12 − 1 x2 x2
− x1
= −0.2
x12
左移动,箭头向左。 (2)相轨迹的各条曲线均不相交,过平面的每一点只有一条轨迹; (3)自持振荡的相轨迹是封闭曲线; (4)相轨迹若穿过 x 轴,必然垂直穿过。 在作相轨迹时,考虑对称性往往能使作图简化。设方程为
1.2-现代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PPT优秀课件
6
最优控制(1/1)
1.2.2 最优控制
最优控制理论是研究和解决从一切可能的控制方案中寻找最 优解的一门学科。 ➢ 具体地说就是研究被控系统在给定的约束条件和性能指 标下,寻求使性能指标达到最佳值的控制规律问题。 ➢ 例如要求航天器达到预定轨道的时间最短、所消耗的燃 料最少等。
该分支的基本内容和常用方法为 ➢ 变分法; ➢ 庞特里亚金的极大值原理; ➢ 贝尔曼的动态规划方法。
8
随机系统理论和最优估计(2/2)
最优估计讨论根据系统的输入输出信息估计出或构造出随机 动态系统中不能直接测量的系统内部状态变量的值。 ➢ 由于现代控制理论主要以状态空间模型为基础,构成反馈 闭环多采用状态变量,因此估计不可直接测量的状态变量 是实现闭环控制系统重要的一环。 ➢ 该问题的困难性在于系统本身受到多种内外随机因素扰 动,并且各种输入输出信号的测量值含有未知的、不可测 的误差。
系统辨识是重要的建模方法,因此亦是控制理论实现和应用 的基础。 ➢ 系统辨识是控制理论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它的发展还 直接推动了自适应控制领域及其他控制领域的发展。
11
自适应控制(1/5)
1.2.5 自适应控制
自适应控制研究当被控系统的数学模型未知或者被控系统的 结构和参数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时,通过实时在线修正 控制系统的结构或参数使其能主动适应变化的理论和方法。 ➢ 自适应控制系统通过不断地测量系统的输入、状态、输 出或性能参数,逐渐了解和掌握对象,然后根据所得的信息 按一定的设计方法,做出决策去更新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 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达到所要求的控制性能指标。 ➢ 该分支诞生于1950年代末,是控制理论中近60年发展最为 迅速、最为活跃的分支。
12
自适应控制(2/5)
最优控制(1/1)
1.2.2 最优控制
最优控制理论是研究和解决从一切可能的控制方案中寻找最 优解的一门学科。 ➢ 具体地说就是研究被控系统在给定的约束条件和性能指 标下,寻求使性能指标达到最佳值的控制规律问题。 ➢ 例如要求航天器达到预定轨道的时间最短、所消耗的燃 料最少等。
该分支的基本内容和常用方法为 ➢ 变分法; ➢ 庞特里亚金的极大值原理; ➢ 贝尔曼的动态规划方法。
8
随机系统理论和最优估计(2/2)
最优估计讨论根据系统的输入输出信息估计出或构造出随机 动态系统中不能直接测量的系统内部状态变量的值。 ➢ 由于现代控制理论主要以状态空间模型为基础,构成反馈 闭环多采用状态变量,因此估计不可直接测量的状态变量 是实现闭环控制系统重要的一环。 ➢ 该问题的困难性在于系统本身受到多种内外随机因素扰 动,并且各种输入输出信号的测量值含有未知的、不可测 的误差。
系统辨识是重要的建模方法,因此亦是控制理论实现和应用 的基础。 ➢ 系统辨识是控制理论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它的发展还 直接推动了自适应控制领域及其他控制领域的发展。
11
自适应控制(1/5)
1.2.5 自适应控制
自适应控制研究当被控系统的数学模型未知或者被控系统的 结构和参数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时,通过实时在线修正 控制系统的结构或参数使其能主动适应变化的理论和方法。 ➢ 自适应控制系统通过不断地测量系统的输入、状态、输 出或性能参数,逐渐了解和掌握对象,然后根据所得的信息 按一定的设计方法,做出决策去更新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 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达到所要求的控制性能指标。 ➢ 该分支诞生于1950年代末,是控制理论中近60年发展最为 迅速、最为活跃的分支。
12
自适应控制(2/5)
现代控制理论(II)-讲稿课件ppt
03
通过具体例子说明最小值原理在最优控制问题中的应
用方法。
06 现代控制理论应用案例
倒立摆系统稳定控制
倒立摆系统模型建立
分析倒立摆系统的物理特性,建立数学模型,包括运动方程和状态 空间表达式。
控制器设计
基于现代控制理论,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使倒立摆系统实现稳定 控制。
系统仿真与实验
利用MATLAB/Simulink等工具进行系统仿真,验证控制器的有效性; 搭建实际实验平台,进行实时控制实验。
最优控制方法分类
根据性能指标的类型和求解方法, 最优控制可分为线性二次型最优控 制、最小时间控制、最小能量控制 等。
最优控制应用举例
介绍最优控制在航空航天、机器人、 经济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05 最优控制理论与方法
最优控制问题描述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定义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价标准,如时间最短、能量最小等。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分布式控制系统逐渐 成为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热点,如多智能体 系统、协同控制等。
下一步学习建议
01
02
03
04
深入学习现代控制理论相关知 识,掌握更多先进的控制方法
和技术。
关注现代控制理论在实际系统 中的应用,了解不同领域控制
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加强实践环节,通过仿真或实 验验证所学理论知识的正确性
机器人运动学建模
分析机器人的运动学特性, 建立机器人运动学模型, 描述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 位置和姿态。
运动规划算法设计
基于现代控制理论,设计 运动规划算法,生成机器 人从起始点到目标点的平 滑运动轨迹。
控制器设计与实现
设计机器人运动控制器, 实现机器人对规划轨迹的 精确跟踪;在实际机器人 平台上进行实验验证。
第2章 现代控制理论1PPT课件
时不变系统状态转移矩阵Φ tt0或 Φ t是满足如下矩阵微分
方程和初始条件的解,这也是检验一个矩阵是不是状态转移
的条件。
Φ (tt0)AΦ (tt0)或 Φ (t)AΦ (t)
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I
Φ (0)I
(2.5)
1Φ t在 t0的值 lim ΦtI
t0
(2)Φt对t的导 Φ 数 tA Φ tΦ tA
故可求出其解为:
t
X ( t) ( t) X ( 0 ) o ( t ) B () U d ( 2 .2 b )
式中 (t) eAt 为系统的状态转移矩阵。
对于线性时变系统非齐次状态方程,
X ( t) A ( t) X ( t) B ( t) U ( t) ( 2 3 )
类似可求出其解为
x (0 )e a t tb(u )e a (t )d 0
同样,将方程(2.1)写为 X (t)A(X t)B(U t)
在上式两边左乘eAt ,可得:
e A [X t(t) A(t) X ]d[e AX t(t) ]e A B t (tU )
dt
3
将上式由 0 积分到 t ,得
X ( t) e A X t ( 0 ) te A (t )B () U d (2 .2 a ) o
的解,X(t)=Ф (t, t0)X(0) 。 下面不加证明地给出线性时变系统状态转移矩阵的几个
重要性质: 1、 (t,t)I
2 、 ( t 2 ,t 1 ) ( t 1 ,t 0 ) ( t 2 ,t 0 )
3 、 1 (t,t0) (t0 ,t) 4、当A给定后,(t,t0) 唯一
5、计算时变系统状态转移矩阵的公式
令 x (t) b 0 b 1 t b 2 t2 b iti b iti,t 0
现代控制理论于方法PPT课件
线性系统理论
02
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
线性系统
在一定的输入信号下,输出信号 与输入信号成正比,且比例系数 是常数。
线性系统的特点
叠加性、齐次性和可加性。
线性系统的分类
时不变系统和时变系统。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稳定性的定义:如果一个系统 在受到扰动后能够恢复到原来 的平衡状态,则称该系统是稳
定的。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条件:系 统的极点必须位于复平面的 左半部分,即系统的极点必
鲁棒控制在工业中的应用
鲁棒控制在工业中广泛应用于 过程控制、电力系统和航空航
天等领域。
在过程控制中,鲁棒控制可以 用于抑制模型误差和扰动,提
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电力系统中,鲁棒控制可以 用于抑制负荷波动和故障扰动 ,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航空航天中,鲁棒控制可以 用于抑制外部干扰和内部扰动 ,提高飞行器的稳定性和安全 性。
非线性系统的近似线性化方法
近似线性化方法定义
近似线性化方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 非线性系统近似转化为线性系统,以便于分 析和设计的方法。
近似线性化方法分类
近似线性化方法可以分为基于状态空间的近似线性 化和基于输入输出的近似线性化两类。
近似线性化方法应用
近似线性化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非线性系统 的分析和设计中,如控制系统、航空航天系 统、机器人系统等。
现代控制理论于方法 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线性系统理论 • 非线性系统理论 • 最优控制理论 • 自适应控制理论 • 鲁棒控制理论 • 结论与展望
引言
01
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
01
经典控制理论
主要关注单输入单输出系统,以传递函数为基础,通过时域分析方法进
现代控制理论的概念、方法
统安全监测等方面。
THANKS FOR WATCHING和优化控制,注重系统的全局性、 最优性和鲁棒性。
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性
工业自动化
现代控制理论为工业自动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 术支持,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航天与航空
在航天和航空领域,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对于飞 行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能源与环境
在能源和环境领域,现代控制理论有助于实现能 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VS
详细描述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基于最优控制理论, 通过最小化系统状态和控制输入的二次型 代价函数来寻找最优的控制策略。这种方 法能够有效地优化系统的性能,提高系统 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能力。
预测控制
总结词
预测控制是一种基于模型预测和滚动优化的 控制方法。
详细描述
预测控制通过建立系统的预测模型,对未来 的系统行为进行预测,并滚动优化控制策略 以减小预测误差。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 性和适应性,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和智 能控制等领域。
现代控制理论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现代控制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学理论的不断发展而 逐步完善。
发展
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鲁棒控 制、自适应控制等,为复杂系统的控制提供了更广泛和深入的理论基础。
02 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
系统建模
总结词
系统建模是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它通过数学模型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
详细描述
性能指标是用来评估控制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包括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和鲁棒性 等。稳定性表示系统在受到扰动后恢复平衡的能力;准确性表示系统输出与理想输出之 间的误差大小;快速性表示系统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鲁棒性表示系统在存在不确
THANKS FOR WATCHING和优化控制,注重系统的全局性、 最优性和鲁棒性。
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性
工业自动化
现代控制理论为工业自动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 术支持,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航天与航空
在航天和航空领域,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对于飞 行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能源与环境
在能源和环境领域,现代控制理论有助于实现能 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VS
详细描述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基于最优控制理论, 通过最小化系统状态和控制输入的二次型 代价函数来寻找最优的控制策略。这种方 法能够有效地优化系统的性能,提高系统 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能力。
预测控制
总结词
预测控制是一种基于模型预测和滚动优化的 控制方法。
详细描述
预测控制通过建立系统的预测模型,对未来 的系统行为进行预测,并滚动优化控制策略 以减小预测误差。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 性和适应性,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和智 能控制等领域。
现代控制理论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现代控制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学理论的不断发展而 逐步完善。
发展
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鲁棒控 制、自适应控制等,为复杂系统的控制提供了更广泛和深入的理论基础。
02 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
系统建模
总结词
系统建模是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它通过数学模型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
详细描述
性能指标是用来评估控制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包括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和鲁棒性 等。稳定性表示系统在受到扰动后恢复平衡的能力;准确性表示系统输出与理想输出之 间的误差大小;快速性表示系统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鲁棒性表示系统在存在不确
控制工程根轨迹法详解教程23页PPT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控制工程根轨迹法详解教程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
现代控制理论(1-8讲第1-2章知识点)精品PPT课件
dia dt
Ke
I fD Coபைடு நூலகம்st
n f Const
nDJ , f
其中:Kf 为发电机增益常数;Ke 为电动机反电势常数。
(3).电动机力矩平衡方程:J
d
dt
f
Kmia
(Km
-电动机转矩常数)
以上三式可改写为:
d
dt
f J
Km J
ia
dia dt
Ke Ra
La
La
ia
Kf La
if
试写出其状态空间表达式。
解:选择相变量为系统的状态变量,有
•
•
•• •
x1 y x2 y x1 x3 y x2
故
即
•
x1 x2
•
x2 x3
•
x3
a0 a3
x1
a1 a3
x2
a2 a3
x3
1 a3
u
•
0
x 0
a0
a3
1 0 a1 a3
0
0
1 x 0 u
a2
1
a3 a3
a1 y a0 y
bnu (n)
b u (n1) n 1
b0u
(1)
分为两种情况讨论。
一、输入信号不含有导数项:
此时系统的运动方程为:
•
y(n)
a y(n1) n1
a1 y a0 y b u
故选
x1 y
•
x2 y
..
xn1
y(n2)
xn y(n1)
对左边各式求导一次,即有
18
24
2-3 化系统的频域描述为状态空间描述
现代控制理论ppt
求解方法
通过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或Riccati方程,求 解线性二次调节器问题,得到最优控制输入
。
动态规划与最优控制策略
动态规划的基本思想
将一个多阶段决策问题转化为一系列单 阶段问题,通过求解单阶段问题得到多 阶段的最优解。
பைடு நூலகம்
VS
最优控制策略的确定
根据动态规划的递推关系,逐步求解每个 阶段的优化问题,最终得到最优控制策略 。
总结词
稳定性分析是研究非线性系统的重要方法,主要关注系统在受到扰动后能否恢 复到原始状态或稳定状态。
详细描述
稳定性分析通过分析系统的动态行为,判断系统是否具有抵抗外部干扰的能力。 对于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分析需要考虑系统的初始状态、输入信号以及系统的 非线性特性等因素。
非线性系统的控制设计方法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线性系统是指在输入和输出之间满足线性关系的系统,即 系统的输出量可以用输入量的线性组合来表示。线性系统 的性质包括叠加性、均匀性和时不变性等。叠加性是指多 个输入信号的响应等于各自输入信号响应的总和;均匀性 是指系统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响应是一样的;时不变性是指 系统对时间的变化不敏感,即系统在不同时刻的响应是一 样的。
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输出方程描述了输出量与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总结词:稳定性是控制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 析是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
• 详细描述:稳定性是控制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如果一个系统受到 扰动后能够自我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那么这个系统就是稳定的。线性系 统的稳定性分析是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常用的方法有劳斯赫尔维茨稳定判据和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等。劳斯-赫尔维茨稳定判据是 一种基于系统极点的判据,通过判断系统的极点是否都在复平面的左半 部分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奈奎斯特稳定判据是一种基于频率域的判据, 通过判断系统的频率响应是否在复平面的右半部分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现代控制理论 第九章 现代控制理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PT课件
49
(三)对角标准形实现
T (s) Y (s) b 0 sn b 1 sn 1 b n 1 s b n N (s) U (s) sn a 1 sn 1 a n 1 s a n M (s)
50
Ts
Ns Ms
并联分解(对角标准形)
把传递函数展开成部分分式求取状态空间表
达式
•
x2
1 c
x1
yx2 uc (t)
写成矩阵—向量的形式为:
•
x1
•
x2
R
L
1 c
1 L 0
x1
1
L
u (t)
x2
0
21
y0 1 x1
x2
令 x x1 x2 T 为状态向量
•
则: x
R 1
LL
1
x L
u (t)
1 c
0
0
y0 1 x
22
9.1.2 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1. 由系统微分方程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
33
Gs 传递函数中存在着有零、极点 对消和没有零、极点对消情况。这里所讨 论的实现是没有零、极点对消的情况,据 此求得的动态方程,其状态变量数量少, 相应矩阵的维数也最小。若构成硬件系统 时,所需积分器的个数也最少,故这种实 现有最小实现之称。
34
(一)能控标准形实现
1 传递函数无零点
35
矩阵特点说明 p336
26
系统状态变量结构图图见 95
27
例
设 y 5y8y6y 3u
求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
解:选
x1 y
..
x3 y
.
x2 y
28
则: x1 x2 x2 x3
(三)对角标准形实现
T (s) Y (s) b 0 sn b 1 sn 1 b n 1 s b n N (s) U (s) sn a 1 sn 1 a n 1 s a n M (s)
50
Ts
Ns Ms
并联分解(对角标准形)
把传递函数展开成部分分式求取状态空间表
达式
•
x2
1 c
x1
yx2 uc (t)
写成矩阵—向量的形式为:
•
x1
•
x2
R
L
1 c
1 L 0
x1
1
L
u (t)
x2
0
21
y0 1 x1
x2
令 x x1 x2 T 为状态向量
•
则: x
R 1
LL
1
x L
u (t)
1 c
0
0
y0 1 x
22
9.1.2 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1. 由系统微分方程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
33
Gs 传递函数中存在着有零、极点 对消和没有零、极点对消情况。这里所讨 论的实现是没有零、极点对消的情况,据 此求得的动态方程,其状态变量数量少, 相应矩阵的维数也最小。若构成硬件系统 时,所需积分器的个数也最少,故这种实 现有最小实现之称。
34
(一)能控标准形实现
1 传递函数无零点
35
矩阵特点说明 p336
26
系统状态变量结构图图见 95
27
例
设 y 5y8y6y 3u
求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
解:选
x1 y
..
x3 y
.
x2 y
28
则: x1 x2 x2 x3
控制工程基础清华大学版(课堂PPT)
[11] Richard C.Dorf,Robert H.Bishop, Modern Control System (7th ed),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12] John Van De Vegte, Feedback Control System (3rd ed),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Cliffs,New Jersey, 1994 「13」Ernest O. Doebelin, Control System Principles and Design,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Cliffs,New Jersey, 1985
2020/4/11
7
公元235年
,中国马钧研 制出用齿轮传 动的自动指示 方向的指南车( 司南车)
另有发明击 鼓记里
2020/4/11
8
公元1637 年,中国明 代宋应星所 著《天工开 物》记载有 程序控制思 想的提花织 机结构图。
2020/4/11
9
公元1788年,英国人J.Watt用离心
式调速器控制蒸汽机的速度,由此产 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2020/4/11
27
2020/4/11
28
2020/4/11
29
2020/4/11
30
2020/4/11
31
1.4 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安排
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主要阐述的是有 关反馈自动控制技术的基础理论。
本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技术基础 课,是机械学院平台课程。它是适应机电 一体化的技术需要,针对机械对象的控制 ,结合经典控制理论形成的一门课程。本 课程主要涉及经典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及 应用, 更加突出了机电控制的特点。
[12] John Van De Vegte, Feedback Control System (3rd ed),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Cliffs,New Jersey, 1994 「13」Ernest O. Doebelin, Control System Principles and Design,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Cliffs,New Jersey, 1985
2020/4/11
7
公元235年
,中国马钧研 制出用齿轮传 动的自动指示 方向的指南车( 司南车)
另有发明击 鼓记里
2020/4/11
8
公元1637 年,中国明 代宋应星所 著《天工开 物》记载有 程序控制思 想的提花织 机结构图。
2020/4/11
9
公元1788年,英国人J.Watt用离心
式调速器控制蒸汽机的速度,由此产 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2020/4/11
27
2020/4/11
28
2020/4/11
29
2020/4/11
30
2020/4/11
31
1.4 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安排
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主要阐述的是有 关反馈自动控制技术的基础理论。
本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技术基础 课,是机械学院平台课程。它是适应机电 一体化的技术需要,针对机械对象的控制 ,结合经典控制理论形成的一门课程。本 课程主要涉及经典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及 应用, 更加突出了机电控制的特点。
【现代控制理论与方法概述-清华课件】op-lect13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
(3)⎤ (3)⎥⎦
=
⎡1 ⎢⎣0
0⎤ 2⎥⎦
该方程为非线性,通常利用计算机求得数 值解,然后代入下式即得最优控制。
u∗ = −R−1(t)Bτ (t)P(t)x
[ ] = −2 0
1
⎡ p11 ⎢⎣ p1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12 ⎤⎡ x1 ⎤ p22 ⎥⎦⎢⎣x2 ⎥⎦
= −2 p12 x1 − 2 p22 x2
则有∂uu∗ = −R−1(t)Bτ (t)λ
(13.5) (13.6)
将式(13.6)代入状态方程,得
x (t) = A(t)x(t) + B(t)R−1(t)Bτ (t)λ
x(t0 ) = x0
(13.7)
其伴随方程为
λ = −Q(t)x(t) − Aτ (t)λ
λ(t f ) = Fx(t f )
(13.8)
方程(13.7)和(13.8)是线性方程,x
和λ有线性依赖关系,有以下关系
λ = P(t)x
(13.9)
将式(13.9)对时间求导,并将状态方程 代入,得
λ = P(t)x + P(t)x
[ ] = P(t) + P(t) A(t) − P(t)B(t)R−1(t)Bτ P(t) x
x (t) = A(t)x(t) + B(t)u(t) y(t) = C(t)x(t) x(t0 ) = x0
二次型性能指标的一般形式为
[ ] J
=
1 2
∫tt0f
xτ Q(t)x
+ uτ R(t)u
dt
+
1 xτ 2
(t f
)Fx(t f
《现代控制理论》PPT课件
精选ppt
8
4、控制理论发展趋势
❖ 企业:资源共享、因特网、信息集成、 信息技术+控制技术 (集成控制技术)
❖ 网络控制技术
❖ 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工厂自动化)
பைடு நூலகம்
精选ppt
9
三、现代控制理论与古典控制理论的对比
❖ 共同 对象-系统 主要内容 分析:研究系统的原理和性能 设计:改变系统的可能性(综合性能)
❖ 现代控制理论 哈工大 机械专业硕研
精选ppt
12
精选ppt
7
3.智能控制理论 (60年代末至今)
❖ 1970——1980 大系统理论 控制管理综合 ❖ 1980——1990 智能控制理论 智能自动化 ❖ 1990——21c 集成控制理论 网络控制自动化
(1) 专家系统;(2)模糊控制,人工智能 (3) 神经网络,人脑模型;(4)遗传算法 控制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计算机控制技术
现代控制理论
Modern Control Theory
精选ppt
1
绪论
❖ 学习现代控制理论的意义: 1.是所学专业的理论基础 2.是研究生阶段提高理论水平的重要环节。 3. 是许多专业考博士的必考课。
精选ppt
2
一、控制的基本问题
❖ 控制问题:对于受控系统(广义系统)S,
寻求控制规律μ(t),使得闭环系统满足给
现代控制理论发展的主要标志 (1)卡尔曼:状态空间法; (2)卡尔曼:能控性与能观性; (3)庞特里雅金:极大值原理;
精选ppt
6
现代控制理论的主要特点
❖ 研究对象: 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时变系统、多 变量系统、连续与离散系统
❖ 数学上:状态空间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常,我们选取 x(广义位移)和 x (广义速度)作为状态变量,即令
x1 = x x2 = x
则式(9.1)成为
(9.4)
⎧
⎪⎪
⎨ ⎪
dx
2
⎪⎩ dt
dx1 dt
=−
= x2
f (x1,
x2
)
(9.5)
式(9.5)即成为式(9.2)的形式。 相平面法的主要工作是作相轨迹图,有了相轨迹图,系统的性能也就表示出来了。
9.3.1 相轨迹的作图法
1.解析法
例 单位质量的自由落体运动。
当忽略大气影响时,单位质量的自由落体运动方程为
x = g
x = d (x) = d(x) ⋅ dx = x d(x)
dt
dx dt dx
所以
x d(x) = g
dx
即 xdx = gdx
两边积分,得 x 2 = 2gx + C (C 为常数) 以 x(即 x1 )为横坐标,以 x 即( x2 )为纵坐标作相平面图,如图 9-30 所示。
图 9-30 单位质量自由落体相轨迹图 由分析结果可知,其相平面图为一族抛物线。在上半平面,由于速度为正,所以位移 增大时,箭头向右;在下半平面,由于速度为负,所以位移减小,箭头向左。设将质量体从 地面往上抛,此时位移量 x 为零,而速度量为正,设该初始点为 A 点,该质量体将沿由 A 点开始的相轨迹运动,随着质量体的高度增大,速度越来越小,到达 B 点时质量体达最高点, 而速度为零,然后又沿 BC 曲线自由落体下降,直至到达地面 C 点,此时位移量为零,而速 度为负的最大值。如果初始点不同,该单位质量将沿不同的曲线运动。例如设图 9-30 的 D 点为初始点,表示质量体从高度为 D 的地方放开,质量体将沿 DE 曲线自由落体下降到地面 E 点。 例 质量-弹簧系统的运动 图 9-31 所示为某工作台的力学模型,由于工作台在真空环境中,其阻尼为零,运动 方程为
相轨迹法
相轨迹法是适用于二阶非线性系统的几何解法。我们知道,对于二阶动力学系统,如
果已知两个状态变量,则该系统的动力学性能就完全能被描述。因此,从分析状态的角度,
相轨迹法又是现代控制理论状态空间分析法的经典基础。一般的二阶系统均可以表示为
x+ f (x, x) = 0
(9.1)
设 x1 = x, x2 = x ,二阶系统也可以写成状态空间方程表达,即
的曲线就是相轨迹。轨迹的起始点就是初始值 [x1(0), x2 (0)] ,其轨迹表示在某一输入激励下
系统的反应。如果相轨迹趋于无穷大,则系统不稳定;如果相轨迹趋于原点,则系统稳定;
如果相轨迹最后形成围绕原点不断循环的环,则系统存在极限环的持续振荡。
状态变量的数目是确定的,对于二阶系统状态变量是两个,但如何选择则是不唯一的,
能用解析法作相平面图的系统只局限于比较简单的系统,对于大多数非线性系统很难 用解析法求出解。从另一角度考虑,如果能够求出系统的解析解,系统的运动特性也已经清 楚了,也就不必要用相平面法分析系统了。因此,对于分析非线性系统更实用的是图解法, 例如等倾线法等。
2.等倾线法
对于一般的二阶系统,令 x1 = x, x2 = x ,则系统可表示为
左移动,箭头向左。 (2)相轨迹的各条曲线均不相交,过平面的每一点只有一条轨迹; (3)自持振荡的相轨迹是封闭曲线; (4)相轨迹若穿过 x 轴,必然垂直穿过。 在作相轨迹时,考虑对称性往往能使作图简化。设方程为
x + f (x, x) = 0 当 f (x, x) = f (x,−x) 时,相平面图对称于 x 轴。 当 f (x, x) = − f (− x, x)时,相平面图对称于 x 轴。
−1
−
x1 x2
( ) 即
k
=
−0.2
x12
−1
−
x1 x2
( ) 所以
x2
=
x1 0.2 1 − x12
−k
当短倾线倾角为 0°时,其斜率 k 为 0,式(9.7)成为
(9.7)
( ) x2
=
x1 0.2 1 −
x12
该式表示的曲线上的每一点斜率均为 0, 如图 9-33 中所示。 当短倾线倾角为 45°时,其斜率 k 为 1, 式(9.7)成为
( ) 例 非线性方程 x + 0.2 x2 −1 x + x = 0
设斜率为 k,令 x1 = x, x2 = x ,则
x1 = x2
( ) x2 = −0.2 x12 −1 x2 − x1
( ) ( ) 因此
dx2 dx1
=
− 0.2
x12 − 1 x2 x2
− x1
= −0.2
x12
图 9-31 某工作台力学模型
x
图 9-32 某工作台系统相轨迹图 由以上两例,可看到相平面图的一些性质:
(1)当选择 x 作为横坐标, x 作为纵坐标时,在上半平面,由于 x 的变化率 x >0,x 增加,相轨迹向右移动,箭头向右;在下半平面,由于 x 的变化率 x <0,x 减小,相轨迹向
mx + kx = 0
由上例知
x = x dx dx
所以
mx dx + kx = 0 dx
mxdx = −kxdx
两边积分,整理得
x 2 + ⎜⎜⎝⎛
k m
x
⎟⎟⎠⎞
2
=
C2
(9.6)
该分析结果表明,其相平面图为一族椭圆。由此可见,该环节为等幅自持振荡,初始 条件不同,椭圆的大小也随之变化,如图 9-32 所示。⎧ dx1源自⎪ ⎨ ⎪dt dx2
⎩ dt
= =
f1(x1, x2 ) f2 (x1, x2 )
(9.2)
将式(9.2)的两式相除,得
dx 2 dx1
=
f 2 (x1 , x2 ) f1 (x1 , x2 )
(9.3)
解式(9.3)可得
x2 = g(x1 )
以 x1 为横坐标,以 x2 为纵坐标,便构成分析系统的相平面。系统的每一时刻的状态 (即“相”均相应于平面上的一点,以时间 t 作为参变量变化时,该点在 x1 − x2 平面上对应
dx1 dt
=
f1 (x1, x2 )
dx2 dt
=
f2 (x1, x2 )
上两式相除,得
dx2 dx1
=
f 2 (x1, x2 ) f1 (x1, x2 )
所谓等倾线是指相平面内对应相轨迹上具有等斜率点的线。设斜率为 k,则
k = dx2 dx1
相应于不同的 k 值画不同的等倾线,则可得到相轨迹切线的方向场。我们从过初始点 的短倾线开始画,连接邻近的短倾线,依次往后连接,即组成相轨迹图。显然,等倾线的间 隔越密集,相轨迹的精度越高。